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
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
(2010年7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爱国卫生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和公民健康,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爱国卫生工作,是指为改善卫生环境和公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而开展的社会性、群众性卫生活动,包括农村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健康促进与教育、环境卫生治理、卫生创建等工作。
第四条 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属地管理、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逐级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和爱国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爱国卫生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卫生基础设施、农村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健康促进与教育等项目建设,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爱国卫生科学研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第七条 公民有享受良好公共环境卫生、免于健康危害的权利,有参加爱国卫生工作、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义务。第二章 爱国卫生组织与职责
第八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设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县级以上爱卫会由宣传、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和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成员单位组成。
爱卫会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实施爱国卫生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制定爱国卫生工作规划、计划和标准规范;
(三)组织动员、协调和指导爱国卫生工作;
(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
(五)开展和组织爱国卫生工作交流合作和科学研究;
(六)开展与爱国卫生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爱卫会实行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制。成员单位在爱国卫生工作中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安排爱国卫生基本建设项目和资金计划等;
(二)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安排爱国卫生工作所需经费,监督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等;
(三)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健康促进与教育,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农村改厕工作的监督和技术指导等;
(四)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组织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的监督管理等;
(五)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对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城市绿化等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六)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辐射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七)水利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保护、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农村河道清理保洁的监督管理等;
(八)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组织开展农田灭鼠,配合做好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工作等。
宣传、农业和农村工作、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林业、文化、旅游、工商行政管理、体育、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爱国卫生相关工作。
第十条 县级以上爱卫会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具体承担爱卫会的日常工作,并配备同工作职责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承担爱卫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爱国卫生工作组织或者确定工作人员,做好本单位、本区域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十二条 爱卫会应当建立委员会会议、工作报告、重大事项协调、督查考核和社会监督等制度,健全爱国卫生工作机制,组织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第十三条 发生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时,爱卫会应当加强协调,动员公众参与爱国卫生工作,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具体措施。第三章 环境卫生治理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第十五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专项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爱国卫生工作需求,统筹安排农村改水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道路建设、绿化、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等项目。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和实施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治理,健全水质卫生监管体系,采取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等措施,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
第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体制,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及其管理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以及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饮用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专人做好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落实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措施。
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卫生学评价。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制度,完善监测网络,定期监测饮用水水质卫生、公布水质卫生监测信息,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实施卫生监督。
城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当配备水质净化消毒设施、水质检验检测设备和人员,对水质进行日常检验,检验分析报告按规定汇总后报有关主管部门。
产权单位、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定期对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农村改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提出改厕目标和要求,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安排项目,并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农村改厕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
