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市二中 娄汝祥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数学教育观念转变的前提,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其核心就是在教学中,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主动构成带有个性色彩的数学思想体系,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提高学生整体数学素质之目的。
一、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调控者,是选择活动素材、设计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从事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导角色。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二主”方针。在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导、练、评”三环节循环运作教学法,即化讲授为导学,化讲后再生性巩固练习为探索性学习过程训练,化练前揭示、练后小结为研讨学习训练基础上的评析。尤其在新授例题这些“适合讲”的环节上,总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强化知识发现形成过程,加强学习探索的指导。化简单传授知识为启迪学生思维,化老师表演示范为引导组织学生运用知识探索解决问题。借助探索知识,类比、化归、讨论、比较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思维活动。通过各种运作演练,暴光各类学生学习形成的过程和效果。借助导、练、评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形成一种“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大胆猜测、合理推断、主动交流”的活跃气氛,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
二、加强学生探索教材内容的活动,优化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要在改革课堂结构上创设课堂教学的良好状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想象得时间和空间,以推迟判断为特征,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组织和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数学知识的提出,形成发展、探索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来获得知识,借助数学历史的科学合理“重演”和加工,使数学教学的层次由知识传授水平,提高到思维训练水平。化学生被动接受结果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发明创造式学习,使学生思维在过程中发展,能力在过程中提高,素质在过程中培养。
三、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意识,优化双基学习。
数学思想是指数学及对象、数学概念和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方法的本质认识,是思维活动的产物。我们把知识形态的数学思想像传授知识那样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构建起数学思想的大体框架,这对学生来讲是空洞的,不能理解的。因此,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认识数学的躯体,更重要的是掌握内在规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逐步理解它、检验它、丰富它,并内化为认知形态的数学思想,构建较为系统的、独立的、活化的数学思想体系。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第二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让数学教学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需解决的问题。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新型的教与学关系的构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体现在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目前,它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一个热点问题。显然,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自主活动,通过新旧经验间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1)自主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自主的学习活动,积极地把书本上介绍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2)能动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去吸收、改造、加工新的客体,将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有选择地把它们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去。(3)创造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与人们平时所说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它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它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例如大胆、勇敢、自主性、明晰、自我认可等等,即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和创造性的人。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教与学之间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为基础,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交流。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在被教,而学生在被教中,也同时在教。在探究师生“对话”和“双向互动”作用的过程中,笔者逐步形成了如下两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
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背景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学生往往不能马上回答)。接着,通过系列问题,交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来解决上述中心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学习目标,通过师生互动、信息交流,最后由学生小结归纳,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激起了课堂教学中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2)“讨论互动”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大胆重新分配上课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质疑、去总结,充分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各组小结规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优化扩展,真正实现了“师生双向互动”,有利于学生加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二、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最佳结合点的探讨
各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初中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据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素质的教育大纲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国主义教育
(1)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初中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就能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逐渐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打下基础。
3.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二)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心理素质的教育数学
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不仅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极其有利,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等。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内容提要]: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否则,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基本素质
个性素质
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应以促进小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劳动技术素质。同时也应注意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素质(包括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个性潜能)。上述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目标,可简略描述为:“基本素质+个性素质”。作为单项学科领域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还应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大纲》的“前言”部分开宗明义: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否则,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转变教育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唯分数”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坚持教书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少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都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数学教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克服困难的性格,是社会主义公民的良好素质之一,需要从小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严格认真细致,自觉检验修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不怕困难、敢于竞争的精神。
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新知,经历“感性--理性——应用”的学习过程,意会人类认识的发展辩证过程;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体会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引导学生沟通数学知识,认识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认识活动中,感知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
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的一些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数学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
二、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早就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注入式”,往往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死记硬背定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练习。这种教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复习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设问: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设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接着师生比一比,看准能很迅速地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时学生急于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为什么这样快,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此时,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2)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每个公民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根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突出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人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以及环境、教育等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和发展状况有所差别,再加之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在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也就是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素质要求,同时抓好“两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在教学中做到提问侧重中下生,板演突出中下生,行间巡视留心中下生,课内辅导优先中下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在学习内容上,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扩大知识面;在练习上,可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加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训练;在形式上,可组织他们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这样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挥。
