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
东营区第三中学 执笔人:张中华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篇阅读课文真实的地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过程,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本课按作者的思考,实验以及实验所得的顺序来写。作者先写思考—蜜蜂究竟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然后写了解这个问题而做实验—作者捉了自家花园的40只蜜蜂,分别作了记号。然后到野外放飞20只,最后所得—17只先后飞回,从而证实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教材分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 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目标:
1、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 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20年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应在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具准备: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明确实验内容解疑促读。]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积极组织学生交流,这既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资料”的机会,也是学生互动、信息互补、资源共享、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扩大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从而更激发起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增添了搜集资料的动力。]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课文,同位互助认读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2、检查生字
试验 证实 阻力 几乎(jī)几个(jǐ)推测 沿途 超常 尽管(jǐn)尽力(jìn)陌生 准确无误 闷热(mēn)纳闷(mân)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设计意图:老师用“准确无误”来形容读得正确的孩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同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检查句子,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设计意图:给孩子当堂学习的时间,解决多音字,提高阅读能力]
三、生生互动,解疑促读。
1、句子读得真不错,连着几个有难度的多音字也读得准确无误。不知道课文读得是不是也很好啊。接读课文,不读的孩子,仔细听,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指名说(做试验;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适当引导说完整。学生质疑
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2、那么你有没有兴趣和作者一起去做这个实验呢?画出能表示作者实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请学生说,其他人可以补充。老师相机板书。
3、“几乎要触到地面”转换角色,你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样想?
4、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①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他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他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②看到经历过那么多困难之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5、学到这儿,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你怎么认为的。[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再通过朗读明确实验的做法。在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使教学更灵活紧凑;又能启迪学生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火花的有效手段。学生提出问题之后不要逐个解答,而是先把这些问题“还”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研读讨论尝试解决。这样既明确了蜜蜂确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
四、书写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间不要写成“良”,“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
2、“途、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设计意图:还要加强写字方面的教学,写字是巩固识字的一种重要手段,注意识字写字的同步教学,扎实教好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让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以优美的线条组合在学生的笔尖流淌.我相信在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中,学生对于汉字会慢慢加深自己的理解,会积累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 蜜蜂
几乎(jī)几个(jǐ)尽管(jǐn)尽力(jìn)闷热(mēn)纳闷(mân)
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答案:
1、zhâng zǔ jī chāo gài kuò
2、验证 检测 合适 样式 勤俭 原则 包括 试一试
3、尽管??仍然?? 不是??而是??篇二:小蜜蜂教学设计
二年级音乐《小蜜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和意图:
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下教学构思:本节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音乐知识融入到学生所喜爱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听赏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歌曲的学唱、演唱过程中,学生们都会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因为他们置身于大树林之中,并且用自学的方式来学唱歌曲既增添了孩子们的信心,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读谱唱谱过程,在情境布置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都是用多听、多感受的方法,通过听觉为先导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设计特色:
1、创设情境,将黑板布置成环境优美的花丛、树林。2、自主学习曲谱,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提高识谱和自学能力。
3、以兴趣为动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蜜蜂》,学唱表演唱《小蜜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表现歌曲,亲身的参与和体验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2.过程与方法:采用律动、聆听、模仿、自学的形式学习歌曲。通过理解、引导、分析、表现歌曲。将聆听、歌唱、表演相结合充分感受音乐所描述的“飞”的形象,并能有创新的表演相应的体态律动。3.知识与技能:聆听《蜜蜂》、感受音色的表现力。运用轻巧、愉快的声音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蜜蜂》,体会音乐表现“飞”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
1、歌唱时能做到在速度统一的前提下,演唱第二乐句时尤其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
2、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表现作用。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布置黑板,小蜜蜂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
(一)聆听《蜜蜂》
1、导语:动物除了有自己特殊的叫声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请你听一段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是哪一类动物?请用它们独特的动作表现出来。(播放《蜜蜂》片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觉充分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导入】
2学生初听音乐并用动作表示答案。
3、师:从同学们的动作中,老师看出来了是会飞的小精灵,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蜜蜂)
4、分析乐曲
师: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我听到音乐的速度很快,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这的确是一段用小提琴来模仿小蜜蜂飞舞形象的音乐,是由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弗朗索瓦.舒伯特所做。
小蜜蜂是一种非常勤劳的小动物,从早忙到晚。他不但勤劳还很聪明,谁能知道小蜜蜂是怎样告诉同伴花园的具体位置呢?(小蜜蜂使用跳舞的方式来告诉,如果花园比较近就跳圆圈舞,如果远就跳8字舞。)你还知道小蜜蜂的哪些特点? 师:你们还能设计更多的形状吗?(生设计其他形状)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动力,通过创设情境,介绍作品背景,聆听全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
5、复听乐曲《蜜蜂》
师:下面,我们每组设计一个队形,去告诉那些还没来采蜜的的小蜜蜂快来采蜜吧!(师问各组设计的队形,并安排位置,放音乐学生按自己设计的队形模仿小蜜蜂飞舞)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二)表演《小蜜蜂》
1、导入课题:蜜蜂真是太可爱了,即爱劳动又团结,你们想不想学习它,好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首小蜜蜂劳动场面的一首歌,《小蜜蜂》
2、听录音范唱。
让我们先来看看蜜蜂劳动的场面,注意听听蜜蜂在说什么?情绪怎样?
