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我和祖父的园子》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要求会写8个生字。借助多种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想象画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园子的美丽和“我”的快乐与自由,逐步深入地感悟人物形象。
4.结合作家卡片的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激发孩子了解萧红,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小说运用具体描写和概括描写相结合、寓情于物等方式将快乐、自由写具体。
教学准备:
制作并下发阅读摘记卡。
搜集萧红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在语言中复活“园子”的模样。
1.(板书:园子)知道什么是园子吗?你对园子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作家萧红小说中的园子,(出示:课文插图)这里既是她真实生活的童年所在,也是她小说中的特殊环境。一起读一读第1、2自然段。(出示第1、2自然段。)(完成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
指导重音的处理。
3.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快速读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象画面,尝试将感受读出来。
1(2)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检查指导。
(1)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 蜻蜓 蚱蜢 第二组:韭菜 谷穗 倭瓜 第三组:瞎闹 铲地 抛开(2)指导朗读第一组。指导读准。
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都是昆虫;部首一样。)园子里可能还会有哪些昆虫呢?(3)指导朗读第二组。指导读准。
出示图片。你能将图片和文字对照起来吗?相机解释:倭瓜。
在你的生活经验里,这样的园子里可能还会有什么菜,什么谷物呢?
(4)指导朗读第三组。
指导读准。
使用手势或者肢体表演的方式解说词语意思。
(5)(出示插图)就是这样的一个园子,谁能用上刚才的词语说说图上的观察所得?
二、细读:整体把握,触摸“园子”的自由。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
3.课文哪些地方直接写到了这个园子呢?快速浏览,找到答案。(第3到第19自然段集中写园子。)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园子?边听边批注圈画。(1)指名朗读,相机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2)汇报交流。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第3自然段)
A指导抓住“样样都有”。发现作者将静态和动态描写相互结合的方法,写 2 出园子的生机。
B对比品味。既然第一句已经说了“样样都有”,何必在后面将蝴蝶、蜻蜓、蚂蚱再写一遍呢?引导发现概括描写和具体描述相结合将园子写生动形象了。
C小结学法:读读、议议、品品。要求:用同样的方法汇报后面的收获。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园子。(第4自然段)
A指导抓住“白、黄、大红、金、绿”和比喻“小毛球似的”想想画面。B读出感受,表达美丽。
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第19自然段)A自由汇报:读读、品品、议议。
B作者用什么样的特殊方式将这份“自由”充分地展现在你眼前的呢?引导关注发现三个“就像”和六个“愿意”的特殊表达。变换句式,发现对仗之美。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语言背后的妙趣。
①师生合作朗读。(学生读填空部分)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_____,愿意爬上房就_____。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_____,愿意结一个黄瓜,就_____。玉米愿意长多高就_____,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_____。
②师生合作朗读。(背诵)
倭瓜愿意_____就_____,愿意_____就_____。黄瓜愿意_____就_____,愿意_____,就_____。玉米愿意_____就_____,它若愿意_____,也_____。
③学生迁移运用。
在祖父的园子里,萧红她想栽花,就_____;她想拔草,就_____;她想种小白菜,就种_____;她想铲地,就_____;她想……祖父也不管束她。
④稍加变化,使句式更加灵活,富有变化。
在祖父的园子里,萧红她想栽花,就_____;她想拔草,就_____;她想把小白菜踢飞,就_____;她想把韭菜铲掉留下狗尾巴草,就_____;她想把水浇到天上去,就_____;她想……祖父也不管束她。
⑤改变人称,回归文本。
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想栽花,就_____;我想拔草,就_____;我想把小白菜踢飞,就_____;我想把韭菜铲掉留下狗尾巴草,就_____;我想把水浇到天上去,就_____;我想……祖父也不管束我。
出示具体情境仿写:卧室是我的小天地,_____愿意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愿意_____……
D引导发现:11句话,写了不同的事物,事物虽多,但是作者安排上却一丝不乱,自由的感觉就这样出来了!
E齐读整段。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
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只要你永存这份童心,你就会发现,这首诗里到处都是快乐,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课文里,就处处洋溢着这样的快乐,就等着你们这群天生的诗人去发现呢!
