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小蜗牛》教学设计(01)

时间:2019-05-13 01:4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小蜗牛》教学设计(0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小蜗牛》教学设计(01)》。

第一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小蜗牛》教学设计(01)

《小蜗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尝试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策略

这篇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点鲜明的插图,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生活经验以及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和阅读,在反复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书写生字时,可通过教师的范写、学生的书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以及掌握书写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这是可爱的小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你们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蜗牛的图片。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谜语引入、结合生活体验走近蜗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如果有拼音,可以读读拼音;如果没有拼音,可以看看课文中的图画能不能帮助你。

2.生自读课文。

3.同桌合作读课文,如果他都读对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4.读了两遍课文,你们能把课文读正确吗?考考你们吧。5.认读句子和生字词语。(1)认读句子。课件出示: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句子,有读不准的字,就借助拼音来读准它。指名读一读,注意语气词“呀”“吧”要读轻声。(2)看图认读词语。(图画贴在黑板上)蜗牛、发芽、草莓、蘑菇。看看图画,读一读这些词语。

带下划线的字,你认识了吗?发现了什么? 解释:蜗牛的“蜗”有虫字旁,说明这个字与昆虫有关;“芽”“莓”“蘑菇”这些字里面都有草字头,说明这些字都与植物有关。

(3)学习生字。课件出示:

住、孩、全、变、回、发、芽、久、吧、爬、呀、玩。自己读一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4)学习新偏旁:王字旁。

黑板上出示“王”字和“玩”字,引导学生发现二者的不同。你们还认识哪些带有王字旁的字?猜猜带有王字旁的字可能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图画大胆猜测。同时安排了互动交流如同桌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等环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在此基础上,渗透汉字部首表义的特点,学习了新偏旁王字旁后做适当的拓展识字。

(三)细读课文,朗读指导

1.生字学完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找找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它们说了什么呢?找到了就读读吧。

2.我们请三组同桌来分角色朗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三次对话,请你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3.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小蜗牛慢慢地向小树林爬去,它看到了什么呢?对妈妈说了什么呢? 4.课件出示:

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1)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2)小蜗牛看到树林里的小树有什么变化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树长绿叶、树叶变黄、树叶全掉的图画。

(3)认读词语“碧绿碧绿”,在文中是形容什么的?齐读:碧绿碧绿的叶子。为什么用“碧绿碧绿的”,而不用“碧绿的”? 说一说:碧绿碧绿的()当树叶全变黄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金黄金黄)的树叶。图上还有什么?你能用()的()来说一说吗?(4)小蜗牛还看到了什么?(5)多么可爱的小蜗牛啊!自己读一读小蜗牛的话,然后一起读读。【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习小蜗牛的话,并且借助书中图画,学生很容易地知道了小树的变化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比较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当小蜗牛把它看到的告诉蜗牛妈妈时,妈妈说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1)谁来读读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2)听了蜗牛妈妈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蜗牛经历了夏天、秋天和冬天)(3)小蜗牛爬呀,爬呀,在它爬行的过程中,四季悄悄走过。请你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想一想,说一说吧。

课件出示:

春天到了,_____了。夏天到了,_____了。秋天到了,_____了。冬天到了,_____了。

(4)课文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小蜗牛为什么总是错过妈妈所说的季节,看到的是下一个季节的景色呢?)借机介绍蜗牛爬行速度慢的特点,并且指导读好“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句话。

(5)指导朗读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评价后再读。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7.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联想说说四季里大自然的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相机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巩固识字。(1)认读词语卡片。(2)认读生字卡片。2.指导书写“对”“妈”。

(1)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对”“妈”。

强调:这两个字的左边有变形,作为偏旁要写得瘦一些,为右边让位置。对:左边的“又”捺变点,右边的“寸”横变短。妈: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往右上略斜。(2)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笔顺。(3)学生练写。

学生先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学生互评后再写字。3.指导书写“全”“回”。

(1)师板书“全”,指导“人”字头要盖住下面的“王”字。

(2)师板书“回”,指导竖画都要稍稍往里斜,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后再书写。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一个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发现、认真实践的过程。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把相同结构的生字“对”“妈”放在一起指导,是让学生发现书写的规律,掌握规律去写字会事半功倍。

(五)课后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参照板书说一说。2.把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设计意图】通过给爸爸妈妈讲故事,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在课外进行复习、巩固,锻炼口语复述的能力,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所学,为亲子阅读做日常铺垫。

第二篇: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胜利小学 陈晓玲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 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拼音,认识12个生字和“王”字旁,学写“对、全”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布置孩子预习,搜集有关蜗牛的知识,生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 引出故事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课件出示“蜗牛”图片,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后学生自由谈谈对蜗牛的印象。3.导语: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小蜗牛在小树林里的故事。让我们跟着它一起走进这片小树林吧!(请孩子们打开课本。)

二、借助图画 初读课文

1.导学:请同学们打开书,自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词,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不懂的地方看图猜想。(学生自由读课文)(2)个别生接力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师相机纠正,引导)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2.导学:读了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吗?(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预设:

生1:我发现课文中写的都是小蜗牛和蜗牛妈妈说的话。

生2:我知道,课文中写的是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

师:你们真棒!对!这篇课文配了四幅插图,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来讲述故事的。

师:对话就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谈话。对话的“对”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生字,它还有“正确”的意思,你们能记住它吗?

