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现代教学设计是在传统备课的原型上发展起来的。
教师所作的课前准备一般包括钻研和组织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准备有关教具和设计板书等。其中的教案,是在上每节课之前预先对每节课的设计,是教师讲课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
从传统的备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有如下浅层次的特点:
1、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代学,强调教的设计;
2、备课基于对教材知识点的传授,教案就是教学实施的脚本;
3、以教学经验为备课依据;
4、备课是课前的准备,它的内容是预设的、静态的、课堂教学强调教案的忠实执行;
5、重心在分析教材、梳理知识等方面,教师是“教教材”,其重要职能往往是实现和强化教材、缺失自己的教学创意;
6、成果比较单一,主要是教案。
无疑,其形式——教案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轨迹,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这也正是我们学校领导检查老师教案的依据。其用心可谓良苦,但往往问题也就出在这儿。
现代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盘否定,而是与传统备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都是课前的教学准备,有各自的具体环节,包含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考虑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形成一定的教学实施计划,有自己的教学评价,也都涉及到文字记载等。但现代教学设计又不同于传统备课,打破了其形式和要求,实现了教学设计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体现了新课程精神和要求,是教学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以学论教,强调学的设计;
2、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3、教学设计的主体工作需要在课前完成,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设计贯穿于课的过程中;
4、现代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式的教学程式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原则,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多向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5、现代教学设计适用的范围更宽,运用的资源更丰富,手段更先进。现代教学设计不仅以教案等文本形式存在,更以教学软件、教学媒体等作为载体,表现为课件,大大地增加了知识容量,显示了生动、形象的视听功能,整合了不同知识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大地强化了教学设计效果。
现代教学设计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远远超越了教案本身,是对教案在三维上的扩展和延伸。现代教学设计使新课程标准及其反映的先进理念在备课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篇: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现代教学设计是在传统备课的原型上发展起来的。
教师所作的课前准备一般包括钻研和组织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准备有关教具和设计板书等。其中的教案,是在上每节课之前预先对每节课的设计,是教师讲课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
从传统的备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有如下浅层次的特点:
1、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代学,强调教的设计;
2、备课基于对教材知识点的传授,教案就是教学实施的脚本;
3、以教学经验为备课依据;
4、备课是课前的准备,它的内容是预设的、静态的、课堂教学强调教案的忠实执行;
5、重心在分析教材、梳理知识等方面,教师是“教教材”,其重要职能往往是实现和强化教材、缺失自己的教学创意;
6、成果比较单一,主要是教案。
无疑,其形式——教案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轨迹,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这也正是我们学校领导检查老师教案的依据。其用心可谓良苦,但往往问题也就出在这儿。
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盘否定,而是与传统备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都是课前的教学准备,有各自的具体环节,包含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考虑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形成一定的教学实施计划,有自己的教学评价,也都涉及到文字记载等。但现代教学设计又不同于传统备课,打破了其形式和要求,实现了教学设计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体现了新课程精神和要求,是教学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以学论教,强调学的设计;
2、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3、教学设计的主体工作需要在课前完成,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设计贯穿于课的过程中;
4、现代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式的教学程式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原则,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多向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5、现代教学设计适用的范围更宽,运用的资源更丰富,手段更先进。
教学设计不仅以教案等文本形式存在,更以教学软件、教学媒体等作为载体,表现为课件,大大地增加了知识容量,显示了生动、形象的视听功能,整合了不同知识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大地强化了教学设计效果。
教学设计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远远超越了教案本身,是对教案在三维上的扩展和延伸。现代教学设计使新课程标准及其反映的先进理念在备课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篇:传统备课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对比
传统备课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对比
王彬 1220440114 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学设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备课,成为了教学的重要部分。为什么传统的备课会被现代教学设计所取代?下面,我们将二者进行对比。
首先,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1.二者都注重教学的过程化,重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组成,重视对各个环节的情景预设。可以说,二者的计划性是相同的。
2.二者的对于教学的一般程序相同。两者都是遵循: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策略)———小结(评价)的教学程序进行的。
3.二者同样关心教学的最后效果。但是,现代教学设计之所以能渐渐替代传统备课,还是因为二者之间的许多不同之处。
1.内涵与理论基础不同。
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有着同样的计划性,但是,传统备课是为了教师能够顺利的给出知识而进行的准备设计,属于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教师给出的刺激越大,学生的反应越大。而教学设计的内涵主要突出了“教”要基于“学”,教要为学服务。另外,传统备课的理论基础是依据教师的以往教学经验而准备的,可以说一次的备课结果可以使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现代教学设计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对于不同情景环境下的教学目标,应该设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讲究“教无定法”,将教学看作是一门艺术或技术。
2.教学目标不同。
