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1:2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6.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 郭海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说理文的选材特点。

3.通过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是如何讲明道理的,并在课文的研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组织联系,与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六课(引读)——说勤奋。2.先来复习一下文中的词语(课件出示),齐读。滚瓜烂熟 高声朗读 抓紧时间 编成巨著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 产生影响

(1)这些词语大家都读得很流利、很熟练,可以用上这里面的哪个成语来形容?(点红:滚瓜烂熟)

(2)找找这两组词语分别跟谁有关?(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3)你能选用上几个词语说说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篇说理文。说理文,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课文想要跟我们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学习语文可不仅仅是读懂故事,更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细细地体会。

二、研读事例,体会勤奋

1.课件出示: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圈画出能体现勤奋的词或句,并说说自己的体

会。

2.交流司马光的事例

(1)课件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A:说说你的体会,根据学生交流相机点红“滚瓜烂熟”。理解:“滚瓜烂熟” 追问为什么能够滚瓜烂熟?相机理解“一遍又一遍”(是啊,有些文章很长,很难读,要想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只读一两遍是不行的,可能要读五遍、十遍,甚至几十遍,这叫“一遍又一遍”,这就是勤奋的表现。或许你会说“我也行”,但是坚持一次不难,难的是——(点红“每当”)每次都能这样,这才能叫“勤奋”。

B.当哥哥弟弟正在玩闹嬉笑时,可司马光却——(引读)那他为什么“躲”起来呢?(学生交流相机点红“躲”)是呀,他为了让自己不受到影响,不被别人所打扰,特意“躲”了起来。一个“躲”字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勤奋。而且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司马光的勤奋。

教师过渡:小时候尚且如此勤奋,那么长大以后呢?

(3)课件出示: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A:理解“警枕”。为了“抓紧时间”,司马光用什么方式来读书写作呢?这种“警枕”有什么特点?“只要„„就„„”(相机出示图片)介绍:这种枕头实际上是一小段圆形的木头,当人们一熟睡,因为翻身头很容易从上面滑落下来,因此只要稍微一动,人就警醒了,这种圆枕称为“警枕”。

B.如果让你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

预设:不习惯。睡得不踏实,不舒服,不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师:这个枕头滚来滚去真是烦死了,但司马光却自己亲手做了这种枕头来烦自己,还管它叫作(“警枕”)。

师:“警”在这里什么意思?(提醒)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提醒他起来读书写作。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睡懒觉,白白浪费时间。)这表面上在说警枕,实际上却是在说勤奋。争分夺秒的学习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勤奋”)。

(4)小结:原来,勤奋就是别人玩耍的时候,他仍在读书,勤奋就是当别人睡觉的时候,他利用“警枕”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写作。

(5)指导朗读,读书司马光的勤奋。

(6)司马光这么勤奋,他成功了吗?(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A:补充介绍《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著名的史学巨著,它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目的是让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7)读了这段资料,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19年?预设:艰难,漫长,忙碌。(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这就叫——引读: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8)是呀,怪不得作者在文中这样说——“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你能结合司马光的事例,来说说这里的“鲜花”指的是什么吗?(司马光编写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作者通过司马光这个事例,是想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引读: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交流童第周的事例

(1)过渡:刚才我们从司马光的事例中感受到了他的勤奋,现在我们来看看童第周又是如何获取鲜花的。小结学法:先来回忆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先找出有关勤奋的句子或词语,在旁边做做批注,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2)先找句子,根据回答课件出示: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3)抓关键词:

A:理解“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当时童第周由于家里穷,因为要帮家里人干活,很晚考取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他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才40多。想象一下,当童第周看到自己第一学期末考了个很差的成绩时,他心里会怎么想?他是怎么鼓励自己的?(学生交流)我听出来了,你对自己一点儿也不灰心,充分相信自己,这就叫“毫不气馁”。

B:引读——每天天刚亮„„学习内容。这就叫做——急起直追(点红)。坚持一天、两天不难,难的是天天(点红:每天)如此。这就是勤奋。为了能够追赶上别人,他抓紧一切时间用来学习,而且这样做已经成了很自觉的行动了,可以从“总是习惯(点红)地„„”看出。能够养成主动复习的好习惯,这就是勤奋。

你还想到了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这个时候的表现?(预设:起早贪黑,笨鸟先飞,废寝忘食„„)

(4)是啊,童第周不光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而且还十分注意——(引读)改进学习方法。是呀,想要提高学习效率,还得讲究学习方法。

