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时间:2019-05-13 10:5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 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 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篇:1、 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1、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明确了各级政府在教育改革中的职责,国务院主要负责制定义务教育的政策和大政方针,省级政府主要负责对省里的义务教育进行宏观上的管理,并承担必要的财政支出。县级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县里的教育发展规划,并负责承担权限的基础教育经费。乡镇政府负责设立管理教育的机构,并筹措本乡镇的教育经费。此外,村是基层自治组织,在义务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它主要负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管理好学校的财产,监督学校工作等方面。

第二,保证了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的渠道为辅。如教育法中就规定了在校学生的平均教育经费必须逐步增长,教育财政投入必须高于其他的财政经常性投入。教师法中也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不能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

第三是明确划分了义务教育普及的阶段,全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被大致分成三类地区,一类是沿海各省的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的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上普及。第二类是广大中等发展程度的镇和农村,在这些地区,小学义务教育基本上普及,但初中义务教育做得还不够好。第三类是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在这些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做得很不好,国家应给予大力的支持。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义务教育和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从师资力量上来看,城市和乡村的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相差不大,但是城市的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要超过农村。在初中教师队伍中,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初中教师的学历平均合格率低于城市的初中教师学历平均合格率。城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是农村的两倍。此外,在地区之间,师资力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教学质量较好,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也比较高,基本上可以跟城市相比。但在西北地区一些极为偏僻的地方,由于经济及其落后,教师的月工资只有几百元。所以,学生只能聘请一些民办教师,这些教师常常身兼数职,同时教授多门课程,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从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来看。城市和农村的小学专职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都呈下降趋势,这有利于老师更有针对性的教授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初中教育方面,农村的中学专职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要高于城市初中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这不利于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政府部门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也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在中国,有60%以上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本应成为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但是随着义务教育方向的调整,目前教育经费不断向高等教育投入,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也不断向城市倾斜,如此一来就造成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问题。

此外,随着农村的税费改革制度的实行,在农村教师的工资中,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被取消了,乡政府不再直接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费用,这个担子基本落在了县政府的身上,这使得有些地区的县政府不堪重负,难以兑现教师的正常工资,从而不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为了及时发放教师工资,有些学校变相从学生那里收取各种费用,这样就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分析

以上状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而引起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究其根本则是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体制和投入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大问题。

1、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

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仍然比较大。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是以牺牲农村经济为代价的。由于城市的经济发达,稍有能力的农民都去城市打工,留下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虽然打工者可以赚钱回农村来补贴生活,但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促进。由于经济不发达,农民的社会地位不高,农村的义务教育自然不能很好的发展。最近,我国已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必要的重视。

2、制度改革带来的问题

国务院曾就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作出规定:“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曾经使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家只承担城市的义务教育经费,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费用一般由县级政府来承担。于是,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就成了决定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两次税费改革后,县政府已无法承担起沉重的财政责任。这样的话,农村教师由于工资收入缺少来源,就只能纷纷外出打工,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质量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农村义务教育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基础薄弱,难度很大,只依靠县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自上而下的关心和支持。

3、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对于义务教育的战略地位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视为一个包袱,对上面采取应付、敷衍的态度,甚至通过造假的手段提高教育普及率调查。检查合格之后就出现松懈的情绪,对于义务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明显不足。这将大大阻碍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

此外,教育产业化改革之后,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很多农村家庭不愿面对这样的风险,情愿让孩子早日参加工作。而且由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再加上自然灾害和税费制度的改革,农村家庭的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有些甚至还呈下降趋势,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目光短浅,认为让不让孩子读书是自己的私事,这些家长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这也是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

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所以教育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首要问题。如果不将农村经济和教育结合起来,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更不会有我国的腾飞。因此大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1 改变观念,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世界上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历史上美国对英国的经济超越,日本对美国的经济超越,亚洲四小龙对西欧的经济超越,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非常重视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与劳动、土地等物力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是一种更为重要,而且投资收益更大的资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方面,而人才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可以说,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目前很多国家都实行了12年制的义务教育,我国如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尽快实施12年制义务教育。此外,教育部门应向农村地区认真的宣传《义务教育法》。尤其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应尽可能防止学生辍学问题。

