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蒹葭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1:2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蒹葭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蒹葭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蒹葭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蒹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学习《蒹葭》,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过程与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 《蒹葭》 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 《 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作品简介: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 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三、预习检测: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_ _、_ _三部分。(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课文,体味感情。

2、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学生欣赏、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五、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各抒己见)

示例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示例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示例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示例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点拨】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5、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点拨】《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六、精读品析:

1、内容分析: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2、表现手法

①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②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七、拓展延伸: 比赛背诵《蒹葭》 【板书设计】

写景

思人

蒹葭

白露

伊人

情 景 交 融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

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

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

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应该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应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教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反馈检测】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篇:诗词六首 《关雎》《蒹葭》教案

诗词六首 《关雎》《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这些诗词作者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相关诗词流派的基本常识。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特色。(重点)

3.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感悟诗词的感情,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关雎》《蒹葭》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刚才我们听到的那首动人的歌曲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的,《蒹葭》被誉为《诗经》中最优美的诗篇之一,它以丰富的内涵和美感打动了千百年无数的读者。秋水蒹葭,千古绝唱,一直吟唱至今。今天,我们就共同来领略一下它独特的魅力。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字音词解

作品简介

《诗经》既非一人所著,亦非一人编集。其作品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当初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谣的官员,他们收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风”诗多源于此;二是周朝有“献诗”制度,“雅”诗多是公卿士大夫献诗的汇集。总之,《诗经》是由许多人经历许多年编纂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汇。

背景追溯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交流点拨】《关雎》: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找右边找。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挑。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蒹葭》: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结成霜。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河水去找她,河水弯曲道路长。沿着河水去找她,(那人)仿佛在河的中央。

河中芦苇一片片,露水珠儿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在河岸边。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地势高。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边。

河中芦苇真茂盛,芦苇上的露水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就在河岸边,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又弯曲。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陆地上。

(二)深层理解 思读诗歌,理解文意。《关雎》

这首诗讲了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交流点拨】描写一个男子追求一位美丽的女子,但又追求不得,身陷相思之苦,难以自拔。

男主人公的思想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渴望追求一~^忧思烦恼一~^梦中幻想

(三)走进语言

鉴赏《蒹葭》,亮点寻踪。

【交流点拨】音韵美:本诗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字,造成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美,极具感染力。

朦胧美:作者对伊人的塑造运用了写意的手法,她的面目是模糊的,给人以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而烟雾苍茫的背景,更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意境美:芦白露清,秋水茫茫,烟雾迷蒙,而“伊人”一水盈盈相隔,可望不可即。时隐时现,时有时无,使追求者欲罢不能,欲找无方,营造成凄婉、迷蒙的意境。

(四)走进写法

比较《关雎》《蒹葭》在表现手法和风格上的异同点。

【交流点拨】相同点:《关雎》《蒹葭》都有一唱三叹的音韵美。

不同点:《关雎》重在“叙事”,它描写的是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便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的过程。而《蒹葭》主要以抒情为主,抒发了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而又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伊人”的形象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蒹葭”“水”和所要描绘的对象“伊人”形成一个迷茫、朦胧的艺术世界,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黄鹤楼》《钱塘湖春行》

一、新课导入

李白曾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那么,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让李白也自愧不如的《黄鹤楼》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作者名片

崔颢(hào)(约704—754),盛唐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游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明人辑有《崔颢诗集》,《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祖籍太原,后迁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县),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诗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诗运动的代表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背景追溯

黄鹤楼是一个充满神奇、颇为迷人的地方。幸运者得道乘鹤升天,登临者借景吊古抒怀。正值仕途失意、漂泊无依之际的崔颢登临此楼,自然会有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浑然天成的浩歌。

《钱塘湖春行》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或824)春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他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学习《黄鹤楼》。(1)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交流点拨】教师先让学生试读,自己范读,明确应该读出“寂寞、惆怅”之感。(2)解读诗句,理解诗意。

【交流点拨】首联:用典引出黄鹤楼。颔联:感慨仙人已去。颈联:描写登楼所见。尾联:抒发思乡之情。

明确:《黄鹤楼》写作者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愁思。

学习《钱塘湖春行》。(1)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交流点拨】教师先让学生试读,自己范读,明确应该读出喜悦之情。(2)《钱塘湖春行》写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钱塘湖春行》写的是诗人在早春时节游览西湖的所见所闻。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紧扣“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

