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规划与能力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规划与能力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局)授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规划,加强其能力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性质和地位)本办法所称省局授权质检机构,是指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由省局授权、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承担广东省某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
地级以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局)直属检验机构、省局直属检验机构下属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质监系统外检验机构可承建省局授权质检机构。市局直属计量和标准化技术机构可承建本专业省局授权质检机构。
省局直属检验机构通过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获得某类产品检验资质后,可承担广东省该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
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的某类产品国家质检中心可承担广东省该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
第三条(适用范围)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规划、申报、筹建、验收、考核、等级评定、撤销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规划原则)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设立应当有利于我省产业及质监事业发展,满足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需 要,做到合理布局,科学建设。
同类产品的省局授权质检机构不超过五个,确有需要的,可适当增设。
第五条(管理权限)省局负责省局授权质检机构规划与能力建设的统一管理。
市局、省局直属检验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上一级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对其直属检验机构承建的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一般申报条件)申报省局授权质检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的产品类别符合我省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或该类产品产值占全省比例较大,具有较强的省域产业优势和基础;
(二)申报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备必要的实验场地和环境条件;
3、具备申报产品类别对应的、包括重要产品在内的60%以上的产品的检验能力;
4、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占全体人员比例在40% 以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体人员比例在20% 以上,检验、科研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5、按照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
第七条 质监系统内检验机构申报省局授权质检机构还应当有省局授权质检机构所在地方政府在政策、建设用地或资金等方面的书面支持。
第八条 质监系统外检验机构申报省局授权质检机构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申报产品类别相关领域内具有明显的专业技术优势;
(二)经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条(申报与初审)申报单位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基本情况表》(附件1);
(二)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或第八条规定的申报条件的证明材料;
(三)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报单位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符合性及筹建的可行性进行初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签署意见后报省局。
第十条(审查与批复)省局对筹建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并根据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作出准予筹建的批复;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作出不准予筹建的批复并说明理由。
省局应当将筹建申请的批复情况在省局网站公开。第十一条(组织保障)申报单位筹建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申请获得批准后,上一级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筹建领导小组。需要协调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应当协调成立以地方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筹建领导小组。筹建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筹建工作。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申报单位,负责筹建工作。
第十二条(筹建任务书)申报单位应当在批准筹建后2个月内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筹建任务书》(以下简称《筹建任务书》,附件2)上报省局。
《筹建任务书》是省局授权质检机构项目建设和组织验收的主要依据。
第十三条(筹建进度监控)申报单位应当在筹建批复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筹建任务,筹建期限不超过2年。
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筹建工作的,申报单位应当在期满2个月前将延期申请上报省局。经省局批准后可延长筹建期限,延长期限不超过6个月。超过批准延长期限仍未完成筹建工作的,取消其筹建资格。
申报单位应当在下一季度前15日内填写《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筹建进度季度汇报表》(附件3)上报省局。
第十四条(验收条件)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验收条件为:
(一)《筹建任务书》确定的任务已完成;
(二)地方政府的承诺已兑现;
(三)通过相关项目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四)具备申报产品类别对应的、包括重要产品在内的80%以上的产品的检验能力,并具备专业领域内关键项目(参数)及重要产品的全项目的检验能力;
(五)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体人员比例在30% 以上,其中与申报产品相关的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在2名以上,检验、科研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六)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依照《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能力建设评价指标》(以下简称《指标》,附件4)进行评分,得分在70分以上。
第十五条(能力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指标》的内容包括技术能力、团队建设、科研能力、运行状况、建设情况和发展能力。
第十六条(验收申请)自评符合验收条件的,申报单位填写《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验收申请表》(以下简称《验收申请表》,附件5)向省局提出验收申请。
第十七条(形式审查)省局接到验收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形式要件的,组织验收;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报单位不予验收并说明理由。
申报单位应当自收到不予验收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整改,并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重新提出验收申请。
第十八条(验收)省局组织专家组依据《筹建任务书》、《指标》、《验收申请表》进行现场验收。通过验收的,省局批准成立并颁发证书及印章;未通过验收的,省局应当书 面通知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申报单位应当自收到未通过验收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在整改后15日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的规定重新提出验收申请。未在规定期限通过整改验收的或未按规定重新提出验收申请的,取消其筹建资格。
第十九条(增设程序)包括批复筹建的省局授权质检机构在内的同类产品的省局授权质检机构已有5个,仍不能满足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需要的,经省局局长办公会议批准后,适当增设。
省局应当将拟增设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数量、授权检验产品或产品类别等信息在省局网站或省级主要报刊公开。
第二十条(年度考核)省局授权质检机构正式运行后,上一级主管部门应当在次年1月10日前,按《指标》要求对所属省局授权质检机构进行年度考核,并向省局提交《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年度考核表》(附件6)。
省局每年按比例进行复核。
第二十一条(等级评定)省局授权质检机构能力建设水平实行等级管理,省局每三年组织一次等级评定并颁发相应的证书和牌匾。
等级评定依据《指标》进行,得分在90分以上的评为A级;得分在80分以上、90分以下(不含90分)的评为B级;得分在70分以上、80分以下(不含80分)的评为C级。
等级评定可以与筹建验收同时进行。第二十二条(鼓励措施)对A级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省局在国家质检中心规划、监督检验任务安排、科研立项、学术交流等方面优先支持。
第二十三条(撤销的情形)省局授权质检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撤销:
(一)原机构已升格为同类产品国家质检中心的;
(二)并入其它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的;
(三)等级评定达不到C级要求的;
(四)不能正常开展业务或业务量明显萎缩的;
(五)因违法实施检验被依法追究行政责任的;
(六)其它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二十四条(命名原则)质监系统内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统一命名为“广东省(XX)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必要时后缀区域名;质监系统外省局授权质检机构统一命名为“广东省(XX)质量监督检验站”。“(XX)”为授权检验产品或产品类别,应当使用相应产品国家标准中的名称或相应学科(领域)的规范名称。
第二十五条 由省局直属计量和标准化技术机构承建的本专业的省局授权质检机构,其规划、申报、筹建、验收、考核、等级评定、撤销依照本办法执行。筹建领导小组由该技术机构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其办公室设在该技术机构的内设部门。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附件一:申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基本情况表 附件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筹建任务书 附件三: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筹建进度季度汇报表
