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爱的火炬 感悟爱的真谛[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10:1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承爱的火炬 感悟爱的真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承爱的火炬 感悟爱的真谛》。

第一篇:传承爱的火炬 感悟爱的真谛

传承爱的火炬 感悟爱的真谛

—拜泉县第三中学“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活动小组”事迹

做一件好事容易,但24年坚持做同一件好事,就不容易了!在拜泉,有这样一个学雷锋团体,24年,真情守护、不离不弃,照顾一位素不相识的残疾老人。这个团体就是拜泉县第三中学“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先后有24届、24个班、1500多名学生加入该小组,同学们用爱心接力诠释雷锋精神。如今,延续24年的爱心接力棒依旧薪火传承。

被拜泉县第三中学“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照顾的孤寡老人叫李斌,家住拜泉镇光辉街二委十二组,今年77岁。年轻时患有重度类风湿,从那时起就开始病魔缠身,逐渐导致身体残疾。几十年来,他拖着不堪重负的病体,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和疾病的煎熬,过着独身生活。

1989年春,拜泉县第三中学初二四班以团支部书记刘朝晖同学为首的几名同学,在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得知李斌老人的情况后,萌生了照顾老人的想法。从此,洗衣服、叠被褥,打扫卫生、劈柴、烧火,李斌老人的生活起居成了学雷锋小组的分内事。1990年夏,刘朝晖学雷锋小组的同学们毕业了,毕业前,小组的全体同学带着他们采集的山野花,献给了李斌老人,向老人辞行。望着即将毕业的孩子们,老人既欣喜又眷恋。

朝晖学雷锋小组所在班的同学们虽然离校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拜泉县第三中学的师生们。在校党支部的支持下,校团委会作出决定,在每年初二班级中选定一个团支部,继续举起朝晖学雷锋小组爱的火炬,接替他们义务照顾李斌老人。从此,“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正式成 立,开始了长达24年的爱心接力,这一爱心活动成为了拜泉三中全校性的活动。

24年来,拜泉县第三中学党支部、团委会每学年初都把“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扶残助残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并通过班会、团课等形式在全校各年级、各班级宣传助残小组的事迹,激励、引导全校师生加入到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和启迪,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而李斌老人的家,也成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之一。

在李斌老人的抽屉里,有一本用毛巾包裹起来的手写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了很多人名,这些人名都是24年来,曾经照顾过他的“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的成员。他把这个小册子珍藏起来,因为这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

“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历经24个酷暑寒冬,更换了24届小组成员,但不变的热情与温暖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老人的生活中,使李斌老人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了他们无私的资助,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的宽慰。朝晖学雷锋小组的同学们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凑在一起,给老人买来了电视机,让老人坐在自家的炕头上,就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还为老人添置了录音机、电饭锅等家用电器,帮助修缮了房屋,基本上承担了老人的生活开销。李斌老人感激地逢人便说:“没有拜泉三中师生,就没有为的今天”。

在这爱的火炬传递过程中,第三中学师生24年如一日,可谓是“一张蓝图,几任班子,历届学生,生生不息”,形成了巨大的社会辐射作用,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泪下的场面: 场面1: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该校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到李斌老人家中,送去慰问金和礼品;扒炕、抹墙、垒烟囱、苫房草、买越冬煤、劈柴等重体力活,成了学校教师的分内事。

场面2:冬天到了,三中教师刘占军、栾玲玲夫妇把在家包好的几百个冻饺子送到老人的家里,帮助老人解决做饭难的问题。

场面3:张娜同学是个独生子女,在家非常娇惯,却主动给李爷爷洗脚,绞脚指甲。

场面4:吴彦冰同学在轮到他照顾李爷爷那天生病了,就让母亲代替自己,并从家里拿去肉和蔬菜,给老人包饺子,做家务,陪老人聊天。

场面5:朝晖学雷锋小组的第一任组长刘朝晖现在已参加工作多年,她领着孩子在街上看到李爷爷时,就跑上前和孩子一起推起老人的轮椅,陪着李爷爷一起逛街。

场面6:罗文言、常枫极等许多曾经照顾过李爷爷的同学早已大学毕业,工作在外地。在他们回家探亲时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带上当地的土特产,领上自己的恋人或带上孩子去看望李爷爷。

拜泉县第三中学“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活动,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朝晖学雷锋小组助残扶残先进事迹曾被多家电视台、报纸、主流网站宣传报道。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华传统美德先进学校、省级扶残助残先进单位、齐齐哈尔市首届“十佳”助残人士(集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

“传承爱的火炬,感悟爱的真谛”。“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事迹的典型引导,三中校园涌动着一股“爱”的热浪。2012年8月20日在李 斌老人家不太宽敞的小院中,“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助残小组”第24届组长,初二.六班团支书孙冬爽同学庄重地从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吕树仁手中接过“拜泉县第三中学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旗帜,全组成员在志愿者旗下庄严宣誓,完成了新一轮的爱心火炬交接仪式,“朝晖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旗帜再一次高高飘扬在天空。李斌老人的小院中又看到了同学们搞卫生、擦玻璃等忙碌的身影、又传出了老人与同学们的欢笑声、李斌老人的二胡琴声和同学们的歌声„„.。有了这份爱,相信李斌老人会愉快地度过晚年。

拜泉县第三中学

2013-4-10 4

第二篇:爱一个人的真谛

你发觉到了吗?爱的感觉,总是在一开始觉得很甜蜜,总觉得多一个人陪、多一个人帮你分担,你终于不再孤单了,至少有一个人想着你、恋着你,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但是慢慢的,随着彼此的认识愈深,你开始发现了对方的缺点,于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发生,你开始烦、累甚至想要逃避。有人说爱情就像在捡石头,总想捡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但是你又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捡到呢?她适合你、那你又适合她吗?其实,爱情就像磨石子一样,或许刚捡到的时候,你不是那么的满意,但是记住人是有弹性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有心、有勇气,与其到处去捡未知的石头,还不如好好的将自己已经拥有的石头磨亮、磨光。你开始磨了吗?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感情淡了,所以人才会变得懒惰。错!其实是人先被惰性征服,所以感情才会变淡的。在某个聚餐的场合,有人提议多吃点虾子对身体好,这时候有个中年男人忽然说:十年前,当我的老婆还是我的女朋友的时候,她说要吃十只虾,我就剥二十只给她!现在,如果她要我帮她剥虾壳,开玩笑,我连帮她脱衣服都没兴趣了,还剥虾壳咧!听到了吗?难怪越来越多人只想要谈一辈子的恋爱,却迟迟不肯走入婚姻。因为,婚姻容易让人变得懒惰。如果每个人都懒得讲话、懒得倾听、懒得制造惊喜、懒得温柔体贴,那么夫妻或是情人之间,又怎么会不渐行渐远、渐无声呢?

