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及启示要点

时间:2019-05-13 10:5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及启示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及启示要点》。

第一篇: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及启示要点

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状况分析

网络舆情治理应包括: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管理与控制、应对与处理等内容。其中,网络舆情管理和控制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和难点所在,因此,下文以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为主题来分析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状况。

一、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经过长期的探索,国外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逐渐形成了五种基本手段和方法:行政性机构管理;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用户等自律;市场规律的自行调节。目前来看,每一种管理方法在具有一定的优势的同时又都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1)行政性机构管理。各国纷纷将网络舆论管理纳入原有的广播、电视或信息管理体系之下,扩展现有管理机构的职能或成立新的网络管理机构,以制定行政性条例和规定、监督条例和规定的实施、许可证管理等行政的方式和力量进行网络舆情管理。这也使网络的行政管理受到各国原有广播电视等管理惯例的影响。在美国,传统电子传播领域,包括广电、电信等,全部隶属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管理,网络产生之后,自然也归属于FCC管理之下。在法国,CST(le Conseil Superieur de la Telematique)通过检索终端———Minitel系统管理网络舆情,确保网络舆情与法国电信签订的合同内容相符。新加坡主要由广播局SBA(the Singapore Broadcasting Au-thority)管理网络舆情的内容,实施执照分类制度,内容事后审查等。特别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为加强政府层面的管理,澳联邦政府将广播管制局和电信管制局合并,于2005年7月1日成立传播和媒体管理局,负责整个澳大利亚的互联网管理工作,并在首都堪培拉、墨尔本和悉尼设有办事处,组成了管理委员会,已有690人的管理队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做出的这一决策,使广播电视和电信、互联网管理结合在一起,更加有利于高效管理,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欢迎。互联网是社会大众共有的虚拟世界,但不应是绝对的自由平台,如果管理不善,任其自由发展,国家信息安全、企业电子商务、大众个人隐私就会受到损害,网络谣言、网络色情和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就会泛滥。所以,传播和媒体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监管。在墨尔本,已着手对手机短信、网络传播中的违法内容加强管理,不留死角。

同时,因网络舆情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等问题,因此还有一些其他政府机构参与网络舆情的检测、控制和管理。如么美国根据《爱国者法案》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中情局等都有权对公民上网信息、电子邮件等进行监视。

(2)政府立法管理。在法治社会,通过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具有稳定性和合法性,成为互联网管理最根本性的、最为重要的手段,并且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从立法看,各国互联网立法的重点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网络言论和行为进行界定,明确保护什么,禁止什么;二是明确政府、服务商、网民等互联网主体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处理保证言论自由和网络舆情管理之间的矛盾关系。大多数国家在保证社会利益的原则下对网络言行、舆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立法保护和限制。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互联网法律最多的国家,对互联网进行规范的范畴已经涵盖到基础资源管理、国家安全、电子商务、网络犯罪、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个人隐私、知识产权保护、垃圾邮件等几乎各个互联网领域,代表性的法律包括《电信法》、《互联网免税法》、《数字千年版权法案》、《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30多部。“9·11”事件后,就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加强立法成为各国的一个普遍趋势,重点是对上网行为和网上内容进行监控和管理。美国布什总统签署的《爱国者法》和《国土安全法》,授权政府或执法机构监控和屏蔽任何“危及国家安全”的互联网内容,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调查机关要求下,有义务向美国政府提供用户的有关信息和背景,当局无需事先征得法院同意,即可监视电子邮件和互联网上的其他相关信息。在谷歌公司2010年4月20日曝光的全球要求进行网络内容审查的政府名单中,美国位居前列,这也印证了法律所发挥的效力。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制定互联网管理法规的国家之一,使互联网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澳大利亚有关涉及互联网管理内容的法规及标准由传播和媒体管理局、行业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制定。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规主要有《广播服务法》、《反垃圾邮件法》、《互动赌博法》、《互联网内容法规》和《电子营销行业规定》等。网络实名制管理在澳大利亚得到社会舆情和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传播和媒体管理局要求,互联网用户必须年满18周岁,并用真实身份登录;未成年人上网必须由其监护人与网络公司签订合同。这样增加了人们在使用网络时的信用,更利于自律和别人的监督。目前,澳大利亚政府正在推行互联网强制过滤计划,防范网络不良信息对国家安全、个人隐私和经济利益的威胁。传播和媒体管理局与各网络服务商签订协议,要求他们不得传播垃圾邮件、淫秽色情信息、暴力内容以及有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信息等,并向他们提供过滤软件。出现传播违法内容问题时,传播和媒体管理局可根据协议,要求网络服务商关闭受感染的服务器。同时,传播和媒体管理局设有专门的举报投诉热线,接报24小时内就会采取处置措施,并向投诉方做出回复。2010年以来,澳大利亚全国有22万多人通过这一方式举报了2800多万封垃圾邮件。同时,开展网上执法,传播和媒体管理局与警方密切配合,共同严格查处网络各种违法行为。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政府警署负责网上执法,并设有专门的互联网监控部门,对网络违法犯罪情况实施监控,特别是监控针对儿童的网上色情信息。

英国《调查权法案》、日本《犯罪搜查通信监听法》等也授权本国调查机关必要时可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公开或秘密的监控等。

俄罗斯信息部2006年1月也根据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总统令出台了有关法令,决定对上网行为实施监控,要求本国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安装网络监控设备,为联邦安全局的工作人员设置网络监控后门。

