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设计原则

时间:2019-05-13 01:1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PT设计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PPT设计原则》。

第一篇:PPT设计原则

PPT是制作和演示幻灯片的软件,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组织在一组图文并茂的画面中,用于介绍公司的产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用户不仅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诚然,做出一个PPT很容易,随便找几个模板,弄上点背景和文字就OK了。但是,绝不要认为做出一个成功的PPT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您设计的PPT杂乱无章、文本过多、不美观,那么就不能组成一个吸引人的演示来传递信息。

要做得好做得快而且还要通过PPT的演示让你的客户,观众很容易的理解你所表达的思路就着实需要我们花费一些精力。

本文提出的这些建议将帮助您开发出专业且引人注目的演示,令您更高效地做出成功的PPT。

1.服务听众、关注内容

PPT演示的目的在传达信息,所以有演讲者将整页的文字稿直接复制到幻灯片;有演讲者深怕遗漏重要信息,照着幻灯片的内容逐字宣读;有演讲者准备的幻灯片花俏得令听众觉得他好像是在教演示文稿软件。所以,我们要明确意识到:

针对不同的观众,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一个PPT只对一类人;

演讲PPT的场合非常重要,是一对一?或是一对多?或是公开演讲;

你的PPT永远为观众服务,千万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你的PPT只讲一个重点,不要试图在某个PPT中面面俱到。

2.组织内容要结构化

PPT的内容要怎么安排呢?这就是我们所要强调的结构问题。

其实一场PPT演示就是在说一个故事。首先自我介绍,然后告诉听众将要听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接下来把故事说给听众听,再强调一下故事的意涵,然后帮听众回忆一下今天听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最后当然是谢谢听众的参与!

PPT的结构逻辑要清晰、简明,只用“并列”“递进”两类逻辑关系已经足以;

通过不同层次的标题,标明PPT结构的逻辑关系;

但最好不要超过三层纵横;

章节之间插入标题片;

顺序演示播放,尽量避免回翻、跳略,混淆观众的思路。

一定要标示内容大纲,如果PPT演示的内容比较长,则以大纲页做串场是必须的,帮助听众掌握进度。

3.KISS设计原则

PPT设计的原则是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其实准备演示文稿内容和写文章是一样的,订好题目后,先列出大纲,把重要的观念和关键词的关联性架构出来,接下来再加上创意,以数据、图表、动画等视觉工具来辅助说明。

KISS设计原则的要求是:

保持简单版式布局

“简明”是风格的第一原则,尽量少的文字,充分借助图表;

“留白天地宽”——母版背景切忌用图片,空白或淡底是首先,可以凸显图文;

在“母版”中定义你的PPT风格,商业应用中,风格通常趋于保守;

尽量少地使用动画,特别是在正式的商务场合。

第二篇:马原答案PPT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波动现象

(一)外生冲击过强:猛放与急收交替进行。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次经济波动,我们很容易发现,经济的起伏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松紧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之所以比较剧烈,是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过猛,所产生的外部冲击过强不无关系的。可以说,在投资政策与货币政策上的猛放与急收是导致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一个主要根源。这主要体现在:(1)投资率的剧烈波动促成了经济的飓热与骤冷,其结果是,经济周期表现为短促的扩张期与慢长的衰退期相搭配的不良组合。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都是靠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的投资率不仅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印度等与我国国情相近的发展中国家(见图二)。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也大大高于美国的波动幅度,并明显高于印度等国的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2)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剧烈变动引发了通货膨胀率的剧烈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非常剧烈的(见图三),这种变动决定了这段时期我国的物价波动也是较为剧烈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增长率变动之间的相关性是很强的。一般而言,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或是一两年之后,通货膨胀率必然会上涨。从图三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的异常变动是导致物价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1988年与1994年出现的两次物价异常上涨是与1987~1988年以及1992~1993年货币的超量投放直接相关的。