爱卫会负责协调、指导和督促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履行农村改厕工作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农村改厕工作。
第二十条 农村住房的户厕应当达到无害化处理等规定标准和要求。新建住房的卫生户厕应当与住房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已建的住房无卫生户厕或者户厕未达标准要求的,应当进行建造或者改造。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建造卫生公厕,确定专人负责维护管理,保持公厕整洁卫生。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市、区)处理,并逐步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处置。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实专门保洁人员;村民委员会可以通过制订村规民约,组织动员村民参与庭院卫生整治和公益卫生活动,保持庭院和村庄整洁卫生。
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建设等部门应当加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因地制宜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并采取城镇污水处理管网向农村延伸的方式,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江河、湖泊、水库、山塘、沟渠等的清淤、保洁工作。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农业等部门应当加强土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规范施用肥料、农药;科学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域,依法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域内的养殖场,监督动物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病死动物和动物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建筑工地、闲置空地、废品收购贮存点、公路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点)等地段或者区域的环境卫生治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完善环境卫生和相关生活设施,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改善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环境卫生。
房屋出租人应当与承租人约定环境卫生管理责任,督促承租人遵守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出租房周围环境卫生。第四章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第二十六条 爱卫会应当根据当地病媒生物活动规律和预防控制工作需要,组织全社会集中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农田、湖区、河流、林区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负责公共交通工具和相关营运场所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对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的监测,提供预防控制技术指导,并对预防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将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小区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由居民委员会督促落实,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居民应当做好住宅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第二十八条 医院、学校、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公园等人员聚集场所,粮库、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公共厕所、下水道、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等容易招致或者孳生病媒生物的场所,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设置病媒生物防范、杀灭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第二十九条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
病媒生物消杀药物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应当符合农药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等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条 从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的单位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市、县(市)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接受委托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单位,应当与委托人订立服务合同,对药物使用、服务质量、安全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从业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第五章 健康促进与教育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健康促进与教育规划,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网络。
卫生主管部门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专业机构应当加强对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监测评价。
第三十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范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伤害、成瘾行为等的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宣传。
企业应当对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培训,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十三条 公民应当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卫生行为规范和公共环境卫生规定,不得在公共场所有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蒂、包装物,乱倒垃圾、粪便、污水等影响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公民饲养宠物应当遵守有关管理规定,防止宠物伤害他人、影响他人生活、污染公共环境,并做好宠物的疫病防控。
第三十四条 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应当通过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发布公益性健康广告,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流行或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应当正确引导卫生防病的舆论导向,配合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工作,促进疾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宾馆、车站、机场、码头、广场、公园、影剧院、图书馆、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应当通过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电子显示装置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禁止和限制吸烟的公共场所、区域,加强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禁止在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或者利用新闻媒体发布烟草广告,控制烟草促销活动。