1995年,韩国国会就修改通过了新的《电信事业法》,将“危险通信信息”作为管制对象。2001年,韩国先后颁布“不健康网站鉴定标准”和《互联网内容过滤法令》,在法律框架内确立信息内容过滤的合法性。近年来,韩国还陆续制定了《促进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促进信息通信网络使用及保护信息法》等法律。对于在互联网上散布淫秽色情信息、通过侮辱诽谤来损害他人名誉、反复发送可诱发恐怖或不安情绪的信息、网络赌博、放任发布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等行为,韩国广播通信审议委员会一经核实后,可要求互联网服务商或网站管理者进行删除或限制,对违法情节严重的责任人可处以刑罚或罚款。韩国是世界上首个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韩国目前已通过立法、监督、管理和教育等措施,对邮箱、论坛、博客,甚至网络视频和游戏网站等实行了实名制管理。

马来西亚《资讯及多媒体法》规定,利用互联网散播谣言或发布不正确消息者,除罚款外还可判处最高3年徒刑。

2005年10月7日,新加坡首次对两名在博客(网络日志)中发表种族煽动性言论的年轻男子判刑,旨在警告他人:网上言论自由也有限度。根据新加坡相关法律,所谓煽动性行为是指煽动新加坡不同族群之间相互仇视和敌对,初犯者将面临最高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高达3年的监禁。近年来,新加坡屡出重典,从互联网准入、渠道管理和法制建设三方面净化网络空间。在准入方面,政府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内容供应商、政党组织、宗教团体和其他拥有政治、宗教内容的网站,都必须向新加坡媒体发展局申请许可证,保证遵从“互联网行为准则”,禁止出现破坏政治稳定和宗教团结的言行。许可证要求,网站如果提供政治或宗教问题讨论的公告板或论坛,也必须事先注册。这样,政府从源头上减少了网上错误言论的产生。

法律在有力地监督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各方的一些自主权。

(3)技术手段控制。技术的问题要靠技术的手段来解决。有效的技术控制手段是行政管理和网络管理有效的基础。目前网络舆情控制最常见的技术手段是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级与过滤。分级制度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防止网络色情舆情的办法。将内容分成不同的级别,浏览器按分类系统所设定的类目进行限制。最常见的是设置过滤词,通过过滤词的设置阻挡有关内容的进入。例如,最近,英国“科波拉软件公司”开发出一套舆情分析软件,1秒钟能阅读10篇文章,能够自动分析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介发表文章所持的基本观点,可以帮助政府和一些大公司全面了解公众舆情对他们的看法。

目前国外主要有五大商业性网络舆情检测系统,它们目前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但同样可以为政府服务。同时无论为谁服务,在技术上都是大致相同的。下面介绍一下这五大技术系统。

1、Buzzlogic。它是一家基于数据分析技术从事网络广告制作、网络舆情分析、市场营销推广以及企业公关策划的公司,其提供的“BuzzLogic Insights”服务通过对博客进行高时效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舆情动态分析,为营销人员提供产品反馈意见、品牌认知度情况;为公关人员提供与知名博客建立关系、发现并跟踪新舆情的服务;帮助企业发现、吸引以及评估行业影响力,了解消费者需求,以改进服务。

2、Nielsen。尼尔森公司是全球性的信息和媒体公司,它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全面的媒介资讯,是出版界,展览界和报纸界公认的品牌。其提供的“BuzzMetrics”服务,在全球口碑测量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它在结合经验、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对在线言论及传播行为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微软、福特、诺基亚、宝洁、索尼等全球知名企业,中国舆情网-舆情必修课以增强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促进业务增长。

3、Reputation Defender。众所周知,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隐私的概念,博客、微博、论坛以及社会媒体的扩散创造了一个全球进行交流信息的空间。互联网的增长、网络的特性、现实的状况使得管理网络声誉尤为重要。ReputationDefender通过专有技术,帮助客户监控网络,删除负面舆论(服务的层次取决于收费的高低),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网络形象。如今,它已经为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服务过。

4、Visible Technologies。它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从事网络品牌管理、网络营销推广以及通信业务的公司,其基于专业的技术队伍、大量的数据分析以及“客户第一”的服务理念,帮助企业跟踪消费者舆情,管理相关搜索引擎,尤其是其提供的“TruCast”服务、“TruView”服务为企业提供及时、全面、高效的战略解决方案,保护和促进企业的网络声誉,谷歌、雅虎、博雅、恒美、WPP集团等都与之有过合作。

5、Cision。它通过对博客、论坛、富媒体网站等进行大范围的网络舆情监测,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媒体资讯智能服务。公司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简化公司、公关代理、政府和非牟利机构的公关活动,并将跨越两个主要的媒体领域:媒体测量和资源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行业趋势、树立品牌形象以及提高其整体的公关和媒体监察能力。

技术手段也有其局限性。技术本身的机械性,并不能灵活的处理各种具体问题。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控制技术就会产生相应的反控制技术,因此技术管理不可能达到完善的程度。

(4)网络行业与用户自律。目前网络舆情管理中喊得最响的就是各方自律。因为自律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少的限制,更有利于网络的自由发展。在网络出现之初,国外一些计算机协会与网络自律组织相继成立并制定一些行为自律规范。

