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诗五首 教案
唐诗五首 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赏读《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教学方法指导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东皋(gāo)徙倚(xǐ)驱犊(dú)
萋萋(qī)燕然(yān).....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历历:分明的样子。
长河:黄河。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3.作者简介
①王绩(约589—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官宦世家,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②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③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盛唐诗人的代表,祖籍山西祁县,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擅书画,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背景介绍
《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到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全诗写登楼所见所生的联想,以及从昔人仙去,江山胜景依旧而抒发世事茫茫,人事短促的感叹。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开元二十五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是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5.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诵停顿。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来源:学#科#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学法指导一: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学法指导二: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月:思乡、怀人。菊:隐逸、清高。莲:超凡脱俗。梅:高洁。
兰:高洁、隐士。松:坚贞、不屈。竹:正直、虚心。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凄凉哀伤、乡思。鹧鸪:离愁别绪。
寒蝉:思乡、离愁别绪。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柳:送别、思念。雁:思乡。
夕阳:时光流逝,世事沧桑。
阑干:思念、寂寞、离愁。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二 学习《野望》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名句赏析。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两句的妙处。【交流点拨】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交流点拨】这两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祥宁静。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在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步骤三 学习《黄鹤楼》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2.名句赏析。
(1)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景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这两句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笔锋一转,转而写诗人眼前登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2)尾联中的“烟波”一词妙在哪里?
【交流点拨】“烟波”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思乡之愁。
步骤四 学习《使至塞上》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终于碰到了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2.名句赏析。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交流点拨】一“征”一“归”,一“出”一“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以“蓬”“雁”自喻。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异地漂泊的愁绪,情感复杂。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交流点拨】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 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黄鹤楼》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诗人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涤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行云流水,一泻而下。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寂寞伤感的情绪。
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王绩、崔颢、王维的诗歌赏读。【附: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野望首联——远望、徘徊——百无聊赖
颔联
颈联暮中所见秋色,落晖 牧人,猎马——远景近景搭配
静态动态结合
尾联——无言、高歌——孤独无依 黄鹤楼首联——鹤去楼空——怅然若失 颔联——物在人非——世事茫然 颈联——绿树芳草——引发乡愁 尾联——落日暮江——烘托乡愁 使至塞上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尾联叙事壮丽风光
抑郁心情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第二篇:唐诗五首教案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
张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作者通过诗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唐诗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作者通过诗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诗篇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了解唐诗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山水田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各种类型的诗歌,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祖国的山川名胜之美,还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同喜同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借景抒情的唐诗,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了解律诗的文学常识
三、导入新课《野望》
(一)了解常识,疏通文意
(1)学生听诗文录音,划分节奏 老师明确节奏划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老师指导:读准字音,读准节奏(3)知作者:王绩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提问一: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提问二:颔联和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副怎样的景象?(动静结合)提问三:作者在尾联运用了一段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诗句,体会感情
提问四:试着分析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提问五: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四)巩固背诵
黄鹤楼
一、导入
谈谈你了解黄鹤楼和黄鹤楼有关的诗句(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
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学生听诗文录音,划分节奏 老师明确节奏划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学生自由朗读 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一: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眼前仿佛也出现了这样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二:我也喜欢这一句,因为“历历”和 “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很宁静。)(3)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诗人由神话传说写到了现实感受的是那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怎样的感慨?
