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写一个人》教学设计
如何写一个人(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黄市中学
刘礼长
【习作背景】
写人是最常见、最简单的,在小学就训练过,但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如何写人依然感到困惑。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安排这一计划。【习作内容】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情。这次习作就写一个熟悉的人。先想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怎样把这件事写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例文,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习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体现个性。【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指导课,这节课我们来学写什么呢?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猜中了就知道了,好不好?请听好!
出示课件1:有一种动物,早上用4条腿走路,中午用2条腿走路,黄昏用3条腿走路。
1、这种动物是什么?(人)
2、为什么一下子就猜中了呢?(生说理由)
3、小结:是啊,它抓住了人一生行走的特点,让我们一猜就猜中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人(板书:写人)。
师述:人,是万物之灵,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在介绍一个人、写一个人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个人物的特点,把他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介绍出来、写出来,这样,读你的文章的人印象才会深刻,明白吗?
二、学习例文,指导习作
1、阅读参考例文《可爱的小表弟》(教师配发讲义资料),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一个人的。在阅读之前,大家注意阅读思考的问题(出示课件2:阅读思考),请一个同学读题。
① 请同学们拿出讲议,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想,然后再一起来讨论。
②学生阅读,教师巡视提醒
2、相互交流:
①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谁?(小表弟)②小表弟具有什么特点?(顽皮、聪明)
③文章是通过写他的哪一件事来表现“顽皮”这个特点的呢?又是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聪明”这个特点的呢?
④在“顽皮、聪明”这两个特点上作者重点写了哪一个特点?(聪明)为什么要把这个特点作为重点来写呢?(因为聪明是小表弟的主要特点)④这件事的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刻?
3、小结:读了这段话,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弟弟就好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这篇文章把人物的特点抓住了,表现得也非常形象,大家觉得写得怎么样?(好),写人的文章我们就应该这样写。
4、分组讨论: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们觉得写好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分成4人小组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点)
5、相互交流
①写好写人的文章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板书:
1、抓住人物特点)②要举一件具体的事例,不说空话,不说套话。(板书:
2、运用具体事例)。
③特别是要注意详略得当,这件事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地方要详写、具体写。(板书:
3、把重点写具体)
6、小结:大家概括得很好,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写人的要求(齐读板书1、2、3),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具有个性,人物的形象才会生动,那个人写得才会像,才会传神。
哪些人我们可以去写呢?(凡是我们熟悉的、了解的人,我们都可以去写。)为什么呢?(因为熟悉他们,了解他们,我们就知道他们的性格、思想特点,我们就知道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这样写出来呢才会传神、才会像。)
7、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来写一些我们熟悉的人。我们做一下有趣的心理测试:什么意思呢?我说一个词,为你提供一个思考的范围,你听到这个词,最先想到哪个人你就脱口而出,不要举手,就在自己位置上,反应要快,请准备好。
“1、2、3:同学!”你最先想到的是谁?你为什么会想到他?他的哪一点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呢?(2-3个同学说,教师适时点拨)
“3、2、1:老师!”、家人、朋友„„„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表现得很不错,说得很好,老师很高兴。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写人)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些什么呢?(师指板书,生齐读)。下节课我们就来动笔写,怎么样?有困难吗?题目自拟。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附:板书设计:
1、抓住人物特点
写人
2、运用具体事例
3、把重点写具体
第二篇:《一个人的遭遇》的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教师激趣导入
在野生动物世界,据说,狼总在月夜,就着月光舔舐伤口,这样,疗伤效果很好。那么大家是如果对待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呢?(停顿一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肖洛霍夫笔下“一个人的遭遇”是如何的。
二、初读课文,说说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受。
教师准备:听取学生的感受后简明评点,同时表明自己的初读感受——索科洛夫和凡尼亚悲惨的经历使我深深感动,战争的残酷与亲情的伟大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三、再读课文,说说再读感知
学生快速略读课文,根据初读感受深入理解文章,用一句话简要说明自己对文章的深入感受。
教师准备:战争对生命与精神都是致命的打击,文章运用细腻的文字表现出了索科洛夫和凡尼亚战后遭受的痛苦与内心煎熬。
四、三读课文,自选式学习
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心得进行自主学习,将学习心得写在纸条或小本子上,之后,自由地起来说说自己品味后的感受或理解。
教师准备:适时点评学生理解。
五、四读课文,共选式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快速阅读课文,共同探讨课文主题,形成小组观点;小组长发言陈述观点,全班共同探讨,形成文章主要学习点(两点为佳)。
教师准备:细腻的语言表达;索科洛夫曲折的心理变化;战争对世界和平的摧毁;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细腻的语言表达和索科洛夫曲折的心理变化”这两个主题。
1.《一个人的遭遇》写了索科洛夫苦难的一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下索科洛夫一生有哪些苦难遭遇?当时的表现和心情是怎样的?