英国互联网发展这些年快速而有序,网络色情传播等案件数量较少,一个叫“互联网监看基金会”(IWF)的机构功不可没。这是一个由政府牵头成立的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多年来在打击网络色情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英国互联网管理探索出一个良好的行业自律模式。互联网监看基金会成立于1996年。英国政府的贸易和工业部牵头,汇集内政部、伦敦警察局等政府机构以及主要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共同商讨如何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监管,最终达成了一份《R3网络安全协议》,并随之成立了互联网监看基金会,成员多为网络企业,也有教育、文化、政府、司法机构的代表。互联网监看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行业性组织,由来自互联网行业各方面的人士组成的董事会进行管理。《R3网络安全协议》中的R3是指3个以字母R开头的英文单词,即分级、报告和责任,它们很好地概括了互联网监看基金会的工作方式。首先,各家网络服务提供商作为互联网监看基金会的会员,有责任对自己提供的内容进行审查,删除违法内容,主要指不适合青少年的色情内容,并根据相应法规对一些内容进行分级标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目前确定的分类指标主要为裸露、性、辱骂性语言、暴力、个人隐私、网络诈骗、种族主义言论、潜在有害言论或行为以及成人主题等。而互联网监看基金会更主要的工作还是处理各种不良信息报告。网络用户如果发现了不良内容,可以登录该基金会的网站进行报告和投诉,基金会随之进行调查和评估,如果认定是非法内容,则会通知相应网络服务提供商将非法内容从服务器上删除,并根据情况将问题移交执法机构处理。十多年来,互联网监看基金会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该机构在今年3月刚刚发布的2010年年报中表示,那些处于该机构打击范围内的网络色情内容,现在已在英国的网络上几近消失。而对于那些服务器架设在其他国家的不良网站,该机构一方面会联系所在国的相关机构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也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列出一张“黑名单”。只要是在互联网监看基金会“黑名单”上的网站,英国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一般都会切断网络访问途径,或是采取其他方式干扰对这个网站的访问。

在美国,很早就有一些网络自治组织和条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的十条戒律、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申明等等。目前主要有9个著名的互联网信息安全行业组织,包括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信息系统审查与控制协会(ISACA)、计算机安全协会(CSI)、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计算机应急响应协调中心(CERT/CC)、美国计算机职业者社会责任协会(CPSR)等。这些行业组织分别从信息安全的技术、教育培训、信息交流、从业资质认证、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从业人员社会责任等方面制定了许多详细的职业道德规范。

在法国,互联网企业先后成立了“法国域名注册协会”、“互联网监护会”和“互联网用户协会”等机构,以及法国唯一的负责自我调节和协调的独立机构——“互联网理事会”。德国也设立有“国际性内容自我规范网络组织”以确保网络内容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使用者。

亚洲国家中,日本的行业自律体系非常完善。电气通信业者协会、电信服务业提供商协会等行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行业规范,如《Internet网络事业者伦理准则》,强调行业自律与法治相结合,使网络参与者的自律成为解决网络问题的重要方式。新加坡2001年由政府管理部门、互联网业界进行协商并在对用户意见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内容操作守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互联网业自律体系,鼓励互联网服务商制定自己的内容管理准则进行自我监管。这个守则虽然不具备法律强制性,但一旦采用就必须全盘接受,不得有所删改。该守则已被新加坡三家最主要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星枢网、太平洋网和新加坡网所采用,并被纳入到与用户的合同中。

其他一些国家也很重视行业自律:如以色列网民1994年自发组织成立了互联网协会,提出互联网自我管理和操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埃及互联网协会要求所有会员坚守自律准则,“有责任与公众的安全、健康、福利需求保持一致,要迅速揭发可能危害公众、环境及可能影响或与埃及传统价值、道德、宗教和国家利益相冲突的一切因素”等。

(5)市场机制的调节。发生关系的各方,通过各自所需的获取与付出,达到一种各方认可的协调与平衡。这种调节是以一定的市场规律为前提。这种自由的协商,缺乏一个权

威的把关人作为中间环节。结果是协商的各方很可能仅从自己的个体利益出发,根据自己的规则与价值判断来决定取舍,而这种取舍很有可能不符合或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与误导。

以上这些网络舆情管理方式在实际运用中一般是相互配合来使用的,但是以哪一种方式为主导,则依各国的具体情形而定。

(二)国外网络舆情的管理模式:差异性

如前所述,在网络舆情的管理上,国外主要是参照现有的广播电视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就功能而言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经济性管理;二是社会性管理。经济性管理主要侧重于对各种经济关系的协调,如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社会性管理则侧重于对社会效益的控制,如网络行为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等。在具体操作中偏向于哪一种管理类型则依具体情况而定。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他们更早的走上了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市场运行机制趋于成熟,因此偏重市场调节与行业自律来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进行管理。如加拿大政府授权对网络舆情信息实行“自我规制”,将负面的网络舆情信息分为两类:非法信息与攻击性信息。前者以法律为依据,按法律来制裁;后者则依赖用户与行业的自律来解决。同时辅以自律性道德规范与网络知识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在美国,政府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立法屡屡遭到一些社会团体的反对,认为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剥夺,结果有关立法都被法院以违宪裁决而告终。因此,目前美国网络舆情的管理,除违法内容依法惩处外,其它也主要是依行业自律与市场调节来进行管理,并以法律的手段来确保自我调节的有效性,如美国在1998年出台《网络免税法》,对自律较好的网络商给予两年免征新税的待遇。2000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与国家白领犯罪中心(theNational White Collar Crime Center)设立网络欺骗控告中心(The Internet Fraud Complaint Cen-ter),提供广泛的社会监督。英国在西方国家中是传统色彩较浓的一个国家,其网络舆情管理是实行立法与自律并举的方式进行。1996年,英国颁布《3R互联网安全规则》,对网络舆情中的非法信息,特别是色情淫秽内容进行管理,其管理是以网络服务商与网络用户的自律为基础,只是有人举报时,政府才介入调查、处理。

