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虎门销烟(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销烟的经过。教学难点: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搜集关于林则徐、鸦片、虎门销烟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学生读两遍)过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学生齐说)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课
二、精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选第几种解释呢?
A.强壮;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1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
(2)引导学生体会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是伟大壮举。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1)(出示课件:壮观的场面)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3.学习3到5自然段
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3、4、5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用笔画出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同时(出示课件:工人销烟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销烟的。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
A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练习说话。
B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
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
C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D指名读。
E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高兴、激动)
哪些词能看出老百姓高兴、激动的?
1.请一位同学把第四自然段读一下,注意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点拨;(1)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据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高兴)为什么我们和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一样高兴?(学生自由说,师总结鸦片带给国家、军队、人民的危害)(出示课件:展示鸦片害人的场面)想象当时人们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过渡:那么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生回答)3.细读第5自然段。
朗读第5自然段,你认为应该读好哪些词语呢?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4、总结全文: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
1、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虎门销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虎门销烟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出示课件:走私贩毒相关资料)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畅所欲言)
2、林则徐被后人尊称为“民族英雄”,值得世世代代的人们景仰,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出示林则徐的塑像)面对林则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四、作业超市:(任选两题)
1、设计一些禁毒宣传标语、口号。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3、查找、搜集有关林则徐的生平事迹或故事,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伟大壮举
场面:壮观,隆重
先 撒盐巴
经过
再 抛鸦片 然后 倒至石灰 中国人民不可侮
第二篇:《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张娇燕《虎门销烟》课堂实录 海南省三亚市实验小学 张娇燕 录入者: 静静地幸福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生齐读课题。师:烟指什么? 生:烟指鸦片
师:没错。鸦片是一种危害生命极强的毒品。同学们请看: 出示“英国向中国人输入鸦片数学激增表” 师解释。
师:让我们永记这一天:
同学们齐读:1839年6月3日 师板书:值得纪念
出示日期及林则徐头像。
师:让我们看看伟大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这一天是怎样禁烟的。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想想,虎门销烟是怎样的壮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读书。
师:读完的小手举手起来。师:虎门销烟是怎样壮举? 生:虎门销烟伟大的壮举。师板书:伟大壮举 师:说的好。请坐。
师:壮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壮是壮丽的意思。我的理解是非常壮观。师:你呢?
生:我认为壮的意思就是说虎门销烟这件事让很多人都非常盼望。生:我认为将是伟大的意思。生:壮是壮大的意思。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非常深刻。师:壮是雄壮盛大的意思。
师:再次读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了事件的壮,划下来。并想想从中读懂了什么,和同桌讨论。开始。生读书。师巡视。
师:找到的同学可以把小手举起来。谁先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
生:我找的句子是,“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分外壮丽。”古老的虎门这每一天都有碧海蓝天,正因为这儿将有虎门销烟,所以人们格外师:注意了蓝天碧海。师:把你的朗读送进去,读一读。生读。
师:还有谁读得更美。生再读。
师:真美啊。全班一齐读。齐读。
师:还有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一大早,从各地……水泄不通。”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这件事是伟大的壮举,所以许多老百姓来看这一伟大壮举。师:从中可以看出百姓对这件事非常关心。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从“各地人们闻讯赶来”看出各地赶来的人非常多。所以这件事非常壮观。师: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人的多。
生:水泄不通可以看出来人特别多。还有男男女女和老老少少。师:谁来说说水汇不通是什么意思?
生:人非常多,没有缝隙,水都流不出去了。师:形容人多的词还有哪些?
生:形容人多的词语还有游人如织,人山人海。生:形容人多的词语还有人流如潮。生:形容人多的词语还有人头攒动。师:你还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宽阔这个词感受到人很多。师:谁把这壮观的场面来读一读。生读。师:你来。生读。师:谢谢。
师:全班一齐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懂得抓住某一件词。就是这样通过你的讲晓之以理,通过你的读动之以情。将这种读书方法继续下去。你还划出了哪些句子。生:我还找到了这一句:“新搭起的礼台上……外国商人。” 生:送鸦片来的外国商人都来了,销烟的魅力非常大。生:彩旗林立说明场面很壮观。生:身着朝服,销烟也穿朝服,说明壮观。
生:我从“外国商人”体会到林则徐等人和大多数老百姓们,要让外国商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说明销烟很壮观。师:你解读文本的能力真强。
师:老师想分两个组赛读一下这段话。两组分别齐读。
师:都不甘落后,都用心地去读这种态度非常好,老师非常高兴。还有找出了哪句话? 生:我找出的句子是:“这时候礼炮轰鸣……虎门销烟开始了。”我从震惊中外这个词感受到如果它意义不壮大就不会震惊中外了。师:谈的非常深。你呢?
