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象

时间:2019-05-13 09:3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现象》。

第一篇: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2012文化热点关键词

岁末年终,又到了盘点的时间。回望2012,文化热点多不胜数。这一年,新媒体继续高速发展,信息交互日益加强,大众愈来愈感受到文化对社会生活、社会风尚所产生的强大的牵引作用。我们梳理出15件今年“最热”的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重新审视它们的发生、发展以及影响,力图用记忆勾勒出2012年的文化面貌。

莫言获诺奖——传统文学创作重返公众视野

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宣布将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这一结果不仅令中国文学界多年的 “诺奖情结”得以释怀,更在全国掀起一股“莫言热”,重新点燃了中国读者对传统文学的激情。莫言的代表作《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成为读者抢购的目标,其中,《蛙》一书更是长期占据各类图书排行榜的首位。

与此同时,与莫言同时期的当代作家,包括苏童、王安忆、贾平凹、阎连科、张炜等人,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发展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创造了一个契机,使更多的人愿意走近文学、认识文学并热爱文学。

《中国好声音》——高品质节目成普遍需求

2012年的夏天因为《中国好声音》而显得格外“热”力四射。这档以“励志”、“专业”为标签的音乐节目,邀请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大著名歌手担任导师,网罗一批集梦想与才华于一身的年轻音乐人,为中国电视音乐节目树立了新的高度。

当下,电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观众对高品质节目怀有强烈渴望。《中国好声音》坚守音乐精神、追求节目品质的做法是其赢得好评的关键因素。并且,节目中展现出来的平民情怀、草根意识和情感力量,也使它具有了不同于一般选秀节目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2012年最热门的全民话题之一。

《甄嬛传》及“甄嬛体”走红——“宫斗戏”热引发深度反思

若要评选2012年度最红电视剧,《甄传》一定位列前茅。这部电视剧于今年年初上星,收视率一路看涨,话题十足。宫中一众妃嫔的尔虞我诈被勾连至现代职场,观众大呼甚有共鸣。而由剧中台词衍生出来的“甄体”也风靡网络。

一方面,舆论对《甄传》在制作方面的成功之处表示肯定。但另一方面,舆论也针对它所传递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核以及对历史文化造成的影响,提出质疑:如果以争斗为主题的电视剧成为观众精神食粮的主菜,如果戏说成为电视剧诠释历史的惯用手法,那么,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不令人感到焦虑。

第二篇:浅谈三种文化现象

浅谈三种文化现象

现象一:快餐文化

尽管说经典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少数。但如果不是从小就有读经典的习惯,而是到一定年龄了想读经典就不是容易的事了。毕竟经典也有很多啊!于是市场为了迎合这一要求,出版了很多名著速读一类的书籍。这类书往往只是概括了原作的故事内容,对于原作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是不能很好的表达的。因此有条件的人就不要读这样的书。这有条件的人指的是学生。学生就是要专业地学习,而所谓应试教育的压力不能成为不读经典的理由。比起有工作有家庭的人们,学生还有寒暑假,所以不会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因此作为学生应当好好地看一些完整的名著,而不要贪图阅读速度和数量就读得没质量!而对于有工作有家庭的人来说,读完整的名著需要的时间显得太长了,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就可以看看速读名著。这样比起因为没时间就完全不读要好很多。

现象二:草根文化

现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个人博客、个人空间一类便是草根文化。网络的特点是信息爆炸以及匿名,它最大限度地容纳了这种草根文化。在网上散布草根文化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因为青少年往往希望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形象能为人所知。于是在网络上写日志贴照片。然而网络本身没什么识别功能,它不是编辑部,不能做出筛选。不能说网络上的全部是草根文化,但绝大多数是非学术性的。这其中大量的多数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无病呻吟的文字进入了年轻人的视线,导致了恶性循环。年轻人中逐渐出现的浮躁风与这种草根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网络是大众的,草根文化是不可能被摒除的,这就要求现在的青少年要能够适当的抵制草根文化,懂得取舍。正确对待草根文化,可以进一步优化教育,这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事,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责任。

