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的方阵》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在和平与战乱,历史与现时的对比中,在具体的历史数据中与文本产生共鸣;在声像情境中实现文本、诵读、想象、情感的整合;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内化为鲜明的情感,在迁移写作中催生心灵的震撼。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感知诗歌递进等表达方式。
3.通过联想,感悟新中国成立时的自豪之情。
4.激发内心蕴藉着的爱国爱党热情,用自己的个性化的方式表达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课前准备
开国大典的部分资料、方阵图片、《春天的故事》音乐。
教学流程
一.入情回顾历史
(一)在方阵中感受自豪
1.读出你的自豪
同学们,我们看到过各种方阵:奥运会上运动员入场,广播操比赛时的退场,阅兵仪式的进行那整齐的动作,一致的步调给人以震撼和美感。读一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叫《我们的方阵》,说说我们是谁?
(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少年
2.说出你的自豪
刚才大家读了这段话,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生开始互动交流
3.诵出你的自豪
时光倒转,假如我们同学现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吹着小号,踩着鼓点,我们回忆历史,想起我们的英勇,让我们一起诵出自豪。
(二)在方阵中感受爱国
生活在战争环境中的儿童遭受到哪些情况?他们是怎样面对苦难和历史的?谈到这些,此时你的内心腾起了怎样的情感?
二.动情感受幸福
(一)研读诗文
1.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
听着音乐,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春天的故事是指什么?
2.我们的方阵在春天中成长。
坎坷、沼泽、雨露、阳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3.这首诗的四小节有什么特点?(递进)
自己再去读课文,你能根据每小节的内容把作者心中想法说出来吗?
(二)直面数据
1.下面请同学来看一组数据: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伊拉克每个月约有5000名儿童死亡,是世界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8名儿童中就有1名以上在5岁前夭折。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阿富汗,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不到周岁生日就死去;每5名儿童中就有3名在战乱中失去了一位亲人;在阿富汗境内仍有1000万颗地雷,而被地雷炸死者中34%是儿童。
读着这些文字,哪些数据刺痛了你的眼睛?
2.历史犹如长夜,淹没了孩子的笑声,而现在迎来黎明,迎来了春天的故事。对比历史和现在,对比战争中的孩子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你呢?
课件:,我想对你说:
三.激情展望未来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19492009,国庆六十周年,正值祖国的六十大寿。让我们通过我们的方阵带去我们的渴望,带去我们的共同的声音吧!
(学生起立,步伐一致,模拟踏方步。)
四.扇情坚定决心
1.引读课文: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想,不久以后,我们的祖国会在由两亿少年儿童组成的巨大方阵中变得更强大。
读课文
3.展现美好未来
有了大家的祝福,有了大家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而努力,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歌声和白鸽一起放飞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的世界不再有战争,我们在党的关爱下,充满鲜花和欢声笑语。最后让我们伴随耳畔熟悉的音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祝愿我们的党和祖国更加强大。
第二篇:《我们的方阵》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我们的方阵》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在和平与战乱,历史与现时的对比中,在具体的历史数据中与文本产生共鸣;在声像情境中实现文本、诵读、想象、情感的整合;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内化为鲜明的情感,在迁移写作中催生心灵的震撼。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2.感知诗歌递进等表达方式。
3.通过联想,感悟新中国成立时的自豪之情。
4.激发内心蕴藉着的爱国爱党热情,用自己的个性化的方式表达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课前准备
开国大典的部分资料、方阵图片、《春天的故事》音乐。教学流程
一.入情——回顾历史
(一)在方阵中感受自豪 1.读出你的自豪
同学们,我们看到过各种方阵:奥运会上运动员入场,广播操比赛时的退场,阅兵仪式的进行……那整齐的动作,一致的步调给人以震撼和美感。读一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叫《我们的方阵》,说说我们是谁?
(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少年 2.说出你的自豪
刚才大家读了这段话,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生开始互动交流 3.诵出你的自豪
时光倒转,假如我们同学现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吹着小号,踩着鼓点,我们回忆历史,想起我们的英勇,让我们一起诵出自豪。
(二)在方阵中感受爱国
生活在战争环境中的儿童遭受到哪些情况?他们是怎样面对苦难和历史的?谈到这些,此时你的内心腾起了怎样的情感?
二.动情——感受幸福
(一)研读诗文 1.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
听着音乐,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春天的故事是指什么?
2.我们的方阵在春天中成长。
坎坷、沼泽、雨露、阳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3.这首诗的四小节有什么特点?(递进)
自己再去读课文,你能根据每小节的内容把作者心中想法说出来吗?
