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行动诠释师德 用爱心追逐梦想----师德先进个人汇报材料
用行动诠释师德 用爱心追逐梦想----师德先进个人汇报材料
用行动诠释师德
用爱心追逐梦想----师德先进个人汇报材料
养贤中心小学
冯登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把智慧和汗水默默地倾注在三尺讲台,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工作着。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正直善良、师德高尚
他一九八零年初参加工作,三十年的风雨同舟,使他与教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立志要做一名好老师。“对学生满腔热忱,对工作认真负责,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进取意识,为人师表,敢挑重担。如本学期学校领导要求他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他二话不说、点头答应。平日里,他讲卫生,讲礼貌,团结同志。工作中,讲敬业,比奉献。
二、热爱教育、视生如子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冯老师一直奉行“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的原则,把每一位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子女。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内化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中。他常说,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教书育人,思想为重为先。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本学年他和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任班主任)合班,星期二语文老师教完了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思考一下,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江贻民同学举手后,站起来说:“小女孩这么痛苦,不如让她安乐死,算了。说完,还要老师给他加分。课上老师没有说服他,下课后,语文老师和冯老师沟通了一下。让冯老师在下节课上说一说。上课后冯老师刚说了过开头,同学们的眼光“唰”的汇聚到江贻民身上,江贻民则低下了头。冯老师瞟了一眼江贻民,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同学们都知道,江贻民是我的联系对象。关于这件事,我讲三点看法:‘第一点:我要表扬他的真诚与勇敢,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这是很了不起的品质,同学们说值不值的表扬?’”江贻民听老师在表扬他,低着的头慢慢地抬了起来,一脸的疑惑,有点不相信。接着冯老师又说:“第二点,语文老师和我都要感谢江贻民同学,同学们也要感谢他。”冯老师继续说道:“我们老师感谢他,是因为他给了我们老师一个教育大家的机会。你们为什么感谢他呢?因为通过这件事,让你们明辨了是非,让你们懂得该怎样对待人生——应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说到此处,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停下,冯老师继续说第三点:“关于加分,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同学们有的说加分,有的说减分,有的则一脸的疑惑。最后让冯老师仲裁,冯老师说:“我的看法是上节课应该扣十分,但这节课应该加十分。”有人立即问;“扣十分好理解,为什么还要加十分呢?”他说:“同学们,你们刚才观察江贻民了吗?刚才我说这件事时,他低着头不敢抬起,说明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个人都知错了,我们应该相信他会改正错误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相信他。”
事也凑巧,就在那个星期四的大课间,学校举行捐款,这个平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小学生让同学们刮目先看,捐出的钱全班最多,整整三十元。冯老师说:“这是江贻民同学对我们老师的信任与感激。”
三、努力学习,与时俱进
他常说,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代同步。新的教学理念,好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才能产生。作为一名老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品德,还必须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小而言之,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耽误不起。大而言之,国家更耽误不起。因此他除了工作之外,最大业余爱好就是读书,他自己订阅了《中国教师报》、《教师月刊》等报刊,一有空闲就泡书店。遇到心仪的书刊,不但自己认真研读,还主动推荐给其他老师。因为他深知,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要向心中的教育高峰不断攀登。
四、热爱教学、成绩显著
回首他的教育教学工作,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远的不说,就说近两个学期吧,今年上半年所教的六年级,在期终的数学成绩检测中合格率100%,优秀率54%,XX年5月28日养贤中学邀请全乡小学生代表举行知识竞赛,获奖的15人中他们班占了8名。其中一等奖1人(共2人)、二等奖3人(共5人)、三等奖4人(共8人)。这可是一点水分都没有的成绩。本学期又带毕业班,刚接班时,有一位名叫稽圣鑫的同学,六年级的学生,知识却只有二年级的水平,甚至还不到。第一次上课喊他回答问题,同学们哄然大笑,说以前老师从未喊过他,他也从未回答过问题,同学们笑过之后,冯老师语调低沉且严肃地对同学们说:“这是他的错吗?他也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啊,你们笑他不是在笑自己吗?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后该怎样对待他?冯老师利用课间和他谈心,他们暗暗约定,每堂课都举手,会回答举右手,不会时举左手,每次上课前冯老师要么摸摸他的头,要么和他四目对视,微笑地点点头,经过冯老师耐心的教育,稽圣鑫同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积极性也是前所未有,同办公室的唐老师说:“稽圣鑫以前见到我们时尽做不成文的鬼脸,现在爱劳动,爱学习,有礼貌,变化真大啊。”虽然现在他的成绩还不尽人意,但他充满自信,完全变成了另一个稽圣鑫。
在本学期的期末成绩检测中,他所教的六年级数学合格率又是100%,优秀率66%。可以说,走入教师队伍的这几十年,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位师德高尚、和蔼可亲、基本功扎实、教育方法灵活的老师,受到学生们的喜欢,家长的认可,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
