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1:2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第一篇: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几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1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几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4)再做1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教学反思

第二篇: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蚯蚓的选择

五年级 杨 瑛

【教材分析】

蚯蚓的选择,学生先要谈谈自己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然后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并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另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认识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动物的生活需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特别喜欢到大自然去玩,对动物好奇,男生好动手,女生爱思考。学生不会观察,不知道怎样去观察,观察能力较差,学生认知只是停留在感性基础上。学生实验过程思路不够清楚,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

【教学目标】

1、弄懂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实践与观察

【教学重点】 如何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设计意图】谈话交流你所见过的蚯蚓,让学生交流下自己平时观察到的蚯蚓有什么特征。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小结出结论.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做中学,学中做。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3.学生看书11页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蚯蚓的选择

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

五年级 杨 瑛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本节课是前一课的继续,进一步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探究生态群落。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部分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的指导,从而学生没能很好地从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但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正好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节课已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培养与同学讨论学习,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交流思想 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生态群落,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大的饮料瓶6个、自然水、水生生物、泥沙小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池塘里的生物。

二、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1)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池塘里的生物关系。①池塘里你看到了哪些东西? ②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③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④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⑤池塘里的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2)概况: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视频——美丽的池塘,找出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进而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三、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

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问题提示: ①生态瓶用的水应该是什么水?

②瓶子的大小与放入的生物的数量有关系吗? ③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④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⑤是否可以贴上标签?

(3)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4)分享设计成果: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同学们提意见并修改。

【设计意图】在教师创设性的三次学生探究学习汇报中,学生进一步清

晰地知道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四、制作生态瓶:(1)说明制作步骤:

①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②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③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④再放入小动物。

⑤把本组组别做成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在对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方案”与“做一个生态瓶”的作品展示及小组互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影响制作生态

瓶的因素有着深刻的了解,而且对所探究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教学反思】

第三篇:蚯蚓教学设计

《蚯蚓》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

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

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在这节课

中学生将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黑暗潮湿,从而让

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

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

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

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

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蚯蚓》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法。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的伊始,我为学生创设猜一猜,看一看实物蚯

蚓的情境,让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 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四、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

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

究活动中,2.注意合作交流

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六、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今天我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想不想见见?是谁呢?教师板书。今

天我们请来了蚯蚓跟我们一起上科学课。

2、大家在哪儿见到过它们?

二、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根据大家的经验,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潮湿、干燥,阴暗、明亮)教师随机板书。

(三)实验设计,探究科学概

实验设计一: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1、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有生活依据的,到底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

境中,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怎么证明呢?(做实验)先自己想一想,再到小组讨论一下,潮湿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设

计实验)为什么?

假如老师提供给大家一些材料,教师逐一出示:如蚯蚓、土壤、喷壶、盒子等,我们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去做?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随机点拨。

3、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及要求:

(1)在一个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

润。

教师引导学生创设干湿两种不同的环境。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补充逐步完善实

验方案。同时引导出怎样设计对比实验,并知道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

条件。明确在对比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2)把7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教师画草图辅助学生理解)(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提醒中途不要打开或者移动蚯蚓)

(4)反复做几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适时提出:蚯蚓是我们的朋友,它们的胆子比较小,所以做实验时同学

们要小心,不要惊吓了我们的朋友。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引导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实验设计二: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学生独立设计实验

1、接

下来我们再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及要求:

(1)把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盖一端剪去一部分。制造出阴暗和明亮的环境,由于室内光线很弱实验结果不明显,所以我给同学们准备了手电筒以加强

光亮的程度。(2)把7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4)反复做几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6、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通过两个实验,我们能说说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拓展探究,形成科学概念:

1、课件出示:书中11页几幅动物图片,(企鹅等学生不常见的动物)请学生根据 课前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报,教师补充总结。

2、联系生活:请学生举例说说身边的动物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

3、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怎样?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我们

能做些什么呢?渗透思教

4、引导总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动物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所

以我们要保护和创造动物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

五、回归生活,应用科学概念

所以最后,陪我们上了一堂课的蚯蚓兄弟,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呢?

