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现象

时间:2019-05-13 10:3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美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美现象》。

第一篇:最美现象

“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近两年以来,“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等“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在各类媒体上频繁涌现,“最美”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人民群众对他们的赞美和推崇,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社会风尚和价值的一种企盼,对社会道德和良知的一种期许。“最美现象”从开始的一株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形成“美”的种子随风飘扬、处处生根、生命力极强的“蒲公英效应”,持续释放巨大的“正能量”。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就是学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最美现象”的出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最美人物”是新时期的时代英模,更是引领人心向善的时代楷模。“最美现象”中的“最美人物”以他们的“最美”行为,引领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向,更见证着时代英模的榜样示范作用。

“最美现象”倡导了仁爱助人的善良人性。仁爱向来被视为是“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被列为诸德之首。仁爱是人类抗御痛苦、磨难、不幸的德性原则。正是人性中仁爱善良的德性,使我们彼此关切、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并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最美人物”用最朴实的方式昭示:只要心存善念,并在关键时刻将善念转化为一种善行,人人都可以成为“最美”。

“最美现象”弘扬了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岗位、敬业与责任,是对职业的责任、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有了这种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变为身体中的一种本能,才能使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超越惰性、自私、懦弱,习惯性地做出职业反应。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事迹,但背后却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在震撼着我们。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敬业责任的职业素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责任意识的伟大。

“最美现象”彰显了奉献牺牲的英雄气概。奉献牺牲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有人奉献、有人牺牲,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他们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奉献了热血和生命,他们是托举当代文明的伟大力量。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下不断彰显、不断传播,始终是引导社会价值导向、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光辉灯塔。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思想需要先导。当代中国,正在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富有开创的伟大事业,正在全力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富于创造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需要先进典型而又产生先进典型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时代标兵而又产生时代标兵的实践,这是一个需要英雄模范而又产生英雄模范的事业。“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婆婆”陈贤妹、“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卫士”高铁成、“最美的哥”李泽勇等,用自己的爱心和善行,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在危急时刻作出了英雄壮举,在生死关头展现了人间大爱,在舍生取义中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感动了全社会,感动了全中国。正是千千万万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汇聚成了向上向善、崇德尚义的时代主流;正是亿万人民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热潮,形成了社会进步的靓丽风景线。

同时,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他们或在平凡之中默默坚守,或在关键时刻毅然择善,用爱心和壮举提升了道德的高度,树立了德行的楷模,为全社会标明了道德追求的方向和刻度。信息办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内涵变得具体生动,看得见、摸得着,让人民群众可信、可学。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一个楷模、一种导向。正是因为我们社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正是因为我们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不断开展思想教育,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了更为广泛、更为迅速的传播,从而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蔚为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平凡的感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出版);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等。

杭《打造道德高地

第二篇:最美现象

“最美现象”的伦理价值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4日 00: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汪荣有

宁波“四女救老”引出“爱的搜索”

浙江宁波一名老人日前遭遇车祸,一时间生命垂危,好在路过的四位姑娘联手急救,“四女救老”的温情为老人赢得了关键的抢救时间。老人获救后,家属向各方发出“寻人启事”,搜寻四位消失在人群中的“好姑娘”,又引发了一场对善良和温暖的“爱的搜索”。

这是救人四姑娘中目前已找到并核实身份的三位:宁波一家服饰店营业员褚伟娟(上图)、从安徽来宁波务工的王赛珍(中图)和宁波鄞州人民医院护士刘丽兰(下图中)。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摄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一重要宣示,将把道德模范宣传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一段时期以来,“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等“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在各类媒体上频繁涌现,“最美”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人民群众对他们的赞美和推崇,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社会风尚和价值的一种企盼,对社会道德和良知的一种期许。“最美现象”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蕴涵了丰厚的伦理价值。

“最美现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内含了共同理想与职业精神的有机统一、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机统一、传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现代社会美德的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伦理要求的生动展现。

“最美现象”践行了共同理想与职业精神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劳动分工、不同社会职业中承担自己社会责任的过程,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就是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平台。“最美人物”立足本职,不断地为实现共同理想添砖加瓦,把实现共同理想的思想,落实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上;把实现共同理想的实践,落实在做好本职工作中。“最美现象”反映的这种职业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最美现象”践行了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就要维护人民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就要服务人民群众,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提升人格、完善道德,实现人生价值。人们从“最美现象”中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就是人民的价值,每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财富多少,都可以做一个对人民有利、有益、有用的人。