⑴ 被俘: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头缩在肩膀里。
⑵ 妻女炸死:没有把信念到底,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我倒在床上;我走到我们一家住过的那地方,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我实在难受极了,站了一会,感到穿心的悲痛,有走
回火车站,在那边我连一个小时也呆不下去。
⑶ 儿子牺牲:一道电流刺透我的身体,我忽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我摇摇晃晃,勉强站住了脚跟,儿子躺在棺材里的肖像;我吻了他,走到一旁;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心痛的厉害;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⑷ 车祸:悲愁的心。
2.在这苦难的遭遇中,索科洛夫还叙述到了他的“满足”甚至喜气洋洋的事情,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都有哪些?
⑴ 成功的逃亡——兴奋激动;
⑵ 儿子活着——重燃希望;
⑶ 领养凡尼亚——轻松、光明。3.“天哪,这一说可说出什么事来啦!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震动天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在这一段中使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一连串的叹号,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在听到“我是你的爸爸”后渴望亲情的狂喜,表现了战争给人造成的伤害,震撼人心。同时写出了索科洛夫善意谎言后的作用,写出了索科洛夫的善良。
4.“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努力不翻身,免得把他开醒,但还是忍不住,悄悄地坐起来,划亮一根火柴,瞧瞧他的模样儿„„”
“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
这里写了索科洛夫对小小凡尼亚进行了无微不至的慈母一般的照顾,曾经的打击“我”心如坚石,再也没有眼泪,而这个小精灵终于又让那颗如死灰一般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我的心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5.“他从右边走来,我打开车门,让他坐在旁边,开动车子。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一个小雏儿,可已经学会叹气了。”
孩子本来应该是活泼的,但是在这一段中,作者在描写时竟然使用了 “沉默”“打量”和“叹了一口气”这类成人的神态动作,这样写,意在表现战争孤儿流浪漂泊,过早接触人世痛苦的境况。
六、五读课文,积累性美读
学生自选认为描写精彩的语言词句,可进行朗读或舞台表演,增强对文章语言的感受,必要时可将其背诵默写下来,以待今后的回顾。
七、总结学习收获或感受
同学们,学习一篇文章要学会用自己的理解去欣赏,《一个人的遭遇》这篇课文向我们描写了索科洛夫这一名战后幸存者经历的从战争到战后生活再到死亡的所有故事,但是这篇
课文真的仅仅是写了索科洛夫一人的遭遇吗?作者运用细腻的语言,形象地刻画了索科洛夫和凡尼亚这两个人物,将战争的残酷与对人类的毁灭表现殆尽,带给人深刻的印象及反思。
八、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不仅仅止于课内,课外阅读是拓展语文视野的有效方式。我向各位推荐几个阅读篇目: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第三篇:《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
【设计理念】:
《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小说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带来的创伤。在切入点上,本文与一般描写战争的作品不同。一般描写战争的作品以战争的残酷、血腥为主,本文主要描写战争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写那种永远都不能弥补的心灵上的损失,用这种心灵创伤来谴责法西斯的罪恶,比单纯写鬼子暴行更有力。由于作品篇幅教长,需要了解作品前半部分梗概与后半部分主要情节。可以从索科洛夫的遭遇和他的内心活动描写入手研习。
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战争中多次写到眼泪,内涵丰富,所以抓住与眼泪有关的情节,由浅到深设计问题展开,长长八页的文本便可以全部贯穿起来,文本的主要信息也都涵盖其中。
发挥传统教学手法——朗读在本堂课中的作用。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文本中的关键段落由学生朗读,新课程要求的语文能力同样在朗读中得以体现。
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讲到一个人的遭遇和一个民族的遭遇时,屏幕上呈现一组数据,并配以深沉的音乐,课堂气氛会变得肃穆凝重,主题得到有效的烘托,课堂进入一个高潮,辅助效果明显。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教学重点】:
小说中对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
【教学难点】:
深刻的情感体验。凡尼亚的遭遇是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说明战争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带来痛苦——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己亥岁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关于卫国战争
话说1939年,法西斯势力是猖獗到了极点,整个欧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为了扩大侵略,是紧锣密鼓的准备发动战争。这小子可机灵,为了腾出手来对付西欧各国,所以呢,就在这一年的八月份,和苏联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说好了,有效期是十年,也就是说,这十年之内,谁也不动谁。到了9月1日,希特勒在西欧发动了侵略战争,好家伙,波兰、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和英国、法国是深受其害,整个欧洲是乌烟瘴气。
按理说这小子见好就收不就得了,他可好,丧心病狂、穷兵黩武,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1941年6月22日拂晓,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动用了190个师550万人的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4000多辆坦克,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妄想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苏联人民那可不是好惹的,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奋起抗争,反对法西斯德国的伟大卫国战争开始了。
这篇文章讲的就是这个人在苏联卫国战争和战争前后的遭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这个人是谁啊?