3、有感情的按节奏读歌词。
4、让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再听一遍(第2次听)
听范唱后师提问 :歌曲是几拍?2/4拍的节奏特点是什么?(强弱)让我们打一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打表示强弱。
5、学唱歌曲:
第一步:学唱第一段
(1)导语:歌曲中有一句歌词反复出现。你知道是哪一句吗?(根据学生需要决定是否再听歌曲)
(2)让我们看歌页一起唱一唱。中间一句留给我,你们来唱前后相同的两句,行吗?请你听听老师唱到了什么?这里的歌词比较紧密,所以要求大家尽可能地把歌词唱清楚。(3)你能连贯演唱第一段了吗?(生跟琴演唱第一段,根据演唱情况,用不同方式练唱)【设计意图:歌曲简短,聆听后,师生合作演唱,降低难度,中间一句节奏紧密,通过练习解决难点】
第二步:学唱后两段(1)导语:现在你已经能够熟练地演唱第一段,那么剩下的两段就不难了。请你把边听音乐边替换两段歌词,试着唱一唱,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试着背一背歌曲。(2)让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吧。(教师弹伴奏)
【设计意图:有了第一段的铺垫,通过替换歌词的方法学会后两段歌词,让学生自学、背唱,避免了枯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步:歌曲处理(1)歌曲整体情绪表现:我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愉快、轻松的。我们要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轻松与愉快呢?思考并回答:用轻巧、柔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2)“嗡”字的处理:
我们知道音有强有弱,歌曲中的“嗡”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呢?蜜蜂震动翅膀的声音比较弱,所以,在演唱三个“嗡”字时,我们应该用弱的力度。(3)休止符:
通过课前的研究,我们知道小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比较长,但歌曲中为什么要使用休止符呢?思考后回答:因为小蜜蜂是一种可爱、勤劳的小动物。为了突出它的可爱,不拉长声,所以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了休止符。(4)、变化速度:
第一段:如果要表现我们对待益虫的决心与态度,用怎样的速度合适?(稍快)
第二段:为了表现小蜜蜂千里寻找蜂蜜,我们要不要改变速度?(稍慢)第三段:你从歌词中能不能找到速度变化的依据?(稍快)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歌曲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和老师的点拨,体会感悟歌曲情绪】
6、感情演唱歌曲。
7、视唱旋律(分组自学、小组试唱、全班跟琴唱)
【设计意图:旋律是字母谱,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练习,学生会很轻松的学会旋律的】(三)创造表现
师:1小蜜蜂飞行时的声音时强还是弱呀,(弱)教师示范唱和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声音:轻柔,动作:做煽动翅膀也要轻快,脚尖点地。师生共同做。)篇三:《蜜蜂》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两课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而在此意义上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是解读现代语文学习的神奇撬杆。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充分展开默读训练,语言感悟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文本所蕴含的精神,豁然享受语文之美。
《蜜蜂》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课文记叙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蜜蜂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本组课文围绕“观察”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学习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理解运用词语,感受科学家勤动手、细观察、善思考的科学精神。
新课标对小学中段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充分体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力争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减少、阻力、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来的。这篇课文安排两课时的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在疏通生字词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试验的步骤,体会试验的严谨性。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些试验步骤有条理地介绍清楚,感受科学家勤动手、细观察、善思考的科学精神。ppt课件
一、猜图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位科学家。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吗? ppt:多媒体呈现法布尔的照片 [生]:法布尔。[师]:对,他就是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法布尔,他一生都在研究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下真实地记录昆虫的各种特点,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著作。[师]:瞧,这就是《昆虫记》 ppt:多媒体呈现《昆虫记》的封面 [师]: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它,去阅读其中的一则——蜜蜂。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和蜜蜂有关的课文《蜜蜂引路》?那篇课文告诉我们蜜蜂是一种怎样的昆虫呢? [生]:认路本领很高。[师]:那法布尔的这篇《蜜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自由朗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自由朗读)
(一)生字词教学 [师]:我们先来看看昨天的预习情况,这几个生字词谁能够把它们读准确。(指名读,齐读)ppt 无论 试验 纸袋 证实 尽管 几乎
大概 减少 阻力 遥远 推测 包括
检查 迷失 沿途 陌生 超常 本能
记忆力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闷了好久
(强调“证”是后鼻音,“尽”是前鼻音,“阻”是平舌音)[师]:在这些生字词中,你觉得哪些容易写错的,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相机强调“减”是两点水;“概”的中间部分不要写错;“试”不要多一撇)
(板书并书空:“减”“概”“试”)[师]:这里有好几个多音字,我看看谁的小眼睛最尖,能把它们全都找出来。[生]:几、尽、闷
[师]:你能给它们分别组个词吗? ppt:几乎,几个;尽管,尽力;闷了好久,闷闷不乐 [师]:老师这里还有这四个字,观察一下这四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试、论、误、证)[生]:左右结构;都是言字旁 [师]:而且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我们都学过,右半部分念什么就念什么,这样的字叫做? [生]:形声字
[师]:我们最后再来把这些生字词读两遍
(生齐读)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如果觉得有点困难,老师给你们一点小提示(填空帮助)ppt: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为了证实蜜蜂有()的能力,做了个试验。他得出了蜜蜂这种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而是()的结论。[师]:(指名说,一起说)[师]:老师还根据这个主要内容,做了一份试验报告,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张报告单填写完整。
ppt:试验目的: 试验过程: 试验结果:
三、披文入情、深入感受
(一)试验目的 [师]:下面谁能来说说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生]:他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ppt: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师]:一起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为什么法布尔一定要写上“听说”这个词呢? [生]:因为这是他听别人说的,并不是确定的。[师]:是啊,听说就表示不一定真实可靠。假如现在老师告诉你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它的花瓣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是怎么想的?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想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会去努力找到那朵花。[师]:是啊,你肯定会质疑,会思考。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他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做了个试验验证,我觉得他是一个讲究事实的人。[师]:是的,这就是法布尔做试验的原因,他一定要亲自试验来验证所听说的,他并没有听风就是雨,而是坚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说明他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非常的严谨。[师]:我们一起再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师]:法布尔究竟是怎样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蜜蜂》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二、试验过程 [师]:那他究竟是如何验证这个试验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这个试验的过程。
(生默读)[师]:谁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这个试验的步骤。(同桌互说)(请两位学生说)[生]:我先在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接着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让小女儿在蜂
窝旁等着,最后,自己带着蜜蜂走了两里路,把蜜蜂放了出来。[师]: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出来(板书)ppt:捉蜜蜂—做记号—等蜜蜂—放蜜蜂