附件四: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能力建设评价指标 附件五: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验收申请表 附件六: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质检机构年度考核表
第二篇: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授权管理办法
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授权管理办法.txt永远像孩子一样好奇,像年轻人一样改变,像中年人一样耐心,像老年人一样睿智。我的腰闪了,惹祸的不是青春,而是压力。。。当女人不再痴缠,不再耍赖,不再喜怒无常,也就不再爱了。
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授权管理办法 2008年05月27日 15时47分 237 主题分类: 产品质量 机关事务
“监督检验” “授权”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发布《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授权管理办法》的通知
沪质技监监[2008]229号
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授权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4月28日局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6月1日起实施,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二十日
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授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管理工作,规范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活动,维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量技监局)对承担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的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争议仲裁检验等工作,并以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市质检机构)的名义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行授权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上海市质检机构授权的申请、受理、评审、授权和监督检查工作。
法律、法规对质检机构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市质量技监局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市质检机构的授权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市质检机构的授权工作应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上海市的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合理设置,确保市质检机构的技术管理先进、资源有效利用,满足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
市质量技监局根据需要制订、公布本市质检机构设置规划。
第六条 申请以市质检机构名义从事产品检验的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经市质量技监局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七条 申请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申请单位与所检产品的生产者、供销者、研究开发机构及其经营服务者等没有利害关联;引入多元投资的,利害关联方不得控股或相对控股,不得担任法人代表。
(二)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
(三)具有申请授权项目相关领域的产品质量检验业务经历,具有相关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制订、研究和开发能力;具有与检验活动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检验仪器设备。
(四)具备与申请授权项目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检验机构管理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关键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学科领域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的检验工作经历,其中国家规定专业注册执业资格要求的,应当具有与申请授权项目相适应的专业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检验人员应经过相应专业培训和考核,并熟悉检验标准和设备操作规程。
(五)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其质量管理体系经评价符合并持续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认可准则的要求。
(六)依法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市质检机构授权程序:
(一)申请人应当向市质量技监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二)市质量技监局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并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申请或者不予受理申请的决定。
(三)受理申请后,市质量技监局应当组织评审组对申请人进行技术评审,并出具评审报告,技术评审时间不计算在作出授权的期限内。
(四)市质量技监局应当自技术评审完结之日起20日内,根据技术评审结果作出是否授权的决定。决定授权的,市质量技监局自决定授权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出具授权证书。不予授权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市质量技监局公布取得授权的市质检机构名录以及授权范围等信息。
第九条 授权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
市质检机构需要延续授权的,应当在授权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市质量技监局提出申请,市质量技监局应当对其进行复审,复审符合要求的,延续授权。
未提出延续授权的市质检机构,有效期届满后由市质量技监局注销授权证书。
第十条 已经取得授权的市质检机构,需要变更授权项目或增加授权项目(扩项)的,应当向市质量技监局提出申请。需要进行技术评审的,市质量技监局可以结合定期监督进行评审或者组织专门评审,技术评审符合要求的,予以变更或增加授权项目。
第十一条 对市质检机构延续授权和变更授权项目的技术评审可与同机构的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等技术评审一并进行,以避免重复评审。
第十二条 市质检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的程序,在授权证书的有效期和授权范围内,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并在检验报告封面适当位置加盖市质检机构授权标志章。
第十三条 市质检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市质检机构通过承担或者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的开发和研究,实验室能力验证以及跟踪国际与国外先进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动态研究等工作,以提高其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并持续保持。
第十五条 市质检机构在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时,应当严格遵守监督抽查规定,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产品质量情况和问题,提出产品质量监督建议。
第十六条 市质检机构应当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业务知识,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检验技术能力。
第十七条 授权有效期内,市质检机构应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采取积极措施改进管理体系,并使之持续有效。
第十八条 市质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其在检验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生产技术、工艺等技术秘密和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九条 市质检机构不得接受可能对其检验公正性产生影响的资助,不得从事或者参与影响检验公正性的活动,不得以市质检机构的名义向社会推荐其检验的产品,不得对其检验的产品通过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 市质检机构应自觉遵循良好行为规范,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检验行为,确保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廉洁、高效。
第二十一条 市质检机构不得向其他机构分包其授权范围内的产品检验任务。
第二十二条 市质检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验活动和检验结论提出的异议。
第二十三条 市质量技监局组织对市质检机构的定期监督检查或者不定期监督检查。
在授权有效期内,市质量技监局对市质检机构检验技术能力和管理体系的维持性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时间间隔不少于12个月。
需要时,市质量技监局对市质检机构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出现申投诉情况的市质检机构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市质检机构应当于每年规定时间前,向市质量技监局书面报送本工作报告、下一工作计划和其他产品质量检验信息。
市质检机构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及时报告市质量技监局。
第二十五条 申请人申请授权时,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市质量技监局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授权,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授权。
第二十六条 市质检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质量技监局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授权或者授权项目,暂停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授权暂停期间不得以市质检机构的名义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一)超出授权项目范围进行检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监督检查中发现检验项目不符合授权条件的;
(三)未向市质量技监局报送本与授权项目有关的工作报告、下一工作计划和其他产品质量检验信息的;
(四)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检验能力不能持续维持的;
(五)接受影响检验公正性的资助,从事或者参与影响检验公正性的活动的;