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烟草专卖、教育、文化、交通运输、旅游、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控制吸烟的健康教育。
国家机关、医院、学校等应当做好控制吸烟工作,并参与爱卫会组织的创建无烟单位活动。
第三十六条 爱卫会负责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协调和监督检查,动员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公民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行动。第六章 保障与监督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爱国卫生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爱国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爱国卫生工作经费应当统筹安排、合理使用,重点支持环境卫生治理、农村改水改厕、水质卫生监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健康促进与教育、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工作。
第三十八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爱国卫生工作进行资助、捐赠。资助、捐赠的款项和物品应当专门用于爱国卫生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卫生等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十条 本省实行爱国卫生月、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区、单位卫生达标等制度。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本区域内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卫生达标责任,保证单位卫生达到规定标准。单位卫生标准及具体实施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推动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区)、卫生乡镇(街道)、卫生村和卫生单位的创建活动,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创建规划,为创建活动提供保障。
获得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区)、卫生乡镇(街道)称号的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职责,巩固和发展卫生创建成果。
第四十二条 爱卫会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辖区内卫生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调研考核,促进卫生创建活动健康开展。
爱卫会应当加强对已命名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区)、卫生乡镇(街道)、卫生村和卫生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复查;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应当由授予单位取消称号。
第四十三条 已命名为国家和省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和卫生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开展健康城市、健康县城、健康乡镇建设工作。
第四十四条 爱卫会应当采取部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爱卫会可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卫生专业人员、志愿者等担任爱国卫生义务监督员,组织其开展爱国卫生监督,协助有关部门查处违法行为。爱国卫生义务监督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佩戴标志或者出示证件。
爱卫会应当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信箱,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及时查处,反馈调查处理情况,并为举报者保密。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未按本条例规定要求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由爱卫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未进行卫生学评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按要求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致使病媒生物密度超过国家和省规定标准范围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重点场所未设置防范、灭杀设施的,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从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的单位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不符合规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从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的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的,处二千元的罚款;
(五)从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的单位聘用不合格的人员从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作业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单位卫生未达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经治理仍未达标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 爱卫会及其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爱国卫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由有权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 81号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已于2012年7月27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7月27日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
(2012年7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建设现代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农业机械化的扶持与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质量保障、安全管理、社会化服务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化促进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受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的委托具体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公安、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水利、林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规定职责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服务和指导。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等的宣传。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对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和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
第二章 扶持措施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下列农业机械化促进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事项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一)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和作业补贴;
