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 与计算机手拉手 教学设计
第三课
与计算机手拉手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6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WindowsXP系统;熟悉WindowsXP系统;会正确地握着鼠标进行简单的操作;掌握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方法。(2)逐步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教师辅导与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在互帮互学中完成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增进学生的友谊与其互相帮助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作用,认识窗口。“单击”打开和关闭程序或窗口。
难点:正确开、关机。鼠标的正确握法。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正式学习打开计算机并掌握一些相关的和简单的计算机知识。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如果表现得好,我们就在下节课学习玩游戏。好了,请大家将书打开,翻到12页。
(二)新授:
同学们打开了计算机,它会呈现一个奇妙的世界给我们。那么让我们学习打开它。
1.启动计算机 ①按下显示器电源开关,打开显示器。
②按下主机电源开关,打开主机。(注意事项:开机后,要稍等片刻。因为计算机需要一定启动时间,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时我们不能随意敲击键盘和鼠标,要耐心等候。)
2.完成计算机各项工作的统一调度和管理的“大管家” ——计算机Windows XP操作系统 ①认识启动画面。
②认识桌面。(告诉学生,图标:一个个小图形,代表一个个程序或窗口。任务栏:可显示电脑正在运行的程序。开始按钮:一个重要按钮,操作它可执行计算机各项程序。)
注意事项:同学们,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向左上方的箭头图形光标叫做鼠标指针,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鼠标在屏幕上的确切位置。
3.认识鼠标
同学们,要想与计算机交流,就要用到它,鼠标。让我们认真学习它的握法。
①告诉学生正确握法:将鼠标平放在桌面上,右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鼠标左侧,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无名指和小指放在鼠标右侧,手掌轻轻放在鼠标上。
②让学生练习握法并操作。
③告诉学生:在桌面上来回移动鼠标,指针也跟着动。指针移到“开始”按钮,轻轻按一下左键(单击),一个“菜单”就出现在我们目前了。
④教学生理解“开始”菜单的分类及功能。(形象比喻:菜单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菜谱,它的分类也就像分主菜、副菜、热菜、凉菜一样,也进行了分类。其也是根据相似作用与功能特点分类的。)
4.关闭计算机
告诉学生,关机不止关电源。应该关闭所有打开的窗口。然后,单击【开始/关机】。单击“确定”。(学校的电脑需要两次关机,才可将计算机彻底关闭。)5.操作练习
①完成操作实践题并回顾今天的知识。②生上机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三)操作实践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 与计算机手拉手
1、启动计算机
2、认识鼠标
3、关闭计算机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四年级《手拉手》教学设计模板
手拉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完了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加减法及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的。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师:刚才的游戏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我们每天在这样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同学们知不知道,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有的用着破旧的课本,有的用树枝在地上写字,他们眼里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想?
生1:这些山区的孩子太可怜了,条件这么艰苦。
生2: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他们还刻苦努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生3: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生4:老师,我们应该给他们捐钱捐物,让他们用上新的课本和文具。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生活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一些贫困的地方,还有许多上不了学的孩子,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望他们,我们应该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他们,我们要和他们“手拉手”。
师:老师先带你们去超市选购一些学习用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仔细阅读图上的文字,看图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活动一:小组间互相提数学问题,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谁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他俩每人要花多少钱?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如何解答呢?
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列式解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有什么好方法?