“最美现象”践行了传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现代社会美德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不是隔断历史、隔断传统的,而是在充分汲取民族道德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美德。“最美人物”展现的许多事迹和品德,如仁义友爱、忠诚奉献、推己及人、助人为乐等,既是现代社会美德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体现,在他们身上,实现了传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现代社会美德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最美人物”虽然职业迥异、事迹不同,但他们身上处处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崇高品质,洋溢着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正是有了这样的崇高品质,他们才能在生死关头勇于伸出援手,做出不平凡的善行义举,把希望带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真情献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扬善祛恶、尚美弃丑;在道德修养中追求崇高、坚守信仰、完善人格,以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最美现象”引领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

时代英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值得人们学习和尊敬的典型人物。“最美人物”是新时期的时代英模,更是引领人心向善的时代楷模。“最美现象”中的“最美人物”以他们的“最美”行为,引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取向,再次见证了时代英模的榜样示范作用。

“最美现象”倡导了仁爱助人的善良人性。仁爱向来被视为是“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被列为诸德之首。仁爱是人类抗御痛苦、磨难、不幸的德性原则。正是人性中仁爱善良的德性,使我们彼此关切、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并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最美人物”用最朴实的方式昭示:只要心存善念,并在关键时刻将善念转化为一种善行,人人都可以成为“最美”。

“最美现象”弘扬了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岗位、敬业与责任,是对职业的责任、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有了这种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变为身体中的一种本能,才能使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超越惰性、自私、懦弱,习惯性地做出职业反应。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事迹,但背后却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在震撼着我们。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敬业责任的职业素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责任意识的伟大。

“最美现象”彰显了奉献牺牲的英雄气概。奉献牺牲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有人奉献、有人牺牲,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他们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奉献了热血和生命,他们是托举当代文明的伟大力量。

“最美现象”彰显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自觉

道德自觉反映了道德主体对于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反映了道德主体引领社会进步、提高精神境界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最美现象”在以下四个方面彰显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自觉。

“最美现象”彰显了道德主体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自我认同。中华民族高度重视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最美现象”无一不是对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当代表现形态的科学概括,说明道德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道德文化内涵丰富,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已经成为民族的血液,得到我国人民的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

“最美现象”彰显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自主。通过对“最美现象”善行义举的盘点,可以发现,“最美现象”的产生,是多方自主合力产生的结果。首先是“最美”行为产生的自主性,普通民众以个人亲身的行为,自主自愿地践行“最美”,他们不是为了被发现、不是为了被传扬、不是为了得回报,这些英雄都是凡人,他们的义举没有什么私心;其次是“最美现象”发掘的自发性,公众以敏锐的触觉发掘“最美”,网友们自发地参与到发现美、传播美、弘扬美的队伍中来;再次是“最美”事迹宣传的自觉性,网友们盛赞英雄,数百家媒体继而跟进,媒体以自身的平台自主自觉宣传和传播“最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热烈互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主动传播和弘扬正面的信息;最后是对“最美人物”表彰的自为性,政府和社会自主自为地对“最美人物”进行表彰和奖励,强化了“最美”效应,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共鸣。

“最美现象”彰显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自省。道德自省要求道德主体有一种主动反思自身道德的优点和弱点,具备发扬优势、克服弱点的能力。毋庸讳言,我们所处的年代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年代,道德失范、好人难做,似乎正在成为社会大众的“集体痛”。但是,一些坚守的平凡人们用自身的行动告诉我们,这个年代依然充满阳光与希望。人们对“最美现象”的激赏,既是一种对真善美的渴求和呼唤,更是一种对当前道德现状的反思和自省。通过这种自省,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虽然现实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但这一定不是社会主流,不能因为一两件不好的个案而停止求真、求善、求美的脚步;虽然我们不知道救人之后,会不会被反咬一口,但我们能够做到问心无愧、良心得安,这比简单地寻找不救的借口,更有生命的质量和存在的价值;虽然社会很浮躁,但人们对善良人性的渴求和对道德良知的向住,一直没有被埋没掉。“最美现象”所激发的民间向善潮流,是涤荡当前信仰缺失、道德失范沉疴的良药。多一些向善的信仰,多一些仁爱的义举,就会培植更健康的社会生态,社会才能更美好。