这样就轻松多了,这也是勤奋的表现。

(5)所以,经过半年的努力——(引读)童第周的成绩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6)点红:名列前茅。这就是童第周获得的成功,不仅如此,童第周还用自己的勤奋收获了怎样的成功呢?(课件点红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高难度”体现在哪里呢?补充资料:实验开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显微镜前,熟练地操作着。人们看到,他像钟表工人那样细心,像绣花姑娘那样灵巧,像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在显微镜下,他先用一根钢针在卵上刺了一个小洞,于是胀得圆滚滚的青蛙卵马上就松弛下来,变成扁圆形,再用钢镊往两边轻轻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从卵上顺利地脱落下来了。他干得又快又利落„„童第周剥除青蛙卵膜手术的成功,一下子震动了欧洲的生物界。

这段资料描写非常细致,可作者为何不把这么细致的文字写进这篇说理文中呢? 原来,说理文中的事例不需要过于细致,文字要精炼、概括,这是说理文的一大特点(板书:语言简明)。

(7)师:上学时,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勤奋学习,长大后的他也不忘勤奋努力,完成了青蛙卵剥离手术。由此可见,——课件出示,引读: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理解:由此可见中的“此”。(童第周勤奋成才)

(8)这也应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朗读)

理解“拙“原来的意思是笨拙,在课文中指什么?(童第周基础差)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思考:这句话放在司马光的事例中可以么? 小结:引用名人、名言要恰当,匹配。

(8)童第周的事例,也再一次验证了这句话——“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这里的“鲜花”指的是什么呢?(成绩名列前茅,完成了高难度手术)作者通过这个事例,再次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9)指导朗读“由此可见„„一分才。” 三.走出故事、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但有一个词,一种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那就是---“勤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勤奋这个道理说明白的呢?

1、(指板书)请看黑板,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两个人物? 预设:

共同点:他们都很勤奋;都取得了成就。

师:嗯!你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很细心!你再仔细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呢?

不同点:一古一今;天资聪明、基础差(板书)如果生归纳不出来,师适当提醒。

(1)请你读读这两句话,你就会发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不同之处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2、教师总结:看样子,天资聪明的人要想成功必须勤奋,基础差的人要想成功也必须勤奋呀。作者选取了这一古一今两个典型人物的事例把勤奋这个道理说明白了。这是说理文选材的特点。(板书:事例典型)

四.总结课文,扩展延伸

1.课文的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勤奋的重要——引读最后一段。

理解“一生勤奋”。作者还用了关联词来进行强调“只有„„才能„„才能„„。” 2.从古至今,不仅仅是司马光和童第周,一代又一代的人用他们勤奋成才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你知道有哪些吗?(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凿壁偷光„„)

3.再来读一读跟勤奋有关的名言吧!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爱因斯坦 五:作业布置

课后搜集有关勤奋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

第二篇:《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咸阳电建学校

尹亚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文章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齐读)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读好这句话)

3、古今中外,涌现了多少人才,多少成功者,文中选取的是哪两个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那你能读好这些与他们有关的词语吗?

史学家  滚瓜烂熟 高声朗读 抓紧时间 编成巨著

生物学家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 产生影响

二、走进故事,品词析句

1、打开课本,轻轻地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中的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俩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些鲜花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司马光,大家都熟悉吧,你能用两到三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司马光小时候和长大后的两个事例吗?

交流:1、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通过朗读读出你的理解)

(1)从这段话你可以看出什么?

哪些词可以看出司马光很勤奋?(提示:“滚瓜烂熟”,读出了司马光背书背得熟练“一直”,是说司马光读书时没有休息“一遍又一遍”是说司马光读书读了许多遍)

(2)老师请大家注意这个字“躲”,自己读读这句话。他为什么要躲起来呢?

透过这“躲”,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

春日里,彩蝶翩翩,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夏日里,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________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________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3)他这样躲起来读书,为的是什么?(交流)

2、(出示):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1)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点出:稍微朗读)

(2)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我们也来读读,来用这个例子来提醒提醒自己。齐读)

3、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著名的史学巨著(点出重点词语),它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目的是让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所以说它是著名的史学巨著。

(2)就是这样一部巨著,花费了司马光整整19年的时间,这是何等漫长的19年啊,19年,你能想象司马光是怎样度过的吗?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3)19年的夜以继日,19年的废寝忘食,终于编成了《资治通鉴》。容易吗?(读好这句话)。他手中的鲜花是怎么来的?(出示:古今中外……)小时候要勤奋,长大后也需要勤奋。

4、那17岁才进中学大门的童第周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

交流:出示: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1)童第周的基础比别人差多了,他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才40多,学校建议他退学吧。但他呢?