(一)自家花园 [师]:这里你有没有注意到,法布尔是从自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他为什么不随便从外面捉几只呢? [生]:因为只有从自家花园里捉的蜜蜂才能回自己家,从别的地方捉来的蜜蜂就不一定回到花园了。[师]:是啊,如果捉了其他地方的蜜蜂还得找到它们的蜂窝,不方便观察。所以,捉自家的蜜蜂是为了便于观察。
(二)做记号
[师]:那为什么还要给蜜蜂做上白色的记号? [生]:为了证实这些蜜蜂是我放飞的。[师]:这样就能和其他的蜜蜂区分开来。
(三)等蜜蜂
[师]: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又是为什么呢? [生]:能计算蜜蜂飞回来的时间。[师]:我们从课文后面就能知道女儿一直在看着时间,掌握着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四)两里路
[师]:法布尔为什么要走两里路才打开纸袋呢? [生]:走两里路蜜蜂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那近的距离就更别说了。[师]:是啊,路程远一点,更加能说明问题,验证这个试验。
(五)整体感知
[师]:你觉得这几个试验的步骤去掉一个行不行?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个环节? ppt:
1、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
2、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3、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4、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生]:不能。少掉一个环节试验就不准确了。篇四:小蜜蜂教学设计
《小蜜蜂》教學設計
教材選自一上第二冊《今日中國語文》(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十三課 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小蜜蜂》課文中的生字、生詞的發音需要讀去熟悉,詩中的主要意思需要靠“讀”去理解,小蜜蜂的“勤勞美”,詩歌的語言美須靠“讀”去感悟。朗讀不但能提升學生的說話能力,並且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領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語文課需要運用不同的朗讀形式(包括教師範讀、個別朗讀、集體朗讀、指名朗讀、教師引讀、默讀、小聲讀等),進行朗讀訓練,加強學習成效。
學習範疇:閱讀
學習目標:
1、認識字詞的音(普通話讀音)、形、義;
2、學習聲母及含聲母b p m f的字的拼音;
3、書寫新詞:蜜蜂、嗡嗡、忙、西、東;
4、運用詞語:蜜蜂、做工、花蜜、過冬;
5、初步認識象聲詞;
6、復習筆順的一般規則;
7、理解詩歌大意;
8、培養朗讀能力、想像能力;
9、學習蜜蜂勤勞工作的態度。
教學用具:注音生字詞卡、蜜蜂飛來飛去采蜜的錄影、工作紙
教學語言:普通話
教學節數:三教節
第一教節
一、情景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播放蜜蜂飛來飛去的錄影。
2、師:剛才我們看到了什麼?(小蜜蜂在花叢中采蜜。)
3、師:看了這段錄影,你有什麼感受?(蜜蜂采蜜很忙、很勤勞)
4、師:你們喜歡小蜜蜂嗎?有人寫了一首叫做《小蜜蜂》的詩歌,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
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響亮):小蜜蜂
三、教師範讀課文,提出聆聽要求。
1、注意老師朗讀時的語氣和停頓,以及普通話發音。
2、劃出生字新詞,並留意其他不會讀的字。
3、小聲跟老師讀詩歌。
四、老師引讀課文。
五、學習生字新詞及含聲母b p m f的字的拼音。
1、學習聲母b p m f(1)投影出示聲母b p m f的情景圖,根據情景圖聯想發音。b 聽廣播的“bo” p 爬山坡的“po” m 摸一摸的“mo” f 大佛有“fo”
(2)老師講解發音要領:b p m f為雙唇音,雙唇合上,讓氣流衝開雙唇而發
出來。
(3)跟老師連讀聲母b p m f。
(4)自由練讀聲母b p m f的發音,發音時要聯想情景圖。老師檢視學生的發
音。
(5)齊讀b p m f。
2、學習含聲母b p m f的字的拼音。m-ì→mì(蜜--蜂蜜)
f-ēng →fēng(蜜--蜜蜂)m-áng→máng(忙--很忙)f-ēi→fēi(飛--飛到)
3、學習生字“貪”。
(1)出示字卡:“貪”。
(2)教師示範書寫筆順,學生跟著書空。邊寫邊念出“先上後下”“先撇後
捺”“先外後內”“先入後封”的筆順規則。並想想怎樣記住這個字。
(3)與“貧”字比較,都是上下結構,“貪”字上邊是“今”,而“貧”字上
部是“分”。
(4)用“貪”字口頭組詞:貪玩、貪心、貪得無厭。老師板書“貪玩”。
4、學習生字“蜜”。
(1)出示字卡“蜜”,齊讀字音“mì”.。
(2)老師示範“蜜”字的筆順,學生跟著書空。並著學生想想怎樣記住這個字。
(3)“蜜”與“密”比較:都是上下比較,書寫時從上到下,“蜜蜂”的“蜜”
字下邊是“蟲”,而“秘密”的“密”字下邊是“山”。
(4)用“蜜”字口頭組詞:蜜蜂、甜蜜、花蜜、蜜糖。老師板書“蜜蜂”、“花
蜜”。
5、學習生字:蜂。
(1)出示“蜂”字卡。
(2)齊讀字音“fēng”。
(3)老師示範“蜂”字筆順,學生跟著書空。邊寫邊念出“先左後右”、“先 上後下”的筆順規則。並著學生想想怎樣記住這個字。
(4)“蜂”與“峰”比較:都是左右結構,寫字時都是“先左後右”,“蜂”
字的左邊是“蟲”,而“峰”字的左邊是“山”。(5)用“蜂”字口頭組詞:蜜蜂、蜂蜜、黃蜂。
6、學習生字:忙。
(1)出示“忙”字卡。
(2)齊讀字音“máng ”。
(3)老師示範“忙”字筆順,學生跟著書空。邊寫邊念出“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筆順規則。並著學生想想怎樣記住這個字。
(4)“忙”與“芒”比較:“忙”是左右結構,寫字時要“先左後右”,“芒”是上下結構,寫字時要“先上後下”。
用“忙”字口頭組詞:連忙 很忙。
7、出示“嗡嗡”詞卡。
(1)老師示範“嗡”字的筆順,學生跟著書空。著學生想想用到了那些筆順規
則。
(2)“嗡嗡”這是什麼聲音?這個詞有什麼特別?(疊音、象聲詞)你還能舉
出這樣的一些象聲詞嗎?
8、先後出示下列字卡:做工、勞動、西、東、過冬。(1)齊讀字音。
(2)在老師示範下書空。
(3)著學生說出這些詞的意思。
(4)說說怎樣把這些字記住。
(5)質疑:你還有哪些子不會讀或不明白它的意思呢?請向大家提出來。
9、齊讀上述生字新詞。
六、檢視普通話讀音。
請將這篇課文中你不會念出普通話讀音的字寫到校本課本的空格上,如超出六個可寫在格外,然後可以請教老師、請教家長或者請教同學,會念後在字的下面填上“√”。
七、家課
1、課業28工作紙“二 生字練習”。
2、熟讀課文。
第二教節
一、復習
1、再次檢視學生用普通話學課文的情況。
師:通過請教老師、請教家長或者請教同學之後,你還有哪個字不會念普通話的讀音呢?
2、指名讀生字新詞,注意普通話發音是否正確,特別注意“嗡嗡”(wēngwēng)不要念成“yōngyōng”.。
3、齊讀生字新詞。
二、三、跟老師示範進行體態助讀,激發朗讀興趣。理解詩歌內容
1、蜜蜂是怎樣叫的?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聲音?(震動翅膀,通知同伴)
2、蜜蜂一天到晚在忙著做什麼?(一天到晚飛來飛去采花蜜)“一天到晚”說明什麼?(蜜蜂忙個不停)
3、為什麼小蜜蜂不去玩耍,要勤勞地采花蜜?(因為它們要采花蜜,好準備過冬)
4、如果小蜜蜂不勤勞地采花蜜,到了冬天便會怎樣?(如果小蜜蜂不勤勞地采花蜜,到了冬天,很多花兒因天氣冷而凋謝,它們沒有及時儲存糧食,便會餓死了。
5、小蜜蜂有什麼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小蜜蜂不貪玩,勤勞地做工。我們也要不貪玩,努力地讀書。)
四、自由朗讀課文。
五、家課
1、完成課業28工作紙的“三 看圖填充”。
2、回家背誦這首詩。
第三教節
一、指導認識象聲詞
1、指名到黑板寫出一些象聲詞,然後用這些象聲詞造句。
嗡嗡 蜜蜂嗡嗡叫。
(汪汪)
(咪咪)
(喔喔)
(呼呼)
(哈哈)
(鈴鈴鈴)
2、齊讀上述句子。
二、聽寫生字新詞。
三、自由朗讀詩歌,然後背誦詩歌。
四、默寫詩歌。
五、完成課業補充工作紙的“二 趣味默寫”篇五:殷媛媛《小蜜蜂》教学设计
小 蜜 蜂
教学理念: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体现学生为主的“人本位”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爱表现,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但是对音乐的感知还比较粗线。本堂课的设计就是以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游戏活动中的逐渐渗透,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二年级(4册)的内容,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5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从全曲最高音开始,一拍一音级进而下。简洁的主题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振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加上急呼吸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废物的形象,第三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反复,音乐上形成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能认真聆听《野蜂飞舞》并感受音乐的速度。
2、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并能随着音乐用小乐器为音乐伴奏。
3、培养学生爱护蜜蜂,爱护花草树木的的思想品德。
重点难点:
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并能随着音乐用小乐器为音乐伴奏。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圆舞板、棒钗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
1、学生听着欢快的音乐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师:今天很高兴能跟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还有一位昆虫朋友要来到音乐室跟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它说要先跳一段舞蹈,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一猜它是谁?
(播放音乐《野蜂飞舞》,ppt显示:问谁来了?)
师:是谁来了?
生:蜜蜂!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是蜜蜂来了?(请生举手回答)生:我觉得音乐好像蜜蜂在飞的声音。
师:那音乐给你的感觉是蜜蜂是快速的飞还是慢慢的飞? 生:蜜蜂给我的感觉是快速的飞。
师: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蜜蜂怎样飞过来的?
生用动作表示。
师:好,全班同学都站起来,都来试试蜜蜂是怎样飞的?(师用“啦”哼唱第一段音乐)
4、师:小蜜蜂们都飞得千姿百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
(幻灯片显示:蜜蜂)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棒,就是一群蜜蜂来了。它们迫不及待地要赶过来跟同学们见面,快速地飞奔而来,一路飞舞,一路欢歌。刚刚的音乐我们能感觉到蜜蜂是多么欢快地飞舞而来,那同学们想听听蜜蜂是怎样唱歌的吗?
生:想。
二、教唱歌曲 27分
1、感受歌曲情绪 3分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感觉一下,蜜蜂是用怎样的情绪歌唱的?
(播放歌曲《小蜜蜂》,第二段时师做手势让学生示意模仿。)师:蜜蜂是用怎样的情绪歌唱的?
生:欢快地、愉悦地?
2、节奏导入 5分
师:对了,这是首欢快的歌曲,刚刚同学们的小眼睛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做了几个动作?
生:2个。
师:分别做了什么动作呢?哪个同学模仿一下?