“最美现象”彰显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自励。“最美现象”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流,证明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坚守,说明了我们社会的“正能量”在聚集,道德力量在增长;“最美人物”是时代需要,发掘、传播、表彰、弘扬“最美现象”的过程,是一次全社会的道德确认过程。“最美现象”对人们的激励作用主要有:一是激励人们做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才能尽心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无怨无悔地奉献社会。二是激励人们做有道德的人。道德建设,需要社会成员互相启发、互相激荡、共同提高;社会核心价值,需要靠培养、靠觉悟、靠相互影响和代际传承。只有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参与,道德建设目标才能实现。三是激励人们做有正义感的人。如果没有正义感,没有讲公道、讲正气的社会氛围,大家都对不道德和丑恶现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最终受害的可能是自己。

(作者:江西工程大学副校长)

第三篇:最美现象

“最美现象”

最近一个时期,“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在各类媒体上不断涌现。赞美,没有号召。它来自百姓的由衷感叹。“最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妨就把它叫做“最美现象”。

如何看待好人不断出现的现象?任何一位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叫好、喝彩。

这些平民英雄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哪怕是最挑剔的网民,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语言赞扬这些好人。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一个又一个“最美人物”被连续推出。

如此高的重复频率,自然而然。只要网上出现这样的人物,有声有色的传播便再次展开,由网络而电视而电台而报纸,由媒体传播而政府参与而社会团体响应,共同把一个又一个“最美”人物推向全社会。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首先是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当前,社会五光十色,究竟哪一种价值观应该弘扬?“最美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其次,“最美”人物是时代需要。“最美”都是群众命名的,发现最美人物的过程,就是一次全社会的道德确认的过程。

其三,说明我们的社会正气在上升,道德力量在不断增长。“最美现象”的广泛群众基础是不容否认的。

全社会都来发现和传播“最美”,也是一种文化自觉。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核心价值的发扬光大要靠培养、靠觉悟、靠信念,靠相互影响和代际传承;道德规范需要全社会共同认可,共同遵守;道德建设需要社会成员互相激发,互相认同,共同提高。只有全社会的主动参与和实践,道德建设目标才是可望可及的。

第四篇:最美现象 的思考

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

(一).功利主义的驱使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有句话说道“上下争利,国将危矣”。这句古训归根到底在一个“利”字。利可以指金钱、权利、功名、也可以指一些便宜、好处等。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可以昧着良心踩在别人的身上追逐名利、践踏道德。一些社会学家把道德滑坡归结为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人的价值观发生转变,道德观念的迷茫,道德判断失去方向。由此,社会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越来越多的人,搬出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从而丧失责任心,负责任的氛围也就无法建立起来。社会正在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由此导致人们责任心的丧失。一个丧失责任心的民族,是走向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是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功利主义使得人们公德淡漠。公民的劣根性:自私,愚昧;多疑,冷漠。导致了我们社会道德的进一步缺失。如今的人们只是对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讲求道德,一旦进入陌生的环境、进入公共的领域,人们就变得冷漠、不知道关心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热情帮助始终持有怀疑的态度。在这里人们拥有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面对乞讨者,人们不再伸出自己的手,面对受伤的人,人们不敢走近一步,怕连累自己。我们已经在道德滑坡的环境里越走越深,我们的国民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不能正确的分析具体的情况,已经处于道德规范的迷茫期,困惑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坚持自己原有的价值观?那些冷漠的人,就是价值体系正在发生转变的人,就是道德判断上迷惘的一群人。由于公民文化的有待于提高,他们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他们走向那一边将对社会公德的发展与否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道德教育滞后--正面教育导向不明,反面警示教育不彰。

道德教育滞后主要表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在学校,教育过于功利性,关注的重点更多的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忽视了学校的育人功能,致使学校德育教育滞后,学生德育水平底是“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方面,我们从小接受的道德观念都是父母传输给我们的,而父母的道德观是他们的父母灌输给他们的。如果父母自身的道德素质不高,不懂得教育或教育方式不足,就会影响下一代的品德素质。况且在当前社会,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和事业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能开发,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没有意识到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方面,德育教育空白无力,没有形成主流,另一方面社会在对优良的道德行为、典型道德模范宣传不足。