(六)利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乱收费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
(七)向其他机构分包其授权范围内的产品检验任务的;
(八)其他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质量技监局撤销授权或者授权项目:
(一)出具虚假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或者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严重失实,情节严重的;
(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授权的;
(三)超出授权范围或者在暂停期间内以市质检机构名义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授权条件,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
(五)依法应当撤销的其他情形。
市质检机构自被撤销授权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授权。
第二十八条 被注销、停止或者撤销授权的市质检机构,应当自注销或者撤销之日起30日内,将上海市质检机构印章、授权标志章和授权证书交还市质量技监局。
第二十九条 由市质量技监局向社会公布注销或者撤销授权的上海市质检机构名录。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授权工作以及市质检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向市质量技监局举报,市质量技监局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三十一条 从事市质检机构授权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对于市质检机构的其他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 设立在本市行政区域的国家质检中心、行业质检机构,在执行市质量技监局下达或委托的任务时,应遵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质量技监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附件1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
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质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民生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产品质量实行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省级以下质监部门组织监督抽查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监督抽查对象主要是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第四条
监督抽查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开的原则。第五条
监督抽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发现不合格产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销售者履行首负责任,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完善质量监督制度,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第六条
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拒绝监督抽查工作。
第七条
凡经上级部门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的,自抽样之日起6个月内,下级部门对该企业该种产品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依据有关规定为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的监督抽查除外。
第八条
各级质监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抽查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处理及其他相关工作。
第九条
监督抽查应当与风险监控相结合,运用风险管理手段,排查安全隐患,防范产品质量风险。
第十条
省质监局负责全省检验机构的监管工作,各市县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机构的监管工作。
第二章
监督抽查的组织
第十一条 省质监局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制定下一我省产品质量监管重点产品目录和检验周期,并向社会公布。
省质监局负责制定省级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通报各地级以上市质监局(含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和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以下简称市局)并组织实施。必要时省质监局可依据监管工作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
各市局应当于每年年底前依据计划制定下一本地区监督抽查计划。各市局定期监督检验计划抽查产品6个月内不得与省质监局的重复。
省质监局发现市局监督抽查计划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计划规定时,应当责令相关市局限期改正或停止实施。对违反规定重复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十三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可指定有关部门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抽查相关工作。
有关部门和检验机构不得将监督抽查信息以任何方式事先告知企业。
受委托检验机构应当在其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并对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负责。未经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批准,不得租赁或者借用他人检测设备。禁止违反规定分包检验任务。
承担监督抽查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与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签订《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承诺书》。
第十四条
根据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制定监督抽查方案。
监督抽查方案应当包括监督抽查对象及其范围、适用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以下简称实施规范)或者制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拟抽查企业名单或者范围等。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实施规范,根据监管工作需要,确定具体抽样检验项目和判定要求;尚未制定实施规范的产品,应当制定实施细则。上级质监部门制定的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下级质监部门参照执行。
适用的实施规范或者制定的实施细则应当包括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抽样方法、数量、判定原则、异议处理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监督抽查的实施
第一节
抽样
第十五条 抽样人员应当是承担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抽样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等内容,经培训考核合格。
第十六条
在市场或者企业抽样,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被抽查企业出示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开具的监督抽查通知书、介绍信以及抽样人员的工作证或者身份证。不能出示的,企业可以拒绝接受抽样。
抽样前,抽样人员应当告知监督抽查性质、抽查产品范围、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等相关信息;核实被抽查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确定企业持照经营;对实施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和相关资质管理的产品,应当核实被抽查企业的相关法定资质,确认抽查产品在企业法定资质允许范围内。
抽样人员现场发现被抽查企业存在无证无照生产等不需检验即可判定明显违法的行为,应当终止抽查,立即将有关情况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抽样人员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做到不徇私情。
抽样人员不得同时承担被抽查样品的检验工作。
第十七条 样品应当由抽样人员在市场或者企业随机抽取,不得由企业抽样或提供样品。抽取的样品应当是企业自检合格或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产品。
监督抽查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无偿提供,数量应当按监督抽查方 案规定抽取。
第十八条
抽样使用省质监局统一文书,必须由抽样人员和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查企业公章。特殊情况下,可经双方签字确认。
抽样人员应当准确、完整记录抽样信息,字迹工整、清晰。需要更改的信息应当由抽样人员、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签字或盖章确认。
第十九条 被抽查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抽查的,经劝说无效,抽样人员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由当地质监部门和抽样人员共同确认,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条
在市场抽样的,检验机构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确认通知书》,书面通知样品标称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对样品有异议的,应当于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异议处理机构提出,并提供证明材料,逾期无书面回复视为无异议。
经核查,样品不是产品标称生产企业生产的,移交销售企业所在地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
封样应当由抽样人员、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共同签字或盖章确认,并采取防拆封措施。
样品需要封存在企业的,抽样人员应当告知被抽查企业不得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封存样品并妥善保管。
第二十二条
抽样人员负责携带或者寄送样品至检验机构。对于有特殊条件要求的样品,抽样人员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样品完好无损坏。需要企业协助寄、送样品的,所需费用纳入监督抽查经费。
第二十三条
因企业转产、停产、破产等原因导致无法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当收集有关证明材料,如实记录相关情况,经当地质监部门确认,及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抽样:
(一)被抽查企业产品不在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范围。
(二)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不用于销售。