(二)政策本身对经济的稳定效果较差:熨平及减振效果不佳。

首先,产业政策的偏差导致经济结构调整不力,经济结构层次低,不合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在根源在于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和重置,因此,周期性波动一般以物质生产部门为主。第三产业由于本身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小,期投入产出中的物质因素比重小,受经济波动的冲击较小。而且,第三产业由于其容纳的劳动力数目较多,在经济衰退期可以吸纳物质生产部门失业的劳动力,从而成为稳定经济的一股内在力量。比如:美国在1948~1949年的衰退中,物质产品价值下降了138亿美元(以1982年美元计),而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值却上升了120亿美元;在1973~1975年的衰退中,物质产品价值下降了500亿美元,而服务业产值却上升了677亿美元;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在战后的所有危机期间平均增长了2.1%,这些都是与物质产品部门恰恰相反的⑥。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重物质而轻劳务的思想,使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比较低。到1997年,我国经济中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总就业人口的26.4%。相比之下,美国早在1984年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总就业人数的70.5%;1985年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比较低,因此第三产业对经济衰退的缓冲效果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其次,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升,也使得我国经济更易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传导效应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出口的不断上涨,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上升。到1995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40%,对外开放度已经达到25.3%,与同是人口资源大国的美国、巴西、印度等国相比,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经济外向度都是最高的。由于经济的开放度和外向度的不断高,我国对世界市场和外国资本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从而,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传导作用就越来越明显。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国内需求及外贸出口的深刻影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三)政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差:缺乏预调节,不能有效缓冲周期的惯性。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这种惯性表现为,一种经济变化趋势一旦确立,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外界力量的干预,这种惯性运动要到形成这种惯性运动的推力完全消失时,才能停止。因此,在进行经济调控时,必须注意经济运行的这种惯性特征,必须注意在这种惯性发展之前,通过外力使其消失。这就要求经济调控政策必须具有一种前瞻性、预见性,必须在惯性的消极作用产生之前对其予以控制,否则,可能因政策操作迟钝而导致不良后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波动的非良性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调功能差相关的。比如: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在1990年走出低谷后开始不断上升,1991年为2.9%,1992年为5.4%,1993年猛升为13%,此时政府应当意识到经济扩张及通货膨胀的惯性,不应继续执行“大起”的策略,而应当适当控制投资的增长率。但实际上,1993年投资的增长率却猛升至61.8%,其结果导致了1994年21.8%的通货膨胀率。再比如:从1996年年中开始,通货膨胀率已经被控制在经济增长率以下(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9.7%,而通货膨胀率为6%)。此时,高层决策者应该意识到物价变动的惯性力量,应当及时调整紧缩政策。然而,政府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进行猛烈的紧缩政策。1997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下降到8.8%的水平,比1993年的61.8%的增长率下降了53个百分点,同时货币供应量也继续下降。这些政策加剧了物价与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其结果是1997年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分别继续走低,分别为8.8%和0.8%。此时,经济收缩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零售物价上涨率从1997年10月开始已经持续低于零值以下。而可惜的是,高层决策者仍然没有认识到这种惯性的存在,政策操作方向不是抑制这种惯性,而是继续实行适度从紧政策。1998年上半年的货币供应量M1从绝对量上看,竟然比年初下降了1000多亿元,这是历史上所未曾出现过的;与1997年同期相比,M1也仅仅增长了8.7%,是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⑦。其结果,导致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内需不足,到目前为止,物价已经连续下跌了20个月之久。

马克思资本积累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②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规模是由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决定的。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越高,同量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反之相反。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剩余价值率,加速资本积累;商品价值的降低,还可以使同量的可变资本推动更多的劳动力,同量的不变资本体现在更多的生产资料上,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加资本积累。

③所使用的资本与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价值。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料使用的年限和数量的多少。劳动资料质量越好,使用年限越长,数量越多,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的价值虽然是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但它的使用价值仍作为一个整体在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因而它就像空气和自然力一样,为资本家提供无偿服务。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为资本家提供的无偿服务就越多,资本积累也就越多。