(二)高耗能农业机械提前更新、淘汰的经济补偿;
(三)农业机械的保险费用补贴;
(四)农业机械的公益性科研开发、教育培训和推广;
(五)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的实地安全检验;
(六)其他农业机械化促进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事项。
第七条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政府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的,可以按照规定享受购置补贴。
购置本省给予购置补贴农业机械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与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签订购置补贴合同;购置补贴合同应当对所购农业机械的禁止转让期限、违约责任等事项作出约定。
第八条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粮油等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的,可以按照规定享受作业补贴。
第九条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前更新、淘汰其使用的高耗能农业机械的,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经济补偿。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的供应,燃油销售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维护。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建设用地范围内优先安排规模化育秧、粮食烘干以及大中型农业机械停放场(库、棚)等项目所需用地;在粮食生产集中区域还应当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扶持建设规模化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等农业机械化设施。
规模化育秧、粮食烘干以及大中型农业机械停放场(库、棚)等项目,未使用建筑材料硬化地面或者虽使用建筑材料但未破坏土地耕作条件并易于复垦的,可以依法申请设施农用地。
第十三条
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农业机械保险业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将农业生产作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以及设施农业装备等纳入保险费用补贴范围。
第十四条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农业机械抵押贷款和农业机械融资租赁业务,简化办理手续,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第十五条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将农业机械用于抵押。以拖拉机抵押的,向负责拖拉机登记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以其他农业机械抵押的,向抵押人住所地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信息体系,建立农业机械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农业机械产品、技术、维修、作业市场和扶持措施等信息服务。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资金支持、场地保障等措施,扶持区域性农业机械维修中心建设,为农业机械维修提供便利。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农业机械财政补贴(包括补偿,下同)资金,不得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农业机械财政补贴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三章 科研开发和推广
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农业机械工业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省的农业机械工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经济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等有关部门,根据本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规划,编制农业机械科研开发计划,确定并公布农业机械公益性科研开发项目目录。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和农艺在科研、生产、推广等方面的融合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规范,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农业机械生产、科研等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先开发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精准的农业机械新产品。
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促进农业机械科研成果的转化。
第二十二条
推广的农业机械应当适应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财政、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确定、公布省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期调整。
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补充确定、公布本市、县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期调整。
第四章 质量保障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根据本省实际,对尚无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农业机械制定地方安全技术标准。
第二十五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依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控制体系,对生产的农业机械进行检验,在产品显著位置标注出厂编号,执行产品出厂记录制度。
第二十六条 农业机械销售者进货时应当查验农业机械的产品合格证明;销售时应当如实记录所售农业机械的名称、规格、生产批号、供货者名称以及联系方式、销售流向等内容,销售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销售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的,还应当按月将销售流向记录向销售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汇交。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向购买者说明农业机械操作方法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并依法开具销售发票。
转让在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转让者应当提供有效的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或者记录。
第二十七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对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负责,并依法承担零配件供应和培训等售后服务责任。
农业机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其生产者、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农业生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禁止生产、销售下列农业机械:
(一)不符合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的;
(二)依法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而未取得许可证的;
(三)依法应当进行认证而未经认证的;
(四)利用残次零配件或者报废农业机械的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车架等部件拼装的;
(五)国家明令淘汰的。
第二十九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及时召回。
对前款规定应当召回而未召回的农业机械,由省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生产者召回;拒不召回的,发布农业机械安全警示公告。
第三十条
