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法教学设计上密下疏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上密下疏
南通市韬奋小学
陈学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汉字“上密下疏”的结字规律。2.学会运用“上密下疏”的结字规律。3.欣赏鲁迅的书法作品,感受其书法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应用“上密下疏”结字规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毛毡、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分析,导入新课
1.同学们,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它能给人美的享受。要把字写好写美,其实是有方法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的这几个字中就隐藏着一个“秘诀”,同学们想不想找到这个“秘诀”?
2.出示:“果、集、兴、荷”。今天要学的四个字,同学们认识吗? 3.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纵向,上下结构,上密下疏)4.板书课题: 5.上密下疏。(说明“密”字出自颜真卿《多宝塔碑》)
(二)讲解示范,掌握要领 1.学习“果”字
(1)以“果”字为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在笔画上跟规范字有何不同?结构上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1:撇捺变成了两个点。学生2:上面窄,下面宽。学生3:上面密,下面疏。
(2)知道了“果”的特点,同学们想不想写好它?学生尝试描红一个。教师提醒“双姿”(笔杆竖直,头正、身直、臂开、足安),顺带介绍林散之先生。
(3)同学们觉得自己写得怎么样?书法家又是如何写好这个字的呢?边看边想,你觉得“果”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才能写得好写得像。(播放书法家
第 1 页,共 3 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的示范视频。)
学生说注意点。
(4)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再次回忆“果”字的书写要点,师生点评。
2.观察“度”字
(1)出示:“度”。学生自学“度”字的写法提要,轻声读一读。请学生说说如何写好“度”字。生1:“度”的重心在米字格竖中线上。
生2:“度”是半包围结构,被包部分上部笔画紧凑,与下部的“又”形成疏密对比。
生3:下部撇捺要舒展。
生4:要注意广字头撇的左右平衡的关系。教师总结。
(2)学生尝试书写“度”。
学生描红一个。教师提醒“双姿”(笔杆竖直,头正、身直、臂开、足安)。(3)示范观摩,强化要领。
老师也给同学们写一个“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出书写要领。
(4)对照例字,评价提高。
学生细心比对所写的字与字帖之间的差距,再次练习。播放背景音乐。学生互评,拿同桌的作业到投影上进行评价。3.总结规律
(1)像“果”“度”这类字还有很多,遇到这类字该如何书写呢?出示六个字:“果、度、集、舟、兴、荷。”
学生自读习字指导回答。
(2)教师总结“上密下疏”字的书写特点:上部写得紧凑,下部写得舒展。下部笔画较少或带有撇捺的字,大多数写得上密下疏。
(三)读帖欣赏,探究发现
出示:欧体的“泉”,颜体、柳体、赵体的“集”。请说一说“楷书四大家”
第 2 页,共 3 页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是如何处理“上密下疏”的?这四个字的用笔和结体又各是怎样的?
生1:欧体“泉”字,上部“白”笔画紧凑,下部“水”的撇捺略上移,给下部留足空间,构成上下的疏密对比关系。
生2:颜体的“集”字,上部四横间隔紧凑均匀,但笔法有异,有顺锋起笔,有逆锋起笔,形成对比关系。下部“木”的左右点打开,留出空间,与上部形成疏密对比关系。
生3:柳体的“集”字,上部比颜体的“集”字收得更紧,与下部的“木”形成更强烈的疏密对比关系。
生4:赵体的“集”字,上下部分的对比显得较温和。
(四)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1.出示:“荷”。同学们,这个字是怎么做到上密下疏的? 学生自读习字指导。出示:“荷”的书写要点。
2.学生自主练习书写。教师拿红笔边走边画圈。(播放背景音乐。)
(五)小小书法家,展示自我
学生将自己书写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六)走近名家,继承发扬
1.出示:鲁迅书法作品欣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学生介绍鲁迅。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书画艺术家,其书法作品多为行书。综观其风格特点,取法颜真卿《争坐位帖》。他的书法古雅厚重,圆润饱满,文人气十足。郭沫若先生曾称其书法“远逾宋唐,直攀魏晋”。
3.学生谈一谈感受,激发其对书法的热情。
4.俗话说,字如其人。鲁迅在革命中嫉恶如仇,他的书法如他的为人一样。所以老师也希望你们向鲁迅学习,“写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第 3 页,共 3 页
第二篇:上 下 教学设计
上 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后”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比较 三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体验由于参照物的不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知道上下位置关系是比较的结果。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初步感知上下位置关系的经验,尤其是在生活中,基本能确定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但是对于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认识不深,这是本次课的重难点。本节课通过学生操作,培养学生兴趣,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通过具体的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与顺序。难点: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动物图片,数学书一本,作业本一个,文具盒一个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提问学生上课铃响了我们应该去哪儿?
