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设计色彩的评价
对设计色彩的评价
摘要: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对设计色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本文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设计色彩教学进行了重新解读与探索,以期拓宽并丰富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以及评价准则等教学理念。
前言:中国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对色彩这门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以水粉、色粉、油画等为材料,以客观对象为尺度,以印象派绘画理论为观察方法进行写生训练,师承关系绵延将近一个世纪,一代代艺术的莘莘学子,由学生变为老师,又把这种教学思路传承至今天。
一 设计色彩产生的必然性及要求
我们的社会制度,乃至教育教学方式,总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及民众审美对设计作品的要求不再单纯停留在能用能住的温饱阶段,而是越来越注重它的美观性和谐性。这就对设计工作者,其实是成为设计者之前的人——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大学老师的教学思路、方式方法也要适时而变。作为设计色彩教学,对中国大学教育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所以我们除参考借鉴,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民众审美需要制定我们的教学大纲。
设计色彩教学从形态上讲,是从形态表象到内部结构,从立体到平面,再发展到立体的形态表现,从自然形态最终过渡到抽象形态;从思维上讲,是从常规世界发展到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认知,是从感情思维到理性思维的结合;从表现上讲,是从色彩写生研究到多种手段的创作。对一个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对客观形态的多角度解构能够产生新的造型能力;同样对形式要素的主动运用,对画面的构成秩序,骨架结构、节奏韵律的灵敏感觉也十分重要;对色彩冷暖及色彩表情(对观者的视觉心理影响)的认识在设计中是尤为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强调思维的灵活性、艺术敏感性的养成、重视对画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最为重要的对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特经验的激发,最终使他们能够掌握视觉的基本原理,又能够抛弃常规,脱离因袭,在未来的艺术设计世界里作出自己理智与情感的明确决断。
二 教学中的基本思路及训练目的
第一阶段 理解、拓展色域阶段。
1、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了光的成因,并揭示了光色原理。光从小缝引进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映幕上显现出一条彩带,从红开始为橙、黄、绿、青、蓝、紫,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分解或光谱。同时要对光源色、固有色、物体色进行认识。
2、色彩的空间混合,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在一定空间距离内,呈现视觉上的混合效果。同样的颜料通过空间混合所达到的效果要比直接混合的效果明艳、活泼、生动。
3、对色彩属性的认识,(即明度、纯度、色相)在概述了解色彩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就要与传统意义上的色彩理论有所区别,它的出发点更注重的是在设计中的应用,即实用过程中的取舍及人的生理心理的反应,这样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 加深对色彩与人的心理关系的认识。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比如: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前进和后退感、色彩的大小感、华丽和质朴感、活泼与庄重感、兴奋与沉静感等。色彩还能产生心理联想。从心理学上看,联想是知觉的产物,它不仅作用于人的
视觉器官,还能同时影响到其他的感觉器官,如听觉、味觉、触觉。为了加强学生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宽这个课题,进行作业练习,比如音乐与色彩、触觉与色彩、味觉嗅觉与色彩、表情与色彩(喜怒哀乐)、季节与色彩(春夏秋冬)、时间与色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这一阶段的讲授训练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明确色彩感受,在今后的设计中可以较主动的利用色彩为设计主题服务。
第三阶段 色彩的归纳。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色彩从自然到装饰的整合过程。所谓的色彩的装饰效果,并不完全是对比强烈的原色与间色。装饰色彩不受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限制,不光以光色现象作为色彩配合的准则,可根据一定的需要强调色块组合的和谐,构成夸张变化的效果,并强调色调的抒情性、生动性、新奇感与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绘画色彩写生与归纳色彩写生的联系与区别(在观察方法上、在思维方式上、在表现形式上等)。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同时使色彩在整理与新搭配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表现力与传达功能,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设计色彩的功能和意义。
第四阶段 解构色彩。我们所说的解构色彩,其思路是对所选定色彩对象的原色格局进行打散重组,增减整合后再创作,对原图的色调,面积形态重新加以调整和分配,抓住原作中典型的色彩的个体或部件的特征并抽取出来,按设计者的意图在新的画面上进行有形式美感的概括,归纳和重构。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1)归纳重构,在遵照原始图片整体色彩结构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画面概括成几何图形,同时对其色彩进行整合取舍,是最为直接的重构组合形式。(2)创意重构是以原始图片为依据,通过想像和发挥,找出图片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观的相似性。主要是为了培养设计者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在课题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脱离写生,采用对自然色彩的解构,或对大师作品,民俗作品的解构,这样可以更直接的汲取优秀作品的营养。三 色彩在生活中的语言认知