(5)诗人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6)
七、八两句描绘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小结
全诗写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巩固
第三篇:唐诗五首
《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代诗的发展情况及格律。
2.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对待人生的态度,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唐诗:唐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称为近体诗,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共有四句话,分为两联,每句话有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绝”或者“七绝”,二、四句必须押韵,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律诗共有八句话,分为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句话有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称为“五律”或“七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2.唐诗的发展脉络,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1)初唐诗风初成:初唐九十多年是唐诗从齐梁以来浮艳的诗风转向健康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王勃、杨炯、卢照邻、王骆宾等初唐四杰,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后来的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批判齐梁诗风,开辟了诗歌新气象。(2)盛唐气象: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3)中唐低谷:安史之乱的暴风骤雨吹散了盛唐气象,从唐代宗大历六年到唐文宗大和末年的六十多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悲声四起,文学似也受了感染,低下了盛唐高昂的头,而变得沉重起来。现实主义得到极大发展,反映疾苦成为优秀诗歌的主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诗。
(4)晚唐余唱:晚唐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心中都好像压着一道王朝末世的阴影,往往流露出莫名其妙的感伤情绪。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 》),虽然这时离唐王朝灭亡还有半个世纪,但都有一种大厦将倾,狂澜已倒的惊惶。这种情绪越往后越浓。
二、《山居秋暝》
(一)王维:王维,字摩诘,太原人。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限,分为前后两期。早年的王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21岁举进士,作大乐丞,后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意志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万事不关心”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
王维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和诗人孟浩然,继承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风,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更甚者,他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二)文体知识:山水田园派是盛唐诗坛两大诗歌流派之一,作品以题咏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著称,使前朝的山水诗和田园诗紧密结合,隐居田园的情趣和欣赏山水的有没加以融合,保留了陶渊明的淳朴,摒弃了谢灵运等的晦涩,语言清新,诗情画意更浓,作品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色彩清淡,意境深幽。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等。
(三)鉴赏诗歌
1.结合诗歌标题,推测诗歌写了什么? 示例:描写秋天黄昏山中的情景。
2.找出诗中的景物描写部分,看看诗人都写了哪些景物? 示例:明月、松林、清泉、岩石、浣女、渔人。
3.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么下笔说是“空山”?
示例: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的活动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既表现雨后山野的静谧,又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幽静宁谧的喜爱。可以说,这也是作者着意渲染出的一种意境,而这种意境正是诗人皈依佛法之悠悠禅心的体现(不是山空,而是心空,诗人晚年已经参悟世间万相,看透人事纷争,心境归于宁静)。
4.诗中描绘景物有什么特色?试做简要分析。
示例:动静相衬。颔联第一句是无声的静态,第二句是有声的动态,动静交错,明月与流水辉映,松树挺立与山石俯卧,此联是写自然景色。颈联先写岸上的浣女,虽闻其声未见其人,次写水中的渔人,是由莲动推断渔舟将归,此联是写人的活动,是以动态写静态。诗中描述的景物:明月、松林、山石、翠竹、莲叶都是静物,但通过“照、流、归、下”四个动词显示了动静相衬的特色。这也是这幅画如此清秀恬静的原因。
5.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两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示例: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风物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叹道:芳菲的春天过去了,就随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不是一样的美好吗?最后一句意思是自己大可以待在山中,赏心悦目悠游岁月了。这里,王维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而取其相反的意义,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表明了归隐的决心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6.总结
首联以“空山新雨”构图,使人顿生“空明”之感;颔联以“明月、清泉”写意,表明高洁志向;颈联描绘“浣女喧竹、渔舟莲动”的活动之景,表达对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是一幅清幽、宁静、充满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山水画,是人人向往的人间仙境。因此王维在诗的尾联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自然万物盛衰荣枯已不为他关心,“自可留”是“自可隐”,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7.苏轼赞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请用优美的语言把诗中的画面描述出来。示例: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也特别明净,秋月银辉,洒遍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濛濛雾气。山涧涨溢,径路石阶,淌过清澈的流泉,响起一串淙淙悦耳的声音。竹林深处,传来了欢声笑语,那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远处的莲叶,在不停地颤抖着,那是渔人荡舟水上。
三、从军行(之四)1.知识简介
(1)王昌龄其人其诗:王昌龄,字少伯,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才中进士。他的诗歌以七绝见长,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誉。他的诗以多种题材对玄宗后期的黑暗政治和**社会作过一些揭露和反映,能以极短的篇幅概括极丰富的社会内容,不少成为当时乐府歌词中的绝唱。现在留下来的王昌龄的180首诗中,集中地表现了两类主题:一类是歌唱了边塞将士的乡思离愁,另一类是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妇女生活。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善于挖掘边塞征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
(2)关于《从军行》:《从军行》原是我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连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2.鉴赏诗歌
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看看这首诗是否有这个特点。
示例:这是一首抒发边关将士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前两句写了三个地名,描绘戍边战士们的生活环境(悲壮、开阔、迷蒙暗淡),写出了战士们思念家乡的愁苦。后两句是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了戍边时间的漫长、边疆战事的艰苦频繁、敌军的强悍和边地的荒凉,“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豪言壮语,表现了战士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玉门关”:自古为出入西域的要道,汉武帝曾遣使者把守,不准西征将士擅入。东汉班超久在西域,年老思归,上书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玉门关在当时已成了远戍将士思乡盼归的情怀的寄托。