活动二:解决“买三个书包和三个文具盒要花多少元?”验证小数的乘法分配律。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简单,老师给你们提个难点的“赠送给这3名同学每个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生:列式解题,请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引出乘法分配律律。
活动三:连连看
活动四:学习大闯关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有几道题,请同学们做一做。
× ×+× ××4
师:先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题,看一看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
生1:这些题都可以用简便方法做。
生2:这些题都可以用我们以前学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师:下面请同学们做这几道题,看哪些同学的方法最简便。
小组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的意见。
×13+×7
×× ×+×
师:要求学生能用简便方法的尽量用简便方法做。做完后同伴两人相互交流。
课本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请学生说说学习这一课的收获和感想。
生1:我学会了在小数乘法中也可以用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生2: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仅学到了小数乘法的知识。同时,我也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努力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看来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去帮助人和关心人。今后,我们也要向实验小学的同学学习,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
第三篇:计算机科学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
计算机科学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
计算机作为一门学科,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有其自己的思想及方法论。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出版)以专业方向的形式进行规范,它们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
回顾一下计算机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1962年,美国普渡大学开设了最早的计算机科学学位课程。在我国,早在1956年就开设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随着 “软件危机”的出现,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计算机工程从电子工程学科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一些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位课程中,引入了“软件工程”的内容,80年代,英国和澳大利亚,最早开设了软件工程这样的学位课程。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成为信息的中枢,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很多大学相继开设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等学位课程。
计算机科学,涉及很宽的范围,包括了计算的理论、算法和实现,以及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生物信息学和其他新兴的有前途的领域。可以说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控制器、运算器、内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个五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且它们又紧密相连,共同支撑整个计算机的运行。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硬件检测和诊断程序、各种算法语言的解释和编译程序等。每台计算机必须在相应系统运行后才能为用户提供服务。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用户具体应用问题而设计的程序。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又包含了多个模块及不同的功能,而每个功能里存在着多个操作,只有通过这些操作才能完成这项功能,多个功能的完成实现软件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在硬件系统的支撑下运行计算机。
综上,计算机科学思想就是系统方法论。
系统论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改造客观对象的方法,要求人们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此系统与他系统的关系,从而把握其内部联系与规律性.达到有效地控制与改造系统的目的。所谓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是各种要素组织起来的有特定功能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导,培养学生获取、管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课程。系统思想将贯穿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系统的概念,让系统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不但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还能通过这种思想学好其他课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也就是说对于“系统”这样的概念可以通过大量实例感知进而上升理论高度不难理解。中学信息技术内容不外乎包含Office部分应用软件,Internet,flash,windows系统的常用操作以及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和游戏等软件。这些软件本身就是一个个不同的系统,Office是办公系统,internet是网页浏览系统,flash是二维动画制作系统,windows是桌面操作系统,绘画系统,游戏系统等等,这些系统里又包含着它们的子系统或很多不同的功能,例如Office系统包括word、excel等可以完成不同工作的子系统,word是文字编辑排版系统,里面有很多功能,如选择文字,复制、粘贴文字,设置字体,插入图片等,系统就是由这些功能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体。
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系统的概念,我们可以举这样的例子:在计算机里用画图软件画图和早上煮早餐,形式是一样的。先说煮早餐,首先要有火、锅、水、粉面,还要有相关佐料,火的功能是加热,锅的功能是盛水,水的功能是煮面,佐料的功能是调味,这一系列的功能就构成了制作早餐系统,通过人工点火、盛水、下面、搅拌等一系列的操作,最终制作好早餐;同样,用计算机画图软件画图,画图软件里有纸面、工具箱、颜料盒、文件菜单、图像菜单等,纸面的功能是提供画图场地,工具盒的功能是提供画图工具,颜料盒的功能是提供画图颜料,文件菜单的功能是实现另外一些功能,如保存图片、打印图片等,图像菜单的功能是对图片作一些处理,如翻转、拉伸、反色等,这一系列的功能就构成画图系统,通过鼠标单击、双击、拖拽,键盘输入等一系列的操作,最终制作出一幅图画。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做的早餐有色、香、味的差异,不同的人画出的图有质量上的差异,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这就是系统方法论的问题。做早餐时火要有多大,水要盛多少,面要煮多久,怎样调理佐料;画图时怎样使用工具,那些工具都有些什么样的作用,怎么使用颜料盒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关系到最终结果的好坏。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形成系统观念,在系统观念的基础上,计算机科学思想才在固化在学生的大脑里,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第四篇:手拉手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轻快活泼和优美连贯的两种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歌曲内容,唱准歌词及休止符。
3、创编歌词,体验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的快乐。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创编歌词,体验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的快乐。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碰一碰》音乐、头饰(太阳、白云、花儿、小草、猫咪、小兔)。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我们来玩一个手拉手的游戏吧!
游戏玩法:播放《碰一碰》的音乐,将歌词改成“找一个朋友手拉手”带领幼儿演唱,并做游戏。“碰哪里”改成“站那里”,“鼻子碰鼻子”改成“手拉手”。然后引导幼儿找到空的地方和好朋友站一起。
2、说一说:和自己手拉手的好朋友是谁?
二、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挂图,请小朋友观察画面上有谁和好朋友手拉手。教师:你发现画面里还有谁和谁是手拉手的?