人们有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才能生活,而色彩是交流的工具之一。通过色彩的心理效果的应用,可以把信息更为强烈地传达给对方,这种色彩的运用是超出语言文字的,通常我们不会使一种色彩,而是通过几种色彩的搭配加以表现。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组合,而不是单个色彩。虽然个体色彩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暗示,但对于色彩印象转化成色彩语言的过程,色彩组合的说服力较强,传达的准确性更高,实际应用的范围更广。色彩可以通过联想形象来表达,形象表达是各种形象特有的特征,色彩是视觉语言,是为了形成形象而被使用,通过色彩表现抽象形象。在做设计色彩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色彩本身是无色、无味、无声的,色彩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色彩信息的传达只能依赖于视觉对它的准确把握,通过可视化的形式被人们认知,色彩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和视觉联想,在人的大脑中经过与已有经验、知识和色彩概念的对照、分析、综合,进而与所传达的视觉情感信息达成共识,引起共鸣。结语
设计色彩并不以抽象、具象为界,写实色彩也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审美范畴中,而代之以当代独有的哲学、文化、审美心理的反应。它的扩展性反映在题材、情感和审美上,反映在形式与形体的创造上,也反映于媒介语言与手段的延伸发展中。新的视觉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社会物质形态的改变,艺术设计观念与技巧 的变化,总会给色彩的概念带来冲击,也给未来留下了不可确定性,所以新的色彩的疆域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设计概论
姓名:李东 专业:视觉传达 学号:201306091
第二篇:论文-对设计色彩的思考
当代艺术专业设计色彩教学的新探索
摘要: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对设计色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本文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设计色彩教学进行了重新解读与探索,以期拓宽并丰富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以及评价准则等教学理念。前言
中国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对色彩这门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以水粉、色粉、油画等为材料,以客观对象为尺度,以印象派绘画理论为观察方法进行写生训练,师承关系绵延将近一个世纪,一代代艺术的莘莘学子,由学生变为老师,又把这种教学思路传承至今天。一 设计色彩产生的必然性及要求
我们的社会制度,乃至教育教学方式,总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及民众审美对设计作品的要求不再单纯停留在能用能住的温饱阶段,而是越来越注重它的美观性和谐性。这就对设计工作者,其实是成为设计者之前的人——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大学老师的教学思路、方式方法也要适时而变。作为设计色彩教学,对中国大学教育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所以我们除参考借鉴,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民众审美需要制定我们的教学大纲。
设计色彩教学从形态上讲,是从形态表象到内部结构,从立体到平面,再发展到立体的形态表现,从自然形态最终过渡到抽象形态;从思维上讲,是从常规世界发展到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认知,是从感
情思维到理性思维的结合;从表现上讲,是从色彩写生研究到多种手段的创作。对一个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对客观形态的多角度解构能够产生新的造型能力;同样对形式要素的主动运用,对画面的构成秩序,骨架结构、节奏韵律的灵敏感觉也十分重要;对色彩冷暖及色彩表情(对观者的视觉心理影响)的认识在设计中是尤为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强调思维的灵活性、艺术敏感性的养成、重视对画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最为重要的对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特经验的激发,最终使他们能够掌握视觉的基本原理,又能够抛弃常规,脱离因袭,在未来的艺术设计世界里作出自己理智与情感的明确决断。二 教学中的基本思路及训练目的
第一阶段 理解、拓展色域阶段。
1、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了光的成因,并揭示了光色原理。光从小缝引进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映幕上显现出一条彩带,从红开始为橙、黄、绿、青、蓝、紫,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分解或光谱。同时要对光源色、固有色、物体色进行认识。
2、色彩的空间混合,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在一定空间距离内,呈现视觉上的混合效果。同样的颜料通过空间混合所达到的效果要比直接混合的效果明艳、活泼、生动。
3、对色彩属性的认识,(即明度、纯度、色相)在概述了解色彩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就要与传统意义上的色彩理论有所区别,它的出发点更注重的是在设计中的应用,即实用过程中的取舍及人的生理心理的反应,这样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 加深对色彩与人的心理关系的认识。不同波长色彩的光
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比如: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前进和后退感、色彩的大小感、华丽和质朴感、活泼与庄重感、兴奋与沉静感等。色彩还能产生心理联想。从心理学上看,联想是知觉的产物,它不仅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还能同时影响到其他的感觉器官,如听觉、味觉、触觉。为了加强学生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宽这个课题,进行作业练习,比如音乐与色彩、触觉与色彩、味觉嗅觉与色彩、表情与色彩(喜怒哀乐)、季节与色彩(春夏秋冬)、时间与色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这一阶段的讲授训练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明确色彩感受,在今后的设计中可以较主动的利用色彩为设计主题服务。