④预付资本的增加。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以及剩余价值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家预付的资本越多,剥削的工人越多,从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也会增加。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的内在必然联系。它是对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总结,也是对资本积累过程对无产阶级命运影响的科学概括,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阶级对抗性。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个别资本是通过资本的积累、积聚和集中这些形式增大的,从而使社会财富有利于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家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发生质的变化,使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越来越小。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要求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从而更加剧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可见,资本积累过程从资产阶级方面来说,就是资本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集中的过程,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工人阶级方面来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他们沦为失业者和陷于贫困的过程。因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增加,可变资本的绝对量虽然也会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则日益下降。而且,当有些部门或企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迅速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还会绝对减少。同时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大批妇女儿童走进工厂,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及一部分中小资本家也加入了雇佣劳动者的行列,使得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增长。这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必然出现相对过剩人口,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使无产阶级陷于贫困。可见,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条件。所以,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产业后备军的形成过程,就是社会财富创造者无产阶级的贫困过程。

马克思正是通过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概括地说,第一,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社会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第二,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的过剩人口就越多,他们就越贫困;第三,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把这三点合并成一句话就是: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由于失业和贫困而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发展。“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如何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当代新发展

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非被人们所歪曲的“所谓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即说,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这意味着它代表的是人支配人劳动(行为)的权力或者说社会关系,与具体财富(使用价值)无关。商品(货币)拜物教之谜就是把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说成是物质的属性或者物质属性的转化率。并且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多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

正如阳光、空气有用,但阳光、空气不包含任何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即不包括金钱关系,不包含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诚然,在这里价值的定义与植根于社会关系形成的语言中,价值的俗约定义——“有用性”相冲突。但劳动价值论是冲着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去的,因为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就是金钱,劳动价值论正是揭示这种金钱游戏的。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自然就成为研究的最主要的问题。

“无论生产力如何变化,同一劳动相同时间内所提供的价值量是相同的。”自然推出,价值的增值,实际上代表的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生产,即现在所谓的GDP增长。也就是说剩余价值生产只要不能继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得瘫痪。

剩余价值非具体的剩余财富,只不过是交换中,剩余劳动时间支配的权力,利润是它转化形式。如:如以前需要5年劳动时间交换的住房,现在需要10年或者20年,就是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劳动时间(工作时间)去交换,自然,价值量就得到增长,所谓的GDP增加,GDP说白了只不过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一个钱的数字。现代拜物教经济学确把它说成是总生产涵数,代表具体的财富,可异质属性的物加总在一起能表述什么?总生产涵数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错误,它实际代表的是总劳动时间支配之和。(当然交换体系内,钱的数值越高,代表能以这种比例支配越多的劳动力,自然,力量就越强大,但交换体系以外,就是另外的一回事。)同样,教育、医疗市场化也是把公众的资源私有化,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工作时间去交换

在马克思看来,利润显然是一种社会关系,一个与产权相关的问题,这一点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观点没有什么不同。即明析的私有产权会阻进更多的利润。

由于企业追求的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而是剩余价值(或者说利润),因此马克思得出一个结论,企业造就了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很显然价值(交换价值)就如同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一定距离所消耗的汽油能量一样,消耗越高罪过越大,资本因吞噬劳动,把其奴役成价值,因此资本有罪。

马克思认为终结这种人压榨人的方式,在于根除追求利润的极恶制度,让人们个人按需分配自身的劳动时间,个人按需分配劳动时间成为社会生产有计划有比例发展的依据,时间从而得到最大化的节约,从而使个人赢得自由。自身劳动(行为)的个人所有权是悠关每个人的自由,没有自身劳动的个人所有权就没有个人自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对以自身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权的第一个否定。