或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或由于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成熟,或由于社会稳定缺乏一定的保障,一些亚洲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对网络舆情内容的管理具有较多的限制。如韩国是第一个有专门的网络审查法规的国家。早在1995年就出台了《电子传播商务法》(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BusinessLaw)。其信息传播伦理部门(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Ethics Office)对“引起国家主权丧失”或“有害信息”等网络舆情内容进行审查。信息部(Minister of Communication)可以根据需要命令信息提供者删除或限制某些网络舆论内容。在越南,内务部有权监控网络舆论内容,包括电子邮件以及网络用户在网络传输的任何信息。在新加坡,SBA监控网络有害信息,包括色情的,政治的、宗教的、种族的;内容提供商被要求用代理服务器对某些网络舆情信息来源进行过滤[5]。

(三)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的具体方式:多元化

以什么方式来管理网络舆情?网络发展从起步到成熟,在管理方式上也经历着艰难的探索。

二、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网络时代是一个舆情更容易分散的时代。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网络舆情具有分散的特点。传统媒体易于产生集中舆论的效果,可以使受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强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传播的整个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得过去难以产生全面社会影响的非大众传播方式有可能更深刻地作用于更大范围的受众,过去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因此变得复杂起来。那么,参照国外网络舆情的管理经验,我国的舆情管理可以受到哪些启示呢?

(一)网络舆情管理方式:多管齐下

国务院新闻办在2000年4月成立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局,并在各地设立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处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涉嫌违法的网络舆情则交由公安部门的公共信息网络安全处处理。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是在政策导向的前提下,通过人工把关与技术控制相结合来进行。目前网络舆情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对网络信源的控制、对网络链接的管理、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对网络交互的关注、对行业人员素质的培训。

1、在网络舆情的导向上,对传统媒体的管理,上级主管部门经常会有一些指导性的政策及指示不定期的传达下来,在这一主导精神的指导下,下级部门各司其职,分工管理;网络舆情的管理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体制上,国家广电总局对网络宽频的审批权进行严格的行政控制:非媒体网站发布网络舆情信息同样要经各级政府新闻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以此来限制非媒体网站的进入可能造成的舆情信息混乱,从而达到舆情统一的目的。

3、在技术控制上,进行多层次的网络舆情监管,如各地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处设置一个内存庞大的搜索引擎终端,重点对其管辖区的网络舆情进行全面的监控。各网站又备有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对其网站的舆情内容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与处理。同时使用关键词过滤,并对有问题的IP地址与不良信源进行封堵,从而多渠道、多角度的控制了有害网络舆情信息的进入。

为了更好的便于管理,近年来各网站对用户推行实名登记制,即用真实的身份进行上网登记。国家曾于2000年颁布有关条例要求网吧上网实行实名制登记。但实名制在实际推广中收效甚微,原因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其可靠性。

(二)网络舆情引导方式:整合疏导

网络舆情的分散性在反映民情、民意,促进社会民主进步方面固然体现出其自身的优越性,但是网络舆情的分散性,对于受众未必是最佳选择。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天生害怕孤独,在享受了充分表达自我见解的自由后,人们可能反过来寻求与社会交流的声音,求得与社会主体的认同,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安全感。正如麦迪逊所说,“在雅典6000人人民公会上,即使每个人都是苏格拉底,很大程度上也只可能是一群暴徒”。针对网络舆情分散性的特点,简单的“堵”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疏导。可行的政策是“在分散中求集中”,具体来说,就是在分散无序的网络舆情环境中建立权威和信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主流意见,从而实现对舆情的引导。

1、培养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

传播学理论中有“二级”传播理论[10]196。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和舆情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大众,而要经过“意见领袖”。通常人们认为网络舆情里无所谓权威,无所谓精英。然而,网络上,虽然人人拥有发言权,但是“人人能说”并不代表“人人所说都会产生影响”。相反,有些时候,可能反而因为网络发言的“低门槛进入”,使得人们对这种他人的言论产生了不屑和不信任的态度。因而,为了有效地管理网络舆情,需要培养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版主作为网络舆情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网络舆情意见领袖发言的,其意见也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因而选择具有良好素质的版主是网络舆情培养意见领袖的一个途径。

另一个途径就是培养网络舆情名主持人和名评论员。网络舆情主持人要熟悉网络媒体,了解网友心理,熟练运用语言技巧,与网友进行多方面的交流,还要就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导网友的舆情,引发网友深入讨论。网络舆情培养名评论员的意义在于,通过网络评论来引导网友讨论,说服网友,从而起到引导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2、版主既要把好关又要导好航

网络舆情的意义在于,它赋予受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网络传播削弱了传统把关人的特权,但并不等于说把关人的社会职能的终结,而是有更高的要求,即既要做把关人又要做导航员,在充分尊重言论自由、允许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发表的同时进行积极的疏导和引导。版主正是具备这种双重角色的人。他是网络舆情的管理人、讨论话题的主要制造者。一般来说,版主的权限及功能有删帖权、封ID权、加精品权;日常工作包括删除口水帖、合并雷同主题、提醒发帖人发言等等。如果说作为网络舆情的清洁工和守门人是版主把关的意义所在,那么版主因时、因势发表具有导向性的帖子则是其作为导航员的题中应有之义。版主评选并推荐高质量的帖子、阅读率点击高的帖子,都无形中折射出网络舆情对一些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此外,版主的把关和导航还体现在对于议题的控制能力上。如果议题控制得当,其社会效应往往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