道德滑坡现象的成因

我们中国人的道德观一直以来都是有些问题的。只是以前没有爆发到连及全国的态势。所以虽然有时为一两件不道德事件感到唏嘘,但很少人会检讨自己的道德品质。在2011年热热闹闹的全国大讨论快结束的时候,我也来分析分析这种种事件的原因。

首先不能少了中国人五千年来代代继承发展的“国人劣根性”了。中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五千年来传下的当然不仅仅是优秀文化,性格中的劣根性也顽强的保留了下来。下面我就大致概括了中国人的某些沿袭的心理习惯。

1、旁观心理。中国人大都是“看戏的不怕台高。”世上许多事,不论事好事坏,好像与自已没有多大关系,自已只管袖手旁观,像看戏一样。如果事情好了,自已自然要有一份,事情

要是不好了,自已也只不过是个旁观者,与自已也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在中国,看热闹的多,真正能站出来仗义执言的少。就算有人出来仗义执言,也往往得不到帮助。为什么?因为人们只不过是来看戏的,是旁观者,戏中人的悲欢自然是与看戏的没有什么关系的。相反,如果一个旁观者一定要去关心戏中人的生死,那便是看戏人入戏了,倒是要被别人笑话的。这种心理在2011年中被无限放大了,道德滑坡后那么长一段时间,这种心理占据了全中国人脑子的全部角落。比如扶老人,别人不扶,我也不扶;比如被无赖,心里骂一声活该,谁叫你多管闲事,现在被狗咬了吧,再在心里默默感叹社会风气的不好,这件事也就勾去了。

2、从众心理。中国人很聪明,老想着吃水不用挖井的好事。凡事不出头,等别人造出规模来,跟着别人跑就是。为什么呢?因为走在前面总是有风险的。不是“枪打出头鸟”嘛,不是“出头的椽子先烂”吗?为了不被枪打,不先烂掉,便都争着做缩头乌龟。对于出头的人他们有两种态度。如果出头失败了,被抓起来了,甚至要砍头了,这缩头乌龟们便得意起来:你看,我说吧,没有好结果吧?要是出头的成功了,这缩头乌龟又会争着去表忠心了,并准备好了斥责别人当缩头乌龟的说词,以此表明自已其实也具有出头的勇气与智慧。即使错了,大家都错,我错了也不吃亏。要是我不从众,要是大家都对了,我一个错了,岂不是亏大了。仿佛这错与对,因为人数的多寡,倒显得错与对也不是原来的错与对了。在2011年,不干好事的人太多了,别人不做,我去做会不会太显眼,在中庸思想培训下的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选择去做出头鸟的。这是社会的悲哀,做了出头鸟的通常下场真的不是很好,扶起小悦悦的婆婆,最近听说她被雇主辞退了,原因就在于他们嫌弃她惹来了很多记者。如果不改变整个社会气氛,那寥寥几个是不是有一天也会消失掉呢?

3、狗苟心理。只要能活着,不怕付出任何代价,也可以不要活着的质量,只要活着,怎么样都行。只要活着,即使是一只丧家狗吧,也总有阔起来的可能的。虽然在口头上,中国人对狗的生活态度很不屑,甚至把很多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屑一顾地贬斥为“蝇营狗苟”,但很多中国人,却是很熟练地掌握着狗苟的技巧,一有机会,就狗苟起来。比如说,婆婆被人撞了,撞人者逃跑了,幸好遇到了好心人,被送到了医院。按理说,这个老人该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好心人了。但撞人者跑了,不仅感谢好心人的费用无法落实,就是这医疗费也没着落了。怎么办呢?抓不到撞人者,救人者不在这里吗?那就让救人者救人救到底吧,指这救人者就是撞人者,要他负担一切。凭着中国人的聪明,理由是好找的:不是你撞的,你干嘛救我啊?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人啊?虽然良心是没有了,但到底解决了医疗费用,也算运气不坏。类似这样的事多哪!只要对自己有利,能让自已过得好,管他什么道德啊、良心啊,使劲地编吧!当然,除了国人难以根除的劣根之外,各种新近产生和传播进来的思想也是原因。在痛骂传统糟粕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新鲜主义对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必须正视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不能再一叶障目了。