2、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的经济,政府部门应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还很不发达,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改革城乡失衡的教育制度,教育投入应多向农村倾斜。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引导,用城市的资源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城市对于农村的扶贫不能只限于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应多转移到知识扶贫上来。城市的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参与农村的教育体制改革,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的转化为农村的生产力,通过培养农村职业技术人员,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其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各级政府还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向农村地区定期培养输送合格的教师,发达地区应做好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援对口工作。此外,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农村流动人口,对于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来说,义务教育有时只是空话。城市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

3、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

义务教育需要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持,政府部门是经费投入的主体。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还应调整支出的结构,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可以及时、足额发放。

第一,人力资源是全社会的共有资源,农村的人力资源除了给农业生产提供后备力量之外,更多的是给城镇化、工业化提供人力资源,因此农村的人才培养不能指靠农民自己来承担,而应实现城乡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应统筹教师的工资、学杂费用等,保证农村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第二,在教育投入体制没有深入改革之前,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分级负担教育经费,改变过去由县级政府承担所有费用的局面。中央可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发放,省级政府可保证给学生免费发放教材,县乡级政府保证学校的日常运转。这样就可以解决税费改革之后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

第三,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应进行专项拨款,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留下的债务问题,其他有经济能力的县乡级政府也应承担部分债务转移的责任,避免让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背负沉重的历史负担。

第四,学杂费用应全部留给学校作为公用经费,不能用于发放教师的工资或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应对这部分的费用作严格监督,还应对学校有关的税费进行减免,为教育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4、改革人事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地区的学校人事制度不够合理,比如有些地方的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五十岁以上教师比重偏大,而且学校待遇很低,很多优秀的教师都不愿意从事农村教育事业。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应加大创收,提高教师的待遇。积极向社会呼吁,争取来自各界的支持,大力发展校办企业,加大农村教师的创收。保证教师的待遇跟当地公务员等同,重视教师的身体保健、医疗等问题。其次应提高农村教师的编制数量,启动农村教师的岗位津贴制度,对于相对较差的农村教师,可以先让其到先进的学校挂职锻炼,积累教学经验。此外,在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工作,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评比表彰、事迹宣传等方式,引导教师的需求层次向高层次的精神水平发展,弘扬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最后,还应鼓励教师参加合格学历的进修,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还应鼓励教师参加地方组织的各类培训,使农村教师较快的接受新的知识、信息和新的教学手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略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羽毛球是一种老少皆宜、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因而在全世界普及度很高。

羽毛球的起源

有关于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起源于日本 相传羽毛球最早出现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

2.出现在印度 大约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类似的游戏,球为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板是木质的。

3.诞生在英国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出现于印度的普那。三年后,英国又指定了更趋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的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改变。

羽毛球在我国的发展

现代羽毛球运动大约于1920年左右传入我国,最初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教会组织、大学中里开展。解放前,由于参加此活动的人数较少,因而,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羽毛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50年代初期,羽毛球运动首先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虽然当时技术水平很低,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4年,以王文教、陈福寿为代表的第一批印尼华侨回国,带来羽毛球运动技术,全面推动了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赶超阶段 60年代初期,第二批印尼华侨相继回国,这些羽毛球优秀选手成了我国羽坛的中坚力量,以快速、灵活准确的技术特点而闻名于世界羽坛。1964年提出了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想。我国羽毛球技术风格的形成和训练指导思想的建立,为促进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恢复阶段 由于十年**影响,我国羽毛球运动受到了严重挫伤。虽然在70年代初重新恢复训练,但青黄不接的现象突出,致使我国羽毛球队刚刚获得的优势又完全丧失。为了迅速调整、恢复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1978年国家体委、羽毛球协会总结了经验教训,重申了我国羽毛球的技术风格和指导思想,制订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的规划和具体措施,使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生机。

4.鼎盛阶段 根据提出的奋斗目标,羽毛球队员刻苦训练,再攀世界羽坛高峰,优秀青年选手脱颖而出。80年代后期,我国羽毛球运动进入第二个鼎盛时期。

在八九十年代,我国选手分别参加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等系列大奖赛,共获70多次单项冠军。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羽毛球运动最辉煌的时期,是世界羽毛球运动的“中国时代”。20世纪90年代,一方面各国都在寻找击败中国选手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国羽坛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训练体制和人才体制都受到影响,训练质量下降,人才外流,导致了羽毛球队严重滑坡。通过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改革训练体制,加强全面锻炼,重新步入正常发展的方向。1991年第2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表明中国羽毛球正走出低谷。