第三阶段 色彩的归纳。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色彩从自然到装饰的整合过程。所谓的色彩的装饰效果,并不完全是对比强烈的原色与间色。装饰色彩不受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限制,不光以光色现象作为色彩配合的准则,可根据一定的需要强调色块组合的和谐,构成夸张变化的效果,并强调色调的抒情性、生动性、新奇感与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绘画色彩写生与归纳色彩写生的联系与区别(在观察方法上、在思维方式上、在表现形式上等)。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同时使色彩在整理与新搭配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表现力与传达功能,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设计色彩的功能和意义。
第四阶段 解构色彩。我们所说的解构色彩,其思路是对所选定色彩对象的原色格局进行打散重组,增减整合后再创作,对原图的色调,面积形态重新加以调整和分配,抓住原作中典型的色彩的个体或部件的特征并抽取出来,按设计者的意图在新的画面上进行有形式美感的概括,归纳和重构。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1)归纳重构,在遵照原始图片整体色彩结构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画面概括成几何图形,同时对其色彩进行整合取舍,是最为直接的重构组合形式。(2)创意重构是以原始图片为依据,通过想像和发挥,找出图片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观的相似性。主要是为了培养设计者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在课题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脱离写生,采用对自然色彩的解构,或对大师作品,民俗作品的解构,这样可以更直接的汲取优秀作品的营养。三 色彩在生活中的语言认知
人们有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才能生活,而色彩是交流的工具之一。通过色彩的心理效果的应用,可以把信息更为强烈地传达给对方,这种色彩的运用是超出语言文字的,通常我们不会使一种色彩,而是通过几种色彩的搭配加以表现。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组合,而不是单个色彩。虽然个体色彩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暗示,但对于色彩印象转化成色彩语言的过程,色彩组合的说服力较强,传达的准确性更高,实际应用的范围更广。色彩可以通过联想形象来表达,形象表达是各种形象特有的特征,色彩是视觉语言,是为了形成形象而被使用,通过色彩表现抽象形象。在做设计色彩前,我
们要知道“为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色彩本身是无色、无味、无声的,色彩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色彩信息的传达只能依赖于视觉对它的准确把握,通过可视化的形式被人们认知,色彩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和视觉联想,在人的大脑中经过与已有经验、知识和色彩概念的对照、分析、综合,进而与所传达的视觉情感信息达成共识,引起共鸣。
结语
设计色彩并不以抽象、具象为界,写实色彩也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审美范畴中,而代之以当代独有的哲学、文化、审美心理的反应。它的扩展性反映在题材、情感和审美上,反映在形式与形体的创造上,也反映于媒介语言与手段的延伸发展中。新的视觉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社会物质形态的改变,艺术设计观念与技巧的变化,总会给色彩的概念带来冲击,也给未来留下了不可确定性,所以新的色彩的疆域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第三篇:设计色彩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设计色彩(1)》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设计色彩(1)Design color(1)
二、课程编码:c020791
三、学时与学分:56/3.5
四、先修课程:设计素描
五、课程性质:必修
六、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设计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对象、分析对象和表现对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正确把握色彩、表现色彩、创造色彩的能力,了解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为学生能够达到应用色彩规律设计、整合自然色彩奠定基础。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掌握色彩调配的方法和规律,脱离传统色彩的束缚。
七、适用学科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
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的关系(20学时)
【内容】
(1)自然光环境中的静物写生。(2)灯光环境中的静物写生。
【基本要求】
(1)作业过程要体现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掌握绘画技巧;
(2)正确把握两种光线下的色彩关系。【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光线改变的情况下色彩之间的变化;
难点:充分表现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第二单元平面性色彩归纳写生训练(36学时)
【内容】
放弃自然色彩绘制静物。
【基本要求】
(1)用平面性色彩表现静物;(2)控制好画面的色彩搭配。
【重点与难点】
重点:放弃自然色彩的束缚,概括、归纳、借用具有简单、单纯的色彩表现物体;
难点:把静物的固有色进行分解、重构,强化主观色调和形式构成。
九、使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 材:《设计色彩》 周至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设计色彩》 朱华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十、课程考试
考核方式:考查
评分方式:平时成绩占70%,考试占30%
修订人:刘 倩 审定人:阮正仪 2014年2月10日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设计色彩(2)》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设计色彩(2)Design color(2)
二、课程编码:c020792
三、学时与学分:56/3.5
四、先修课程:设计色彩1
五、课程性质:必修
六、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用观念、视觉思维理性地创造色彩空间、色彩意象,训练学生对色彩组织能力的把握,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造能力,为用色彩表现本专业的设计效果图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通过色彩的表现正确传达个体的情感倾向或某种意境,总结色彩的表现性及装饰性。
七、适用学科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