助人即助己

一群退伍老兵凭借举手投足间即可做出的小小好事为自己赢得了充足的客源,从而成就了永和豆浆的快餐神话。正应了刘备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丝小小的善意,一点不经意的帮助,往往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故曰:助人即助己。

不经意间的助人,是冥冥之中为自己的成功埋下的伏笔。你的小善可能是不经意间插下的树枝,待你仰头时已化为浓荫,为你遮蔽酷暑;你的小善可能是你随手撒下的种子,待你回头时已开出满树繁花,供你闲时欣赏。佛说:善缘无处不可结。不要吝惜自己的帮助,今日你助人,他日自有人助你。

善意莫吝啬,助人即助己,今日你为他人的成功铺路,明日自有他人为你的辉煌奠基。复旦大学的校父马相伯早年大力庇护遭受迫害的青年学生刘颖,力排众议,将他收为弟子,对他惜之爱之教之导之,送他赴法留学;多年后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时任政府教育局高官的刘颖竭尽全力地相助,力排众议,于乎事必躬亲,使这所闻名中外的大学在短短几年内便蜚声上海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马相伯的博爱,也是刘颖的感恩,曾经不遗余力的助人成功,换来了今朝自己前行路上的一片坦途,让人不禁感叹:助人必助己。

援手莫犹豫,助人亦助己。今日你伸手助别人渡过难关,明日自有人在风雨中为你撑起一把伞,在严冬中为你送来一炉炭。钱钟书早年闲居上海,生活窘迫,几乎无以为继,是黄梁声导演及时送来了杨绛的剧本费,助钱家渡过难关。多年后黄梁声女儿的导演生涯陷入末路时,又是钱老在众人的惊诧声中把《围城》的剧本授权给她拍摄。这是钱老的操守,也是黄梁声的仗义。谁人不曾遇到过风雪,谁人不曾经历过严冬,当你身陷黑暗迷茫,向你伸出手的,往往是那你出手相助过的人。

龙应台说:“只有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在社会中传扬,这才是一个温暖的社会,否则我们都会在黑暗中苟活。”活在当下,我们更应当拒绝冷漠,伸出援手,扶一把倒地的老人,帮一把困窘的乞人,只有这样,当你老了,穷了,困厄了,或许有人能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助人即助己,这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人生操守。

关于中国人道德现状的思考

道德一词,追溯到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老子所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什么是道德呢?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他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易形成共识。道德的基础“不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而是对整体的幸福,对部落、民族、阶级、人类的幸福的追求。这种愿望和利己主义毫无共同点,相反地,他总是要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的。”(普列汉诺夫)

道德是维持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它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稳定。道德的堕落会使一个社会的人际关系陷入可怕的分崩离析的状态中,将会严重地阻碍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那么,中国公民现行的道德现状如何?以我的观察,很糟糕。各种有悖人性的事情都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首先是三月份,地沟油事件,中国人一年吃掉300万吨地沟油,毒性百倍于砒霜;接着,8月;河北、山西、天津等地查出百余吨含三聚氰胺奶粉

8月;南京龙虾批发商曝洗虾粉内幕:已出现四五年。龙虾食客肌肉溶解事丅件

9月;国内知名山茶油“金浩茶油”含致癌物苯并(a)芘超标湖南质检官员称是为维持稳定一直未曝光

10月;商贩用药粉清洗稻田蟹冒充大闸蟹,被洗蟹粉洗过的普通稻田蟹和河沟蟹成了干净漂亮的大闸蟹。所谓的“洗蟹粉”其草酸含量比“洗虾粉”更高、更毒

11月;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远山乳业生产的“乳酸玉米奶”三聚氰胺超标

12月;北京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调查发现,超过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官方检测数据合格率却高达97.73%。一个小学生都能发现的问题而我们的职能部门却不能发现

等等等等,这些震惊中国的食品事件,一一反映了中国人道德底线的缺失,从小婴儿到半百老人,都遭受着毒害。不单单是食品方面,还有寒人心的的挟尸要价事件,不禁我要问:中国人是怎么了?