5.辉煌阶段 现在的球员身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场上速度日趋加快,在技战术的使用上向着更简洁、更功利的风格转变。而这样的转变带来的,就是比赛中对抗程度的提升,球员必须自始自终在高速移动之中完成技术动作的使用、战术意图的实施以及对机会的把握,并且还必须具有充沛的体能做为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的保证。

从2000年至今,中国羽毛球队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正处在一个持续稳步上升的阶段。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球员们在身体能力和场上对抗能力的提高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更加明确和

坚定了“快、狠、准、活”的技战术风格,正是这种强调速度力量、重视结果的指导思想顺应了世界羽毛球的发展趋势。

羽毛球技术的飞跃

羽毛球运动从开创至今,技术与战术的发展产生了几次飞跃:

第一次是开创时期,英国选手垄断世界羽坛,他们的技术比较单一,几乎没有战术变化,但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1939年,丹麦、加拿大等国选手以良好的体力和进攻型战术打破了英国选手称霸羽坛的局面。

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也是技术与战术全面发展时期,技术优势从欧洲转向亚洲,形成了亚洲在羽坛上称雄的局面。以马来西亚、印尼选手为代表,主要以拉、吊来控制球的落点,代表人物是马来西亚的王炳顺、庄友明。1958年开始,羽毛球技术向快速、灵活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是印尼的陈友福,以较快的速度运用下压抢网和加强扣杀上网的技术击败了以技术性为代表的打法,从此开创了印尼控制世界羽坛的局面。

这一时期,中国虽没有参加正式世界比赛,但技术与战术水平提高很快,以汤仙虎,侯加昌为代表的中国选手体现了快攻打法特点。特别是他们“快、狠、准、活”的风格,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印尼队和欧洲队。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中国技术特点基础上发展了新技术,出现了以印尼梁海量为代表的劈杀技术,以林水镜为代表的双脚起跳扣球技术,使世界羽毛球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次是80年代,世界羽坛技术与战术向快速进攻、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以中国、印尼、印度、丹麦、马来西亚、韩国为代表的各国选手打法更全面,变化更多,速度更快,特长突出,攻守兼备而各领风骚,进入了世界羽毛球运动史上的巅峰期。

在80年代初,羽坛代表人物有林水镜、韩健、苏基亚图、米宾·西迪、陈昌杰等。最为突出的典型是林水镜,他速度快、进攻凶狠,而费罗斯特、韩健则以控制对方后场的进攻、加强防守、创造条件抢攻而闻名。

80年代中后期,羽坛代表人物有杨阳、赵剑华、拉锡克·西迪、朴柱奉、保罗·拉森等。杨阳、赵剑华将“快、狠、准”的打法发展成“拉吊进攻”和“变速突击”;阿迪、魏仁芳发展了技术全面、快速而准确的打法。

90年代,新的技术又开始形成。印尼年轻集团军和韩国的凶狠拼搏作风、马来西亚西迪兄弟的拉吊技术以及中国吴文凯、刘军为代表的快攻型打法在世界羽坛上各领风骚。

发展前瞻 综观世界羽坛,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与战术发展总趋势正在向“快速、全面、进攻、多拍”方向发展:“快速”反映在出手动作、步法移动和判断反应以及战术变化等方面的速度加快;“全面”是指技术全面,攻守兼备,控球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攻”是凭技术特长,采用先发制人,积极主动,以抢攻为主;“多拍”是在战术变化中,从若干次攻守回合中,提高控球能力,减少失误。

球员的身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场上速度日趋加快,在技战术的使用上向着更简洁、更功利的风格转变。而这样的转变带来的,就是比赛中对抗程度的提升,球员必须自始自终在高速移动之中完成技术动作的使用、战术意图的实施以及对机会的把握,并且还必须具有充沛的体能做为高质量完成整个比赛的保证。

羽毛球在我国所取得现有成就的原因

1.身体素质因素 在与亚洲球员的对抗中,中国球员在身体条件和身体能力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与欧洲球员的对抗中,又能在速度、灵活性和协调性以及技战术使用的多变性上占据较大的优势。换句话说,世界羽毛球的发展现状极为适合中国球员发挥自身优势。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决定其爆发和耐力无法与欧美人相抗衡,但可以通过技术来进行弥补,因此中国人比较擅长技巧类的项目,比如体操、乒乓球、跳水以及羽毛球等。