△“楼兰”:西域古国名,此处指侵扰西北的敌人。汉时楼兰王勾结匈奴,数次截杀汉使。傅介子出使西域时,袭杀楼兰王。这里用典故,借汉喻唐,表明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一般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写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但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不破楼兰终不还”句曰:“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诗味。”今人刘永济也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本意矣。”(《唐人绝句精华》)3.总结
一二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对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情景交融)。第三句写战争的艰苦,但其主调是雄壮有力,而非低沉伤感。所以末句也就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更深沉的誓言。
四、登高 1.知识简介
(1)关于杜甫:杜甫,字子美,曾住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称为“诗圣”,又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人民,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其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被称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了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明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2)创作背景:《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般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2.鉴赏诗歌
(1)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示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急风袭来,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接着诗人的视线转向江水洲渚,见到的是清水白沙间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紧接着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并进入诗人视野。
急风使人感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寒冷。天高,显出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和孤单。哀猿的叫声和回旋的鸟群让人悲从中来,这些景物让人感觉冷凄、萧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空间的广漠,更有一种韶光易逝的悲怆感扑面而来。这两联写景的显现出秋天冷静凄凉的特征,这凄清萧条的秋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
(2)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愁绪,写了几层“悲”?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示例:①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②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③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④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总之,诗人是异常愁苦的。其愁苦的根本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恨”是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忧愤。“新停浊酒杯”是因为他因病因困窘戒了酒,现在连借酒消愁都无法做到了,只能把满腔的愁苦郁结在心中,这是一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这时诗歌中出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诗人形象。3.总结
前两联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这种万物萧条凋零的秋景,与诗人忧时伤世、万念俱灰的心境一致。因此,这种景致着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是谓景中情。后两联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流离他乡、穷愁潦倒、年老多病的悲哀。这种悲哀固然是早已有之,但因登高远眺,为眼下秋景所激发,置身其间,悲哀之感更加浓烈、更加凝重,是谓情中景。诗歌情景交融,相辅相成,意境极为深远,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五、石头城 1.知识简介
(1)关于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革新集团的中心人物之一。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诗人以简介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世间变化之后的思考,其中蕴涵了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加之语言平易简洁,意象精当新颖,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2)背景:《石头城》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写此诗时,唐朝廷已日趋衰败,内部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有所抬头。作者用此诗讽喻现实,抒发对国运衰微的感叹。诗中所写的石头城,即南京,经六代豪奢,至唐朝初废弃,两百年来成为一座空城。2.研习内容
(1)“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示例: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诗人在这里主要描写了三种情境:①空城四周被山峦围绕着;②江潮拍打着空城的城根;③明月悬在空中,又照到城上的矮墙。(2)诗人通过这些情境要传达什么“意”?
示例:①群山依旧围绕这座古都,可惜它已是一座“空城”,旧日的繁华已经空无所有,给人一种苍茫悲凉之感;②潮水拍打着空城的城根,仿佛也觉到他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一个“空”字足见其凄凉;③旧时的明月,曾经照过见证了六朝的繁华,然而繁华易逝,今夜虽然还来,许多东西都已经改变,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只剩凄凉一片。(3)结合背景概括诗歌主题。
示例:这首诗通篇写景,却融合着作者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其主旨是讽喻现实,全诗寓情于景,感慨城墙仍在,江潮和明月不变,但石头城这座古城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慨唐王朝也已经由盛变衰。即借六朝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唐代统治者能吸取历史教训。(4)简要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示例:全诗的语言含蓄,意象具体,笔触凄凉,意境深远。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没有一处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3.总结
此诗景中寓情,言外见意。诗中句句是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繁华已一去不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六、锦瑟 1.知识简介
关于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在词彩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唐代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的牛、李两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2.研习内容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示例: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从而引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即“思华年”)。运用比兴手法。(2)诗人在下面两联中是如何“思华年”的? 示例:并未直接写年少时的往事,而是大量用典。(3)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
示例:①庄周梦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诗人借此典故的虚渺的梦境来写自己 年轻时的美好情境,又包含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隐喻岁月如梦,往事如烟,抱负、理想终于幻灭。
②望帝化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
③鲛人珠泪:南海鲛人悲时流下的泪珠,颗颗成珍珠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既有对其高旷皓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意在叹息自己如沧海遗珠,徒有才华不为世用,只能对月惆怅,空垂珠泪。