自然力作为转化物质的使用价值的要素,并不是因为拥有权,自然规律才改变,但无疑私有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会逼迫人们用更多的劳动时间去交换,根本不涉及具体财富(使用价值)的增加,只涉及人支配人劳动的权力的增加,即金钱游戏的增值。因此所谓的按要素分配,其实质就是按要素支配人的劳动力,正是资本主义所有权的体现,是统治阶级通过暴力形式确定下来的社会关系。只有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个人才能按需分配劳动时间,在社会交换的关系当中,反映为不再为利润而生产,时间的节约成为最高的规律。

另外,价值与价格是不同的,并不仅仅表现为价值是价格在统计上的平均。实际上有价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如商品渡让的过程中只要不吞噬劳务(劳动与可变资本相交换),本身是不会增值的,如艺术品卖家把出土文物渡让给,艺术品买家,如没有出现资本吞噬劳动的新增过程,系统整体的价值量是不会增值的。出土文物本身不属有价值,只有可能有高价格,消耗在其中的劳动是历史上的死劳动,不是与现在的社会发生社会关系的劳动。当艺术品行业,利润率较高,就会在大量的资本拥入此行业,这样就会改变劳务与资本交换的比例,资本就会吞噬劳动使系统整体、社会整体的价值量增值,相反如何利润率下降,或者亏损的人较多,就会有大量的资本流出此行业,同样劳务也会减少。因此价值应该看成某种量所计量的原子,这种原子即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

而从辨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

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

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

白马非马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白马既有矛盾的特殊性也有马的共性(普遍性),这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白马非马论者割裂了两者的统一

第三篇:马原ppt总结

总结

本次我们小组选择的主题是“国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通过主讲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应该对近代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主要分建国前期,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二十一世纪这五个时期对中国绘画的时代背景,绘画特点等方面给同学们做了讲解,并向同学们展示了这些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建国前期体现的民族、国家意识的高昂;建国初期体现对新中国的期望、讴歌;文革时期受极端狂热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国画艺术遭到极大的破坏,这一时期的画作也特别强调艺术政治化;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中外文化融会接触渐多,国画也开始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也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全盘西化倾向;经过不断探索,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绘画与整个社会一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显示出强大的时代性。

通过中国绘画的发展道路,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美术现代化只有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无限的生命力。只有体现民族精神﹑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民族特色,中华文化就不能立足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外文化交融增多,中国国画也不能一成不变,孤芳自赏,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成就国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顺

应时代的潮流。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从美术史来看,是时代性始终贯穿于绘画语言生成的自觉过程,绘画语言的演变则以体现时代性、反映时代审美和精神为基调,也就是说,绘画语言的生成是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相契合的。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文人在闲暇时的消遣,而是应肩负起一种使命,应该有一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感。

我们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有许多不足,值得修正的地方,但是希望通过这次契机,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有关我们的国粹——国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更多的关注国画文化,体会国画中展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让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国画文化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环境下继续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周璇1010800217王鹏程1010800207

这节课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播放过,这次终于在网上看完了!老师通过桃花源为引子,引经据典的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并概括的描述了这节课的内容。另外,与同学的互动,让大家觉得很亲切,很不容易,有些老师只是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课,而不与同学们互动,便不能引起共

鸣。夏老师说过,对古典园林,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以前大多是看“热闹”了,听了这节课,也能对身边的建筑什么的看看“门道”了。

第四篇:PPT设计心得

 ”How To“and ”Why“

日期:2008-09-24 | 分类:想法

..有时候,一直会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讲多一些“How To“好呢?还是坚持讲”Why“?我自己的原意是多交流一些想法上的东西,一步步的教程之类最好能免就免。一个是教程类的东西写起来很麻烦,而且这些东西其实随便哪一个话题在网上搜一搜多少都能找到答案。但是每每看到有人问具体做法,不理睬总感觉心里不踏实。所以还是建议初学者在书店随便买本入门书,他们讲得肯定比我好,扎实的学好基本功。其实不买书也没有关系,PowerPoint还是相当的简单,至于说买哪本书好,这个星期我还特意去书店看了一下,满满一架的书却都大同小异,很怀疑是不是互相抄袭的。所以尽量挑薄一点,便宜一点的书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想深入一点的设计PPT,我自己的体会是有几个东西还是需要掌握的。PPT给我的感觉越来越象一个载体,很多其他内容都要往上放。1.当然是图片处理

