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教案 (人教版必修2)
【教学设计】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一、教材分析
通过上一框学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执政方式等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现实中有许许多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通过本课的学习,从理论的高度使学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
(二)、能力目标
1、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难点: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通过传媒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感受,但负面的报道也比较多,需要教师从理论上加以证明。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高一学生虽然积极关心国家大事,但思想容易偏激,往往以偏概全,所以教师须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1、搜集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
2、搜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材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这节课是上节课内容的深化,就是从指导思想方面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二)导入新课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感受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感动中国的义务支教者,大学生党员——徐本禹
1999年,徐本禹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2005年,徐本禹返回华中农业大学读研。
2008年1月10日荣获“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
颁奖辞: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典型意义:徐本禹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积极进取、奋发成才、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高等学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社会形象。
在徐本禹身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乐观向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宝贵品质。徐本禹身上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爱民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徐本禹始终
坚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志向同实实在在的奉献活动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崇高的生活意义,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之中,既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才华和激情,又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6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党为革命不怕牺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光辉形象,生动地印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作用。
教师点评: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最热烈的拥护和支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邓小平理论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 是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师提问:什么是“三个代表”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师提问:如何理解“三个代表”的内涵和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科学发展观
教师提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处于什么历史地位上?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怎样做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
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教师活动:请结合自己知道的实例来印证以上观点。
学生发言: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从警2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登封人民称为“女包公”“任青天”。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幸因公殉职,群众自发为其送葬,人数达10几万人。
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在担任领导职务的20多年里,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于2004年8月因病去世。群众自发为其送葬,沉痛悼念这位优秀人民公仆。
教师活动:对以上实例,你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作为青年学生,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三)课堂总结、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九、板书设计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2、邓小平理论 ①历史地位 ②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历史地位 ②本质
4.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②历史地位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
2、怎样做
十、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了解当地共产党员的工作,从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学中学生积极探究,从理论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都得到了熏陶,整节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
【导学案】
第六课第二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运用实例说明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预习内容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思考: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几十个人到现在拥有7799多万党员,党的队伍为什么能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
①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精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
3、发掘本地资源,并结合时政热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二、学习过程
2007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这一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内涵,更加鲜明地指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请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谈谈当代中国共产党应怎样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第一句话是:“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这充分地说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 ③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尽管这些主张早已提出并被民间广泛传诵,但见诸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还是第一次。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一做法()
①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紧紧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 ②符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说明中国共产党正确的履行了国家职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里的“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①科学执政 ②民主执政 ③参政议政 ④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胡锦涛总书记的上述讲话进一步强调了()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③ 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要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弄、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执政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履行其职能 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某县委要求全县领导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发扬民主,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B.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 C.紧紧抓住了党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3.从2008年11月13日起,在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10位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转型升级新跨越”主题,通过网络平台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这一举措有助于中共浙江省委
① 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② 参政议政,执政为民 ③ 民主决议,依法行政 ④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的基层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是因为发展党内民主()
①己经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可以带动人民民主 ④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党必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在新的形势下,你认为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6分)
第六课第二框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
1、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必须:
①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争取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② 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B
2、C
3、A
4、A
5、A
6、(1)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是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4)是党民主执政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课后练习与提高
1、B
2、C
3、B
4、D
5、C 6.(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工人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中国工人阶级同全体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历史命运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①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③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第二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案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2.学习了解政论文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以及文章的行文结构。2.难点: 政论文的写法。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文化,工程师。
三、关于“三个代表”: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提出“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能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5月将此归纳为“三个代表”。
胡锦涛在建党八十周年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四、把握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论点: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最重要的。
第二部分(第2-8段): 论述为什么要坚持和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提出号召。
五、课文分析
1.为什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2.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什么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途径是
落实“三个代表”
4.怎样具体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2)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3)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5.在提出要求之后,用了哪个具体的例子来展开论述?为什么要引用此例子?
