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1(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1:3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1》。

第一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1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设计者冯杨

案例摘要本课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短片《十面埋伏》和教材配套光盘中声音、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多媒体。

教学题目

第三单元感受多媒体第一节感受媒体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学时安排

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所选教材

信息技术(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著)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多媒体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多媒体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己感受并收集声音、视频等媒体,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对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并能对他人收集的媒体做出正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激发学生对现代媒体的兴趣。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教材上本单元要求学生知道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是融合了几种每体的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声音和视频的媒体处理技术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本单元的任务是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声音和视频的媒体处理技术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本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媒体。

教学重点:

1、多媒体的基本特征;

2、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说说多媒体技术有那些应用。教学难点:声音和视频的处理

3.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欣赏短片(十面埋伏)师提问:片中都涉及到那些媒体形式。

教师启发:张艺谋用他的智慧和创造力将中国的文化、功夫表现的如此完美,那我们也用我们的智慧说一说他都运用了那些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挑战精神)多媒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具体谈一谈多媒体技术有哪些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学生初步具有欣赏美的能力,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创新精神,希望自己的理解看法与众不同,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和评价。对本单元所涉及到的多媒体知识有初步和了解和认识。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2)局域网√

(3)城域网

(4)校园网√

(5)因特网√

(6)其他√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

(2)工具

(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其他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由于本校机房不能直接登陆互连网,因此教师在课前建立《十面埋伏》的文件夹,将素材下载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在服务器上实现共享,学生可通过访问服务器来浏览素材。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

(2)问题性情境

(3)虚拟情境√

(4)其他

2.学习情境设计

通过播放《十面埋伏》的精彩画面,让学生回答哪些内容体现多媒体?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本节课的任务是了解多媒体,让学生打开服务器上的素材进行欣赏。

五、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抛锚式

(2)支架式

(3)随机进入式√

要求学生自选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设计电子板报。

“民族文化”素材库

自主选择主题,自由设计板报版式。

鼓励学生创新,不要互相模仿。

(4)其他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竞争√

要求选择不同主题的同学的设计要各据特色,体现主题特点,同一主题的作品风格也要不同。“民族文化”素材库

思考,设计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启发引导

(2)伙伴

(3)协同

(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他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播放短片、营造气氛、引出主题→欣赏短片→分组讨论→全班总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教师首先播放《十面埋伏》的演出片段; [提问]演出中涉及到哪些多媒体知识?

[引导启发] 张艺谋用他的智慧和创造力将中国的文化、功夫表现的如此完美,那我们也用我们的智慧说一说他都运用了那些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挑战精神)

[导入新课]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制作一张有关民族文化的电子报刊,本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媒体。

欣赏

观察,回答问题。倾听思考 记忆思考

欣赏作品

欣赏短片。

[提问]短片中都包括哪些内容?

观察

思考,回答问题。

讲解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

[导入]今天我们自己要总结多媒体,它都包括哪些形式呢?

任务一:确定主题;要求学生打开《十面埋伏》文件夹,欣赏短片。任务二:分组讨论;要求学生仔细观看小组讨论总结。

任务三:学生总结;要求各组学生把本组的总结写出来,最后全班总结。

看书,回答问题。动手实践,思考,确定主题。仔细阅读,记录资料的出处。

设计评价

请总结好的小组说出其内容。要求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表达设计思路,互相评价。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 有了了解后,我们将从下节课开始处理多媒体。

总结本课的收获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他√

2.测试内容

由学生自己表达设计思路,其他同学从其所选主题、素材的选取、版式的设计和有无创新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第二篇:信息化案例 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管理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一、背景与概况

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现有教学班37个,学生2348人,教师113多人。学校以“把学校办成全市教育现代化的窗口、教育科研的基地、素质教育的典型”为办学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师队伍;以“学乐”云平台为支点,全面探索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建构,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能提供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促进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现教学管理的高效率和规范化。