(三)产品不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仅按双方约定的技术要求加工生产,且未执行任何标准。
(四)有充分证据证明企业产品用于出口,且出口合同对产品质量另有规定。
(五)在产品或者其包装、说明书上标有“试制”、“处理”或者“样品”等字样。
(六)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监督抽查方案要求。
(七)企业提供上级质监部门6个月内该种产品的监督抽查抽样单或者合格检验报告。
第二节
检验
第二十五条 检验机构接收样品应当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验结果或者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文书的记录是否相符。检验和备用样品应当分别加贴相应标识并入库保存。检验人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合格。
第二十六条 检验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样品管理制度,妥善保存样品,详细记录样品传递情况。
样品失效或者其他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的,检验机构应当填写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特殊处理报告书》,如实记录相关情况,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并及时报送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核实后由检验机构通知受检企业,终止检验。
第二十七条 检验机构必须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保证真实、准确、清晰,留存备查;如需涂改,更改处应当经检验人员和报告签发人共同确认。
对需要现场检验的产品,检验机构应当制定现场检验规程,并保证对同一产品的所有现场检验遵守同一规程。
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重质量问题反馈表》,连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的复印件,加盖公章后及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八条 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当依据充分、内容真实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明确。检验报告应当由主检、审核、批准人员签名。
检验机构对检验报告的合法性、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严禁伪造检验报告及其数据、结果。
第二十九条
对监督抽查产品检验结果,应当按产品标准与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的判定原则进行综合判定,作出检验结论。
检验报告中的结论应当以标准和检验结果为依据,所检项目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可以作出所检产品符合标准相关要求的结论;不符合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判定原则的,可以作出不合格的结论;不符合标准要求,但符合判定原则的,可以作出符合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的结论。第三十条
监督抽查结果综合判定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当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二)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缺少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当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三)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缺少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当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但应当在检验报告备注栏中作出说明。
第三十一条 综合判定为不合格的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3个月后退还被抽查企业,其他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后及时退还被抽查企业。
样品因检验造成破坏或者损耗而无法退还的,应当及时向被抽查企业说明情况。被抽查企业明示样品无需退还的,双方协商处理。
第三节
结果处理
第三十二条
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将检验报告寄送生产企业及其所在地质监部门,在市场上抽样的同时寄送销售企业。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机构应当同时寄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书》(以下简称结果通知书)。
结果通知书是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指定、委托的部门、检验机构,告知被抽查企业检验结果和法定权利的文书。寄送资料要确认送达。
第三十三条 被抽查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结果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上级质监部门书面提出复检申请。逾期未书面提出的,视为对检验结果无异议。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负责处理异议,也可委托下级质监部门或者指定的检验机构处理。
异议复检原则上由原委托检验机构进行,也可指定其他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
第三十四条
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且需要用样品进行重新检验的,异议复检原则上只检验异议项目。异议项目不具备复检条件的,不进行复检,维持原检验结论。
原样品具备检验条件的,用原样品复检;原样品不具备检验条件的,采用备样复检。备样必须是完好无损、未经调换的样品,否则不得进行复检。
异议复检应当按照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复检完毕应当出具复检报告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三十五条 负责异议处理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在检验工作完成后10日内作出复检结论并书面答复异议企业。
复检结论分为维持原检验结论、变更原检验结论两种形式。复检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六条
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不一致的,复检费用列入监督抽查经费。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异议企业承担。
第四节
检验结果汇总与发布 第三十七条
检验机构应当于接受监督抽查任务、抽查方案确定后2日内按要求将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录入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监管信息系统),经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审核后,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录入抽样、检验信息。
录入信息应当完整、准确、及时。
第三十八条
实施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检验机构应当按规定期限和要求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报送抽检工作总结、检验结果汇总表和绩效评估报告等材料。
市、县级质监部门应当按规定期限和要求逐级上报监督抽查信息。
第三十九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汇总分析监督抽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发布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向地方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有关部门通报监督抽查情况。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抽查的企业,向社会予以公布。
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进行专题报告,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
省级质监部门依法向社会发布生产企业违反监督抽查相关规定行为的公告、产品质量状况公告。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此类公告。
第四十条
生产企业违反监督抽查相关规定的行为有:
(一)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
(二)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整改期满未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交延期复查申请。
(三)在规定期限内向负责监督抽查结果处理的质监部门(以下简称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但复查仍不合格。
第四十一条
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内容主要包括监督抽查的总体概况、检验依据、承检机构名称、被抽查产品的检验信息及其生产企业信息等。
第四章
监督抽查的管理
第一节
监督抽查后处理
第四十二条
省质监局负责管理、指导、协调广东省区域内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
各市局可根据本地实际对辖区内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进行分工。
第四十三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责令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的以及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组织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跟踪检查。
第四十四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向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或者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办公且能够提供有效证 明的以外,必须进行整改。
企业应当自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根据整改要求和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在30日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并应在整改期满5日前申请延期,延期不得超过30日。确因不能正常办公而造成暂时不能进行整改的企业,应当提供有效证明,停止同类产品的生产,并在办公条件正常后,按要求进行整改、复查。
整改复查合格前,企业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第四十五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组织符合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按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抽样复查。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到期无正当理由不申请复查的,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组织强制复查。
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承担。