--抗击“非典”
有力地证明“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说明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三个代表”的精神落到实处。6.中心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本文中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8个字高度概括了“三个代表”的本质,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六、联系实际: “三个代表”落实到生活中的例子。
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历程,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6800多万名党员。他们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名字已经或将要铭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今天,让这些留存在心底的永不褪色的记忆再次涌动激情。
在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几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资料,大家看看他们是谁。
牛玉儒:领导干部的楷模。呼和浩特的当地群众都管他叫“平民书记”。就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只有493天的时间,牛玉儒实践了他“活着一分钟,工作六十秒”的誓言。城市在一天天地变美,百姓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而他们爱戴的牛玉儒书记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徐振超:一个“老三届”出身的普通工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我国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以许振超为队长的桥吊队,创造出每小时381自然箱的码头装卸效率,近日被交通部认定为世界最新纪录。
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这位22岁的小伙子一年前保留研究生学籍2年,志愿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一年多来,在乌蒙山区腹地的农村小学,他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用爱心精心栽培和呵护贫瘠土地上的花朵,用真诚和行动实践着一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及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李素芝:西藏军区总医院的院长、“门巴”将军李素芝。扎根西藏28年的他,把西藏人民的健康看 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通过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推动了西藏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上的奇迹。
是他们,不断擦亮“共产党员”这四个大字;是他们,一次次触动我们的灵魂;是他们,时刻激励我们奋进!我们的党就是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这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党旗的那一抹鲜红,经历了八十三载的风风雨雨,依然鲜艳;党徽的那一份亮丽,承载了八十三年的奋斗与梦想,历久弥新。
七、总结归纳
(一)写作方法:
1.道理论证:例如: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事例论证:第8段举抗击“非典”战役一例,证明我们党能够坚持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够落实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二)语言特点
1.修辞上多用排比,语言较有气势。
如:“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它也是判断马克思政党的试金石。”加点部分用排比句突出一个“谁”。
又如:各级干部都要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脱离群众,决不贪图安逸,决不以权谋私。运用大量排比,排比的短语、句子在说理时连贯有力,凝炼表达了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或不同方面的各种事物。语言的节奏感强,增强文章论证力度,使文章极具感染力。
2.句式上多运用逻辑逻辑性较强的长句子表达丰富的思想。政论文说理严密透彻,往往使用表意严谨的长句,关联词语的准确使用,使事物间逻辑关系清晰地表述出来。
如:我们党80多年来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句中“无论„„无论„„还是„„都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概括了我们党80多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篇:《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精品教案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观点、思路和结构,进一步培养严密的思维习惯,提高论证技巧。2.学习理论文章,贵在理论联系实际,要把正确领会文献与指导实践结合起来。3.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即“为人民服务”的认识,更加坚定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整体感知】
一、基础梳理 1.预习检测 2.写作背景
2003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
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是胡锦涛同志这篇讲话的节选。
二、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要阐释,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的论断。号召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文章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指导性。
【研读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在什么地方提出的? 【提示】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观点是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鲜明地提出的.原文表述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2.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提示】 立党为公,就是说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的私利私求可言。执政为民,就是说我们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归根结底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 3.为什么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提示】
因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因为“三个代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4.怎样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提示】
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5.本文使用了哪些论据材料? 【提示】
主要以理论论据为主。例如: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运用事例证明观点。事实胜于雄辩。运用事例证明论点,是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6.文中提出“三个落实”,接下来用“总之„„”一段直接收束全文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不好。
因为抗击“非典”胜利这一重要论据是来证明只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若去掉这一论据,就只剩理论,全文也会因为缺少事实而无说服力了。【重难点解析】
一、问题探究
1.课文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后,为什么还要展开具体论述? 【点拨】胡锦涛同志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这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他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三年多来,已经为各级领导干部所熟悉.但毋庸讳言,有一些干部还仅仅将其作为政治口号,或只说不做,或言行不一,这影响了民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胡锦涛同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在此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明确提出要求并作出具体论述,意在强调落实的重要性。
/ 3 2.课文的结尾部分写到抗击“非典”的情况,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文章以抗击“非典”的实例,阐述了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而得出结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写法品析
1.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本文开篇明旨,提出论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接下来分析论证,阐明为什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然后提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并展开论述,联系实际说明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把各项事业做好。论证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显示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语言表述准确、严密。
议论文特别是政论文要求语言表述要准确、严密,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本文多用长句,句意容量大,信息丰富,阐述道理严密、凝炼。
【课文小结】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第一部分(1-4)“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理由和依据。
第二部分(5-8)怎样学习贯彻“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方针。
第三部分(9)总结。要求吧“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方针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 3
第四篇:(no.1)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 6.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 6.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案 新
人教版必修2 ”
一、教材分析
通过上一框学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执政方式等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现实中有许许多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通过本课的学习,从理论的高度使学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
(二)、能力目标
1、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难点: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通过传媒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感受,但负面的报道也比较多,需要教师从理论上加以证明。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高一学生虽然积极关心国家大事,但思想容易偏激,往往以偏概全,所以教师须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六、课前准备
1、搜集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
2、搜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材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科学发展观
教师提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处于什么历史地位上?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怎样做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教师活动:请结合自己知道的实例来印证以上观点。
学生发言: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从警2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登封人民称为“女包公”“任青天”。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幸因公殉职,群众自发为其送葬,人数达10几万人。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在担任领导职务的20多年里,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于2004年8月因病去世。群众自发为其送葬,沉痛悼念这位优秀人民公仆。
教师活动:对以上实例,你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作为青年学生,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三)课堂总结、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九、板书设计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2、邓小平理论 ①历史地位 ②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历史地位 ②本质 4.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②历史地位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
2、怎样做
十、教学反思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了解当地共产党员的工作,从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学中学生积极探究,从理论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都得到了熏陶,整节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