2.文化意识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很大重视,使得从小被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因素的作用。而相对而言,欧美西方国家在教育中则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和团队意识。因此,中国在个人因素比重较大的项目中表象更加突出。如篮球、足球及其他一些团队要求较高的项目,中

国人就鲜有成绩;而同样是体操、羽毛球等这些个人项目在世界体坛上却可以取得骄人成绩。

3.管理体制因素 中国的管理体制尚不够完善,许多体育项目有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其发展状况。对于一些市场效益较好的项目,由于利益需求,会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许多社会和市场因素共同介入,严重影响体育项目自身的发展,如足球。篮球等。相反,由于一些项目市场面较小,没有太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反而能够较健康地有序发展,如跳水、滑冰、羽毛球等。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1

【摘 要】农村义务教育是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因为存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我们必须运用以政府为主体,市场相结合的办法来提供义务教育。本文从分析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出发,讨论我国教育性财政支出的总量投入不足、支出结构失衡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重要原因。最后就现存农村教育财政支出体制、县级公共财政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公共产品,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与提供主体

1.1 农村义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准公共产品

根据公共产品的理论,我们把由政府提供,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称之为公共产品,与之相对应的通过市场渠道提供,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产品称为私人产品。但现实中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产品——混合产品:既可由政府来提供,也可由市场来供给;公共产品属性非常明显,私人产品属性虽存在但不明显的混合产品称之为准公共产品。国内外普遍认为义务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国家政府提供,也可以有市场来提供。我国义务教育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所需成本远远低于中等和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基础设施所进行的投资可视为沉淀成本,增加一个儿童的可变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义务教育(法定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就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同时排除某些适龄儿童参与分享所付出的成本(尤其是机会成本)太大,连义务教育也会名不符实,所以义务教育又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但是义务教育作为某一阶段的教育,除了具有前者的纯粹公共产品属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私人产品属性。因为义务教育,总是由一定的教育机构来实施,它们不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会因办学历史不同、地理区位不同、经营理念、能力和教师水平的差异而导致学校教学质量等多方面不同,好的学校出现拥挤,差的学校留待另类。故而一定时期的义务教育制度不可能避免义务教育的竞争和排他现象的出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义务教育视为准公共产品。

农村义务教育不仅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其特殊性在于消费者经常低估义务教育较高的实际效益,义务教育被当作是一种效用并不显著的可有可无的消费品。农村义务教育的效用评价低于实际效用时,农村义务教育的需求将降低,市场提供将更低于实际需求,低于资源配置的最佳水平。显然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无效率的,如农村小学、中学的入学率相对于城市显得较低,而辍学、文盲的比例则相对较高。另外农村义务教育具有整体收益与局部收益的双重外部性,农村义务教育使当地农村居民获益的同时,也会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干预。

1.2 农村义务教育的政府主体提供

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公共产品的外部收益与外部成本,在消费存在正外部性时,人们往往隐藏自己对产品的真实偏好,出现“搭便车”的现象,这一点在义务教育上也有所体现。消费者在消费农村义务教育这种公共产品时,无法通过交易的方式把外溢效应内在化,或者组织这种交换(市场)的交易成本太高,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提供者从其经济行为中产生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无法对应相等,从而导致义务教育供给不足,达不到完全竞争市场所产生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存在市场失灵。所以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要求义务教育的提供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

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职能是解决那些“市场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农村义务教育,必须以政府为主体、市场相结合的办法来提供。虽然由于市场失灵,义务教育不可完全通过市场向社会提供,但也不能认为完全通过政府提供是最好的,政府失灵同样存在。我们既要相信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和作用,也不能忽视政府提供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政府投入体制下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垄断格局,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二者的相互补充。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状况分析

2.1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总量不足

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虽然连续几年增长,2004年为2.79%,2005年为2.82%,2006年虽接近3%了,但离发展中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4%”的目标仍相距甚远。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和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以较快速度增长,但与巨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求相比,投入供给总量仍然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农村办学的基本条件难以保障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变得越来越窄,仅剩上级转移支付、财政拨款、学杂费这三条资金来源渠道。如果其中一条渠道的资金不到位,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将受到严重影响。当今,我国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可是,现在许多县级政府仅仅维持“吃饭财政”的水平,只好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如果上级政府不能加大拨款力度,那么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条件难以保障。