(2)正因为他的基础比别人差,引读:每天____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

(3)这儿虽然没有童第周的想法,但从他的动作我们能推想,他在想什么?

在他心中有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朗读)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4)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的成绩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正应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朗读)

(5)长大后的他也不忘勤奋努力,攻克了难度很大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后来他……)

(6)这个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再次出示:古今中外……

三、对比感悟

1、他们俩有什么共同之处?

(1)两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都十分勤奋。

(2)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他们俩有什么不同之处?

(1)请你读读这两句话,你就会发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不同之处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2)小结:看样子,基础好的人要想成功必须勤奋,基础差的人要想成功也必须勤奋呀。勤奋是成功的唯一法宝。

3、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了,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像鲜花那样灿烂。

4、出示词语:让我们再来回忆这两个小故事。

史学家  滚瓜烂熟 高声朗读 抓紧时间 编成巨著

生物学家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 产生影响

(学生练说:司马光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是圆木做成警枕,“抓紧时间”,经过19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编成巨著”。生物学家童第周付出的汗水和心血那是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是长大后“远渡重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影响”。

5、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让我们越发感受到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真是---朗读: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四、走出故事,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但有一个词,一种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那就是---“勤奋”。

来,读读这些名言吧。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英)卡莱尔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美)爱因斯坦

·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前苏联)巴甫洛夫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邱老师

2、你的感受呢?在书上写下一句话,抒发你的感受。

3、交流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奋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悬梁刺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小时候需要勤奋,长大了更要勤奋,老师相信,勤奋定能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板书)

2、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作业

搜集勤奋成材的小故事讲一讲。

教学板书:

司马光

天资聪明

《资治通鉴》

一生勤奋

童第周基础差、起步晚

青蛙卵玻璃手术

第三篇: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课文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板书:举例证明)课文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论点,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4.由此作者得出结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学习作者说理的方法。

二、走近名人,读悟明理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小节,指名读

2.课文第一小节作者就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这里的桥梁是什么意思?(途径)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途径 3.比较一下这两种表达方式,你觉得哪一种表达好?为什么?(设问,突出了勤奋之重要)4.所以作者说: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你觉得这一句话应该怎么读?(“古今中外——时间跨度、不同地域;每一个——包括了所有的成功者、都——无一例外”强调“勤奋成才”为古今中外无数事例所证明。)5.让我们一起把作者的观点牢记心中——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2自然段

事实胜于雄辩,作者例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来加以证明。

1.自读课文,找一找:司马光取得了什么成就?用直线画出。学生自读课文(大屏幕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2.出示句子:(司马光取得成就的句子)

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3.指名读

4.司马光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板书:编成《资治通鉴》)

5.《资治通鉴》资料介绍

6.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字词中读懂了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9年”、“终于”、“巨著”

(时间很长,非常的不容易、成就大)

7.师:他的成功靠的是-----“勤奋”。(学生齐读)8.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司马光的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波浪线线画出 9.学生交流,出示相应句子:

(1)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一遍又一遍 滚瓜烂熟(指读到什么程度?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很流畅。)

(躲:惜时;一遍又一遍:读的遍数多;一直:时间长;滚瓜烂熟:程度深)师:同学们,这就是-----勤奋!(学生齐读)谁能读出司马光的勤奋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

你能想象一下用这种枕头会舒服吗?

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

这里的警枕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

师:用“警枕”挤出睡觉的时间读书写作,这就是----勤奋!(学生齐读)是勤奋使他完成了《资治通鉴》。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师:司马光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

(6)让我们拿起语文书,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7)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从小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获取成功的硕果。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1.师:文章除了写司马光勤奋的事例外,还写到了童第周。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要求:找出描写童第周取得成就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哪些句子体现了童第周的勤奋?(用波浪线划出)

3.学生交流

4.出示句子:

童第周取得了什么成就?

(1)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板书: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蛙卵剥离——资料拓展

童第周的勤奋又表现在哪些地方?