现象三: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现在所流行的文化。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形成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流行时尚,被当代人追捧和迷恋。对于流行文化是不能一概而论的。确实,大多数的流行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它们仅仅是随波逐流,没多少值得品味的地方。但依然会有少部分的流行文化,它们别具一格,它们内涵深邃,它们代表了一代人的心声,它们滋润了一代人的心灵,即使让它们回到过去或是飞向未来,在任何国度任何民族他们依然带给人们启迪!这样的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洗礼才形成经典。其实现在的经典不正是从曾经流行开始的么。即使不足以成为经典,流行文化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比起其他时代的文化,它更具代表更有时代特征,它表现的是真我,它诉说的是一代人的执着和狂热。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经典与流行,没必要把经典过分包装,也没必要把流行染上古铜。当然,对于一些糟粕的流行当代人应当有自己的选择和思考,不要随大流。

第三篇:诸葛亮文化现象

诸葛亮文化现象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沉,已形成一种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关于诸葛亮,除史传记载外,有传说故事、论赞诗文、话本戏曲、小说评话、绘画雕刻、名胜古迹、祠庙祭祀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一文化现象的影响,也从历史走向现实,从国内走向国外,从政治、军事、经济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日益扩大和深入。本文仅就其形式,成因及意义略作探讨。

1.诸葛亮文化现象的种种形式

诸葛亮文化现象表现形式虽多,而其本源,或者称为源头,无疑当是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引。《三国志》书中除《诸葛亮传》外,提及诸葛亮的地方还有55处之多(含裴注,见《三国志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引把诸葛亮的生平、业绩、道德、情操都记录了下来,以后的各种诸葛亮文化现象,都是以此为母体发展和衍生的。

不少学者指出,裴松之注引中的“七擒孟获”、“大星殒落”、“死诸葛走生仲达”等,带有传说的性质。这说明,在诸葛亮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已开始在民间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的流传、加工、改编和创造,诸葛亮的传说故事日益丰富和精彩。根据目前出版的《三国外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三国人物别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出版)、《三国名人传说》(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诸葛亮传奇》(陕西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诸葛亮的传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等书统计,关于诸葛亮的美好传说故事已达150个之多,流传地区也很广。这种民间口头文学形式,是诸葛亮文化现象生根发展的肥沃土壤。

对诸葛亮的评赞在三国时代就开始了。蜀国的吕凯称“诸葛亮英才挺出”。(《吕凯传》)邓芝对孙权说:“诸葛亮亦一时之杰。”(《邓芝传》)魏国的刘晔说:“诸葛明于治而为相。”(《刘晔传》)贾诩称“诸葛亮善治国”(《贾诩传》)。吴国的大臣张俨著《默记述佐篇》,评论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优劣(《诸葛亮传》注引)。西晋的张辅著有《乐、葛优劣论》,专论乐毅与诸葛亮的短长,对二人作比较认识。其后,评赞诸葛亮的言谈文章不断。明末自称诸葛亮的三十六世孙诸葛羲、诸葛倬辑《诸葛孔明全集附评传》一书(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重印),搜集历代评论编为四卷。清代张澍编的《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辑录了唐代及唐以前评赞诸葛亮的文章,编为二卷。可惜搜录得都不全。由于目前没有关于诸葛亮论赞的专著,其数量难以精确统计。

从东晋桓温的《八陈图》诗开始,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歌就不绝于书,仅唐代就达40首之多。我曾经从自己搜集到的三百多首(下限为清代)中选出90首,辑成《历代咏赞诸葛亮诗选注》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我发现这些诗篇,凡诸葛亮的事迹和遗迹,无一不咏及;诗篇的作者包括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的各种人士,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一种罕见的现象。