图片处理的工具有很多,我自己喜欢的是PHOTOSHOP,学起来或许会难一点,但其实掌握关键还是很快的,说实话,我自己学PHOTOSHOP是三年后才忽然觉得有所掌握,但离高手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当初走了很多弯路,买了很多书,看了N多教程,现在回头,发现都是无用功。将自己的心得写在这里:

1)POTOSHOP对于初学者最难的地方是每次你打开这个软件,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在打开它之前,请想一想我要干什么,这样每次都有事情干了。比如抠个图出来,比如给某个图像加个阴影。

2)从选择开始学,有人说PHOTOSHOP是选择的艺术,我认为很对,至少在70%的应用中都是从选择开始的。3)能够将图像分离抠出来了,就试着学习图层样式,外发光,内发光,浮雕等等。

4)接着就是图像合成了,加个蒙版呀,试着那些叠加,正片叠底之类的效果。PPT中图片处理最常用的就是添加蒙版,然后渐变填充,将部分图像淡化隐藏了。

5)接着可以学路径和钢笔,钢笔这东西我自己觉得有点象禅,有一天就突然顿悟了。6)再想深入的就可以学习通道什么的了。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学到4已经能够应付PPT设计中的大部分图片处理了。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情况。2.手绘

手绘就是利用PPT内置工具画图,这个掌握了也很牛,但是要画好了也很难。我的体会是:

1)要理解和用好“任意多边形”,外部处理的图片有一点不好,比如做了个文本框,立体的,有渐变和阴影,要改颜色怎么办?所以还是要多利用内置工具,这样用户可以轻易的修改自己需要的颜色什么的。任意多边形是被忽略的一个工具,他其实可以画出很多你想要的东西,画完之后按鼠标右键,编辑顶点,试着将所有功能都用上一遍,添加顶点呀,直线变曲线呀,它甚至还有类似”钢笔”的贝塞尔曲线。最简单最笨的方法是导入一张你喜欢的图表,放在最下层,然后用任意多边形工具照着画,小时候我们叫这个为“描红”。2)画好后,就是填充的处理。

3)接着是三维效果和阴影,这个就不多说了。3.整体风格

现在网络资源很发达,这个也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拼凑,一个PPT中有N多个元素,每一页的风格都不同,很是眼花缭乱,个人认为这样很不好,借鉴没有问题,但整体风格还是要一致.剩下的就是你的创意了。看到了一个PPT的培训材料,总结得非常好,给没有的同学看看。

“结构化思考,形象化表达“

Tags:ppt 杂谈

大乘起信 发表于15:29:00 | 阅读全文 | 评论11 | 引用1 | 编辑 | 分享1 

案例说话之--继续强调数据

日期:2008-09-18 | 分类:介绍

视觉图形化关乎两个方面,一个是认知,这个属于心理范畴,另一个是设计,这个关乎技巧。心理太深奥,不探讨,从一些成熟的商业作品中学习多一点设计技巧对我们还是有帮助的。

学习到什么?

1.图表的各项要素是否齐全,标题,来源...2.图片的切题性

学习到什么? 1.表格的处理

2.颜色的搭配:同一色系的颜色搭配感觉很舒服

3.细节的处理:表格标题的分割线用两头渐隐线条,对应下边人物照片的分割 4.人物照片的排列:以眼睛为一条线,即人物的眼睛基本在同一水平线,很协调

学习到什么?

1.可以用透明背景叠加在图片上来显示图表

学习到什么?

1.打破平衡:用图片的某个部分(紧握的拳头)故意延伸或强调,起到打破平衡的作用

学习到什么?

