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时间:2019-05-13 01:2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一篇:《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木兰诗》教学设计

荔城三中

张小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练习,积累字词。

过程与方法:细读课文,概括木兰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教学重点:理解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测一测:通过小测,有效地积累字词。

二、品一品:细读诗歌,感受形象

(一)1、木兰是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老师给大家一个句式:从 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木兰,因为。

要求:三分钟的时间,先在小队内讲给你的队员听,分享你的读书成果。我们再全班交流。

示例: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急于还家的木兰,因为这里的“愿””驰”写出了木兰急于还家的迫切心情。

2、学生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按课文先后顺序来分享。

资料1:我读的句子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我读出了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木兰。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所以自己去参军,可以代替父亲征战沙场。

资料2:我还读出了木兰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愿为市鞍马”说明她已经决定去买马了。

资料3:木兰不仅有孝心的,此时的她承担起了本该是“阿爷”和“长兄”的职责,在那个时代女性的足不出户,她却迈出了坚强的一步,承担起了本该由男性承担的重担。她还是一个——勇于担当责任的木兰。

资料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我从这一句读出了一个不慕荣利、不羡慕官位的木兰。

资料5: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柔美的木兰。刚刚从战场上回来的木兰,就迫不及待的脱下厚重的铠甲,换上自己喜欢的女儿装,而且对着镜子进行一番精心的打扮。原来英雄也柔美,英雄也妩媚!

资料6: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有勇有谋的木兰,因为木兰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是不会让人怀疑她是女子。十二年危机四伏的军旅生涯中,她和男子一样出生入死、征战沙场,她和男子一样的隐忍和刚强!所以说:原来女子亦刚强!谁说女子不如男!

资料7: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充满豪气又得意调皮的木兰,因为这个刚柔相济的木兰看到同伴惊讶的表情,忍不住充满豪气的说:“安能辨我是雄雌?”正如吕蒙看到鲁肃惊讶的表情,也忍不住充满自豪的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思念亲人、儿女情怀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5)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回复女儿身的喜悦,渲染出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7)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二)1、想一想:在你心目中,木兰是女郎还是女英雄?

学生讨论,明确 木兰形象总结: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名利而热爱和平生活。

2、再想一想:再细看全文,作者心目中,倾向木兰是女郎还是英雄呢?为什么? 明确:作者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详写木兰作为女孩儿对父母的牵挂,写她的入闺房、巧梳妆,写她打扮得光彩照人的风姿神韵。至于十年的战斗生活,描写简略,只用几句话就交待完了。如此详略安排,突出了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三)延伸:你还认识我国历史上哪些女英雄人物吗? 如:穆桂英、冼夫人、刘胡兰

三、背一背:

你能背出来吗?可以挑选你最喜欢或者你觉得最容易背诵的一部分。分享一下你快速背诵出来的方法。

方法总结:以情节为线索、利用句式特点

四、练一练,检验学习成果。

第二篇: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凤城镇下孔完小 郝怀芳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为国为家的优秀品质。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难点:

用通顺、连贯的话说服家人,感悟人物品质。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赫赫战功 胜利回乡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指名读,齐读。

2.这些四字词语都是形容一个人的,你知道她是谁吗?(手指课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花木兰,用心感受这位女英雄的形象。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1、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花木兰为什么焦急万分?(1)那时候,北方边境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入侵,对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危害?

是呀,老百姓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情况是多么危急呀!所以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出示: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朝廷是多么需要打仗的人啊!谁能读好这句话?

(2)木兰为什么事焦急万分呢?(出示: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名读。于是,她觉得自己?(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A、这里,“为国分忧”国家遇到了什么忧愁的事?(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为家分忧”家庭又遇到了什么忧愁的事呢?(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无法上战场。阿爹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木兰不仅想到了家人,更想到了国家,从这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英雄?(为国为家、热爱祖国、尊老爱幼),齐读第二段。

2、是啊,这国忧家愁让木兰心里焦急万分!她左思右想,最后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的决定就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是,家人同意吗?

(1)那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的木兰家中,父亲手拿文书在屋里走来走去,弟弟 依偎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唉声叹气,木兰愁眉苦脸,焦急万分。

A、父亲说:“女儿呀,听说你要替我去参军打仗。你是个女的,人家不要你呀!还是我去吧!”