——安德烈·索科洛夫 2 情节把握
那他有什么样的遭遇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把他的遭遇概括出来,并且找出相应的情感起伏的语句。
明确:【受伤被俘】→成功逃亡(激动极了)→妻女炸死(穿心的痛)→找到儿子(喜气洋洋)→儿子牺牲(心里好像有样东西断裂)→领养孤儿(心就轻松光明)→【出来车 祸(悲愁的心)】
遭遇——起伏不定——罪魁? ——战争!!多媒体图片显示战争场景
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苏联播放这篇小说时,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传到我国后,又有多少人泪飞如雨啊。小说节选部分也有几个与泪水相关的情节,请同学们找出来,研究一番,这样也许能帮助我们较好的解读这篇课文。(学生查找,明确)
1.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2.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3.“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4.小说的结尾说,“要及时的转过脸去”,不能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二、文本研习
1.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
(1)学生回答明确:经历了许多苦难遭遇。
发动学生串讲索科洛夫的家事遭遇,突出他的儿子是他唯一的希望。索科洛夫以一种什么样的口吻谈到自己的儿子? 骄傲、欣慰。(请同学朗读第6段)
作者为什么又写到他“老头儿的梦想”? 曾经盼望儿子能拥有灿烂的未来 还有他的 “老头儿的梦想,伴随着他儿子的牺牲一切都毁灭了!他儿子是怎么牺牲的?(强调突然性)
人世最悲痛的事莫过于中年丧偶,老来丧子。也曾经盼望儿子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自己有一个美好的“老头梦”,但盼望到的不是凯旋归来的儿子,而是在“胜利的那一天”牺牲 的儿子的尸体。我们想想吧,一个人有多少泪水能够伴着一个接一个的沉重打击啊!可是--2.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1)学生回答:同情孩子;身世相同;„„
(2)有的时候,评论的文字相对于优秀的作品来说,总是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还是读一读哪些震撼人心的文字吧。
齐读14、15、16三段旁白,指两名同学读剧中人。学生还可以找出感动自己的文字阅读。(3)凡尼亚有哪些举动让你感动?
激动和狂喜的举动!列举揣摩文本
凡尼亚为什么会有这些举动?
明确:渴望亲情,害怕再失去父亲,再去流浪。(4)索科洛夫的哪些举动同样让人感动?
指名读18、19两段。(课外)
明确:由于自己的不幸更能同情别人的不幸,对孤儿的爱;做父亲的幸福,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寄托。
(5)引用苏联德·勃拉果依的评论:
【PPT显示】
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定了对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为不单是这男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个孩子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
凡尼亚和索科洛夫都遭遇了战争,凡尼亚因为有了爸爸而不再叹气;索科洛夫却在—
三、合作探究
1.“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泪水有什么含义?
