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专业科全员培训作业~教学设计~《匆匆》

时间:2019-05-13 01:0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专业科全员培训作业~教学设计~《匆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专业科全员培训作业~教学设计~《匆匆》》。

第一篇:2013专业科全员培训作业~教学设计~《匆匆》

《匆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以哀婉的笔调抒写了一个旧时代文人处于一个**的年代里,面对“逃去如飞”的匆匆时光而产生的那种无奈与怅惘。

文章用语非常讲究:一是巧用修辞,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可感的物象。二是句式的整散结合,加上口语叠词的运用,不但有音乐的节奏美,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就是“读”,语文能力“读”是根本。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的。而且此文又是一篇美文,所以让学生充分地读、潜心地读,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赏读出文字的“情味”来,赏读出自己的情思来。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地处相对落后的农村学生,但这个班级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相对比较浓厚,但小组合作学习是这个班级学生的弱点,他们不善于在小组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难点:

1、感受语言美,体味文章拟人、排比的修饰手法及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收集关于时间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名言,今天,咱们就来比试比试,看谁的记性好,谁来说说有关时间的名言?

„„

2、师:大家的记性可真好,从这些名言中,你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3、师:是啊,每个人都在感慨时间太少了,太快了,老师也想起了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有感情朗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能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吗?”这句名言就是作家朱自清在一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中写到的。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引入从学生们所熟悉的名句引入自然,并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这些关于时间的名言中初步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家其人

师:课前了事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你们找到了什么资料?(学生展示资料)

师:大家都找的很好,老师再来补充几点(投影出示作家介绍)

[设计意图:课外阅读促进了课内阅读,突破了教材狭窄的范围,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对主自清这个人物有大概的了解,对接下来的对作者更深入的认识作好准备。]

三、初读赏读,激活学生情绪

师:今天,我们就要去学习朱自清笔下的《匆匆》,去看看他笔下的时间是什么样的?去感受作者那敏感的心。请你们静静地闭上眼睛,进入松弛的状态,回想过去一些美好的事情,做深呼吸运动,放松全身的肌肉。(听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读完后静呆半分钟,让学生回味体会,师板演几个重点字:涔、潸、裸、徘徊)

[设计意图:在美妙的音乐中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入主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师:默读课文,整体感悟,想一想(出示投影)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课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3、对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如果有,请找出答案。

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体会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大家明白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吗?

四、自由品读课文,品察文字的诗意美。

师:四人小组自读课文,读出声音了,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含义较深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书上批注,可以和同学讨论。

生:自由读书,讨论交流,写批注,师巡视。

师: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一定有很多收获,老师希望与你们交流,分享你们收获的快乐。

[设计意图:在体会中读,在感悟中读,并运用多种朗读的训练方式:如同桌互读、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朗读指导要到位,引起学生内心与文本的共鸣、情感交流。]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完成两句仿写;

3、推荐阅读:朱自清的《绿》《荷塘月色》《背影》及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

教学自我评价与反思

本课文质兼美,是学习语言的典范。

1、“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在学习工程中的独特感受”“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一教学理念。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节课中体现的比较充分。以“赏读品析”为重点,让学生徜徉于品读的海洋。因此,这一环节品读教学也成为这节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第二篇:2013专业科全员培训作业~教学设计~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容积又是和体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容积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容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教学用具:

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土豆、红薯各一个、气球、橡皮泥、12个小正方体、水。设计理念:

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本节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展开教学。

2.真正的数学,正是用一种严密的逻辑性演绎事物间存在的和谐关系及秩序之美,而几何,更是数学美之精华,它用直观的美学形象将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简单美,奇异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将它们延伸到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3.充分的操作、实验,利用直观进行思考,这也是培养空间观念的主要方法。4.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入容器的概念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些物体,(大屏幕出示:药瓶、汽油桶、垃圾桶、茶叶罐、仓库)。你们知道,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吗?