启发学生回答去教室。
2.为什么一六班的小朋友上课去楼上,我们班的小朋友不去楼上呢?启发学生回答一六班教室在楼上,我们的教室在楼下。
3.转入新课,大树爷爷请客,帮助森林里的小动物排位置,学习新课上下。二:自主探究
1:出示挂图和动物图片,学生操作,摆一摆
请学生把大树爷爷请来的小动物摆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选择两个小动物比较,一起说一说他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并讲解最上面和最下面。
2.在上一步中,学生可能不会一次就摆的和书上一样,我们可以请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放置方法?启发学生把松鼠和小鸟换个位置,再来说一说。讲解最上面和最下面。
注:突出位置的上下关系是由于比较得到的,讲解位置关系中的相对性。
3.回答书本上大树右边方框里的问题,学生自己先写一写,教师巡视,再一起说一说。4.猜一猜,教师描述,学生来确定老师描述的是哪个小动物。边说边请学生上台指出来。同时教师可以追加一个猜一猜。三:实例理解
1.教师请两位学生配合,一人伸出一只手,说一说上下的位置关系。
2.再请全体同学三人一组,一人伸出一只手,然后请学生说一说,你的手在哪个位置呢。四:实践应用
请全体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数学书,本子,文具盒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把他的摆法展示给大家。一起说一说,比一比。五:练习巩固
课本65页第一题,第三题。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物体的“上下”位置的相对关系。七:板书设计
上
下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八:设计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物和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说一说,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上下”顺序和位置关系,通过小动物的位置变换,加深学生对物体位置相对位置关系的体会。请学生扮演和实际操作,加深印象,加强学习的效果,扩大学生对物体相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第三篇:密铺 教学设计
密铺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提出“密铺”概念
1、“蒙娜丽莎”拼图游戏
从3个图片选出一个,拼成完整的图片。先由学生猜测,教师在课件上验证。
(1)第一个图片,小了,有空隙(2)第二图片,大了,有重叠
(3)第三个图片,正确,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从而引出,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
二、操作实验,探究什么图形可以密铺
1.出示图形,猜测什么图形可以密铺
课件出示六种图形:三角形、梯形、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
(1)学生先猜一猜: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2)说说理由。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说说对每个图形的看法(一问一答)。(这个环节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建议先让学生分类后全班一起汇报)2.小组动手实验 师:我们可以怎么验证刚才的想法?
小组合作实验。每组6人,有一个学具盒,里面有6种图形(若干个),每人都有1张带有磁性的小白板。每人选择一种图形在白板上进行拼图操作。
3.汇报交流(1)作品展示。
教师选择6幅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说说对每幅作品的想法。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圆简单处理,重点讲了正五边形。
(3)小结: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都可以密铺,而圆、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
三、交流反思,研究为什么有的图形可以密铺
为什么有的图形可以密铺,有的图形不可以密铺?
1、课件出示:密铺的图形,不能密铺的图形。
2、你有什么发现?你觉得能不能密铺和什么有关?
(PPT出示)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系,密铺的图形可以形成周角。
3、正五边形呢?