二、复习导入,品“趣”。
1.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说说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色彩斑斓、美丽、充满生机、鸟栖虫居、童话般的……)
2.那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我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菜……)是呀,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有趣吗?那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呢?(出示自读要求)
三、进入文本,品味“有趣”。
(一)学生按要求自读。思考: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
(二)汇报交流,相机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预设小节6: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体现动作的词来读,来体悟乐趣。(相机板书:快乐)
2.指导学生抓住“戴、栽、拔、溜平、瞎闹、踢”等词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
小结: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预设小节7: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2.你们也像她一样边读边想象这段话,读完交流想象到的乐趣。
3.乐趣一:拿着祖父给“我”的锄头;乐趣二:动作;乐趣三:“我”铲过的地的样子。
预设小节13-14: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2.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小结:是呀,“我”扬起的不仅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预设15-16小节: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他们采用边读边联想的读书方法读书。2.学生再读,汇报自己读时联想到的。
有想到《小猫钓鱼》这个故事的,有想到《猴子下山》这个故事的,还有的想到《学棋》这个故事的。
3.是呀,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板书:自由)
4.谁来用你的朗读表现“我”的自由?指导学生抓住四个“又”。预设22小节:
1.表扬找到的学生: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你能关注到每一个角落,的确,读书就是不能放过一字一句,值得大家学习。
2.是呀,都玩得累了,都玩得睡着了,瞧,“我”玩得多尽兴呀!
(三)指导学生感知反复写法的作用。
同学们,我发现你们选的这些自然段,都是从萧红做这些事中体会到一种新鲜感,所以觉得有趣,有没有哪位同学独具慧眼,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在表达上跟其他小节相比真的是与众不同、非常独特的?(出示)→→看看这三句话写的什么?萧红是怎么写的?反复地读、品、比较。
师小结:是呀,快乐是没有重复的,自由是不嫌罗嗦的!
三、再入文本,品“爱”。
1.出示自读要求。思考:“我”不仅得到了自由和快乐,还得到了什么? 2.学生从文中感悟,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爱”。(2)指导学生从紧扣文中句子,发现细节感受到祖父对我的爱。(3)师:是呀,大家都关注到了从文中的细节来体会,其实,我想,品悟了这些细节后,祖父有一个让人觉得亲切的表情就在大家眼前——“笑”,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除了拥有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了祖父的爱。(板书:爱)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用“当……时,祖父笑了!”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4.再入文本,读书体验。(出示句段)让我们带着祖父的笑,轻轻地在嘴里读着这首爱的小诗,在心里暖暖地与萧红分享祖父那浓浓的爱吧。
四、走出文本,找“爱”、写“趣”。
1.品读22小节。就这样,在这个充满着快乐、自由和爱的园子,“我”玩累了……此刻,这份爱、快乐、自由化成了一首诗(出示22小节)来,我们轻轻地读一读,静静地走进萧红的梦中,去和她一起分享这份刻骨铭心的爱。生轻轻地齐读22小节。
2.总结延伸。祖父的爱在萧红心中化成了一首诗,又化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出示茅盾的语句)
萧红就这样,在祖父无微不至的爱中睡着了,她做着一个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这个答案你们就自由地到《呼兰河传》中去寻找吧。
3.分享快乐。课后回忆自己儿时的趣事,美美地写下来,读给同学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第二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笔下的园子是一个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园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个人,鲁迅先生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就是萧红。有这样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
(课件出示:萧红及《呼兰河传》的简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兰河传》中第三章的一个部分,题目叫——《我和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生字(出示8个生字)
(2)范写“帽”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去,将课文大声地读一遍。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分别是第2、13小节和第3——12小节)
三、感悟园子
这令萧红魂牵梦萦的园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请同学们拿起笔,默读课文的第二、第十三小节,把你想到的词就写在句子的旁边。
1、学习第2小节
(1)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板书)
(2)迁移写法
这一小节写的都是什么?那么它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详细写了什么?蜻蜓、蚂蚱作者一笔带过,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有详有略。
2、学习第13小节
(1)这一小节又告诉我们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相机板书:、自由、快乐)
(2)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你最想做这自由的园子里的什么?
自由地说说你在这个园子里怎么快乐怎么自由。
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你是什么?
(若学生说到黄瓜时,顺势讲解“谎花”:“谎花”你见过吗?这个花只开花,不结果,向你撒了个“谎”,简称“谎花”。
(4)是啊:(引读)
要做什么,——;要怎么样,——,
我们在课堂上想打瞌睡就打瞌睡,想唱歌就唱歌,想玩就玩,想走出去就走出去,自由吧?
(话锋一转)可能吗?不可能。倭瓜、黄瓜可能吗?这就叫“自由”,这个自由是通过“愿意……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快乐自由地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四、分析写法,练笔迁移。
1、读着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不禁在想:作者萧红女士运用了哪些写法,才让我们对园子的丰富多彩、美丽动人、温馨可爱、生机盎然、自由自在有这么深切的感受的呢?请大家再读这两小节。
排比、拟人、比喻
6个“愿意——就”
总分段式
2、练笔(用我们的笔也来写一写这个园子,看看这个园子在你的笔下有什么不一样的美。)
a 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样样都有。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蜻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想象,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的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这样一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里,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在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对故乡的记忆,读起来非常动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园子。齐读课题——
师:这园子里蜂子——学生读课文,出示第二段
(是呀,这园子真―(美、五彩缤纷、充满神秘、充满生机)
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13节。(感受快乐和自由。)
▲师:谁来读第13自然段[出示13节]
读着读着,文中哪种气息扑面而来啊?(自由)
师:看看,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
师:是啊,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愿不愿意请个同学一起来帮你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妙的感觉读出来?(生请)你是一起读,还是请她读?(生:请她读。)你觉得怎么样?