生:我从群情沸腾中读出老百姓期待这一天很久了,非常期待这一天到来。师:反映了百姓禁烟的强烈愿望。
生:一声令下,说明这事件壮大,没有林则徐的命令谁也不敢乱动。师:代表了中国人禁烟的坚强决心。
生:我从礼炮轰鸣看出礼炮非常响亮,那地方非常热闹。师:感受到了场面仪式的隆重。谁愿意读读这个句子。生读,师:再读,把豪壮的气势读出来。生再读。
师:老师还是感觉不到豪壮的气势。谁再来。再指名生读。
师:请全班再读,读出人们的激昂奋发之情。生齐读。
师:还有哪一句也写出了事件的壮丽? 生:震惊中外表明国外人都…… 生:还有:“看到害人的……响彻。”
师:从声势的撼天震地中,再次感受到事件的壮观。
生:场面的壮大,如果不壮大,就没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生:响彻上空。说明声音很响了很响了,还说明声势的大。师:还有哪一句
生:我认为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也能体现出。如果不是伟大壮举的话,不能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师:还有哪个句子?看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生:这一天,碧海蓝天……
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所找的句子,都能看出虎门销烟事件是伟大壮举。再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小节。生齐读。
师:销烟时的场面是如此壮观,可以看出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师:找找哪些句子是写销烟的经过。师:你说,生读:“只见一群群……难闻的气味。”(出示课文片段)师:纠正收缴。
师:销烟的经过分几步? 生:销烟的经过分三步。师:第一步干什么?
生:向灌了水的销烟池撒盐巴。第二步抛入池内,然后又向销烟池里倒入一担担生石灰。
师:作者用哪些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先、再、然后
师:谁用这些词说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生:我放学回家后,先把书包放下来,再拿出课本,然后坐下写作业。
生:我帮爸爸妈妈煎鸡蛋,我先从冰箱里拿出鸡蛋,再把鸡蛋打破放到碗里,然后把它放在锅里煎熟。
师:我们来看看销烟的场景。播放视频。
师:看到害人的鸦片销毁了,老百姓有什么表现? 出示文字:看到害人的……虎门上门。师:老百姓为什么这么高兴? 生:因为鸦片将销毁,化为乌有。师:因为人们都鸦片早已恨之入骨。出示图片。
师:鸦片使多少人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成为东亚病夫,从强国变成弱国。今天鸦片被销毁,怎么不叫人兴奋,不叫人欢欣鼓舞呢。请你读出人们兴奋的心情。指名生读。
师:谁来再读出人们兴奋的心情。再指名生读。
师:还没听出你的激动。谁再来。再指名生读。
师:确实听出了你的激动。请全班同学读出人们兴奋的心情。生齐读。
师:鸦片被销毁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销烟持续了二十三天。师:从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我们感受到了鸦片销毁数量之多。真是大快人心啊。全班同学站起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板书: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请告诉全世界——生齐读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播放视频。
师: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别的国家是多么强大。不管别的国家用这些东西来欺侮我们,但是我们不会放弃的。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想欺是欺不垮的。生:林则徐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骄傲。生: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生:林则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师:的确,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生:林则徐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学习他爱国,离开这些害人的东西,这中国强大起来。师:学好知识,用知识保卫国家。
生:林则徐先生,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会远离鸦片不吸毒的。师: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生:我想对林则徐说,我要向你学习,衷心报国,不管别的国家多么强大,我们要强大是绝对不会放弃。
师:说的真好。林则徐如果听到大家的心声,一定会倍感欣慰。
师:同学们,毒品是万恶之首,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保持了三十年无毒国的声誉。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复燃,时时刻刻都在侵蚀人们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师: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做一份手抄报。
苏教版四上:《虎门销烟》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2013-04-26 | 虎门 销烟 虎门销烟
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板书课题)。思考一下,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题目告诉我们地点和事件。
老师:地点是哪里?事件是什么?
学生:地点是虎门寨,事件是销烟。
老师:销烟,烟是什么?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香烟吗?