3、积极引入社会主流意见 舆情导向意在由领导者引导舆情。实际上,舆情导向应该是一种自然的传播现象,谁在公众中发表的意见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引导舆情的作用。毫无疑问,网络舆情积极引入具有权威性的社会主流意见,可以起到引导网络舆情的作用。社会主流意见包括:媒介意见、政府态度以及专家和专业组织的见解。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媒介意见,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舆情引导的作用;政府的态度在民众心理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在重大问题上,网络舆情引入政府机构的权威信息,或者相关政府官员来网站做客,接受民众咨询,则会非常有效地廓清迷雾、引导舆情;与政府一样,专家和专业组织在本领域内的权威性也使其发表的见解具有某种权威性和指导性,邀请专家和专业组织参与网络讨论,形成“网络沙龙”,无疑能起到引导网络舆情的作用。

第二篇: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管理

21世纪,我们迎来了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在这一时期,互联网发展为各种信息和思想的集散地,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内容和价值观念,互联网更是现代社会民主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互联网赋予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发挥舆论监督的权利,促使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一些虚假、有害的信息和错误的观点也充斥其中,扰乱了网络舆论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果听任其无序发展,不但破坏网络和谐,中伤无辜,也会对个体正当利益造成损害,因此,网络舆情管理在此背景下也被提上日程。

当然,网络作为意识形态较量的角力场,是社会舆情的集中表现,如果缺乏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容易为各种势力所利用,危害社会国家。现在,网络舆情是争夺年轻一代精神世界的无硝烟战场。因此,在加强互联网宣传工作的同时,必须着力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有效管理,从而保证网络舆情环境的和谐与稳定。通过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倡导和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互联网成为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空间,网络舆论功能能正常运转。

面对当前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政府应该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呢?著名学者曹劲松在《政府网络传播》一书中对舆情传播载体的互联网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要构建互联网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是一个基于各信息终端互联互通设计的技术平台,网络用户自由地、不受约束地传受信息。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才能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创造安全、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其网上行为也要接受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在网上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形下,对各种有害信息的监控和网民行为管理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因此,要开发和使用如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这样的管理技术平台,对网络信息和网民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网上信息交往秩序,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二是要推进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设。对于互联网这一处于技术创新前沿的新兴媒体,其管理是相对滞后的。目前,政府部门更多采用的是互联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范围进行共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在互联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清除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一承载着各种利益诉求和多媒介功能的集合体,相对松散的联席会议机制显然已不能适应,需要进一步构建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有效机制,实现对互联网管理效能的提升。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推进网络舆情监测中心构建,通过网络舆情监测中心串联较为松散的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推动管理的整体性。

三是要建立互联网舆情的快速报告制度。互联网作为一个交互性极强的媒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大量的信息更新,既有对传统媒体信息的转载和网络媒体自行采编的信息,又有网民提供和发布的大量信息,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容量在反映社会动态变化信息的同时,也集纳了社会各个不同层面的立场和观点、意见和建议、情绪和诉求。对此,要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互联网舆情报告制度,将网上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热点事件、网民情绪、公众意见等快速报告给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者,网络管理机构可以提出必要的处置意见,以便决策者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和营造网上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互联网舆情快速报告制度应当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对各项工作的常态化要求,各部门和单位都要予以高度重视,由专人分管,确保落实到位。

四是要落实互联网舆情处置的干部问责。互联网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展现现实社会秩序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场,还是社会口头舆论场,都可以直接体现在网络舆论场之中。同时,在网络舆论场当中,由于网民可以以匿名化方式传播信息,使其更加能够反映大众的社会心理和利益诉求。当然,一些人也会将个人恩怨和情绪在网上发泄,使网络舆论呈现无序化的特征,但就其总体性而言,互联网舆论监督的意义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因此,对于互联网舆情的处置要落实干部问责,一方面使各级干部重视网络舆情所反映出的问题,更好地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效地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将各级干部的工作状态置于网络舆论的监督之下,使互联网成为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面镜子,进而提高社会的公共监督效果。

五是要加强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源头控制。由于互联网匿名化所带来的网上信息无序是客观存在的,网上有害信息时常被传播,如果对此不加控制,则势必导致网络虚拟社会的不良倾向和情绪的蔓延,并对现实社会造成危害。加强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源头控制,有助于网上信息生态良性发展,使之成为公众信息交往的有序空间,服务于人们的信息需求、文化体验和精神生活。互联网作为新技术支撑的交互媒体本身并不具有善恶属性,关键是看人们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为善还是为恶。控制网上有害信息的源头,就是为了有效扼制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为恶的倾向,使这一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发挥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的作用,对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行为进行查处和打击,通过强化他律的方式增强人们在网上行为的自律,使人们在提高网络媒介技术使用素养的过程中,同步提高在网络媒介上进行信息交往的道德素

第三篇:网络舆情应对启示

网络视频“山丹县赵鸡鸣强拆民房引发的暴力流血事件!”