关于诸葛亮的画像和雕像(或塑像)最早出于何时,不见诸记载,不过,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已绘有诸葛亮画像(见清赵冀的《石刻诸葛忠武侯像歌序》),宋代也有诸葛亮画像(见苏轼的《诸葛武侯画像赞》),还有《三顾草庐图》(见《大籁阁旧藏宋人画册》)。只可惜这些绘画作品没有保存下来。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有明代《三才图会》书中的孔明半身像和清代南熏殿藏《历代名臣画像》中的诸葛孔明造像。关于诸葛亮故事的绘画资料则十分丰富。元代的《三国志平活》和《三分事略》二书均为上图下文,插图中有许多关于诸葛亮故事的图画。多种明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清代刻本《绣像全图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诸葛亮故事的绘画。如明瓦历十九年刻本中有19幅,清代《第一才子绣像全图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一幅绣像和40幅插图。只是这些绘画都不甚高明而已。现在出版的几种《三国演义》连环画,都是出自画家之手,就已经进入较高层次的绘画艺术的领域了。

唐代四川的武候祠内已有诸葛亮的塑像。杜甫诗中有“宗臣遗像肃清高”,武少仪的诗句“武候神像俨如存”等,就是明证。宋代的朱熹曾立孔明木刻像在白鹿山洞内(见《坚瓠余集》卷四引《闻见杂录》)。其后,各地陆续兴建的武候祠庙内,均有孔明塑像。

唐代的“说话”,宋代的“讲史”,都有“说三分”的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关于诸葛亮的内容。“说话”和“讲史”后来发展成说书艺术,受到下层百姓的欢迎。由中央电台播出的袁阔成演说的评书《三国演义》,在那段时间曾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听评书三国故事热”,其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是最精彩的部分,倍受听众喜爱。

现存的元末明初的三国故事戏曲有54种,有关诸葛亮的剧目达15种之多。在近现代舞台上,三国戏特别多,有“数不清的三(国)列国(戏)”之说,而诸葛亮的剧目有59种(参见陶君起著《京剧剧目初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出版)。近现代各地还出现了擅演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的戏曲名角。

罗贯中所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把诸葛亮作为该书的中心人物。清初毛宗岗在评改此书后,著文说:“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历稽载籍,贤相如林,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度。在草庐之中,而识天下三分,则达乎大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罗贯中把诸葛亮描写成一个忠贞忧勤的丞相和神机妙算的军师,塑造为一个封建社会尽善尽美的经纶济世之土。《三国演义》小说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使该书成为诸葛亮文化现象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众多名胜古迹,是诸葛亮文化现象的一个特色。这些遗迹一部分为诸葛亮显迹所至而留下,一部分与他间接有关、甚至无关而为后人所附会。捡阅地方志,可以看到各地在历史上仅以诸葛亮命名的地名就上百。什么诸葛城、诸葛营、诸葛寨、诸葛堰、诸葛堤、诸葛井、诸葛洞武侯山、武候坡、武侯桥、武侯岩、孔明寨、孔明洞等等。关于诸葛亮遗迹之多,可以说是我国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自公元263年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为诸葛亮建庙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甘肃、湖南、山东、江苏、浙江、台湾等十二省的不少地方相继修建起一座又一座武候祠。历史上究竟有过多少武候祠,已经无法统计了。据有关地方志记载,清代在云南省有三十四座武侯祠,贵州省有十八座,而四川省有四十座。仅成都市一地,历史上先后就有过八座。直至今天,全国保存下来的,被列为保护单位的武侯祠也在十座以上。而且,不少地方的武候祠已形成赶庙会的风俗,每年定时举办祭祀活动。如台湾南投县的武侯祠,以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为诸葛亮生日,要举行祭祀活动三天,来祭拜者数万;浙江兰溪的诸葛镇,以农历八月二十三日为诸葛亮的生日,要在镇内诸葛祠堂举行仪式,办庙会,现又改为商品交易会。

