第一篇:《机械制图教案》第二章第二讲
第二讲 §2—3 点的投影
课
题:
1、点的投影及其标记
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
4、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5、两点的相对位置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
2、讲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讲解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4、讲解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
2、熟练掌握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以及由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
3、掌握由点的轴测图作投影图和由点的投影图作轴测图的方法
4、根据两个点的投影,能够理解并判别该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5、掌握重影点的概念及其可见性的判别方法
教学重点:
1、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
2、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2、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教
具: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三等关系和六方位关系的基本训练,着重突出空间概念的培养,这是树立空间概念,搭起空间架子的起步。这部分教学要突出空间位置的判断。运用直观教具,采用讲授和演示教学法,讲情三投影面体系的有关内容和展开方法。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投影面展开前:(1)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及对应坐标的关系。
(2)空间点的投影与其对应坐标的关系。
投影面展开后:要演示两投影连线与投影轴的关系,从而引出投影规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简要复习有关投影法的几个基本概念。重点复习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和方位关系。
二、引入新课题
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等几何元素构成的,只有学习和掌握了几何元素的投影规律和特征,才能透彻理解机械图样所表示物体的具体结构形状。本次课先来学习点的投影。
三、教学内容
(一)点的投影及其标记
当投影面和投影方向确定时,空间一点只有唯一的一个投影。如图2-11(a)所示,假设空间有一点A,过点A分别向H面、V面和W面作垂线,得到三个垂足a、a′、a″,便是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规定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空间点,它的水平投影、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分别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如a、a′ 和a″)表示。
根据三面投影图的形成规律将其展开,可以得到如图2-11(b)所示的带边框的三面投影图,即得到点A两面投影;省略投影面的边框线,就得到如图2-11(c)所示的A点的三面投影图,(注意:要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区别。)
(a)
(b)
(c)
图2-11
点的两面投影
(二)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1、点的投影与点的空间位置的关系
从图2-11(a)、(b)可以看出,Aa、A a′、A a″ 分别为点A到H、V、W面的距离,即:
A a = a′a x = a″a y(即a″aYW),反映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 A a′ =a a x = a″a z,反映空间点A到V面的距离; A a″ = a′a z = a a y(即aYH),反映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
上述即是点的投影与点的空间位置的关系,根据这个关系,若已知点的空间位置,就可以画出点的投影。反之,若已知点的投影,就可以完全确定点在空间的位置。
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由图2-11中还可以看出: a aYH = a′a z
即a′a⊥OX a′a x = a″aYW
即a′a″⊥OZ a a x = a″a z
这说明点的三个投影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而且这个关系不因空间点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把它概括为普遍性的投影规律:
(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OX轴,即a′a⊥OX;(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OZ轴,即a′a″⊥OZ;
(3)点的水平投影a和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a″ 到OZ轴的距离,即a a x = a″a(可以用z。45°辅助线或以原点为圆心作弧线来反映这一投影关系)
根据上述投影规律,若已知点的任何两个投影,就可求出它的第三个投影。
3、讲解例题(例2-1)
已知点A的 正面投影a′ 和侧面投影a″(图2-12),求作其水平投影a。
(a)题目
(b)解答
图2-12
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个投影
强调:一般在作图过程中,应自点O作辅助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以表明a a x = a″a z的关系。
(三)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
1、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三投影面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因此可用直角坐标确定点的空间位置。投影面H、V、W作为坐标面,三条投影轴OX、OY、OZ作为坐标轴,三轴的交点O作为坐标原点。
由图2-13可以看出A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
点A到W面的距离 = Oa x = a′a z = a aYH = x坐标;
点A到V面的距离 = OaYH = a a x = a″az = y坐标;
点A到H面的距离 = Oa z = a′ a x = a″aYW = z坐标。
图2-13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
用坐标来表示空间点位置比较简单,可以写成A(x,y,z)的形式。