所以请记住:有活力的爱情,是需要适度殷勤灌溉的,谈恋爱,更是不可以偷懒喔!有一对情侣,相约下班后去用餐、逛街,可是女孩因为公司会议而延误了,当她冒着雨赶到的时候已经迟到了30多分钟,他的男朋友很不高兴的说:你每次都这样,现在我甚么心情也没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等你了!刹那间,女孩终于崩溃。她心里想:或许,他们再也没有未来了!

同样的在同一个地点,另一对情侣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女孩赶到的时候也迟到了半个钟头,他的男朋友说:我想你一定忙坏了吧!接着他为女孩拭去脸上的雨水,并且脱去外套盖在女孩身上,此刻,女孩流泪了!但是流过她脸颊的泪却是温馨的,你体会到了吗?其实爱、恨往往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爱要懂得宽容很多事可能只是在于你心境的转变罢了!你懂了吗?当有个人爱上你,而你也觉得他不错。那并不代表你会选择他。你说:你要找一个你很爱很爱的人,你才会谈恋爱。但是当对方问你:怎样才算是很爱很爱的时候,你却无法回答他,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没错,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可是后来,当我们猛然回首,我们才会发觉自己曾经多么天真。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很爱那个人呢?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会发现的。或许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伴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身边会不会早已经有人默默对你付出很久了,只是你没发觉而已呢?所以,还是仔细看看身边的人吧!他或许已经等你很久喽!有人说:喝酒的时候,六分醉的微醺感是最舒服的。肌肉可以得到松弛,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可爱的。如果你还继续喝,很可能隔天你会头疼欲裂,全身不舒服,完全丧失了喝酒的乐趣。吃饭的时候,七分饱的满足感是最舒服的。口中还留着食物的香味,再加上饭后甜点、水果,保持身材和身体健康绝对足够。如果你还继续吃,很可能会肠胃不适、吃太饱想睡觉,完全丧失了吃饭的乐趣。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到八分绝对刚刚好。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只有七八分;剩下两三分用来爱自己。如果你还继续爱得更多,很可能会给对方沉重的压力,让彼此喘不过气来,完全丧失了爱情的乐趣。

所以请记住,喝酒不要超过六分醉,吃饭不要超过七分饱,爱一个人不要超过八分喔。那天朋友问我:到底该怎么做才算是爱一个人呢?我笑着跟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爱情观都

不一样,说对了叫开导,但就怕说错反倒变成误导那就糟糕了!如果你也正在为爱迷惘,或许下面这段话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

如果你都做到了,即使你不再爱一个人,也只有怀念,而不会怀恨。你懂得如何去爱了吗?试试看吧!

第三篇:散文随笔-爱的真谛

爱 的 真 谛

——读《感动人一生的100个故事》有感

《感动人一生的100个故事》中既有艾青、余秋雨、刘墉等大师们的作品,也有巴尔扎克等世界知名作家的短文,还有席慕容、张抗抗等新一代作家的文章。这些故事的核心既有父母兄妹、同学、笔友、甚至陌生人;也有猫、犬、龟、狼、鸟,甚至树、荷、牡丹、花、叶;更有雪、井,甚至面包、手套。但是,从每一个故事中我都读到了一个字:爱。有亲人的爱,有朋友的爱,有恋人的爱,有对生命的热爱„„

每一个故事所描绘的爱又各有不同,让我对爱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爱是情窦初开羞涩的一瞥;爱是结婚喜宴上炫眼的红蜡烛;爱是长夜相守温馨的暖袋;爱是髯髯白发下两双相携的手。爱是母亲洗濯的奶臊尿布;爱是父亲手工制作的笨拙玩偶;爱是手足之间讲不清的亲情;爱是祖孙几代道不完的话口。爱是三九天帮邻居点燃的炉火;爱是酷暑里对陌路人会心的问候;爱是用整个身心拥抱生活;爱是胸中升腾的那股滋润社会的暖流。面对着千变万化的爱的形式,我努力思索爱的真谛,爱到底是什么?

爱是一种宽大无私的情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爱是给予,绝不是索取。真爱应当是一种奉献或行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感情。父母爱子女,那就是一种真正的爱。他们为了子女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可谓是呕心沥血,奉献了他们的一生。等子女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年老体衰的父母们,又何尝不想自己的儿女能承欢膝下。可是他们并没有要求儿女们都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让他们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所以父母给子女的是他们生命中最宝贵、最无私的爱。

生活中,我们通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在爱情面前,人人都是自私的。我认为这种自私应该是说:你只会把你的爱情“吝啬”地奉献给你所爱的人,而不是“大方”地处处留情。其实,真爱是无私的,在真爱里是没有功利色彩的,真爱,它是无需回报的。

爱,应该还要和原则、尊严联系在一起,它不是一味地迁就和忍让。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有时候他们还是会打骂孩子。甚至有的父母还大义灭亲,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监狱。为什么呢?那就是爱的原则性,孩子犯了错要惩罚,犯了法要服刑,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引上正途。如果不讲原则,一味溺爱,那样只会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一条不归路。那样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爱是联结人与人、人与万物的纽带,它生发出人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爱是美好的,是令人愉悦的。它像冬日的暖阳,给人带来温暖;它像夏日的凉风,给人送来清凉。爱是寒夜里升起的一堆篝火,是骄阳下递到面前的一杯果汁;爱是母亲孤独地淌过死亡之河后分娩的生命,是红地毯上彼此说“我愿意”时的誓言;爱,是人内心的一片柔软,是无论怎样的富有都填不满的渴望,爱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时给予我们最珍贵的拥有。只要出于爱,只要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只要珍惜每一段有缘共肩风雨的友情,爱情与亲情,生命便能够拥有自己的精彩,在岁月的风尘中陈如佳酿,在时间的荒寒中灿如花开,即便行至水穷处,也会坐看云起时。

上苍赐予了我们灵动的生命,就是给予我们脚踩土地的那种最真实的感觉。追求事业的成功、爱情的美满、家庭的幸福,满腔的热忱、一身的热血愿洒向叫爱的事业和这片热土!这就是爱的真谛!