诸葛亮文化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仅是主要部分。此外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表现形式。如诸葛亮在道教方面的影响,在阴阳八卦、星占术方面的种种形式等。根据文化学的定义,文化从结构和层面上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名胜古迹,祠庙建筑是物质文明的体现;而诸葛亮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少建树又属于制度文化;他在伦理道德、社会心理、民间风俗方面产生的影响则属于精神文化。诸葛亮文化现象的函盖面是比较全面的。

2.诸葛亮文化现象的主要成因

一个历史人物,能够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原因是多方面。诸葛亮文化现象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诸葛亮本人是一位杰出人物,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卓有成就。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出佐刘备后,施政治蜀,“外联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陈寿:《进诸葛亮集表》)诸葛亮一生的所作所为,使西南地区的政治清明,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这在客观上符合当时人民要求结束战乱的强烈愿望,对历史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诸葛亮死后,“黎庶追思”。百姓十分怀念这位清正廉洁、勤勉忠贞的丞相,留恋他给蜀地带来的安定繁荣。这种深切的缅怀,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唐代的孙樵说:“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唐文粹》卷五十五上,《刻武侯碑阴》)裴度到成都两年,耳闻目睹蜀人对诸葛亮的崇拜,他在武候祠祭拜孔明后撰文说:“蜀国之风,蜀人之心,锦江清波,玉垒峻岑,人海际天,知公德音。”(同上,《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尝碑铭并序》)诸葛亮的功德,如江水长流,如高山长存。因此,人们修祠建庙祭祀他,保护与他有关的遗迹,同时附会出大量的遗迹,一代一代传颂他的故事,以表达崇敬之情。

其次是社会政治的原因。在封建社会,为争夺皇位,父子兄弟君臣反目厮杀的事件层出不断。而诸葛亮身为两朝大臣,刘备在时,他竭忠尽智,为之奔走效力;刘备死后,他大权在握,独专朝政,辅佐其子更加兢兢业业,日理万机,南征北战,出将人相,慎始全终,直至殒身五丈原军中。他的忠贞十分难能可贵,倍受统治者的青睬,所以被历代君王树为典范,让臣子效法。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要求大臣房玄龄等“企慕及之”,学习诸葛亮(《贞观政要》第十六)。

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胸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乐于为君王所用。但是,昏君奸臣当道的严酷现实,使他们空怀建功立业之志,在具济世匡时之才。于是,他们撰文赋诗,把满腹幽怨借前代的明君良臣宣泄出来。杜甫咏赞诸葛亮的诗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前后写了十多首诗篇,深情沤歌诸葛亮,在高度评价诸葛亮的同时,又借古人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感心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在社会**之时,在外族入侵之际,人民渴求安定,需要精神力量。“《出师表》上留遗恨,犹自千年激壮夫。”(薛逢:《题筹笔驿》)在宋元时代,人民在反抗北方落后民族的侵略压迫时,为了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和多次北伐的精神中寻求力量,于是,编织出很多关于他足智多谋的故事,以激励抗敌御侮的斗志。

再次是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沉积在人们心里的价值取向,对诸葛亮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起的作用最大。

中国传统文化属伦理型文化,提倡人的最高需要是道德需要,人生的最大价值是道德价值,在道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时,它要求后者服从前者,推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观,就具有十分强烈的伦理化特征,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受这种价值观的制约和支配,人们在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论其好坏善恶,而不是根据业绩功过来判断其人其事在历史上的作用。以这种伦理型价值观对人物评判最为突出和典型的例子,可能要数三国时代的曹操和诸葛亮了。

诸葛亮与曹操相比,论才干,在理政、打仗、用人等各方面都稍逊一筹;论功绩,在政治、军事、文学等领域二人的贡献也相差一等。这些,在史学界是公认的。然而,千百年来,诸葛亮则得到过誉的称颂,名垂宇宙;曹操却屡遭贬斥,横遭唾骂。原因何在呢?一方面在于二人秉性品格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伦理观,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凝结于中国人心理中的传统价值观所作出的评价。