师: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它是爬上架还是爬上房,由自己决定。黄瓜结不结果,由自己决定。玉米长多高,由自己决定。蝴蝶飞哪里去,由自己决定。这是一份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师:这段话写得非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愿意……就……”不觉得罗嗦吗?生:有一种自己决定的感觉,不觉得拘束。给人特别自由的感觉。
师:让人感觉到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怎么能把这份随心随性的自由读出来呢,
指名分读(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
师:分不出谁更自由,它们都是那么自由。
三.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师:是啊,在这个园子里,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
生:我也是自由的。
师:就请同学们去读读课文其他的段落,用上“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就……”说说我怎么自由?
师:同学们捕捉了许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画面。细读出滋味,好好地去读读这些画面,细细品品,读着读着,有什么感受。
▲师:还清晰地记得昨天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忍俊不禁,我知道,同学们已经被课文深深吸引,哪个镜头最吸引你?
生:第三自然段把我吸引了。
师:给大家读读。(生读,出示段落) 你感觉哪里最有趣?
师:真有意思,还有吸引你的画面吗?(12节)
生: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看着满地的狗尾草,祖父是怎样的神情?祖父笑够了,才把我慢慢叫到他跟前,祖父虽然教我(出示11小节)
师:我发现这段话里有一个字重复出现了很多次,数一数?
从那么多“又”中,你读出了什么?能否读出调皮、贪玩
小结:作者的语言很朴实,但却那么充满着童真、童趣,勾起了我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师小结: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或者是闯出点小祸殃,在萧红的记忆中,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我能够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这是因为……
师:是啊,正因为祖父的勤劳、他的宽容、他的爱,给萧红这么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出来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师: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这样写: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出示链接)生读。
师:读到这里,你能明白,为什么萧红心中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园子?在她心中,这还是一个的园子。
师:学到这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题目不是祖父的园子,也不是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正如萧红在书中写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可以给你一个天堂,在这个园子里,祖父用他的宽容和慈爱,给了我一个天堂,在这个天堂里,我的瞎闹淘气也曾带给祖父许多的欢笑和快乐,这园子也是我用率真和可爱给祖父创造的天堂,所以作者称:读课题——————
师: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出示链接。教师朗读)
师: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师:你走进了萧红的心中。正是怀着对爱与温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无论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大气的文字写着这份爱这份温暖、这份自由!让我们一同怀着这种美好的情感,读课题——
师:当我们轻轻走出这个园子,回眸看它的时候,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
师:萧红现在怎么样了?祖父的园子到底怎么样了?现在这个园子究竟什么模样?
师:同学们产生了太多新的疑问,好,带着这些疑问,走出课堂,去解决它。相信你的阅读视野也会不断拓展。
师:你课后打算给自己一份怎样的作业?
师:老师也有一个建议: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给我们印象很深,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许多的趣事,学会捕捉,放大细节,你的文字也会像萧红那样自然流淌出来,记下爱和温暖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分享你的快乐童年。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快乐 自由
爱 温暖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园子里》,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3.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四、汇报交流
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
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
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
理由可以是:“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等等。
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
理由可以是:“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等。
(2)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哪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把孩子的天真、顽皮写出来,具有真情实感。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好像就看到“我”一样。等等。
3.文章后面的几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2)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后面三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体会文字的意蕴,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精读课文,感受中的“景”的自由,体会文中小姑娘自由快乐的生活和祖孙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质疑导入。
1.这一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生读题)这是珍藏在萧红记忆深处的大园子!读课题。在她的作品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看似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园子。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个园子,打开课本,把它找出来。
二、读说想象“自然之园”。
过渡:好,让我们到园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
1.同学们,读书就是欣赏,需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听老师读,看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相机指导把话说生动。)
2.眼前的画儿活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会读书的人,不仅会边读边想像,而且会边读边思考,读出疑问。你们读这一段时有疑问吗?老师刚开始读到这儿时,一下子就读出了一个疑问! 我们在写作文时总挑美丽的景色去写,为什么大作家萧红把这不太好看的白蝴蝶、黄蝴蝶也写下来呢?