1.当在整个图表中,某项数据的值远远大于其他值,如果按照常规的话,图表的比例就会不平衡,可以通过破折,并注上数据来示意该项数据,而不用根据实际值来完全显示。(如图中的第一项数据)

学习到什么?

1.有时候还可以再大胆些,将图片的某个部分移到数据前面(如图中的战士),这也是打破平衡的一种方法,当然,前提是不要掩盖了重要数据。

学习到什么?

1.可以只利用图片图片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变淡当背景,避免背景混乱造成数据阅读困难。 强调数据

日期:2008-09-10 | 分类:技巧

PPT中,图表的种类可以分成很多种,比如像比表示某个过程的概念类图表,组织机构图,比喻图等等,一般的设计公司设计的模板总是会将这些图表归纳并设计出不同的形状,大家留意下坊间流传的各类模板就可以看出端倪。而最重要的自然是数据图表,商业报告中总是充满了大量的数据图表,可是数据图表首先第一点是仅有漂亮是不够的,这就引出了问题:数据图表为什么?

学过统计学的都知道答案,那就是从数据到结论,这似乎很简单,可惜的是我在很多客户的那里看到的并不是这样,很多撰写PPT的人可能心里当但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观点,但在图表中却不能体现。我自己在商务报告中的体会是:

一.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愿

一般来说,图表所要表达的无非是:

比较:可以是总体与个体,相互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等,饼图与柱形图是最好的例子 变化:不同时间,不同因素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的? 分布:数据是怎么分布的?比如说6月是销售旺季...关联:A和B之间有什么相关性?或者根本是没有关系的...趋势:未来的走向会怎样?

当然,图表能说明的问题并不仅限于以上几点。相同的图表可能要说明的问题着重点不同,所以就不能只是简单的放个图表上去就完事了。

二.格式要完整

一份完整的图表可能会包括以下这些:

标题:标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图表标题和说明标题,图表标题写成比如:“2008年销售一览表”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说明标题一定是要指出你这份图表想要说出的核心内容,比如“2008年比去年增长29%”这样的具体东西,这样才能保证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受众所能理解的一致,当然标题也可以只要一个,当只有一个标题的时候,就一定是说明性标题。单位:当有具体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有单位,这是很容易被遗忘,是“元”,还是“万元”? 数据格式化:特别是有千分符的时候,一定要显示出来。

数据或资料来源:这是商业严谨化的基本要求,如果数据是自己得出来的,也要写上“XX分析综合”之类。

注释:特别的说明或者人家看不懂的东西可以用注释,一般的注释会用”*"开头,你也可以有些创意,但这些约定成俗的东西没有把握最好还是照用吧。

图例:图例不一定要有,前提是人家看得懂,否则还是标上图例好一点。

三.强调

既然是说明观点的,那么对关键数据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经常用到的强调有两种方法: 1.区分:将关键数据与普通数据区分开来,可以用颜色,形状等等。

2.动画:将关键数据用动画强调,这里有个小技巧,选中整个图表添加动画后,在动画清单中按鼠标右键,在弹出来的菜单中选择“效果选项”,然后再对话框中选择“图表动画”就可以选择将类别或序列单独设置动画了。另一个方法是将关键数据的图形颜色设为暗色或者干脆和背景色一致以不显示,然后单独再画一个图形覆盖住原关键数据,然后单独做动画。 学习叙事结构

日期:2008-09-05 | 分类:介绍

World's best presentation 2008结果出来了,有同学建议评论一下,这是不敢的!这个赛事按我的理解并不重视技术,而是想法,评委们也都有相当的水平,应该说结果还是可信的。大奖得主的作品,相对来说,我自己更喜欢他去年的作品meet henry,这样做自我介绍的的确是开先河的,所以后面在slideshare有很多模仿的作品。今年在模式上似乎没有突破去年的。

去年meet henry的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plication(冲突),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在这个作品中:

S: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去任何地方,在任何地方工作,旅游,生活 C:但是去到一个地方因为语言无法沟通,所以有不断的麻烦 Q:你应该怎么办?请翻译太贵,翻译软件并不可靠 A:找他们

SCQA在商务报告中是个很好的结构,不妨学习一下。

Tags:ppt 报告

 一次性删除所有动画?