引发的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民意表达。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网络舆情也极易受到非理性等因素的影响,错误引导公众,给政府和公众带来不良影响。如山丹县一起拆迁户与房地产开发商因房屋征地补偿没有达成协议,矛盾升级后引发了强烈对抗。这一对抗过程,拆迁户利用摄像机将案件内容录制成视频短片上传至各大网络门户网站和本地贴吧,进而导致一场舆情大爆发,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政府的初始的网络舆情引导人员的正面回复在谩骂声中被淹没了。因此,加强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建立快速反应的舆论引导机制,已经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基本情况

2013年10月23日9时25分,山丹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指挥中心指令,马某某报警,称在山丹县胜利街原电影院施工工地有人闹事。接报后,城关派出所立即组织民警到达现场处臵。到达现场后,处警民警发现在山丹县胜利街原电影院施工工地有人争吵,且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民警迅速制止事态并对情况进行了了解。经初步调查,系施工地原平房住户王某、唐某等人与施工人员马某等人因房屋拆迁发生纠纷。民警立即对双方进 1 行劝解,告知双方就此事找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要求施工方停止施工,协商解决。施工方同意停工,并与王某等人协商解决。

2013年10月24日8时44分,城关派出所再次接到指挥中心指令:马某某报警,称在山丹县胜利街原电影院施工工地有人闹事。民警到达现场,告知施工方停止施工,并将施工方负责人申某等带至城关派出所。在派出所民警当面告知其立即停止施工,同住户积极协商;在未达成协议之前不得强行施工。申某等人同意民警意见,表示立即停止,同拆迁户协商。

2013年10月24日11时20分,城关派出所第三次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王某报警,山丹县胜利街原电影院施工工地有人打架。民警立即到达现场,了解到系施工方马某某、钟某、马某、连某等人施工时与住户王某妻子唐某、妹妹王某等人发生争执并打架。民警迅速将双方制止,及时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救治,同时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并就案件情况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二、主要做法

在案件正在调查中,10月24日晚23时08分,网民“舞墨游着”在《土豆网》发布题为“山丹县赵鸡鸣强拆民房引发的暴力流血事件!”的视频信息。后视频经过腾讯视频、搜狐、网易、南方周末、56等多家网站和贴吧转载,视频点击率迅速上升,点击量最高一天超过8万次,累计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成立案件督察组 2 赴山丹督导处臵该问题。

二、主要做法

案件发生后,山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召集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公安、建设等相关部门对案件处臵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一是迅速成立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长任正副组长的工作组开展调查处臵工作;二是责令立即停工,控制局面,深入调查事件真相,防止事态扩大;三是全力救治伤者,做好家属的疏导工作;四是及时跟进网络动向,正确引导社会面舆论;五是从速从快处臵违法行为,妥善做好后续协调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处臵工作组迅速召集公安、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处臵。同时,山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次和县长办公会议3次,对案件调查处臵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确保案件的调查处臵工作有序开展。县委、县政府科学应对,果断处臵。立即从相关部门抽派熟悉法律法规、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工作人员,向拆迁方讲清政策,劝说其积极主动地配合县公安、建设等部门做好案件的调查处臵工作。同时,责令拆迁方立即停工。迅速抽调警力,对县电影院因房屋拆迁纠纷引发治安案件进行调查取证,从快从严对涉案人员依法处理。

县公安局局长谢卫民责成城关派出所对此案件迅速展开调查,固定相关证据。同时,网安大队及时关注网上动态,密切关注网上动向,并开展网上舆情引导,防止扩展。经查,位于山丹 3 县胜利街的原电影院地段属于我县旧城改造总体规划范围,2008年由赵某中标开发,并由其女婿申某、承包人马某某等人负责拆迁。在拆迁过程中,与居住在原电影院平房家属院住户王某经多次协商未能达成拆迁补偿协议,双方遂发生纠纷。2013年10月24日11时许,施工方马某某、马某等人在拆除与王某相连的朱某已征房屋时,与王的妻子唐某、王某的妹妹等人发生争执并撕打,致唐某、王某、唐某、唐某和施工人员马某某等5人受伤住院治疗。2013年10月26日,我县公安部门派法医对5名受伤人员进行活体检验,根据医院诊断、检查结果及法医临床检验,初步判断5名受伤人员均为轻微伤。

10月29日,县公安局对马某某等5名违法人员的调查和受害人王某及其亲属等人的询问,以及山丹县医院诊断证明和双方提供的现场视频资料等证据进行分析,确定此案为殴打他人的治安案件。马某某、马某、马某某的叔叔、钟某、连某等5人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一)项之规定,决定分别给予殴打他人的马某某等人治安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五百元的治安处罚,对马某某、钟某分别给予治安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五百元的治安处罚。治安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2013年10月29日下午18时,公安部门将马某某等5名违法人员送山丹县行政拘留所执行治安处罚。

三、经验教训

案件处理之后,个别网站转载发布了一些评论信息,与事实不符,有恶意炒作行为。山丹县委安排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起草了案件处臵情况的新闻通稿,统一口径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案件进展情况,做好迎接各类媒体来丹或电话采访,引导新闻媒体客观真实地报道,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社会负面影响。积极在《中国甘肃网》、《中国张掖网》等网站,公开发布题为《山丹县处臵一起因拆迁引起的故意伤害案件》的新闻稿件,正面回应社会关注,还原事实真相。山丹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县信息工作办公室积极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工作,定期不定期编发《信息快报》,及时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动态。11月8日,在县龙首广场举行了全县打击网络犯罪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依法打击网络犯罪活动,集中侦办一批网络犯罪案件,坚决挤压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坚决处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为依法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整治影响网络秩序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互联网正常秩序和社会政法大局持续稳定。县广播电视、《西部山丹》等新闻媒体要开辟“打击网络犯罪”专题专栏,广泛宣传打击网络犯罪活动成果,进一步营造强大的社会舆论声势,有力震慑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至此这起因房屋拆迁引发的纠纷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依法果断的处臵下,最终尘埃落定。