第四篇:孝敬父母大爱传承

孝敬父母

大爱传承

——瑶峰镇大洋村尚雨润同志好媳妇事迹材料 2010年11月和朱江伟结婚,从这一刻起,我就选择为这个家庭要付出一切。结婚第二年,女儿出生,在女儿几个月的时候,婆婆突发脑血栓,紧接着公公糖尿病加重,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脑梗塞,于是公婆同时住院,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病情减轻,回家继续护理治疗。六年来我尽所能照顾二老,做饭,洗衣,买药,护理,陪二老聊天。

大学期间,我父母相继离世,对我的打击特别大,我深知没有父母就没有家的感觉,所以结婚以后,我就把公婆当成自己亲父母一样对待。2015年的一个晚上,雷电交加,我刚哄娃睡了觉,忽然听见公公喊我的名字:润润,润润……一声比一声急促。我赶紧下床,跑到公婆屋里看情况,此时正见公公手捂着头部,喃喃呻吟,情况看起来不妙。当时,电闪雷鸣,心里很害怕,我二话不说,拿起墙上的雨伞就朝屋外的雨中奔去,得赶紧找医生来,一路跌跌撞撞,快到巷子拐弯的地方我没看清路,加上穿着拖鞋,不小心重重的摔到了。着急、委屈、疼痛这些感觉一起涌了上来,眼泪忍不住的夺眶而出。擦干泪水,来不及整理自己的衣服,拖着摔伤的腿一瘸一拐的继续往前走。还好医生叫的及时,有惊无险,公公没出什么事。

2016年,婆婆状况愈发严重,大小便不能自理。我在城里给她买了个轮椅,婆婆要小便的时候我就从床上给她抱到轮椅上。婆婆个子不高,但比较胖,我身小力薄,不到一百斤的小身板抱着婆婆一百多斤的身子真的很费劲,有时候每天抱的腰疼。婆婆有段时间特别爱哭,一见人就哭,诉说自己的委屈和不幸。我就每天开导她,想开点,想你拥有的东西,儿子女儿都这么孝顺,人老了不求什么,只要老有所养就是最大的福气。

很多人都说你这大学生不出去工作,天天窝在家里可惜了。我说我的青春固然重要,我也想为社会发光发热,但父母同样重要,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父母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我一生铭记在心。而且我用自己的行动教育自己的女儿做一个孝敬长辈,宽容友爱的人,传承人间大爱!

好婆婆事迹材料

——瑶峰镇郭道村 武小兰

武小兰,女,54岁,瑶峰镇郭道村人,多年来,她用她的爱心、孝心、耐心,把一个大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早年弟兄三人因为家境困难,父母去世的早,她的丈夫把俩兄弟抚养长大成家后,就表示成家不分家,共同承担风雨。30多年来,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平时村里的各项活动,他们一大家都热心参与,虽然家庭担子有点重,但是他们依然以开朗、用心向上的心态应对着生活中的一切。武小兰勤劳善良,敬老尊长,热心助人,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子女们做出榜样。

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女,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武小兰在家和兄弟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发奋做到“非礼勿视,非礼不行”。他们一家人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在她的教育下,孩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自结婚起,武小兰对公婆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公婆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情绪开朗。在武小兰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辈和孙辈们都很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十分为大人着想。武小兰一家是村里650户家庭中很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让我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处处生根。

好婆婆事迹材料

——瑶峰镇苏村 陈巧梅

陈巧梅,62岁,苏村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用24个春夏秋冬,发扬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嫁到这个家,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顺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其家庭曾多次被上级妇联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户”,成了干部群众有口皆碑的好媳妇、好婆婆。

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育幸福。陈巧梅嫁入秦家之门,公公早已去世,婆婆也年过六旬,体弱多病,婆婆有一次不慎把腿摔坏了,生活起居不能自理,所有饮食起居全由陈巧梅照料。她热心伺侯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祸不单行,腿快好了,突然又得了脑血栓,一躺就是二十几年。每天喂饭、端尿、擦洗、按摩、守夜,精心伺侯婆婆,任劳任怨。后来病情加重,在2013年去世了,在埋葬那天,村大队给她送了一个好媳妇的大匾,敲锣打鼓送到她家。

爱在颂扬中沉淀。陈巧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倡了全民文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她对老人的孝道,对村民的热情,对儿媳的关心和爱,是她最开心的事。她在婆婆手是好媳妇,在媳妇手是好婆婆,这种尊老敬老、互助互爱的精神呈现了一个先进农民的优秀品质。

孝和家园景色新

——庙前镇史家村卫忠亲同志好媳妇事迹材料 史家村有一位人人皆知的农家妇女卫忠亲,二十年如一日用瘦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无尽的爱意维系着家庭的和谐,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孝亲的真谛。照料残疾的大夫、服侍瘫痪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爱心、热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事迹传遍了庙前的每一寸土地。

1995年10月,卫忠亲的丈夫张茂荣经医院诊断为左髋股骨头坏死。那年她28岁,儿子仅2岁,为了给丈夫治病,她除了干地里的农活,还到邻村的鞋厂计件做工、到石料厂帮灶做饭,还要悉心照料年事已高的公婆。20年漫长的求医之路,她对丈夫不离不弃,生活的压力让卫忠亲老得比同龄人都快,缕缕白发也悄然爬上了她的鬃角。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的婆婆于20I1年突发脑溢血,不幸成为植物人。突发变故后的几年里,卫忠亲的每一天都是这样过得:早上七点,给婆婆洗脸,擦身、拍背;八点喂饭,鸡蛋面汤拌蜂蜜再加一勺肠内营养粉,用套管充进婆婆的胃里;十点钟第二次拍背;十一点钟第二顿饭;下午一点钟,面条加青菜,用榨汁机加工成流食充进婆婆胃里;下午三点钟第三次拍背;四点钟开始煮套管,清洁卫生;五点钟喂奶粉;六点钟第四次拍背;晚上九点钟第五次拍背,服侍婆婆睡觉。

张茂荣家有兄妹六个,常年在外务工,就在今年春节,大嫂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恭恭敬敬地对卫忠亲说“我是大嫂,妈生病,本该由我来扛,这几年却苦了你,咱家也全靠了你,咱妈卧床六年,就没生过一次褥疮,我们都知道这其中饱含你多少辛劳,我代表咱们全家给你鞠一躬!”大嫂说着已是泣不成声。卫忠亲却憨厚地说:“家和万事兴,只要我们全家能和和睦睦地过日子,我就知足了。”

这是庙前镇史家村一个平凡的孝和故事,正是这样一平凡的孝和人家,让我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从卫忠亲身上,我们看到了草根妇女的生活信仰,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力量之光!