生:一个拍手,一个拍腿。
师:如果用强弱表示,哪个动作表示强拍,哪个动作表示弱拍? 生:拍手的动作表示强拍,拍腿的动作表示弱拍。
师:很棒!小蜜蜂这首歌是四二拍的节奏,四二拍的节奏规律是强弱,强弱。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拍打一次节奏吧
(播放歌曲《小蜜蜂》,拍打节奏)
3、音高唱名 5分
师:同学们都打的很棒。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吧,注意看,小蜜蜂有一双翅膀?(师平举双手。左手固定mi音高,右手走旋律线条。先范唱前两句,用优美,轻快的声音示范,生跟着轻唱。师用钢琴伴奏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坐挺直,用欢快的声音歌唱。)
师:真好听!我们看看幻灯片,把音名唱下来。
(播放幻灯片)
师:如果你们都是一群小蜜蜂,让钢琴声化作一阵风,把你们送到百花园中吧。
(师钢琴伴奏唱音名)
4、拼歌词游戏 6分
师:真好听,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百花园了。你们看看你们最喜欢哪朵花?
生: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 师:我们来把这些花采到百花园中吧。同学们先分为三组,每组仔细听你们那一段歌曲,先听出来的小蜜蜂要飞上来把花歌词送到百花园中,看哪组同学耳朵最棒? 师:现在全班先分为三组,左边这些同学是红叶组,中间的这些同学是绿树组,右边的这些同学是蓝天组,好,现在红叶组的同学举手示意?绿树组的同学举手示意?.蓝天组的同学举手示意?.都清楚了,现在请仔细听音乐。
(分段播放歌曲《小蜜蜂》,给每组时间上来把歌词贴好。)师:我们一起来检查都拼对了没有?每组同学可以轻轻的跟着唱一次。
(师播幻灯片《小蜜蜂》的歌词,并播放歌曲)
5、解决重难点 5分 师:很棒,都拼对了!现在我们来读一读第一段歌词,老师唱唱名你们把歌词唱出来。
第二篇:小蜜蜂教学设计
二年级音乐《小蜜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和意图:
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下教学构思:本节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音乐知识融入到学生所喜爱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听赏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歌曲的学唱、演唱过程中,学生们都会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因为他们置身于大树林之中,并且用自学的方式来学唱歌曲既增添了孩子们的信心,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读谱唱谱过程,在情境布置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都是用多听、多感受的方法,通过听觉为先导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设计特色:
1、创设情境,将黑板布置成环境优美的花丛、树林。、自主学习曲谱,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提高识谱和自学能力。
3、以兴趣为动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蜜蜂》,学唱表演唱《小蜜蜂》。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表现歌曲,亲身的参与和体验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采用律动、聆听、模仿、自学的形式学习歌曲。通过理解、引导、分析、表现歌曲。将聆听、歌唱、表演相结合充分感受音乐所描述的“飞”的形象,并能有创新的表演相应的体态律动。
3.知识与技能:聆听《蜜蜂》、感受音色的表现力。运用轻巧、愉快的声音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蜜蜂》,体会音乐表现“飞”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
1、歌唱时能做到在速度统一的前提下,演唱第二乐句时尤其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
2、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表现作用。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布置黑板,小蜜蜂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
(一)聆听《蜜蜂》
1、导语:动物除了有自己特殊的叫声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请你听一段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是哪一类动物?请用它们独特的动作表现出来。(播放《蜜蜂》片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觉充分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导入】
2学生初听音乐并用动作表示答案。
3、师:从同学们的动作中,老师看出来了是会飞的小精灵,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蜜蜂)
4、分析乐曲
师: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我听到音乐的速度很快,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这的确是一段用小提琴来模仿小蜜蜂飞舞形象的音乐,是由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弗朗索瓦.舒伯特所做。
小蜜蜂是一种非常勤劳的小动物,从早忙到晚。他不但勤劳还很聪明,谁能知道小蜜蜂是怎样告诉同伴花园的具体位置呢?(小蜜蜂使用跳舞的方式来告诉,如果花园比较近就跳圆圈舞,如果远就跳8字舞。)你还知道小蜜蜂的哪些特点?
师:你们还能设计更多的形状吗?(生设计其他形状)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动力,通过创设情境,介绍作品背景,聆听全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
5、复听乐曲《蜜蜂》
师:下面,我们每组设计一个队形,去告诉那些还没来采蜜的的小蜜蜂快来采蜜吧!(师问各组设计的队形,并安排位置,放音乐学生按自己设计的队形模仿小蜜蜂飞舞)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二)表演《小蜜蜂》
1、导入课题:蜜蜂真是太可爱了,即爱劳动又团结,你们想不想学习它,好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首小蜜蜂劳动场面的一首歌,《小蜜蜂》
2、听录音范唱。让我们先来看看蜜蜂劳动的场面,注意听听蜜蜂在说什么?情绪怎样?
3、有感情的按节奏读歌词。
4、让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再听一遍(第2次听)
听范唱后师提问 :歌曲是几拍?2/4拍的节奏特点是什么?(强弱)让我们打一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打表示强弱。
5、学唱歌曲: 第一步:学唱第一段
(1)导语:歌曲中有一句歌词反复出现。你知道是哪一句吗?(根据学生需要决定是否再听歌曲)
(2)让我们看歌页一起唱一唱。中间一句留给我,你们来唱前后相同的两句,行吗?请你听听老师唱到了什么?这里的歌词比较紧密,所以要求大家尽可能地把歌词唱清楚。
(3)你能连贯演唱第一段了吗?(生跟琴演唱第一段,根据演唱情况,用不同方式练唱)
【设计意图:歌曲简短,聆听后,师生合作演唱,降低难度,中间一句节奏紧密,通过练习解决难点】 第二步:学唱后两段
(1)导语:现在你已经能够熟练地演唱第一段,那么剩下的两段就不难了。请你把边听音乐边替换两段歌词,试着唱一唱,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试着背一背歌曲。
(2)让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吧。(教师弹伴奏)
【设计意图:有了第一段的铺垫,通过替换歌词的方法学会后两段歌词,让学生自学、背唱,避免了枯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步:歌曲处理(1)歌曲整体情绪表现:我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愉快、轻松的。我们要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轻松与愉快呢?思考并回答:用轻巧、柔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2)“嗡”字的处理:
我们知道音有强有弱,歌曲中的“嗡”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呢?蜜蜂震动翅膀的声音比较弱,所以,在演唱三个“嗡”字时,我们应该用弱的力度。
(3)休止符:
通过课前的研究,我们知道小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比较长,但歌曲中为什么要使用休止符呢?思考后回答:因为小蜜蜂是一种可爱、勤劳的小动物。为了突出它的可爱,不拉长声,所以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了休止符。
(4)、变化速度:
第一段:如果要表现我们对待益虫的决心与态度,用怎样的速度合适?(稍快)第二段:为了表现小蜜蜂千里寻找蜂蜜,我们要不要改变速度?(稍慢)第三段:你从歌词中能不能找到速度变化的依据?(稍快)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歌曲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和老师的点拨,体会感悟歌曲情绪】
6、感情演唱歌曲。
7、视唱旋律(分组自学、小组试唱、全班跟琴唱)
【设计意图:旋律是字母谱,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练习,学生会很轻松的学会旋律的】(三)创造表现
师:1小蜜蜂飞行时的声音时强还是弱呀,(弱)教师示范唱和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声音:轻柔,动作:做煽动翅膀也要轻快,脚尖点地。师生共同做。)2小蜜蜂在忙碌采蜜的时候应该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同学先听老师唱一下。让我们用左右拍手左右摆头的动作来唱一遍。,3随音乐集体跳一遍。让我们完整地把这首好听的歌曲演唱一遍,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舞蹈动作自己设计,可以原地做、也可以转圆圈做,还可以转八字做动作。(戴头饰表演)
【设计意图:各组表现好的戴头饰表演,激发表演欲望。音乐教学中,音乐活动是最具体、最有效的体验和学习方法之一,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锻炼了音乐创造力。】
三、完美结课:(勤劳,团结,奉献)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蜜蜂一样勤劳,团结同学,乐于助人,长大了报效祖国。下面就让我们学着小蜜蜂的样子飞出教室到大自然里感受美好的季节吧!(边唱歌曲,边模仿蜜蜂飞舞出教室)
【设计意图: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蜜蜂》这首歌,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什么?
