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弟子规》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首孝悌”“泛爱众”“置冠服”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板书课题:《弟子规》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三)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四)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五)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六)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留待下节校本课继续诵读。《弟子规》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弟子规》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首孝悌”“泛爱众”“置冠服”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板书课题:《弟子规》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三)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四)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五)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六)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留待下节校本课继续诵读。
《弟子规》第三课时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弟子规》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首孝悌”“泛爱众”“置冠服”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板书课题:《弟子规》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三)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四)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五)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六)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留待下节校本课继续诵读。
《弟子规》第四课时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弟子规》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首孝悌”“泛爱众”“置冠服”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板书课题:《弟子规》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三)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四)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五)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六)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留待下节校本课继续诵读。
《弟子规》第五课时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弟子规》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首孝悌”“泛爱众”“置冠服”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板书课题:《弟子规》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三)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四)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五)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六)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留待下节校本课继续诵读。
第二篇:二年级:《弟子规》经典诵读
《弟子规》1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总序、入则孝。
2、教孩子孝敬父母的做人规范。教学重点: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总序、入则孝
1、诵读《弟子规》总序
2、诵读《弟子规》入则孝
二、讲解总序、入则孝
三、吟诵重点语句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四、讲名人典故
《李密辞官》 《陆绩怀橘》 《杨震拒贿》 《汉文帝亲尝汤药》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诵读反馈:
《弟子规》2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出则悌、谨。
2、教孩子关爱兄弟、尊敬长辈的做人规范。教学重点: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出则悌、谨
1、诵读《弟子规》出则悌
2、诵读《弟子规》谨
二、讲解出则悌、谨
三、吟诵重点语句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四、讲名人典故
《张良拜师》 《郑人不更衣》 《与狐谋皮》 《小错成大恶》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诵读反馈:
《弟子规》3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信、泛爱众。
2、教孩子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规范。教学重点:
凡出言 信为先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信、泛爱众
1、诵读《弟子规》信
2、诵读《弟子规》泛爱众
二、讲解信、泛爱众
三、吟诵重点语句 凡出言 信为先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四、讲名人典故 《七擒孟获》《孔子拜师》 《唐太宗闻过则喜》 《曹操割发代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诵读反馈:
《弟子规》4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亲仁、余力学文。
2、教孩子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基本的生活规范。教学重点: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亲仁、余力学文
1、诵读《弟子规》亲仁
2、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
二、讲解亲仁、余力学文
三、吟诵重点语句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四、讲名人典故
《杜甫自幼苦学》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诵读反馈:
《李白补书》
第三篇:《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重要性。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教学难点: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教具准备:音频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弟子规》总序。
2、询问昨天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音频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 应勿缓;老师呼 应勿缓 ;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 仪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课外作业
1、背诵“父母呼”。
2、帮父母 收拾餐桌。
第四篇:《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
2、提问: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怎样爱他们呢?
3、小结: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孝顺他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亲爱我,孝何难”。
(1)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读这句话?(点头读)
(2)还想怎么读?(摇头,加节奏)
(二)观看动画,初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
1、观看第一部分:动画片里有谁?妈妈的态度怎么样?
2、观看第二部分:接下来后发生什么?妈妈怎么了?
3、观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么捉到鱼的?妈妈说了什么?
4、小结:为了妈妈王祥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捉到了鱼。他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了不起的孝顺行为。出示“亲憎我,孝方贤”,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亲人们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孝顺他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5、多种方式变化学习诵读“亲憎我,孝方贤”。
(三)巩固诵读。
1、听学:听一听播音员阿姨是怎么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藏图游戏。
(四)复习诵读。
1、教师:学习了弟子规,让我们懂得了要做一个孝顺亲人的好孩子,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小事,也能表达我们的孝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看图片,用《弟子规》里的话说一说。
图片一:出必告,返必面。
图片二:物虽小,勿私藏。
图片三:身有伤、贻亲忧。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今天玩的开心吗,学的高兴吗?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们又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们都要做一个懂得孝顺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1、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中继续诵读弟子规。
2、家长工作:和孩子一起讲讲弟子规中的故事。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2【活动目的】
1、阅读《弟子规》片断,学习弟子规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恪守规范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孝心和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3、展示诵读成果,增强学习经典信心。
【活动设计】
1、全班学生成扇形分成三个方阵,领颂6名学生,每2人一组,两个组站在方阵之间,另一组站在中间方阵前面。
2、方阵学生手捧书有弟子规的文件夹,领颂学生不拿道具,根据具体情境做适当表演。
3、采取诵读、分组、领颂、呼告、唱读、男女、混合等多种诵读方式。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6齐)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②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
③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
③我们把国学经典引进课堂,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经受着民族文化的神圣洗礼。
④打开历史长卷,穿越千古尘埃,首先向我们走来的就是先贤至圣的儒家文化。
⑤儒家经典中,最为朗朗上口的《弟子规》,它是古代读书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操守。
⑥《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无不给人以精神的滋养与启迪。
男:我们诵读《弟子规》,感悟《弟子规》,践行《弟子规》。
女:它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让我们孝敬父母。
女:“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让我们友爱兄弟姐妹。
合:让我们在学中做,:让我们在做中学,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①下面请欣赏八(十)班全体同学诵读《弟子规》。
2、诵读展示
【全班多种形式诵读“弟子规……勿摇髀。” 】(设计:略)
(6齐)“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齐)教我们谨慎。
(6齐)“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齐)教我们诚信。
(6齐)“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齐)教我们仁爱。
(6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齐)教我们亲仁。
(6齐)“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齐)教我们亲近仁德。
(6齐)“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齐)教我们努力学习
3、结束语
①②: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③④: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⑤⑥: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经典使我们充实,中华经典使我们明智。
(齐)让我们每个人都走进经典国学的乐园,颂中华千古诗文,扬圣贤之道。
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谢谢大家!
【活动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弟子规》“总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等部分内容。虽然只是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弟子规》的圣贤之道,《弟子规》可以说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集体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去铭记,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把它看做修身立命的根本。
第五篇:二年级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实施方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实施方案
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1、主诵篇目为《弟子规》;
2、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课前十分钟为主。由语文教师、各班班主任教师具体负责。
2、每天利用上课前10分种进行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3、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
4、每天课间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
5、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
6、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7、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8、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每学期开展“经典诵读会”、“亲子诵读活动”、“诵读擂台赛”、“情景剧表演”等。善于发现和总结,把一些好的、快乐的学习方法推广应用。如:表演背诵法、熟读成诵法、吟唱结合法等等。
四、检查评比
1、学校将不定期对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层次迈进。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师生互通,交流情感;融会贯通,导之以行。
为了更加明确、高效地开展经典诵读工作,我校还根据循序渐进地原则,为各班量身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星级评定表”。
正确星: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韵文,字音正确,吐字清楚,不错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背诵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韵文。
领悟星:能够理解、领会并正确表述韵文的意思。
演讲星:能够声音响亮,生动形象且条理清晰地讲述与韵文相关的故事。践行星:生活中能够按照韵文上讲述的内容去行动。
国学经典诵读星级评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