由于传统价值观的伦理化特征,中国人在评判人与事的是非时,总喜欢归为正反两类。例如忠与奸、正与邪、善与恶、仁德与残暴、信义与狡诈、廉洁与贪污、聪明与愚笨、勇猛与怯懦等等。在两者之间;人们又总是推崇前者而摒弃后者。三国人物也曾被归类,清代毛宗岗评改《三国志演义》,就称诸葛亮为“智绝”,关羽为“忠绝”,而曹操则成了“奸绝”。这种不好即坏的分类是片面性的,不过,它宣泄了一个民族强烈的爱憎感情。诸葛亮文化现象的形成,既是我们民族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也是一种文化认同。

3.诸葛亮文化现象的现实意义

诸葛亮文化现象是在1700多年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而且至今,这一过程并未结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每当在新的文化领域中有新的形式出现时,也会有新的诸葛亮文化现象出现。如电视连续剧《诸葛亮》、《三国演义》邮票、三国人物文化衫等等,就是新时代所产生的新形式。

各种表现形式的诸葛亮文化现象,有雅俗之别和古今之分,而且在内涵上也有差异。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当他迈进后人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时,就被熔铸、再造了。人们不再拘泥于历史事实,而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想追求寄寓在他的身上,并作了种种艺术再造。所以,作为文化现象存在的诸葛亮,已获得了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他不再是某一历史人物的复制品,而是反映着再造他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种种人物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元代中期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刊刻的《三国志平活》,是民间艺人讲史说书的一个底本。书中的孔明是一个性格粗豪而有神奇本领的军师,兼备“人也,神也,仙也”于一身。他缺乏雍容儒雅的名士风度,也没有避世逸民的闲散习性。这是因为处在反抗外族压迫下的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理想和经验创造出的一个带有浓厚民间色彩的人物。这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大大不同。面唐代诗人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大名垂宇宙”,受到明主知遇而“誓将雄略酬三顾”的一代宗臣。

无论是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或者民间祭拜的神人,诸葛亮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后,从总体和主流上看,它凝聚着晋唐以来各类人们的历史观、伦理观和价值观,反映了各阶层人们意识的折衷。

诸葛亮文化现象反映出的历史观,是一种英雄史观。中国传观文化中的英雄、神灵崇拜现象十分突出,对各种历史人物的崇拜影响了中国人的信仰,也反映出他们的种种愿望。对诸葛亮的崇拜,除去迷信和荒诞的成分外,则是古人对清宫贤相的崇敬和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重人伦关系,重精神境界,重整体观念,重修养践履等。诸葛亮文化现象反映出的道德观无疑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典型体现。我在《诸葛亮与传统价值观散论》一文中,指出了他的价值取向是以伦理道德为标准的(拙文载《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3期)。评价诸葛亮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若以成败论英雄,则把事功作为评判的价值标准,那么,诸葛亮北伐的大业未能成功,兴复汉室的壮志未酬,他是一个失败者。而诸葛亮文化现象是以伦理道德作为评判的价值标准,充分肯定并弘扬了诸葛亮的尽忠、尽职、尽责精神和北伐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价值取向。

人类对智慧的肯定和崇拜是超时空和超阶级的。诸葛亮文化现象创造出一个我们民族智慧的崇高典型,这一典型既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各朝各代的人们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诸葛亮文化现象能够形成和发展,并进入今天的现代生活,正是因为它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超凡的智慧。

诸葛亮文化现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从总体和主流上看,它体现出的忠贞品格,坚定意志,折而不挠的精神,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等优秀品质,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在体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反过来对今天的中国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中国悠久历史所创造出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应该大力弘扬,以为现代化服务。诸葛亮文化现象作为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部分,有不少值得我们继承的东西。

在当前改革开放时期,一些人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对个人欲望采取放纵态度,为满足私利而不择手段,置道德法律、国家和集体利益而不顾,以致损害他人,危害社会。而诸葛亮文化现象所体现的重义轻利、尊公轻私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继承下来,注入现代社会的新鲜内容,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起来,作为人们高层次的道德要求,用以扼制见利忘义的歪风邪气,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大业服务。