“昨天的汗水就是今天的收获,今天的苦涩就是明天的甘甜。在细细品味这句话时,冯老师更加热爱她的学生,更加热爱崇高的教育事业。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他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充实的、沉甸甸的成绩。
第二篇:以行动诠释师德 用爱心追逐梦想演讲稿
小时候,曾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的说:“这还用想么,当然是做一名科学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一些自身的原因,我渐渐发现我可能成不了一名科学家了,于是我想运动员也不错,那好吧我要成为一名运动员。
人总是这样,不了解实际情况却能够高谈阔论。
记得在毕业那年(其实也就是两年前),刚踏上工作的岗位面对一双双闪亮的眼睛,站在讲台上我的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一定优秀的教师!但是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我发现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甚至我连什么是优秀的教师都不清楚,我似乎又犯了和小时候同样的错误。直到有一天,师父递给我了一本书: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本真正的“名师”的书。这本书详细的记录了华老师的12节数学课和一些教学的感悟。华老师文笔幽默、想法新奇、引经据典,原本以为像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光芒四射光鲜亮丽的,但是看完之后我脑海中出现的确是一个朴实普通但却充满智慧的形象,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启示,甚至悄悄的改变着我对教师以及教育的认识。
在写这篇稿子之前我上网查了一下“师德”的意思。师德,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活动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什么是“用行动诠释师德”,我在脑海中搜索了一遍,不知道各位看过一部名叫《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吗?这部电影的译名很有意思,“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学生不教不管”,也就是所谓的“放羊”之意。电影中的这群孩子就是这样一批让老师头痛不已的只能“放羊(牛)”的问题学生,然而最终能带给他们春天的是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他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用智慧的方式让他们找到了身上的闪光点,电影的最后马修老师用音乐净化了他们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想,这或许就是对师德最好的诠释:富有爱心、无畏奉献还要充满智慧。这一切都需要从最简单的做起,脚踏实地,华老师是这样,我身边的老师也是这样。如果现在有人再问我这个的问题,我会肯定的告诉他,我只想做一名最简单的教师。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当我们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我们踏上了一条艰巨漫长的育人之旅,在短短三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急躁,有过彷徨,甚至想放弃,如果说梦想是教育成功的动力,那么行动便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以行动诠释师德,用爱心追逐梦想,做一名朴实无华简简单单的老师。
第三篇:用爱心诠释师德
用爱心诠释师德 用行动追逐梦想
——记高邮市师德标兵瞿鹏生老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瞿鹏生老师把智慧和汗水默默地倾注在三尺讲台,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工作着。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瞿鹏生老师
年参加工作,年在周山中心小学工作,年,调周山初中工作,(此处请将各类获奖情况以及论文发表情况写下来)
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爱心贯穿教育工作的始终,教师要用爱子之心,教育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果课堂上一味地板着面孔,动不动就吼,讥笑,嘲笑,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恐惧,厌烦,学生也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情绪。瞿鹏生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尝试赏识教育,他说对待学生应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赏识,“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在众人面前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和鼓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更何况是学生呢!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而忽略他们的优点,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去掉“有色眼镜”,热忱地去发现他们在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发现长处就扶持,有了进步就鼓励,孩子们在诚挚而有恰如其分的表扬,扶持和鼓励中会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奋进的动力。
学生各异,爱一部分学生容易,爱全体学生,尤其是爱后进生,就不太容易了。他们可能会给老师带来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我们如果只对一部分学生施以爱心,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毫无感情,不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而且会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我们既要爱“金凤凰”,也要爱“丑小鸭”,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孩子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我们要抓住适当时机,对学生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便会在他们胸中燃起一团团希望之“火”,激起他们一股股奋发向上的力量,变成他们前进的动力。2012年九(2)班就有这样一位男生,名叫李**,成绩不好,毛病又多:如爱动,上课说笑,不听讲,还经常不完成作业,做事毛毛草草,有点神精兮兮,瞿鹏生老师就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以后端正学习态度,如何如何做,可是过后丝毫不起作用。一次物理课上,该同学回答了问题,瞿老师在班内表扬了他,并借此机会表扬他乐于助人,热爱班集体的事,并且希望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过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毛病改了,成绩进步了,最后以理想的成绩考上了普中。这是爱心的结晶,一缕爱的阳光,能够开启一扇封闭的窗;一缕爱的阳光,能够照亮一条成功的路;一缕爱的阳光,能够铸就孩子一生的辉煌!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作为园丁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把一片爱心化作春雨,浇灌每一棵幼苗,使之茁壮成长,最终满园花果四海飘香。