出示课件,研究。学生说想法。
四、拓展交流,欣赏神奇的图形密铺
1、课件出示七巧板:哪两种图形可以密铺?让学生小组讨论后,选择2种图形进行实验。
2、再次动手操作。选择其中两种图形合起来密铺一个平面,每个小组只需提交一个作品,比一比哪个组设计最美观。完成后小组统一展示。
3、展示学生密铺作品后,问: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图案?说明理由。师引导生了解选择相同的两种图形,由于密铺的方法不同,数量不一样,所以密铺的图形也会不一样。
4、老师利用多媒体再展示不规则图形密铺的设计,与学生一起欣赏,使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之美。
五、总结
第四篇:密林中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授课年级:三年级学校:毕节市实验小学教师姓名:黄佳 课题
《密林中》
课时
1课时
课文内容分析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种类繁多,生活方式多样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共同构成了和谐的自然界。所以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本课教学强调让学生进行立体造型的探索和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泥表现野生动物造型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从而各种野生动物,认识动物、森林与人类环境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培养探索、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
是否在课前准备好材料。是否有集体合作精神。能否进行大胆的创作。
是否掌握一些泥工制作的方法。
教学目的
显性目的
认知目的:认识密林中的各种野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和外形特征,发现动物的美;感受泥材的特性,探讨用泥表现有创意的动物形象的方法。
能力目的:了解泥、陶泥等材料的特性,掌握用泥捏制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合作能力。隐性目的
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探究和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立体造型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制作野生动物形象,理解动物的形态、动态之美。教学难点:巧妙运用材料表现有趣的野生动物形象。
材料准备(附教具照片)
教师准备:橡皮泥、牙签、泡沫场景、树屋、课题装 饰贴画。
学生准备:橡皮泥、牙签。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1、认识密林中的各种野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和外形特征;
2、用泥捏制动物的方法。
一年级时已经学过同类型的课业,学生对泥材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本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野生动物形态的造型上。
文字、图片、声音、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1.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有关野生动物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思维。
2.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野生动物、森林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其它学生的作品,可以互相借鉴。
通过优美音乐、精彩的视频短片,从听觉、视觉直观了解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加上教师深情并茂的讲解,完全把学生带进设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仿佛走进了茂密的森林,走进了动物的身边。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边示范捏大象边讲解捏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一目了然,很容易掌握方法,教师熟练地动作,让学生很崇拜教师,并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 导入
揭题《密林中》 4
4分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闭上眼睛用心去听,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样?你能从这段音乐里联想到什么呢?闭上眼睛尽情的遐想。(总结:这段音乐表现的是树林里的风声,小溪的水声,鸟叫虫鸣,蛙声起伏,仿佛眼前出现一座茂密的森林乐园,清晨的阳光从树梢洒落下来,小动物们又开始了一天的新生活。)
2、小朋友们喜欢森林吗?为什么?(总结: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森林能保护土壤;森林能涵养水源;森林能调节气候,制造氧气;森林能净化空气;森林能消除噪声。森林里还有各种动物,是动物们最喜欢的最离不开的家园。)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生机密林中,板书课题:密林中(课题贴画)
学生边听边联想,并回答。
二、欣赏、观察
播放短片欣赏短片,仔细观察有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征?动物、森林和人类又是什么关系?
8分钟(短片4分钟 讨论汇报4分钟)
短片有你认识的动物吗?(大象,狮子,老虎,豹子,长颈鹿,猴子,等等。)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能形容下它的特征吗?
2、动物、森林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如果森林里的树木被砍光了,会有什么后果?人类捕捉野生动物,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对吗?同学们来讨论一下,讨论完后各小组派一个发言人汇报结果。
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汇报。
三、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分钟
师:总结(森林孕育了不尽相同的动物群,森林动物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又是再生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一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第八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十六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了解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法律法规。
四、学习方法
学习用橡皮泥捏制动物
示范讲解4分钟
师:今天老师还把密林中的动物们带到了我们教室里,猜猜他们在哪呢?(把制作好的动物放在树屋里藏着)谁想上来看看?
请你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你看到的是什么动物?
3、今天咱们来帮动物们搞一个聚会,可惜密林里的动物太少了,同学们来帮帮我,多制作一些动物,让这个聚会看上去热闹些,好吗?
4、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捏制动物呢?
5、现在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下制作方法,我们以大象为例,利用展台示范讲解:利用展台示范讲解:
分析:大象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b、先分别捏出大象身体的各个部分; C、连接身体的各个部分,修饰。
1、上台摸一摸、看一看。
表演,并将小动物放到展台下的密林场景中。学生回答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动物。
17分钟
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你们各小组先确定制作哪几种动物,确定好就开始做,看哪个小组来参加聚会的动物最多,最热闹。如果制作过程中有困难的请举手,老师会来帮助你们的。
给每个小组一个插有树枝的仿真森林场景,把做好的小动物放到合适的位置。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把制作好的动物放到场景中合适的位置。
六、作品展示、评价。
2、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学生互评,教师讲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5分
引导学生从造型准确,做工精细等方面来评价。故意对学生说:“这熊不错,又肥又壮,抓回去,取出熊胆,弄四只熊掌,哇可以卖好多好多钱呢!还有这只猴子,真可爱,捉回去养着,肯定好玩。还有这个......还有这松树真粗壮,砍了运回去可以做个大衣柜了,还有这棵也不错,还有这棵......”同时拿走学生做好的动物,拔掉场景里的树,一下子场景变得乱糟糟的。
问:孩子们,你们看这森林还美吗?小动物们无家可归,有的还惨遭杀害,我们该怎么办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起来?