师:对了,它们都是用来盛放物品的。在我们的数学知识当中,把这种能容纳别的物品的物体,就叫做容器。

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容器呢?(学生举一些例子,如:注射器、包装箱等)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了容器的概念后,为下面容积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容积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大家所说的容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能容纳别的物品)。我们就把,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师板:容积

(二)容积与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1、大屏幕出示水池图片:问:这是一个水池,要想计算这个水池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计算?

师:因此,有人说:“这个水池的容积和它的体积一样,也是280立方分米。”你同意吗?(错,一个物体的容积比它的体积小。当一个物体的壁很薄的时候,可以忽略壁的厚度,认为容积和体积相等。)

2、那么,物体的容积和体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相同点:计算方法一样。不同点:体积从外面量,容积从里面量。)

3、那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的呢?你可以举例说明。(只有容器才有容积,实心的物体等没有容积。)(设计意图:针对教学中易混淆的难点,帮助学生区分容积与体积,同时找到他们的联系,计算容积的方法和计算体积的方法相同,纳入学生已有认知。)

(三)认识容积单位

1、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 毫升)用字母表示就是L、mL(板书:L、mL)

看着黑板说一说,容积单位都有哪些?

2、认识1升、1毫升

(1)师:1升到底有多大呢?

出示1升的量杯:这个量杯的容积就是1升。

它能装多少水呢?(教师把事先用饮料瓶装好的水往量杯里倒,最后,大约倒了两瓶。使学生建立1升大约就是两塑料瓶水这么多)

练习:估一估(大屏幕出示:估计下面容器的容积。容积大于1升 的下面画“v”,容积小于1升的下面画“x”。)(2)师:1毫升又是多少呢?

出示医用注射器:用注射器抽出1毫升水 师: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滴?

师推动注射器,学生观察,并计数,大约17滴水。(师强调,如果想要得出的数据准确,就多做几次实验,取平均值。)

练习:估一估:师用两个不同的小勺分别盛满水,让学生估计一下。然后用注射器测量验证。

(3)读一读量杯的容积

请同学们打开书22页,读出各量杯的容积。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对比,建立1毫升、1升的空间观念。)

(四)探究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1、师:认识了容积单位,也知晓了1升、1毫升的大小,那么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课件出示进率关系:师板书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字母表示:1L=1dm3 1mL=1cm3 1L=1000 mL

2、反馈练习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640毫升=()升 2L=()dm3 270mL=()cm3 200mL=()dm3 0.21L=()cm3

3、那么,同学们1立方米=()升呢? 练习:8立方米=()升=()毫升 1.2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容积、容积的计算方法、容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间进率的知识,那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大屏幕出示: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学生自主探究后,师总结:求可以装多少升汽油?就是求什么?需要什么条件?用什么公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学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要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刚才的知识学得可真好,下面的三关题目就是要综合的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水平,下面我们就来过关斩将。

大屏幕出示:第一关

1、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量长、宽、高。

2、一瓶墨水的容积约是50()。[“升或毫升”]

3、判断:(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第二关:

1、求做一个无盖木箱用料的多少,是求木箱的()。表面积 体积 容积

2、求一个无盖木箱占的空间有多大,是求木箱的()。表面积 体积 容积

3、求一个无盖木箱能容纳多少东西,是求木箱的()。表面积 体积 容积

第三关:

1、一个长方体货箱,从里面量长6米,宽3米,高4米。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2、一辆卡车的车箱,从里面量长3米,宽2米,高0.5米,每立方米小麦重0.75吨。这辆车可装小麦多少吨?

3、油箱底面是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高15分米。这个油箱的容积是多少升?