好媳妇事迹材料

——裴介镇裴介村 李彩枝

李彩枝,今年55岁,初中文化,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人和善淳朴善良,家中4口人,一儿一女,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美满。

二十四岁的她,经人介绍,嫁给该村老实本分的卫建平,小夫妻二人勤俭持家,孝敬父母,日子倒也过得幸福,可天有不测风云,公公的一场大病,搞得家里经济拮据,最后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丈夫经不住压力,也一病不起,村里的老人都说中了邪气,让李彩枝请个阴阳先生看看,可她就不信这个,顽强的她用向亲戚借来的钱给丈夫治病,最终未能如愿,还是撒手人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李彩枝告诫自己,绝不能因困难倒下,还有一对上学的儿女和瘫痪的婆婆需要她,她毅然把自己的责任田改造成政府号召的经济林,凭借自己辛勤打理,在三年之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她一鼓作气,又承包了队里的责任田,又种植了葡萄,如今的家庭今非昔比,一个二层的新式小洋楼在这座院子里平地而起,一对儿女双双大学毕业,也参加了工作。

她的家庭是一个积极、文明进取向上的家庭,她本人也是邻居和社会公认的品质良好。在众多亲戚朋友关系中,她始终做到以诚相待.尊老爱幼,邻里关系亲如姊妹,情同手足。勤俭持家的她铭记“吃水不忘挖井人”,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多次出资捐款,积极参与国家公益事业。

好媳妇事迹材料

——裴介镇朱吕村 邵彩珍

邵彩珍,女,现年64岁,裴介镇朱吕村二组居民,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

邵彩珍娘家是宁夏的,自从她远嫁到山西后,夫妻非常恩爱。当年她嫁过来时,丈夫就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可她对待孩子甚至比亲孩子还亲。公公婆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淳朴热情。在跟公公婆婆相处几个月以后,公公婆婆评价她是个聪明智慧的好媳妇。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本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丈夫突感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得了癌症,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雳。她每天坚持到医院去照顾丈夫。每天都帮他揉揉疼的地方,轻轻按摩,好让丈夫入睡。

可是丈夫还是在病了几年后离她而去。2000年10月,婆婆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练习走路。后来,婆婆的病情加重,在床上躺了六年。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彩珍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现在她的家庭已是四世同堂,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十分孝敬老人,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近几年他们家一直被县妇联评选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她本人在2004被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河东孝星;2004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在2006年运城市“六百”评选活动中获得开明公(婆)称号。

好媳妇事迹材料

——禹王乡秦家埝 张欠欠

张欠欠,女,1991年8月生,禹王乡秦家埝村民,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2008年8月结婚,嫁到婆家,算来已有9年,她和爷爷,公公一直在一起生活,多年的共同生活使他们产生了浓浓的亲情。

百善孝为先,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善良。刚结婚时,奶奶过世,婆婆早年患白血病早逝,家里有九十岁高龄的爷爷,五十多岁有病的公公,面对一个这样的家庭,自己肩上的担子比任何一个媳妇都重。这些年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做家务、照顾两个孩子。又要照顾老爷爷的生活起居,老爷爷行动不方便,她为他拆洗衣服、理发、捶背揉腰、洗脚剪指甲、炒菜端饭、改善生活、经常为他做上可口好吃的饭菜,还在饭店买回爷爷爱吃的羊杂胡卜,她和丈夫只要去禹王街,就要为他买回一碗好吃的饭菜。爷爷爱吃烧饼,她就买回饼子夹肉。每年冬天她怕爷爷受冷,每天坚持为他烧炕,让他睡上暖和的热炕。每一次为爷爷做出这些事,她总感到心安理得,非常欣慰。因为她知道人人都会老,孝敬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在做这些事情都是为孩子做出榜样。教育他们从小尊老爱幼,孝字为先。当她骑着电动车带着老人孩子外出走亲戚,逛庙会时,邻居们羡慕的眼光让老人充满了自豪感。

在姑嫂关系中,她特别注意对妹妹的态度。她们对这个嫂子很亲,张欠欠也总是在节假日做好吃的请她们来,全家大人小孩,尽享天伦之乐,虽说一顿饭下来,累得她腰酸背痛脖子疼,付出换来全家人的快乐,她觉得很值。

好婆婆事迹材料

——禹王乡禹王村 武苏婷

武苏婷,今年五十三岁,禹王乡禹王村人,现在是五个孙子的奶奶,自儿子成家之日起,婆媳关系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

武苏婷刚结婚的时候,家里的婆婆已经八十多岁了,婆婆去世的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了,并且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她就和老人住在一起,方便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端屎端尿就不用说了,有时候老人整晚的不睡觉,她就一宿一宿的照顾在跟前,方便老人随叫随到,方便观察老人的状况,真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应该尽到的职责。

转眼间,婆婆去世了,武苏婷的好日子应该是到了,可是,武苏婷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前前后后生了有五个孩子,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和媳妇因为需要外出打工,不得不将五个孩子放在家里由老人照顾,武苏婷又担负起照顾孩子的重担,总共五个孩子,大的哭完小的哭,她照顾了这个吃饭、那个又拉屎了,常常忙的顾不得吃。她任劳任怨,不发任何抱怨,媳妇们的心也被暖热,婆媳之间互敬互爱、和和睦睦。婆媳关系处的胜似亲娘俩,她和儿媳妇常说贴心话,在生活中,她身为长辈,有长辈的样子,能够事事照顾到媳妇们的感受,当儿子和媳妇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积极的支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两个媳妇生孩子,前后只差20天,但是,她没有因为自己忙碌,而忽略了哪个媳妇,都能面面俱到,让媳妇们坐好月子,没有出现有不满意的情绪,大家都能考虑到彼此的处境,能够和和美美的过老百姓自己的日子。

时光荏苒,武苏婷已经两鬓斑白,她自己的青春已经无声无息的结束了,但是,看到一大家子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她没有任何怨言,她的善良、勤劳、淳朴是街坊四邻学习的榜样,她在老人的眼里是好媳妇,在丈夫的眼里是好媳妇,在儿子眼里是好妈妈,在媳妇眼里是好婆婆,她用自己的无悔青春为这个小康之家增添了无数的光辉。