二、特色与创新

(一)利用信息化的新平台,创新教学常规管理

1、“学乐”大数据创新教学检查

我校全面运用云平台后台大数据,开展教学常规月查。利用“学乐” 云平台后台大数据,对老师备课、教学反思、在线制作课件、在线授课等应用数据一周一公示,实施周报月检月评,及时鼓励教师成绩,帮助和指导教师在使用云平台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实行跟踪管理。

2、学生成绩统计信息化 学校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为每个学生生成一个考号。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次进行考试后,阅卷教师在学校成绩统计系统直接输入学生考号和成绩,考试成绩便录入了学校成绩数据库,并自动完成成绩班级、学生个人等数据统计。教师通过登陆学校网站,点击成绩统计查看学校各年级各学科各班级的考试成绩。

学生通过登陆学校网站,输入自己学号可随时查询自己的各科成绩,学校学生的家长通过关注我校的公众号,并绑定学生的信息后,可以实现学生成绩查询,成绩结果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显示孩子最近几次成绩的变化,方便家长与学生跟踪学习情况。为更好保护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和家长只能查到自己孩子的成绩。

(二)利用信息化的资源,细化日常管理

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师生考勤:

全校有一至六年级共37个班级,学生人数是2348,所有学生的考勤实现手机上报,全校学生考勤自动汇总。学生考勤一天上报两次,上午和下午各班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到校情况,上报学生考勤。学生未到原因分成两类:缺勤类和疾控类,每一类可以选择相应的原因或自由输入。

同时,学校在教师考勤方面也全面实现了信息化。教师通过学校公共wifi实行上午、下午两次签到的功能。教师携带手机走进校园,手机会自动收到来自于学校公众号的“签到”提醒。教师未按时到校,收到的公众号提醒信息会是“迟到”。每天的教师考勤会自动进入数据库,可供实时查询。我们对教师考勤自动实现按周进行统计,生成相应的报表,考勤统计结果实行周报制,并通过学校公众号提醒给全校教师。

2、全方位实行信息化的资源共享

学校建立“文档共享服务器”,实现全校学校教师间资料共享。教师本人上传保存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可以随时查看和学习学其它教师的资源和资料。学校还在“文档共享服务器”上建立“公共文档”,让所有教职工读写,方便教师读取或上交相应的文档。

由于“文档共享服务器”处于学校内部的千兆网内,所以服务器上文档的读写速度,与教师本机上的文档读写速度没有任何区别。老师们不在学校时,还可以通过登陆学校网站,进入内部系统输入自己的登陆名和密码来查阅学校“共享文档”的资源,或者通过公众号进入到学校的“共享文档服务器”来访问相应的文档。

(三)、利用信息化的活动,凸显教研特色

1、信息化的校本培训:建设“三支队伍”

学校定期开展了三个层面的培训,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班班通应用、希沃软件应用、学乐云平台应用培训)等,建设三支队伍,即“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队伍,一支懂运用的信息化领导队伍和一支全覆盖的信息化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学校坚持在学期结束设立了教育创新奖、教学技能奖等,鼓励教师们坚持学习研究,争做“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

2、信息化的校本教研:研究“四种课堂”

我们每学期利用网络资源和“学乐”云平台,坚持开展四种即“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智慧课堂”教学研究,让网络信息技术深入课堂、深入学科、深入活动。我校音美组全体教师每周三上午开展“专递课堂”研究展示,为我们结对帮扶的总口张家湖小学、南东泓小学的孩子的上好专递课;我校市级名师贺芹、柳春、刘艳等教师,长期为结对帮扶的学校上好示范课;利用 “学乐云平台” 提供的“云盘”板块,借鉴全国”“一师一优”平台开发分享优质资源,积极开展“名校网络课堂” 研究。学校每学期开展“学乐”云平台下的创建“智慧课堂”赛课活动,致力于“以课促研,以赛代训”的教师成长之路,并以月主题教研活动为主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3、信息化的研训平台:创建五个平台

