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1:4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共)》。

第一篇:试论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共)

摘要: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耦合起来,使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体性都发挥出来,因此,素质教育教学设计要在坚持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从整体出发,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测评、教学环境及教学时空等进行整体设计,使教学活动系统化、序列化,使学生能主动自主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能促进学生的有效交往。

关键词:教学设计;原则;主动参与;有效交往;系统性;整体性;序列性

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是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以及自己的教学背景进行综合考虑,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组成,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耦合起来,使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体性都发挥出来,从而建构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教学设计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整体性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设计的整体化。从纵向来讲,学生在校的受教育时间大体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在每一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培养目标,在每一个阶段也都有相应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与之相配套,学生每一阶段也都有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时,不能单就某一节课或某一单元做单一的设计,应有整体性,应从整体上对某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设计,就阶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做整体规划,使彼此有机衔接起来。从横向上来讲,每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目标包括认知的、道德的、审美的、交往的素质等,这些又是交织在一起的,也要进行整体设计。

(2)内容设计的整体化。内容与目标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一般指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所规定的内容,对每一个教师来说这是现成的,已规范好了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学年、学期计划以及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等条件、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详略、深浅、难易、繁简等方面进行恰当的处理,如变换顺序、化繁为简、搜集和补充辅助资料等,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最近发展区。一个主体性强的教师还敢于就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敢于补充新的内容。

(3)时间、空间设计的整体化。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目标、环境的不同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空间。就教师而言,时间设计包括课堂内各个环节的控制以及根据季节变化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就学校教学管理而言,时间设计指对学生学习活动总量的安排和各类课程时间的分配。学生活动总量包括学年活动总量、学周活动总量和学日活动总量。各类课程时间分配主要指对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各类课程部门内部各学科、各活动之间的时间分配。空间设计主要指课内、课外的结合、校内校外的结合、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协调等,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内,要紧密结合学科的性质、内容以及时间统筹设计。时间、空间的整体设计,为学生各类活动提供恰当的时空比例,从而保证学生素质的完整、全面发展和提高。

(4)教学形式设计的整体化。它所关注的是设计一种怎样的形式,以创设最优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处于主动自觉的学习状态。由于具体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学生的不断发展、教学情境的不断转换,教师的教学形式不可能一成不变,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即便是在一节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应是唯一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比如有讲解接受式、自学辅导式、问题教学式、探究发现式、掌握学习式、开放课堂式、合作教学式等等,教师应对各种教学形式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把握,对他们的特点、作用、适用条件充分地掌握,以便在设计教学时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形式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和适用范围,设计教学时就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形式,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5)教学效果测评反馈设计的整体化。教学效果的测评与反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重要作用,教学设计时必须加以重视。教学效果测评与反馈设计的整体化主要是指对教学测评的标准、测评的时间、测评的方式、手段等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要求标准要全面、科学,时间要恰当、及时,方式要灵活,手段要多样,以便能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对教学中的错误、遗漏及时补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为今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教学设计方案提供信息。

(6)对以上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形式、教学效果测评等彼此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各自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彼此之间配合要适切、恰当,要有整体性,而且这一点是坚持整体性的最重要一环。

2、坚持活动的系统化和序列化

学生要成为具有完整发展的真正主体,就必须为之提供相应完整的活动形式。这就要求,第一,设计的各种活动形式要全面,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活动都要有,从而保证学生有比较完整的活动体验。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教学体系来看,学生活动的系统化是很不够的,表现为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的缺失、学生非反映客体活动形式的缺失、学生间交往活动的缺失、非理性活动的缺失等。[1]这些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完整发展,面对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设计必须克服这种现象。第二,各种层次、各种侧面的活动不能是混乱无序的,要有序列。就一个完整的教育周期来看,从小学到中学各个年级的活动层次、活动水平是不同的,在设计时应体现活动的层次性和序列性,各层次之间要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比如劳动课教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体现出劳动的目标、劳动的强度、劳动的难度、劳动的时间等各个方面的层次性和序列性,不能简单的重复,应目标不断提高、扩大,强度、难度逐渐加大,时空不断扩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劳动素质逐渐提高、完善。第三,教学管理上,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对活动的形式、类型应有统一计划和安排,各学科教师之间要密切配合,各个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也要注意活动形式的系统化和序列化。