《小 蜜 蜂》 教 学 设 计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九单元)
王 巧 云
乌市六十三小
第三篇:小蜜蜂教学设计
篇一:14.《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
东营区第三中学 执笔人:张中华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篇阅读课文真实的地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过程,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本课按作者的思考,实验以及实验所得的顺序来写。作者先写思考—蜜蜂究竟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然后写了解这个问题而做实验—作者捉了自家花园的40只蜜蜂,分别作了记号。然后到野外放飞20只,最后所得—17只先后飞回,从而证实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教材分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 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目标:
1、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 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20年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应在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具准备: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明确实验内容解疑促读。]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积极组织学生交流,这既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资料”的机会,也是学生互动、信息互补、资源共享、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扩大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从而更激发起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增添了搜集资料的动力。]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课文,同位互助认读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2、检查生字
试验 证实 阻力 几乎(jī)几个(jǐ)推测 沿途 超常 尽管(jǐn)尽力(jìn)陌生 准确无误 闷热(mēn)纳闷(mèn)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设计意图:老师用“准确无误”来形容读得正确的孩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同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检查句子,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设计意图:给孩子当堂学习的时间,解决多音字,提高阅读能力]
三、生生互动,解疑促读。
1、句子读得真不错,连着几个有难度的多音字也读得准确无误。不知道课文读得是不是也很好啊。接读课文,不读的孩子,仔细听,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指名说(做试验;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适当引导说完整。
学生质疑
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2、那么你有没有兴趣和作者一起去做这个实验呢?画出能表示作者实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请学生说,其他人可以补充。老师相机板书。
3、“几乎要触到地面”转换角色,你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样想?
4、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①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他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他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②看到经历过那么多困难之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5、学到这儿,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你怎么认为的。[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再通过朗读明确实验的做法。在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使教学更灵活紧凑;又能启迪学生思维,点燃他们智慧火花的有效手段。学生提出问题之后不要逐个解答,而是先把这些问题“还”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研读讨论尝试解决。这样既明确了蜜蜂确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
四、书写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间不要写成“良”,“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
2、“途、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设计意图:还要加强写字方面的教学,写字是巩固识字的一种重要手段,注意识字写字的同步教学,扎实教好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让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以优美的线条组合在学生的笔尖流淌.我相信在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中,学生对于汉字会慢慢加深自己的理解,会积累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 蜜蜂
几乎(jī)几个(jǐ)尽管(jǐn)尽力(jìn)闷热(mēn)纳闷(mèn)
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答案:
1、zhèng zǔ jī chāo gài kuò
2、验证 检测 合适 样式 勤俭 原则 包括 试一试
3、尽管??仍然?? 不是??而是?? 篇二:《蜜蜂》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两课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而在此意义上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是解读现代语文学习的神奇撬杆。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充分展开默读训练,语言感悟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文本所蕴含的精神,豁然享受语文之美。
《蜜蜂》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课文记叙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蜜蜂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本组课文围绕“观察”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学习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理解运用词语,感受科学家勤动手、细观察、善思考的科学精神。
新课标对小学中段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充分体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力争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减少、阻力、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来的。
这篇课文安排两课时的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在疏通生字词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试验的步骤,体会试验的严谨性。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些试验步骤有条理地介绍清楚,感受科学家勤动手、细观察、善思考的科学精神。
ppt课件
一、猜图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位科学家。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吗? ppt:多媒体呈现法布尔的照片 [生]:法布尔。[师]:对,他就是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法布尔,他一生都在研究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下真实地记录昆虫的各种特点,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著作。
[师]:瞧,这就是《昆虫记》
ppt:多媒体呈现《昆虫记》的封面
[师]: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它,去阅读其中的一则——蜜蜂。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和蜜蜂有关的课文《蜜蜂引路》?那篇课文告诉我们蜜蜂是一种怎样的昆虫呢?
[生]:认路本领很高。
[师]:那法布尔的这篇《蜜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自由朗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自由朗读)
(一)生字词教学 [师]:我们先来看看昨天的预习情况,这几个生字词谁能够把它们读准确。(指名读,齐读)
ppt 无论 试验 纸袋 证实 尽管 几乎
大概
减少 阻力 遥远 推测 包括
检查
迷失 沿途 陌生 超常 本能
记忆力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闷了好久
(强调“证”是后鼻音,“尽”是前鼻音,“阻”是平舌音)
[师]:在这些生字词中,你觉得哪些容易写错的,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相机强调“减”是两点水;“概”的中间部分不要写错;“试”不要多一撇)
(板书并书空:“减”“概”“试”)
[师]:这里有好几个多音字,我看看谁的小眼睛最尖,能把它们全都找出来。
[生]:几、尽、闷 [师]:你能给它们分别组个词吗?
ppt:几乎,几个;尽管,尽力;闷了好久,闷闷不乐
[师]:老师这里还有这四个字,观察一下这四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试、论、误、证)
[生]:左右结构;都是言字旁
[师]:而且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我们都学过,右半部分念什么就念什么,这样的字叫做?
[生]:形声字 [师]:我们最后再来把这些生字词读两遍
(生齐读)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如果觉得有点困难,老师给你们一点小提示(填空帮助)
ppt: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为了证实蜜蜂有()的能力,做了个试验。他得出了蜜蜂这种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而是()的结论。
[师]:(指名说,一起说)[师]:老师还根据这个主要内容,做了一份试验报告,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张报告单填写完整。
ppt:试验目的: 试验过程: 试验结果:
三、披文入情、深入感受
(一)试验目的
[师]:下面谁能来说说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生]:他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ppt: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师]:一起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为什么法布尔一定要写上“听说”这个词呢?
[生]:因为这是他听别人说的,并不是确定的。
[师]:是啊,听说就表示不一定真实可靠。假如现在老师告诉你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它的花瓣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是怎么想的?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想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会去努力找到那朵花。
[师]:是啊,你肯定会质疑,会思考。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他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做了个试验验证,我觉得他是一个讲究事实的人。
[师]:是的,这就是法布尔做试验的原因,他一定要亲自试验来验证所听说的,他并没有听风就是雨,而是坚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说明他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非常的严谨。
[师]:我们一起再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
[师]:法布尔究竟是怎样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蜜蜂》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二、试验过程 [师]:那他究竟是如何验证这个试验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这个试验的过程。(生默读)[师]:谁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这个试验的步骤。(同桌互说)(请两位学生说)[生]:我先在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接着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让小女儿在蜂
窝旁等着,最后,自己带着蜜蜂走了两里路,把蜜蜂放了出来。
[师]: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出来(板书)ppt:捉蜜蜂—做记号—等蜜蜂—放蜜蜂
(一)自家花园 [师]:这里你有没有注意到,法布尔是从自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他为什么不随便从外面捉几只呢?
[生]:因为只有从自家花园里捉的蜜蜂才能回自己家,从别的地方捉来的蜜蜂就不一定回到花园了。
[师]:是啊,如果捉了其他地方的蜜蜂还得找到它们的蜂窝,不方便观察。所以,捉自家的蜜蜂是为了便于观察。
(二)做记号 [师]:那为什么还要给蜜蜂做上白色的记号?