学校组织教师们分学科分年级下载和保存“一师一优”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平台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学校校园网“网络教研”为平台,通过课例点评、进度研讨、主题教研等活动,组织老师们开展网络研修,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成立了“二实小数学工作室”、“二实小语文工作室”,“二实小英语工作室”,以学科组为单位,以微信群、研修网等信息化方式开展主题教研,构建校本网络研训工作新常态。

三、成果及影响

1、初步形成了信息化的常规检查模式

我校全面运用云平台后台大数据,开展教学常规月查。我们完善了《“学乐”云平台应用管理办法》、《“学乐”云平台常态化应用要求》等。

2、形成了信息化的校本研训常态

学校每学期开展“学乐“云平台下的”常规课堂研究,探讨创建“学乐”云平台下的智慧课堂。所有校本研究课、公开课、比武课均使用“学乐”云平台,构建了云平台下的校本教研常态。

优化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我们赋予教师“智慧课堂”各项功能,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引导教师充分发挥各功能在教与学中的互动,优化改变我们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效率。

同时,通过手机APP“学乐云教学”云教学作业模块,要求师生每周至少完成一次智能作业、两次同步训练,同时鼓励学生进入云平台的“提分中心“,每周至少一次选择任意模块进行挑战训练,每周公示教师“云”作业数据,对各班班级作业评价数据了如指掌,实行跟踪管理,优化了学生的作业方式。

4、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校教学工作稳步前进,学校先后荣获市“先进数学教研组”、“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研究与应用基地示范学校”、“2017全国班级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等荣誉称号。在全国“一师一优“活动中,学校晒课率达100%,上学年学校有6节课被评为部级优课,9节优课被评为省级优课,位居全市之首;本学年,学校又有4节优课入选部级优课,有9节被评为省级优课。

四、经验与启示

1、多方位构建信息化的共享资源体系

做好信息化资源建设。学校继续加强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平台建设;加强学校师生队伍建设,完善教学信息化制度建设。做好共享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以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准确的查询与传递。

2、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能

继续加强课题和校本研训工作,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三篇:XX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XX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XX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XX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一、概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国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每个人从小开始直到离开人世以前一直要接受环境教育。本节内容包括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大,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其使用价值也就更加多样化了,学习这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更需要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以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无法呈现丰富资料、无法创设交互情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等优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形成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接触了生物多样性在减少,需要树立可持续性观点等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生态伦理的道德问题,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本节教学应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CAI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选择,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可采用的最好学习方法便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师生关系发生了互位变化,同时教材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使学生方便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从而使学生高质高效地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

五、教具准备

1、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页式课件。

六、教学及课件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问题导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小结→练习反馈。通过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谈话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自己通过网页浏览,自主、主动地参与探究,可以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资料的解释中产生的,可以把学生引向一个涉及到方法论且充满了探究精神的研究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XX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上课教室里有什么不一样啊?这么多老师想知道哪位小朋友今天表现最棒呢!想不想好好表现啊?(想)真好。那老师们要先看哪位小朋友坐得最端正,坐姿最美!我们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后面的老师好不好?

生:展示自己的画画作品。老师边收集,边肯定。并建议自主送给后面的老师。

师:大家画得真棒!你们真是小画家。(边说边板书课题:小画家)

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的说:“我是小画家!”

老师也想做个画家,想练习画画,可是没有颜料也没有笔。怎么办呢?嗯,办法有了。(老师手蘸白粉在黑板上作画)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挺神奇吧?像不像魔术师啊?

师:(过渡句)孩子们,又一个魔术师来啦!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冬天雪景,一、二、三张。(贴四张动物图片)他们说他们也是小画家,他们在雪地里作画,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雪地里的)齐读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配乐范读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

(课件出示)

这首儿歌好听吗?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本里的p123页里呢。大家赶紧去找找看!(生找老师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2、我们也想读读它是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注意要读准字音哦。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a小鸡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字词卡呢。我们一起试着认认它们好吗?

课件出示:字词卡

b小狗说:这样还不算识字大王呢,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就送给你神秘的礼物呢。想不想试试?好!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苹果树(读拼音,想记法。)

小鸭说:要把生字宝宝送回去,苹果就给你吃啦!