校园里,教室里,纷飞的白纸片,白塑料袋;厕所,课桌上,令人犯恶心的涂鸦;公交车上,寥寥数人的让座;有人要恶搞红色经典电影;有人在拿雷锋的爱情大做文章;有人在骂鲁迅;有人开办了“糙女俱乐部”,在里面可以任意说脏话;有人因为妻子出走就报复社会,破坏京九铁路。我们的国人变得麻木、自私、冷漠、无情,廉耻之心在许多人那里逐渐的淡化,甚至消失,人们变得越来越无所顾忌。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十年“文革”对道德法则的破坏;二十年改革开放西方各种思潮涌入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沉渣的泛起;中国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忽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的腐化和堕落,直接助长和推动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盛行。

“文革”时期,黑白颠倒,是非颠倒,善恶颠倒。人们之间互相提防,互相猜忌,又互相陷害。虽然“文革”已经过去三十年了,但是这种后遗症却仍然存在着。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教育,德育教育在我国根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老师,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即使开课的也多半是随便讲讲,应付而已。

导致道德堕落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我们一些官员的腐化和堕落,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风吹草动”可见其对下面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胡锦涛书记的“八荣八耻”又在重新唤醒人们的道德观。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决定了未来中国道德延展方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同在的21世纪,在中国生产力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当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关心国内外发展形势。但,其道德思想与道德行动有脱节现象,校园内不文明现象常有发生,吃过的早餐垃圾不带出教室,厕所,桌面文化的扭曲盛行。

由于社会教育乏力和家庭教育的失控,中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市场运作和法规秩序尚不健全,和谐、公平、公正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同时,家庭教育一方面大学生大部分住校,远离父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基本脱节;经济对大学生思想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困难。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大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就业的热点目标,祖国意识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造成了大学生道德思想与道德行动有脱节现象的出现。

中国得到的现状就处在这种状况,糟糕但在不断完善中,“最美现象”对道德相对主义的超越

“最美现象”展示的是道德正能量,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以及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的超越。虽然近年来媒体披露的道德失范事件越来越多,但是,面对多样化的现实社会道德现状,不能轻率地用“道德滑坡”这四个字来作出简单的、不科学的概括;同样,也不能因为出现了如此多的最美人物和最美道德事迹,就认为社会的道德状况已经“回归”到理想的状态。道德和良心在中国社会从来都没有缺失过,它们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最美现象”并不是道德的“制高点”,而是社会常态化道德生活的反映。“最美现象”说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遵守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道德规则,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最美教师”张丽莉做了一个教师该做的事情、“最美司机”吴斌做了一个司机该做的事情,他们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尽到了应尽的道德责任,他们的行为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并感动千万人,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能真正做到恪守职业精神,而是得过且过、马虎应付,有些人甚至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在现代社会,所有职业岗位都是平等的,岗位从业人员的人格也是平等的,每个人以微笑、真诚的精神面貌,各自做好本职工作,按职业规则办事,在岗位上为他人服务,并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相互信任、彼此服务,塑造良性循环的职业生活秩序,就能形成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温馨和谐的社会道德环境。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有人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积重难返、很难解决。的确,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不可能期盼短时期内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对社会道德的改善持观望或失望的态度。

遵守职业规范、做好本职工作,是从业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职业岗位上做好自己的那一份工作,那么社会的道德生活秩序就会朝良善的方向转化。那些英雄式的道德典范理应得到全社会的赞赏,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平凡的职业岗位既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平台,也是他们服务他人的场所,普通人的平凡行为同样应该得到鼓励。面对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虽然个人的道德力量是微弱的,然而,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又需要每个人道德力量的积聚。因此,在对不断改善民生、努力保障公民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提升各级政府和官员在公众中的道德形象怀有期待的同时,每个人应坚守自己的良知与道德底线,从践行微小的道德行为做起,释放个人道德的正能量。

第五篇:“最美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最美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最美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从杭州实践探讨思想道德建设规律 2013-06-24