(二)深层理解

你从《黄鹤楼》这首诗中的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浓浓的思乡情?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最后由各组代表发言。【交流点拨】(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分析:首联和颔联中都出现了“空”字,“空”即空空荡荡,给人一种惆怅之感。诗人登上此楼,发现仙人已去,只留下一座楼宇,天地间也只有缥缈无依的浮云,所以此时诗人的内心是孤寂而又惆怅的。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烟波浩渺的江面,使诗人联想到前途的迷茫,也想到了家乡。这一句用烟波浩渺的江面烘托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除了描写西湖的早春风光外,有 没有抒发什么情感?

【交流点拨】“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中的“最爱”“不足”两词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当时喜悦的心情。

(三)走进语言

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

【交流点拨】这两句诗情景交融。傍晚之时,太阳已下山,站在黄鹤楼上对着一片苍茫的暮色,全然看不到家乡在何处,望着江上弥漫的烟波,更加使人忧愁。“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张然的乡愁交织,由景生情,融情于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交流点拨】这四句是写春景的千古名句。前两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一只只黄莺争着落在向阳的枝头上,一群群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巢,一幅多么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图画啊!后两句写初春的花草,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特色。“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渐欲”有渐开渐盛之意。“没马蹄”的“浅草”既突出了春草的特征,又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

(四)走进写法

《黄鹤楼》和《钱塘湖春行》同是写景抒情,是否有不同之处?

【交流点拨】以景物的选择、写景的方法、抒情的方式和情感的表达为比较点。写景的方法不同。《黄鹤楼》中的景物描写壮阔,时空的变换使作者产生怅惘之感,它的景物描写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而《钱塘湖春行》中的写景不仅有粗笔勾勒,更有对花、草、莺、燕细致的刻画,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抒发的情感不同。《黄鹤楼》抒发的是浓浓的思乡情,而《钱塘湖春行》抒发的则是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前一首的情感基调是深沉、怅惘的,后一首则是轻快、欢悦的。

四、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学习《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新课导入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最早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五代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是我国杰出的词人。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文学方面才能尤为突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以及豪放派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作者名片

李煜(yù)(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是五代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又称南唐后主或李后主。徐州(今江苏)人。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广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 唐二主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有作品《东坡全集》。

背景追溯

开宝八年(975)十一月,宋将曹彬率军围金陵,南唐派使臣向宋军请求援师,不许。宋兵遂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日子。从一个皇帝忽地变成一个囚徒,他的悲痛愁恨是难以忍受的。他尝尽了人生的悲哀,因而直率、真切地把自己内心深沉的哀愁,倾泻在他的词作之中。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加,而西北方的西夏和北方的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朝廷效力。他在这年十月,祭常山回来,与僚属猎于铁沟、黄茅冈,因作此词。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词意,并概括词意。

【交流点拨】《相见欢》上片写景,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时的情景。下片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把离愁比喻成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描写的是出猎时壮观的场面;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为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

(二)深层理解

如何理解《相见欢》中词人的“愁”?

【交流点拨】这离愁,不是一般的暂离故乡,而是亡国之愁。作者由一个皇帝变成一个囚徒,屈辱的现实生活,迫使他体验到一般人所尝不到的生活滋味。这个比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切身感受,即无可解脱的愁苦。

讨论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人物形象。

【交流点拨】《江城子•密州出猎》塑造了一个胸怀壮志、英勇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可以说这个人物狂放而不失豪迈。狂在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而去,狂在要 人民“倾城”追随,狂在要“射虎”,狂在他自比“孙郎”。

(三)走进语言

“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现在人们运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交流点拨】“剪不断,理还乱”,用丝的千头万绪来比喻离愁的纷繁和难解。现在人们运用这一比喻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重用的愿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四)走进写法

两首词一首是豪放派词,一首是婉约派词,比较它们的不同。【交流点拨】以写景、语言、情感为比较点。

写景:《相见欢》侧重于描写凄清的环境,用以烘托人物悲凉的心境。而《江城子•密州出猎》以壮阔的场景描写刻画出一个胸怀壮志、英勇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语言:《相见欢》的语言比较凄婉,营造了凄清的氛围。《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语言比较豪放,适合表现宏大的场面。