木兰说:

B、妈妈说:“女儿呀,你不能去呀,打仗多危险呀,你一个女孩子,敢和敌人拼杀么? ”

木兰说:

C、弟弟说:“姐姐,你不要去,你去了谁陪我玩啊!” 木兰说:

(2)请四位同学分别演木兰、爸爸、妈妈、弟弟,还原当时木兰说服亲人们的场面。注意: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将会得到最热烈的掌声!

3、从此,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为期十二年的征程。整整12年,课文中只用了12个字就说清了其中的艰险,你能找到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来。

(1)木兰渡黄河、过燕山容易吗,为什么?(出示图片)那木兰怕吗?读出她的勇敢。

(2)木兰不仅勇敢,还很善战,在多年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词语:英勇善战。请大家捧起书,把你感受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

4.过渡:木兰和战士们齐心协力地打败了敌人,凯旋归来,英勇善战的木兰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你就知道了。(自读)

(1)出示木兰女装图,来,说说你看到的这位姑娘长得怎么样?(积累词语美若天仙、貌美如花)

(2)如果将士们知道这位文静俊美、美若天仙、貌美如花的姑娘就是花木兰会怎样呢?先别急着告诉我,等一会儿用你的动作、表情加上你的语言来告诉老师。

(3)将士们,我是木兰的父亲,我来给你们介绍,这位美丽的姑娘就是我的女儿,你们的花将军呀!

(4)从你们的动作、表情、语言里我读到了“惊讶”这两个字。你们为什么会这么惊讶?你能带着惊讶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吗?评价(指导读好:才、竟),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5)现在你们觉得花木兰是一位怎样的女英雄?(板书:文静俊美)

三、指导背诵。

1、看着板书,自己试着背诵。

2、对子检查背诵。

3、抽生展示背诵。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像木兰一样的女英雄 如:科学家居里夫人,巾帼英雄穆桂英、江姐、刘胡兰……她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去阅读。课后,请您查找资料读一读她们的英雄故事,领略她们的特殊风采。板书设计:

木兰从军

父老弟幼、为国为家 胜利回乡 文静俊美5

(披、跨、渡、过)赫赫战功 女英雄

第三篇: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2、木兰从军

教学目标:

1、能展开想象,用几句话写出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设计理念:通过音、图、文等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象说话,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使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得到升华。教学重点:学习木兰为国家分忧的品质。

教学难点: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第一、二小节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替父从军的姑娘,她是——(花木兰)。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点击第出示一小节)师评:你的朗读让我感觉到你很敬佩木兰。

2、过渡:据老师了解,在我国古代,像从军这类体力劳动一般是由男子承担的。你们可以看“男”字是怎么写的,这字下面的一个“力”就表示男子要出力气。而女子一般勤俭持家、相夫教子。那木兰又为什么要去从军?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木兰身边,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请自由读第二小节。

3、指名说: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找出一句话来说说。(点击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4、当时国忧是—— ? 师:战争会导致将士们失去生命,老百姓们无家可归,在这危难时刻,朝廷下达了——

(点击出示一、二句),指名读。

5、家忧是——(出示第四句)。指名一人读。

6、为国为家担忧,木兰心里多焦急呀!把自己当成木兰,读一读。

7、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时候,花木兰决定说服家人------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7、花木兰此时已打定主意,替父从军,但战场上两军厮杀,充满了艰辛和危险,花木兰的家人怎么会同意她去的呢?所以木兰一一说服全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8、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家人,你们是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现在老师是父亲)

a木兰呀,军书上是我的名字,让我去吧,大不了战死疆场,你还年轻,不能白送命。

b我被你说服了,你去吧!路上多加小心。

c难得你一片孝心,你安心去前线吧,我在家等你的好消息。(这时,弟弟叫了起来:姐姐,我是男儿,让我去吧!)a姐姐,你是一个女儿家,怎么能去打仗呢?还是让我去吧!

(这时,母亲含着眼泪出来了,说:依我看,你们都别去了,国家打仗也不缺你们一个人。)

a木兰呀,娘怎么舍得你走呢?要不咱们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生:我虽为女儿身,却心怀报国志。

b儿呀,我们被你说服了,但是爷娘不在你身边,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

9、总结过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何等的爱国呀!齐读第二小节。

10、学习了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们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的花木兰(尊老爱幼 热爱祖国)

二、学习第三小节

1、就这样,花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从军之旅。自己读读第三小节。(幻灯片出示第三小节)

2、你读这一小节,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1)能感觉到木兰很潇洒,洒脱。(2)能感到路很长,木兰经历的困难多。

