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句话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3 01:4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 一句话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 一句话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20* 一句话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句话”的含义。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一句话”的含义。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在一首诗中,再一次感受民族魂。这首诗的名字叫《一句话》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一句话通常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诗人要说的这句话能带来“祸”,能点着火,它缄默了五千年。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快打开语文书,看看这句话是什么?

二、新授

(一)介绍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于一九二二年赴美留学,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挚热的爱国之情于一九二五年又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归国后看到的却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现实恰像他在《死水》一诗中所描绘的“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一沟绝望的死水”。

(二)默读课文,回答问题。1.找出这句话是——“咱们的中国!” 与“我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进行对比体会。体会那团强烈的爱国的烈火。

2.这是一句怎样的话呢?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一句话”的理解吗? 大家结合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联系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当时的写作时代背景,3.自学课文,以小组来汇报学习情况。

(三)分析课文。

1.抓住“祸”、“火”体会这是句怎样的话。

联系当时时代理解“祸”:军阀封建统治的黑暗现实对人的压制。(1)“火”: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2)“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反映了民众尽管饱受压榨仍然保持缄默,但缄默背后却在酝酿着反抗与挣脱。

教师小结:这是句在重压下,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的话。

2.抓住这句话中蕴含的力量。抓“铁树开花”这句话。

(1)铁树开花来之不易,但终究会实现。

(2)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写出反动者慑于民众的爆发力量,企图极力维护自身统治所带去的恐慌和畏惧。教师小结:这是句让反动派恐惧的话,也是能实现的话。

(3)读出作者对“咱们的中国”的渴望与赞美。进一步体会“咱们的中国!” 把两节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为什么这句话要重复两遍?你感受到什么?(对新中国的强烈的渴望与赞美。)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理解的那样,闻一多先生怀着赤诚爱国心,通过这首《一句话》表达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

(四)拓展阅读: 《祈祷》闻一多 思考:闻一多祈祷什么?用我们学过的结合课文、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三、练习

1.理解“铁树开花”这句话的含义。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课堂小结

闻一多是诗人,也是严谨的学者,高度理性,执着,自制力很强,自称“东方老憨”;但他内心有一团火,情感丰富,热情洋溢,理想主义,像一座表层冰冷内蕴火焰的“没有爆发的火山”,这种特殊性格在诗中亦有典型的表现。“咱们的中国!”这句话看似平常,却包含着人民当家作主,反对专制压迫的丰富潜台词。在封建专制统治时代,中国人处于毫无民主权利的奴隶地位,这句话五千年来都没有说破。直到新中国成立,人民才有了扬眉吐气当家做主人的希望。诗人闻一多一腔爱国主义情感燃烧、升腾着,好像快要爆发的火山,他盼望着“铁树开花”、“火山忍不住了缄默”的那一天。

课后习题 《一句话》习题

一、基础题

1.闻一多原名(),著名的()、()和()。2.按课文填空。

(1)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2)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二、综合题

1.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比,起到了什么作用?

2.用火山作比有什么好处?

3.“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三、提高题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文章开头两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应题目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选文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家骅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2.(1)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2)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二、综合题

1.引发出不信者可能会产生的惊慌、反感等种种诧异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民众反抗的必然性和突发性,表明诗人对民众解放自己、改造旧中国的潜在力量坚信不疑,并衷心拥护。

2.火山虽然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这一喻象表明诗人对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满信心。

3.反映了民众尽管饱受压榨仍然保持缄默,但缄默背后却在酝酿着反抗与挣脱。

三、提高题

1.承上启下(过渡)说 做

2.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起草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在李公仆追悼会上痛斥敌人;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3.(1)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4.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后者的“说”,实际上就是“做”。因为当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口说,“说”与“做”是统一的。)5.“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笃行务实,勇于牺牲。

板书 一句话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的透火山的缄默。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第二篇:写话教案教学设计

写话

教学目的:

1、观察图画和春天的美景,体验投入大自然的情趣。

2、根据图画和词语范例,学习把春天的景色写得较具体。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难点:

1、仔细观察图画,较具体地写出画面内容。

2、准确运用积累的词汇。

教学准备:

1、有关春天的儿歌、图片等。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春天大自然的景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我们一起唱这支歌。

3、我们学了很多写春天的课文,大家一定非常喜欢春天吧,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夸一夸这美丽的春天。

二、指导看图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书上的词语读一读?

2、观察景物:(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些什么景物?

(2)再仔细看看这些景物的颜色和形态,然后用书上的词语说一说,如果你能用上自己学到的词语就更棒了。

(3)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

3、观察动物:(1)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在什么地方?