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经营的,应当符合《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取得相应的维修技术合格证书,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维修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和维修质量保证期的规定。维修质量不合格的,应当免费重新维修;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组织对在用特定种类农业机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鉴定和售后服务调查,并向社会公布结果。
经鉴定,农业机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由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已取得推广鉴定证书的,注销或者建议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注销其推广鉴定证书;
(二)已列入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取消其列入省人民政府支持推广产品目录的资格或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取消其列入国家支持推广产品目录的资格;
(三)产品质量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同时移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五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二条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前,其所有人应当依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取得相关证书和牌照。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人员应当经培训并参加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组织的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考试合格后两个工作日内核发相应的操作证件。
第三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实行免费实地安全检验。拖拉机的安全检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达到报废条件的,应当停止使用,予以报废。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达到报废条件的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应当书面告知其所有人。
对达到报废条件或者正在使用的国家已明令淘汰的农业机械实行回收。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监督回收单位对回收的农业机械进行解体或者销毁。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履行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监督管理职责,做好对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对农业机械使用者进行安全使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农业机械使用者应当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农业机械,在危险部位、作业现场设置防护装置或者警示标志。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农业机械化等部门建立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查处的协作机制。
市、县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非本省登记但在本行政区域内驻点从事货物运输的拖拉机进行信息登记和核实,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并做好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第六章 社会化服务
第三十七条
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机构应当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维修、经营管理等培训质量,增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新机具、新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试验设备、示范基地和基础设施。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推广等服务。
第三十九条
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可以根据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需要,提供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维修、信息、中介等社会化服务。
第四十条 鼓励、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依法成立、参加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以其他形式合作经营农业机械作业服务。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农业机械进行跨行政区域作业服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维护作业秩序,并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农业机械销售者未按规定汇交销售流向记录的,由销售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发放农业机械财政补贴资金的;
(二)截留、挪用农业机械财政补贴资金的;
(三)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的;
(四)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的拖拉机,包括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履带拖拉机和拖拉机运输机组。
本条例所称的联合收割机,包括方向盘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
本条例所称的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粮食烘干机等。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 2012年 10月 1日起施行。2006年 7月2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2014年爱国卫生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2014年爱国卫生健康促进工作总结(500
字)
2014年爱国卫生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为目标,监测以人为本,广泛发动居民,调动一切力量,在辖区范围内大力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解决广大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共卫生问题,结合小区实际,经过努力,小区在爱国卫生工作上初见成效,现将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横幅等形式开展宣传发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光妇女宣传的基础上,从大力清理卫生死角,开展环境综合管理,并突
出对居民的思想教育、宣传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是社区居民对爱卫活动的
重大认识,全体居民积极配合,共同参与。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不
同季节的常发病和目前我区居民疾病的变化,向广大居民开展卫生健康知 识宣传。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健康讲座等形式,大
力宣传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利用“世界无烟日”等卫生宣传日,发放宣传资料800份。引导居民树立保护环境、关爱健康的意识,改掉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优化我小区发展环境,提高全区群众的防病能力,提高一个有力的精髓文明保障。
总之,今年爱卫办工作,由于各方紧紧抓住不放松,促进大家形成共识,引起高度重视,使人们的爱卫意识进一步增强,卫生知识进一步知晓,居民对城市道德、文明行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不断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