第四十六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经复查其产品仍然不合格的,由负责后处理部门责令企业在30日内进行停业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通报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证照。
第四十七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将后处理信息录入监管信息系统,省质监局负责通报有关后处理工作情况。
第四十八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相关信息、报告之日起5日内移送执法部门处理:
(一)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
(二)被抽查企业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已抽查封存的样品。
(三)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收到检验报告后未立即停止 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四)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第四十九条
监督抽查发现产品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组织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分析和查找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宣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推行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第五十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可通过约谈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生产企业,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第五十一条
对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以及不合格产品发现率较高的地区,省质监局可以发出质量警示,通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被通报地区市局负责对产品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并将整治情况向省质监局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节
绩效评估
第五十二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对每一类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开展绩效评估。
各市局应当定期报送每季度绩效评估情况。省质监局负责对报送情况进行通报。
第五十三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应当向检验机构明确绩效评估工作任务。
检验机构负责调查、统计、汇总承检的每一批次产品的总货值,并对开展监督抽查的每一类产品形成监督抽查绩效评估报告。
第五十四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结合产业集群、重点产品 情况,形成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或质量提升政策建议。
第三节
风险监控
第五十五条 各级质监部门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对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当及时发布预警通报,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质监部门。
第五十六条 对本行政区域内产品的预警通报或出现的其他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各级质监部门应当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开展质量专项整治,控制质量安全风险,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第五十七条
监督抽查应当加强风险监测工作成果的应用,调整监督抽查的产品范围、检测项目、抽样和检验方法。
第四节
检验机构监管
第五十八条 省质监局负责对承担监督抽查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发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分类监管,考核评价其工作质量以及相关情况,通报分类监管情况。
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包括法律法规、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抽样、样品管理、检验、检验结果确认、异议处理、绩效评估、能力比对等方面的内容。
对考核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检验机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按期整改。第五十九条 各级质监部门可以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比对,通报能力比对结果,责令能力比对结果为不满意的检验机构限期整改;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十条
对监督抽查中反映问题较多、检测能力比对中出现不满意结果的检验机构,省质监局应当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人员管理、抽样及样品管理、检验过程开展不定期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第六十一条
检验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重复进行监督抽查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退还检验费,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取消承担下一监督抽查资格。情节严重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六十二条
参与监督抽查的相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纪律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规定“5日”及以下的期间是指工作日。第六十四条 定期监督检验依照本办法关于监督抽查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五条
食品相关产品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涉及文书、表格见附件。
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质监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管理办法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管理办法
编辑
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中文名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管理办法
目录
1.2.3.4.5.6.7.8.9.1 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监督抽查的组织第三章 监督抽查的实施
▪ 第一节 抽 样
▪ 第二节 检 验
▪ 第三节 结果处理
▪ 第四节 检验结果汇总与发布第四章 监督抽查的管理
▪ 第一节 监督抽查后处理
10.▪ 第二节 绩效评估
11.▪ 第三节 风险监控
12.▪ 第四节 检验机构监管
13.5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编辑
第一条 为规范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质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民生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产品质量实行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监督抽查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监督抽查的对象主要是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第四条 监督抽查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 监督抽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发现不合格产品,督促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推动销售者履行首负责任,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完善质量监督制度,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第六条 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拒绝监督抽查工作。第七条 凡经上级部门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的,自抽样之日起6个月内,下级部门对该企业该种产品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依据有关规定为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的监督抽查除外。
第八条 各级质监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抽查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处理及其他相关工作。
第九条 监督抽查应当与风险监控相结合,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排查安全隐患,防范产品质量风险。
第十条 省质监局负责全省检验机构的监管工作,各市县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机构的监管工作。
第二章 监督抽查的组织 编辑
第十一条 省质监局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制定下一我省产品质量监管重点产品目录和检验周期,并向社会公布。
省质监局负责制定省级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通报各地级以上市质监局(含深圳市市场监管委和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以下统称市局)并组织实施。必要时省质监局可依据监管工作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 各市局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制定下一本地区监督抽查计划和定期监督检验计划。各市局定期监督检验计划抽查产品6个月内不得与省质监局的重复。
省质监局发现市局监督抽查计划和定期监督检验计划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计划规定时,应当责令相关市局限期改正或停止实施。对违反规定重复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可指定有关部门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抽查相关工作。
有关部门和检验机构不得将监督抽查信息以任何方式事先告知企业。
受委托检验机构应当在其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并对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负责。未经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批准,不得租赁或者借用他人检测设备。禁止违反规定分包检验任务。