(2)再仔细看看它们的动作、表情怎样?

(3)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4)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三、指导写话

1、大家说得极好,老师忍不住也想说几句,瞧,我把想说的写下来了。

2、教师出示范文,有感情地朗读。

3、老师写得好不好?同学们肯定比老师写得更好,拿起笔来,把你们想说的写下来。

4、出示写话要求:

(1)接着总起句“春天真美丽”继续往下写。

(2)写出主要的动物和景物,注意突出春天的季节特点。

(3)语句通顺,尽量用上书上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学到的词语。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议

出示评议标准

板书设计

草地

鲜花美丽

春天蜜蜂

青蛙

小兔快乐

小熊

语文活动

1教学要求:

1、学会根据事物的特征填写恰当的词语。

2、读读背背有关描写春天景物的词语,积累语言。

3、参加简单的养植活动,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提高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

2、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养殖,并细心观察,作好记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小燕子》的背景音乐,教师说故事并出示自己搜集的春景图。

二、完成第一部分

1、春天这么美丽,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你们最喜欢春天的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观察图。

2、学生看图思考,学习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小朋友们说得棒极了,老师也好喜欢这美丽的春天,你们猜猜看,老师最喜欢春天的什么呢?

出示例句:我最喜欢桃花,因为——桃花红红。她对太阳说:“我是春天。”

同学们读读这句话,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你们能学学老师的样子,也来夸夸你最喜欢的春天的景物吗?

出示句子:

———黄黄,她对——说:“我是春天。”

柳枝———,她对——说:“我是春天。”

—————,她对——说:“我是春天。”

5、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三、完成第二部分

1、老师有个百宝箱,谁来猜猜,里面都藏得有什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词语。)

2、小老师当得真好,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学生相互读词语,读完后,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4、指名读,大概了解词语的意思。

5、学生练习自由背诵这些词语。

6、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7、除了书上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景物的词语?

四、完成第三部分

1、春天不但美丽多彩,而且万物生长,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植物是在春天出生、发芽的?

2、出示一盒蚕宝宝,并朗读蚕宝宝的成长日记

3、多有趣啊,你们养了什么?

学生展示、介绍成长记录。

4、全班选优,看谁观察得最仔细,记录得最详细。

第三篇:教学设计0

教学目标

1.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

2.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板书:最小公倍数)2.复习倍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演示课件“最小公倍数”】

1、顺次写出4的几个倍数和6的几个倍数.它们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最小的是多少?

例2、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用集合图表示4和6的公倍数.

3、质疑: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明确: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

4、反馈练习.

把6和8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50的填在下面的空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明确: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只有2个;如果扩展数的范围,也就是50以外6和8的公倍数则是无限的.

(二)教学例2【演示课件“最小公倍数”】

引入:我们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用短除式分别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

板书: 18=2×3×3

30=2×3×5

教师提问:18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18的倍数包含18的所有质因数)

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30的倍数包含30的所有质因数)

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既要包含18的所有质因数,又要包含30的所有质因数)

2、观察集合图: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应包含哪些质因数?

教师明确: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只要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3和5)就可以了.2×3×3×5=90,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90.

3、小组讨论:如果少一个或多一个质因数行不行?

教师明确:如果少一个质因数,就不能保证公倍数里包含18和30全部的质因数,因而就不能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多一个质因数,虽是18和30的公倍数,但不能保证是最小公倍数.

板书: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4、反馈练习.

(1)先把下面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0=()×()×()

42=()×()×()

30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2)A=2×2 B=2×2×3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3)用分解质因数法求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时,小华得72,小林得144.谁做错了?

可能错在哪里?

5、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①引导学生把两个短除式合并成一个.

板书:

②明确:综合短除式中所有除数和商与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90所包含的所有质因数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把短除式中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就得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③反馈练习:求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

④总结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⑤反馈练习: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 24和20 28和21 16和72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用什么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它是为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的,希望大家能熟练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四、随堂练习【演示课件“最小公倍数”】

1.填空.

(1)A=2×3×

5(2)A=2×2×5

B=3×5×7

B=()×5×()

A和B和最小公倍数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2×5×7=140.

2.判断.

(1)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布置作业.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15 30和40 36和54 22和33

六、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

例1 顺次写出4的几个倍数和6的几个倍数.它们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最小的是多少?

4的倍数有:4、8、12、16、20、M、28、32、36„„

6的倍数有:6、12、18、30、30、36„„

4和6公有的倍数有: 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例2 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2×3×3×5=90.