3、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参与性

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生成、发展与完善根本上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自主活动。有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室学习过程中参与的情形,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成就变异中大约百分之二十的部分,主动参与学习的数量是教学品质很好的指标,这项指标可以预测或解释学生个别学习的情形。[2](P169)还有研究表明:高成就的学生与教师产生较多的互动行为且得到教师对问题较多的暗示,低成就的学生较少被教师鼓励参与课堂讨论或与教师产生互动,高成就的学生得到较多反应的机会以及较多对问题反应的时间。(高成就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倾向于探询、提供线索,或者重述问题的次数比低成就者为多)。[3](P172)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设计教学时,必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从两种途径来体现。一种是内隐方式:学生积极的思考、想象、回忆,一种是外显行为:口头回答、书面答案、纸笔测验、举手、告诉邻座的同学、使用某种形式的信号、速记在便条纸上、指出来等。传统教学压抑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最根本在于用教师的教授活动代替或掩盖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形式等都是从教师如何教、如何完成书本知识的传授任务来设计;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配合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是所有学生一起跟着教师教的步骤走,学生的学习、发展被牵着走,似乎成了他人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性活动,而不是主动的自主活动。有人曾对我国小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进行了研究,[4]结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行为频度在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总频度中之比为93.8,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它类行为的比重微乎其微,分别占1.7、2.7与1.8。这说明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基本上是一个非自主的过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是听师由命。从学生在校的整体活动总量来看,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也是不够的。以1994年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为例,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仍是学科课程的课堂学习,属于自己的活动的课时总量仍占极少比例,最高为18.5(小学一年级),最低为9(初中各年级)。[5]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要运用各种方式、途径和策略来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使学生会选择、会参与,学会学习。

4、要能促进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交往

教学中的交往主要为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而生生交往对学生交往意识、交往技能、交往方式、交往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主要是一种制度化的交往,天然地带有一种不平等性(从地位、作用而言),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随意的、自然的,彼此之间不存在天然的威严、高大、崇敬之感,更宜于交往。由于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教学中又以个体认识为主,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十分有限,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主要是师生间的交往。有人对我国小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的交往过程进行了研究,[6]结果发现,在时间构成上,师生交往独占型(整个课堂时间均用于师生交往)、师生交往主导型(师生交往时间占70以上)比例高达近90。在他们所观察的所有课堂教学的全部时间中师生交往所占比重高达93.2。从空间构成上,课堂活动的场所基本上处于教师的全方位控制之下,课堂教学空间形态几乎均为秧田型,这种秧田型空间形态无例外地导致课堂的总体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这种伞状空间宜于教师与学生全体(作为一个整体)之间的单向交往,而不宜于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交往。表面上看,全班学生是作为一个集体,每个学生作为其中一员或作为小组集体之一员在进行课堂学习,而实际上这种班级与小组无异于聚合的大众,每个学生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在课堂中学习,班集体并没有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作用。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丧失或缺乏也给当代人类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境,如造成道德教育的贫困化,使现代人的存在方式原子化,使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发生断裂等。[7]在我国,由于没有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导致他们的交际能力十分缺乏,无法适应社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所提出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郑日昌等人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调查发现,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淡,62.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很多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显得很不自在。[8]所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克服现实教学弊端的需要,有其现实意义。交往在其形式上表现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是竞争与合作。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要包括他们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竞争是人们对于有限东西的争夺,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的特点在于每个人的行为不仅有利于自己,而且有利于他人。[9]从广义来讲,竞争是一切生物间生存的需要,对人同样如此,竞争充满了人生。竞争使人充满活力、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社会进步。人类生活在世界上,需要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当依靠个人或团体的力量达不到目标时,就需要合作。合作同样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没有合作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竞争与合作是双向互动的,二者在性质上对立,但又是密切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对两个确定的个体或群体关系而言,竞争与合作是相互对立的,对于不同的群体之间的竞争而言,群体之间的竞争能促进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又能增强群体之间的竞争。如果活动性质由竞争转变为合作性,群体之间的关系随之转化为合作。教学中,竞争与合作作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影响学生的自我强化和自我评价,影响学生的成就归因。[10]因此,对教学中学生交往活动的设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策略使学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保持和谐正常的同伴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于他们的社会化。