六、板书设计:

4、蚯蚓的选择

潮湿 干燥

阴暗 光亮

蚯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能说出蚯蚓的外形特征,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2了解蚯蚓对外界不同刺激做出的不同反应,如对外力刺激反应和对水反应。3喜爱蚯蚓这种小动物,不随便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身体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几只蚯蚓,一只浅水碟子,记录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引出蚯蚓 1引出蚯蚓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出个谜语考考你们,好不好?(ppt)“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沃土中。没手没脚会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 有谁猜出来了吗?

生:蚯蚓。(揭题板书)

2、学生对蚯蚓的了解

师: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能看猜得出来是蚯蚓呢?

生:没手没脚、把土松、细细长长„„

师:哦,原来这么多地方可以看出是蚯蚓,大家都非常棒。那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蚯蚓呢?

生:花坛、菜园、墙角、草地上、下雨后的地上、石头下„„(板书)

二、新课展开

师:为什么它们喜欢呆在这些地方,谁能来说说?

生:因为它们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师:这几张照片是老师我挖蚯蚓的情景,也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强调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你们知道蚯蚓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谁能来说说?

预设情景:

生:1一节一节的2有环带3有口腔和肛门4有眼睛

师:你们要想确切知道蚯蚓有没有眼睛、嘴巴等器官,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亲眼观察

师:同学们看到蚯蚓后,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蚯蚓?

生:用眼睛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手量量„„

师:那我们待会就用这些方法来观察一下蚯蚓,在观察前老师有几点小小要求: 1认真观察,仔细记录 2轻拿轻放,不能伤害 3相互合作、相互讨论

现在请每个小组一号同学上来领蚯蚓,师:现在请同学拿出一只蚯蚓轻放在玻璃培养皿中开始观察蚯蚓。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重点3个,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注意记录表格的填写)师:好的,现在请大家来说说都观察到什么。

预设情景:

生1:我看到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

生2:我看到蚯蚓身上的环带

生3:我看到蚯蚓有嘴巴 生4:我发现蚯蚓身上一节一节的„„(对学生的几个发现我适当的点评)师:蚯蚓身上最明显的部位是什么?篇二:三年级科学上册 蚯蚓 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

4、蚯蚓》教学设计

六拨子小学 李德春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概述:

本单元共有《寻找动物和植物》、《蚯蚓》、《凤仙花》三课,在开门课《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以动物、植物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学习观察、记录、测量、猜想、实验等探究方法。由于学生易与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安排了学生对周围的生物进行研究。通过学生对动物和植物的研究,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多学习科学课的深层次的认识。

2、本课概述:

本课在学生寻找身边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蚯蚓)进行观察。通过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从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到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从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观察水平和难度逐渐增加。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而不在于多蚯蚓的认识有多深刻。

二、教材分析:蚯蚓只是一个范例,可以选择其他动物。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教师事先要带领或指导学生收集蚯蚓,平均每组要有二个蚯蚓,供课堂应用。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保护蚯蚓的训练,不要伤着蚯蚓。在观察中,要引导学生体验用工具比用感官更科学。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小动物,也是自然教学的发展,而我们科学课的特色在于把使用感官和工

具的训练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之中,而非独立的为训练而训练,这正是教材的综合性表现之一,把科学探究的训练、方法的训练与知识、情感的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教师适时地点拨学生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提出关于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问题。

2、能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研究蚯蚓的习性。

3、能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二、能力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小组实验中愿意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完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材料与工具:

蚯蚓 直尺 放大镜 线绳 纸 玻璃 纸盒 湿土 干土 餐巾纸 筷子 课前活动: 让学生猜谜语,教师和学生互动(课件展示)。(老师听说我校的学生个个聪明伶俐,上课特别爱回答问题,今天我要亲身的体验一下,看看你们的精彩表现。现在我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各种谜语,学生猜谜语。大家真的很聪明,老师这还有一个比较难的谜语,看谁能猜出来。课件出示,学生猜出是蚯蚓。那咱们看看是不是蚯蚓(课件出示蚯蚓的图片),噢,真是!他们可真聪明!教学过程: 篇三:蚯蚓教案

《蚯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所吃食物等;