钟 一

党的十八大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近年来,杭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来抓,积极探索建设规律,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涌现出“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爸爸”黄小荣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使“最美现象”从一个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在增强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中较好地发挥了正能量作用,为扎实推进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一、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性,让“最美现象”更有说服力 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嬗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80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000美元,社会道德体系赖以生成的实践基础和时代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必须立足时代要求、顺应群众期待,既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也要考虑思想道德建设的广泛性;既要关注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更要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的引导性,切实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感染力、说服力,用鲜活的事实来释放思想的光芒,诠释道德的力量,凝聚追求真善美的社会共识。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思想道德建设最大的现实基础。改革推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主体和道德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开放使中外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也意味着再也不可能关起门来搞思想道德建设。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环境,杭州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和灵魂,以“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为总抓手,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党的节日、国庆等革命传统节日,1至12月分别确定“民生、礼仪、诚信、感恩、奉献、关爱、信仰、责任、科学、爱国、创新、和谐”等12个关键词,每月推出举办一次主题讲座、组织一次互动讨论、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等“三个一”活动推动核心价值通俗化,面向全社会征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推动核心价值具象化,在城市、农村、社区、行业、街区、企业、院校等各个领域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系列表述与构建活动推动核心价值普及化,使得深植于群众心中的感恩、奉献、诚信、互助等美好情感得到进一步激发和升华,强化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巩固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最美人物”的竞相涌现以及人们发自内心的推崇赞美,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埋社会沃土、深藏百姓心中,只要有充足的阳光雨露,就会生根发芽、充分迸发、蔚然成风。注重文化浸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人们物质上富裕起来以后,最渴望的就是精神上富有。杭州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台《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构建“八大学习的平台”、10个特色学习港、百个国学传承基层点、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农村)等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家庭建设,加快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着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杭州还注重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通过研究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挖掘传统美德资源,通过宣传岳飞、于谦、张苍水等广大市民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品格,让人们在接受优秀历史文化熏陶中增强道德情感、获得道德体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美土壤”孕育“最美群像”。“最美现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浙江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体现了杭州的城市人文精神,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杭州以文化人的生动展现。

突出建设重点。我国社会道德主流是进步、光明、向善的,但也要看到当前思想道德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更要看到这些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杭州积极回应群众所呼所盼,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加大突出问题治理力度,以道德建设实际成效增强群众的信心,努力使抽象“道德之美”从“天上”回到“人间”,转化为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之美”。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酒后驾驶、乱闯红灯等问题,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率先打造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品牌。针对少数官员腐败问题,把加强干部德的考察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项目,制定实施《杭州市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也是思想道德建设赢得群众、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最美现象”受到群众欢迎,就是因为它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期盼和利益要求。

二、坚持思想道德建设的群众性,让“最美现象”更有生命力 人民群众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者。杭州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努力在弘扬“最美人物”中推动群众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让更多的人自觉投身思想道德建设行列,使思想道德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善于在群众中发现“美”。道德存乎人心,“最美”来自民间。人民群众离“最美”最近,也最有发言权。杭州始终扎根脚下这片道德厚实的土壤,时刻关注人民这一道德建设的主体,坚持在熟人中推荐好人、在生活中发现好事,积极探索地区性和行业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机制,在全市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在市级媒体推出“寻找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活动”、“发现最美杭州人”主题宣传活动,选树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人物。各行各业、各区县(市)乃至街道(乡镇)、社区(村)也纷纷行动起来,让群众评选身边的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受到普遍欢迎。近5年来,杭州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道德模范、8名浙江省道德模范、80多名市级道德模范和700多名凡人善举基层先进典型。着力在共振中倡导“美”。要让主流道德在多元道德价值取向中成为主导,关键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美心灵”与杭州的“最美风景”实现“同频共振”,让“最美群像”可亲可信可学。杭州的“最美人物”都是原汁原味的草根明星、平民英雄,反映的是街坊邻居的真实生活,体现的是朴实无华的价值追求,没有刻意的“导演”和“修饰”,因此也具有更强的感染力、生命力和传播力。杭州在选树“最美人物”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媒体、网络、口头传播等多个舆论场,在媒体安排重要版面和时段进行报道,在市区主要道路推出道德模范宣传“一条街”,在基层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巡讲、“身边的感动”杭州市道德模范故事汇、“道德大讲堂”等活动,使最美杭州人的事迹和精神深入人心,发挥滋养民众心灵、净化社会风气、引导向上向善的作用。