5、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追求效率的社会化活动,要求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教学活动的起动、维持、进程、方向、目标从根本上都是由教师来掌握的,这是社会实践活动规律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对教学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因势因材施教,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判定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标准不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而是学生是否学得主动,是否心情愉悦,是否最大程度发展了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形成了主体人格。任何一位教师……可用他独特和无穷的创造力去设计、创造他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唯一能证明教学设计成败的衡量标准是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满意程度。[11](P15)决反对用某一节课和对某种具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掌握来判定教师、评价教师。

参考文献:

[1][5]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1997,(11).[2][3]颜庆祥,汤维玲译.有效的教学[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90.[4][6]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2).[7]项贤明.关于交往与教育的哲学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6,(4).[8]柳夕浪.交往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教育改革,1995,(5).[9]张德.谈竞争[J].教育研究,1989,(7).[10]杨光明.谈竞争与合作[J].上海教育科研,1997,(3).[11]中国视听教育学会,中国视听教育基金会.系统化教学设计[M].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9.本文摘自《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3期

(天津市教科院科研处,天津,300191)

第二篇:草 原教学设计

《草 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品读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草原风光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听歌曲,观录像)

听了美妙的歌曲,欣赏了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介绍作者,过渡: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3、板书课题:草原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蒙的读音是“ měng ”,“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 ”,“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ì”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不要多一点,“涩”不要少一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小声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可否用一个字概括?(美)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美丽的风光 好客的民族)

2、再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草原美景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四、精读品析,感受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3.汇报交流。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江心的愉快。

A比较词语:空气是那么(清鲜 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

图片展示: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新”“明朗”的用法。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清新”“明朗”的草原的那种高远辽阔的意境。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图片,结合学词,理解“一碧千里”

你能说出哪些表示“绿”的四字词语,结合理解下文的“翠色欲流”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结合学词:渲染

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

4、修辞方法体会

A:比喻,学生发言

B:抒情,师讲解抒情的两种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借物抒情 比较(4)和(5)句的表达方法,结合两个句子进行引导,领悟。5.配乐朗读,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五、拓展延伸

1.草原的景色无比优美,而草原的人民更是热情好客,下一节课我们去集体感觉草原人的热情,感受蒙汉人民的深情!(配背景音乐)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风情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板书设计

天空:清新明朗 美丽的风光

草地:一碧千里

16、草 原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好客的民族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第三篇:原说明文教学设计

说明文教学设计

一、我说你猜。(2分钟)

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叫“我说你猜”。谁愿意参加?(先出文字再指名说)

逐句出示文字:

1、我是哺乳动物,在水中生活,我比大象可大得多呢。(鲸)2、一种新型玻璃,能调节室内光线,被人们称为“自动窗帘”。(变色玻璃)3、小动物,帽缨形的尾巴老是翘到头上,自己在下面歇凉。(松鼠)4、我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几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灰尘)5、一种文具,半圆形的,常在数学课中应用。(量角器)

指名一个同学,你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是因为老师的描述抓住了特点或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板书:特点、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说明文及常见说明方法。对本课的习作起到铺垫作用。)

二、你说他猜。(不下座)(3分钟)

好,接下来我们也学习用这样的方法描述事物,“你说他猜”。老师出示图片,一个同学说物品特征,另一个同学猜名字,谁来挑战?(先指名背对黑板,再点图片)

逐个出示4张图片。(手动)

1、西瓜。

2、筷子?(谁来补充?)

3、粉笔。(他主要介绍了粉笔的用途)

4、电冰箱。(谁来帮他描述?)