好媳妇事迹材料

——水头镇闫赵村 晋月英

晋月英,夏县水头镇闫赵村第二居民小组,生于1958年,现年60岁,在婆家侍奉老人照料家务、无微不至、为老人熬药喂饭、冷暖亲口先尝、对老人温良恭俭、爱老如子,几十年如一日,众所周知。

公爹李发才,现年91岁,婆母张雪娥,现年82岁。公婆年老多病,经常住院保养端屎倒尿、昼夜照料,把老人当成亲爹娘,老人把儿媳当成亲生女一样,鱼水情深、媳女不分,今年公爹在运城两次住院,医生见景生情、为之感动,连举拇指、赞誉夸奖,像这样的儿媳伺候老人真是少见,老人得到心理治疗和精神安慰,这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婆母是个失能老人,更是让儿媳挂念万分,繁忙的家务、精心的料理、二老的起居、儿女的操劳,从未有发过脾气,她经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气坏了老人,更是自己遭罪,农活谁做,家务谁理,只要老人平安康健,就是儿女万福,大吉大利。

村里搞德孝文化传承教育,树立先进榜样,她被评为好媳妇荣誉称号,民众公认,但她从不自满,认为伺候公婆是分内之事、理所应当,传承中华美德是中国公民应尽义务,对老人奉献爱心,传承文明家庭精神,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使老人安度晚年,是晚辈的神圣责任,只有儿孝媳贤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好女婿事迹材料

——胡张乡东张南村 李发奎

李发奎,家住夏县胡张乡东张南村第八村民小组,当兵退伍后,一直以农为主,一九八八年家父因急病去世,九四年母亲因脑血栓病去世。三年前家住邻村(西张南)的岳父也因脑血栓导致瘫痪,多次住院治疗无多大变化,其儿子一家在省城太原生活,没有时间照料其生活,因此只能靠自己跑前忙后服侍。穿衣吃饭、理头刮脸、挖屎倒尿,洗脸擦身洗衣服,夏日里为其除臭驱蚊,冬日里为其烧炉取暖,并常常给他买成人尿布,三年来一直以一个儿子应尽的义务来服待其生活,使其三年来虽然身受顽疾的折磨,却享受着新生活,新世代发展的变化。

看到岳父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幸福,自己觉得再苦再累也无怨言,觉得自己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只要老人好,苦点没什么,这也是一个复员军人的天职,也是一个做女婿的责任。

他常说“希望每个人都尊重老人,关心老人”。

好媳妇事迹材料

——胡张乡冯村 臧明霞

在冯村,提起臧明霞,人们都会翘起大姆指,称赞她是位难得的好媳妇。

在臧明霞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孝敬公婆,朴实勤劳。善待兄长弟妹,她最闪光的亮点是她在家庭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和睦友好的“纽带作用”,要知道她们家是一个难得的兄弟四人现在还在一个锅里搅稀稠的大家庭,全家十二口人,上有一个残疾哥,至今未婚,还有一个当兵哥复员后,至今也未婚,还有一弟弟,但在她的影响下,一家都孝敬父母,不谈分家,同心共济,发展家庭经济。现在他们家拥有大型玉米、小麦收割机两台,小车二辆,农用车三台,成为一个令全村人敬慕的“农机致富专业户”,另外,他们还有经济林20余亩,家庭每年的收入达到10多万元,成为冯村致富奔小康的“排头兵”。

目前,在冯村已经兴起一个“学习臧明霞,争做好媳妇”的热潮,推动冯村脱贫攻坚,实现兴村富民的伟大目标。

好媳妇事迹材料

——尉郭乡苗村 陈玉石

陈玉石,女,1962年2月生,尉郭乡苗村九组居民。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

她为家辛勤操劳,忙里忙外,孝敬婆婆,关心儿媳,照看孙女,无微不至,无怨无悔。陈玉石的婆婆今年84岁了,她想跟老人住一起方便照顾,可婆婆执意要住老房子,陈玉石就每天按时给老人送饭菜,收拾家,洗衣服。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婆婆病了,老人舍不得花钱,硬撑着不去医院,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她含着眼泪硬是拉着老人去医院。

每到过年换季,她就把过季的衣服洗的干干净诤收拾起来,把应季的衣服拿出来放老人床头,让婆婆方便换洗,每个季节都给老人买新衣服。婆婆有时不开心,陈玉石就给老人讲笑话逗她开心,老人喜欢看戏,哪里只要有剧团唱戏,她就带着婆婆去看戏,老人逢人就说逢人就夸,我可是享媳妇的福了。

陈玉石的小叔子病了,她就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洗衣做饭,嘘寒问暖。陈玉石丈夫的舅舅、舅妈病了,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她伺候舅舅端屎倒尿,舅舅、舅妈说这外甥媳妇比亲闺女还体贴孝顺。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好媳妇事迹材料

——南大里乡北大里村 孙彩霞

孙彩霞,女,1965年8月生,南大里乡北大里村民。她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婆婆,她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花钱为父母、公婆买好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

结婚时,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孙彩霞决定一切从简,彩礼一分不要。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工作之余,孙彩霞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孙彩霞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可在儿子三岁时,公公却得了重病,经多方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侍奉公公,便关闭了婚纱摄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她们从来没有放弃,经多方治疗,终于留住了老人。

婆婆有胃病、神经衰弱,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孙彩霞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

孙彩霞的丈夫一直在外从事房屋装潢,因工作经常外出,在家时间很少,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没有说过一句怨言。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孙彩霞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媳妇,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

——埝掌镇埝掌村张玉莲同志好媳妇事迹材料 张玉莲,女,现年56岁,高中文化,埝掌镇埝掌村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用三十三个春夏秋冬,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道尽好一名妻子、媳妇的职责,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育幸福。1985年张玉莲嫁到薛家,自结婚之日起,她就常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几十年如一日,像亲生女一样侍奉婆婆,从来没有与婆婆红过脸、顶过嘴,每天为婆婆洗衣、端饭、洗头、洗脚、毫无怨言,婆婆逢人就夸她比亲闺女还亲。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来没见过像她这样孝敬的。

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奔小康。张玉莲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走进张玉莲的家,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