4.总结:原来,她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她眼中的自然状态下的园子。(板书:自然之园)
三、赏读感悟“自由之园”。
过渡:我们继续到园中去漫步!自由读第13自然段,你的心中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1.读着,读着,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
2.师:(引读)你们的感觉和课文中的“我”相通了!读着、读着,园子中的一切—(点红本段中心句)
3.你从哪里最能感受到自由?拿笔画下来。
根据交流相机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有人管。
A、这几个描写自由的句子很特别,大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句式整齐中还有变化。)
B、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就”字,有了它,自由的韵味全出来了,不信咱们来配合读一读,你读愿意的部分,我读就的部分。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C、是啊,这些句子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也很想读,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句式拓展朗读:不愿意……就不……)你感受到什么?
D、还有谁想来读的?想读的就一起来读吧!这次你要听清楚了,跟上老师的节奏哟!(句式拓展朗读:愿意在地上爬……愿意开两朵谎花就……愿意结一堆黄瓜就……)自由吧!
4.同样是自由,植物和昆虫的写法还有变化呢!谁来读出蝴蝶的自由(ppt出示蝴蝶那一句)
A、你们看,作者认为不太好看的黄蝴蝶、白蝴蝶又出现了,这一次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总结:这园子里不管是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5.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ppt出示: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
A、同学们,你们注意到“睡醒”这个词了吗?如果把它改成惊醒行不行?
B、师生配合总结:是的,别小看了这个睡字啊,自然地睡醒才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花儿愿意睡到什么时候,就……鸟儿愿意怎么飞,就……,它若想要飞上天去,也……虫子愿意怎么叫,就……愿意和谁说话,就……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平时我的中心句在句首或句末,这个在句中。
6.是啊,园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来,我们一起再来配合着在音乐中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7.同学们,读书还要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萧红眼里看到的自然之园。第十三自然段又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鲜活的、自由之园。(板书:自由之园)其实,园子里的植物、动物本无所谓自由,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是如此自由呢?(是啊,我的心里自由,看到什么都是自由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叙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1.古人说境由心生,高兴时看什么都好,不高兴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觉得自由。原来,这儿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抒发我心中的自由之情!正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课文又是怎么表现我的自由的呢?默读3——12自然段,相信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许多自由的画面。概括地说说,你看到了哪些自由的画面?
3.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自由的小事。
引读:祖父……,生接……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是读起来却很洒脱,很孩子气,字里行间跳跃着两个字——自由,我们再来读一读。
5.我真的是在拔草、铲地、浇水吗?(瞎闹)文中有几个特写镜头,你觉得哪个镜头最有趣,让你有一种想和她一起玩的冲动?
交流咀嚼,预设如下:
(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一个“爬”字,一个“乱勾”,活脱脱的一个泥娃娃呀!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抢水瓢浇菜)
把这份自由、快乐大声喊出来!
(第11节)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师总结:在这个园子里,我想闹就闹,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你们看我的快乐、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铲地、浇水甚至睡觉这些生活小事中。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
三、批注释疑“爱之园”
1.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乐,这就是快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这自由是谁给我的?课文中描写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让我们回头默读3——12自然段,找出描写祖父的细节,凝神静气地读,把你的体会选择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 如果你们关注的细节相同,那是心有灵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个劳动工具,传达着一份疼爱;一声嘱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张笑脸,无限宽容。)
3.是啊,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这园子就是祖父为我撑起的一方爱的天堂。(老师板书:爱之园)
4.现在,你还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吗?
5.总结: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这个园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再读题!
四、回忆课文,拓展阅读
1.同学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一生坎坷,悲凉。18岁,祖父就去世了。离开祖父,寂寞孤独的时光里,她常常回忆起和祖父一起——(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人疼爱是多么幸福啊!)
20岁时,她离开家乡,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写下这些文字时,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异乡,遥望家乡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见了园子里的景物——(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是多么快乐啊!)
3.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提笔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呼兰河。《呼兰河传》,就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ppt出示)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感受到了萧红的快乐、自由、无忧无虑,更感受到了祖父对她的爱,祖父对她的爱在萧红的心中化成了一首诗,又化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如果同学们想更多的了解萧红,就去读这本书吧!