情感:《相见欢》以情感人,抒写感时伤世之情。作者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融于“愁”字上。《江城子•密州出猎》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背诵这两首诗词,并选取其中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200字左右)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之《蒹葭》教学设计 语文版

《蒹葭》教学设计

1.相关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蒹葭()湄()溯洄()未晞()跻()涘()

(2)一词多义

右 名词,“右边”(左右流之)

形容词,“弯曲”(道阻且右)

(3)古今异义字、词

右 古义:弯曲。(道阻且右)

今义:右边

2.内容理解

第一章,用水岸边的秋水起兴,借景抒情,表明离情别绪。以秋景作为开端,给读者以凄清之感。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情景相生。“所谓”二字,表明“伊人”常被提及,然而却被河水隔绝,可望而不可及。“溯洄”、“溯游”的匆匆忙忙,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念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

第二章,以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把景物与诗中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一起,渲染气氛。“白露未晞”,日已深秋,更添冷寂落寞的气氛,情景交融。“跻”表现盘曲的小道不断升高而攀登艰难,“坻”与上章的“水中央”从不同的方位描写想见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第三章,同样以水岸边的秋景起兴,突出描写主人公追寻之路的艰难、曲折与漫长。“白露未已”,表明露珠尚存,并与第一章的“白露为霜”和第二章的“白露未晞”相承接,写出了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过程及时间发展的轨迹。结尾用“宛在”,表现心上人似乎就在眼前。虽然可望而不可晤,但这一虚幻之景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出一位痴情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他对恋人的强烈感情。

3.形式把握

(1)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但三章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白露为霜”为霜花遍地,“白露未晞”是霜露未干,“白露未已”是指露珠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这表示时间的层层推进,也表现主人公焦急的心情。“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写出芦苇的不同状态,富有清凄悲凉的意味。“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从道路的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表现主人公求索意中人的艰难情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地点位置的变换。整诗通篇重叠重唱,情景相生,深入地抒写了可见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

(2)诗的表现手法是兴寄。它对全诗起到联想、象征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诗每章开头都以秋景起兴,引起正文,恰到好处地把一片水乡的秋景与人物痴迷、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心情。

(3)情景交融,诗中有画。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萧瑟冷落的秋景和主人公寻求“伊人”时恍惚迷离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描摹传神的生动 画面。

4.语言揣摩

(1)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形象地描绘了伊人在彼岸等待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形象。“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2)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苍苍”、“萋萋”、“采采”等,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3)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黄鹤楼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黄鹤楼

崔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朗读课文,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

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难点:

多样式的反复朗读是体会诗人归思、怀旧之情的重要方法。【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事后对崔颢的该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录音播放《黄鹤楼》。

二、走进作者:

崔颢(约704—约754),字、号均不详,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三、预习检测:

1、正音:

隅()韦()

憩()茏()

宗()

邑()闼()

窥()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的停顿。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

2、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五、合作探究:

1、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2、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 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六、精读品析:

1、本文依次介绍了黄鹤楼的哪些内容?

2、本文引用《图经》的话有什么作用?

3、找出描写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特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本文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七、拓展延伸:

(播放音乐《寒春风曲》)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他不由地轻轻吟哦起来:(生读整首诗)

虽然说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云必将逝去,但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生再读全诗)

师: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称为唐朝七言律师的第一作品。这也难怪当年李白见了之后会搁笔而去呢!当然,李白虽然这次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出示李白的诗作《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纵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学生读,试与《黄鹤楼》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黄鹤楼 孤寂 苦闷

【教学反思】

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品析诗的韵味,意境。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有自己的见解,品味与争论使学生觉得自已是课堂的主人。求异思维,摒除凡名家名篇就盲目崇拜的思想,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发挥学生的想象,以读促写。对于描写优美的文章要给与肯定。【反馈检测】

1、填空:

⑴《黄鹤楼》节选自_________,作者 ________,一作_________,___________ 朝人。⑵湖北武汉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__________,江西南昌的___________齐名,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之称。

2、释词:

⑴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⑵遂以名楼

以实奇

⑶观其耸构巍峨

坐其中,颓然碧窈

3、《黄鹤楼》一文中,哪几句突出了黄鹤楼的巍峨高大?(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蒹葭》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写作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写作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写作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写作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写作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蒹葭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蒹葭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