老师:下面我说你猜“看着圆,摸着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橘子),你们熟悉吗?那说说你印象里的橘子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有了上一个环节做基础,孩子们会学习利用上述方法和语言学习说明一个事物,既激趣,又训练了语言,还自然导入课题。)

三、说橘子。(30分钟)

1、各自说橘子。(2分)

(设计意图:唤起孩子们对所要说明事物的生活体验。)

2、各自观察后小组互说(10分钟)看来你们对橘子都有了一些了解,课前老师送给每个同学一个橘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橘子,请大家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它,看看橘子的这些特点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可以介绍得更清楚。(3分钟)

哪位同学再来谈谈橘子啊?(8分钟)(随机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们学习调用多种感官对橘子进行全方位观察体验,并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事物说明白,说具体。并通过交流丰富对说明对象的认识。)

3、各自写橘子。(15分钟)

大家观察得真细致,有的同学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有的同学语言非常生动,也让我长了不少知识。如果我们的这些描述能按一定的顺序讲出来就更清楚明了了。(板书:有序)

接下来我们把你们观察的结果写下来,看谁写得具体有序。师巡视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环节的交流,许多孩子对橘子的认识通过自己观察、听别人介绍、老师的点拨积累了许多知识,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4、全班交流。(7分钟)

(1)师选一好文来读。师:老师听出你在描写**时打比方的方法很贴切,再读读好吗?同学们,你的**是怎么写的?来读读。

四、出示范文。(3分钟)

1、同学们,老师也把橘子的特点写成了一段文字。我给大家读一读。大家觉得老师写得怎么样?给点掌声吧。好在哪?(指名举例说)

2、如果给这段文字加个开头(板书开头、点击),再加个结尾(板书结尾、点击)就是一篇完整的说明文了。(板书:说明文)

五、布置任务,结课。(2分钟)

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比老师更优秀的作品,想想不想挑战?好,(出示投影)。布置:入门级、挑战级、王者级。你的选择是——,好,你们都是好样的,祝你们成功!下课。

六、板书:

开头 + 特点(用途)= 说明文(说明方法)

第四篇:《庆东原》教学设计

《庆东原》

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有意境。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 张可久

(约1270—1348后)元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渐、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他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与乔吉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现存作品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为元人中最多者。其散曲多为欣赏山光水色,抒写个人情怀和应酬怀古之作。作品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明清以来颇为文人推重,《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有《小山乐府》。

一、理解重点词语

⑴穷通:指人生遭际的穷困和显达。穷:贫困。通:显达。较:计较。

⑵江中斩蛟:指晋代周处入水斩蛟为民除害的事。⑶云间射雕:指北齐斛律光随君主校猎射落云中大雕的事。⑷席上挥毫:指酒席上即兴赋诗。⑸闲人:指世俗庸人。三,了解作品,体会作者情感 诗情激越奔放,剑气豪迈直冲云霄,英雄不会去把穷通计较。勇猛威武江中能斩蛟龙,武艺高强云间射落大雕,文采焕发席上赋诗挥毫。可怜那些小人,得志时嘲笑别人无能,失意时为天下人耻笑。

张可久的九支和曲多为抒写隐居之乐。作者着意刻画了一位性格豪放,不计穷通得失的达士,与张可久经常描写的一般隐士稍存不同。这说明张可久心中理想人物,未心全是纵情诗酒、放浪山水型的隐逸之士。此曲写英雄人物应有的气度和胸怀。感情豪迈旷达,笔力雄健奔放,曲辞亦是英雄本色,在《小山乐府》中又独出一格。篇幅短小,却含意深沉,文字精练,仿佛是一首小词,具有“骚雅”与蕴藉的特点。

四、小结。

第五篇:乐游原 教学设计

《乐游原》学习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触景生情

下载试论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知道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

    《乐游原》教学设计

    《乐游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乐游原》教学设计

    《乐游原》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

    4.2_乐游原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读出《乐游原》这首诗所描述的情景。......

    在山的那边 教学设计(原)

    朗然有声,读出我真 ——《在山的那边》朗读活动课教学设计【设计思想】 作为初中语文开篇首课,本文自然意义特殊,短短诗歌承载着追逐生命永恒梦想的巨大力量,初中学子应是有梦逐......

    素质教育与汉字教学初探(共5则)

    素质教育与汉字教学初探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

    素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素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寿县祝城小学张谷敢2013年9月备注:1.素质教育经验总结2.浅谈小学语文落实素质教育认识素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张谷敢我在教育这块土地上已耕耘了16个春秋......

    素质教育中的游戏教学设计分析

    素质教育中的游戏教学设计分析 摘 要:教育游戏在教育方面优于一般的娱乐游戏:在娱乐的同时也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教育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方式,正好能满足学习者对学习的兴趣,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