荐社区卫生工作总结会上的发言稿
荐2008年卫生工作总结和2009年卫生工作思路 荐荐20142014卫
生学
工校
作卫
总生结
(1000工
作
总字)
结
荐卫生室2013下工作总结(1000字)
第四篇:创建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创建绿色校园环境共筑美好学习家园
——良渚镇勾庄中心小学创建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
良渚镇勾庄中心小学是一所拥有2228名学生、124位教职工的农村示范小学。近几年来,我校加大投入,开展爱国卫生治理活动,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今的勾庄小学,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坛中鲜花朵朵,楼下芳草萋萋,一派幽雅怡人的绿色生态园!学校先后荣获余杭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余杭市无烟单位,余杭市绿化达标单位,余杭区群众满意炊事岗,2003年被评为余杭区花园式单位,2005年被命名为余杭区绿色学校,2007年余杭区A级食堂,2009年成为区平安示范校园。今年我们向上一级爱卫会申报了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现将一年来的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
一.组织有序,管理到位。
(一)卫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作。学校行政确定了专门爱国卫生小组和以后勤孟南超主任为办公室主任,徐程洲(卫生保健老师)詹群钱春和(卫生保洁员)为成员的工作人员,每年我们都制定系统的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年末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
(二)我校在建立了以骆洪明校长为主任的爱卫会组织后又建立了一系列的常规管理制度并持之以恒地贯彻,保证环境卫生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对全校师生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公共卫生意识的教育。
1.校园清洁卫生责任制。我校将整个校园划分为若干个清洁区,并落实到班级,由班主任负责每个班级安排一定的学生,坚持“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必要时候全校扫”的清洁卫生制度,保证了整个校园每天干净、整洁。
2.卫生监督检查制度。为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四项竞赛检查小组每天对各班小扫和周扫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清洁卫生要求的,立即要求有关班级重新清扫。我们还安排了卫生监督员随时进行执勤巡查,监督制止纠 1
正学生乱丢剩饭剩菜,乱仍垃圾的不良行为,有效地保证了校园的清洁卫生。我们将有关检查结果与每周班级的四项竞赛和每期先进班级评选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我校制订实施了“勾庄小学校园卫生管理条例”、“勾庄小学绿化管护规章制度”、文明办公室评比制度,提出了“三化”、“六无”、“四注意”的要求,即教室清洁卫生要做到“净化、美化、绿化”;公共场地要实现“无纸屑、无果壳、无痰迹、无杂物、无污水、无蛛网”;个人卫生做到“注意指甲干净,注意保持座位四周清洁,注意用眼卫生,注意勤洗澡”。
4.勾庄中心小学控烟工作制度。我校制定了以骆洪明校长为组长的控烟领导小组。在校内张贴禁烟标志,由政教主任任小伟老师担任控烟联络员,负责监督全校的禁烟行为,一经发现及时劝阻并进行教育。同时积极开展控烟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发挥1+6的效应,促进禁烟工作推向家庭和社会。
(三)我们一方面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学期工作计划当中,尤其落实在政教处和后勤管理两个部门,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制定的卫生制度,我们利用学生的四项竞赛,教师的文明办公室评比等途径坚持开展经常性检查评比,同时将检查的结果与班主任考核和教师的月考核挂钩,以此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推进。
(四)学校环境卫生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师生、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因此我们主动服从良渚镇文教卫办对卫生工作的管理,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参与驻地爱卫会、街道和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活动,做好各项爱国卫生工作。
1.利用植树节、爱卫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戒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校园卫生整治活动;戒烟日号召教职员工“远离烟害,享受健康”,积极开展控烟活动;每年植树节,少先队组织学生开展“为地球添一份绿”的植树活动,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心田,爱卫月更是组织了丰富的活动,有禁烟宣传,爱卫主题班会,到街道义务卫生服务,爱卫征文等,通过孩子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把爱国卫生的思想理念深深地印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同时我校自己还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渗透爱国卫生的思想理念。
2.学科渗透爱国卫生教育。我校通过科学课开设环保知识课,在语文、美术、劳技、科技等学科中渗透环保知识教学,结合综合实践课程,把环保兴趣小
组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如我校环保兴趣小组,对家乡村里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结果写成研究性小论文该论文还参加了余杭区的研究性小论文评比大赛。
3.多渠道宣传卫生知识。充分发挥宣传橱窗、旗下讲话、警示牌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环卫知识的宣传,通过向师生发放预防非典、流感等传染病的知识手册,张挂宣传画,使师生掌握基本的识病、防病知识。
4.开展讲文明、讲卫生的养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饭钱饭后勤洗手,个人卫生要勤洗,公共卫生要注意。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不乱扔废弃物;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回收废纸、旧电池等;每个班一年四季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清洁制度。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经常组织学生上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街道、清洗护栏、清除小广告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
5.蓬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师生体质。为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增强师生体质,提高防病抗病能力,我校坚持三操两课一活动,每年都举办一次体育节,教工趣味运动会。学校体育设备配备达到省万校标准化建设一类标准,学校还自筹资金,配备了三张专业的乒乓球桌,一个专业发球器和一个教工活动室。现在我校师生以各种形式参加业余时间的体育健身运动如火如荼。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确定由少先队辅导员丁毅老师专人负责建立爱国卫生工作档案,将活动记录,活动照片详细保存下来。
二.校园环境,卫生有序。
1.学校由政教处组织将校园各处的卫生工作落实到班,确定责任制,落实到位,责任区内日常环境卫生,绿化养护,公共设施都有专人负责;单位立面装饰符合《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2.美化环境,提升校园环境品位。学校硬化地面2500平方米,种植松树,桂花树,银杏,樟树等各种风景树200多棵,草坪6550m2,绿化面积120000m2。如今校园内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芳草如茵,成为一个读书生活的好地方。
2.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创造整洁、清新的校园环境。我校在远离师生教学的地方,建设了一个垃圾回收间,要求师生宁愿多走几步,也要把垃圾送到垃圾间清倒。同时,学校与镇环卫站联系,由环卫站定期到校将垃圾拉走处理,学校的化粪池也由环卫站每年定期清掏。此外,在校园、食堂、走廊等地方放置了十多只加盖塑料垃圾桶,大大地改善了师生学习、生活环境。