2.2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失衡——教育财政纵向失衡

就农村义务教育而言,我国教育财政纵向失衡严重,有能力承担的省级及以上政府没有应尽其责任,而无能为力的县级及以下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教育支出的绝对数来看,不管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支出都逐年增加。地方的增长速度比中央的增长速度慢,却承担了全国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分税制改革以来,税基宽泛、具有流动性和分配效应的税种

归中央政府,其他小税种归地方,因此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少于中央政府。但是在事权分配上,地方政府成为公共品的主要提供者。

税费改革前,财力脆弱的乡村负担了义务教育总投入的绝大部分,乡村财政不堪重负,最后结果只好转嫁到农民身上,乡村债务高筑,财政风险加大。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重担只是从乡镇政府转移到县级政府,省级和中央政府丝毫没有改变。在我国分级办学之下,义务教育存在明显的纵向失衡,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责任,大部分给了财政薄弱的底层地方政府。在上级政府转移支付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需求,县乡政府还是将负担转交给了更为弱势的农民,从而导致人民教育农民办。

2.3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失衡——教育财政横向失衡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地区投入差异大,“以县为主”的体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区之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差距。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东、中、西梯度式的不平衡状态,地区之间的教育投入水平也随之相差悬殊,尤其是东部和西部的差距更加明显,如广东、江苏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财力较为雄厚,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多;而贵州位于我国的西部,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受经济制约其教育经费投入很少。2001年东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中部高48.73%,比西部高16.18%,2005年东部比中部高44.68%,比西部高39.11%。3 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在现代经济下,必须重视和强化教育投入,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张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进行教育财政支出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责任;建立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最后着力推进县级地方公共财政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3.1 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必须代表整个社会利益,通过财政分配手段,减少区域差异,提供大致均等化的教育产品与服务。在坚持适度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这一改革大前提下:(1)明确县是义务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主体,我国绝大多数省均推行了“省直管县、乡镇财政县管”的财政体制改革,这样地市和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弱化,已经不适合再承担义务教育支出和筹资责任。要转移义务教育投入负担主体,将投入主体的重心上移,加快中央和高一级地方政府的投入速度.(2)明确划分中央和省的义务教育财政补助责任,按照财政职能在政府间划分的一般原则,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中西部省份义务教育基建支出可以采用中央、省和县三级分担的形式,等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后中央逐步退出。(3)中央和省份应进一步加大对部分贫困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至少确保这些县有财政能力满足包括

义务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求。(4)通过增加地方财政预算决策的透明度,建立“以提供良好地方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促使地方政府转变财政职能,调整支出结构,进而确保地方财政支出的重点不偏离辖区居民最基本的公共需求。

3.2 推进县级地方公共财政建设

县级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重要力量,今后为了有效发挥县级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作用,需要着力推进县级地方公共财政建设,为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创造条件。首先加快乡镇财政体制创新,通过乡镇财政体制创新,可以达到乡级资金向县级集中,而事权有可能下移的双赢境况。其次稳定县级财政收入,县级政府应对其所有的实际收入采取集中管理,并与政府财政收入相一致,不能让部门分散管理、自收自支,保证现有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完整。另外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开辟财源,在县域内设立“保税区”,让出部分税利,“欲取之,必先予之”,从而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再者规范县级公共支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确定支出范围,有进有退,为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创造条件。

第四篇: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1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教师年龄、知识结构

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有很多是民办教师(虽然近几年补充了不少师范类毕业生),他们大多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他们的学历大多是初中到高中的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虽然也经过一些转正培训,但由于年龄偏大,教育观念陈旧,知识底蕴薄弱,他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地植入老的、落伍的知识体系、经验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及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能力的有限导致学生培养的障碍,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学生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窄。

二、校长队伍管理能力落后

由于学校领导干部任用机制的不健全,出现不论能力、任人唯亲、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导致部分学校校长及管理层能力低下、效率不高,很多校长教育教学能力非常弱,连基本的业务指导能力也没有,甚至有个别校长上班时间忙于个人事务,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蹶不振,师生及社会怨声载道。

三、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虽然广大教师目前都能按时领到工资,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县域之间工资总额差别较大,有的仅是国家工资,有的则包括了考核奖、岗位津贴、职务补贴、误餐费等;城乡差别明显,城区教师所在学校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校经费较为充足,可以给教师下发较多的福利、补助,而农村教师所在学校就相对少得多了,而且由于往返于城乡之间,每天的经济开支又增加不少。