学生:不是。这里的烟是鸦片。
老师:鸦片是什么?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罂粟,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我们这里也曾经有人家种过,但是种这种花是违法的。罂粟花是非常美丽的,所以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老师:我们再看题目,老师有三个问题,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销烟的过程是怎样的?销烟的结果又是什么?(板书:为什么 经过 结果)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生默读课文)
老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销烟?
学生:因为鸦片是害人的,所以要销烟。
老师:你从哪里知道鸦片是害人的?
学生:课文第四小节告诉我们的。(生朗读第四小节)害人一词告诉我们销烟的原因。
老师:第四小节除了告诉我们鸦片是害人的,还写了什么?
学生:还写了老百姓的欢呼。
老师:能读一下老百姓的反应吗?
(生读)
老师:响彻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欢呼声很响。
学生:到处都是欢呼的声音。
学生:虎门寨上空到处都是欢呼声。
老师:老百姓的欢呼声说明了什么?
学生:老百姓的欢呼声说明鸦片的害人是很深的。
老师:对。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能力,最后摧残人命。(出示吸食鸦片者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鸦片的危害)
老师:正是鸦片的危害很大,所以林则徐下决心销烟。我们再回到销烟的现场,看看都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销烟行动。读课文第二小节。
学生:参加这次销烟活动的有老百姓、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老师:有多少老百姓?通过哪些词语知道?
学生:老百姓很多,通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可以看出来。
老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理解,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
学生:水泄不通的意思是说人很多。
学生:水都泼不进来。
老师:除了老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和外国商人,林则徐销烟,为什么要邀请外国商人来观看呢?
学生:是为了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学生:是为了向外国商人表明清朝政府销烟的决心。
老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天的天气如何?谁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学生: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老师:分外是什么意思?
学生:非常的意思。
学生:比平时更加壮丽。
老师: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今天会分外壮丽呢?
学生:因为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老师:今年是哪一天?为什么值得纪念?
学生:今天是1839年6月3日,是虎门销烟的日子。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小节,找出描写销烟经过的句子。
(生阅读)
老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学生: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老师:销烟分几步?你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销烟分三步。我是从先„„再„„然后„„看出来的。
老师:很好。这是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我们在作文写作中也要学会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不能都是使用“然后„„然后„„然后„„”这样单一的词语。请同学们把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生读)
老师:你能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学生:早晨我先起床再洗脸刷牙然后吃早饭上学。
学生:综合课上老师教我们制作沙包,先缝袋,再翻口,然后装沙。
„„„„
老师:大家说得很好。为什么销烟是用盐巴和生石灰呢?老师查阅一些资料,跟大家介绍一下。以前销烟是将鸦片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而且不彻底。后来林则徐走访民间,知道鸦片最怕卤盐和石灰,因此设计了书上所描述的销烟的方法。
老师: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三小节,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一下我们该怎么读?礼包轰鸣、群情沸腾、震惊中外
(生读)
老师: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生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第三篇:7、虎门销烟 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
体会到什么?交流。
指导诵读。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
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板书: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 然后)指导朗读;教师引读。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教师点拨: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四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第四篇: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
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
商洛市小学彭 璐
教材说明:
《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事件本身,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查找有关虎门销烟的资料,并在班级进行交流,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残害及销烟时的壮举场面的图片,通过分析进一步体会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设计理念:
根据本文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渗透思想。指导学生诵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所叙述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并由此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销烟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
学法指导: 渗透、交流、点拨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搜集关于林则徐、鸦片、虎门销烟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学生读两遍)
2、检查:听写生词、词语。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学生齐说)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特殊的日子)(板书:日子特殊值得纪念)
2、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壮举嚣张气焰
(3)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意义深远)(板书:销烟壮举意义深远)
过渡:学习这两段,你想知道什么?(1839年6月3日发生了虎门销烟一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哪儿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2——5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把你认为描写得不同寻常的语句勾画下来。(场面轰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场面庄重,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都整齐地站立在台下两
侧说明销烟仪式隆重,参观人数多而广)(板书:场面壮观--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2)(出示课件:壮观的场面)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
(3)讨论:
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4)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销烟经过。
A 学习第一层(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板书: 销烟开始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B 学习第二层(第四、五句),指名读第四句话。