④蓝田美玉: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升腾,远察如发,近观却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总之,四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惆怅、悲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所以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4)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示例: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追述生平、自伤身世之作;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有的认为是追悼已故宰相李德裕。还有人认为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 3.总结
本诗托物比兴,抒情委婉含蓄。诗歌通过吟咏“锦瑟”这一物象的今昔、古今变化,暗示世事的沧桑,委婉地倾诉了作者年华流逝的伤痛之情,自身遭际的悲哀之意,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古瑟多弦,也暗示作者思绪的纷繁,情感的复杂。诗作寄托很深,意蕴也很丰富,极富艺术魅力。本诗用典也较多。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典故,以四幅静谧迷离又颇带凄伤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有所感知体会,但又难以指实言明,使得诗意深幽朦胧,抒情更加委婉含蓄,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
第四篇:12《唐诗五首》教案
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诗,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五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第一课时
一、学习《野望》
导入: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1.初步感知
学生初读全诗,对照注释,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全诗。学生交流,教师可出示以下译文,与学生的译文比较: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2.深入理解
(1)教师讲解首联,重点讲解:①“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皋,水边高地。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自读颔联和颈联,说说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交流、明确:这两联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作者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自读尾联,讨论:作者从田园中找到慰藉了吗?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流露着怎样的情感?
交流、明确: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全诗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3.背诵全诗
教师提示帮助学生记背: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二、学习《黄鹤楼》(一)激发兴趣。
1.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2.写出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3.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颢的诗下面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和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
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师: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____________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师:“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 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这可真是“日暮乡关无处觅,烟波江上使人愁”(课件出示,生读)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 出示崔颢的资料。
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
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
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配乐诵读,拓展升华
师:(播放音乐《寒春风曲》)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他不由地轻轻吟哦起来:(生读整首诗)虽然说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云必将逝去,但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生再读全诗)师: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称为唐朝七言律诗的第一作品。这也难怪当年李白见了之后会搁笔而去呢!当然,李白虽然这次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出示李白的诗作《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学生读,试与《黄鹤楼》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生谈:有点相似,是仿照着写的。师:由此可见,《黄鹤楼》这首诗对李白的影响有多深啊!反复诵读。板书设计
↓
《野望》景(山野秋晚图)
↓情(追怀)
起→用典引出黄鹤楼承→感慨仙人已去
《黄鹤楼》
转→描写登楼所见合→抒发思乡之情
情(彷徨)
第五篇:《唐诗五首》(必修3)教案
14、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每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每首诗的主旨。
2、鉴赏每首诗的表现手法,了解每位诗人的创作风格。
3、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4、探究诗人隐藏在诗歌背后的含蓄的思想感情。
5、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灿烂的年代,而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诗歌发展到此时也到达了顶峰,出现了大、小李杜,白居易,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史诗多派并盛。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其中最为耀眼的几首诗作,走进大师们的内心,来领略他们的才情。
二、讲授新课
山居秋暝
1、知识简介
(1)关于唐诗:唐代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称为近体诗,它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代以后才有格律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共有四句话,分两联,每句话有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无绝”或“七绝”。
二、四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共有八句话,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句话有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律”或“七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非常讲究平仄。(2)王维其人:王维,字摩诘,“维摩诘”合起来是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王维的一生可以以四十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他有积极的政治抱负,但几经沉浮厌倦官场斗争,便归隐终南山,开始寄情山水,醉心禅理。徘徊于隐仕之间,过着半官半隐、恬静悠闲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反映他后期归隐生活的一首名作。他的诗继承了陶渊明和谢灵运的长处,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意境恬淡,优美如画,同时他还是杰出的画家,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文体知识:山水田园派是盛唐诗坛两大诗歌流派之一,作品以题咏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著称,使前朝的山水诗和田园诗紧密结合,隐居田园的情趣和欣赏山水的优美加以融会;保留了陶渊明的纯朴,摒弃了谢灵运等的艰涩,语言清新,诗情画意更浓。作品较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色彩清淡,意境深幽。这一派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等。
2、研习内容
(1)结合诗歌标题,推测诗歌写了什么? 示例:描写秋天黄昏山中的情景。
(2)找出诗中的景物描写部分,看看诗人都写了哪些景物? 示例:明月、松林、清泉、岩石、浣女、渔人。(3)苏轼赞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请用优美的语言把诗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也特别明净,秋月银辉,洒遍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濛濛雾气。山涧涨溢,径路石阶,淌过清澈的流泉,响起一串淙淙悦耳的声音。竹林深处,传来了欢声笑语,那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远处的莲叶,在不停地颤抖着,那是渔人荡舟水上。
(4)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么下笔说是“空山”?
