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设计有效教学环节
科学设计有效教学环节,精心打造高效科学课堂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只要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贯彻实施自主互助合作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值得推广与借用的优秀课堂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在教改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
一、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每一节科学课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导语能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那样就容易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是科学教学至关重要的步骤。也是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
二、展示目标,明确要求 有了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才能有追求和学习方向。教师设计目标要追求简洁、精要,要明确这节课所学的任务,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才能明确自己要学的主要内容。才能使这堂课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三、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课本的课文仅仅是个例子、是个典型,在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的同时,我们要适当地做好课本的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视野。拓展延伸要以文本为依据。我们要避免脱离文本。
六、先学后练,当堂检测 学了就要有一定的收获。检验这堂课目标的达成度。学习的有效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进行当堂检测反馈。检测的题目可以多种形式。可以是课后的练习题、可以是课文的背诵、也可以是教师自主设计的小题目。总之,我们在教学时遵循模式,又不能拘泥于模式。不同的课要上出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教师更要上出不同的特色,我们要提倡在基本模式的指导下。每个教师都绽放出自己独具魅力的色彩,使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天空更加异彩纷呈、光辉灿烂。
第二篇:浅谈有效教学环节之一
浅谈有效教学环节之一
教学反思
在有效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学反思,对于此环节很多教师都不太重视,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首先,反思对于教学的重要性.记得,孔圣人曾说:吾
第三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导入环节
小学音乐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导入环节
大峪一小 赵丹
课堂导入是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有效的导入环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导入为一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新课标要求,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及不同的音乐体验和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小学音乐应是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获得初步审美体验。
简单谈一谈音乐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和答来实现。语言交流是人类沟通的最基本手段,是直接、明确的。比如,《布谷》,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从学生喜爱的小鸟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及生活中对小鸟的认识来导入新课。同时借助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谷鸟,并观察其形象特征获得鲜明的印象,并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这样,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引出新课《布谷》,并进行教唱、赏析。
(二)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法是传统教学的常规方法。通过复习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为新授课题做好铺垫。
(三)提问导入法
提问是课堂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宜、准确的提问导入,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
(四)谜语导入法
猜谜语是小学生都非常喜爱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歌曲内容或者题目设计有趣的谜语,作为课堂的导入。例如,《小燕子》一课可以设计成这样的谜语:“一条飞鱼空中飘,脑袋圆圆向上翘,翅膀弯弯尖又长,尾马分开像剪刀。”再如歌曲《小青蛙找家》这一课,可以设计成:“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由此,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语”引出新课,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五)情境导入法
所谓情境导入法,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预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入新课。这种方法形象、直观,极易调动小学生的兴趣。
(六)故事导入法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新课。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导入,这样学生就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七)肢体表演导入
古人常说:“言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肢体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是最佳方式。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常常高兴起来就手舞足蹈,且越是年龄小的同学肢体语言越是丰富。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广泛,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导入的方法也不胜枚举。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感受的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等。
第四篇:有效备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有效备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2008-12-10 19:50:27)标签:备课资料 分类:枫叶随笔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正确评价教学效果。话题一 教学的“前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虽然大力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探究学习方法,但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引导着、合作者,其教学设计的逻辑性、条理性和艺术性是更重要的。
问题1 更新观念最重要——重要的前设计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的、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
问题2 三维目标要全面——教学目标的设计
每一位教师都知道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节课的质量。
如何把握一节课的整体目标呢?
1.目标要导学化;
2.目标要问题化;
3.目标要操作化;
4.目标要过程化;
5.目标要有序化; 6.目标要一体化。
问题3 科学合理易操作——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目标虽然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但是教学目标要靠精心的教学过程设计才能体现出来。可见,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是教学的“前设计”的重要一环。
1、教学过程设计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2、发挥教师主导、体现学生主体和媒体优化作用;
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得;
4、体现一定的教学方法。
问题4 正确评价是关键——学习评价设计 • 评价设计应达到以下效果: • 照顾学生的积极性; • 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 • 陶冶学生的情操; • 课程的综合化。
话题二 教学的“中设计”
• 苏霍姆斯基曾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 身处一线的老师,利用智慧和扎实的基本功,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教学环境,艺术地将教学中的“前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临时的修改和处理,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学中的“中设计”。
问题1 “学生质疑如何答”——因势利导 •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当质疑发生时,教师如何利用这一资源,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呢? • 制造假象、使用反问句进行回答; • 点出错误根源,指引学生解决问题; • 当缺少把握时,可暂时采取回避的态度; • 发挥学生牵制,由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2 “瞎猜”中的道理——生成资源
• 我们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种种现象称为“生成性问题”。
•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里奇曾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问题3 “公式也会变魔术”知识的迁移
• 教师如何才能促使知识的迁移,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巨大潜力,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呢?