四、体会启示

这起拆迁纠纷因与居住在电影院平房家属院住户王某未达 5 成拆迁补助协议,在拆迁与王某邻居朱某的房屋过程中,拆迁户刻意激化矛盾,请君入瓮全程摄像,两方遂发生纠纷并打架斗殴引发事端。反观这次纠纷,在现行的制度下,拆迁主管部门颁发拆迁许可证后,拆迁补偿需房地产开发商与被拆迁户协商才能达成,但由于双方意愿差异,往往协商难度大,开发商又借拆迁裁决渠道,申请拆迁主管部门裁决,以实现其最终目的,上述过程中行为主体不断变更,程序交叉往复,容易出现政府与开发商为一方、被拆迁户为一方的对峙局面。

在理念层面表现为忽视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和“公共利益”的泛化解释,城市规划和拆迁或授权开发商拆迁本身就是政府行为。但是政府在下达了行政命令后,将房地产开发商推前台,自己“淡入”幕后,扮演一个“仲裁人”的角色。一旦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发生对峙乃至出现打架斗殴案件。这起拆迁纠纷引发的舆情事件,是政府和开发商没有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引导工作,没有重视网络时代无可估量的影响力,导致最终网络舆情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网络舆情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的特点。一旦发生具有强影响力的公共事件,官方消息不确切、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让网民可以随意传播和接受任何假设情况。当前网络舆情已变成可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和政府外部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科技技术发展,大量的民情民意聚集在网络上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 6 联网网民达到6.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2.8%,互联网已经是形成舆论的主要阵地之一。面对迅速壮大的网民力量,基层县级党委、政府不仅仅绝不仅仅限于一个区域,而是面向全国亿万的互联网用户。基层县级党委、政府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并积极的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面对网络舆情的处理对策应该有所思考。

还有就是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一般都不会遵循固定的模式,发展过程中都暗含许多不确定的负面因素。一般这些导致危机的网络舆情都是与社会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并且一般都是不好的事情;其次,在这类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嫌富爱贫”的“弱者思维”表现得非常明显;最后这类事件中大众的一般态度都是“同情弱势群体,否定强势群体”。这种“弱者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即便是在政府公布调查结论以后,依然存在不信任和怀疑的情绪,网民实际上的关注早已经超越了这个事情本身,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该事件宣泄对社会的不满,释放平时积累的却不能随意发泄负面情绪。这就是负面的网络舆情会妨害地方政府管理甚至危害该地区稳定发展以及人心所向。在网上随处可见谣言、谩骂、攻击性言论,这种非理性成为诱发危机的重要因素。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的渠道。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信息,7 地方政府承担去伪存真的角色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采取强硬有力的行政方式,因为网络舆论扩散有着自身的规律。网络舆论的背后是大量的网络用户,这是一个越来越大的“压力集团”,现实中当事人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触发网友敏感的神经,极有可能再次引发网络舆论的巨浪。在处理民意舆论特别是负面舆论的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措施不科学、不严谨、不恰当,违背了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都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并很有可能适得其反。有时一个并不起眼的事件却可以滚雪球似的扩展为一个空前的公众网络舆论事件。

虽然网络舆论尚存在弊端,但我们需要看到它有促进制度建设的积极的一面。不仅要重视网络舆论,更要主动参与网络表达民意。政府机关要以事实真相的公布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去引导网络舆论,从而形成最有益的健康网络舆论。网络舆情链接社会的神经末梢,是党和政府了解他们的公众舆论的窗口,必须认真对待。不能等到危机爆发后才匆忙、被动地去理解网络舆论,绞尽脑汁去减轻网民的负面情绪,强调网络舆论的遏制之后,忽略事前监测。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不可能完全杜绝。实践证明,创建一套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是合理解决网络舆论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它将帮助当事人部 门及时把握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引导舆论、化解矛盾,避免二次危机,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公开透明,说明 8 事实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违背信息公开的法则而且加深社会危机的案例。因此,公众舆情发生后,有关党委和政府应该勇于面对,尽可能快的开诚布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向公众说明实情并且勇于承担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决不掩盖真相、推卸责任。

二是快速处臵,解决问题反应太慢是地方政府处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处于被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了解事实真相,公平公正地解决矛盾纠纷,合法合理满足民众利益诉求 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事件。

三是善于沟通,平等对话危机事件中的网民情绪很容易被激化,如果忽视了网民负面情绪的影响力,将会导致网民负面情绪的增强,会增加平息危机事件的难度。因此,要多与网民、公众 以及媒体进行有效协调和沟通,全面发布客观、真实的信息,达到查清事实、驳斥谣言、消灭民怨的目的。

第四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网络问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特制定长安路街道办事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平安万坪”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机构设置

成立万坪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向用平同志任组长,镇长陈海春、党委副书记杜江河任副组长,镇直各单位、村(居)委会负责人为成员。

网络舆情管理职责:每天上网浏览“永顺县政府”网公众留言等州、县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负责涉及建设系统的网上相关信息收集、编制、报送等工作。

三、办理流程

1.受理留言。网络舆情管理员对永顺政府网公众留言板、永顺论坛、永顺新闻网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下载登记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回应。

2.批办留言。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定需回复的留言信息,以《网络舆情抄告单》形式,经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办理意见并批转相单位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明确牵头领办单位。

3.办理回复。相关单位收到批办的《网络舆情抄告单》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回复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镇党委、政府。需紧急处理的网民留言,所涉单位在接到《网络舆情抄告单》后,2天内予以明确答复。

4.跟踪督办。镇党委、政府对批转出去的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对未按时办理或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承办单位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按期办结。

5.审定回复。相关单位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相关领导审定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3日内,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不得超过5日。

6.立卷归档。办公室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的原始材料、有关单位的办理情况、交办回复记录、领导批示件和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及时立卷归档。