(要保护环境,多种树,不乱砍滥伐,不乱捕杀野生动物。指名让几个同学和老师一起把树种回去,把小动物放回场景中。还原一个和谐快乐的森林乐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除了学会捏制动物,还学到了什么?
和学生共同总结:不能捕捉伤害野生动物,不能擅自饲养野生动物,也不能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让我们从小做起,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
评出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动物,最有特色的动物。
感受环境被破坏后的情境。明白这样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回答
4、不能捕捉伤害野生动物,不能擅自饲养野生动物,也不能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让我们从小做起,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
课堂 教学 流程 图说 明
教师活动重点内容学生活动师生活动运用媒体
教学总结和反思
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教师语言温柔,和蔼可亲,师生共处和谐,创设了民主和谐的美术课堂。
2、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好,动静结合,和教师配合默契。
3教师在课堂中密切的关注学生,善于鼓励学生,从问题的引导,巡视学生制作动物,制作中出现的问题等,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
4、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捏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让学生观察野生动物不同外形特征。大象:鼻子长、耳朵大、有长长的象牙,四肢强壮,走路慢。长颈鹿:头小、有角、脖子长、身上有花斑跑得快,个子最高。松鼠:比鼠大尾巴蓬松特别长大。等等。
5、教师的示范是本课的亮点。教师在展台下边制作边讲解,学生能直观的清晰的看到示范,便于学生学习制作。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讲解制作动物的时候还要能拓宽动物类型,比如同样的方法怎样制作别的动物,引导学生怎样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捏制。使学生能大胆尝试制作出有创意的、有趣的野生动物形象。
第五篇:一年级《上 下》教学设计
<<上
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树爷爷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鸟一大早就来为松树爷爷庆祝生日。同学们看,他们俩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据图上小鸟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吗?(板:小白兔、小鸟图)
2、小鸟和小白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主题图。
(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说说小鸟在哪里?小兔在哪里?(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树爷爷的好朋友,他也赶来为松鼠爷爷庆祝生日,你们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据图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贴到黑板上吗?(生板:松鼠图)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谁能用“上”“下”说说松鼠的位置?
(3)小结:小松鼠如果和小鸟比,那他在小鸟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个动物进行比较的时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这棵松树上,该怎样描述这些小动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组合作,一起讨论。
(5)指导看书、书写。根据小朋友判断的各个动物的相对位置,把书本主题图的填空补充完整。
①学生独立完成。②集体反馈。
2、亲身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1)小朋友们,观察过你的同桌吗?你能发现他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吗?,(2)同桌交流。
(3)指名说说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3、感受上下的相对性。
(1)按小组长的要求摆放学习用品。(2)分组活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说书架上物品摆放的位置。
(1)课件出示书架和物品,请同学们用“上”、“下”相互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3)集体反馈。
(4)谁说得好,为什么? 完成书上59页2题,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3、分房子。
(1)动物园里建了一栋新房子,准备分给小狗、小兔、小猫和大象,请你给它们分一分,并用“上”、“下”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2)同桌相互交流。(3)集体反馈。
4、老师想考考大家,请看图(说一说59页4题)。你知道宝物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猜到的?
5、第59页的5题: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1)分组讨论,交流。(2)集体反馈。(3)指名板书图。
四、故事。
(1)观看《狐狸和乌鸦》动画。(2)用上下编一个故事。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观察”“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动物及其物体上下的位置关系,也已经体验到:一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还可以变化。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上下关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吧!
反思:
“上下”这一知识点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新知识,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节课的重点是会用“上下”完整地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的相对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松树爷爷生日,小动物们给它过生日,引出小动物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先是两只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再教学三只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是出示四只动物让学生同桌互相交流,进行巩固训练。然后是进行书上的各种形式练习。出示数学书第一页主题图,当学生说出:汽车在上面,船在下面时。我给予纠正:在表达位置与顺序时,要注意不能单纯地说谁在上,谁在下,应该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在学生自己叙述的较流利、较准确时我出示填空题,进一步巩固知识。本节课我注重了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上、下,学生找的很准确,有的是我也没想到的,可见学生的观察能力强。我也利用身边的素材,文具盒和数学书进行交流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让孩子进行交流,并组织我说你做的游戏加深理解,效果也不错。我觉得这节课学生的状态比较好,数学语言准确,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训练。
整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流畅的,孩子们也很认真,在讲完“上、下”一课后,在反思的过程当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就是没有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我应该在学生叙述时,把处在中间位置的火车单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它的位置,让学生发现原来火车的位置可以说成是:火车在船的上面,在汽车的下面。然后在“你说我摆”这一还节再巩固一下,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