3.对校园清洁我们进行了区域划分。教学区、校园分部位包干到班级,每天早中两扫,政教处派一人专管,并会同少先队大队部进行每天检查、评比。对先进班级给予表扬;一学期一总结,评出文明班,给予奖励。定期进行大扫除,做到窗明几净。严格执行杭州市关于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张贴禁烟标志。
4.整修教室,创建优良学习生活环境。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绝大部分是在教室宿舍度过的。我校,班级卫生设施按照浙江省万校标准化一类学校建设,硬件设施一流,为学生创设了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5.对教室内部的布置,学校进也行了统一规范,做到美观大方舒适。教学楼走廊每天除了值日生打扫清洁卫生,还聘请保洁员,每天进行清扫保洁。6厕所卫生,长抓不懈。
俗话说:“管一窥可以知全豹”,一个公厕的卫生状况,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力度和文明程度。搞好厕所的环境卫生是铲除“四害”孳生地的治本手段。经过改造,我校现有的公厕全部为水冲式厕所,一天两次冲洗,便池无尿垢,墙上无痰迹,地面、门窗、洗手池整洁,基本做到无蝇、无臭、无味、无害。
三.食品管理,严格规范。
我们在食堂管理方面,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要求达到食堂卫生标准,卫生管理责任制落实,三证齐全有效。07年被余杭区评为A级食堂。
学校派后勤吴文海老师对食堂进行规范管理,并对进货物品进行验收;平时经常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教育;午餐时,各班有任课老师专门进行护理;我们定期要求食堂进行整洁,确保食堂饮食安全。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杜绝食品安全事故。
1.厨房餐厅。每次用餐结束后,工作人员都要冲洗食堂一次,由值日人员
负责清倒垃圾。
2.炊具容器。学校落实专门的消毒人员,每天学生用餐结束后对所有学生使用的餐具和烹饪的炊具进行严格消毒、保洁,并由食堂主管进行检查。
3.三防四隔离。食堂的米、油、盐、酱、醋、肉、蔬菜等都是由校竞菜委员会通过竞价后统一供应。对食物、蔬菜等的清洗、烹饪、售卖等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措施和记录,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4.炊事员卫生。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每年体检和培训,工作时统一着装,操作期间不吸烟,做到“四勤”掌握一般的卫生知识。
5.仓库管理。食堂的仓库保持整洁,物品存放整齐,离墙垫高。储存的食物没有腐败变质情况。
近三年内,我校无集体性食物中毒等卫生安全事故发生,也未受过各级爱卫会警告及相关委员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未因卫生问题被新闻媒体暴光。
四.灭除四害,定人定责。
每年春天来临之际,气候温暖湿润,正是各类害虫复活,并大量繁殖时节,学校抓住这一要害时期,由政教处,总务处重点组织人力、物力对全校公厕、水沟、垃圾间、潮湿草地等害虫易发地方喷洒药物,将蚊蝇等害虫消灭在生长初期。平时将厕所卫生和食堂卫生落实到相关人员,做到每天一小扫,一周一打扫,利用药剂和人工使四害的滋生环境彻底清除。食堂周围、垃圾堆、阴暗的沟角等是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我们在这些地方重点加强了设备的更新,取得了较好的灭鼠效果。
对各种常见流行病、传染病,我们及时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讲座,通过社区卫生院和上级疾控部门的支持,坚持预防与治疗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积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今年重点作好了:甲流的预防工作,红眼病的预防工作,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五.健康教育,规范有序。
1.学校在食堂门口和食堂内部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每二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向学生和教师积极宣传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和职业病防治知识。
2.利用《中小学校教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调查问卷题库》和《创卫健康知识问卷》,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知晓率都达到100%的标准。
3.通过工会,我们组织开展有利于职工健康的文体活动,建设了便于教职工锻炼的教职工健身房,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扔纸屑和烟蒂等废弃物。
4.我们严格落实公共场所控烟制度,做到措施到位,有控烟制度、派政教主任任小伟老师专人监管,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内贴有禁烟标识,无烟灰缸和烟蒂。
5.我们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卫生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我们不定期地利用广播、板报、橱窗对学生进行爱国卫生教育。我们在校园里安置了合理的垃圾箱,洗手池点,要求学生做到在校不吃零食,不乱扔纸屑垃圾,饭前便后洗手,不到无证摊上买食品等。我们坚持晨检,严格请假制度。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我们总利用发短信、告家长书、开学生大会,让大家提高认识,参与管理,坚决杜绝有害学生健康的现象发生。我们的学生饮用水是维希矿泉水有限公司提供的矿泉水,我们有专人负责,保证定期对饮水机消毒一次。肇和小学今年投资了20万元,安装了直饮水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饮水卫生。
六.职业保护与疾病预防。
由工会组织,学校每年对教职工进行常规体检,重视对教职工的健康保护,健康检查有健康档案。教职工身心健康,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无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近三年内也无传染病暴发疫情。
在爱国卫生工作方面,我校做了一些工作,健全了管理机制,完善了规章制度,校内监督检查制度落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我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他们的家长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与本地居民还有差距,这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的子女,因此,这些孩子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将是我校经后常抓不懈的重要德育工作。同时我们也将加倍努力,利用创优的机会,督促我校进一步做好学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清洁、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提升余杭的教育品质出一份力。
第五篇:2014年爱国卫生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500字)
2014年爱国卫生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为目标,监测以人为本,广泛发动居民,调动一切力量,在辖区范围内大力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解决广大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共卫生问题,结合小区实际,经过努力,小区在爱国卫生工作上初见成效,现将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横幅等形式开展宣传发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光妇女宣传的基础上,从大力清理卫生死角,开展环境综合管理,并突
出对居民的思想教育、宣传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是社区居民对爱卫活动的重大认识,全体居民积极配合,共同参与。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不
同季节的常发病和目前我区居民疾病的变化,向广大居民开展卫生健康知
识宣传。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健康讲座等形式,大
力宣传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利用“世界无烟日”等卫生宣传日,发放宣传资料800份。引导居民树立保护环境、关爱健康的意识,改掉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优化我小区发展环境,提高全区群众的防病能力,提高一个有力的精髓文明保障。
总之,今年爱卫办工作,由于各方紧紧抓住不放松,促进大家形成共识,引起高度重视,使人们的爱卫意识进一步增强,卫生知识进一步知晓,居民对城市道德、文明行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不断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