传统的备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注重的只是知识的传播,完全以知识的教授为重点,价值取向单一。而现代教学设计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思维方法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的是解决学生更好的发展与学习。其价值取向是关注人的发展,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关注重点不同 同样属于课前的准备,传统备课是为怎样教而准备的,而现代教学设计是为怎样学而准备的。或者说是,传统备课的关注重点在于教师的教,以教师为主,然后才是教学对象;而现代教学设计的关注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
4.教学内容不同
传统备课强调的是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备课重点在于研究教学大纲。其重心放在了纯粹的知识教育,所适应的是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而现代教学设计,因为是以学生为起点,以学生为主,所以,教学内容综合而多样,不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
5.教学手段与实施方式不同
传统备课所涉及的教学手段单一,只是以简单的教师讲授为主。而现代教学设计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多样,包括实物投影仪、学具的运用,各种媒体的优化和多媒体的组合等。多样的教学手段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以及对于知识的系统理解。
虽然二者同样具有计划性,即对课堂的预设,但是,在实施方式上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在传统备课所预设的课堂上,教师角色首先定位于课堂的控制者,以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其次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作用是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传递,解释,示范。书本上的知识是作为静止的,绝对的结果,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记忆,模仿复制。而在教学设计的理论中,教师角色定位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引导与启发学生通过尝试,合作,质疑等过程,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做习题来学习。除此之外,二者在实施中的灵活变通性也不一样。无论是传统意义的备课还是教学设计,它们都是课堂教学前的预设,最后都要形成一个教学方案,在实施中,备课所对应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忠实执行教案的过程,没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节课往往会被认为是不太成功的一节课。教学设计追求的教学过程是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预设,保证了课堂教学不会陷入混乱状态,但预设不是束缚,成功的课堂不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而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课堂中产生的新信息,呈现出的新的课程资源,不断地调整预设,促进学生的生成与发展。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传统备课更加适应应试教育,而现代教学设计更加适应的是现代素质教育。可以说,二者是不同教育体制下的思路与形式,从其众多的不同点可以看出,现代教学设计是对传统备课的继承,发展与完善,更加适应当下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张建南: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的比较分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第二期
2.赖华强:谈谈教学设计原理对传统备课理论的改进.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6期.2006.6 3.覃尊君:用现代教学设计取代传统备课.湖北省鹤峰县第一中学
第四篇:体会”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体会”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仅以此文稿体会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所在:(此文为我区新课改教师教学设计汇编的序言)
今年九月,连山区作为省级实验区开始了全面的新课改实验工作。全体实验教师们积极学习课改新理念,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努力将对新课程的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使全区的新课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期末我们在基层单位推荐的300余篇教学设计中精选了43篇,编辑成《教海拾贝》,以求让我们共同思索,共同倾听这来自课改最前线的声音。
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验证,反之,我们又能从中更深刻地领悟教学理念。与以往的备课有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从着眼点看,以往的备课关注的是“课”,教师为如何讲而做准备;而教学设计则关注的是“学”,探究的是“以学定教”,展示的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的状态。其次,从发挥教师的作用上看,以往的备课,教师只是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教师更多研究的是如何传授好教材的知识内容,无形中教师自己演变成了教科书的“传声筒”。因此,教师的个性,教学的创造性很难体现;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融于教学之中,进行创造性地活动,从整体着眼,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努力。再次,从关注学生方面来看,以往的备课往往是“目中无人”。而教学设计则“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学设计既关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即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过程;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和环境,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等。同时,教学设计又能尽量预想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注重教学流程的生成性。
总之,教师努力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让学生有兴趣,使之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让他们受到鼓舞和激励,让他们学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新课标的精神也在这样的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最后,这43篇教学设计将以区别于“传统备课”的新姿态展现在大家而前,这里渗透着教师的辛勤劳动,也记载着他们的思索与奋进。愿各位教师能从中取长补短,虚心借鉴,提高自己,以便更好地投身课改实验,为全区小学的课改工作添砖加瓦,这也正是我们编辑此卷的初衷。
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研训部
二00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区别
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区别
传统教学观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靠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单向的,即教师—学生。它的一个弊端是忽视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它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死板。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单向互动向多向互动的转换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教师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是教师没有真正掌握它的理论精髓。二是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搞形式主义。而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乏教学有效性的观念。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对现代有效教学观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所以应多关注教学效益,不能追求形式。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4、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