生:我能记住这个字,用部件组合法来记:又+寸=对。

师:这个办法不错。

三、深入读文 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1、2自然段,认识“住、孩、玩、吧、发、芽”五个字。1.导学: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了几次话?

2.指名朗读1、2自然段,其余孩子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3.指导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4.这两个段落中五个生字朋友,你见到它们了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住:用加一加的方法。组词:住房、住院

识记“玩”,认识新偏旁“王”字旁,变成部首时长横变成了提,这个字左右两部份要相让。组词:玩具、玩耍

识记“孩”,认识“子”字旁,变成部首时横变成了提,这个字左右两部份要相让。组词:孩子、女孩

吧:用给熟字加偏旁或加一加的方法。组词:玩吧、来吧(提示读作轻声)芽:用给熟字加偏旁或加一加的方法。组词:发芽、豆芽 用数笔画的方法来学习“发”字。组词:发芽、发现

(二)学习第3、4自然段,认识“爬、呀、久、回”四个字。

1.导学: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3.导学:那他看到了什么? 认识“爬、呀、久、回”四个字。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爬、呀:可用熟字加偏旁或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提示“呀”的读音。字谜:大口吞小口——打一字组。学习“回”字。用数笔画的方法来学习“久”字。4.导学:谁知道小蜗牛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5.生字回文,同桌合作读一读第3、4自然段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感受夏季的特点。

(三)自主学习第5、6自然段。

认识“全、变”

1.导学: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桌合作读第5、6自然段中的对话。读中感受秋天的特点。2.认识“全、变”。

四、检测识字

回归整体

导学:刚才,老师也加入到你们的学习中去了,我发现孩子们跟着小蜗牛一起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现在我要考考你们。

1. 认生字词:(走谜宫)

2. 认单个字:(开火车读、摘苹果)

老师把这些字宝宝放在一起,你能和它们交上朋友吗? 齐读: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

开火车读:╳ ╳ ╳你是我的好朋友。

(这样以交朋友的活动形式,有梯度地认读生字,学生不但学会了,而且感受到识字很有趣,会为自己交到这些朋友而感到高兴。)3.把生字朋友放回文中自由朗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流利。

五、指导书写“对、妈”

我们随小蜗牛一起认识了这这么多生字朋友,现在请孩子们动手写写字吧。

1.指导书写“对”字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间架和占的位置,生汇报,强调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以及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师在田字格板书范写。(左边“又”的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的横画变短,竖钩要写直,点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生练写,师巡视。

2.指导学生书写“妈”字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间架和占的位置,生汇报,强调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以及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师在田字格板书范写。(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生练写,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

3.师生共赏:展示优秀作业,进行奖励。

六、回读课文 激发想象

1、再一次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鼓励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自己看到的冬天用相机拍下来。下节课展示并介绍。

板书设计

第三篇:(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一年级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孩、慢”等10个生字。认识偏旁“子(子字旁)、(爪字头)、身(身字旁)。

2.会写“已、经”等6个生字,认识“树林、碧绿”这两个词语。正确读写“孩子、好久、对于、过冬”等词语。3.了解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已”与“己”的字形区别;识记由“孩”扩展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四篇:(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

11、项链 先学作业:

1、朗读课文2次,把不会读的字用铅笔圈起来。

2、剪下生字卡,和家长玩生字卡片游戏。(如打字牌、剪刀石头布等)

3、奇思妙想记难字。

教学目标:

1、推动《绿野仙踪》的阅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四季的特点。

3、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4个字。认识偏旁“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学文

1、师导入:老师今天为大家送上一则有趣的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蜗牛)

2、板书课题。

3、第一次读文师先范读课文,请生评价(老师的读要带有指导性:看看老师有没有读正确,读流畅,读得好玩,读出节奏,或者老师可以特意读错觉得学生可能会读错的字,让学生带有目的的倾听)。

第二次读文:同桌互读,检测自学效果(我来认真读,请你认真听。强调读书时要“眼到、手到、心到”,不会的生字画生字泡泡)

第三次读文:请2个学生读文(目的是全班正音)

第四次读文:再请2个小组比赛读文(提醒:看看哪个小组能把某字读准确,纠正刚才学生读文时出现的错误)

第五次读文:全班读一次(要求:读正确,读流畅,读得好玩,读出节奏)。

三、识字

1、老师或小老师示范读。

1、小组活动:交朋友(让学生自己认读生字卡片,把会读的摆出来,再汇报交了几个生字朋友。看谁交的朋友多。这个汇报形式其实也是孩子自学结果的检查,有必要)