附:板书
自然之园
叙事抒情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之园
借物抒情
爱 之 园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溜”“种”等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利用图片认识“蚂蚱、倭瓜、狗尾草”等动植物,理解“谎花、溜平”等词语意思。
2、抓住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活动,感受“我”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体会祖父的慈爱,领悟“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了解萧红和她的作品《呼兰河传》,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4、选取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说一说并写下来。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家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有一位作家,她最喜欢祖父和他的园子,她在她的著作《呼兰河传》中写下了自己的心声。老师摘录了她的文中的话(出示)齐读。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萧红《呼兰河传》”
3、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到这个园子对于作者是那么重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课文,走进那让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2、出示三组词语:昆虫、庄稼、事情。理解“倭瓜”
3、齐读词语
4、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看看你课文是不是也能读得这么好。
5、浏览课文,思考主要讲了什么?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精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生机勃勃)
▲动物多:蜂子 蜻蜓 蚂蚱 蝴蝶
还会有什么?(瓢虫、蜗牛、小甲虫、蟋蟀、蝈蝈、蚯蚓)
▲颜色美:蝴蝶——黄、白、红中带着金粉;蜻蜓——金;蚂蚱——绿
▲形态美: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圆圆、小球似的、不动了
2、小结: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美丽的、不太好看的,都聚集在这里,真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大花园!(板书)让我们再次朗读!
3、总结:这座花园蜂飞蝶舞,大家一定对它很好奇吧,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这座园子,寻找它的特别之处!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四、作业:
1、习字册
2、整理作者在园子中生活的几组镜头。
第二课时前置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挑选一个场景,说说你是从哪感受到“我”的自由自在的?圈圈划划,写写批注。
第三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复习导入
1、鲁迅曾称赞一名女作家为“最有出息的女作家”,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萧红。
2、萧红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呼兰河传》,在这个作品里,她着重描写的是她家的园子,她亲切地称它为“祖父的园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园子。齐读课题。
二、品读院中之景,感受园中的“美”
朗读课文,找找哪几小节是描写园子的景物的?(第二小节)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出示:这是一个
的园子。)
2、欣赏蜂子,蝴蝶等昆虫的图片,感受院子美(板书:美)
二、品读园中之景,感受园中的“自由”
文中还有一节也是写园子里的景物的,同学们找找看是哪一节?(13节)
1、这一节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生自读课文)
2、同学们,读着读着,哪些词语就在你的脑海里闪现出来了呢?
(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
3、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儿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王国。(板书:自由)
4、这里有一句话就概括了自由,是哪一句呢?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5、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鸟、虫子)(1)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出示句子)
说花开了,就说——睡醒了。这花在作者眼里仅仅是花吗?(人、伙伴)对呀,花像人一样会睡醒呢!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谁愿意来读出这份自由 ?(2)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飞得多高啊!它若是不想回来,有没有人怪它?(没有)因为它是——自由的。谁来读?
(3)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
(4)你看,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小萧红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
6、在园子里,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自由的呢?(倭瓜、黄瓜、玉米)
点击出示: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1)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这段话很特别。
生:“愿意„„就„„”多次出现。(或句子反复)
(2)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不过我们读得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7、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
(出示中心句)花儿,鸟儿,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这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引读
8、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园中的一切在萧红的眼里都是自由的呢? 其实,在园子里谁才是最自由的?(萧红)
9、对呀!因为萧红是自由的,所以看到的景物都是自由的!在萧红的眼里,园子是自由的,园中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
倭瓜是——
黄瓜——
玉米是——
蝴蝶更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架子上长的,在作者的眼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过渡:最自由自在的萧红在园子里更是(出示变化了的中心句)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她都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14节,并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萧红在园子做了什么。(出示:祖父戴草帽,我也戴草帽。
祖父栽花,我也„„)
三、品味园中之“趣”,感受祖父的爱
1、生浏览3—12节。
2、生用幻灯片上的句式说萧红在园子里干什么。
师连起来引说: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 ——(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 ——(生接)我也拔草,祖父种菜 ——(生接)我也种菜,祖父铲地 ——(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 ——(生接)我也浇菜。
3、反复读这段话,读出自由、无忧无虑、快活、高兴。我真的是在干活吗?
5、同学们,说话得有根据。你是根据什么来说她在瞎闹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
(1)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2)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勾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3)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a你浇过菜吗?看见过别人浇吗?水不往菜上浇,而是往天空里一扬,还大喊着:——(引读)下雨了!下雨了!这雨还不够大,也没有拼尽了力气,我们伸出手,拼尽了力气把水扬起来再喊。b生边做扬水动作边喊。
(4)她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6、当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时,我却在瞎闹,乱勾,乱闹,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看,她是(点击中心句)生读。你们认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板书:快乐)
7、感受祖父之爱
(1)同学们,这快乐和自由是谁带给“我”的?