让“新”带进每一节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兴趣?这是瞿老师给自己的研究课题。每次教学之前,他都认真钻研教材,吃懂、吃透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我要求自己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网上研修,订阅各种教科研杂志“班主任之友”、“中学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之友”,都是他的良师益友。他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常常用生活中的物理来释疑解难,以“新”来吸引学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每节课学生的参与率达80%以上,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快乐地学,学得快乐,学生的学业成绩优良。
2011年是课堂效率提升年,瞿老师大胆地进行课改,他率先提出了理科“目标五步分解”课堂教学模式,并主动向全校老师开了三节展示课。在校本培训会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随着高效课堂建设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全体老师的自觉追求,我校理科组(数学、物理、化学)的老师在借鉴外地学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后,进一步厘清教与学的关系,确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本着不求人人都成功,但求人人有进步的目标,潜心探索、精心研磨校本化的简约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有目的的工作,而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有目标,可以避免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学生学习的无目的性,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中考越来越多的受到教学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实施素质教育也正在实现从“单一教学目标”逐渐向“多重教学目标”的转变,“目标五步分解”模式是适应新形势下的一种朴实而简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全校人人尝试,个个过关,课堂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将“细”写进每一道工作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浮躁一事无成。瞿鹏生老师无论做班主任、当物理老师、做总务主任,还是当教导主任,他将“细”写进了每一道工作。用他的话说,我已养成习惯,每天早、中、晚喜欢到教室跑一跑,到学生宿舍看一看,到学校食堂走一走。在校园里能经常见到他的身影,他喜欢和教师、学生促膝谈心,他喜欢关注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师生员工的喜怒哀乐他都牵挂在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事无巨细他都了如指掌。老教师生病了,他不辞劳累前去问寒问暖排忧解难;新教师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从住宿,饮食到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他都亲自过问。具体的事情是一件件,一桩桩,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关怀令人感动,也深深打动了老师们的心灵。老师们,非常幽默地说,“瞿主任是周山好人!”
瞿鹏生,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是用自己的爱心、信心、责任心去诠释师德,因为他深深知道:有追求,心便会飞翔;有梦想,人便会行动,他将用爱的行动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四篇:师德征文:用爱心追逐梦想(范文模版)
师德征文:
用爱心追逐梦想
单位: 姓名: 职务: 职称: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用爱心追逐梦想
转眼间,踏入讲台身为人师已经十八年了,一路走来我品尝了甜酸苦辣。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如子”,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融入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只有把爱播洒給每一位学生,才算是一位称职的老师,这是我从教以来最深的感悟。
作为教师,爱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容易
这种爱常常是自然而然地,而对所谓“差生”就不那么容易了。
你是否留心过生活中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获得师生、父母的重视,被爱着;而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若无其人地被忽略着,爱与他们无缘。
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人们的爱,因为他们有苦恼,有自卑。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东西。
当然,爱这样的“学困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时间,花费一些精力。但是这种爱更有价值,更为人称颂。或许这种爱,未必一定能在学习上显出效果,但是它能使学困生自信,不再陷入消沉痛苦,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
我是带着稚气踏入学校大门的。记得刚进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天,我是多么欢喜,因为我也终于拥有了黑板、粉笔、教鞭,有一批稚气未脱孩子。