四、注重能力培养。
所谓素质教育要面向学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或者说,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为日后的就业和深造打下基础。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达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日新月异,思维科学的发展需要突破,现在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就必须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型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
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导向、激励、反馈、改进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诸方面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评价内容要全面。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学习情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品质、习惯的评价。二是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三是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 结合。四是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他评相结合。五是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同时写出诊断性、指导性和 鼓励性评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和培养,一定会取得成效的。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
当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纳入教育教学的日程上来,因此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素质教育内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1)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活动,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例如:我国人均粮食拥有量丛1949年的209千克,增加到1988年的360千克,增加了百分之几? 通过以上编拟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应用题,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光辉前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之坚定信念,端正了学习目的。
(2)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插图,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教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如:小学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作为教师要深刻体味其内涵,抓住重点,把握时机进行讲授。例如:在教“圆周率”一节时,就不应满足于是学生掌握应学习的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到早在14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第一次最精确地推算出圆周率的值,比西方早1000多年。在教学中对这些材料加以补充强调,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激发学习动机,树立为国争光,献身科学事业的远大志向。
二、挖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正确的学习动机,高尚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诚实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产生与认识,教师要把每章每节的学习目的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要使学生懂得,不懂就不会产生兴趣,懂得越多,越深刻,就越有兴趣。而要使学生懂,使学生产生兴趣,就要做艰苦的工作。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式新颖的课堂游戏课,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材施教,教学要求适当,让学生即使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一级教师对学习成绩的评价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机。动机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我们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长远的动机,如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学习,为献身科学而学习等,有崇高的理想,有正确的学习目的,但这些都要逐步培养,逐步养成。小学生中有的未得到老师及家长的表扬,为得到好分数,为与同学比赛等方面都可以激发起兴趣,教学中进行目的性教育非常重要。
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去克服困难。对一些意义、法则等提倡一字一句的琢磨精神,一点一滴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对一些较复杂的混合运算,就要有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对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实践验证,就要有一点一滴的探索精神。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暗示,教育学生要有毅力,调动学生有意注意与分心作斗争。对学生要有殷切的希望,学生出现差错时不归为学生笨,而归为学生努力不够。对学生的期望,可是学生得到预期的效果,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只是方法专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情感过程与认识过程有密切的联系。感知、记忆、思维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培养学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是指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就能促进其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四位深度、广度、逻辑性、批判性、灵活性以及思维的正确性。如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三角形是有三条线段围成的的图形,就是三角形的内涵,外延可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一)培养认真听讲,肯动脑筋的习惯。
1.用心听讲的习惯。
教学重要训练学生学会“听”的能力。听要求,学生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边听边思考并能在课本上画出主要内容和关键字句、公示等,边听边动脑筋,抓住要点,还要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可组织如下练习:①听算,即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得数。②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讲出已知条件何所求问题,以便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敏捷性。)算式际结果。
2.仔细看。要求学生会看书上的题目、插图、问自己老师的板书、同学的扮演,会看书会用笔画出重点,抓住重点、抓住关键,会从目录课文例题、结论、应用等方面看懂课文内容。凡是学生能自己看懂的内容就尽量少讲或不讲,课堂作业都让学生看作业要求,说说自己的理解,防止不假思索,机械模仿例题。
3.善于想。
不仅要求学生肯想,而且注意培养其“善思”的习惯。既给学生“想”的机会留有“想”的余地,又教给他们“想”的方法。如应用题教学重在思路的训练。
4.敢于想。
训练学生大胆发言从低年级开始训练,敢于回答问题,发现别人回答中的错误,敢于讲出自己的理由和见解,讲得好的表扬。训练学生敢讲思路、讲思维的过程,课上尽量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促使他们大胆发言,鼓励中下等生发言,给后进生吃点偏食,多给其发言的机会,使他们能从口练中发展思维。
(二)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验算的习惯。作业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不抄袭作业。养成诚实勤劳的品质,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习惯。
总之,进行素质教育还有多种有效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比如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等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努力,素质教育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普安小学:郑坤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素质,广阔的教学知识,准确的科学语言,良好的计算能力,周密的思维习惯,敏锐的数量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数学技术。为了贯乇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有效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因此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到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做到是学生“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要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科学知识,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是个有机整体,它们都集合于一定的社会目的之下山盟海誓集合在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使学生的素质在主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鸡翅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内在动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可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到有趣的问题,如在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时,为了刘学生认识什么是角,角的大小时,我采用学生实际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如折角,做活动角,画角等活动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通过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接着又让学生做不同的方向画条钱,就形成了一个角。简单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接着又让学生做折叠和活动角,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学生通过自已动手,全班交流后统一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这样学生对角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量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又使小学数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提高教学效率,用尽量少的时间图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余负担,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教师要把数学统一学科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知识点同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形象,客观把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今天要做到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学应由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方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强化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之与教师的思维协调同步发展,应让全体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和训练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新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目标中的三部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可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由于心理素质缺陷抑制了学习潜能的发挥,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在学生步入思维临界状态时,教师抓住时机,积极创设多种情境,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内驱力”,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已知参与掌握未知的活动。这是教学活动中启发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它常常表现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的方法灵活多样:①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数学史实故事:《勾股定理》、《九章算术》、《黄金分割》、《优选法》、《无理数的发现》……一个个历史镜头会让学生沉浸在古人奋斗的情境之中,它必将激励