四、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由于城乡差别的现实存在,城区学校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音体美器材、电教设备等一应俱全,而农村学校则显得落后的多。而且由于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县城,导致城区学校人数激增,教师短缺,而国家又不能及时补充更多教师,只能从农村抽调教师,一些比较优秀的教师被调入城内学校,导致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明显薄弱,形成恶性循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儿童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生源减少,学校办学越发困难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本来已经很少的农村学生,在家庭经济日渐富裕的情况下,大量涌入城区。农村学校招生越来越少,近几年平均以每年100人左右的速度减少,有的学校一年级甚至只能招收到6、7名学生。学生的减少,导致学校公用经费的拨付减少,而正常的开只是不会明显减少的,学校只能维持日常的工作,想要进行一些其他建设就捉襟见肘了。同时,学生的减少,导致教师教学情绪较低,不能全身心投入。试想,一个演员站在若大的舞台上,台下是寥寥无几的观众,而且有很多在打瞌睡,他还有心思去用心表演吗?

六、检查过多,疲于应付

学校本来是进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应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教育内部的检查就已经很多了,上级机关股室越多,检查越多,好像不检查生怕落下不工作的名声。学校是弱势群体,任何单位都可以对学校进行检查,而且来的那个也惹不起,都得像模像样的应付。凡有检查,礼节性的接待免不了,资料的补充作假免不了,否则即使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也要惹检查组一顿挑剔。名目繁多的检查、评估,让很多教师把很多精力不得不让出来去做那些毫无用处的工作。有时,学生只能自己在教室自习,因为教师在忙于做本不应该他去做的事情。

七、教育经费短缺且缺乏有效的监督

规模越小的学校,经费越少,而无论规模大小,开支不会相差很多。因为,一个教室坐10人生一个火,坐50个学生也是生一个火;10个学生2个教师,50个学生也是2个教师。而大多数的学校每年冬季的取暖是最大的一笔开支,有的学校取暖拉煤费用几乎占全部经费的一半之多;非教育类的报刊杂志征订又挤占一部分教育经费。然而,本来不多的经费,除去非花不可的之外,其余的经费,并没有全部用于学校建设,这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有很大关系的。

八、教师、学生压力过大

由于社会期望值的提高,社会及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若干升学无望的学生又面临早早辍学,流入社会的危险;教师面临诸多考核、检查、评估、过关、考试,精神压力过大,许多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甚至严重病态。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1、切实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合理进行教师交流,交流要相对扶住薄弱的农村学校,不要把交流流于形式,甚至变质。

2、改革学校领导任用机制,加强校长对的建设和监督,选拔一批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教师充实学校管理。

3、应逐步调整义务教育负担的比例,应由县级统筹为主逐步转向省、市和中央为主,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真正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加强绩效工资的发放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4、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5、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学校资源,在政策上对小规模学校予以扶持,严格限制城区学校班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村小规模学校。

6、上级机关或相关单位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估,少去打扰老师们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多一些工作上的指导,使教师能够埋下身子专心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7、加强对学校经费的使用管理,使有限的经费真正用于学校建设,真正用于教师学生,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对胡支乱花的单位给予严肃处理。

8、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扩大“两免一补”的范围和力度。在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把农村教育由过去的单纯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减轻学生升学的压力,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

第四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共中央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建立起了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是在义务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却与经济水平严重失衡,城乡差距尤为显著。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变其弱势地位,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为此应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1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不足。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自我国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在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资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仅为2%,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的负担部分合计也只有11%,县和县级市的负担为9%,而乡镇则负担了全部的78%。税费改革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则意味着乡镇承担的绝大部分要转移到县级财政,但是县域经济的薄弱和分税制改革等使县级财政缺乏稳固而坚实的收入基础。因县级财政客观上无力完全承担投入责任,从而产生抵制情绪,容易使得教育管理成本升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等问题。

目前,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水平极低。转移支付 1

中1/3作为税收返还,各地税收返还数额取决于向中央缴纳税收的数量,不取决于各个辖区人口、支出需求等因素。在转移支付的另一部分直接补助中,中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不但额度小,而且挤占、截留、挪用时常发生,这种直接转移支付多具有临时性、应急性特点,缺乏制度保障。