听说做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威严”。于是,为了拉开我年龄上与学生过于相近的距离,掩饰我性格上的天真幼稚,弥补初登教坛在教学上存在的许多不足,一句话,为了叫孩子们信服我,我课内课外板起了我本来友善和蔼的面孔。果然,半学期过后,我的“弟子”们变得服服帖帖了,路上,他们见到我,想笑,但脸上的肌肉扯不开来,因为怕我,想视而不见又不敢,因为我明文规定,见到老师来时要有礼貌,于是,只好颤着嗓音,挤出一句“老师好”,随即变低下 2 头去,一溜烟地不见了。有时,他们在教室门口嬉耍,只要听说我“驾到”,便吓得鸡飞鼠跳,最后“钉”在座位上,大气不出。这种场面,虽然多少次使我感到某种隐约的失意与不安,但终究制服了学生,并因而获得了纪律优胜流动红旗,每学期还被评为文明 班级,我也获得了优秀教师的称号。这些殊荣,一下子便将那些阴影一扫而光,我陶醉在自豪与得意之中。
然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我击醒了。班上有位男孩子叫白可胜,他学习基础差,经常不完成作业,而我对他不是挖苦就是讥讽,要不就是板着的面孔。有一次,他作业没完成,我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他下了“逐客令”:“回家补”。他鼓起勇气,怯生生地说“老师,我在学校补吧”。我冷笑一声,幸灾乐祸地说:“怎么,怕挨打?还是回去好,挨打不要紧,只要记住疼,以后就会写作业了。”他走了,我的心也“宽”了然而他下午没有来,我的心不安了。我的良心牵着我走到了他家,他并没有回家补作业,只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念书了,我帮你干农活”。我形容不出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自己的感受,只觉得像有一只巨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自责、忏悔、镂骨铭心的痛楚阵阵袭来。小白渴望谅解,渴望温暖,渴望关怀,我,作为一名教师,孩子的班主任,对他是什么态度?真正把他看作是人民的后代祖国的希望了吗?羞愧啊、羞愧,教师这一神圣的职责,被我亵渎了!
曾经有一位乡村女教师,她没有值得炫耀的文凭,没有一点先进的教学设施,但她有着一颗母亲的心,一双园丁的手,她以无私的爱、彩色的笑、博大的胸怀,温柔的臂膀抚慰着一群有着不同程度残疾的孩子,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我醒悟了:我虽有着她所没有的,但她所具备的则正是我所缺乏的。我若还一味地保住自己的所谓“威严”能保证不会出现第二、第三个小白吗?严峻的教训催我自省,教我悔悟。
于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并将它们跟孩子们的心融汇到了一起。孩子们变的笑了,活跃了,不再怕我了当我用爱的火焰融化了学生心里冰块儿的时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发;当我用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通向理想大 3 门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百花的芳香; 当我和同学们欢歌笑语的时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荡;当我新年收到孩子们贺年片的时候,我宛如喝着一杯玉液琼浆。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喊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回答问题,这个学生答不出时,同学们哄然大笑,笑得他面红耳赤,这时我语调低沉且严肃地对同学们说:“这是他的错吗?他也是我们班的一分子啊,你们笑他不是在笑自己吗?请同学们想想,今后该怎样对待他?” 于是,我们暗暗约定,每堂课都举手,会回答的举右手,不会时举左手,每次上课我都会摸摸他的头,或给他一个微笑。经过我的耐心教育,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虽然现在他的成绩还不理想,但他充满自信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启开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教师必须付出最大的热情,因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学艺术,都产生在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之中。昨天的汗水就是今天的收获,今天的苦涩就是明天的甘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希望。
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还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有这样一个始料未及的小插曲,让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在教学《猫》这课时,学生非常喜欢,十分感兴趣,学生学起来愉快,我教起来也很轻松,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也参与到朗读当中,范读课文,正当我读到“枝折花落”这个词语时,一只胖胖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停下来,问道:“有什么疑问?”那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的词语读错了,“枝折花落”中的“折”应读“shé”,不是读“zhé”,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停顿了一会后,问那学生:“你有什么根据?查过字典了吗?”那学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昨晚查过字典的!”我马上请有字典的学生查阅了一下,结果这个“折”字是一个多音字,里面有三个读音,4 shé的读音是“断了”的意思,与课文中的枝折花落的解释相符,顿时,我脸上红了,对他们说:“同学们,对不起,也许老师的知识还不够全面,你们还可以去查阅其他的字典进一步核实,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以后,也要象这个同学那样,遇到疑问要多查字典,多查阅资料。”这样,他的脸上才略显满意的神情。
堂上这个小小的插曲给了我不小的感触。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在如今课改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这给我们教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桶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 5 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的确,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的。
要知道,爱可以化冷漠为热情,化忧郁为振奋,化悲伤为喜悦,化懒惰为勤奋。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这种爱每个人应该贡献,每个人应该获得。让我们去爱吧,使我们周围充满爱的温馨,切记:他们更需要爱;爱是赋予教师的职责!