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苹果树(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小马说: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这样吧,我就请你们这些小画家们一起去欣赏欣赏我们小动物们雪地作画吧!愿意去吗?那好。咱们出发吧!

三、学习课文

1、过渡句:这天我们在动物们的家推开窗户一看:呀----下雪啦!下雪啦!

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抓住朗读指导、感叹号的认识来教学)

学习第二句(出示课件)抓住一群来讲。引出成语“三五成群”

口头练习: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

后面有一()听课的老师。

3、学习第三、四句他们都是谁呀?画了什么画呢?课件出示四种动物在雪地走过的图

4、学习第五句这些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

出示第五句这些小画家真了不起啊!在雪地里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来,它们可开心了。都在互相欣赏着这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画呢

5、学习第六、七句

师:呀!突然小狗想起来了:咦!好朋友青蛙去哪了?

课件出示六、七句大屏幕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我们去叫醒它,让它和小画家们一起画画好吗?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了解冬眠)课件出示冬眠的两幅图

四、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动物们雪地作画,可漂亮了!小画家们不但能画画,还能写诗呢!我们再去读读它,好吗?

课件出示全文的内容。要求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复习巩固:帮小画家找作品

1、小画家们回家了。它们的作品还在呢。可老师忘了谁画什么了。谁愿意上台来帮帮老师啊?(生上台贴画)

2、大屏幕检查是否正确

3、为什么它们能画那些画呢?谁最聪明来告诉大家?

第四篇:高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篇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有利于信息加工,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运用和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素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学生的活动,确立科学、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特点,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进行资料查询、协作交流,模拟操作多媒体情景创设以及动态模拟展示等,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汇报过程中,完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反馈和指导,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主要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课堂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 篇二:苏幕遮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苏幕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篇三: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概述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5、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6、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中起点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记,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梳理字、词、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美读成诵

(一)导入课文

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同学们,让我们品读其三咏之一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走近失意飘泊中的苏东坡。(伴随多媒体录音,展示《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

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

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

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完成检测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3、再读课文,试理解文意。

(三)美读指导

(①朗读时,韵脚要交代明白,要响亮到位,使之同声相应,一贯而下。②整句是靠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反复来强化表达效果的,朗读时不能将文气读断,要读得前者呼后者应,似断实连。③层次内部读紧凑,层次之间停顿要适度。④体会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轻畸重,暴高暴底。)

(四)、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教师点拨:

第一段写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刻把握,水到渠成。

以上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完成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耗时控制在30分钟左右。

(五)重点阅读“客曰”“苏子曰”两段,体会“客”之情与“苏子”之理,并对此作出评价

1、学生自读体会,并分小组自由讨论,发表见解。

2、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

以上环节耗时控制在10分钟左右,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思维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六)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并介绍下一节学案的侧重点。

问题:有人认为,文中“主”、“客”实为一体,你怎么看待?

提示:

1、紧扣课文内容分析,切忌空发议论。

2、从苏轼人生际遇入手,查阅有关资料,“知人论世”。

3、形成书面材料,准备下节课讨论。

(七)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

2、完成第二节学案。(读《渔父》,借助注解和释文读通材料。)

第二课时 理解背诵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方法却大不相同。好赌者借赌消愁,好酒者一醉方休;音乐家借音符抒发胸中的愤懑,文学家则借悲愤成就千古鸿文。苏轼的《赤壁赋》就是在其人生的大悲愤大苦痛时写就的“以文为赋”的不朽经典,它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今天我们就试图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哪一个在矛盾痛苦中完成升华的灵魂。

(一)检查巩固

1、检查诵读。

2、展示学案。

(二)围绕学案上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研究

1、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方法: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结合《创新设计》上相关背景资料、《念奴娇 赤壁怀古》(1082年4月)《后赤壁赋》(写于1082年10月15而课文写于1082年7月16)进一步了解苏轼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

2、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能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3、三组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对比阅读、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鉴赏艺术特色感受思想内涵,然后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5——10分钟)(小组交流总结,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播提示并对学生提到的别具特色部分反复诵读品味。)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萧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仗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 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平白如话;以下直至文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易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4.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说明:回头再次审视这篇文章,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四)拓展探究(作业)