由图2-13(b)可知,坐标x和z决定点的正面投影a′,坐标x和y决定点的水平投影a,坐标y和z决定点的侧面投影 a″,若用坐标表示,则为a(x,y,0),a′(x,0,z),a″(0,y,z)。
因此,已知一点的三面投影,就可以量出该点的三个坐标;相反地,已知一点的三个坐标,就可以量出该点的三面投影。
2、讲解例题(例2-2)
已知点A的坐标(20,10,18),作出点的三面投影,并画出其立体图。
其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2-14所示:
(a)
(b)
(c)
图2-14
由点的坐标作点的三面投影
立体图的作图步骤如图2-15所示;
(a)
(b)
(c)
图2-15
由点的坐标作立体图
(四)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1、在投影面上的点(有一个坐标为0)
有两个投影在投影轴上,另一个投影和其空间点本身重合。例如在V面上的点A,如图2-16(a)所示;
2、在投影轴上的点(有两个坐标为0)
有一个投影在原点上,另两个投影和其空间点本身重合。例如在OZ轴上的点B,如图2-16(b)所示;
3、在原点上的空间点(有三个坐标都为0)
它的三个投影必定都在原点上。如图2-16(c)所示。
(a)
(b)
(c)
图2-16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五)两点的相对位置
1、两点的相对位置
设已知空间点A,由原来的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则z坐标随着改变,也就是A点对H面的距离改变;
如果点A,由原来的位置向前(或向后)移动,则y坐标随着改变,也就是A点对V面的距离改变;
如果点A,由原来的位置向左(或向右)移动,则x坐标随着改变,也就是A点对W面的距离改变.综上所述,对于空间两点A、B的相对位置
(1)距W面远者在左(x坐标大);近者在左(x坐标小);(2)距V面远者在前(y坐标大);近者在后(y坐标小);(3)距H面远者在左(z坐标大);近者在左(z坐标小)。
2、举例
如图2-17所示,若已知空间两点的投影,即点A的三个投影a、a′、a″ 和点B的三个投影b、b′、b″,用A、B两点同面投影坐标差就可判别A、B两点的相对位置。由于xA > xB,表示B点在A点的右方;zB > zA,表示B点在A点的上方;yA > yB,表示B点在点的A后方。总起来说,就是B点在A点的右、后、上方。
图2-17
两点的相对位置
3、重影点
若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则这两点是该投影面的重影点。这时,空间两点的某两坐标相同,并在同一投射线上。
当两点的投影重合时,就需要判别其可见性,应注意:对H面的重影点,从上向下观察,z坐标值大者可见;对W面的重影点,从左向右观察,x坐标值大者可见;对V面的重影点,从前向后观察,y坐标值大者可见。在投影图上不可见的投影加括号表示,如(a′)。
4、举例
如图2-18中,C、D位于垂直H面的投射线上,c、d重影为一点,则C、D为对H面的重影点,z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图中zC > zD,故c为可见,d为不可见,用c(d)表示。
四、小结
1、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
2、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
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4、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5、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2-1(1)~(8)
第二篇:《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第二讲
第二讲 §1—1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课
题:
1、图纸幅面的规定
2、比例
3、字体
4、图线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
2、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
2、掌握九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
教学重点:
1、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2、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教
具:挂图“图线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介绍图线时,结合挂图,讲解清楚各种图线的画法及主要作用,为学生以后画图打下基础。九种图线也应该详略分开,重点讲解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其余五种图线略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简要复习图样的概念、作用及形成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本次课从画图的技能方面着手,摘要介绍《国家标准
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的统一规定。
三、教学内容
(一)图纸幅面的规定
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式的图纸。
1、图纸幅面
讲解表1—1。
2、图纸格式
讲解图1—
1、图1—2。
3、标题栏的位置和格式
标题栏的位置一般在图框的右下角。看图的方向应与标题栏的方向一致。讲解图1—
2、图1—3。学校的制图作业中建议采用如图1—3(b)所示的格式。
(二)比例
比例——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强调:(1)比例规范化,不可随意确定,按照表1—2选取。(2)画图时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即原值比例)画图,以便直接从图样中看出机件的真实大小
(3)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
(4)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栏中填写。
(三)字体
图样中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体,长仿宋体汉字书写的特点:横平竖直、起落有锋、粗细一致、结构匀称。在图样中,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75°。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型,但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
(四)图线
图线分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b应按照图的大小及复杂程度,在0.5~2 mm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约为b/2。