2、使学生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蚯蚓的基本习性。

教学难点:通过对蚯蚓习性的观察,培养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准备:蚯蚓、学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认识这是什么吗?”“蚯蚓的家在哪儿?”“蚯蚓平时都吃什么?”根据回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提出问题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探究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就是训练学生成为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的孩子。学生在“问题银行”里存入了许多问题,但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自己研究。接下来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条件选择研究问题。教材中卡通任务的对话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引导。

3、观察蚯蚓的“家”。

关于土壤的问题只有“真刀真枪地”观察和研究土壤才能得到解决。这一环节包括室外观察和室内观察两个层次,旨在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多种感

官和工具进行自主发现,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4、思考蚯蚓吃什么、蚯蚓的“脚”在哪和蚯蚓呼吸等问题。

蚯蚓生活在土壤里,那蚯蚓就是吃土吗?蚯蚓是靠什么来运动的?蚯蚓像人一样需要呼吸吗?让学生回忆之前户外的观察,通过感官的认识抽象出蚯蚓的真实生活。

5、交流与总结。

结束观察活动后,围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什么?”进行交流,要引导学生把所有的发现都表达出来,以丰富事实资料。接着启发学生概括总结蚯蚓的基本习性,这里要注意不要强求孩子们的语言十分严密十分科学,教师不要代替他们作出结论。

6、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在观察活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后续研究活动,不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条件,而且能够保护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增长才干。篇四:蚯蚓的选择教案

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1、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3、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

剪掉一半盖子的长方形盒子、盘子、蚯蚓、干土、湿土、小木棒。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课前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寻找大自然中的蚯蚓,你们找到了吗?

2、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3、推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为什么这么认为?(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二)质疑猜测,实验验证蚯蚓喜欢的环境

1、蚯蚓真的喜欢你们猜测的那种环境吗?我们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2、湿润和阴暗是两个不同的条件,我们可以用两个实验分别来验证。

3、小组讨论:蚯蚓真的喜欢湿润的环境吗

(实验一蚯蚓喜欢湿润的还是干燥的环境)

4、全班交流:

1)你们准备怎么做?

2)提示:营造两种不同的环境让蚯蚓自己去选择 3)需要哪些材料? 4)你们觉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5)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6)同时放几条蚯蚓?

7)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条件是什么?

5、同学们的设计方案真好,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完成实验,老师再给大家一些小提示。ppt:注意点

1)轻声实验,蚯蚓的胆子比较小,做实验的时候同学们要小心,不要惊

吓了我们的朋友。

2)中途不要打开或者移动蚯蚓 3)及时记录(出示实验表格)

6、实验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这些要求。每组派两位同学来领取实验材料。(师分发实验材料)

7、小组实验。

8、请同学们把实验器材放到桌肚里,在等待实验结果的时候我们一起来交流下一个实验吧。

9、小组讨论: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0、交流: 1)你们准备怎么做? 2)需要泥土吗? 3)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4)出示教师准备的器材:剪掉一半盖子的盒子

为什么盖子的面积光亮的地方少黑暗的地方多? 5)实验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11、小组实验

12、同学们,在等这些蚯蚓做出选择时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吧.13、记录员到讲台上记录

14、交流: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发现什么?为什么?

15、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实验的结果吧,观察完以后到讲台上来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16、交流: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发现什么?为什么?

17、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通过两个实验,我们能说说蚯蚓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

(三)了解蚯蚓的作用

1、了解了蚯蚓喜欢的环境,那你们知道蚯蚓对人类有什么帮助吗?(生交流师归纳)

2、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

3、蚯蚓对人类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爱护蚯蚓,让它们为人类做更多更大的贡献。今天咱们请来做实验的这些蚯蚓,实验完后应该怎么办呀?(把它送回家,放回土壤里去),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

(四)知识拓展

1、同学们,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方。其他动物都喜欢这样的环境吗?

2、企鹅生活在哪里?它身体的哪些特征适应了这个环境?

3、狼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它身体的哪些特征适应了这个环境?