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单元 色彩的情感与表现(36学时)
【内容】
以特定的主题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基本要求】
通过想象空间的勾画正确表达色彩的情感与思维。
【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与心理的关系;
难点:色彩的情感表现。
第二单元 综合材料色彩表现(20学时)
【内容】
利用各种材料表现意境。(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基本要求】
(1)多种材料及表现技法来丰富画面;
(2)独立选择表现题材,绘制较完整的作品。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强化色彩记忆能力,敏捷感受画面色调;
难点:准确掌握材料与画面的关系。
九、使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 材:《设计色彩》 周至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设计表现与技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版
十、课程考试
考核方式:考察
评分方式:平时成绩占70%,考试占30%
修订人:刘 倩 审定人:阮正仪 2014年2月10日
第四篇:《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美术
3、课时:1
4、课型:新授
5、年级:六年级上册
6、教材版本: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教学课题
六年级上册,第1课 色彩的对比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对色彩的感觉和辨识能力。
2、欣赏感受大自然、生活及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之美。
3、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
三、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色彩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美丽,红、橙、黄、绿、蓝…… 每一种色彩都透射着生命的活力,传递着不同的情感和信息。我们要学会欣赏色彩,了解色彩,更要学习色彩的知识,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与创作服务。
《色彩的对比》是一节色彩知识课。色彩具有多样性,当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表现出差别,产生比较作用时,就产生了色彩对比。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等。有些色彩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的、活跃的,有些色彩的对比则相对较为柔和。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与感受色相之间产生的较为强烈的对比。
教科书第4页主要是介绍生活中的比较强烈的色彩对比,如夕阳西下的自然风光,色彩艳丽的软体动物和手拿向日葵,身着鲜艳服装的小女孩,这些都表现了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等强烈的色彩对比产生的美感。教科书第5页是介绍人们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生活美化和艺术创作的,课本展示了几件色彩对比强烈的设计、建筑、绘画作品。教科书第6页出示了学生作品,目的是为学生的创作做一个提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四、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游戏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1、教学CAI课件。
2、教师在百度搜索图片中找到的两组有关色彩对比的图片。
3、做游戏用的电脑绘图软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在百度搜索MP3中搜索“舒缓的背景音乐”,(http://mp3.baidu.com/m?f=3&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CA%E6%BB%BA%B5%C4%B1%B3%BE%B0%D2%F4%C0%D6&lm=-1&oq=%CA%E6%BB%BA&rsp=0)
同时在百度搜索图片中搜索“色彩对比的图片”。(http://image.baidu.com/i?word=%C9%AB%B2%CA%B6%D4%B1%C8%C7%BF%C1%D2%CD%BC&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m=hao123)
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欣赏两组色彩对比较强的图片。一组是生活中的,一组是美术作品中的。
A、请说说你对这两组图片的感受。
B、如果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你会感觉怎么样?
(刚才我们看到这两组图片都是利用色彩的对比实现的,如果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我们的生活将会单调无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课《色彩的对比》板书课题)
2、新授
(1)请出一位同学让大家观察他的身高并讨论“这位同学到底是高还是矮?”引导同学说出必须有人跟他比才能得出他是高还是矮。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对比是发生在两个以上的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是“比”出来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易于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
(2)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3)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4)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绘画作品中都使用了哪些主要的颜色?这些颜色之间的对比程度怎样?你认为画家用这样的色彩对比想表达什么?
(5)在绘画中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创作。
A、师示范创作一幅荷花图,粉红的花瓣与碧绿的荷叶形成强烈的对比。
B、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6)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观察书中的插图。(7)小游戏
(利用电脑进行色彩练习)一人说出两种颜色,大家猜会调出什么颜色,教师利用电脑演示看谁猜得对。同时进行涂色游戏,两组选择同类色,一组选择邻近色,两组选择色环中位置相对应的颜色,也就是对比色。让学生观察,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你创作的主题是什么,是否适合用对比色来表现,为什么?你打算利用怎样的对比色来作画?你想利用这样的对比色表达怎样的感受?)