(3)读了第三小节,仿佛看到了黄河水很急,燕山很高。

老师也忍不住想试一试,想听吗?(点击配乐)

4、学习第2句。

(1)历尽千辛万苦,木兰勇敢地来到了前线。瞧(点击图片1)这就是战场上的花木兰。看到这幅图,你能想到哪些词?指名说。师再点击出示:壮志凌云 威风凛凛 英姿飒爽 怒目圆睁

(2)师述:在多年征战中,木兰凭着一身好武艺,奋勇杀敌,立功无数,让我们一起做一回英勇的花木兰,读读这一段。点击第三小节

5、读到这里,你认为花木兰是什么样的人?()的花木兰(英勇善战)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过渡:仗一打就是十二年,父母盼儿归整整盼了十二年哪,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出示图片2)大家看,这就是重回女儿容貌的花木兰。你认为穿上女装的花木兰是什么样的?()的花木兰

2、当将士们前来探望,看到穿上女装的木兰时,都是什么表情?(惊讶、奇怪、敬佩)你能把将士惊奇的样子读出来吗?(点击第四小节)

3、有的人忍不住说:天哪,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个文静俊美的姑娘)

4、小结:读到这,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吗?(相机积累:女中豪杰。)作为男生的你又想说什么?(相机积累:巾帼不让须眉。)

5、赞扬的话说也说不完,我们就一起通过朗读表达出我们的敬佩和赞扬,好吗?

四、拓展延伸

1、大家非常喜欢女英雄花木兰,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来传唱、歌颂她。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点击音乐)

2、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刘胡兰等,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木兰从军 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第四篇:《木兰从军》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时目标:

精读课文,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述:这节课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个要求,我们要做到8个字“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能做到吗?上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了这两个任务:

1、自由读课文。

要求:不添字、不丢字、字字入目、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标点的停顿、边读边思、体会词语。

这节课我们还要在原来朗读的基础上,完成另一个任务:

3、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规则 :(1)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读。

(2)当第一位同学读好后,你可以向他提出挑战。

(3)每小节选出一位冠军,为我们示范读。

二、精读课文

1、请读第二小结的冠军选手示范读:

提问:你“着急”这个词读得特好。你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这么读吗?花木兰为什么着急?(你可以请好朋友帮忙)

这位同学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更好。老师把这张卡送给你,你愿意把上面的字读给同学听吗?(尊老爱幼)就因为你把握了木兰尊老爱幼这一点,你才会读得这么好。我们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

2、过渡: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我们请这位同学为我们读。仔细听他读得好在哪里?

出示句子:

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学生找出读得好的地方:披 跨 渡 过 赫赫战功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读吗?(告诉我们这条路很长,而且很艰难,从军是很辛苦的,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出示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发现,英勇善战的花将军,原来是位年轻的姑娘。

老师发现你这一句读得很好,但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十二年,那么长的时间,怎么会没有人发现木兰是个姑娘呢?(出示图片2)

小结:是啊,正是因为战火不断,马不停蹄更因为木兰是一个自信自强的女子。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请学生读这个词)

自己有感情的读这一段。

4、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赞一赞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花木兰。出示:花木兰

。请读第一小节的学生读。指名读第一小节。齐读第一小节。听了你们的赞扬,老师也想来赞一赞花木兰。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你听嘹亮的歌声在回荡,让我们把女英雄的形象牢记心中。

5、齐读全文 布置作业: 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板书设计:

第五篇: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花木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21个生字,会写其中12个。

2、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第六自然段,感悟花木兰为国家担忧,为家人着想的爱国爱家情怀以及在告别父母、奔赴前线、战场拼杀、凯旋归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够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危难面前毫不逊色于男儿,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去了解花木兰(出示图片)瞧,眼前的花木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四字词语描述她(文静俊美、花容月貌。。。。)

2、就是这样一位娇弱的女子却要去————(从军)你心中会有怎样的疑问?(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二、学习课文三————五自然段,体会木兰的爱家

木兰为什么要从军?请大家带着疑问读读课文的三——五自然段,找找原因。并从中体会一下木兰是个怎样的女子。

3、学生自主学习。

4、指名回答木兰从军的原因。我们知道当时国家正处于危急之中,父亲应该去为国效力呀?