4、总结: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家,我们要做动物的好朋友,保护好他们的生存环境,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动物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可以课外查一查资料,或养殖观察,了解它是怎样适应环境的。板书设计:

蚯蚓的选择

潮湿

干燥 ? 阴暗

光亮 篇五:蚯蚓教学设计

蚯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能说出蚯蚓的外形特征,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2了解蚯蚓对外界不同刺激做出的不同反应,如对外力刺激反应和对水反应。3喜爱蚯蚓这种小动物,不随便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身体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几只蚯蚓,一只浅水碟子,记录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引出蚯蚓 1引出蚯蚓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出个谜语考考你们,好不好?(ppt)“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沃土中。没手没脚会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 有谁猜出来了吗?

生:蚯蚓。(揭题板书)

2、学生对蚯蚓的了解

师: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能看猜得出来是蚯蚓呢?

生:没手没脚、把土松、细细长长?? 师:哦,原来这么多地方可以看出是蚯蚓,大家都非常棒。那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蚯蚓呢? 生:花坛、菜园、墙角、草地上、下雨后的地上、石头下??(板书)

二、新课展开

师:为什么它们喜欢呆在这些地方,谁能来说说?

生:因为它们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师:这几张照片是老师我挖蚯蚓的情景,也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强调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你们知道蚯蚓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谁能来说说?

预设情景:

生:1一节一节的2有环带3有口腔和肛门4有眼睛

师:你们要想确切知道蚯蚓有没有眼睛、嘴巴等器官,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亲眼观察

师:同学们看到蚯蚓后,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蚯蚓?

生:用眼睛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手量量?? 师:那我们待会就用这些方法来观察一下蚯蚓,在观察前老师有几点小小要求: 1认真观察,仔细记录 2轻拿轻放,不能伤害 3相互合作、相互讨论

现在请每个小组一号同学上来领蚯蚓,师:现在请同学拿出一只蚯蚓轻放在玻璃培养皿中开始观察蚯蚓。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重点3个,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注意记录表格的填写)师:好的,现在请大家来说说都观察到什么。

预设情景:

生1:我看到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 生2:我看到蚯蚓身上的环带

生3:我看到蚯蚓有嘴巴

生4:我发现蚯蚓身上一节一节的??(对学生的几个发现我适当的点评)

师:蚯蚓身上最明显的部位是什么?

生:是环带

师:那环带离口近还是离肛门近?

生:1离口近2离肛门近

师:你们赞同谁呢?是的环带离头只有8、9节,而离尾还很远呢

师:你们刚有观察蚯蚓的运动吗,谁能说说蚯蚓如何爬行的,能来模仿一下吗,大家看看他

是否模仿得像(一伸一缩的)(蚯蚓是伸缩前进的)

学生表演各种动作,给予肯定的评价。

环带离肛门近还是离口近?(学生猜测,教师给予正确答案)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把你所观察的蚯蚓画出来,注意老师要求你们标出蚯蚓的口、肛门和环带。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大家当小老师来评评对不对。

(教师找几本环带位置画错的)

师:请同学用笔去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一定要轻要保护它,观察它有什么反应并把现象记

录在小字条上

预设情景:

生:蚯蚓会退缩、缩紧身体?? 师:下大雨后,我们常常会看到蚯蚓就会从地下爬上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来做个实

验,看看蚯蚓在水里的反应,观察蚯蚓是否喜欢在水里生活。现在往培养皿中倒水,观察蚯蚓的反应。

第四篇:蚯蚓教学设计

《蚯蚓》教学设计

王红霞

教学目标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发生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3、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教学准备

每组几条蚯蚓

放大镜

一只浅水碟

一张白纸 小棍 教学设计

(一)谜语引入

上课前咱们先猜一猜,读,是什么?(看见过蚯蚓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昨天我们布置了去寻找蚯蚓,你找到了吗,在哪里找到的?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今天蚯蚓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欢迎他们。通过今天我们对蚯蚓的细致观察,可能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二)实验1:蚯蚓的身体和运动

1、在认识《蜗牛》一课时,我们探究了关于蜗牛的哪些方面的问题?今天你希望了解蚯蚓的哪些方面的问题?(板书 边板书边回忆蜗牛的运动,食物等)

2、认识一个人首先看他长什么样。怎么就首先看看蚯蚓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么运动的。

3、你会观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板书

看:形 颜色 大小

摸:软硬

闻)还可以借助一些东西观察,比如:棍 碰 放大镜

观察的顺序可以是:

然后我们把自己的发现真实地记录。组长领记录表。

4、看记录表的要求,你能抓哪些是关键词。(可以画图,标注各部分名称

真实)

5、请男士将蚯蚓轻轻放在白纸上,开始观察。

6、学生观察,教师巡视纪律,指导记录。10分钟

7、展示:看一生画的蚯蚓。画得很细致。有哪几部分,跟你标注的一样吗?两端很相似,怎样区分头尾?环带有什么用吗?可以繁殖。

8、怎样运动的?跟蜗牛一样吗?可以动作模仿。伸缩运动

9、还有什么发现吗?对刺激有反应.(二)实验 蚯蚓的反应

1、蚯蚓会游泳吗?猜一猜有什么反应。

2、试一试,请女生轻轻将蚯蚓放在水中,看有什么反应。(不用担心,他不会伤害人。勇敢)

3、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会说: 由此可看出:

4、观看一段视频。现在你知道蚯蚓为什么要爬出来了?

(四)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蚯蚓的外形、运动以及反应,可是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你有什么办法?(饲养,观察,记录,交流)

第五篇:《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方案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快乐成长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蚯蚓的选择》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4课。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讨论,猜想蚯蚓可能选择的环境条件,通过设计两个对比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一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在小学科学体系的三个维度上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收集记录,整理、分析数据,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

2、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从而认识到;学生初步具有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发现蚯蚓喜欢的环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合作研究的重要性,使学生体会到动物有各自适宜的生活环境,感受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珍爱环境,珍爱生命,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教学重点:

探究知道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学生体会到动物有各自适宜的生活环境,感受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珍爱环境,珍爱生命,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教学难点

学生会设计、完成对比实验,能够自己分析实验的结果,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科学的判断。

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

(一)课前准备,目的是学校生态园寻找蚯蚓 把班级30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名学生。分别根据自己的寻找地点命名为:树荫组、阳光组、沙土组、草地组。。。小组内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工。

小组长:1名,指挥寻找蚯蚓活动有序地进行

操作者:3名,动手操作寻找

收集员:1名,收集小组成员找到的蚯蚓,同时保护好蚯蚓

(二)分组实验材料:

(1)灰色长方体塑料盒(无盖)15个、黑布15块、透明塑料片15片、干土15份、湿土15份。

(2)除了课前学生自己抓到的蚯蚓外,每个小组再多给与10只蚯蚓。打一个结,使其成为一个套,能挂在支架的钩上。在3条摆线中,摆线长短不同。

(三)课堂分工合作:把班级30名学生分成15个小组,每个小组2名学生。

操作员:动手操作实验

记录汇报员: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能够准确汇报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发现。

(四)课件

1、录像:学生课前到学校生态园找蚯蚓的影像

2、对比试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的实验要求

3、蚯蚓吃垃圾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实地探究 快乐出发

1、课前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的生态园的各个地方寻找蚯蚓,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拍成录像、课前观看,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一个快乐的起点。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带着蚯蚓上一节科学课。

2、回顾旧知,唤起旧知

师:关于蚯蚓,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 预设:

生1: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由一个个环带组合起来像跟管子,还有前端口后端肛门 生2:蚯蚓主要用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体表的粘液起到了润滑作用,减少了钻土的摩擦力。生3:蚯蚓没有脚,主要靠肌肉与刚毛协调运动,它没有眼,但体壁上有许多感光细胞,尤其前端特别多。

生4:蚯蚓有再生的功能,而且根据最新研究表明:它的再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只有保留了头部神经的这一段才能再生为一条蚯蚓,而尾巴这一段还是会死去,所以我们更要好好保护它。

师逐一点评,肯定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

【点评: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 牢吸引住。”教师在上课的前一天组织学生在学校的生态园的各个地方寻找蚯蚓,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拍成录像、课前观看,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一个快乐的起点。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了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动手实验 自主探究

(一)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

全班交流:大家在什么地方找到蚯蚓?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或间接经验。同时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涉及到蚯蚓的生活环境,师生充分的交流和表达,为学生猜测“蚯蚓的选择”起到启发和暗示的作用.】