探究活动

最小公倍数

活动目的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活动题目

有两个自然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48,那么这两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活动过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3、师生共同研究方法,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

由题意可知,48是所求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那么所求两个自然数一定是48的约数,因此我们可以找出48的所有约数,然后进行两两组合,便可找出符合条件的数组.

48的约数有:1、2、3、4、6、8、12、16、24、48经试验,符合条件的数组有:1和48,2和48,3和16,3和48,4和48,6和16,8和48,12和16,12和48,16和24,16和48,24和48,48和48.一共有14个数组.

活动说明

学生寻找符合条件的答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思维有序化的过程. ㈠、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去过公园吗玩吗?可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兰,她非常想爸爸妈妈带她到公园去玩,可是爸爸妈妈非常忙,没有时间。一天晚上,妈妈对小兰说:从四月一日起,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小兰听了非常高兴,这下可好了,爸爸妈妈可以带我去公园玩了。那他们会选什么时候去公园呢? 师:聪明的小朋友都会选爸爸妈妈同时休息的时间带小兰到公园去玩。

师:这是今年四月份的日历,那在这一个月里,他们会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先想想怎么找,同桌之间要不要商量商量? 师:商量好的可以发表意见。

生:二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能出现这种答案)

师:问题是那一天怎么来找共同的休息日,用什么办法找? 生:

师:同意吗?这位同学的观点很好?

先找出爸爸的休息日,再找妈妈的休息日,最后找出他们共同的休息日。老师给大家提一个建议,请大家分工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同桌一人找爸爸的休息日,另一位找妈妈的休息日,再合作找出共同的休息日。拿出练习纸,同桌可先商量一下谁找爸爸谁找妈妈的休息日,开始。生找休息日

师:找出来了吗,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生汇报师记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

12、24 ㈡、激思引探,尝试思考: 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师:他们先分工找出了爸爸妈妈的休息日,再合作找出了他们共同的休息日,下面同学和他们一样的请举手。

师:下面我们再来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妈妈的休息日是4、8、12、16、20、24、28,你们在找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他们的休息日就是4的倍数。那4的倍数只有这些吗?加省略号。

师: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和4、6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吗? 生:4和6的公倍数。

师:公倍数是什么意思?你能和大家说得清楚点吗? 生:4和6公有的倍数。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师:象这样的数我们就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叫公倍数。

师:如果小兰想早一点去公园玩,你们说她应该选哪一天去呢?(12号)

师:在共同的休息日中12号是最早的一天,也就是4和6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我们再给它一个名字叫什么?(最小公倍数)

师:4和6的公倍数我们找到了,还有吗?还有几个?为什么?如果我们继续找下去,还能找到很多。(加省略号)

从“妈妈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师修改并完成板书: 4的倍数:4、8、12、16、20、24、28…… 6的倍数: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数:

12、24…… 其中最小的一个:12 师:那刚才我们找到了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 6的倍数

师:这两个图中有哪些是相同的,公有的?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4和6的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师:在日常生活中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有关的问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问题。小兔和小猫在同一条路上玩跳格子的游戏,小兔每次跳2格(师演示),小猫每次跳3格(师演示)。师:你会接下去把小兔和小猫跳的路线画出来吗?请同学们在自已的练习纸上画出来,看看会发现什么? 生:画线路。

师:画好了吗,有发现吗?老师也画了一个,和老师画的一样的请举手。师:同学们在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交流

师:小兔跳到的地方对应的数字有哪些?它们刚是哪个数的倍数?小猫呢?

师:小兔和小猫都跳到的地方它们对应的数字和2的倍数和3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数我们可以给它一个什么名称。如果小兔和小猫继续往下跳,这样的地方还会出现吗?如果一直不停地这样跳下去,这样的地方相对应的数字会出现多少次呢? 师:板书2和3的公倍有:6、12、18…… 2和3的最小公倍数有:6。

师:看到小兔和小猫玩的这么开心,小狗也想玩一玩,你们猜一下,小狗每次几格?请同学们也把小狗路的路线画出来,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师:我们发现,不仅两个数有最小公倍数,三个数也有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如果三只小动物继续往下跳,还会出现三个同样跳到的格子吗?