• 深入研究教材,寻找知识间的共因,促进知识迁移; • 引导观察想象,发现知识间的共因,促进知识迁移; • 指引对比分析,探究知识间的异因,防止不良迁移。
问题4 学生卡壳莫着急——应急处理
• 教师课上如果遇到这种“卡壳”事情应该怎么办? • 教师遇到被“卡”要冷静,寻找解决办法是当务之极; • 教师遇到学生被“卡”时要亲和,积极引导思维是重中之重。•(1、)面对胆怯的学生,应努力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其大胆发言。
•(2、)面对懒惰的学生,应鼓励其积极思维,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3、)面对学困生,应该提出较为简单的问题,建立其自信心。•(4、)面对学习中的尖子生,应该适当提出易“卡”问题,减少其骄傲情绪。
话题三 教学中的“后设计”
教学反思时教学设计的延伸,也是教学行动的必要环节。教学反思是指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思考,从而矫正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被认为时“教师专
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问题1 “老师,你要我们”引发的思考
——课后反思的意义 • 教学反思的作用: • 促进教师的“思”; • 促进教师的“学”; • 提高教师的“教”。
问题2 “这堂课比以往的课都完美吗?”
——课后反思 • 常见的课后反思的形式: • 教学随笔; • 反思日记; • 教学案例。
第五篇:科学设计 有效教学
科学设计 有效教学
———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才能使其不但具备设计的一般性质,同时还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智慧呢?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要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必须围绕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以“24时计时法”一课为例,必须要了解学生学习路径中的疑难与困惑,鼓励学生追问“为什么”。和谐至上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真正的疑与惑,对于24时记时法,教师容易陷入误区,认为学生有生活经验,教学内容很简单(不外乎是加、减12的计算)。当教师满足于学生知道的一些零散的事实性知识,满足于学生仅仅处于一种“了解是什么”,而不能回答“为什么”的状态时,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一种“肤浅”的教学,达不到和谐的意境。
那么,学生学习时有哪些疑难与困惑?其中哪些疑难与困惑需要甚至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暴露而不是掩盖起来?因为将学生学习路径中的困难与障碍遮盖起来不等于学生没有困难,掩盖学习路径中的困难必然不能使学生真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源于这一教学理念,教师需要思考三年级学生对于时间的疑难与困惑:
是否暴露学生学习路径中的疑难与问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价值判断,掩盖疑难与困惑的教学必然是事实性知识的教学,充分暴露疑难与困惑的教学必然是和谐的教学。正如赞可夫所言:“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布卢姆以学习者的外显行为作为目标分类的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目标的依据,提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级分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克拉斯沃尔等人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并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辛普森将动作技能依次分为知觉、定向、在指导下做出反应、机械化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标分类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基本依据,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
(一)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不仅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包括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的分析。
(二)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内容的:
上课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组(男生每组5人,女生每组4人)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每组的记录员记录比赛的成绩。根据每组夹球的总个数评出男女生的冠军组。再从男女生的冠军组中选出最后的赢家。由于男女生冠军组的人数不等,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问题──求平均数。教师出示两组夹球情况统计图,在师生共同根据统计图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并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解决三个实际问题──求平均气温,求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求同学们平均每周的饮水量。
之所以如此组织教学内容,是因为教师首先认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特征,教材结合“比一比”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根据统计图讨论哪个组学生的整体实力强,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教师没有让学生比较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而是现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夹玻璃球比赛,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男女生组各自的冠军时,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时,则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引出问题──求平均数。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男女生冠军组夹球个数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最后又安排了三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三)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位老师在执教《24时计时法》时,经历“造尺”到“弃尺”,理解时间的本质。时间是一种量,具有“量”的特征(有度量单位、结果是度量单位的个数、有限可加、可减性等)。但由于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时间的可度量性,仅仅把“钟表”当作“时间”的代言人,会认钟表,借助于钟表来计算时间。如前所述,深入追问下去,钟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具,如果不直观形象地理解钟表如何刻画时间的本质、不追问为什么用钟表来度量时间,则 24时记时法的教学仅仅是一种生活常识的教学、事实性知识的教学,学生就不能理解“时间”的本性与深层教育价值。
因此,充分运用了学生熟悉的度量长度的“尺子”(直线段)以及一天钟表要转两圈的生活常识,将弯曲的钟表刻度“拉直”为“时间尺”,由两条“12时尺”变为1条“24时尺”。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设问和追问,澄清了学生认识的误区或者说是学生从来不曾有意识关注的问题,两条12时尺到底如何拼接,让学生体会到了时间的连续不可分割性。
通过“将曲化直,再将直化曲”以及将两条“12时尺”转化为“24时尺”的标注刻度的活动,让学生重新认识了钟表的构造(学生可能从未关注到钟表上没有“0刻度”),初步理解时间的周期性特征。
如果教师不设计“解构”与“建构”钟表的过程,学生对钟表、对时间的认识仍将处于生活经验的层面,学生原来知道什么,下课后还是知道什么。
“24时尺”虽然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时间的度量特征,但度量时间为什么不用这样长长的“时间尺”呢?教师又通过让学生画可无限延长的“时间尺”以及介绍古代计量时间的“漏壶”、观察机械钟表周而复始的旋转,体会钟表作为度量时间的工具的优越性:既能刻画时间的局部周期性,又能刻画时间的永无停息的运动性。
这样的教学就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在解构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打破“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中获得知识技能,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追问的思维习惯与方式。将抽象的时间特性转化为学生可见、可触摸、可理解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整体观认为,只有各组成部分和谐地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化。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掌握每个子系统的特点、功能。在传统观念中,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因而,在学校教学中,“以书本为中心”就进一步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因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培训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由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也已经从“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桎梏下摆脱出来。基于这种观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