(2)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呢?你又是从哪儿读出的?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a拔下锄头杆——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慈爱的、疼爱孙女的)(会读书。)
b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这是祖父对我的——宽容 c教我认谷子——耐心
(3)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的祖父。祖父很爱笑,文中几次写了祖父的笑?(三次)在祖父的笑声中饱含了对孙女的——爱啊!(板书:爱)
8、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祖父的笑让萧红倍感亲切、温暖,祖父的笑无时不在。
四、介绍作者,深化中心,拓展延伸
1、萧红一生坎坷,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重男轻女,对她极其严厉,继母对她更是百般排挤,祖母有洁癖,不喜欢小孩子,对她很冷淡,唯一疼爱、呵护她的,只有祖父。长大以后,经历千难万苦的萧红,每当忆起祖父,想起祖父那个大园子,萧红就充满了温馨、幸福。这园子因为有了祖父,有了祖父那份浓浓的爱,才会生机勃勃,才会自由自在,才会快快乐乐,这是萧红和祖父的园子,所以萧红说: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2、呼兰河这小城里怎么就住着她的祖父呢?没有其他人吗?
(有其他人,但因为祖父带给萧红无限的快乐自由,无限的爱,萧红只怀念自己的祖父。)
3、萧红把对祖父的无限怀念化作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请同学们课后就去读《呼兰河传》。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
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象体验,平等对话,从而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新鲜、自然之美。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揭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生机勃勃、有声有色、自由自在、快乐„„
3.是呀,通过初读课文,园子给同学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印象,这个园子里有花有鸟,有虫有蝶,一切都是那么自由、快乐。
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2.引读第二节。
出示: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师:读了这段,你觉得是个怎样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多么美的园子,你来读读。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女生读。板书:生机勃勃
师:这园子明亮的像一幅田园画,女孩子柔柔的嗓音让我们又一次品到了园子的美。
课文中还有一处描写园子的,请你快速的找出来。
生: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
3.出示: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师:同学们用心地去读、去感受这段文字,我相信你们读着读着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园子,开始自由地读吧!师:同学们,你们的脑海中跳跃出了什么词?
生:快乐生机勃勃自由无拘无束和谐、温馨乐趣无限„„
师:你们的想法和课文中的小萧红相通了,仿佛这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点红这句中心句。
师:(板书:自由)同学们,请你默读这段,你觉得哪些词语、哪些句式最能表现自由,请你把它圈出来,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4.交流:
师:同学们,谁先来交流自己的收获。
(1)“花开了,就像„„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预设:
生: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园子中充满自由。
师:萧红用充满孩子气的语气写花开、鸟飞、虫叫,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天真。请你读出自由来。师:作者不说花睡醒了,鸟飞上了天,虫子在说话,而是说“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使我们觉得这座园子是多么的神奇。点红:“就像” 再指名读这句。
师:这园子多神奇啊,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引读: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2)师:还从哪里感受到自由?
生:我从“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感受到自由。
生:我从“愿意”中感受到自由,这就显得倭瓜、黄瓜、玉米可以有自己的意愿,随便怎么样长都可以。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萧红连用六个“愿意”,(点红六个“愿意”)你试着自己读读,读出了什么?指名读好这句。
师:萧红用了6个“愿意”告诉我们在园子里,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联想,园子中还有哪些也是自由的?也能用:“„„愿意„„就„„”来说一说?例句:蝴蝶愿意飞多高就飞多高,愿意采那朵花的蜜就采哪朵花。
(3)师:谁还读到了自由?
生:我从“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一会„„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感受到园子里的蝴蝶和天空也很自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飞去哪就飞去哪。
生:“一会”这个词使我觉得自由,那个蝴蝶就像是自己的主人一样。生:“蓝悠悠”也很美,我觉得天空很悠闲。
师:蝴蝶和天空在园子里也是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师:同学们,萧红用丰富多彩的句式写出了自由,你们发现了吗?在这段话中她一口气用了十个“就”,萧红想表达什么? 生:我觉得她想说在园子里很自由。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限制。
师:萧红的文字很普通,甚至是在不停地重复,可一到她的笔下就带上了她当时当境的心情,让我们觉得直扑眼睛,情趣盎然,充满童真童趣,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两个字,那就是——自由。
师:真是言为心声,言为情声。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5)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
师:像作者这样把人物的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师: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
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快乐。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快速浏览3-12小节,看看在这个园子里,萧红做了些什么事?谁能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2.萧红在园子里做了这么多事情,她是在辛勤劳动吗?——萧红自己说,她在瞎闹。什么叫“瞎闹”?(胡闹,没有目的的做事)她是怎样“闹”的?现在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到这几个场景,把你认为闹得最有趣、最好笑的地方圈画下来,抓住关键的词句,在空白处写写你的体会。3.交流,品析,指导朗读。
师:我们交流时,先读出书上的文字,再抓关键词,说说你的体会,同学们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会理解的更深刻哦。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学生交流体会,朗读
4(1)我是怎么“瞎闹”的?从哪看出我是瞎闹的?顺便理解:溜平?(下了种,一般性是用脚把土窝抹光滑,抹平整,将土盖住菜种;)可这里呢?我是怎么瞎闹的?