第五篇:以行动诠释师德 以爱心追逐梦想
以行动诠释师德 以爱心追逐梦想
——记铁岭县莲花中学教师刘立江师德先进事迹
刘立江同志,1989年参加工作。二十三个春夏秋冬里,十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六年的政教工作中,他用不变的执着,顽强的毅力,无尽的关爱,无私的奉献,校正着自己的人生坐标,描绘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它虽不美丽,却也实实在在;虽不光芒四射,却也记录了他对基础教育的一片痴情。
一、以勤、以爱重塑乱班
先说勤。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他养成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的工作习惯。每节课前,他都要先到班上看一看,自习课、课间操、课外活动,都要到班级组织学生。即使是集体劳动,也是走在学生前面,干起活来,自己先挑重担。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表率作用,调动了班级学生的积极性。
2002年春,学校领导让他接任七年四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纪律差,上课乱哄哄,吵得科任老师很难上好课,各科平均分比其他班级低10分左右。他知道差班工作难做,学生不好带,但面对学校领导的信任,他没有拒绝。上任伊始,他一抓纪律,二抓学风,三抓典型,四抓班干部,五抓后进生转化。时常到班上看看、转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慢慢地,这个班正气上升,纪律好转,学生也知道学习了。一年后,各科平均分名列年部第一名,并被评为市级“三好班级”。到了九年级,他继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初三把关教师。重任在肩,他深知责任重于泰山。于是,他主动住校,无论严冬还是酷暑都与学生同吃同住。学生上晚自习,他就坐在教室里备课、批改作业,解答学生的疑难。有时,他妻子也不无嗔怪地说:“家是你的旅店,学校才是你的家!”面对妻子的责难,他无言以对。也正是这一年,他的妻子因租住的小屋四面露风而得了令其抱憾终生的全身性风湿。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渠道”一旦畅通,就会产生感情的“对流”。他对学生付出了感情和汗水,也产生了相应的教育“效应”。到后来,他所带的这个班纪律根本不用操心了,科任老师上课和班主任上课一个样,有没有老师一个样。这一年的中考,他的班级有10人升入县重点高中,占全校升学人数近一半。
再说“爱”。在教育教学中,他认为:作为班主任就要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生。因为他深信: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先进的学生要爱,对后进的学生更要爱。就拿他2001年教过的学生朱明来说吧,这个同学平时表现散漫,动辄违反课堂纪律,打骂同学,全班同学都讨厌他,科任老师也很伤脑筋。为此,刘老师经常与之谈心,并经常上门家访,以取得家长对其教育的配合。平时注意观察,努力发现其闪光点。朱明同学擅长体育,刘老师就因势利导,让朱明当体委。朱明有了点滴成绩就及时予以表扬肯定。又在学习上个别辅导他,一年后,朱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并在当年的中考中,考入县重点高中。这名同学,后来考入山东军事航空学院,现已博士生毕业并留校工作。
二、乐于教研,勤于语文教研活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刘立江同志长期任语文组组长,在工作中,他认真组织本组同志进行教学研讨、教学改革,组内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带领的语文组同志整体素质过硬,成绩高,连年被评为先进教研组。多年来,他坚持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竞赛、即兴作文。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有张柳、李雪等五名同学的文章入选铁岭县2007年编写的《中学生优秀习作选》。前年的“即兴作文大比拼”,代启超同学的《取消考试的日子》,高芳同学的《雨天,我想起了什么》等佳作的展出,掀起了学校学写作、学做人的高潮。他又适时成立了学校的“风铃”写作小组,许多同学踊跃参加。他还组织开展了“名著阅读大赛”,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修养,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背负家庭重担,依然执着前行
刘立江同志是法库县人,一个农民的儿子,只身一人来到铁岭。岳父早逝,岳母膝下无儿,且年事已高,需要他照料。他的妻子又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所以家庭重担都由他一人承担。虽然眼前的困难重重,但他用他的行动兑现着他不变的诺言:不但要在学校做个好老师,还要在家里做个好丈夫、好父亲。
2000年春节前,他妻子因单位经营不善而下岗,这使其家境愈加拮据。但沉重的负担,并没有让他改变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上班二十三年,他没有一次迟到、早退,没有请过一天的病事假,而且做到了每天七点到校,夏天天长,学生来得早,刘老师就坚持六点半到校,督促学生上好早自习。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深感工作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知识贫乏,孤陋寡闻,就难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所以他经过刻苦自学,早在1994就考入辽师中文系函授学习,1997年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
四、立足本职工作,控辍工作成绩显著
众所周知,控辍工作一直困扰着我们农村中学,成为我们工作的“老大难”。一方面是校领导、班主任不辞辛劳,永不厌倦的苦口婆心;一方面是家长、学生满腹牢骚,誓不回头的冷漠麻木。刘立江同志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他认为控辍工作应立足于校内。要用融融的师生情感染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学生;用和谐的同学友谊留住学生。进而使控辍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让我念”为“我要念”。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控辍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2005—2008年,他所带的班级学额巩固率达到了100%。