主动在实践中培育“美”。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的是观念,塑造的是精神,树立的是风尚,更需要做得扎实,务求实效。杭州坚持知行合一,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身体力行、积小成大,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为家庭谋幸福中提升人生境界,着力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道德氛围。比如,在全国首创“邻居节”,通过开展敲门日、互助日、健康日等活动,推出“网络邻居节”、“寻找当年老邻居”及评选好邻居等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进一步弘扬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围绕倡导文明言行、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先争优等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公民爱心日”、“百万市民清洁大行动”等活动,着力推进市民文明规范养成。

三、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创造性,让“最美现象”更加常态化 思想道德建设是常做常新的事业,创新是推进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杭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工作载体、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思想道德建设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努力让“最美现象”不仅从“盆景”成为“风景”,而且从“风景”成为“风尚”,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强音。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思想道德素质在生活中更多表现为群众个体自发自觉的行为,但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却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引导培育和社会各方的齐心呵护。杭州始终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建设文化名城、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思想道德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局面。去年,杭州出台城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研究和探索建立道德建设监督干预机制,定期组织对影响道德风尚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议,努力使之既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追求,也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转化为社会普遍遵循、具体可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继续加大财政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团体、组织、个人和其他社会民间力量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大见义勇为基金奖励力度,鼓励设立民间道德奖励基金,完善各类先进典型关爱帮扶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正确价值导向。

推进工作载体创新。思想道德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坚持把群众参与道德实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紧贴人民所思所想,不断创新实践载体,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心灵共鸣,使群众主动接受、积极参与并自觉践行。杭州连续多年在全市开展十大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十大美德·阳光少年、感动杭城十佳优秀教师、十佳好婆媳、十佳公务员(工作者)等“十个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和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相继开展“文明出行、杭州先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携手1+

6、文明进万家”、“春风行动”等道德教育实践和公益活动,大力倡导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目前有86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70多万名志愿者活跃在杭城,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亮丽风景线。

推进方法手段创新。思想道德建设,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主动创新选树典型、宣传榜样、弘扬“最美”的方法和手段,用身边的“最美”激发群众对美的追求,才能在实践中扬善惩恶、升华境界。在对“最美人物”的宣传中,新闻媒体充分遵循新闻规律,既没有拔高也不溢美,朴素平实,深得人心。特别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道德建设新平台,运用微博等新载体传播和弘扬道德文化,取得明显效果,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以杭州“最美人物”为原型,组织创作了《最美妈妈》、《一分十六秒》、《背着妈妈上大学的刘霆》、《毛陈冰:千里走单骑 流血不留名》等一大批文艺作品,通过多样化的题材体裁、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多侧面、立体式、真实性地刻画道德模范,以丰满、亲切、生动的艺术形象打动观众和读者,更加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时代发展无止境,人民对“最美”追求无止境,思想道德建设无止境。只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不断探索和深化思想道德建设规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最美”因子必将在杭州大地上持续放大,核心价值必将在时代潮流中充分彰显。

下载最美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美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山东公务员面试热点:“最美”现象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山东公务员面试热点:“最美”现象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面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山东公务员面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

    2014年四川公务员申论热点:“最美”现象

    2014年四川公务员申论热点:“最美”现象 【背景链接】 2013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危急时刻,28岁的......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现象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背景链接】 2013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危急时刻,28岁的女教......

    专题 关注最美现象 传递社会正能量

    专题 关注最美现象 传递社会正能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律义务。 2了解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具有双重性。 3知道思想道德建设......

    2014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最美现象

    四川中公教育咨询热线 2014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最美现象 【背景链接】 2013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

    “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班级:2010级金融三班 姓名:徐红强学号:20100212363“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

    热点专题六、弘扬雷锋精神“正能量”(最美现象):

    热点专题六、弘扬雷锋精神“正能量”(最美现象): 第一部分 时政背景 1. 1963年的3月5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发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每年的3月5日已成为学习雷锋纪念......

    面试备考2014成都公务员面试热点:“最美”现象(共五篇)

    四川中公教育咨询热线:028-82005700 最新消息速递: 201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成绩排名 2014年四川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免费阅读201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公告 面试备考攻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