(2)怎么会“溜不准”的? “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结果就把菜种踢飞了。多么淘气的孩子呀!指名读,读出调皮淘气
(3)帮到祖父了吗?点红“哪里„„反而”
全班读。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学生交流感受,朗读
(1)你觉得铲地时她哪里闹得有趣的?(乱勾)怎样铲的?铲掉了什么?
(2)你关注到了哪个字?点红“爬” 透过这个“爬”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孩子?齐读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学生交流感受,朗读
(1)浇水的时候她是怎么“闹”的?学生交流(点红 乱闹)
(2)你浇过菜吗?你浇过花吗?一般是怎么浇的?而小萧红是怎么浇的? 是呀,不是拿而是一抢;不是轻轻慢慢地浇在菜上,而是拼尽力气往天上一扬;不仅如此,还放开喉咙大喊,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一大瓢水冲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你的心里呢?(开心)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指名读
师:我仿佛看到小萧红和祖父的头发都还在滴着水,可小萧红却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
师: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乱闹,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乐的时光。板书:快乐
4.师:小萧红还会在园子中瞎闹些什么?她是怎么闹的?你能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么?
学生可以先写一写在交流(机动)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这样写到:“其实,我在园中做过有趣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我曾经捉来一只大蚂蚱,把腿用线绑上,过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栓了一只腿,而蚂蚱不见了。我曾经在祖父拔草时,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盛开的玫瑰,红通通足有二三十朵,祖父还以为那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香气传得远呢!” 小结写法:(出示三段文字)如果说前面两个片段是抓住了萧红随心所欲的动作来写的,那么第三个片段不仅有萧红的动作,还有萧红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就是这样眉飞色舞,就是这样无拘无束,就是这样的自由快乐!愿意读的一起来吧。齐读
师小结: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漫步在园中,我们看到,我想怎么样,就——,想做什么,就——我完全是——。
四、感悟自由的源泉。
1.小萧红在园中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再默读3-12小节,找一找描写祖父的词句,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1)学生读出语句,说说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出示: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2)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些语句中你关注到了一个细节吗?
那就是祖父的“笑 ”
师:仅仅是一次笑吗?面对我的闹,祖父只是笑,这笑声中,你读出了什么?
(祖父的慈祥、宽容、纵容)
师:对啊,当我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祖父是慈爱的笑;当我把水扬向天空,祖父还是那样慈爱的笑,祖父的笑,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体会,特别是关注这个“笑”中蕴含的情感。(3)小结:一顶小草帽,一个锄头,一声嘱咐,一个表情,这些细小的地方汇聚起来,让祖父的形象渐渐清晰。
(4)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对于萧红来说,天堂就是——(圈出课题中的“园子”一词)。原来这座园子不仅美丽,不仅快乐、自由,还是一个()的园子。(充满温暖 充满爱„„)祖父就用他的宽容、呵护,无限的疼爱为小萧红营造了这样一个自由、快乐的天堂。板书:充满爱
2.祖父的笑中有慈祥,祖父的笑中有疼爱,祖父的笑中有教育,祖父的笑中有宽容。祖父的笑和爱一起永远留在萧红的心底。许多年以后,作者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常常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跟孩子似的。(齐读描写祖父的句子)
五、拓展延伸。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想一想,当萧红成年以后再次回忆这个园子的情景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表达的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快乐、幸福、回味、眷恋、对祖父的怀念、对祖父的爱„„)板书:怀念
2.萧红的童年真的是这样自由、幸福快乐吗?介绍萧红。
出示:萧红被称为天才的女作家,但却有着最悲苦的命运,她幼年丧母,父亲冷酷无情,后母也不喜欢她,在她寂寞的童年里只有祖父疼爱她,给了她爱和温暖。祖父是萧红一生最重要的人。长大后的萧红一直处于极端的困苦和坎坷之中,所以她对“爱和温暖”一直怀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在萧红眼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乐园,这个园子只属于“我”和最亲爱的祖父)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课题。
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回忆她自由的童年,其实是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作者在《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出示文字并播放《思乡曲》)师生一起深情读一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6.师动情地介绍:1942年,萧红在写完《呼兰河传》之后,就在贫困和疾病交加之中寂寞孤独地死去了,但许多东西并不会离我们而去,那就是萧红对温暖与爱的憧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地读一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七、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生机勃勃
自由快乐 怀念 借物抒情
充满爱
第五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我和祖父的花园
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选自《呼兰河传》,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她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与祖父在一起的快乐田园生活。老爷爷和小孙女,一个在花园中侍弄花草,辛勤劳作;一个在花园中尽情游戏,无忧无虑。这一老一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作者把我们带进了田园诗般美好的意境之中,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让我们懂得了快乐地成长、自由地发展是多么的可贵。
〔结构分析〕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概括介绍了祖父、“我”、花园的总体情况。
第二部分(第4~18自然段),详细叙述了“我”和祖父在花园里快乐的田园生活。
第一层(第4~13自然段),具体叙述了“我”和祖父在花园里一起劳动(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和游戏(追蜻蜓、捉蚂蚱),的情景。
第二层(第14~18自然段),用特写的方式,描写了花园里的自然景物,那里的动物、植物还有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和成长。
〔语意理解〕
“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种子下在土坑里,要用土盖上,方便的方法是用脚轻轻地带着土横着趟平。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
“芒针”,某些禾本科植物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
“好在起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