[生]:为了证实这些蜜蜂是我放飞的。
[师]:这样就能和其他的蜜蜂区分开来。
(三)等蜜蜂 [师]: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又是为什么呢?
[生]:能计算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师]:我们从课文后面就能知道女儿一直在看着时间,掌握着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四)两里路 [师]:法布尔为什么要走两里路才打开纸袋呢?
[生]:走两里路蜜蜂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那近的距离就更别说了。
[师]:是啊,路程远一点,更加能说明问题,验证这个试验。
(五)整体感知 [师]:你觉得这几个试验的步骤去掉一个行不行?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个环节?
ppt:
1、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
2、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3、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4、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
[生]:不能。少掉一个环节试验就不准确了。篇三:小蜜蜂教学设计
二年级音乐《小蜜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和意图:
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下教学构思:本节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音乐知识融入到学生所喜爱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听赏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歌曲的学唱、演唱过程中,学生们都会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因为他们置身于大树林之中,并且用自学的方式来学唱歌曲既增添了孩子们的信心,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读谱唱谱过程,在情境布置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都是用多听、多感受的方法,通过听觉为先导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设计特色:
1、创设情境,将黑板布置成环境优美的花丛、树林。
2、自主学习曲谱,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提高识谱和自学能力。
3、以兴趣为动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蜜蜂》,学唱表演唱《小蜜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表现歌曲,亲身的参与和体验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2.过程与方法:采用律动、聆听、模仿、自学的形式学习歌曲。通过理解、引导、分析、表现歌曲。将聆听、歌唱、表演相结合充分感受音乐所描述的“飞”的形象,并能有创新的表演相应的体态律动。3.知识与技能:聆听《蜜蜂》、感受音色的表现力。运用轻巧、愉快的声音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蜜蜂》,体会音乐表现“飞”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
1、歌唱时能做到在速度统一的前提下,演唱第二乐句时尤其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
2、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表现作用。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布置黑板,小蜜蜂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
(一)聆听《蜜蜂》
1、导语:动物除了有自己特殊的叫声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请你听一段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是哪一类动物?请用它们独特的动作表现出来。(播放《蜜蜂》片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觉充分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导入】
2学生初听音乐并用动作表示答案。
3、师:从同学们的动作中,老师看出来了是会飞的小精灵,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蜜蜂)
4、分析乐曲
师: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我听到音乐的速度很快,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这的确是一段用小提琴来模仿小蜜蜂飞舞形象的音乐,是由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弗朗索瓦.舒伯特所做。
小蜜蜂是一种非常勤劳的小动物,从早忙到晚。他不但勤劳还很聪明,谁能知道小蜜蜂是怎样告诉同伴花园的具体位置呢?(小蜜蜂使用跳舞的方式来告诉,如果花园比较近就跳圆圈舞,如果远就跳8字舞。)你还知道小蜜蜂的哪些特点?
师:你们还能设计更多的形状吗?(生设计其他形状)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动力,通过创设情境,介绍作品背景,聆听全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
5、复听乐曲《蜜蜂》
师:下面,我们每组设计一个队形,去告诉那些还没来采蜜的的小蜜蜂快来采蜜吧!(师问各组设计的队形,并安排位置,放音乐学生按自己设计的队形模仿小蜜蜂飞舞)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二)表演《小蜜蜂》
1、导入课题:蜜蜂真是太可爱了,即爱劳动又团结,你们想不想学习它,好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首小蜜蜂劳动场面的一首歌,《小蜜蜂》
2、听录音范唱。
让我们先来看看蜜蜂劳动的场面,注意听听蜜蜂在说什么?情绪怎样?
3、有感情的按节奏读歌词。
4、让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再听一遍(第2次听)
听范唱后师提问 :歌曲是几拍?2/4拍的节奏特点是什么?(强弱)让我们打一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打表示强弱。
5、学唱歌曲:
第一步:学唱第一段
(1)导语:歌曲中有一句歌词反复出现。你知道是哪一句吗?(根据学生需要决定是否再听歌曲)
(2)让我们看歌页一起唱一唱。中间一句留给我,你们来唱前后相同的两句,行吗?请你听听老师唱到了什么?这里的歌词比较紧密,所以要求大家尽可能地把歌词唱清楚。
(3)你能连贯演唱第一段了吗?(生跟琴演唱第一段,根据演唱情况,用不同方式练唱)
【设计意图:歌曲简短,聆听后,师生合作演唱,降低难度,中间一句节奏紧密,通过练习解决难点】
第二步:学唱后两段
(1)导语:现在你已经能够熟练地演唱第一段,那么剩下的两段就不难了。请你把边听音乐边替换两段歌词,试着唱一唱,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试着背一背歌曲。
(2)让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吧。(教师弹伴奏)
【设计意图:有了第一段的铺垫,通过替换歌词的方法学会后两段歌词,让学生自学、背唱,避免了枯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步:歌曲处理
(1)歌曲整体情绪表现:我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愉快、轻松的。我们要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轻松与愉快呢?思考并回答:用轻巧、柔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2)“嗡”字的处理:
我们知道音有强有弱,歌曲中的“嗡”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呢?蜜蜂震动翅膀的声音比较弱,所以,在演唱三个“嗡”字时,我们应该用弱的力度。
(3)休止符: 通过课前的研究,我们知道小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比较长,但歌曲中为什么要使用休止符呢?思考后回答:因为小蜜蜂是一种可爱、勤劳的小动物。为了突出它的可爱,不拉长声,所以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了休止符。
(4)、变化速度:
第一段:如果要表现我们对待益虫的决心与态度,用怎样的速度合适?(稍快)
第二段:为了表现小蜜蜂千里寻找蜂蜜,我们要不要改变速度?(稍慢)
第三段:你从歌词中能不能找到速度变化的依据?(稍快)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歌曲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和老师的点拨,体会感悟歌曲情绪】
6、感情演唱歌曲。
7、视唱旋律(分组自学、小组试唱、全班跟琴唱)
【设计意图:旋律是字母谱,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练习,学生会很轻松的学会旋律的】(三)创造表现
师:1小蜜蜂飞行时的声音时强还是弱呀,(弱)教师示范唱和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声音:轻柔,动作:做煽动翅膀也要轻快,脚尖点地。师生共同做。)篇四:小蜜蜂教学设计
番禺区第六届小学教师新秀评比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四册
第九课 小蜜蜂
[执教者]谢婷婷 [单位]东涌镇中心小学 [时间]2008年4月18日
《小蜜蜂》教学设计
番禺区东涌镇中心小学 谢婷婷
(一)教学理念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针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激发兴趣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境激发——情境体验——情境创作为线索,把游戏、设疑、谜语、表演等贯穿其中,给学生留下很大的空间,从各个方面层层诱导,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之中,通过自主学习发挥现象、自我表现,并通过学生、教师之间的共同活动与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采用猜谜、聆听、创编、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三)教学分析
新课程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
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本课的设计中,聆听音乐《小蜜蜂》,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小蜜蜂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优美旋律,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并在音乐中得到艺术的陶冶。最后进行的综合艺术体验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在广阔的艺术环境中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从全曲的最高音开始,一拍一音级进而下:5 4 │3 0 │这是个简洁而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主题,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振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加上急呼吸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音乐上形成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歌曲《小蜜蜂》,并能用创造性的表演表现歌曲,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歌词卡片、花草卡片、小动物卡片。
(七)教学过程
篇五:殷媛媛《小蜜蜂》教学设计
小 蜜 蜂
教学理念: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体现学生为主的“人本位”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爱表现,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但是对音乐的感知还比较粗线。本堂课的设计就是以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游戏活动中的逐渐渗透,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二年级(4册)的内容,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5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从全曲最高音开始,一拍一音级进而下。简洁的主题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振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加上急呼吸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废物的形象,第三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反复,音乐上形成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能认真聆听《野蜂飞舞》并感受音乐的速度。
2、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并能随着音乐用小乐器为音乐伴奏。
3、培养学生爱护蜜蜂,爱护花草树木的的思想品德。
重点难点:
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并能随着音乐用小乐器为音乐伴奏。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圆舞板、棒钗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
1、学生听着欢快的音乐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师:今天很高兴能跟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还有一位昆虫朋友要来到音乐室跟同学们一起上音乐课。它说要先跳一段舞蹈,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一猜它是谁?