4.2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及各地教育资源占有的差别是城乡与

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

由于中央投入不足,教育投入的过分地方化,不可避免导致各地区教育投入的不平衡。一方面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府间财政收入及筹资能力的差别,进而也造成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公共财政的投入的差别;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及多元办学体制下,一些经济和社会发达地区,学校拥有更多的机会吸收民间资金,这也造成民间教育资金的筹措能力和占有水平的差距。同时,长期以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以税收返还为主的,富县经济水平高,得到的返还就多;从而加剧了不同地区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穷县都是农业县,得到的返还就少;结果“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尤其是中西部地方经济相对落后,义务教育主要靠财政支持,但地方财政困难,难以承担和保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经济落后,制约着民间资本的教育投入。从而造成与发达地区教育投入及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平衡。

对农村地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农村县、区在教育事业性经费上的投入的差距也主要是因省内差异引起的。小学和初中的预算外事业性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大于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在地方财力相同的情况下,中部“二片”省的县、区对小学教育的投入比西部“三片”省的县、区更依赖于预算外资金。这表明教育投入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是,从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相关性依然存在。

4.3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难以优化

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缓慢,一些地方政府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将转移支付的财政资源多用于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加本地财政收入领域,其结果造成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由此一来就不得不面临监督体制失灵的局面,因缺乏有效监督的意识和行动,客观上造成腐败行为滋生等问题。

第五章 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问题的对策。

5.1必须建立、健全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为了规范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必须建立在对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作明确合理的划分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要求及其应对措施,要求加快形成“权、责、利”及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新局面。建立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制的核心是规范中央、省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其基础是确定各县义务教育的最低经费需求和测定各县的财政负担能力,计算义务教育经费供需差额。确定供需差额后,凡是需求大于财政供给能力的县,其差额由上级政府补助。省级政府应根据本省各县(市、区)的财政状况,负责平衡各县(市、区)的义务教育投人水平,由省级财政按均等化原则给予各县(市、区)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和省级政府实行分级测算,在县一级义务教育经费差额确定后,再确定省级政府的负担能力;凡是省级政府无力负担义务教育经费差额的,再由中央政府负担平衡全国各省份财政收支状况,给予专项补助。

5.2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力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国家需不断增加转移支付的总量,扩大转移支付的规模,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设置专项的转移支付方式。例如可设置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自然灾害专项资金等,以突出中央地区对弱势地区的特别支持,全

力资助和扶持农村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5.3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在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的同时,适当加大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比例。要着力于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应以城市学生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额来确定农村学生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保证教育财政资源的城乡分配的均衡化。拓宽财政支持范围,设立财政专项基金,用于关注和资助弱势群体,保证教育财政资源公平分配。在使用转移支付提供的经费过程中,还应注意各项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尽量合理、科学地进行配置。只有这样,农村地区各个学校的各项费用才有制度上的保证。

5.4健全监督机制,“阳光”转移。

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提高财政的总体透明度,增强地方财政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可预期性,而且对于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的规范化也有促进作用。可降低转移支付资金的漏损;促进地方政府合规使用资金,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强化自我约束,规范职能行为。要健全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二是加强政府监督。主要是由各级审计部门对各级财政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审查,确保资金运用到位。三是加强人大和社会的监督。要充分发挥人大财经委员会和预算委员会的监督作用,扩大公开化程度,增强财政转移支付过程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大老百姓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参与力度,建立自上而下的地方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建立

独立的义务教育评枯委员会,实现自下而上的地方政府责任监督。

下载1、 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word格式文档
下载1、 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发放花名册 一年级:37人 二年级:32人 三年级:31人 四年级:33人 五年级:29人 共计:162人 竹园小学 2014年2月......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

    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方城县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2007级计算机:周通指导老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蔡少华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

    农村义务教育问答

    展版标题:2012年湖北省招1.7万农村教师 (副标题)带编制,年薪3万元起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意见》(鄂政发[2012]30号)和《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财......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大全)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调 查 人: 姚小健调查时间:2011年2月12日至2011年2月17日调查地点:广东省雷州市北和镇北样管理区各间学校(北和村小学,北样村小学,西村小学,官田村小学)以及该......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学号:e306140xx姓名:王xx专业:网络工程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在二○一二年二月三十日星期一的早上我们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岢岚县西街实验小学的100名农村学生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至实施义务教育工程以来,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