师:刚才我们举了几个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例子,哪请同学们来说说看,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要不要商量商量。生交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讲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我们找到了他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们在找的过程中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生交流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同学们分工和合作来完成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这种方法叫列举法。2.基本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找出这两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和12 7和21 生练习。

师:老师这里也用刚才的方法找出了这两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找对的同学请举手。8的倍数:8、16、24、32、48、…… 12的倍数:12、24、36、48、60、…… 15和30的公倍数:24、48、……

15和30的最小公倍数:24。的倍数:7、14、21、28、35、42、49、…… 21的倍数:21、42、63、84、…… 7和21的公倍数:21、42、…… 7和21的最小公倍数:21。

师:用同样的方法得确可以找出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你觉得这样的方法怎样?

师:那当一种方法感到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另一种方法。我们来看看这些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想好后可以在小组之间商量一下。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7和21的最小公倍数是21。

生交流汇报猜想: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师:只凭一组数我们是不能下这样的结论的,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生举例。

练习:学生说答案,师判断。

3和5 7和9 13和7 3和100 10和11 师板书结论。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师:同样你能举例来说明吗?生举例。练习:10和20 9和45 100和4 师:小结板书结论。㈢、小结提炼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还发现了什么规律。㈣、布置作业:

第四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0(范文)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形式及语言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二)能力目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徐志摩的诗与人生追求:爱、美、自由。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悲情诗人徐志摩的浪漫真诚。

2、感受诗歌中面对分别的豁达洒脱。

教学课时:2 教学环节:

一、导入

中国很多文人都有某种情结。例如,李白有“诗酒情结”和“月亮情结”。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以尽情的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李白一生以月为伴浪迹天涯,他对明月有深沉的理解和挚爱,这轮明月从此走进了李白的夜空,与他生死相守。杜甫具有“忧国忧民情结”,不论穷达,他都要兼善天下;陶渊明则具有“归隐情结”,他一生乐于归隐,心怀归隐,并且实现了归隐。这自古传承下来的传统也深深影响了后代诗人,特别是身处新旧时代碰撞的诗人,而徐志摩就是其中一例,“康桥情结”几乎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其中,《再别康桥》就是最典型的康桥情结的体现。

二、作者介绍

在英国的两年可以说是徐志摩魂牵梦绕的时光,这与他的家庭出身,游学经历以及爱情婚姻都有很大的关系。(详见PPT)

三、诵读诗歌

1、录音范读

2、小组朗读

四、诗歌赏析

小组活动,赏析诗歌优美之处,教师总结。要求:

1、小组诵读诗歌

根据人数,就近组成4-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诵读诗歌,形式自选(可以推举一个

代表诵读;可以所有人齐读;也可以分节朗读)。

2、小组赏析诗歌

就近划分为6个小组,每组4-6人,负责赏析一节诗歌。任务分配:1人有感情的诵读本节诗歌;1人根据诗歌的意境做一幅画;其余组员,赏析这节诗歌的优美之处,从字、词、句、音律等方面着手,1人整理成文字材料,作为整个小组的作业,1人发言,赏析诗歌。

(一)音乐美

1、韵式上严格遵守二、四句押韵,每届诗歌更换一次韵脚。如来——彩,押ai; 娘——漾,押ang;摇——草,押ao;萧——乔,押ao等,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2、善用叠音字,如轻轻,悄悄,油油;双声词,如艳影,榆阴,清泉等;叠韵词,如荡漾,招摇,斑斓等,使诗歌富有节奏感。

3、开头和结尾两节,同一基调重现,回环往复,婉转流畅。

(二)绘画美

1、西天的云彩

黄昏时分,太阳西沉,诗词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落日故人情”总会给人一种凄凉、孤寂的感觉,借用西天的云彩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淡淡的落寞与无奈,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金柳

既承应诗中“西天”“夕阳”等意象,是傍晚河畔特有的景色,又暗含了传统的诗歌意象。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插柳送别的传统,既表达了对送别对象的留恋,同时也希望他能够像柳树一样,在新的环境中更好的生活。

新娘是女子最美丽的时刻,盛妆的新娘带给我们一种妖娆美丽,如此动人的姿态怎能让诗人不留恋,于是,原本平静的心里产生了阵阵涟漪。

3、青荇

“油油的”写出了水草茂盛,绿,像是被涂上了凝脂。“招摇”现在多含贬义,与“过市”“撞骗”一起联用,其实,招摇还有“逍遥”一义,用它来写水草,给人一种无拘无束,洒脱自如的感觉。于是,作者的情感又发生的变化,他想留下来,哪怕只是做一条水草。

4、彩虹似的梦

榆阴下的潭水,夕阳透过斑驳的树枝,将余辉洒在水面上,斑斓的颜色就像彩虹倒映其中,使康桥更加美丽。潭中的浮藻打破了这虹,但是美丽的景色永远留在诗人的记忆之中。梦诗飘渺的,轻柔的,但康桥的美景却像彩虹一般沉淀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可以对康桥的记