5、出示(木兰回到家里。。。愁眉不展。。。)

假如让父亲去从军会怎么样?(生叙述后:好一个孝顺的女儿,请你读一读。)要不让弟弟去吧。假如让弟弟去怎样呢?(好一个慈爱的姐姐,也请你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情况实在特殊,能不能不去呢? 木兰愿意失去父亲和弟弟吗?不愿。(指名学生读)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木兰,你们会发愁吗?(女生齐读。)

6、这也不行,那也不可,木兰此刻的心情是——(焦急万分)出示词卡:焦急。焦急是什么意思?焦字的四点底就像——(火)要烧到木兰一样的着急,更何况是焦急————(万分)指名几位学生读词。再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当时木兰焦急的心情吧。师读一天….一张布告。生接读:木兰。。。。焦急万分。

7、唉!光着急也不是办法呀。木兰做出了什么决定?(女扮男装去从军)读出句子(望着。。。。)木兰的家人会同意这个办法吗?(不会)(一二组是木兰的家人,小组内商量一下怎样劝木兰,三四组是木兰,也在小组内说说看该怎样说服家人。)大家商量一下吧。(劝说)

师问组长1:木兰,你还是决定从军吗?你向大家表一表自己的决心吧。(读句子:望着母亲忧愁的面容,木兰打定主意说:“。。。”)

师问组长2:木兰,你不再改变心意吗?哪怕前方的路千难万险也不怕吗?(读句子:木兰打定主意说:“。。。”)木兰真是一个爱——(家)的人呀。(板书:爱家)木兰爱家人胜过了爱自己,她已下定了决心。齐读

4让我们从《木兰诗》中再去感受木兰的这份爱国爱家的情怀吧。○(出示幻灯)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就这样,木兰踏上了去边关的征途。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象画面,看看对木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边读可以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1、学习第二句话。

①出示第一、二句话,你又能体会到了什么?(遇到许多困难、艰辛)(出示黄河图)渡黄河时,木兰遇到了哪些困难?再看这燕山,连绵——不绝,过燕山木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木兰不怕吗?(不怕)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再险也吓不倒勇敢的木兰。(女生齐读)燕山再高也阻止不了木兰前进的步伐。(男生齐读)

这一路上木兰不仅渡过黄河,还渡过辽河;不仅翻过燕山,还翻过阴山、黑山;不仅走过平原,还走过沼泽地、茫茫大沙漠。真是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哪!木兰退缩了吗?木兰的风采全都浓缩在“渡”“过”“千里迢迢”这几个词中,一起读——

2、学习第三句话。

①沙场征战,木兰忘却了自己是个柔弱的女子,而是像——(男儿一样。。。)指名读第三句。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是赫赫战功?。让我们发挥一下想象,木兰在无数的战斗中怎样立功的呢?(生讲木兰的故事)随机板书:机智 勇敢(师导:你来读这个句子吧,从你的眼中看到了你对木兰的佩服。师导:同为女子,你为木兰感到自豪,对吗?读出这种感受。)②让我们来看看木兰立下了什么赫赫战功。(出示视频)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何感受?齐读第三句话。

③再来看看木兰还立下什么功劳。(出示课件)请再括号中填写上一个字。生尝试填写。再读句子。

4听听《木兰诗》中如何叙述木兰的英勇吧。木兰如此的英勇是因为她不愿当亡○国奴,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板书:爱国

3、学习第四、五句话。①师:(指名一学生)木兰你为国立功,我要封你为兵部尚书。你可愿意?(要回家乡)木兰诗怎么想的呢?

5、因为挚爱的国家,因为深爱的家人,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木兰十年的征战历程。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木兰回到了家乡,她的父母迎接着她。父母夸着自己的女儿(真孝顺)弟弟杀猪宰羊欢迎着她。弟弟感激地说(谢谢姐姐你对我的关爱)将士们也来探望她,发现木兰将军原来是个女子,不由得钦佩地说(真了不起)千言万语化作三个字,木兰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英雄”。板书:女英雄 作业:

1、给父母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

2、回家诵读《木兰诗》 板书设计 木兰从军

爱国爱家

机智勇敢

女英雄

下载《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花木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认识了木兰姑娘,这节课咱们继续去了解她(出示图片)瞧,眼前的花木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四字词......

    《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9word文档

    《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京东学校何花荣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体味诗歌......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

    教学设计 木兰诗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语文 年级:七年级下册 单元课序:第二单元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环境 教师姓名:王艳芳 河南省虞城县刘店乡初级中学 10、《木兰诗》 虞城县刘店乡初......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案 【教学设想】 1.教学过程应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内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接受健康的情感教育。 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