4、学生作品展评
(在讲评活动中,大家谈论的主题要一直围绕着感受与认识色彩对比来进行。)
5、收拾与整理
七、教学反思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它不仅是一门知识,也是一样工具,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慢慢的让学生了解色彩,并掌握简单的色彩知识。虽然小学阶段的色彩知识比较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色彩的对比》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认识对比色。我在讲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听着舒缓的音乐,欣赏美丽的图片及美术作品,主要是体会大自然的色彩斑斓,感受艺术家心中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了解认识色相环之后,进行涂色游戏,两组选择同类色,一组选择邻近色,两组选择色环中位置相对应的颜色,也就是对比色。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带给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观察,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由此总结出,色相环中,距离较紧的两种色相比较,视觉效果不强烈,对比弱;距离越远的两种色相相比较,视觉效果强烈,对比强,这两种颜色是对比色。学生在色环中找一找那些颜色是对比色,选一组自己喜欢对比色,进行绘画练习。
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三个地方没有达到设计效果,第一是学生的美术基础薄弱,对色彩了解不多,三年级时学的有关色相环的知识基本不掌握,在这部分教学时浪费了不少时间。今后在课前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美术基础,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第二是在作品讲评时学生只能说出运用了什么对比色,说不清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三是学生在创作时一味地模仿书中的作品,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不会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由此,更让我觉得,课前预设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检验,课堂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生成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辽宁省
学校:铁岭市铁岭县横道九年一贯制学校
姓名:李文秋
职称:小学中学高级
电话: *** 电子邮箱:jyjxfg8833226@163.com
通讯地址: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横道河子满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五篇:如何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
篇一:如何对教案或教学片段进行评价、补充、建议
最全汇总>>>吉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
如何对教案或教学片段进行评价、补充、建议 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已出,笔试已经考完,接下来就是面试了,笔试查询时间是:4月19 日;面试报名:4月19日-4月24日;面试时间为:5月21日-22日;大家记好教师考试的时间段,不要忙着备考而忽略了考试时间。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如何写教学案例点评:
中间点评: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将会达到怎样的效果?
总评如何写:
1、教材简单评析,引用课标要求(一两句)
2、总体概括教学案例突出的特点
3、分点阐述其特点(一两句理论阐述,两三句亮点分析,结合教学案例中的具体做法谈,注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评价客观,不说过激词语,最好能体现归纳能力)
教案或教学片段评价内容方法:
1、评教学目标。
2、评教材处理。
3、评教学程序。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吉林教师资格面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备考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备考 篇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评价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一般应该看教学过程中是否强调了下面四个基本要素,是否解决了三个重要问题? 这四个基本要素是: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局部和环节,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2.学习特征
3对教学资源的分析
此点必须周密考虑,做出评价设计。做到确定评价对象和目的明确,评价内容和目标必须具体,制定出评价标准。
三个主要问题:
1.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
2.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一节好课的特征必须照顾到教学的十个教学环节: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选择课题和任务;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科内容;阐明教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专门研究了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1、诊断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共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炸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2、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3.调控功能
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些观念。
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评价
1、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而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原来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
2、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形式单一,只重知识的传递,只能使学生处于机械训练,被动参与之中。
3、课堂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逻辑分析—讲解说明式的进程,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的空间,丧失了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课堂教学评价的改变
篇三: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
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教学活动。评价的直接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作出鉴定,二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作出评析,帮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教学认识。经常开展评课,有利于教学问题准确诊断、正确决策和引导,有利于激励教师苦练内功、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相互学习、切磋技艺、交流经验。
评课方法:
1、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要看,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
3、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
看教学思路设计
1.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
①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只要是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基本阶段和格局的顺序,存在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体现启发性原则。因为它主张的是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这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起码标准。
②教学组织能力。模式的选择只决定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框架,而要使教学过程“活”起来,关键要看有效的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分为教与学的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组织。对于课堂教学组织,目前尤其要注重学生学的组织。因为学生的“学”未组织起来,教学活动就不可能按照既定的目标进入“状态”,教学目标就不可能较好地达成。演示、视听方法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策略、引出见解的策略、作出结论的策略等等。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讲“道而弗牵,开而弗达”,以及西方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都强调在启发引导和作出解答上,要把握“火候”,讲究教授行为策略。教师的教授行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学组织的效果。并且,教师只有讲究教授行为策略,教学工作才可能达到艺术般的高度,给人以艺术般的享受。
④教学机智与表现力。教学机智即教学活动中的应变力和即时组织力,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不越轨。教学表现力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工具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表达力、情感表达力及运用教学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等。教师只有做到身心一体化的表达,教学要求和教学影响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
⑤理论功底与知识面:教师的理论功底,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实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后自己说课的理性分析,能否据理“自圆其说”。教师的知识面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信手拈来相关知识充实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