忆之深。

5、星辉

形换再怎么璀璨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时注定无法避免的。

6、笙箫

声音深沉,伤感。

(三)建筑美

1、四行一节,字数相同或相近。

2、奇数句对齐,偶数句对齐,排列错落有致。

(四)新的美点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送别诗。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歌不胜枚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送别对象新颖

一般离别的对象是人,《再别康桥》离别的对象是康桥这个地方,离别的对象是金柳,青荇,清潭等等。

2、送别气氛轻松

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轻轻”“悄悄”营造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只绘景,不摩声,潇洒而飘逸。

五、结语

离别有时未必需要泪水,洒脱也是一种美。至此,我们的审美旅程就要结束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大家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能够学会感悟美、发现美、表达美!

第五篇:《0×5=》 教学设计

数学题_数学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0×5=? 》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

1、掌握“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发现规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对上节课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算练习。

5-0 25-0

369-0

456-0 123-0

5+0 36+0

456+0

125+0

23+0 从这组数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下面老师再出一道口算题,请同学大胆猜想一下0×5得多少?说说你的想法?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设计思路:设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猜想的方式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见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尝试体验、自主探索

1、情境引入,让学生亲身体验(1)出图: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加法算式?再列出一乘法算式? 3+3+3+3+3=15(个)别

3×5=15(个)

(2)从每一份里拿走一个,求现在有多少个?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再列出一乘法算式?12999.com

2+2+2+2+2=10(个)

2×5=10(个)

(3)如果从每份里拿出两个呢?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再列出一乘法算式? 1+1+1+1+1=5(个)

1×5 =5(个)

(4)如果将每份三个都拿走呢。怎样列加法算式?再列出一乘法算式?

数学题_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课件、教案、试卷,全免费下载

数学题_数学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0+0+0+0+0=0(个)

0×5=(个)

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按这样的规律0×5=? 师: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 照此计算,谁能说一说“0×6、0×7、0×8……”的乘积是多少呢?说出理由。

做口算练习:0×3

23×0

46×0

0×125

0×58……

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设计思路:让学生经历规律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这些已有的知识,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

三、利用所求、探究算理

师:掌握了这一规律,那么当计算一个因数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大家能独立解决吗?下面请同学把书翻到34页,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课件显示多种算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这个算式,那回顾我们的计算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了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那么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你会计算吗?(课件显示多种算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思考:学生在前几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探索让学生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让学生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

四、掌握算法、解决问题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的交流,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下面我们看几道计算题。,1、240×2

302×5

15×3

25×4 204×2

320×5

150×5

250×4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2、小狗送信(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3、在括号内填大于、小于、等于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考)

4、帮助小动物过河。

(设计思考:通过几组练习,让学生仔细审题,通过亲自观察、对比,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每一列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发现上下两题中不同的变化规律,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开拓学生的思维。)

五、总结。

那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吧。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会了0乘任何数都得数学题_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课件、教案、试卷,全免费下载

数学题_数学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0这一规律,而且利用这一规律我们会计算因数末尾有0或中间有0的乘法,真不错,大家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老师希望你们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好吗?好,这节课上到这里,再见。

数学题_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课件、教案、试卷,全免费下载

下载20* 一句话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 一句话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年月日教学设计0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帮助学生初......

    《0×5》教学设计

    《0×5=?》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学习主体: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科:数学 已有知识: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 2、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

    教学设计0(五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了解它们的特点,知道其生活习俗与地域环境及其他事物的联系。 2.能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国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初步了解东方文化......

    《话清明》教学设计

    《话清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清明节与其他节日在气氛上的不同。 2.初步体验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3.知道如何扫墓以......

    写话教学设计

    看图写话教学设计孟军玲师:同学们,今天孟老师穿的漂亮吗?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一下吗?(生谈)(师适时评价:你说话真有条理,你是火眼金睛,你观察够仔细„„)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用眼睛仔......

    假如写话教学设计大全

    《假如》 《假如》二年级上册23课。 胡斌 横河镇梅湖小学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学段(1—2年级)的写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

    《话老鼠》教学设计大全

    话 老 鼠 朝天区羊木镇小学:张永蓉 教学目标: 1. 感受阅读的乐趣:通过在有效的时间内,阅读多篇同一主题的文章,积累相关的语言; 2.通过对比阅读,讨论形成对老鼠较客观全面的认识; 3......

    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全

    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有关0的除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