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18、0.25、0.35、0.5、0.7、1、1.4、2 mm。制图作业中一般选择0.7 mm为宜。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图线的画法参照表1—3。
1、粗实线
应用:可见轮廓线、表示剖切面起迄的剖切符号。
2、细实线
应用: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指引线、重合断面轮廓线。
3、虚线
应用:不可见轮廓线。注意:(参见图例)
(1)虚线的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
(2)当虚线成为实线的延长线时,在虚、实线的连接处,虚线应留出空隙。(3)虚线以及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空隙处相交。
4、细点画线
应用:轴线、对称中心线。注意:(参见图例)
(1)细点画线的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
(2)细点画线和双点画线中的“点”应画成约1mm的短划,细点画线的首尾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
(3)细点画线,应超出轮廓线2 mm~5 mm。
(4)细点画线与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短画处相交。
(5)在绘制圆形时,必须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细点画线,作为圆的对称中心线,线段的交点应为圆心。
(6)在较小的圆形上绘制细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5、波浪线
应用:断裂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
6、双折线
应用:断裂处边界线。
7、粗虚线
应用: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8、粗点画线
应用: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9、双点画线
应用:相邻辅助零件轮廓线、极限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
讲课中,每介绍一种图线后,引导学生参看图1-7,了解该图线的实际应用。
四、课堂练习
学生练习画九种图线。
五、小结
1、比例的概念及几个注意点。
2、九种图线的画法及应用。特别强调:各种图线也可以画成曲线。
六、布置作业习题集1-
1、1-2
第三篇:《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第二讲
第二讲 §8—2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课
题:典型零件图的作用视图表达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简单介绍零件的四个种类
2、讲解四类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教学要求:
1、了解零件的四个种类容
2、深入理解并掌握四类零件的结构分析、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
教学重点:四类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教学难点:四类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教
具:挂图:“柱塞阀零件图”、“轴承盖零件图”、“踏脚座零件图”、“阀体零件图”
教学方法:通过对四类典型零件在结构分析、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各方面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讲解、归纳总结,使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产生一个飞跃。因此,讲课时必须讲彻讲透,并安排一些典型零件图的练习,帮助学生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选择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3、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二、引入新课题
虽然零件的形状、用途多种多样,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但零件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根据零件在结构形状、表达方法上的某些共同特点,常将其分为四类: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本次课主要学习这四类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三、教学内容
(一)轴套类零件
1、结构分析
轴套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同轴回转体。在轴上通常有键槽、销孔、螺纹退刀槽、倒圆等结构。此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如图8—5 所示的柱塞阀即属于轴套类零件。
2、主视图选择
这类零件的主视图按其加工位置选择,一般按水平位置放置。这样既可把各段形体的相
对位置表示清楚,同时又能反映出轴上轴肩、退刀槽等结构。
3、其它视图的选择
轴套类零件主要结构形状是回转体,一般只画一个主视图。确定了主视图后,由于轴上的各段形体的直径尺寸在其数字前加注符号“Ф”表示,因此不必画出其左(或右)视图。对于零件上的键槽、孔等结构,一般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移出断面和局部放大图。如图8—5所示。
图8—5 柱塞阀零件图
(二)盘盖类零件
1、结构分析
轮盘类零件包括端盖、阀盖、齿轮等,这类零件的基本形体一般为回转体或其它几何形状的扁平的盘状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轮盘类零件的作用主要是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如图8—6所示的轴承盖。
2、主视图选择
轮盘类零件的毛坯有铸件或锻件,机械加工以车削为主,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水平放置,但有些较复杂的盘盖,因加工工序较多,主视图也可按工作位置画出。为了表达零件内部结构,主视图常取全剖视。
3、其它视图的选择
轮盘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以上基本视图表达,除主视图外,为了表示零件上均布的孔、槽、肋、轮辐等结构,还需选用一个端面视图(左视图或右视图),如图8—6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凸缘和三个均布的通孔。此外,为了表达细小结构,有时还常采用局部放大图。
图8—6 轴承盖零件图
(三)叉架类零件
1、结构分析
叉架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此类零件常用倾斜或弯曲的结构联接零件的工作部分与安装部分。叉架类零件多为铸件或锻件,因而具有铸造圆角、凸台、凹坑等常见结构,图8—7所示踏脚座属于叉架类零件。
2、主视图选择