2、游戏:看图读生字(口令: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单列火车轮流读。

3、同桌猜拳或者小组钓鱼,每个同学放一次鱼,其他三个同学来钓鱼。

4、全班齐读。

5、奇思妙想记难字:鼓励孩子用编谜语、编故事的方式来记忆。

6、过关测试:同桌互考。教师留意不会读的学生名单,课后辅导。

7、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演讲

指读绘本故事

二、复习课文和生字

1、齐读课文(小手指,指着字,认真读)

2、齐读生字

三、写字指导

1、观察“对、吗”等4个生字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指明汇报,老师示范,带领孩子书空笔画顺序,指导在田字格里进行工整的书写。

3、孩子书写,老师巡视指导,批改。

四、完成《培生课堂》

作业布置:

1.读《绿野仙踪》5页。

2.听写《小蜗牛》的生字,注意准确书写生字的笔顺。3.把《小蜗牛》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五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雨点儿》教学设计(01)

《雨点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读好对话,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角色读好对话,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教学难点:

正确认读多音字“数、长”;正确书写“有、从”。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年级的基本任务是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注意积累语言。因此本课以学生原有的识字经验、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激发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4.本课适合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中的儿话音)2.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拿好,眼睛看着课文,认真听。(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3.同学们,请你们自己读一遍课文,在书中标画自然段,圈画会认字。(五个自然段)【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多种方法学生字词 1.学习认读字。

(1)大屏幕上有许多词语,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认读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这些词语去掉拼音了,谁想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3)看图举词卡游戏: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请你们在词卡中迅速找到相应的词语并举给老师看。

(4)认读字从词里跑出来,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认读字)(5)之前我们识记新字有哪些方法?(加一笔,减一笔,换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学生用学过的识记生字法自己认读生字。

(6)认识三撇、穴宝盖、立刀旁三个偏旁。2.学习会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五个生字,谁来读一读?(2)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字)(3)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的字形,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4)同学们先看老师写这五个生字。(5)自己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6)反馈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生字多次复现,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你们知道雨点儿是从哪儿来的吗?自己读一遍课文,要求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破词。

1.学习第一自然段。(1)理解“数不清”。

①有一天,天上的云彩越来越多,不一会天空中下起雨来了。(师在黑板上画云朵和两滴雨)②回忆一下课文,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老师这样画对吗?(不对,应该有很多雨点)③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表示雨点儿数量很多。(数不清)(2)指导朗读。

①课件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句话怎么读才能表示出雨点很多呀?自己练一练。②指名读。

(2)理解“飘落”,指导朗读。

①雨点很轻,也很小,风一吹,雨丝都变得斜斜的,然后慢慢地从天空落到地上。书上用了一个词,是怎么落下来的?(飘落)②“飘落”是指雨点轻而慢的下落。读“飘落”这个词的时候,可以读得稍微慢一点、轻一点。再来练练这句话。(学生练读)③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大雨点儿说了什么?小雨点儿又说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二至四自然段。①课件出示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话:你要到哪里去?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看看屏幕上的三个句子,出声读一读,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②谁来读一读?小结:在读问句的时候,语调要有一点点往上扬,读出问的语气。

③左右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④分角色朗读。

⑤我们读了大雨点和小雨点说的这些话,知道了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要去哪儿?(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⑥为什么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有花有草的地方需要雨水,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更需要雨水,每一种花草树木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3.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图片)小雨点来到有花有草的地方,经过雨水的冲刷,这里的花草颜色更鲜艳,更美丽了;大雨点来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在雨水的滋润下,这里长出了绿绿的草,红红的花。请你们想象刚才美丽的画面,美美地读第五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图片)雨过天晴,大地上的变化可大了!你能把括号里的内容填完整吗?(指导学生说完整语句,包括括号前内容)_______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________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停顿。

③你们说说,这么美丽的景色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小结:雨点的功劳远不止这些,雨点儿唤醒了万物的生长。④请你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雨点儿,你要到哪儿去?为什么? 农田,让禾苗喝足水,结出更多的庄稼。果园,让果树喝足水,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花园,让花朵开得更美丽。

小结:同学们的愿望有很多很多,也很美好,如果你们是雨点儿的话,你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4.回读课文。

回想雨点儿的功劳,带上你美好的愿望,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再来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运用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雨前雨后情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四)拓展练习,仿照句式说句子

1.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真的盼着春天早点儿到来,雨水快快降临,来唤醒自然万物。你们还记得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雨点儿从哪里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2.雨过天晴了。

课件出示句子: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亮亮从屋里跑出去。3.请你读一读这三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4.像这样的句子你们会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从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发现句子规律的基础上,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仿照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进行语言积累。

(五)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读了关于雨点儿的故事,知道雨点儿为万物生长做出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相信你也喜欢上了雨点儿。

2.今天回家后,把小雨点儿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延伸,回顾、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促进学生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下载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小蜗牛》教学设计(0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小蜗牛》教学设计(0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