甲:15×10 =150(立方分米)150立方分米=150升 乙:15×10 ×10=1500(立方分米)1500立方分米=1500升(设计意图:变换练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五、作业:课后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贴近生活,理解数学感念。

学生对于容积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一大重点,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引入,在学生熟悉的物品中观察、寻找共性——都是容器,都能容纳一定的物体,从而引入容积这一概念。

随后出示生活中的水槽,帮助学生区分他的容积和体积到底指什么,将学生容易混淆的感念进行了对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丰富表象,建立容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在学习“升”这个容积单位时,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准备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如容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2瓶矿泉水,注射器、小勺等实物材料。通过教师的现场操作、演示,学生亲眼看到了1升水,1毫升水的具体大小,在与生活联系时,学生会发现2瓶常见款泉水合起来大约是1升,丰富了升的表象;学生还发现1毫升水如果用注射器滴出的话,大约是17滴;常用的小勺大约能装5毫升水„„

通过演示、对比、不仅吸引了学会的注意力,而且学生对于1升,1毫升的空间观念理解清楚,同时由于表象丰富,学生对于它们之间的进率也不容易混淆了。

3.趣味练习,激发兴趣,巩固基础。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能设计出有层次、有趣味的练习必将是课堂充满快乐与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练习阶段,冯老师设计了“闯关”这一常用游戏,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教师语言、表情等生动丰富,使这种常用教学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乐于迎接挑战,乐于解决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2015教师全员培训作业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名称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基本信息

执教者 赵瑛琳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

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 第13课的内容。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它不仅结束教材分析

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意义。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九年级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且学生已经学过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为学习本课学情分析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其在思维的独立性、客观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学习上会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应设法突破这一难点。

(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

知识与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能力目标 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

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氛围,对于后学生

过程与主要采用启发、讲解、探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目标 开展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情感态

规模大,又彻底,影响深远。

度与价值观目标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事业的成功,首先得出“时事造英雄”的结论。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否则教学重难点

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难点

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教学策略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走出以往传授知识的单一模式,能与 设计说明

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提高能力,获得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

观看图片,加展示图片《罗伯斯庇尔》《拿破仑》,发学生的学习兴

深对本课的探索(2分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趣,引出本节课教

欲。钟)学内容

小组讨论:观察教材的“巴士底狱”和具有讽学生回顾英、美

培养学生学

资产阶级革命的刺意味的“漫画图”提出两个问题:

会观察,在观察

原因,比较得出新授一 的基础上有针对

1、“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英、法、美资产

性的提出问题的11分钟 阶级革命爆发的能力和比较分析

2、“巴黎人民为什么攻占巴共同原因。明确的能力。士底狱? “巴黎人民为什

么攻占巴士底狱”的原因。

结合“史图”第一板块:“我是小小史学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一家”。结合史图和精选《人权宣言》营造出活跃的课分钟快速记忆中的核心内容作为材料,并就此提堂氛围,以相互《人权宣言》的 出问题:

1、内容

2、影响交流的形式激发内容)并开展“比

出思想的火花。新授二

在这个过程中,以设问的方式比看,谁的研究

再与学生一起总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成果最优秀”的13分钟 结史料分析的基

活动。

本方法,达到授第二板块:“图说历史”展示

之以渔的目的。“处死路易十六和共和国成立” 认真阅读辅

让学生图文结合栏内容,进一步图,充分利用教材特色——插进行小组合作学的讲述共和国诞图和辅栏,提出问题:对“雅各宾习,突破对“雅生等基础知识,派” 各宾派”的评价。培养分析能力

从而进一步理解的评价。法国大革命对世

界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一步,序曲:梳理知识,把握基础,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让学生通过(采用了“知识马赛克”的图表教小组合作等方式获

学法)。取相关知识,发展第二步,主旋律:解析知识,课标倡导的学生主 分析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辅以图片动笔填图

动学习,并在多样《法典》和播放视频《奥斯特里茨

化、开放式的学习

观看图片和战役》并提供了三个中心议题:

1、环境中,培养实事

视频,分组探究新授三 雾月政变

2、拿破仑的对内措施

3、求是的精神和探索 问题,回答问题。对外战争。

历史问题的能力,13分钟

观看图片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第三步,高潮:教师点拨,突

践能力的教学理破难点,评价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深印象做出两重

念。强调历史图片(地域扩张图)性评价。

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评价。

学以致用 3分钟 以本课对历史人物“拿破仑”的双重性评价为例。

激发兴趣 全面评价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各种能力。实现新

强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在完成参观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以提纲形式展示,便于学生掌握。(师生共结)