(二)直面数据
1.下面请同学来看一组数据: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伊拉克每个月约有5000名儿童死亡,是世界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8名儿童中就有1名以上在5岁前夭折。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阿富汗,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不到周岁生日就死去;每5名儿童中就有3名在战乱中失去了一位亲人;在阿富汗境内仍有1000万颗地雷,而被地雷炸死者中34%是儿童。
读着这些文字,哪些数据刺痛了你的眼睛?
2.历史犹如长夜,淹没了孩子的笑声,而现在迎来黎明,迎来了春天的故事。对比历史和现在,对比战争中的孩子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你呢?
课件:,我想对你说: 三.激情——展望未来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1949——2009,国庆六十周年,正值祖国的六十大寿。让我们通过我们的方阵带去我们的渴望,带去我们的共同的声音吧!
(学生起立,步伐一致,模拟踏方步。)四.扇情——坚定决心 1.引读课文: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想,不久以后,我们的祖国会在由两亿少年儿童组成的巨大“方阵”中变得更强大。读课文—— 3.展现美好未来
有了大家的祝福,有了大家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而努力,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歌声和白鸽一起放飞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的世界不再有战争,我们在党的关爱下,充满鲜花和欢声笑语。最后让我们伴随耳畔熟悉的音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祝愿我们的党和祖国更加强大。
第三篇:运动会方阵设计(模版)
一,方阵策划
方阵口号:浙林芳华,理学幽情,齐心协力,共创辉煌。方阵队形:6x6或8x8 人数:37或65 道具:理学院宣传横幅,理学院标志牌等。二,活动策划
活动名:理学院情人节或农林大情人节
本活动可面向理学院,也可面向全校,一切为巩固学生之间的感情(可以是爱情,友情,甚至是基情…)!
活动地点,B区操场,或篮球场
活动人员: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是两人一对,不管是情侣还是基友。主持人两名,记分员若干…
活动内容:给参加活动的人员分好组,安排2~3个互动游戏,每轮都有记分员记分,统计游戏结束后的分数,给获胜者奖品。
游戏1:抢凳子,在场地放置一个凳子,挑选5对参赛人员,在主持人说开始后,队里的人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然后坐到凳子上,先坐上的有机会回答问题,对了得分,错了继续游戏… 游戏2:一块五角,规定男生组二块,女生组一块角,情侣组一块五,由主持人出一定的钱数参赛人员自己搭配,既然是情人节就注意搭配,情侣组的一块五便成了香饽饽…最后留下的几组统计给分。
还可适当添加更改游戏… 礼品:统一商量决定 三,迎新小礼品
精美书签,挂件小饰品…
第四篇:方阵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方阵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思路:
现代数学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师生共同组成的“共同体”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知结构),主动建构新知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扩大认知结构,学会思考,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的活动。
本堂课着重体现“知识在做数学中自主建构,思维在交流互动中提升拓展”。通过学生在练习纸上把自己的想法圈一圈,画一画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让他们结合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建构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通过小组同桌交流、全班学生互动,学生之间的思维发生碰撞和融合,各汲所长,每位学生既收获自己的方法,又能理解他人的做法。学生深刻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在比较和应用的过程中对众多方法进行优化,感受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方法。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本堂课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受数学知识魅力。学生既在生活情境中探讨方阵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又能将这些方法和思想更灵活地应用到更广阔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讨方阵问题;了解求方阵最层总数的方法;会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问题解决中探索规律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方阵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学难点:掌握方阵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2008年里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你最难忘的片段是什么?
播放视频: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灿烂文明:文字》,出示相关资料: “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灿烂文明:文字》一段,摆出来一个23×44的方阵。” 引导学生理解23×44的含义,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方阵中一共有多少人吗?。课件演示生活中的方阵,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
二、体验交流,获得方法 课件出示一个漂亮的方阵图。
看到这个方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问题一:用蓝灯围成一个正方形,四个角上都有一个,每边有8个,一共有()个蓝灯。
先估一估,有多少个灯。数一数验证一下,对不对呢? 学生在练习纸上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算一算,画一画。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数得准,算得快,并把算式写下来。
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交流,看看有没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汇报自己的方法,在黑板上展示。你们喜欢哪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解决问题? 板书:(每边数—1)×4=一层总数。
问题二:用红灯围成一个正方形,四个角上都有一个,每边有10个,一共有()个红灯。
学生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用的那一种方法?
问题三:绿灯有多少个?要算出绿灯一圈共有多少个需要先知道什么? 说说你怎么算的。你有什么发现?(相邻两层的总数相差8,相邻两层每边数相差2)
快速口答:“灰灯,黄灯各有多少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方法。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1、我来当老师
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下面的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指名板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我来当花匠
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第一边都有4盆花,可以怎样摆放?最少需要几盆花? 你能试着在练习纸上设计一下吗?看看怎样摆让花盆最少? 学生独立设计,展示。比较谁的方案摆的花盆最少,为什么?