(1)讨论明确:坚强(白天不当着孩子流泪);追悔(梦境,分别时推了妻子一把); 担忧(死去吓坏儿子,孩子的将来)„„
(2)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不是。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再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PPT显示,伴以低缓深沉的音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战火蔓延到40个国家,有56个国家参战。在抗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双方动用军事力量9000万人,其中苏联2200万人,中国有4·5亿人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其中苏联伤亡约3000万人,中国伤亡约3500万人。
死亡者达5500万人,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苏联死亡2700万人,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
揣摩《一个人的遭遇》题目,是一个人吗?还有没有其他人,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还是可以看出战争对他们的伤害:
比如凡尼亚的父母,索科洛夫的朋友夫妇等。
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3)小结: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即使像索科洛夫这样坚强的人也难以抚平心头的创伤。男儿有泪不轻弹,而人们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是不能伤了孩子的心。所以--2.小说的结尾说,“要及时的转过脸去“,不能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1)范读最后两段。要求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写一段感言,多角度思考战争、孩子、苦难、和平等与课文相关的话题。(2)互相交流,推荐发言。
(3)点评;小结。“战争归来抱孤儿”一幕感人至深,没有血淋淋的战场,没有普天同庆的凯旋,但带给读者的是几多心酸几多欣慰。战争摧毁不了坚韧,战争泯灭不了善良。凡尼亚是孤儿,他或许还不明白发生着的一切,包括战争和苦难、同情和怜悯,但孩子越是 天真,就越发显出战争的罪恶和残酷。不让孩子看到流泪,这是有良知的人不想让孩子承受战争之苦,是为了呵护孩子的心灵,这是成人对孩子的一份责任。
讨论明确:本文与一般描写战争的作品在写作角度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般描写战争的作品以战争的残酷、血腥为主,本文主要描写战争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写那种永远都不能弥补的心灵上的损失,用这种心灵创伤来谴责法西斯的罪恶,比单纯写鬼子暴行更有力。
【PPT显示战争与孩子图片,伴以战场音效】
看看当今的世界,枪声还在不断地从伊拉克、从阿富汗、从世界不同的角落传来。仍然有地方战火纷飞,仍然有人包括孩子在流着鲜血,仍然有人还在参拜二次大战中的战犯。为了索科洛夫们的遭遇不再重演,为了凡尼亚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爱好和平的人不再为战争而流泪,让我们为和平而祈祷吧!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老
子 四、活动体验 齐声朗读: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有资格叫做一名男子汉? 和平的白鸽要穿越多少沧海桑田,才能从此安睡沙滩? 炮弹要横飞直落多少回,才能永远被禁止?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蓝天? 要有多少双耳朵才能听到黎民苍生的哭声? 要死读人,才会感觉到死去的人已经太多太多?附:板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苏联】肖洛霍夫
索科洛夫
失去妻儿,精神受创
战争
失去父母,街头流浪 凡尼亚
典型 7
第四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
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二、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190-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96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
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
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
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共有的命运,体现了“人的命运”,俄罗斯人民的命运。在索科洛夫身上有着三种朴素而又珍贵的品质:对战争及苦难生活表现出来的坚毅;在战俘营中维持着一个普通战士的尊严;在残酷的战争中并未使他心灵枯竭,反而让他的心灵更加高贵与温和。作品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感染了千千万万个读者。
2、人物命运的不幸是通过其遭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内心活动变化展示出来,那么请快速阅读全文,找出索科洛夫具体遭遇及内心活动的相关句子,并作具体分析。明确:
补充部分:在苏德战争中受伤被俘――冒险逃跑但被抓回――被派为一个少校工程师开车,找机会俘虏了少校,冲过火线,回到自己的队伍。(在战俘集中营中受尽折磨)第一部分: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
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的内心“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第二部分: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当了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身上,然而,他等来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内心:“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第三部分: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索科洛夫的内心: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和他试图忘却战争造成的不幸。)
第四部分:人生转折,领养孤儿凡尼亚。[这一部分写得最为详细。这一部分作为本文重点探讨的地方,需作重点处理,后面有关题目设置也是抓住这一部分设置]“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的内心:心变软了,轻松了,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第五部分: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战争留下的精神创伤,不能忘怀。(索科洛夫的内心:……只是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还有一痛苦的事: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而最常见的梦是:我站在带刺的铁丝网里……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总结:索科洛夫,这个普通的俄罗斯人,在他的祖国遭遇到严峻考验的年代,在他个人承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的年代,在无法挽回地失去了一切的情况下,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以他伟大的慷慨无私的胸怀,战胜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的伤痛,2、索科洛夫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遭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明确:
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历尽苦难而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结合第1题理解)
3、本文中,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部分写得特别详细?这是为什么?明确:
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另外,凡尼亚的遭遇同样是因为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还是一个小孩子,就已经学会了叹气,索科洛夫为了让这只“小雏儿”永远不再叹气,于是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而关怀备至地培养春天的幼芽、竭尽全力不让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也是本文的中心主题之一。
4、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明确:
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那些无助的孤儿寡母。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四、堂小结:
《一个人的遭遇》标志着肖洛霍夫从“顿河的歌者”上升为苏联人民命运的关怀者与同情者,在这里,他通过索科洛夫形象的塑造,显示了更关怀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普通人对命运对战争的抗争唱响了一曲人的赞歌。
五、布置作业:
1、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假设你就是“我”,当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请用300字左右的短文来表达你的感觉。
2、下预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3、搜集关于战争难民问题的资料,并对资料作一些解说。
第五篇:《写身边的一个人》教学设计
《写身边的一个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尔见到的陌生人),要写出他(她)某一方面的特点。
2、能刻画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3、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写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教学准备
1、通过范文的作用,引导学生总结:作者是怎样根据人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描写的。
2、装着气球的信封。
3、作文互改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发兴趣
1、猜一猜(对本班同学的描写文字)
2、全体学生自由读文字材料并进行猜测。
3、师:确定吗?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我们在描写一个人时,只有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注重细节描写,才能使人物变得真实、鲜活,所以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写身边的一个人。写出人物的特点。(板书:写身边的一个人-----抓住人物特点)
二、分析范文,总结方法
1、课件出示人物片段描写《女“张飞”》
2、师:请大家再读这个片段。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都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找找相关的句子,并谈谈感受。(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3、生边读边思考。
生1:外貌描写(板书:外貌)读相关句子并谈感受。
师适时引导“容貌、衣着打扮、身材等”都属于外貌描写。身材和衣着打扮属于整体描写,容貌属于局部描写。
生2:神态描写(板书:神态)找相关句子谈感受。
师:神形兼备才是一篇好文章。
生3:心理活动,并谈自己的想法(板书)
师: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生4:语言描写,结合具体句子说(板书)
师:好的语言描写应该在塑造人物方面下功夫,力求一字一言都有用,都能传神。
生5:这几句话属于动作描写,写的很生动。找出描写动作的词。(板书)
师:用准确的动作词来写人物的活动过程,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描绘出来。就会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生6:还有具体的事例,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4、小结:正如大家所说的,要想把一个人物写得鲜活,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貌),而且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还有心理活动),此外还要通过(具体真实的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三、认真观察,捕捉细节
(师:俗话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接下来让我们做个小游戏,游戏很简单,比比在相同的时间里谁把气球吹得最大。不过老师的道具有大有小,对你是否有利由你抽签决定。最后老师有两个要求很重要)
1、课件出示要求(1、比赛过程中要以老师的口令为准,不许私自提前行动。
2、在比赛过程中,注意观察你对面同学的一举一动,捕捉他的每一处细节,认真发现他的特点,必要时及时用笔记录精彩镜头。(板书:认真观察、捕捉细节)能做到吗?
2、抽取道具,引导观察(从第一个同学一次传递)
(情景:热情高涨,摆出了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迫不及待的抽取道具)
3、打开信封、捕捉细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
(懊恼地喊起来、激动的叫起来、幸灾惹祸、窃喜、得意、懊恼、沮丧、泰然处之)
4、开始比赛,用心体会(观察切莫慌忙、体会贵在用心。面对面站好,深呼吸)
(获胜的得意洋洋,不停挥舞着气球;失败的满脸沮丧)
5、展示成果后收起气球
四、综合练习,练写片段
(师:感受过了,也观察过了,读读屏幕的要求)
1、出示要求:
请你综合运用刚才学习的这些写作技巧,把从对手身上捕捉到的,能表现对手特点的细节写一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五、交流习作,互评自改
(师:现在谁愿意第一个上来与大家分享习作?)
1、展示交流习作,给予写作的兴趣与信心。
2、生读习作(学会倾听也是一种能力,听别人的文章总会有收获。)(师:这段中你最欣赏的是哪里?你想送给他怎么样的建议。)
3、借助习作互评表,再次点评习作
认真读读同桌的作文,达到下列要求的打“√” 是否写出了人物的外貌()是否写出了人物的动作()是否写出了人物的语言
是否写出了人物的神态()
是否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语句是否通顺()哪些语句值得我学习,请在下边画上横线
我想提个建议:
3、同桌互评自改
引导学生尝试着评价同桌的作文,对改作文并做简短的评价。然后换回自己的作文,根据同桌的建议自己修改
六、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身边的一个人,还学会了如何修改作文。同学们,写作本不难,我手写我心。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看着屏幕大声读出来(课件:多读书、多积累、多推敲,只有书藏万柜,才能下笔有神。)。
板书设计
写身边的一个人 ———抓住人物的特点
外貌
神态 认真观察
语言 捕捉细节
动作
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