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同时感受数学文化之美。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进入亢奋状态然后顺着思维走势,达到理想境界。②来点顺口溜。数学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有的比较抽象难记。教学中,我们可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其它方法,不妨来点顺口溜帮助理解记忆,学生的兴致会很高。如在教学有理数加法法则时可用: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教学分式除法法时可用:除变乘,找倒数。③精选教学内容。选学生身边的事,选熟悉而又未注意的情境,选学生最想弄清的问题……近几年的中考题中有许多题材实、构思巧的好题,如利润问题、折扣问题、环保问题、市场经济问题、工农业生产及商业活动中,方案的最优化、最值问题,如盈利最大、用料最省、设计最佳……教师可注意收集整理,选择加工,结合教材选用。④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农村初级中学已基本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实践已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它能通过图文、声像的综合作用,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保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笔者曾几何画板制作了美仑美奂的勾股树,进行演示,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还有其他多样方法,只要能为教学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拿来。
(二)渗透数学思想
培养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素质的核心,是数学中的高度抽象、概括的内容,全方位地渗透在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它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掌
握分析综合法、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面积法、坐标法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1)熟悉类比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要从初中低年级的模仿阶段开始,有意识初步多层次地渗透这一思想方法的应用,提高分析解题速度,增强应变能力。(2)知道分类、归纳,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如由│x│=x 判断x的取值范围;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求周长等,这些课本中的基本题型要让学生分类归纳,总结解题规律,减少思维的盲目性,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换(3)明白正难则反,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虽然教材中指出的命题的证明包括真假命题证明,但之后所接触到的都是真命题的证明。对假命题证明的关键在于反倒。现行教材对反证法的要求不高,但其思想在基本概念中均有所有体现,倘能注重反例的作用,既助于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又有益于培养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
最后,学生掌握了一般的解题方法之后,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可一题多解,解答趣题,难题巧解,领略数学无穷魅力,品体创造的欢欣。
(三)读书质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书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美国和前苏联对几十所大学的调查表明,一些卓有成效的科学家的知识有75%-80%是他们离校后通过工作、自学,科研获得的。卢梭也有句名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说的就是无为而教育。老师因为不必亲力亲为而轻松,学生因为自主、自动而快乐。根据心理规律,初中生已具备阅读能力,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帮助 他们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观点,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即听课之前细心预习,找重难点;作业题之前认真复习,熟悉例题解题格式、步骤、方法。在读书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多问几个为什么,及时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对答有错的同学,要努力发现一些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尽量淡化学生对自己回答失败的自卑意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四)(四)磨炼激励、拥有健康的情感
数学教学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能解题、会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体味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情趣,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身心融入特有的感情氛围中。同时,数学的抽象性又使得问题的解决经常伴随着困难,会使学生体验挫折和失败。而这正是磨炼意志,提高耐挫力的时机,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良好心理素质不会在一帆风顺中形成。著名的数学家波得亚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它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
由于初中生的感情脆弱,教师要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鼓励肯定学生的答问,多赏识,多表扬,给学生以宽容,允许失败,一起分享学生的进步。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会把它当成自己成功路上的新起点,加油站,努力地走向成功。
总之,数学教学应当是基于教与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获得数学文化的熏陶,并在基础上获得心灵上的健康成长。重视数学教学过程中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目标的完美体现,也是数学教育的意义所在。
第五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大石桥市旗口镇中心小学四海希望分校吴桂梅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转变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结合自己本身工作经历谈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教学结构层次化,一方面是在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活动的时空——课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全体,分层推进,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差异,参与程度和学习障碍等条件,因势利导,以学论教。比如,教学“除法两种分法的比较”时,课堂上首先组织学生根据学过的方法分析条件、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并思考总结出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各是知道什么数量,要求什么数量,接着指导学生围绕“总数、份数、每份数” 1
这三个数量关系来讨论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异同点及其结果。学习一般的学生能理解掌握其异同点,解同类题的思路,思维较活的学生已基本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提问题和填条件了。由此可见,课堂上采用层次化的教学结构,是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二、以练习为主,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数学教学应以练习为主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练习的时间长短,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取得好的练习效果。
2.练习题的设计、编排要体现教育性原则,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针对教材内容,精选练习题。如为了引入新课,设计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设计基础变式题;为纠正错误,设计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设计多变多解题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提高课堂实效。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目前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所能胜任某项任务的能力。小学数学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
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存在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
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操作、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猜想、画图等都是实践活动,到社会上调查、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建构模型等也是数学实践活动。抓好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指导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我先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使学生亲身感知“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演变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那种数学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领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掌握新知扫除障碍。
四、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和其它学科一样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1.依教材内容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有着它自身固有的规律和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紧紧地把握学科特点,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合知识传授,在教学中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时,搜集我国改革前后经济发展变化的资料,通过对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从小努力学习的精神。
2.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点,还要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进行渗透,如教学“时间的认识”时要求学生不仅会看钟表认识时间,而且要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讲求实效。
五、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利用数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特点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优等生,教师要竭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数学素质差的学生要多关照,课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开拓思维,发展思维,尽量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更新观念是关键,学生是中心。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思维,培育创新;既重视学会,更重视会学,这是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