和谐邻里,共筑礼貌谱新风。结婚三十年来,从来没有与邻居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发生过摩擦,邻居个个夸她是好人。在生活中,总是为别人着想,树立榜样,影响全村。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劳动,喜忧事她总是跑前跑后尽自我的全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在日渐喧嚣的世界里,她的爱,她的行动,给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让所有人的心中也渐渐的沉淀了许多许多得爱。她对老人的孝道,对村民的热情,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正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

谱写德孝新风尚

——泗交镇西沟村杨良彦同志好媳妇事迹材料 杨良彦,女,现年33岁,中专文化,泗交镇西沟村人,她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勤俭持家,家庭和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一直照顾着脑血栓住了几次院的公公,用实际行动谱写出爱老敬老的动人篇章。2014年,56岁的公公检查出脑血栓。近4年时间里,她日夜照顾,不离不弃。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33岁的她每天坚持给公公准备早饭、穿衣、刮胡子、洗脸、喂饭、翻身、擦背,为了让老人背部透气,她每天还要将老人抱到椅子上,让老人独自坐一会。为了让老人身上没异味,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老人弄脏的床单和衣服,她都及时更换并清洗。直到现在她也没出去工作,全身心投入照顾家人。她和老公分工明确,他负责外面的事业,她就负责照顾家里。

她不断提高自己,使孩子懂得诚实守信、孝敬老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在她的教育带动下,女儿变得懂事了,在日常生活中也知道关心爷爷了,只要在家,就帮爷爷剪指甲、洗衣服,会把洗好的水果先拿给爷爷、奶奶吃。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对自己家人要关心、关爱,而且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邻居们也要和睦相处,有时需要帮忙的时候,都热心帮助。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多年来,她与邻里和谐相处,相互间彼此尊重,也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爱心奉献撑起一个天

——祁家河乡祁家河村王良霞同志好媳妇事迹材料 王良霞,女,49岁,祁家河乡祁家河村民。

2015年秋季,她的爱人因车祸导致身亡,当时的状况村里人都对王良霞的处境担忧着,这个家该怎么过下去。王良霞在烟站做饭打工,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一双儿女正在上学,还有年迈多病的公公需要照料,面对这种困境,王良霞只说了一句话,以后我一定会把这个家管好,让孩子们安心读书,照顾好老人,尽到一个儿媳妇的责任。

几年来,王良霞靠着一颗执着的心,起早贪黑,干好工作,抚养儿女、料理家务,对自己的公公,她也尽心尽力,一天三顿为老人做好可口的饭菜,每到过年换季,她就把过季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收拾起来,把应季的衣服拿出来放在老人床头,方便老人换洗。一到冬季,她每天都给老人烧炕取暖。就是这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却体现了王良霞的善心爱心,在艰苦岁月中撑起一个家,对家的眷恋不离不弃。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有感于她的孝心,针对她家的困境,积极帮她联系解决了低保,并与她工作的烟站协商提高了工资。

第五篇:爱是人生的真谛

爱是人生的真谛

秦江龙

“人生”这个词语对于懵懂的幼童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般深不可测。可落地的“呱呱”声却不容商量的向世界宣告一个新生命的降生和人生的开始。可真正的认识人生却是从从学生时代开始的。

爱上了书本

小时候的我,无论年纪,个头,还是胆子都是班上最小的。总是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循规蹈矩的做“好学生”,逃学旷课,打架骂仗更是与我绝缘。

所以,每天回家,除了认认真真地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家长安排的日记,练字,练琴任务(爷爷是个老教师,爸爸也算半个文化人,所以总希望我们兄妹几个能文能画,多才多艺,学习优异,将来考个学,光耀门庭)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和电视。

那时,电视机可是稀有资源,一个镇也没有几台,可我家有,所以我就比其他的孩子多看了不少动画片,电视剧,包括广告。到学校后,总有同学围着我,让我给他们讲故事,或者模仿电视广告中的某个经典动作或台词。感觉甚是自豪。

可真正让我受益的还是书本。那时的书籍也不多,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除了教科书上的几篇文章外,平时很少读到课外书的。偏巧哥哥收藏了不少成册成套的小人书,什么《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霍元甲》《陈真传》《精武门》有那么百十本吧,那些都是哥哥用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买的,积攒了好几年的“宝贝”,除了自己看,赶上逢集时,还会摆个书摊,一本一分或二分钱租给乡下的孩子们看。当然,对我是免费的。爸爸对于我们卖水,卖冰棍,摆书摊的做法并不反对,尤其是对摆书摊,还相当支持,给我们添置了不少书籍。从这些书籍里,我明白了忠义孝道,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迷上了“傻想”

等我大一点了,已经不满足只从书籍上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了。父亲便在每年暑假带我和哥哥去县城,去省城西安转转看看,增长见识阅历,这更是让我对世界充满了憧憬。总会在学习之余,去生活中验证和感受。为了栽植蘑菇,每次下过雨后,总会踏着泥泞的道路,东跌西撞的去树林里采蘑菇。回来后,因为浑身的泥污常常遭到妈妈的责怪,可当把采回的蘑菇种在爷爷窑洞后的湿土里,想象着成堆的小蘑菇会长出来时,我还是会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尽管蘑菇从来没长出来,可我依然乐此不疲。看了动画片《变形金刚》后,总会在周末把自己关在家里的粮仓中,拿出自己收集的泡沫,瓶盖,纸盒„„想象着自己有朝一日也会造出属于自己的“变形金刚”„„

学会了感恩

那一年,麦子熟了。吃早饭时,爸爸念叨着该收麦子了,可家里人手不够。这可是我表现证明自己的好机会,我和哥哥主动请战,要帮家里割麦子。片刻沉思后,爸爸说:“好吧,你和哥哥去割近处地里那二分麦吧。”闻说爸爸允许我们俩割麦,而且还是独当一面,这让我和哥哥格外兴奋,觉得这是我们给家里人露一手的时候了。所以,三下两下扒拉完饭,便要去。谁知爸爸又说了:“不急,割麦必须等到下午一两点,等地里的湿气都撤完,麦秆变脆时,才好割。你们先去睡个午觉,休息好了,下午再去,到时我叫你俩。”