2、总结幼儿的回答,将歌词念出来。
3、师幼集体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认真倾听。
师:刚才小朋友们听老师唱歌的时候,声音有什么变化?请你来学一学。
2、教师教唱,幼儿学唱歌曲。
师:你发现这首歌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前半句声音有点“跳”,就像一条线中间断开了。后半句声音就像一条线,从头到尾都连起来了。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
1、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演唱歌曲。
师:除了歌曲里唱的那些好朋友会手拉手外,谁也会和好朋友手拉手呢?(幼儿自由发言)
2、整理幼儿的答案,和幼儿一起,共同演唱创编出来的歌曲。
五、结束部分
师:幼儿园里我们都是好朋友,要互相帮助,友爱相处,下面请小朋友手拉手走出教室吧!(播放《好朋友》音乐)
日常生活教育: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将创编的新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家园共育:家长和幼儿一起创编不同的歌词。
第五篇:手拉手教学设计
手拉手
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8页-49页,主要学习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教材呈现了两个小朋友帮助希望小学的同学解决捐书问题的情境。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情境中呈现的数据,提出“一共要花多少元”的问题。在理解情境中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列式计算,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在列式计算时,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在讨论综合算式的计算时,应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教学本节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小数除法以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在整数的运算中可以简便运算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而且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与整数的计算顺序是相同的,在教学这节内容时,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进行析疑,贯穿了较多知识点。在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故事后,学生可以列出分步式,也可以列出综合式,但探究问题的过程尤其重要,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时间的付出收获的不仅仅是结论,更是丰富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难点:运算定律的运用、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知道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迁移应用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到小数混合运算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运算定律的简便性,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铺垫新知
【引导语】同学们,这个是什么字(课件出示聪)大家都认识吧?我们观察一下,这个聪字里面有耳朵,有眼睛,有嘴巴,还有一颗心。所以聪明的学生上课时都会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回答,用心学习的。方老师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聪明的学生。接下来,就用你们的表现来证明吧!
1、口算(8道小数乘法口算题)
2、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36×34﹢36×66(10﹢4)×25 128×3﹢72×3
3、揭示课题。
教师:把128×3﹢72×3改为12.8×3﹢7.2×3能不能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呢?这是等待我们今天去探索,发现的问题。
(二)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引导语】实验小学的两位同学遇到难题了,咱们班同学那么聪明,大家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吧!
1、出示情境图投影出来,让学生理解题意,找出要解决的问题。
【提问】先用你们的慧眼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1)每人一套12.8元的文具和一本单价7.2元的《数学家的故事》。(2)帮助3名希望小学的同学。
【追问】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们能用算式把你们的方法写下来吗? 【师生活动】要求学生汇报列式情况。
让学生明白12.8×3和7.2×3所表示的意义。
【追问】你能说一说12.8×3是什么意思吗?同样的,7.2×3的意思是? 【预设】1,分步算式:12.8×3=38.4(元)7.2×3=21.6(元)38.4﹢21.6=60(元)2,列综合算式:
12.8×3﹢7.2×3 =38.4﹢21.6 =60(元)
3,运用乘法分配律: 12.8×3﹢7.2×3 =(12.8+7.2)×3 =20×3 = 60
【归纳】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板书】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
【引导】让学生观察综合算式,发现算式有何特点?(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这样一来计算比较简便)【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从而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了简便。【板书】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三)巩固练习,提升新知 1.用简便方法计算: 7.25×43﹢7.25×57 4.7×2.5×4 7.8×99﹢7.8 3.6×5.4﹢3.6×4.6 2练一练的第2题。
(1)500×365=182500(双)
(2)182500÷5000=36.5(棵)(3)36.5÷365=0.1(千克)
0.1×0.1=0.01(千克)0.1×0.75=0.075(千克)
第2题,教材提供的题材是有关环保的内容,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使用一次筷子要浪费很多木材,而大树可以净化环境和美化生活。要使学生在练习小数乘法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
第3题,让学生结合本班的人数进行计算。
365.25×4=1461(天)(365.25-365)×4=1(天)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生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怎样的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教师及时解答疑惑,抓住要点帮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
【布置作业】完成书上练一练第一题的6道计算题,做完交给老师面批,及时检查课堂教学效果。
七、板书设计
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小数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