7.监督检查。对各单位网民留言答复情况进行跟踪登记,对未及时办理的留言要进行催办,对超过规定期限既未作回复,又未作说明的单位,将进行通报。

四、办理要求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网络舆情工作是新形势下畅通民意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工作举措。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办理,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求真务实、及时办理。各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坚持实事求是,真心诚意纳言,实实在在解难题,扎扎实实办实事。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3.善于总结、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单位要注重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办理经验,探索办理规律,完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用制度和机制保障办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4.注重引导、注意保密。在办理工作中,要注重引导网民提供真实身份,通过合法途径、合理方式实事求是地反映有关问题、表达利益诉求。各单位及网络舆情网评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保密制度等有关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不宜公开的信息。

第五篇:如何强化网络舆情管理

如何强化网络舆情管理

马骄 《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9日

07 版)

互联网以其即时、互动、信息量大等特点为民意表达提供了一个便捷平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7月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达5亿,我国网民尤其是手机网民呈现“井喷”现象。在这个“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时代,许多社会舆论事件都是始于网络,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面对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创新现代社会治理手段、强化网络舆情管理显得愈发重要。笔者认为,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体系。要建立上下一致、内外协作的配合机制,切实形成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尽快出台有关网络舆情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建立舆情监测制度,打造专门网络人才队伍,切实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对监测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展开风险分析,做出预测报告,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通报和发布预警信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传统媒体以及博客、微博、移动新闻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实现网络舆情预警“一张网”全覆盖,保障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要加快推进网络舆情应对协调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形成信息通报机制、联席会议机制、突发舆情直报机制、联合办公机制等协调机制,努力形成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总体协调、实际工作部门主动应对、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网上舆情应对工作格局。主动提升、加强省级平台建设。为适应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实际需要,要统筹安排,集中更新设备,实现功能升级,以领先的技术装备不断提升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能力。同时,要拓展升级互联网信息内容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和用途,积极推动建立覆盖各省、市、县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努力形成涉网部门全天候、一体化、立体式的工作态势。

着力提升专业队伍实战应对能力。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把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列入各级机关轮训课程,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系统化培训,提升其网络执政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避免“瞒、拖、拒、删”等消极处置手段,积极推行主动、公开和沟通等手段,通过实际工作减少和压缩网络炒作空间。继续强化专业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网络发言人队伍建设,让主流、权威、可信、具有亲和力的声音占领舆论高地。可以邀请一批在各行业有建树、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一定威望的专家学者在媒体上发声,使宣传能够有效覆盖不同年龄、不同行业及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要强化应急处置演练。面对当前网络管理相对混乱的实际局面,可不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应对模拟实战演练,组织舆情应急机构人员开展突发网络舆情应急演练和处置技能大比武,在实战练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突发网络舆情典型案例交流会,不断提升网络舆情管理业务能力。

及时主动回应网民的不同声音。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双向互动性和言论随意性等特点,导致网民容易产生非理性情绪,而这种情绪一旦扩展,将会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困扰。面对舆论热点问题,一味回避不但不能解决,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因此,只有直面舆情风暴,快速作出回应,将真相公之于众,才能有效化解负面舆情。各级领导要把及时回应网民意见、及时说明事实真相、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网络舆情应对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对涉舆情部门的协调督导力度,设置专人进行舆情监督,定时梳理网络舆情,并提交相关单位限时办理、及时回复。确有问题的要明确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属于沟通协调不畅造成误解的,应要求相关行业或部门按政策规定进行解释答复。对于已经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要以积极、公平、公正的态度,第一时间回应网民关切,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通过传播理性观点防止事态扩大。

健全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完善应急工作体系。应完善指挥协调工作体系,在网络舆情热点发酵后,立即安排人员密切跟踪网络言论,及时在相关论坛、贴吧发布事件进展情况。要完善网络舆情深度分析研判工作体系,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分级和定位,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控,及早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开展专题性、综合性分析,研判舆情走向、发展趋势和网民关注点、关注热度。制定不同层级和部门的专项应急预案。在现有应急预案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各组织及单位,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和各阶段工作重点,分析梳理有可能成为网络舆论热点、敏感话题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专项应急预案,增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行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各部门在调整政策、研究部署重大工作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以提前介入为原则,事先对工作开展进行稳定风险评估,凡是经评估认为方案有漏洞的,按要求及时修改完善。

在网络时代,只有切实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拓宽监督渠道,加大信息透明度,才能进一步推动网络管理常态化、规范化,才能更好避免网民因偏听偏信产生的误会和不满情绪,减少负面舆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凝聚力。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下载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及启示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及启示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网络舆情管理

    如何做网络舆情管理? 舆情监测 http://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应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处置,早导控。作为网络舆情工作者应着重考虑如何维护单位、政府、地域、领导的网络形象?如何及早......

    网络舆情

    [摘 要] 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将成为各级劳教机关和场所执政能力的一个体现。掌握话语权、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将成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措施。......

    网络舆情

    在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民众政治参与等社会深层问题。能不能较好地协调和处理各种利......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范文: 李克强:良好关系是中美创造更大全球化利益空间所在引关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六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并座谈。......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确保安全稳定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确保我段安全稳定 当前,我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安全稳定,生产有序。但在安全稳定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例如部分职工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上的不足与批评,......

    网络舆情管理教程(5篇范文)

    网络舆情管理培训 [课程目标]帮助管理者深刻认识网络舆论与危机应对,了解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形成完善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策略能力。 [对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市......

    乡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应对处置重要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提高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树立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良好形象,根据中组部的部署要求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梅山乡......

    网络舆情管理处置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院网络舆情的处置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妥善处置网上负面舆情,维护学院和谐稳定,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