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录成长的足迹教学设计1
记录成长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体会自己的成长是与老师、家长的精心呵护,以及同学的帮助分不开的,升华学生的感恩之情。
2.总结小学阶段成长的收获。通过交流分享难忘的事情和制作成长纪念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班集体的了解和热爱。教学重难点:
1.交流成长中印象深刻的往事,感受成长中的快乐。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交流展示让 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个人成长照片、奖状、作文、图画、便签纸。2.教师准备:课件、活动照片、歌曲等资料。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13岁的你们已经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长一个懂事的少年,这其中一定有一首唱也唱不完的歌,绘也绘不完的图。那今天,让我们一起在熟悉的旋律声中在去看看那些曾经被我们定格的瞬间吧!(班级活动照片)师:同学们,倾听着这首扣人心弦的歌声,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画面,你有想说的呢?(学生畅所欲言)。
师: 是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渐渐离我们远去,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在这六年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我们曾经笑过,曾经哭过,甚至打过,欢声笑语,伤疤泪水,汇成了我们成长的脚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时光机,一同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板书——记录成长的足迹)
二、难忘回忆,分享童年。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 82页上方的一段文字。想想在这六年里,我们收获了什么呢?生:(板书--知识、友情、师生情、道理.....)
师:是啊,我们收获了这么多,这个童年我们是多么充实啊!
师:著名作家冰心说过:(课件)生读:“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地刻画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人生。
师:同学们,冰心奶奶的话告诉我们童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六年的童年生活给又给我们自己留下了哪些珍贵的回忆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成长记录册与小组内的伙伴们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足迹。(1)小组讨论,分享珍贵的回忆。
(2)全班交流,感受童年中的成长足迹。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A 如展示图画
师: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幅幅图画,代表着我们成长的脚印,每迈出一个脚印,我们的成长之路就增添了一份色彩。
B 展示学习收获
师:你们的学习收获真多,同学们都能从各自的成长过程中,选取独到的收获,来记录我们的成长,都能激起我们心灵的震撼,都能激励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C展示照片
师:我们的照片记录了美好瞬间,我们一起进行一次回忆之旅!这些实物成为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
D展示奖状
看着一张张精美的奖状,代表我们曾经的汗水与荣誉,让我们知道了成长的路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听着同学们的精彩汇报,勾起了我们在童年的成长历程中许多美妙的回忆。我们感谢在成长道路上给予我们关心、帮助、的所有人,特别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们。(家人、老师、同学)板书
三、珍惜足迹,记录童年。
师:同学们,六年里发生很多值得记忆的事情,难忘的?高兴的?内疚的?有趣的?这也是我们成长的足迹。谁愿意和我么分享一下你内心深处的小事呢?
1.学生在《童年》的音乐中介绍难忘的事情。2.学生在《童年》的音乐中介绍内疚的一件事情。
师小结:无论什么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活给我们的财富,高兴的事我 们得到了快乐,失败的事我们得到了经验,后悔的事我们得到了教训,一次次经历,我们学会了成长,懂得了感恩生活。(板书--学会成长,懂得感恩)
四、离别赠言,留下回忆。
师: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很快我们就要离开母校,离开老师,离开曾经朝夕相处的伙伴了。同学们,在临毕业时你们有什么想对母校、老师或同学说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老师深深被大家感动了,我能感受到你们对同学的不舍,对母校、对老师的爱。我想把你们刚才的话留住,请我们同学把它写到你手上的便签纸上,送给你的母校,老师,同学们吧!配乐播放《友谊天长地久》 1.学生动笔写下毕业赠言 2.送出祝愿。(把赠言贴在友情之树上)
五、情感升华。
师:谢谢大家的祝福,看到大家都收到那么多的祝福,老师为你们高兴。师:一段美好的小学时光,让我们第一次经历了成长和历练,也将迈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中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拿出更多的勇气去迎接新的挑战,拿出更多的色彩在你们花一样的年华中绽放,所以憧憬美好的未来是件幸福的事,然而离别也未必伤感的,畅想有那么一天,你们已经长大,而我也已经白发苍苍,如果有幸我们能够再度聚首,我一定会幸福地对你们说:孩子们是你们的快乐,让我快乐,是你们的成长,让我成长,是你们放飞的希望点亮我的希望,最后让我们一起吟诵一首小诗,我把它送给我们六一中队的每一个孩子。
铃声,结束了无知。铃声,点亮了希望。青春在这里起航。梦想在这里释放。曾经蛮不懂事,曾经也莫名地惆怅。不想离开,美丽的校园。不想离开,儿时的剧场。期待,期待有一天,将那记录的足迹走得更长。
六、【板书设计】
记录成长的足迹
知识 友情 道理
图画 作文 照片 奖状
家人 老师 同学 学会成长 懂得感恩
第二篇:《记录成长的足迹》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六下)
第六单元 成长记录册 主题三 我要上中学了
课题1 记录成长的足迹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体会自己的成长是与老师、家长的精心呵护,以及同学的帮助分不开的,升华学生的感恩之情。
2、总结小学阶段成长的收获,找一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既能够悦纳自己,又能够反思自己的正确的评价自我的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班集体的了解和热爱。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现在都在忙于复习,准备毕业考试,这意味着什么?”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教科书第82页上方的一段文字,谈谈自己在小学六年里获得的主要收获。
二、小组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2-83页的照片及说明文字。
2、分组讨论:六年的学校生活给自己留下了哪些珍贵的回忆?说说在六年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帮助,说说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惭愧和内疚。
三、体验作业。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83页的表格。
2、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A、在完成表格填写的基础上,写一份“我的成长足迹”习作提纲。题目可以缩小为“最快乐的一天”“最懊悔的一件事”“最喜欢的一个活动”“最让老师操心的一天”等。
B、在完成表格填写的基础上,画一幅反映小学生活的图画。C、在完成表格填写的基础上,做一份小报。
四、集体汇报。
可以采用班队会的形式,共同制作一期板报;或者进行一次集体讨论,请学生说说自己小学生活中的小事、乐事,从中体验自身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情趣。
第三篇:记录学生成长足迹
记录学生成长足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六年,是学生长知识、长才干的六年,也是学生逐步走向自信的六年。走好这段历程,对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意义重大,记录下这段历程,对领悟生命的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影响甚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沐浴着课改的春风,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我校着手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这一新型的学生评价方法。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因势利导促其全面发展。
1.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成长档案袋使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但开展自我评价,还可以去评价别人,这有助于学生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收集自己的成长资料,自主参与、自主反馈,孩子们开始正确认识自己,赏识自我。在使用“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依据标准和要求评价自己,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在学习与发展中不断进取。