(2)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理解:“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一点儿也不灰心,充满信心。表现了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怎样的精神?(不服输的精神)

他为什么而“急”?(17岁进中学,成绩差)指名读句子

(3)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4)教师引读:童第周17岁进中学,成绩比别人差。于是他在学习上不断地追赶其他同学,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经过半年的努力()。

5.师:童第周成功了,他不仅在国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国外更是勤奋好学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出示句子)

(1)指名读、齐读

(2)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

(3)出示句子: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指名读句子(4)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童第周的成功背后与别人有一点不同的是什么?

(板书:基础差)

6.拓展升华,产生效应

(1)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司马光的事例,他和童第周都是通过勤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下面我们把他们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读,思考

(3)交流:

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

一个是天资聪明的人仍然继续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

(板书:天资聪明)

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论是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都离不开勤奋,只有勤奋,才可以成才。

(4)你现在应该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两个故事作为证明自己观点的例子吧(5)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名人勤奋成材的事例?

(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了解进行交流)

(6)再次出示句子: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指名读

理解:鲜花指什么?(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勤奋)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师引读课文第4自然段

2.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感想写在自备本上,再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远大的理想。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说勤奋

论点: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举例论证:古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了巨著《资治通鉴》

童第周(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结论: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佚名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检查第一段背诵情况。

二、细读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读后交流,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细读第2自然段。⑴同学们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看出司马光小时候就聪明过人)⑵司马光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用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抓住“19年时间”可见时间长,“著名”、“巨著”可见不同一般,可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更了解成就之大。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指出“终于”一词说明《资治通鉴》是司马光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怎样读好这一句?⑶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交流:a.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b.长大后用“警枕”的自励自勉。⑷出示: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你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时间长、程度深,以及对比手法更突出了司马光的勤奋)如何读好这一句?自由练读,读给同桌听,推荐读,注重评议,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⑸文中“警枕”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⑹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获取成功的硕果。⑺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3、细读第3自然段。文章除了写司马光勤奋的事例外,还写到了童第周。⑴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童第周与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哪些词可看出来?(起步晚,基础差,抓住“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⑵但“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⑶“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付出艰辛的劳动)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⑸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会取得成功?交流:抓住“毫不气馁,奋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还”等词句体会,怎样读好这些句子?体会童第周的勤奋。⑹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用“”划出。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多搜集)⑺自由练读第3自然段。⑻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算暴自弃权。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推荐读课外书)

4、细读第三段。⑴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⑵齐读最后一句话,(抓住“只有„„才能„„才能”体会勤奋的意义)根据第三段的内容,完成填空。司马光只有(),才能()。童第周只有(),才能()。⑶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⑷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5、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作业: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滚瓜烂熟 史学巨著 毫不气馁 名列前茅 勤能补拙

2、背诵课文。

3、区别形近字组词。未()悄()社()梁()渡()末()稍()杜()粱()度()板书设计:

13、说勤奋司马光(天资聪明)编成《资治通鉴》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完成蛙卵剥离手术《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篇:说勤奋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进程:

一、复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勤奋”的。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句子: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设问句)你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个说法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意思吗?

(2)出示句子: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指的是什么?(他们所取得的成就)“ 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艰辛的劳动)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分节读二、三节。

2、分小组讨论交流:

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手中的鲜花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

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同学们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从小就聪明过人)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3)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小时侯,别人玩的时候,他仍在读书,长大后用“警枕”自励自勉。)

(4)指导朗读第二节,读出司马光的刻苦勤奋。(相机指点“一遍又一遍”、“高声朗读”、“一直„„为止”、“终于“等词语在朗读时要着重强调,以体现司 马光一生勤奋,终于取得了伟大成就。)

(5)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

(6)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完成高难度青蛙卵剥离手术)

(7)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毫不气馁、奋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

(8)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

能不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小结课文第二、三自然段。(1)通过2、3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学习的名言?

(三)、学习第三段。

1、师生引读第三段。

2、你明白了什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指导朗读,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搜集班级同学勤奋学习的事例。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下载《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5 说勤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

    说勤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写在前面: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稍有不慎,就会错位,常常会把这类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把教学重点放在明理、激情、导行上。根据语文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笔者对这......

    说勤奋(第二课时)

    《说勤奋》(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养成勤奋的习惯,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

    说勤奋第二课时

    说勤奋 课前: 1、读名言,找规律 你有什么发现? 2、背关于勤奋的名言 一、抓中心,切主题 1、勤诵读,勤思考,这些都是勤奋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续来——说勤奋!(读题) 2、这是一篇说理性很......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

    说勤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说勤奋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

    16《说勤奋》第二课时 教案

    16、说勤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