日期:2008-09-05 | 分类:VBA

昨天有个客户提出了一个要求,问是否有方法一次性删除slide中所有的动画,想想也是合理的,powerpoint中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只能在每个页面中一张张删除,如果有几百张,确实也是个烦人的工作。想来也只有通过VBA来解决了,几乎搜遍了所有的网站,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将代码给各位分享。code: =================================== Sub removeALL()Dim I As Integer: Dim J As Integer Dim oActivePres As Object Set oActivePres = ActivePresentation With oActivePres For I = 1 To.Slides.Count If Val(Application.Version)< 10 Then For J = 1 To.Slides(I).Shapes.Count.Slides(I).Shapes(J).AnimationSettings.Animate = msoFalse Next J Else For J =.Slides(I).TimeLine.MainSequence.Count To 1 Step-1.Slides(I).TimeLine.MainSequence(J).Delete Next J End If Next I End With Set oActivePres = Nothing End Sub UPDATE:ExcelPro的图表博客同学说:在放映设置中设为“播放时不带动画”就可以了达到同样效果,多好的方法!我绕了一大圈,哈哈。 Worlds Best Presentation Contest 2008冠军出来了

第五篇:PPT设计思路

《顶碗少年》PPT设计思路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所讲的课文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顶碗少年》。对于此课中PPT的应用,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在这里,我借用一句话:想要抓住学生的心,首先要抓住学生的眼。

大家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特别是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再加上生活阅历的限制,思维有时不能有效地展开,而PPT既可以任意演示丰富多彩的图文资料,活泼可爱的小动画,又能恰当适时地播放影音片断,这些不光能解决以上问题,而且能使我们的课堂灵动飞扬。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PPT时就紧紧围绕“抓住学生的眼”这句话。

本课的PPT中,我选用了一些小动画装点页面,让页面不再是一副僵硬的教训人的板脸,我想,这样应该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爱上本节课。

另外,对于文本及幻灯片的出现或消失,我也使用了一些动画效果,这样能增加PPT的新奇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使其注意力始终停驻在课堂之内。

我还从网上搜索到一段杂技表演片断,此片断中正好有一个杂技演员表演失误的情节,与课文内容基本吻合,这样一来,就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孩子们看中学,读中思,悟中用,对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应该有较大的帮助。

下载PPT设计原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PPT设计原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 原教学设计

    《草 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熟读课文,理......

    原说明文教学设计

    说明文教学设计 一、我说你猜。(2分钟) 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叫“我说你猜”。谁愿意参加?(先出文字再指名说) 逐句出示文字: 1、我是哺乳动物,在水中生活,我比大象......

    PPt设计大赛策划书

    PPT原创设计大赛策划书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时光荏苒,进入大学生活的这些日子里,我们也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学习之余我们参加过各种课外活动,在活动......

    PPT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PPT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

    ppt设计理念(推荐5篇)

    理念一:文字是用来瞟的,不是读的 而PPT需要展现的是关键词、关键句 PPT的本质在于可视化,就是要把原来看不见、摸不着、晦涩难懂的抽象文字转化为由图表、图片、动画及声音所构......

    设计开题报告PPT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ppt该怎么制作开题报告ppt的制作一定要围绕自己所做或准备做的来展开,重点要放在自己的实施方案上,不要放在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方面(但在开题报告中仍......

    PPT设计大赛工作总结

    海南医学院“缤纷校园”PPT模板设计大赛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动手设计、开拓创新的能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深入挖掘同学们的设计性潜力,拓展思维,增......

    师说教学设计PPT

    篇一:7、师说(板书) 《师说》教学设计【前情分析】 《师说》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当中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中的“求学之道”版块,该版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