“存心”,在心里打定主意要去做什么事情。
“玩腻了”
这里指腻烦,因为过多地玩一样东西而感到厌烦。
“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
“谎花”,不结果实的花,如黄瓜、南瓜、西瓜的雄花。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是作者直接抒写自己感受的句子,这里的动物、植物还有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成长和发展,这里简直是天堂,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在老祖父的关爱下,萧红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快乐自由的。
〔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作者的语言生动单纯而又形象饱满,具有生命的质感。她喜欢使用灵活简短的句式,完成自由的表述。
2.详略得当,安排合理。
作者写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的情景只一笔带过,而写铲地的情景却细致入微,把祖父怎么拔锄头杆,怎么教“我”辨别谷子等情节详细地再现出来,这样写即不芜杂,又精彩纷呈。
3.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加以再现。
作者擅长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敏锐地发现情感,如写祖父浇菜时“我”去闹的情节,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进行描写,生活气息浓郁。
4.善于运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方式去描写景物。如写太阳的段落,写太阳的大和亮;如写白云的段落,写白云的美和低,都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展开内容。
儿童的思维是跳跃性的,儿童的视角是全景的,儿童的注意力不会总集中在一个地方,喜欢转移。作者正是抓住了儿童这些特点来写作,所以文章中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童趣。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我”在花园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动物、植物,进行的充满童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句,背诵“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太阳也不知道这个”一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2.城市学生对农村生活不熟悉,如何融入课文内容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农村生活趣事,查找萧红的资料,准备《呼兰河传》。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①启发谈话。
可以从有趣的农村生活场面入手,也可以从萧红的人物简介或作品入手,揭示课题。
②板书课题。
让学生结合课题预想一下课文的内容,如:“我”和爷爷的花园里有什么?“我”和爷爷在花园里都做了什么?
③带着上面的两个问题读课文。读后引导学生谈谈收获。
(2)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①检查读书情况。
在学生自由读书的基础上,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的错误,做到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②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引导学生汇报字词预习情况。如:理解“倭瓜”、“玩腻了”、“谷穗”等词语。
引导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有的当时解决,有的在理解课文中解决,和本课无关的可以放一放。
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作者生活在这样的花园里心情怎样?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b.你喜欢这个花园吗?为什么?你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一样吗?
①讨论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围绕课后第一题,找一找,画一画,标一标,讨论作者在小花园中看到了哪些赏心悦目的动物、植物,进行了哪些活动。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心情。接着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引导学生结合“我”和爷爷除草的事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引导学生通过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等,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引导学生品读体会“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太阳也不知道这个”这句话的含义,指导学生背诵,积累语言。
②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并谈一谈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快乐。
③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练笔,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表达自己的心声。
(4)朗读指导,感情升华。
在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及段落。
①自由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读好有关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②指名读。教师指名读,结合讲读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的心声。
③师生评价。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后再读。
④通过评价,组织多种方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5)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引导学生搜集一些描写田园风光的现代诗以及描写快乐童年的诗,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课外知识的拓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积累内化。
(1)指导学生识生字。
读音:注意“谷穗”、“蝙蝠”、“倭瓜”的读音。
字形:注意“腻”不要多撇。“穗”不要多点。
字义: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理解,也可以在学习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2)摘抄好词佳句。
3.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去田园体会生活,感受一下田园生活的快乐。
引导学生读《呼兰河传》。
资料
〔萧红(1911—1942)〕 原名张莹,黑龙江呼兰人。出版小说散文集《跋涉》(与萧军合集)。1934年到上海,次年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随后又陆续出版散文集《商市街》,小说集《桥》 《牛车上》。抗日战争期间出版小说集《旷野的呼喊》。1941年到香港,写有长篇小说《马伯乐》和《呼兰河传》。本篇课文就节选自《呼兰河传》。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作家,20世纪30年代以表现东北民众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中篇小说《生死场》震惊文坛,被称为抗日作家。她以自己短暂的一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写下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涉及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体,留给我们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
[倭瓜] 南瓜。
[狗尾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花序圆柱形,穗有毛,像狗的尾巴。也叫“莠”(yǒu)。
[蚂蚱] 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