承担监督抽查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与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签订《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承诺书》。
第十四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制定监督抽查方案。
监督抽查方案应当包括监督抽查对象及其范围、适用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以下简称实施规范)或者制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拟抽查企业名单或者范围等。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实施规范,根据监管工作需要,确定具体抽样检验项目和判定要求;尚未制定实施规范的产品,应当制定实施细则。上级质监部门制定的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下级质监部门参照执行。
适用的实施规范或者制定的实施细则应当包括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抽样方法、数量、判定原则、异议处理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监督抽查的实施 编辑
第一节 抽 样
第十五条 抽样人员应当是承担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抽样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等内容,经培训考核合格。
第十六条 在市场或者企业抽样,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被抽查企业出示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开具的监督抽查通知书、介绍信以及抽样人员的工作证或者身份证。不能出示的,企业可以拒绝接受抽样。
抽样前,抽样人员应当告知监督抽查性质、抽查产品范围、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等相关信息;核实被抽查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确定企业持照经营;对实施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和相关资质管理的产品,应当核实被抽查企业的相关法定资质,确认抽查产品在企业法定资质允许范围内。
抽样人员现场发现被抽查企业存在无证无照生产等不需检验即可判定明显违法的行为,应当终止抽查,立即将有关情况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抽样人员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做到不徇私情。抽样人员不得同时承担被抽查样品的检验工作。
第十七条 样品应当由抽样人员在市场或者企业随机抽取,不得由企业抽样或提供样品。抽取的样品应当是企业自检合格或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产品。
监督抽查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无偿提供,数量应当按监督抽查方案规定抽取。
第十八条 抽样使用省质监局统一文书,必须由抽样人员和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查企业公章。特殊情况下,可经双方签字确认。
抽样人员应当准确、完整记录抽样信息,字迹工整、清晰。需要更改的信息应当由抽样人员、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签字或盖章确认。
第十九条 被抽查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抽查的,经劝说无效,抽样人员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由当地质监部门和抽样人员共同确认,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条 在市场抽样的,检验机构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确认通知书》,书面通知样品标称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对样品有异议的,应当于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异议处理机构提出,并提供证明材料,逾期无书面回复视为无异议。
经核查,样品不是产品标称生产企业生产的,移交销售企业所在地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 封样应当由抽样人员、被抽查企业有关人员共同签字或盖章确认,并采取防拆封措施。样品需要封存在企业的,抽样人员应当告知被抽查企业不得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封存样品并妥善保管。
第二十二条 抽样人员负责携带或者寄送样品至检验机构。对于有特殊条件要求的样品,抽样人员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样品完好无损坏。需要企业协助寄、送样品的,所需费用纳入监督抽查经费。
第二十三条 因企业转产、停产、破产等原因导致无法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当收集有关证明材料,如实记录相关情况,经当地质监部门确认,及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抽样:
(一)被抽查企业产品不在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范围。
(二)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不用于销售。
(三)产品不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仅按双方约定的技术要求加工生产,且未执行任何标准。
(四)有充分证据证明企业产品用于出口,且出口合同对产品质量另有规定。
(五)在产品或者其包装、说明书上标有“试制”、“处理”或者“样品”等字样。
(六)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监督抽查方案要求。
(七)企业提供上级质监部门6个月内该种产品的监督抽查抽样单或者合格检验报告。第二节 检 验
第二十五条 检验机构接收样品应当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验结果或者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文书的记录是否相符。检验和备用样品应当分别加贴相应标识并入库保存。
第二十六条 检验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样品管理制度,妥善保存样品,详细记录样品传递情况。样品失效或者其他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的,检验机构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样品特殊处理报告书》,如实记录相关情况,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并及时报送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核实后由检验机构通知受检企业,终止检验。
第二十七条 检验机构必须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保证真实、准确、清晰,留存备查;如需涂改,更改处应当经检验人员和报告签发人共同确认。
对需要现场检验的产品,检验机构应当制定现场检验规程,并保证对同一产品的所有现场检验遵守同一规程。
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应当填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重质量问题反馈表》,连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的复印件,加盖公章后及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
第二十八条 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当依据充分、内容真实齐全、数据准确、结论明确。检验报告应当由主检、审核、批准人员签名。
检验机构对检验报告的合法性、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严禁伪造检验报告及其数据、结果。第二十九条 对监督抽查产品检验结果,应当按产品标准与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的判定原则进行综合判定,作出检验结论。
检验报告中的结论应当以标准和检验结果为依据,所检项目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可以作出所检产品符合标准相关要求的结论;不符合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判定原则的,可以作出不合格的结论;不符合标准要求,但符合判定原则的,可以作出符合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的结论。
第三十条 监督抽查结果综合判定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当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二)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缺少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当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三)当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缺少本次抽查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当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但应当在检验报告备注栏中作出说明。
第三十一条 综合判定为不合格的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3个月后退还被抽查企业,其他样品应当在异议期满后及时退还被抽查企业。
样品因检验造成破坏或者损耗而无法退还的,应当及时向被抽查企业说明情况。被抽查企业明示样品无需退还的,双方协商处理。第三节 结果处理
第三十二条 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将检验报告寄送生产企业及其所在地质监部门,在市场上抽样的同时寄送销售企业。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检验机构应当同时寄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书》(以下简称结果通知书)。
结果通知书是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指定、委托的部门、检验机构,告知被抽查企业检验结果和法定权利的文书。寄送资料要确认送达。
第三十三条 被抽查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结果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上级质监部门书面提出复检申请。逾期未书面提出的,视为对检验结果无异议。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负责处理异议,也可委托下级质监部门或者指定的检验机构处理。异议复检由原委托检验机构进行,也可指定其他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
第三十四条 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且需要用样品进行重新检验的,异议复检原则上只检验异议项目。异议项目不具备复检条件的,不进行复检,维持原检验结论。
原样品具备检验条件的,用原样品复检;原样品不具备检验条件的,采用备样复检。备样必须是完好无损、未经调换的样品,否则不得进行复检。
异议复检应当按照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复检完毕应当出具复检报告并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第三十五条 负责异议处理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在检验工作完成后10日内作出复检结论并书面答复异议企业。
复检结论分为维持原检验结论、变更原检验结论两种形式。复检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六条 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不一致的,复检费用列入监督抽查经费。复检结论与原检验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异议企业承担。