活动与探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请你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布置作业

选做题:

1分钟

1、收集关于拿破仑生平的相关图文资料,辩证评价拿破仑。

2、做第十三课的课时训练。

预习作业

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辩论会各项准备

1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大革命开始:1789年7月14日 文献:颁布《人权宣言》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

板书设计

路易十六命丧断头台

革命高潮: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

革命影响:摧毁封建统治、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

文献:《法典》

远征俄罗斯失力:1812年 帝国灭亡:1814年

1.对本课的教学基本满意,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比较明显,当堂历史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到位。

2.最满意的地方是对于拿破仑的评价学生比较积极地进行的发言,都有很大的主见,也能做到论从史出。

3.学生的学习基本达到我所期望的水平。不过有的学生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还不行,需要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4.课堂的突发事件就是有的学生的观点太偏激,我基本不做评论,以后再找机会和他单独探讨。

5.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来看学生的学习主要存在一些问题理解不够深刻,他们对欧洲的历史了解很少,理解起来确实比较费劲。尤其是做为新授课,理解是比较难的,随着世界历史的学习,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

6.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历史背景方面多讲解一些,与美国革命的关系方面也多讲一些。

7.听课的老师认为我讲的内容太多了,学生理解太困难。我可以再以后把这节课分成两课时,多准备一些文字材料,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四篇:《匆匆》教学设计模块2 作业

《匆匆》教学设计

一、概述

《匆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第二课。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学习本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优美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的语言。并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设计理念以读为主,以读促悟,感受情感,懂得道理。说写结合,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既发展了智力又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

四、教学策略

1、名言欣赏,激趣引入。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2、利用课件,整体感知。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3、问题引入,整体理解。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读书体会,感悟写法。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五、教育资源

1、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自制课件

2、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印好的扩展阅读资料和练习。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 时候,时光又 溜走了。)◇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匆匆 一去不复返 稍纵即逝

第五篇:2014全员培训作业1

听徐老师所讲《师爱的智慧》中的每一个观点都让我有所感悟,尤其是学到师爱的本质:师爱是无私的爱,是奉献,是责任,更给我以颇多的启发。

师爱不是强制的爱,这句话对我深有感触,我们打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以残酷的方式剥夺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强制学生加班加点,接受大量的超难的只对考试操练有意义的难题、偏题、给学生造成了身心压力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讲座中提到了对尖子生的溺爱,对中等生的漠视,以及差生的两极分化;正是目前我们高中教学的现实写照。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师爱的权利,我们应该做到对每位学生公平,在传授知识的前提下,去关心学生,让他们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师爱是无私的像母亲般的爱,是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是抛却功利的束缚,全心全意的爱他们。

下载2013专业科全员培训作业~教学设计~《匆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专业科全员培训作业~教学设计~《匆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全员培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参考模版) 教学设计模版仅供河北省全员项目参训教师提交实践作业时参考使用,建议 各位参训教师最迟在 11 月 30 日前完成实践作业提交,为实践作业的批改、修 改等流......

    全员培训实践作业地理第四节 俄罗斯 教学设计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四节 俄罗斯 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巩......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学科全员培训作业

    学科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我为你骄傲》背 景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在理念、要求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它指出“语文课程......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1语文科教案 16、匆匆〔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徘徊”“伶俐”的意思,领悟“头涔涔”“泪潸潸”“凝然”的文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一、解题导入 师:(板书课题)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叫《匆匆》,注意写的时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了中间这个长点,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篇课文......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延平区实验小学 游珉峰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朱自清是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的大家。文章开篇......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1 〈匆匆》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初次见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一个是曾经教我们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课本;一个是记载着我们第一天迈进小学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