叉架类零件结构形状比较复杂,加工位置多变,有的零件工作位置也不固定,所以这类零件的主视图一般按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确定。如图8—7所示踏脚座零件图。
3、其它视图的选择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图8—7所示踏脚座零件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孔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T字形肋,采用移出断面比较合适。
图8—7 踏脚座零件图
(四)箱体类零件
1、结构分析
箱体类零件主要有阀体、泵体、减速器箱体等零件,其作用是支持或包容其它零件,如图8—8所示。这类零件有复杂的内腔和外形结构,并带有轴承孔、凸台、肋板,此外还有安装孔、螺孔等结构。
2、主视图选择
由于箱体类零件加工工序较多,加工位置多变,所以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根据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来考虑,并采用剖视,以重点反映其内部结构,如图8—8中的主视图所示。
3、其它视图的选择
为了表达箱体类零件的内外结构,一般要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根据结构特点在基本视图上取剖视,还可采用局部视图、斜视图及规定画法等表达外形。在图8—8中,由于主视图上无对称面,采用了大范围的局部剖视来表达内外形状,并选用了A—A剖视,C—C局部剖和密封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8 阀体零件图
四、小结
归纳、总结四类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 8-2(1)、8-2(3)、8-2(5)、8-2(7)
第四篇:《机械制图教案》8讲
第八讲 2.3平面的投影
(三)课
题:
1、平面的表示法
2、平面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3、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平面的两种表示法
2、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面和三种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教学要求:
1、熟悉平面在投影图上的表示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教
具: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
挂图:“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教学方法:平面投影的实质,就是平面形各顶点的同面投影依次连线。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讲解重点放在投影特性和有无实形的判断上;对于每一种位置平面形的投影,重点讲解其中的一种类型,其他类型可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性和判别方法。
2、结合作业讲解直角投影定理的应用。
二、引入新课题
平面图形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常见的有三角形、矩形、正多边形等直线轮廓的平面形。另外,还有一些由直线或曲线围成的平面形。平面投影的实质,就是求平面形轮廓上的一系列的点的投影(对于多边形而言则是其顶点),然后将各点的同面投影依次连线。
三、教学内容
(一)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根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可分为投影面倾斜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三类。前一类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后两类平面称为特殊位置平面。
1、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V面的称为正垂面;垂直于H面的称为铅垂面;垂直于W面的称为侧垂面。平面与投影面所夹的角度称为平面对投影面的倾角。α、β、γ分别表示平面对H面、V面、W面的倾角。
举例说明:铅垂面的投影特性 强调:(1)两个投影均为类似形;
(2)一个投影积聚为直线,并反映β、γ角。总结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两面一线。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表2-6中的图例。
对于投影面垂直面的辨认:如果空间平面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条与投影轴倾斜的直线,则此平面垂直于该投影面。
讲解例题(例2-9)
如图2-11(a)所示,四边形ABCD垂直于V面,已知H面的投影abcd及B点的V面投影b′,且于H面的倾角α= 45°,求作该平面的V面和W面投影。
(a)题目
(b)解答 图2-11 求作四边形平面ABCD的投影
2、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V面的称为正平面;平行于H面的称为水平面;平行于W面的称为侧平面;
举例说明:正平面的投影特性 强调:(1)两个投影积聚为直线;
(2)一个投影反映实形。
总结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两线一面。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表2-7中的图例。
对于投影面垂直面的辨认:如果空间平面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条与投影轴倾斜的直线,则此平面垂直于该投影面。
3、一般位置平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
例如平面△ABC与H、V、W面都处于倾斜位置,倾角分别为α、β、γ。其投影如图2-12所示。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可归纳为:一般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既不反映实形,也无积聚性,而都为类似形。
图2-12 一般位置平面
对于一般位置平面的辨认:如果平面的三面投影都是类似的几何图形的投影,则可判定该平面一定是一般位置平面。
4、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1、平面上的点
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是:点在平面内的一直线上,则该点必在平面上。因此在平面上取点,必须先在平面上取一直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取点。这是在平面的投影图上确定点所在位置的依据。
举例:如图2-13所示,相交两直线AB、AC确定一平面P,点S取自直线AB,所以点S必在平面P上。
(a)(b)
图2-13
平面上的点
2、平面上的直线
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是:
(1)若一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两个点,则此直线必定在该平面上。
(2)若一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一点并平行于平面上的另一直线,则此直线必定在该平面上。
举例之一:如图2-14所示,相交两直线AB、AC确定一平面P,分别在直线AB、AC上取点E、F,连接EF,则直线EF为平面P上的直线。作图方法见图2-14(b)所示。
(a)
(b)
2-14 两相交直线
举例之二:如图2-15所示,相交两直线AB、AC确定一平面P,在直线AC上取点E,过点E作直线MN∥AB,则直线MN为平面P上的直线。作图方法见图2-44(b)所示。
(a)(b)
图2-15
平面上的直线
3、讲解例题(例2-10)
如图2-16(a)所示,试判断点K和点M是否属于△ABC所确定的平面。
(a)题目
(b)解答
图2-16 判断点是否属于平面
(二)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1、定义
属于平面且又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一方面要符合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另一方面又要符合直线在平面上的条件。
2、举例:如图2-17所示,过A点在平面内要作一水平线AD,可过a′ 作a′ d′ ∥OX轴,再求出它的水平投影ad,a′ d′ 和ad即为△ABC上一水平线AD的两面投影。如过C点在平面内要作一正平线CE,可过c作c e∥OX轴,再求出它的正面投影c′ e′,c′ e′ 和ce即为△ABC上一正平线CE的两面投影。
图2-17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3、讲解例题(例2-11)
△ABC平面如图2-18(a)所示,要求在△ABC平面上取一点K,使K点在A点之下15mm,在A点之前10mm,试求出K点的两面投影。
(a)题目
(b)解答
图2-18
平面上取点
四、小结
1、平面的两种表示法。
2、三种位置平面(包括七种类型)的投影特性,尤其注意:有无实形的判断。
3、总结例题,说明在平面上取点、取直线、取投影面平行线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2-3(1)、(4)、(5)
第五篇:《机械制图教案》第22讲
第二十二讲 §4—1 视图 剖视图
课
题:
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局部视图
4、斜视图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讲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形成、视图配置、画法、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
教学要求:
1、了解六面基本视图的名称、配置关系和三等关系
2、掌握向视图的画法
3、掌握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
1、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各视图之间的三等关系
2、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
1、画六面基本视图时,对方向和位置的变化难以掌握
2、不具有封闭轮廓线的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 教
具:挂图:“六面基本视图的配置”、“局部视图”、“斜视图”
教学方法:向学生明确三视图是表达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而不是唯一方法。有时,由于物体形状复杂,需要增加视图数量;有时,为了画图方便,需要采用各种辅助视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作业,复习综合运用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视图是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所以,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1—1998和GB/T4458.1—2002规定了视图。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
当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在各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都不相同时,三视图往往不能清晰地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必须加上更多的投影面,以得到更多的视图。
1、概念
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六个方向的形状,可在H、V、W三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基本投影面。这六个基本投影面组成了一个方箱,把机件围在当中,如图6—1(a)所示。机件在每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都称为基本视图。图6—1(b)表示机件投影到六个投影面上后,投影面展开的方法。展开后,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和视图名称见图6—1(c)。按图6—1(b)所示位置在一张图纸内的基本视图,一律不注视图名称。
(a)
(b)
(c)
图7—1
六个基本视图
2、投影规律
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然保持着与三视图相同的投影规律,即: 主、俯、仰、(后):长对正; 主、左、右、后:高平齐; 俯、左、仰、右:宽相等。
此外,除后视图以外,各视图的里边(靠近主视图的一边),均表示机件的后面,各视图的外边(远离主视图的一边),均表示机件的前面,即“里后外前”。
强调:虽然机件可以用六个基本视图来表示,但实际上画哪几个视图,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二)向视图
有时为了便于合理地布置基本视图,可以采用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它的标注方法为:在向视图的上方注写“×”(×为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B”、“C”等),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写相同的字母,如图6—2所示。
图6—2
向视图
(三)局部视图
当采用一定数量的基本视图后,机件上仍有部分结构形状尚未表达清楚,而又没有必要再画出完整的其它的基本视图时,可采用局部视图来表达。
1、概念
只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局部视图。局部视图是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利用局部视图可以减少基本视图的数量,使表达简洁,重点突出。例如图6—3(a)所示工件,画出了主视图和俯视图,已将工件基本部分的形状表达清楚,只有左、右两侧凸台和左侧肋板的厚度尚未表达清楚,此时便可象图中的A向和B向那样,只画出所需要表达的部分而成为局部视图,如图6—3(b)所示。这样重点突出、简单明了,有利于画图和看图。