我和哥哥极不情愿的躺在床上,可怎么也睡不着,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装睡,才刚睡着,就被爸爸叫醒了。“快起来,都一点半了,该割麦子去了。镰刀我都替你俩磨好了。”说着,就递给我和哥哥一人一把镰刀。看到镰刀,刚才被从睡梦中叫醒的不快早已无影无踪了,我拿着镰刀就在空中模仿着割麦的动作乱抡开了。“小心点,那镰刀可是我刚磨好的,很利的,别伤着自己。使镰刀的时候要„„”“知道,知道了,以前经常见你们割麦割草用的嘛。”我和哥哥早不耐烦爸爸的说教了,已经挎上水壶,戴上凉帽出门了。

出了门,一看到那白花花刺眼的阳光,我倒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了。可答应家人的事也不能反悔啊。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和哥哥往地里走。走到地里时,我的背心都已经贴在背上了。不过,看看那不太大的一片麦地,我还是信心十足的对哥哥说;“割吧!一人一半。争取赶吃午饭前割完。可说是一回事,干却是另外一回事。麦子并不那么好割,割起来总是很费劲,才割了一小片,我就累的气喘吁吁。腰子一直这么猫着,太难受了。尤其是两条胳膊,被麦芒一扎,再加上不停的用手腕抹汗,现在竟火辣辣的疼。原以为穿背心会透气凉快些,来的路上还直笑那些热的汗流浃背的农民为啥不把长衫脱掉,现在才后悔自己的轻率,没有听完爸爸的话。

再看哥哥,正在一旁磨镰呢。见我看他,朝我做个鬼脸,诡秘的一笑“幸好我早有准备,走时把这块磨石带来了。不然,今天可就麻烦了。嘿嘿„„”“不会吧,才割了那么一点,镰刀就老了?临走时爸爸不是说刚给我们磨快了的吗?”“你知道什么啊,爸爸肯定没给我们磨。他是想考验我们的。我可不能让他瞧扁了。”说完又低头磨刀了。我只好有气无力的继续割麦。“哎呀!”一声尖叫。回头看时,只见哥哥正捂着左手,猫着腰跪在地上痛苦得呻吟,染满鲜血的镰刃扔在磨石旁。我赶紧跑过去,扶起哥哥,掰开他的左手,只见一条横穿手掌的口子里,殷红的血水正不断的向外冒,我急忙掏出我的手帕,给他裹住了左手,可血水却浸透了手帕,还一个劲的向外渗。“哥哥,血止不住啊,咱们还是回去吧。”

事后,爸爸把我和哥哥叫到跟前,给了我们每人10元钱,说:虽然你们俩没有割完麦子,可毕竟尽力了„„”听着爸爸的话,我才真正明白了爸爸让我和哥哥割麦的良苦用心

——让我明白了父母的艰辛,挣钱的不易,更深刻的感受到了“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和爸爸为什么经常给我们讲自力更生的缘由。

天下父母没有不疼自己子女的,可爸爸却用这样的方式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人生课,让我更深刻的感悟父爱,感受父爱。让我学会了感恩父母,那年我8岁。

父爱让我找回了自己

虽然从小就明白了感恩父母,可这仅仅是认识,并没有上升到实践的层面。经常还会做些让父母伤心的傻事。那次,我让爸爸蒙羞,也让自己羞愧不已,那一次成了我学生时代的一个转折点——

或许是小时候一直过于听话的缘故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我变得开始倔强起来,老是和老师,父母对着干。不喜欢他们说我,不喜欢学校班级的纪律约束。开始变得“肆无忌惮”,逃学,旷课,逛游戏厅,打台球,上课睡觉,甚至在课堂上下象棋,打扑克,玩火,在自习堂上放炮。由于老师从未告过状,再加之我的学习还不错。尽管在学校已经“小有名气”,可父母竟一点都不知道。

可上初二那年,我倒霉了。我们的班主任是个教代数的老头,不知为什么,学兄学姐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根号2”,由于他年纪大,脾气好,所以我们经常捉弄他。可他却从未真正的打过我们。充其量是罚站。记得那次我们在英语课堂上打扑克被英语老师告发了。他把我们几个叫到房间,收缴了扑克,当着我们的面塞到了火炉里,然后他亲自出马,去跟早读了,让我们几个站在他的房间门口反省。可我们几个不但不思反省,反而留一个把风,其他的都坐到老师的火炕上暖脚去了。

第二学期开学时,麻烦来了。班主任告诉我们几个,每人交10元钱的“纪律保证金”,不交的不给报到,注册。开学一天了,别的同学忙着打扫卫生,忙里忙外。我们几个却在操场和校门外闲游闲转。我们碰了头,一致通过了“有钱也不交的”决议。因为,以我们对他的了解,不出晚自习,他准得给我们报到。

可回家吃午饭时,爸爸突然问我:“报到了吗?”我支支吾吾的说:“报——了。”爸爸抬起头用半信半疑的目光打量着我,“那书呢?”糟了,我忘记了,每年报完到,爸爸总会亲自督促我们包书皮,然后给我们写封面。这可怎么办?越急越无计可施,神情慌张,不敢直视爸爸的眼睛。可在爸爸的一再追问下,我只好实话实说了。未等我说完,一个巴掌已经抡上来了,我顿时眼冒金星,脸上火辣辣的疼,未等我反应过来,一个巴掌又上来了。我未站稳,一下跌跌撞撞的撞到了门框上,跌坐在了地上。爸爸又扑过来要打我,妈妈见状,哭着死拖住爸爸的胳膊不放,“别打了,你看你把娃都打成啥样了,还打?”挨了爸爸这两下,我愣是没吭一声,可听到妈妈的哭声和话语,我哭了,我后悔自己的不争气,让妈妈难过。可对爸爸依然怨气未消,也不正眼看他。心里还一个劲的埋怨我那个冤家班主任“路窄处等人”,都上学期的陈年老账了,还念念不忘,害我挨打。爸爸出手可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儿子一样,以往我犯了错,他也教训我,可也没今天这么狠啊?