第四节 检验结果汇总与发布
第三十七条 检验机构应当于接受监督抽查任务、抽查方案确定后2日内按要求将实施规范或者实施细则录入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监管信息系统),经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审核后,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录入抽样、检验信息。
录入信息应当完整、准确、及时。
第三十八条 实施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检验机构应当按规定期限和要求向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报送抽检工作总结、检验结果汇总表和绩效评估报告等材料。
市、县级质监部门应当按规定期限和要求逐级上报监督抽查信息。
第三十九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汇总分析监督抽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发布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向地方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有关部门通报监督抽查情况,向社会公布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抽查的企业。
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进行专题报告,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
省级质监部门依法向社会发布生产企业违反监督抽查相关规定行为的公告、产品质量状况公告。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此类公告。
第四十条 生产企业违反监督抽查相关规定的行为有:
(一)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
(二)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整改期满未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交延期复查申请。
(三)在规定期限内向负责监督抽查结果处理的质监部门(以下简称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但复查仍不合格。
第四十一条 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内容主要包括监督抽查的总体概况、检验依据、承检机构名称、被抽查产品的检验信息及其生产企业信息等。
第四章 监督抽查的管理 编辑
第一节 监督抽查后处理
第四十二条 省质监局负责管理、指导、协调广东省区域内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
各市局可根据本地实际对辖区内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进行分工。
第四十三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责令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的以及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组织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跟踪检查。
第四十四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向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或者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办公且能够提供有效证明的以外,必须进行整改。
企业应当自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根据整改要求和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在30日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并应在整改期满5日前申请延期,延期不得超过30日。确因不能正常办公而造成暂时不能进行整改的企业,应当提供有效证明,停止同类产品的生产,并在办公条件正常后,按要求进行整改、复查。
整改复查合格前,企业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第四十五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组织符合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按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抽样复查。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到期无正当理由不申请复查的,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组织强制复查。
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承担。
第四十六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经复查其产品仍然不合格的,由负责后处理部门责令企业在30日内进行停业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通报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证照。
第四十七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将后处理信息录入监管信息系统,省质监局负责通报有关后处理工作情况。
第四十八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相关信息、报告之日起5日内移送执法部门处理:
(一)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
(二)被抽查企业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已抽查封存的样品。
(三)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收到检验报告后未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四)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第四十九条 监督抽查发现产品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应当组织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分析和查找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宣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推行先进管理经验和模式,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第五十条 负责后处理的部门可通过约谈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生产企业,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第五十一条 对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以及不合格产品发现率较高的地区,省质监局可以发出质量警示,通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被通报地区市局负责对产品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并将整治情况向省质监局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第二节 绩效评估
第五十二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对每一类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开展绩效评估。各市局应当定期报送每季度绩效评估情况。省质监局负责对报送情况进行通报。
第五十三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应当向检验机构明确绩效评估工作任务。检验机构负责调查、统计、汇总承检的每一批次产品的总货值,并对开展监督抽查的每一类产品形成监督抽查绩效评估报告。
第五十四条 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结合产业集群、重点产品情况,形成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或质量提升政策建议。第三节 风险监控
第五十五条 各级质监部门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对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当及时发布预警通报,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质监部门。
第五十六条 对本行政区域内产品的预警通报或出现的其他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各级质监部门应当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开展质量专项整治,控制质量安全风险,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第五十七条 监督抽查应当加强风险监测工作成果的应用,调整监督抽查的产品范围、检测项目、抽样和检验方法。第四节 检验机构监管
第五十八条 省质监局负责对承担监督抽查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发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分类监管,考核评价其工作质量以及相关情况,通报分类监管情况。
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包括法律法规、实施规范或实施细则、抽样、样品管理、检验、检验结果确认、异议处理、绩效评估、能力比对等方面的内容。
对考核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检验机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按期整改。
第五十九条 各级质监部门可以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比对,通报能力比对结果,责令能力比对结果为不满意的检验机构限期整改;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十条 对监督抽查中反映问题较多、检测能力比对中出现不满意结果的检验机构,省质监局应当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人员管理、抽样及样品管理、检验过程开展不定期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第六十一条 检验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重复进行监督抽查的,由上级主管部门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取消承担下一监督抽查资格;情节严重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六十二条 参与监督抽查的相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纪律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编辑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规定“5日”及以下的时间是指工作日。
第六十四条 定期监督检验依照本办法关于监督抽查的规定执行。定期监督检验按国家规定收取检验费。
第六十五条 食品相关产品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涉及文书、表格见附录。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1]
第五篇: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管理办法.