(a)
(b)
图6—3
局部视图
2、画局部视图时应注意:
(1)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所表示的投影部位和投影方向,并在局部视图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明“×”。
(2)局部视图最好画在有关视图的附近,并直接保持投影联系。也可以画在图纸内的其它地方,如图6—3(b)中右下角画出的“B”。当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标在不同的视图上时,同一部位的局部视图的图形方向可能不同。
(3)局部视图的范围用波浪线表示,如图6—3(b)中“A”。所表示的图形结构完整、且外轮廓线又封闭时,则波浪线可省略,如图6—3(b)中“B”。
(四)斜视图
1、概念
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投影面进行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斜视图适合于表达机件上的斜表面的实形。例如图6—4所示是一个弯板形机件,它的倾斜部分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的投影都不是实形。此时就可以另外加一个平行于该倾斜部分的投影面,在该投影面上则可以画出倾斜部分的实形投影,如图6—4中的“A”向所示。
2、标注 斜视图的标注方法与局部视图相似,并且应尽可能配置在与基本视图直接保持投影联系的位置,也可以平移到图纸内的适当地方。为了画图方便,也可以旋转,但必须在斜视图上方注明旋转标记,如图6—4所示。
3、注意
画斜视图时增设的投影面只垂直于一个基本投影面,因此,机件上原来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一些结构,在斜视图中最好以波浪线为界而省略不画,以避免出现失真的投影。在基本视图中也要注意处理好这类问题,如图6—4中不用俯视图而用“A”向视图,即是一例
四、小结
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之所以产生多种视图,一方面是由于要适应机件结构形状的多样性,尽量避免在视图中出现失真的投影,例如斜视图即属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视图尽可能只表达机件可见部分的轮廓,避免使用虚线,减少重叠的层次,增加图形的清晰形,局部视图、右视图、仰视图等都有这样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习题集 6-1 剖视图
课
题:
1、剖视图的形成
2、剖视图的画法
3、剖视图的标注
4、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剖视图的形成和金属剖面线的画法
2、讲解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教学要求:
1、理解剖视图的形成
2、掌握金属剖面线的画法
3、掌握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以及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剖切位置的选择 教
具:挂图:“剖视图的形成” 教学方法:用挂图和模型辅助讲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基本视图的概念、名称、视图配置关系和投影规律
2、向视图的画法
3、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视图配置、画法、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以及画图时应注意的地方。
二、引入新课题
六个基本视图基本解决了机件外形的表达问题,但当零件的内部结构较复杂时,视图的虚线也将增多,要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部形状和结构,常采用剖视图的画法。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2—1998和GB/T4458.6—2002规定了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形成
1、概念
想用一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然后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2、举例
例如,图6—5(a)所示的机件,在主视图中,用虚线表达其内部结构,不够清晰。按照图6—5(b)所示的方法,假想沿机件前后对称平面把它剖开,拿走剖切平面前面的部分后,将后面部分再向正投影面投影,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剖视的主视图。图6—5(c)表示机件剖视图的画法。
(a)
(b)
(c)
图6—5
剖视图的形成
(二)剖视图的画法
画剖视图时,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剖切位置,使剖切平面尽量通过较多的内部结构(孔、槽等)的轴线或对称平面,并平行于选定的投影面。例如在图6—5中,以机件的前后对称平面为剖切平面。
其次,内外轮廓要画齐。机件剖开后,处在剖切平面之后的所有可见轮廓线都应画齐,不得遗漏。
最后要画上剖面符号。在剖视图中,凡是被剖切的部分应画上剖面符号。表6—1列出了常见的材料由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规定的剖面符号。
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应画成与水平方向成45°的互相平行、间隔均匀的细实线。同一机件各个视图的剖面符号应相同。但是如果图形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方向成45°或接近45°时,该图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方向成30°或60°角,其倾斜方向仍应与其它视图的剖面线一致,如图6—6所示。
(三)剖视图的标注
剖视图的一般应该包括三步分:剖切平面的位置、投影方向和剖视图的名称。标注方法如图6—5所示:在剖视图中用剖切符号(即粗短线)标明剖切平面的位置,并写上字母;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在剖视图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
(四)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1、剖视只是一种表达机件内部结构的方法,并不是真正剖开和拿走一部分。因此,除剖视图以外,其它视图要按原来形状画出。
2、剖视图中一般不画虚线,但如果画少量虚线可以减少视图数量,而又不影响剖视图的清晰时,也可以画出这种虚线。
3、机件剖开后,凡是看得见的轮廓线都应画出,不能遗漏。要仔细分析剖切平面后面的结构形状,分析有关视图的投影特点,以免画错。如图6—7所示是剖面形状相同,但剖切平面后面的结构不同的三块底板的剖视图的例子。要注意区别它们不同之点在什么地方。
(a)
(b)
(c)
图6—7
几种底板的剖视图
四、小结
1、剖视图的形成、剖视图的画法、剖视图的标注。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 6-2(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