(播放音乐《野蜂飞舞》,ppt显示:问谁来了?)
师:是谁来了?
生:蜜蜂!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是蜜蜂来了?(请生举手回答)生:我觉得音乐好像蜜蜂在飞的声音。
师:那音乐给你的感觉是蜜蜂是快速的飞还是慢慢的飞? 生:蜜蜂给我的感觉是快速的飞。
师: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蜜蜂怎样飞过来的?
生用动作表示。
师:好,全班同学都站起来,都来试试蜜蜂是怎样飞的?(师用“啦”哼唱第一段音乐)
4、师:小蜜蜂们都飞得千姿百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
(幻灯片显示:蜜蜂)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棒,就是一群蜜蜂来了。它们迫不及待地要赶过来跟同学们见面,快速地飞奔而来,一路飞舞,一路欢歌。刚刚的音乐我们能感觉到蜜蜂是多么欢快地飞舞而来,那同学们想听听蜜蜂是怎样唱歌的吗?
生:想。
二、教唱歌曲 27分
1、感受歌曲情绪 3分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感觉一下,蜜蜂是用怎样的情绪歌唱的?
(播放歌曲《小蜜蜂》,第二段时师做手势让学生示意模仿。)师:蜜蜂是用怎样的情绪歌唱的?
生:欢快地、愉悦地?
2、节奏导入 5分
师:对了,这是首欢快的歌曲,刚刚同学们的小眼睛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做了几个动作?
生:2个。
师:分别做了什么动作呢?哪个同学模仿一下?
生:一个拍手,一个拍腿。
师:如果用强弱表示,哪个动作表示强拍,哪个动作表示弱拍? 生:拍手的动作表示强拍,拍腿的动作表示弱拍。
师:很棒!小蜜蜂这首歌是四二拍的节奏,四二拍的节奏规律是强弱,强弱。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拍打一次节奏吧
(播放歌曲《小蜜蜂》,拍打节奏)
3、音高唱名 5分
师:同学们都打的很棒。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歌吧,注意看,小蜜蜂有一双翅膀?(师平举双手。左手固定mi音高,右手走旋律线条。先范唱前两句,用优美,轻快的声音示范,生跟着轻唱。师用钢琴伴奏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坐挺直,用欢快的声音歌唱。)
师:真好听!我们看看幻灯片,把音名唱下来。(播放幻灯片)
师:如果你们都是一群小蜜蜂,让钢琴声化作一阵风,把你们送到百花园中吧。
(师钢琴伴奏唱音名)
4、拼歌词游戏 6分
师:真好听,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百花园了。你们看看你们最喜欢哪朵花?
生: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 师:我们来把这些花采到百花园中吧。同学们先分为三组,每组仔细听你们那一段歌曲,先听出来的小蜜蜂要飞上来把花歌词送到百花园中,看哪组同学耳朵最棒?
师:现在全班先分为三组,左边这些同学是红叶组,中间的这些同学是绿树组,右边的这些同学是蓝天组,好,现在红叶组的同学举手示意?绿树组的同学举手示意?.蓝天组的同学举手示意?.都清楚了,现在请仔细听音乐。
(分段播放歌曲《小蜜蜂》,给每组时间上来把歌词贴好。)师:我们一起来检查都拼对了没有?每组同学可以轻轻的跟着唱一次。
(师播幻灯片《小蜜蜂》的歌词,并播放歌曲)
5、解决重难点 5分
师:很棒,都拼对了!现在我们来读一读第一段歌词,老师唱唱名你们把歌词唱出来。
第四篇:小蜜蜂教学设计
《小蜜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保护益虫之感。
2.以体验为主,用猜谜、闯关、聆听、合作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3.能用愉悦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小蜜蜂》,了解蜜蜂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用愉快的声音、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并能清晰演唱。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学习
(一)导入
1.猜谜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竖起小耳朵挺好了。(谜语:一只小虫嗡嗡嗡,飞来飞去花丛中,勤采花粉多酿蜜,人人夸它爱劳动。)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
2.了解蜜蜂相关知识。师:嗡嗡是蜜蜂的叫声吗?(嗡嗡可不是蜜蜂的叫声,是蜜蜂翅膀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因为蜜蜂每 1 分钟拍打翅膀200~400次。)师:让我们来学学小蜜蜂拍打翅膀飞一飞。飞的真棒,可是小蜜蜂还有一些不满意,它说,我可比你们飞的有节奏多了,你们听: 嗡 嗡 | 嗡 0 | 飞吧 小蜜 | 蜂 0 ||。我们再来飞一下。小蜜蜂要求挺多,它说还要有旋律的,你们再听(师唱一遍)师:随着小蜜蜂飞呀飞,来到了花园里,这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辛勤工作的小蜜蜂真是太可爱了,你们想不想学一首关于它的歌曲啊?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首有关小蜜蜂劳动场面的歌曲,歌曲名字是《小蜜蜂》。板书出示课题《小蜜蜂》。
(二)基础学习
1.师:歌曲欣赏完了,小蜜蜂飞的真可爱,那下面又来了几位小蜜蜂的好朋友,它们要找小蜜蜂玩,我们一起猜一猜他们是谁?游戏练声(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吧)
2.练声曲:师: 5 4 | 3 0 | 2342 | 1 0 ||(喵喵喵,猜猜我是谁)小狗、小猫、青蛙等。(调整歌唱姿势)
小动物们要找到小蜜蜂玩需要通过重重关卡,你们能帮助它们闯关吗?