说明:我们可以运用方阵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做到知识活学活用。
3、我来当士兵 排兵布阵,智退强盗。
讲述故事:在一个正方形城堡上驻有八个兵站。原先,守城的是这样布置的。一天,一群强盗前来攻城。他们先派出几名探子从城堡四周侦查。探子们回来报告,每个方向都有7名士兵。海盗头子一算:城里有共二十八名士兵,不太好对付。明天我把我三十几名手下全叫来再攻不迟。
多蠢的强盗头子啊。城堡里应该有多少名士兵呢?强盗为什么会算错的。同时,守城的侦查兵也打探到了海盗的消息,这可怎么办呢?一个聪明的士兵站出来说:别担心,我让来排兵布阵,一定会吓退强盗的。他们不慌不忙地排兵布阵,作好了准备。第二天,强盗头子带着三十几名手下来到了城墙下,结果,真的被士兵们的阵势吓退了。你知道士兵们是怎样排兵布阵的吗?
四、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教学反思:
《方阵问题》数学广角中的部分,属于奥数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这样难度较深的课,既要考虑到学生学的效果,又要扩大教学内容的容量,实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翻阅了不同版本的奥数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了富有挑战性学习过程,达到了一定的教与学的效果。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对《方阵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引导学生优化方法。
我由中实方阵为引子,由易到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一层中空方阵(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站3人,最外层一共站了多少人?)的算式,得出的方法有六种: 方法一:4×3-4=8(人)
每边3个圆点,4边就有3×4=12,每个角上的都算重复一次,所以减去4。
方法二:(3-1)×4=8(人)
每边都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都是3个圆点。(取头不取尾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可引导每边的圆点等于每两个圆点的间隔数。引导出:(每边的圆点数-1)×4=一圈的圆点数。
方法三:3×2+(3-2)×2=8(人)上下两边算3,左右两对边算1。方法四:1×4+4=8(人)每边两端都不算,用中间的数×4,再加上角落4个。方法五:(3-1)×4=8(人)把这个中空方阵看作一个封闭图形,封闭图形的人数等于间隔数。每边(3-1)个间隔,四周共8个间隔,即最外层有8人。第五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便于让学生发现规律,抽象算法,我设计一个按每边的数量、图形边数、四周的数量为列的表格,学生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数据有规律的变化,然后再在比较的过程中,优化解题方法,并将最后得到的优化方法抽象化。当然我也鼓励其他策略,告诉学生或者在别的题型中,你的方法可能更合适,同时为今后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适当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挑战难度。
问题的延伸与拓展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施压的过程,有压力才有弹力,往往可以磨练一个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问题难度可以激发一部分学生的求知欲,这是一种自我激励的良好情感态度。因此适当拓展到二层中空方阵,初步理解并渗透一层中空方阵与二层中空方阵的联系与区别。又延伸拓展,如果变成不同正多边形的空心队形,这个空心队形一共站了多少人?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五篇:《我们爱祖国》教学设计
1、阅读《我们爱祖国》,认识我、国、子、朵、坡五个字。
2、学习韵母o,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o。
3、继续学习四声
4、培养小朋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带o及四个声调的字母卡片,生字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识字
1、看图:有哪些动物
师:它们都喜欢什么?我们学完儿歌就知道了。
2、(出示《我们爱祖国》儿歌),读熟儿歌。
(1)让学生利用学前的识字基础试读。
(2)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指名读一读。
(3)会读的同学领读。
(4)自己练读
(5)指名读
3、在会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识五个字
(1)在儿歌中认字
(2)认词语
(3)读生字卡
(4)生字宝宝找家(游戏)
二、学习韵母0
1、读准音
(1)老师先将窝、坡、我三个字的音节写上,o用红笔。
(2)让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字,体会哪部分是一样的。
(3)认读(如果学生读不准,师示范读音)。
(4)学生练习发音(公鸡高唱o、o、o,唱出太阳爬山坡)。
(5)练读四声
(6)跟老师说一说:ō,我知道了,ó:我不明白,ò,哦,我懂了。
2、认清形
指导学生看书中小男孩想到的鸡蛋和小球的形状正像韵母o的字形。
3、指导书写
(1)找一找,o的家在哪儿?
(2)师范写(o占中格,从中格的左上起笔,写在半圆碰二线、三线,连接成圆,一笔写成)。
(3)学生模仿,跟老师书空。
(4)学生练习,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设 计意图
由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引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保护他们自己识字的积极性。
不断再现这几个字,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反复识记,避免单字出现,机械记忆。
在认字的基础上,体会韵母的发音,由韵到字,由字到音。
在教会学生写字母o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