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管理工作,规范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对承担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的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争议仲裁检验等工作,并以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名义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行授权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质检中心)的申请、受理、评审、授权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国家质检中心的授权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国家质检中心的授权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第六条 申请以国家质检中心名义从事产品检验的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七条 申请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应当具有其所属法人对其检验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二)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
(三)具有申请授权项目相关领域的产品质量检验3年以上业务经历,具有相关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制订、研究和开发能力;拥有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检验水平经评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四)具备与申请授权项目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关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检验机构管理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关键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学科领域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的检验工作经历,其中国家规定专业注册执业资格要求的,应当具有与申请授权项目相适应的专业注册执业资格人员;
(五)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其质量管理体系经评价符合并持续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准则的要求;
(六)依法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国家质检中心授权程序:
(一)申请人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二)国家认监委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并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三)受理申请后,国家认监委应当组织评审组对申请人进行技术评审,并书面告知申请人,技术评审时间不计算在作出授权的期限内。
(四)国家认监委应当自技术评审完结之日起20日内,根据技术评审结果作出是否授权的决定。决定授权的,国家认监委自决定授权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出具授权证书、颁发国家质检中心印章和授权标志章;不予授权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国家认监委公布取得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名录以及授权范围等信息。
第九条 授权证书有效期为3年。
国家质检中心需要延续授权的,应当在授权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国家认监委提出申请,国家认监委应当对其进行复审,复审符合要求的,延续授权。
未提出延续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有效期届满后由国家认监委注销授权证书。
第十条 已经取得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需要变更授权项目的,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提出变更申请。需要进行技术评审的,国家认监委可以结合定期监督进行评审或者组织专门评审,技术评审符合要求的,予以变更授权项目。
第十一条 从事国家质检中心授权技术评审的人员应当经过国家认监委考核合格,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证》后,方可从事评审工作。
第十二条 国家质检中心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的程序,在授权证书的有效期和授权范围内,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并在检验报告封面适当位置加盖国家质检中心授权标志章。
第十三条 国家质检中心应当对其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应当由其所属法人对其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国家质检中心通过承担或者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的开发和研究,实验室能力验证以及跟踪国际与国外先进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动态研究等工作,以提高其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并持续保持。
第十五条 国家质检中心在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时,应当严格遵守监督抽查规定,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产品质量情况和问题,提出产品质量监督建议。
第十六条 国家质检中心通过参加国家认监委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及时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业务知识,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检验技术能力。
第十七条 国家质检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对其在检验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生产技术、工艺等技术秘密和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八条 国家质检中心不得向其他机构分包其授权范围内的产品检验任务。
第十九条 国家质检中心不得接受可能对其检验公正性产生影响的资助,不得从事或者参与影响检验公正性的活动,不得以国家质检中心的名义向社会推荐其检验的产品,不得对其检验的产品通过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 国家质检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验活动和检验结论提出的异议。
第二十一条 国家认监委应当对国家质检中心进行定期监督评审或者不定期监督检查。
国家认监委应当在授权证书有效期限内,对国家质检中心进行不少于1次的定期监督评审,对其检验技术能力和管理体系进行考核;对国家质检中心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出现申投诉情形的,应当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国家质检中心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国家认监委书面报送上一与授权有关的工作报告、本工作计划和其他产品质量检验信息。
国家质检中心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及时报告国家认监委。
第二十三条 申请人申请授权时,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国家认监委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授权,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授权。
第二十四条 国家质检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认监委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授权6个月,暂停期间不得以国家质检中心的名义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一)超出授权范围进行检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定期监督评审和不定期监督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授权条件的;
(三)未按时向国家认监委报送上一与授权有关的工作报告、本工作计划和其他产品质量检验信息的;
(四)主要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检验能力、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检验能力不能持续维持或者其检验水平与其它同类检验机构相比已明显落后的;
(五)接受影响检验公正性的资助,从事或者参与影响检验公正性等活动的;
(六)利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乱收费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
(七)向其他机构分包其授权范围内的产品检验任务的;
(八)其他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 国家质检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认监委应当对其撤销授权:
(一)出具虚假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或者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严重失实,情节严重的;
(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授权的;
(三)超出授权范围或者在暂停期间内以国家质检中心名义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
(五)依法应当撤销的其他情形。
国家质检中心自被撤销授权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授权。
第二十六条 被注销、停止或者撤销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应当自注销或者撤销授权之日起30日内将国家质检中心印章、授权标志章和授权证书交还国家认监委。
第二十七条 国家认监委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注销或者撤销授权的国家质检中心名录。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授权工作以及国家质检中心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向国家认监委举报,国家认监委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九条 从事国家质检中心授权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对于国家质检中心的其他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