示例: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的活动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既表现雨后山野的静谧,又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幽静宁谧的喜爱。可以说,这也是作者着意渲染出的一种意境,而这种意境正是诗人皈依佛法之悠悠禅心的体现(不是山空,而是心空,诗人晚年已经参悟世间万相,看透人事纷争,心境归于宁静)。
(5)诗中描绘景物有什么特色?试做简要分析。
示例:动静相衬。颔联第一句是无声的静态,第二句是有声的动态,动静交错,明月与流水辉映,松树挺立与山石俯卧,此联是写自然景色。颈联先写岸上的浣女,虽闻其声未见其人,次写水中的渔人,是由莲动推断渔舟将归,此联是写人的活动,是以动态写静态。诗中描述的景物:明月、松林、山石、翠竹、莲叶都是静物,但通过“照、流、归、下”四个动词显示了动静相衬的特色。这也是这幅画如此清秀恬静的原因。
(6)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两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示例: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风物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叹道:芳菲的春天过去了,就随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不是一样的美好吗?最后一句意思是自己大可以待在山中,赏心悦目悠游岁月了。这里,王维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而取其相反的意义,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表明了归隐的决心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总结
首联以“空山新雨”构图,使人顿生“空明”之感;颔联以“明月、清泉”写意,表明高洁志向;颈联描绘“浣女喧竹、渔舟莲动”的活动之景,表达对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是一幅清幽、宁静、充满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山水画,是人人向往的人间仙境。因此王维在诗的尾联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自然万物盛衰荣枯已不为他关心,“自可留”是“自可隐”,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从军行(之四)
1、知识简介
(1)王昌龄其人其诗:王昌龄,字少伯,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才中进士。他的诗歌以七绝见长,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誉。他的诗以多种题材对玄宗后期的黑暗政治和**社会作过一些揭露和反映,能以极短的篇幅概括极丰富的社会内容,不少成为当时乐府歌词中的绝唱。现在留下来的王昌龄的180首诗中,集中地表现了两类主题:一类是歌唱了边塞将士的乡思离愁,另一类是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妇女生活。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善于挖掘边塞征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
(2)关于《从军行》:《从军行》原是我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连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
2、研习内容 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看看这首诗是否有这个特点。
示例:这是一首抒发边关将士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前两句写了三个地名,描绘戍边战士们的生活环境(悲壮、开阔、迷蒙暗淡),写出了战士们思念家乡的愁苦。后两句是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了戍边时间的漫长、边疆战事的艰苦频繁、敌军的强悍和边地的荒凉,“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豪言壮语,表现了战士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玉门关”:自古为出入西域的要道,汉武帝曾遣使者把守,不准西征将士擅入。东汉班超久在西域,年老思归,上书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玉门关在当时已成了远戍将士思乡盼归的情怀的寄托。
△“楼兰”:西域古国名,此处指侵扰西北的敌人。汉时楼兰王勾结匈奴,数次截杀汉使。傅介子出使西域时,袭杀楼兰王。这里用典故,借汉喻唐,表明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一般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写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但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不破楼兰终不还”句曰:“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诗味。”今人刘永济也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本意矣。”(《唐人绝句精华》)
3、总结
一二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对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情景交融)。第三句写战争的艰苦,但其主调是雄壮有力,而非低沉伤感。所以末句也就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更深沉的誓言。
登高
1、知识简介
(1)关于杜甫:杜甫,字子美,曾住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称为“诗圣”,又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人民,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其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被称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了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明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2)创作背景:《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般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2、研习内容
(1)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示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急风袭来,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接着诗人的视线转向江水洲渚,见到的是清水白沙间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紧接着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并进入诗人视野。
急风使人感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寒冷。天高,显出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和孤单。哀猿的叫声和回旋的鸟群让人悲从中来,这些景物让人感觉冷凄、萧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空间的广漠,更有一种韶光易逝的悲怆感扑面而来。这两联写景的显现出秋天冷静凄凉的特征,这凄清萧条的秋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