用笔画出这句话,读一读。再对照文中的插图,同时(出示课件:工人销烟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销烟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抛鸦片、倒生石灰。
C、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练习说话。
D、看课件复述销烟的经过,指名复述,再集体复述。
E、齐读,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F、再次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高兴极了,我们也高兴高兴吧。(读
第四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高兴)为什么我们和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一样高兴?(学生自由说,师总结鸦片带给国家、军队、人民的危害)(出示课件:展示鸦片害人的场面)想象当时人们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板书:群情激动--跳叫欢呼、响彻虎门)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齐读第四节。
(3)细读第5自然段。
A、指名读。
B、销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板书:销烟彻底--用时长、数量多)
C、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5、总结全文: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想。观看课件(洗刷百年耻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
3、指名复述。
四、拓展延伸
1、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
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虎门销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虎门销烟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出示课件:走私贩毒相关资料)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畅所欲言)
2、林则徐被后人尊称为“民族英雄”,值得世世代代的人们景仰,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出示林则徐的塑像)面对林则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五、作业超市:(任选两题)
1、设计一些禁毒宣传标语、口号。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3、查找、搜集有关林则徐的生平事迹或故事,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日子特殊---值得纪念
场面壮观--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销烟开始--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群情激动--跳叫欢呼、响彻虎门
销烟彻底--用时长、数量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然后引出事件,再具体的学习销烟的过程,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抓住主线,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引领学生用心地、细细的品读课文,问到“从哪些语句中
我们能深深的感受虎门销烟是壮举?”学生在细读课文后,畅谈自己对于这些语句的独特感受。首先感受到的是销烟前人的多而广,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词读悟出了人多而广;其次是感受到了销烟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感受人民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课堂结束时,我通过拓展练习提升对虎门销烟的认识和理解,并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准确的研读文本,找准切入点,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
通过教学,也让我看到许多的不足之处。教学中应我把销烟过程作为重点,但是对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学得不透彻,学生只理解了皮毛,另外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对突破难点,揭示其意义并没有多大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对文本的解读定位准确。要敢于取舍,围绕有价值的内容细读文本,并进行有效的拓展,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第五篇:《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文章由景及人,由上到下,抓住主要人物写的描写方法。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章由景及人,由上到下,抓住主要人物写的描写方法。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虎门销烟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你能加上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历史意义把这一历史事件说清楚吗?
2、虎门销烟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作者是怎么来写这一壮举呢?让我们再一次回到1839年6月3日这一天,一起去虎门寨看一看吧!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小节。
(1)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何不同?出示第二小节,指名朗读,边读边思。①分外壮丽(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古老的虎门寨)
②人特别多(挤得 水泄不通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③庄严隆重(礼台 彩旗林立 一侧 身着朝服 另一侧)
2、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不能,突出写法:由整体到部分,由景及人,由台上到台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突出壮观。
2、学习第三至五小节。
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销烟的经过一定更让人激动、振奋。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在“虎门销烟”的经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人,他们的表现如何?边读边圈出相关字词。①林则徐:健步登上、一声令下
(林则徐“健步登上、一声令下”,看图想象说话:林则徐健步登上礼台,(神态、动作),一声令下:“
”(语言))指名读,齐读,体会其销烟之决心。
②民工:先撒盐巴,再抛鸦片,然后倒生石灰
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③老百姓:群情沸腾 跳哇、叫哇 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想象说话:他们在叫什么?欢呼什么? 看视频,再指名读,读出高兴之情。④对照视频,发现少了谁?(外国商人)谁来说说外国商人?
(2)销烟结果如何?齐读第五自然段,突出“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齐读第六自然段。
3、然而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虎门销烟之后,英国以此为借口,改用火枪大炮侵略我国,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为了平熄英国人的怒火,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发配新疆。发配途中,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鸦片战争最终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结果是:
1、割让中国领土香港;
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
3、中国赔偿2100万银元。…… 面对此情此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此时此刻,你又想说些什么?
4、如今,日本想强占我国的钓鱼岛,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此时此刻,你还想说些什么?
5、总结: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让我们记住林则徐,记住1839年6月3日这一天,记住虎门销烟吧!
四、作业布置。
1、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2、将《虎门销烟》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爸爸妈妈给你提点建议。
板书设计:
虎门寨:壮丽 人多 庄重
(由景及人 由上到下)虎门销烟
经过:林则徐 健步登上、一声令下
民工
先撒盐巴,再抛鸦片,然后倒石灰(抓主要人物写)老百姓 群情沸腾 跳哇 叫哇 欢呼(外国商人……)结果:23天 二百多斤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