五、“美丽的篇章”在莲花续写
(一)工作争先。在工作中,他在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上下功夫。通过实践,他认为做好德育工作,要紧紧抓住“我们的”“好玩的”“难忘的”这三个关键词。
1.“我们的德育”:即形成德育共同体。几年的政教工作,使其深深认识到:每一位老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确有必要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共同体。德育不仅成为老师的德育,还要成为全体学生的德育,因为德育工作的影响力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实现。如果德育工作游离于学生之外,学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人。所以,德育还要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舞台可展示、有快乐能体验。
2.“好玩的德育”:即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德育活动仅仅使学生有当主人的感觉还不够,要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迎合学生的好奇、好胜、好表现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活动的魅力。他深知:与时俱进的创新的与活动内容,赋予其时代内涵;创新德育活动方式和载体,让学生乐在其中;拓展德育活动阵地,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学校德育活动的存在等,都是增强德育活动吸引力的途径。
3.“难忘的德育”:即提升德育育人价值。他把德育努力建设成孩子心中“难忘的德育”。他懂得:就当前来说,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享受在德育活动中感受的一种愉悦和成长体验。就长远来说,曾经的德育活动,还要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所以,他所在年部的德育活动在“成事”“成人”两维目标下进行构建,包括德育工作的组织建设、活动建设和文化建设。让老师、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早做规划。在文化建设上,积极组织老师、学生做好手抄报,布置美化教室,建设文化走廊,充分利用橱窗、广播站等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下功夫。
在工作中,他还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帮助班主任的成长。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学伊始,他就对班主任做了“班主任工作常规”“怎样搞好班集体的建设”“怎样与家长沟通”“怎样稳定学生”“如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如何召开好家长会”等各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班主任会的时间,了解各班级存在的实际困难,以便得到及时的解决。要求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日志,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二)服务在前。莲花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衣食住行都在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的关心每一位学生。他经常带领相关老师深入宿舍,指导学生,教他们学会洗漱、整理内务,他还经常和学生一起就餐,关注每一位学生合理膳食,遇有生病的学生,都亲自带到医务室就医,确保孩子们健康成长。他也参与到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之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他与学生的感情。同时他还开展了拔河比赛、合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把校园变成了乐园,让学生沐浴在快乐的环境之中。他的身体力行,使大家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多年来,他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成绩一直位居全县前三名。其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1993年,他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所任班级五次被评为“县级三好班级”;两次被评为“市级三好班级”;他指导的班会两次被评为县、市级“优秀主题班会”。同时撰写论文多篇。2002年,被评为“铁岭县师德标兵”。他的事迹被刊登在2002年12月17日出版的铁报上。2003年,他又先后被评为“铁岭县、铁岭市、辽宁省控辍保学先进工作者”,受到铁岭市政府、辽宁省政府的表彰。同年十一月,他又被评为“辽宁省农村优秀教师”,并荣幸地做为我市的唯一教师代表,出席了省里的表彰会,受到时任省委书记闻世震、副省长鲁昕的亲切接见。2005年,他被评为“铁岭市骨干教师”。2007年,他又被评为“铁岭市名师”。2010年,他参与研究的铁岭市“十一五”教育研究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经专家组评审,被评为”市级优秀科研课题“。同年,他又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指导奖。2011年,他被评为“莲花中学先进教育工作者”。今年4月,他又在铁岭县莲花中学700人的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做为唯一候选人参评“铁岭市师德标兵”。生命虽短暂,但应迸发炽热的火花。教师的岗位虽平凡,但他却无怨无悔。刘立江同志用他的执着追求点燃每个学生渴求知识的激情,用无私的奉献收获桃李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