将《赤壁赋》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作比较,寻找思想内容上的异同,然后交流。(参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咏赤壁夜景,都联想三国英雄的豪迈,都与他们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暂之叹。大致有“三异”:词写壮美之景,文写静美之景;词写成功的英雄,文写失败的英雄;词仅限于“江月永恒,人生如梦”的浩叹,而文有“物与我皆无尽”的超越,文更达观、更乐观。当然,同与异,只是相对而言或大致说来,其实往往同中有异,或者似异实同。如:写周郎,志满意得,写曹操,落荒而逃,看起来不同,但两者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大江永恒,江月永恒,自然永恒。)

(五)板 书设计

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教学评价设计尽量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评价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反馈”五个递进式的教学评价细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消息的评价,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在评价结果中还体现出本节课施教之后的优点和特点,有助于教师的进步。

八、帮助和总结

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本着“教师启蒙,学生学习”的原则,由师生共同完成《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做学习的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是学习方法,是学习思路。教材是一个例子,教师通过教一篇、几篇课文,让学生学会一类文章的欣赏,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五篇:序言:信息化教学案例序言

用“智慧职教”迎接“共享时代”(代序)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得到空前的推广和普及。在网络化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途径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是继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人类学习的革命。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而代之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生长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意、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拓展创新。

我校与东北师大理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后,组织了两期“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每期一周,前后受训教师75人次。按照“智慧型教师培养标准”,培训课程涵盖目前关注度最高,实际应用效果最强的几大专题。随后,各系都精心组织了二级培训。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准备,6月15日,“微课创意设计大赛”隆重举行,老师们的不俗表现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赞誉。更为可喜的是,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钟绍春教授亲自将“数字化资源应用与研究基地”的牌匾授予我校,激励我校建成全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全国中职数字化应用先进校。

信息技术做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要素,是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教学变革的有效手段,也是助推“四个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我校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利用好交互式网络技术平台,实现管理和教学两个现代化,就是要用颠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来实现“一三五”办学目标的跨越式发展。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学校跨越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增强信息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层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式的全方位的整体变革,覆盖教学、管理及宣传等方方面面,树立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技术管理和协调管理的观念。全体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信息技术的操作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充当教育信息化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者。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看,其核心工作涉及各学科、各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因此,教育教学信息化能否广泛、深入应用,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信息素养和能力,能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能否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组织的根本变革。

“共享时代”已经来临,“智慧职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我校开放办学的最高形态。我们要以先进、实用为指导思想,倾力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校园、智慧共享”的“智慧职教”。不仅要在校内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而且要面向全社会,服务平遥百姓,在平遥构建资源共建共享的生态圈,成为平遥的“文化交流中心、人才信息中心”,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我们要强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应用,使我校在教育治理现代化、教学方式智慧化,教育资源共享化的进程中发挥“榜样”引领、“特色”辐射作用。

胡海平2017年8月

下载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1(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1(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心得

    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课题组 通过老师这些天的认真讲解,使我对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人教版

    篇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篇二:小学五年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篇三:中小学语文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附:表格内......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5篇)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Paris--the Enchanting City BookII 主讲人:庹忠国 一、信息化手段呈现形式 本信息化教学设计呈现的形式是以PPT演示文稿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任......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讲座

    杨祾: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主讲嘉宾】杨祾老师 【主 持】刘晓东 【策 划】宋济泉 朱庆华 李绪永 【秘 书 组】裴年忠 张自遵 毕光跃 【整 理】吴黎霞 【宣 传】繆耀梅......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心得

    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计科院2012级马叶 通过老师这些天的认真讲解,使我对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明确了......

    信息化教学设计

    最近,在网上找了一些有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知识,依个人的理解对其整理了一下,现传给大家供参考,有问题之处多谅解并欢迎指正。石强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芝角中心小学 苏淑芳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的】 1、正确读写3个生字。 2、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