(三)学习歌曲
1.第一关小小节奏家 X X | X 0 | XXXX | X 0 | | ① 解决休止停顿:(这条节奏中出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师示范)② 注意二拍子的强弱关系(师示范,学生找出强弱)③ 整条节奏进行打击,注意强弱、停顿。
2.第二关小小舞蹈家 师:终于来到第二关了,我们看下第二关都出现了谁啊?对,出现了音符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5 4 | 3 0 | 2342 | 1 0 || ① 生认音 ② 师范唱,生跟唱 ③ 生跟钢琴唱
师:下面老师要考验你们的反映,当我们听到“5 4 | 3 0 | 23 42 | 1 0 ||”这个旋律的时候,你们就马上拍动自己的翅膀。不是这段旋律时,就不准动了,你们有信心过关吗?好,小耳朵、小手准备好了。(播放音乐)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小蜜蜂都对你们竖起大拇指了。它决定邀请大家一起来花园里玩。3.第三关
第一段: 师:花园里有三朵奇特的小花,当小蜜蜂飞过时,小花在与小蜜蜂说悄悄话。同学们来帮老师听一听第一朵小花在说什么呢?(播放第一段音乐)师揭示第一段歌词“我们绝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子”。师:咦,老师有个问题了,为什么蜜蜂会蜇人,还被称为是益虫呢?(采花蜜,酿造蜂蜜,蜂蜜可以解毒,蜂王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师:所以我们要谨记第一朵小花说的话,绝不伤害它,让我们带着爱护它保护它的情绪学一学。(生跟琴慢唱第一段)板书“益虫”
第二段 师:听完第一朵小花说的话,让我们赶紧来听听第二朵小花说什么了。(听第二段音乐)第二朵小花赞美小蜜蜂呢,让我们一起跟着小花赞美它(按节奏读歌词,“为采花蜜辛勤劳动,为采花蜜辛勤劳动”。师:小蜜蜂早上采集花粉,晚上酿 3 蜜,一天到晚工作,勤劳吗?(自述经历:以前我到亲戚家的院子玩,被一些小蜜蜂深深感动了,我看见他们正在向日葵上面认真吸允着花蜜,完全不顾在拍照的我,看着他们做事坚持不懈,那么勤奋的样子,我想啊,他们可比我们有些小朋友,写一下作业就说手累不写了,跑几步又半途而废,你们说我们要学习小蜜蜂什么品质呢?—— 勤劳,做事要坚持)(跟琴慢唱第二段)板书“勤劳”
第三段 师:看到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前面两朵小花的话,第三朵小花也大声的说出了自己的话,我们来一起念一下吧。(按节奏读歌词“花蜜采的又多又香,高高兴兴飞回蜂房”)师:这一段告诉同学们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蜜蜂呢?你说它的心情怎样? 师:一天的忙碌,一天的收获,小蜜蜂满载而归了,请同学们继续保持微笑并用快乐的感觉唱一唱。(板书“快乐”)(1)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2)跟音乐演唱,老师手指到哪里就哪组唱(师做动作)(3)师:同学们唱的真棒,这首德国歌曲《小蜜蜂》旋律简单、优美。同学们,今天也让我们来做一回小蜜蜂和花朵进行交流吧。师当小蜜蜂,生分成三组当花朵 请学生来当小蜜蜂(3-5人)教师做适当点评
(4)学习歌谱 师:小蜜蜂说啊,小朋友们学小蜜蜂学的有模有样的,唱歌也好听,可是,你们会唱歌谱嘛?(生先认音,再跟随老师唱谱)
4.第四关 师:歌谱呢我们都会唱了,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谁最细心,这首歌曲由哪几个音符宝宝构成呢?(生说师写12345)
5.经过了重重关卡,小动物们闯关成功!与小蜜蜂见面啦!
三、创编活动
师:刚刚细心的同学们找到了作曲家创作这首歌曲只用了5个音符宝宝,这个作曲家可真厉害。今天,老师也想邀请大家来当一回作曲家,只用这五个音符宝宝写一条旋律,属于自己的旋律。
1.板书画出旋律填空卡(限制小节,限制节奏)2.学生分4组思考讨论,师在旁指导 3.展示成果,请创作人一起来唱一唱。
四、巩固 师:刚刚同学们创编了优美的旋律,但是刚刚学的歌曲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师:好,那我们再完整的演唱一遍。
五、欣赏乐曲《蜜蜂》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蜜蜂》这首歌曲,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什么品质呢?(勤劳,快乐,坚持不懈)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小蜜蜂那样。同时小蜜蜂还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她。最后让我们学着小蜜蜂的样子飞出教室吧。
孙超
2018年3月28日
第五篇:歌曲《小蜜蜂》教学设计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歌曲《小蜜蜂》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蜜蜂》
二.教学分析:《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G大调。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从全曲的最高音开始,一拍一音级进而下: ?这是个简洁而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主题,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振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加上急呼吸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音乐上形成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
三.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带着愉悦的的心情演唱歌曲《小蜜蜂》。2.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3.用猜谜、游戏、聆听、编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重点:用愉快的声音、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小蜜蜂》
五.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句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
六.教具准备:
教师:钢琴 多媒体教学课件 录音机 磁带 头饰 打击乐等
学生:音乐书 口风琴
七.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入教室(阶段目标:创设音乐环境、组织教学)
教师:播放歌曲《音乐是好朋友》
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并随着音乐声歌唱。
教师:这首歌叫什么?是哪个国家小朋友唱的?
学生:德国
教师:歌曲旋律非常简单、歌词也朗朗上口,所以非常收小朋友喜爱。除了用歌声我们还能怎样表现这首歌曲呢?
学生:口风琴
教师:我们一起来分工合作。
学生:负责用口风琴吹奏 5 6 7 1几个音。
教师:能完整吹奏的同学跟着老师,感觉自己把握不大的同学就按照我们刚才练的那样吹。
学生:与教师合奏。
过渡语:
我们不仅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而且我们还能用手中的乐器演奏,同学们真能干。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听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播放歌曲伴奏的音乐)
二. 学习歌曲《小蜜蜂》(阶段目标:用愉快的情绪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
2.节奏训练
教师:这次大家都听对了。我们一起看节奏(用准备好的酸奶碗在地板上摆放节奏)
学生:看着老师摆并用“嗒”来读。
教师:大家读的真齐。老师把节奏谱完整的给大家看,想让大家从头读完节奏,不知有没有困难?
学生:充满信心回答没有困难。
教师:好,我们听音乐来读(播放歌曲伴奏的音乐)
3.学习歌词
教师:歌词唱的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听(播放歌曲录音)
学生:完整的听歌曲。
教师:歌词唱的什么呀?
学生:小蜜蜂采花蜜(或其他)
教师:老师告诉大家这首好听的歌曲,也是德国小朋友最爱唱的,名字就叫《小蜜蜂》,歌曲赞美了勤劳的小蜜蜂。我们听第一段是怎么唱的(播放歌曲第一段)
学生:再次接触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教师:带着大家唱一唱。
教师:会唱的同学中有愿意唱给大家听的吗?
学生:展示。
教师:这些同学很勇敢,老师很钦佩你们,刚学完就给大家表演,真了不起。下面我们看第二段歌词,我们先自己尝试着唱一唱,好吗?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歌曲第二段。
教师:有没有想唱第三段的呢?
学生:几个人唱第三段。
教师:我们学习了三段歌词,有谁产生了想三段连起来唱的想法?
学生:举手。
教师:我来伴奏,大家一起来。
学生:跟着音乐完整的唱歌词。
教师:小蜜蜂勤劳的工作,为大家制造出最好蜜,所以我们要爱护他们。
三. 歌曲表现(阶段目标: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演歌曲)
过渡语:大家学习的时候非常专心,所以我们很快就会唱歌曲了。怎么让小蜜蜂活动起来呢?
教师:老师准备了小蜜蜂的头饰,请几位小蜜蜂上来表现一下。
学生:配合表现,做飞的动作(双臂从两侧向头上,双手手腕固定后再下来,然后再做同样的动作)
教师:还有要来的吗?
学生:小组来设计动作(每组同学设计一段歌词就可以)。
教师:请三个小组来展示。
学生:展示
四. 器乐练习(阶段目标:用器乐吹奏歌曲)
教师:演唱、表演完歌曲,我们还能怎样表现?
学生:乐器
教师:我们来唱一下歌谱
学生:展示
教师:纠正指法
学生:与教师合奏。
小结语:
今天这节课,老师发现大家都进步了,有同学学歌词非常快,还有同学吹口风琴非常快。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有的同学可能还不熟,没关系,希望大家下去复习,争取下节课给大家展示。
教学设计思路:我这节课的设计也是针对二年级同学现有水平、能力而设计的。突出一点就是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使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不同程度的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学分了四大块导入部分是用我们刚学过的德国歌曲《音乐是好朋友》;学习歌曲部分中包括感受、节奏训练、打击乐伴奏、学习歌词几个部分。在这里重点启发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表现歌曲,也就是从情感上表现歌曲。歌曲表现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小蜜蜂愉快飞翔的动作。简单一点就可以,重要的是要合上音乐。最后的器乐练习部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展示,他们应该能胜任。总之,通过本课教学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就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及多元的综合练习交织在一起,应该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