我还坐在地上乱想时,爸爸又扑了过来,我以为他又要打我,谁知他像拎小鸡似的把我拉起来,说:“走,跟我去给你班主任道歉。”“我不去!我这学期又没犯错,凭什么给他交“保证金”,给他道歉?”我的倔劲又上来了。“不是让你道歉,是我道歉。是我没管教好儿子„„”说这话间,爸爸的眼圈都红了。我无话可说了,只能像个木偶似的跟着他去学校了。

进了班主任的房间后,爸爸打招呼的同时,又是递烟,又是赔不是。我站在那儿,面无表情,一直再想,这种情景我怎么好像在哪儿见过。偶,我想起来了,是一本杂志上的。一位和我一样调皮的高中生要被学校开除,他年迈的老父亲为了能让儿子继续读书,老泪纵横地跪下,向教导主任保证„„当时看了,没啥感觉,觉得那只是写文章的人为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捏造的,可今天这样的事竟然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身上,发生在我眼前。

爸爸是个要强的人,虽然由于文革没念完初中,可凭着他的努力,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之爷爷是退休教师,我们家在村上,乃至镇上都算有头有脸的人家。爷爷和爸爸在相邻中间威望很高的。中学的许多老师都和爸爸是朋友或熟人。可今天,他却为了我,放下了自己平时最珍惜的尊严,向班主任回话,就差下跪了。作文里的那个高中生大受感动,浪子回头,后来考上了大学。那篇文章就是他毕业后写的。而我又该怎么做了?我很是惭愧。

好在班主任只是想警示一下我,并非真的要为难我,所以,我诚恳的向老师道了谦,感谢他给我改正的机会。可打心眼里,我更是感激爸爸,是他唤醒了迷途的我。我也庆幸自己读了那篇文章,看来多读点书是有好处的。人活着就要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不也正是活生生的书吗?

真正的人生从恋爱开始

此前,一直为自己活着,无偿的接受着父母亲人的关爱和给予。他们对我负责,可我却从未关心过他们的冷暖。这时,感情的天平倾斜了,我成了父母的牵挂;恋爱后,当自己成为一个独立于家人的个体时,才发现自己要去关爱和保护那个令自己心怡的女孩,我要对她负责,她成了我的牵挂。

高中时,我们就认识,可真正的恋爱是从大一开始,彼此真正的走入了对方的生活。吃饭了,我会问她“想吃什么?”天凉了,她会拿来早早就为我编织好的围巾和手套。每次过马路时,我会攥紧她的小手。走路时,总会让她走在靠里的一侧。下雨时,两人会挤一把小雨伞,尽管两人都被雨水淋得湿透,可一起跑到屋檐下四目对视的那一瞬间却让我心中涌动出一股暖流„„她受伤时,我会不停的埋怨和自责没有保护好她。她哭泣时我会伤心难过;等她不到时,我会惴惴不安。总想保护好她,却总是让她泪眼涟涟。尽管这份让我刻骨铭心的爱最终不了而终,可我却以为:我的生命中因为有过她而精彩。爱她让我明白了 “责任”二字的真正含义,恋爱使我长大,让我成熟。

然而,这种真实,真诚的感情却被有些人冠上了 “早恋”的“雅号”。其实,人从刚一出生就在“恋爱”,女孩的“初恋男友”是爸爸,男孩的“初恋女友”是妈妈,这种关系和感情会影响每个人的一生。只是一些家长,和孩子误解了“恋爱”,总是把它同成人化的一些东西拉扯在了一起,总是流俗于它的表象,总是把持不住自己,玷污了爱,简单或错误的理解了“爱情”。

人对于爱的追求生生不息,一生都在进行,没有一刻停止过。这不单单指亲情和爱情,还有友情等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人生,就没有人类!读书也好,上学也罢,目的都是开启心智,让我们明白爱,这样我们就慢慢成熟,逐渐长大了。爱才是生命的真谛!

后记: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是许多同学不明白: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在思考,思考的结果是:爱才是生命的真谛!我们不断用笔在记录着自己的人生,又不断的在用人生印证自己记录的和看到的人生。正如一位同学在上次的作文中谈到的理解一样:支撑语文的是情感。我也要说:支撑生命的也是情感。

在这篇文章里,我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学习的真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学生,因为你们正在学习,正在勾画人生。如果因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学习而在这儿无所事事,浪费光阴。那实在让人痛心!可怕的是你们自己却感觉不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中国两千多年的科举制,使“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已经渗到国人的骨子里去了。使他们对于上学充满了功利色彩。“上学如果赚不了大钱,如果找不到一份好工作,那还读什么书?”尤其是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厌学”情绪更是严重。

现如今,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教育已经成为一部分人得名,得利,得权的工具。深陷其中的你我皆很痛苦。如今的应试教育在摧残学生的同时,也在毁灭老师。

虽然活在这样的夹缝中。但我坚信,也希望你们明白:这不是学习,更不是语文的错。也希望你们能明白学习的真谛,生命的真谛,明白在学校里,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在等着你。毕竟,在眼下的形势下,我们学习的主要方式还是上学。所以你们不能放弃,只能深化认识,转换思想,继续学习。

2010年3月13日(星期六)写于底中

下载传承爱的火炬  感悟爱的真谛[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承爱的火炬 感悟爱的真谛[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案例—爱的真谛

    用爱心温暖心灵 城关希望小学 孙秀珍 弹指一挥间,我在三尺讲台上已站了十多年了。回头我走过的路,真是酸甜苦辣,样样皆有。我逆着时光隧道,回忆着教师生涯中所发生的事,大多数都......

    教育的真谛是爱

    教育的真谛是爱 ————学习“好校长”莫振高的心得体会 莫振高,都安高中的校长。瑶山里关于教育事业的传奇故事,有他浓重的一笔。 近40年的教师生涯,他曾拒绝过到县委县政府......

    幼儿教师演讲稿:爱的真谛

    提起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可能很多人会产生一种“既简单又轻松”的感觉,而事实则不然。如果你接触过幼儿教师,或者你了解幼儿教师,又或者你的孩子正在接受着幼儿教师的教育,那么你就......

    以师德诠释大爱真谛

    以师德诠释大爱真谛 用爱心浇灌学子心田 ——通河县第一中学刘晓伟师德事迹材料 古人云:“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说做教师的不容易,很多人对教师的职业望而却步。诚然,教......

    爱是教育的真谛(定稿)

    爱是教育的真谛 我发现班上有几个孩子,爱从家里带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入园,有时还是一些不安全的小东西,如珠子等。集体活动时他们不但不参与,还召集周围的小朋友玩他们的东西。......

    爱是教育的真谛

    2009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爱是教育的真谛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

    爱是“传承”(演讲稿)

    爱是“传承” 涪陵区清溪镇中心小学校:姚瑶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一名刚踏上工作的90后,我梦想着,憧憬着,迷茫着......直到有一次我回老家看望我爷爷时,他对我......

    尊老敬老,爱的传承

    尊老敬老,爱的传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尊老敬老,爱的传承》俗话说:“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早在1989年,我国就把每年的九月九日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