(2)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愁绪,写了几层“悲”?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示例:①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②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③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④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总之,诗人是异常愁苦的。其愁苦的根本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恨”是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忧愤。“新停浊酒杯”是因为他因病因困窘戒了酒,现在连借酒消愁都无法做到了,只能把满腔的愁苦郁结在心中,这是一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这时诗歌中出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诗人形象。
3、总结
前两联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这种万物萧条凋零的秋景,与诗人忧时伤世、万念俱灰的心境一致。因此,这种景致着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是谓景中情。后两联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流离他乡、穷愁潦倒、年老多病的悲哀。这种悲哀固然是早已有之,但因登高远眺,为眼下秋景所激发,置身其间,悲哀之感更加浓烈、更加凝重,是谓情中景。诗歌情景交融,相辅相成,意境极为深远,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石头城
1、知识简介
(1)关于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革新集团的中心人物之一。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诗人以简介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世间变化之后的思考,其中蕴涵了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加之语言平易简洁,意象精当新颖,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2)背景:《石头城》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写此诗时,唐朝廷已日趋衰败,内部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有所抬头。作者用此诗讽喻现实,抒发对国运衰微的感叹。诗中所写的石头城,即南京,经六代豪奢,至唐朝初废弃,两百年来成为一座空城。
2、研习内容(1)“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示例: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诗人在这里主要描写了三种情境:①空城四周被山峦围绕着;②江潮拍打着空城的城根;③明月悬在空中,又照到城上的矮墙。
(2)诗人通过这些情境要传达什么“意”?
示例:①群山依旧围绕这座古都,可惜它已是一座“空城”,旧日的繁华已经空无所有,给人一种苍茫悲凉之感;②潮水拍打着空城的城根,仿佛也觉到他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一个“空”字足见其凄凉;③旧时的明月,曾经照过见证了六朝的繁华,然而繁华易逝,今夜虽然还来,许多东西都已经改变,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只剩凄凉一片。
(3)结合背景概括诗歌主题。
示例:这首诗通篇写景,却融合着作者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其主旨是讽喻现实,全诗寓情于景,感慨城墙仍在,江潮和明月不变,但石头城这座古城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慨唐王朝也已经由盛变衰。即借六朝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唐代统治者能吸取历史教训。
(4)简要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示例:全诗的语言含蓄,意象具体,笔触凄凉,意境深远。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没有一处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3、总结
此诗景中寓情,言外见意。诗中句句是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繁华已一去不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锦瑟
1、知识简介
关于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在词彩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唐代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的牛、李两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2、研习内容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示例: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从而引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即“思华年”)。运用比兴手法。
(2)诗人在下面两联中是如何“思华年”的? 示例:并未直接写年少时的往事,而是大量用典。(3)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
示例:①庄周梦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诗人借此典故的虚渺的梦境来写自己 年轻时的美好情境,又包含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隐喻岁月如梦,往事如烟,抱负、理想终于幻灭。
②望帝化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
③鲛人珠泪:南海鲛人悲时流下的泪珠,颗颗成珍珠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既有对其高旷皓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意在叹息自己如沧海遗珠,徒有才华不为世用,只能对月惆怅,空垂珠泪。
④蓝田美玉: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升腾,远察如发,近观却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总之,四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惆怅、悲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所以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4)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示例: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追述生平、自伤身世之作;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有的认为是追悼已故宰相李德裕。还有人认为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
3、总结
本诗托物比兴,抒情委婉含蓄。诗歌通过吟咏“锦瑟”这一物象的今昔、古今变化,暗示世事的沧桑,委婉地倾诉了作者年华流逝的伤痛之情,自身遭际的悲哀之意,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古瑟多弦,也暗示作者思绪的纷繁,情感的复杂。诗作寄托很深,意蕴也很丰富,极富艺术魅力。
本诗用典也较多。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典故,以四幅静谧迷离又颇带凄伤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有所感知体会,但又难以指实言明,使得诗意深幽朦胧,抒情更加委婉含蓄,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