要使学生切实从自我评价和反省中受益,教师就不能只是简单地提出要求,还要提供必要的指导。一般来说,在初期,学生自我评价和反省的能力比较薄弱,没有教师细致的指导,这种评价活动往往难以进行。实际生活中注意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与要求、评价的主要标准和指标、反省的主要问题与方法等,必要时还提出一些反省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当然,要参与到这富有意义的自我评价与反省当中,多数学生需要相关的培训与指导,并要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这一方面,要充分运用自主活动时间,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指导。一段时间下来,孩子的自我反省与自我评价能力显著提高。
2.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今天的义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体验等,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我们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认知层面,而且要考查其行为层面。在成长档案袋中,能体现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均可放入。让学生尽量发觉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进步,对未来充满信心。如学生看过的课外书(书名)及读书心得或摘抄,会背的课文、古诗词记载,知道的成语,喜欢的名言警句和会唱的歌曲,知道的名人和他们的故事(人名),我不明白的一些问题和学会的本领,我参加了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做的好人好事。使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实现了教育的多边互动。
成长档案袋既是一种过程性评价,也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操作时,我们看到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评价的参与者有学生、老师、以及家长。在成长档案袋里,我还经常给学生写随机评语,记录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一句句饱含激情的评语,使学生兴奋,家长感动,也拉近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距离,广泛地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成长档案袋已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之一,家长会上家长们都反复翻看孩子的每一张成长卡片,琢磨其中的含金量,家长的注意力已经开始从考试分数向成长卡片转移。这种多渠道参与的评价制度,使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较好的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发展方向。这样做,也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对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也是一种挑战。
如今,成长档案袋已经是我校班级文化的一道风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创设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满足了不同学生对展示自我才能的欲望,并成为挖掘自身潜力的动力和源泉。
有人说,“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学生成长档案袋-------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第四篇:成长足迹 1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周次:第十一周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 成长足迹课型:讲读年级:六年教者: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能力,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教学重难点:培养能力,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六年了,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少年,这次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一)展示学习目标
六年时光,变化最大的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我们读读课文给我们的建议。
(二)自学互动
基础达标
1、说:想想在小学生活里,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勾起回忆,引起共鸣。
2、写: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老师
难忘的同学
难忘的一节课
难忘的一次活动
难忘的运动会
难忘的……
“班级纪念册”
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
(1)介绍照片中的“我”;
第五篇:畅谈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活动课:畅谈成长足迹)活动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和同学们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⑵表达要条理清晰,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⒉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回忆畅谈。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畅谈“我的成长故事”,学会感恩。活动准备
学生相关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语激情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过去的岁月,唤起美好的回忆,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
二、明确要求
⒈明确主题: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⒉小组合作交流资料。
⒊推选代表集体畅谈。
三、回忆畅谈
⒈小组代表畅谈,其他同学补充。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⒉评议:从事例的条理性、表达的感情性等方面评议。
四、总结评优 第六、七课时(制作班级纪念册)活动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以生活为本,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
⑵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学习制作“班级纪念册”。
⒉过程与方法
说写结合,小组合作。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养团队精神。活动重点
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活动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准备纪念册资料。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你们同意吗?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二、选取范例,重点讲评
⒈你为什么用这张照片?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想一想,谁愿意说一说?
⒉讲评重点:有吴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
板书: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要清楚。
三、练习口述,全班交流
⒈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⒉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⒊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的较好?
⒋教师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介绍各自的特点。
四、选题习作,、修改誊清
⒈选题:①介绍照片中的“我”;
②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⒉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⒊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⒋把小作文修改、誊清。
五、合作讨论,制作相册
⒈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⒉讨论纪念册内容
⑴小组讨论
⑵集中小组建议
预设: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个性特点”“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离别赠言)”“依依惜别”。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⒊合作编辑
⑴选取制作负责人
⑵提名美编、资料收集人、文字编辑、审稿人等
⑶每个学生要做的:上交一张照片写上自己的特点(简明扼要)
⑷有特色的照片要配上说明和故事。
六、完成作业
课下继续完成 “班级纪念册” 的制作,并在班级展示。
七、板书设计 班级纪念册
“师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 “艺术天地”“美好祝愿”“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