(二)大胆猜测

师:谁来大胆猜测蚯蚓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一边板书:猜测)

预设学生学生大致有:潮湿(湿度)、阴凉(温度)、黑暗(光线)、富含腐殖质„„这些预测。【点评: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程序之一,是学生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思考,是探究活动的主线,是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的前提和依据。】

(三)探究问题

实验

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过渡: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到底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怎么证明呢?(做实验)

2、阅读自学

阅读课本第一个实验的操作方法,问:你觉得这个实验在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讨论出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

【点评:自学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节课的对比实验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设计完全相反的两种环境,让蚯蚓做出它自己的选择。教师通过合理地引导学生讨论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潜移默化的渗透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也为下一个对比实验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的板书。

3、倾听实验注意事项

对比实验一:蚯蚓需要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在长方体盒子的盒底放入一张白纸,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2)轻轻地把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

(3)在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盖住。(4)3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1次。

(6)做完实验,把蚯蚓放回原来的泥土里。友情提示:保护蚯蚓,轻拿轻放。

4、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教师巡视

【点评: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5、交流实验结果

组织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

【点评: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实验数据记录,用数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表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实验二:蚯蚓需要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引导改变什么条件,不变什么条件。

2、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点评: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师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设计验证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同时虽然实验一和实验二在知识目标上平行的,但是教师能巧妙的把第一个实验设计转为学生自学再进行交流,而第二个实验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实验方案,从而使得这两个实验在能力目标上是递进关系。】

三、拓展探究 情感升华

1、总结归纳:通过两个实验,我们能说说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课件出示:书中11页几幅动物图片,(企鹅等学生不常见的动物)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报,教师补充总结。

3、联系生活:请学生举例说说身边的动物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

4、拓展蚯蚓的作用

处理生活垃圾、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可以松土,帮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作中药„„ 小结: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是呀蚯蚓浑身是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善待我们的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做一名爱护小动物的大使。

四、评价总结 回归生活

1、谈收获 预设

生1:我们知道了蚯蚓需要黑暗和潮湿的环境 生2:我想补充一点:其他动物也需要适宜的环境 生3:我们还学会了设计:对比实验

师引导:我还学会了一种科学方法:“猜想—验证—结论”,掌握了这种方法后以后在学习中 如果再碰到科学问题时就懂得自己进行研究了。

2、师小结:请同学们整理好桌面,我们的蚯蚓送可爱的蚯蚓回家,让它回到熟悉的家园里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点评: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设计的实验活动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探究技能,同时在课末设计“送蚯蚓回家”这个环节引导孩子珍爱生命,就更应该让生命回归自然】

五、板书设计

猜想 光线 湿度

蚯蚓的选择

验证 结论 对比实验 喜欢黑暗的环境 喜欢湿润的环境 5

下载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蚯蚓的选择教学反思

    《蚯蚓的选择》教学反思 教学《蚯蚓的选择》这一课,上节课我就留了作业,让学生这节课准备活蚯蚓5——15条,鞋盒一个(其中一半用毛笔给涂上黑色),干土一袋,湿土一袋。本节课有两个教......

    《蜗牛和蚯蚓》教学设计

    《蜗牛和蚯蚓》教学设计与实录 第十小学 卢百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4、......

    《蜗牛和蚯蚓》教学设计

    《蜗牛和蚯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寓言所揭示的寓理,并指导学生练习说话。 重点和难点:......

    蚯蚓的日记教学设计

    《蚯蚓的日记》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儿童尝试初步的多元思考。 2.鼓励儿童乐意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大胆表现。 3.初步了解日记和日记的不同表现方式。 活动......

    蜗牛和蚯蚓教学设计(5篇)

    《蜗牛和蚯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所表明的寓意,并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3、认识本课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所表明......

    《蚯蚓的日记》教学设计

    《蚯蚓的日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2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整本书,与阅读的书本内容进行深入对话,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能......

    《蚯蚓的日记》教学设计

    《蚯蚓的日记》教学设计 葛村中心小学 杨舒 【教学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跟孩子一同阅读,图文结合,学会欣赏。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让学生知道日记可以从很多方面去......

    蚯蚓的选择作文600字范文合集

    蚯蚓的选择作文600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