当前社会存在着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并存的现象,而发扬传统的理想人格,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诸葛亮文化现象所体现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精神,包涵有重责任,讲义务,积极有力,自强不息,提倡立德立功等内容。我们吸取其中的精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这对于振兴民族精神,补偏救弊,培养“四有”新人必定有积极的意义。

诸葛亮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在我们当今的物质文明建设中能发挥作用,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将更为突出。这种作用,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日益扩大和深入。

(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谭良啸)

第四篇:吉林文化现象

谈吉林的传统文化现象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我的家乡吉林省——这块东北黑土地上也有着自己的文化。比如:如长白山文化、松花江河灯文化、东北淘金文化、满族剪纸文化、朝鲜族古村落文化、东北渔猎文化、闯关东习俗文化等,其中许多已经被列为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要谈的就是吉林的一些文化现象。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吉林、文化现象

内容:

吉林省除了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还有很多的风景名胜、文化古迹。比如:四平的叶赫那拉城、七家子西山遗址、狼头山遗址、帽儿山墓群、龙潭山山城、阿什哈达摩崖碑、乌拉部都城、北山寺庙群以及近几年刚刚被发现的世界文化遗产——通化集安的高句丽古迹 等等。

吉林的文化现象也有自己的不同之处,先从饮食文化说起吧。吉林菜用料广泛而讲究精细,十分注重地方特产原料的使用。用特产烹制的长白山珍宴、松花江水味宴、江城蚕豆宴、参花药膳宴、梅花鹿全席等名扬四海。特别是在制作野味菜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家经常会储备一些野菜,比如刺五加、婆婆丁、猴子腿儿之类的,也常吃野猪肉、狍子肉、野鸡肉、鹿肉„„)

吉林菜十分讲究火候,擅长使用烧、炖、扒、靠、熘、拔丝、酱等烹调方法。制作精细、油重、色浓,特别注重宴席中大件菜的配置,菜以盘大量多、讲求丰满实惠而闻名。一些菜肴的烹制做到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柴,或外脆内嫩、外酥内烂等特征,火候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许是吃惯了家乡菜,还是觉得家里的菜最够味儿,我们那里的锅包肉女孩子一定会喜欢的,甜品我比较喜欢拔丝地瓜、拔丝山药、拔丝香蕉,不仅是好吃的问题,还看得出技术。就是必须快快的吃完,不然就站一块儿了。对了,吉林的蜜三鲜,绝对够甜!)

醇厚香浓是吉林菜的主要特征,也是吉菜特色的核心。吉菜醇香味鲜,软嫩酥烂,清淡爽口,使菜肴浓、淡、荤、素分明。香辣味、五香味、甜咸味、甜酸味、茄汁味、酸辣味、甜香味等口味占较大比重。吉菜还善于用滋补性的中草药与原料结合烹成药膳。吉林的清真和朝鲜族菜点小吃也颇具特色风味。

吉菜厚重朴实,给人以天然去雕饰的美感。价廉物美、量大实惠。炒菜盘大,炖菜往往是满满一盆。著名美味佳肴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白肉血肠、酸菜火锅、鹿茸羹、鸡茸哈什蚂、炸蛤蟆、人参鸡;朝鲜族风味有:狗肉、狗肉火锅、生拌牛肉、白扒松茸蘑、红焖狍肉、鲶鱼炖茄子、炒肉拉皮、带馅麻花、朝鲜族冷面、雪衣豆沙、打糕等。(个人很喜欢吃土豆炖蛤蟆,尽管很贵。蝲蛄豆腐现在已经吃不到了,不过印象中我不大喜欢吃。朝鲜小菜,还有正宗的荞麦冷面也是很美味的哦。)

吉林是满族的故乡和重要发祥地,是孕育满族文化的摇篮。作为满族饮食文化,曾经有它灿烂辉煌的历史,在现今吉林菜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深深的印痕。满族三套碗席,菜点组成上规模宏大,体现了满族民族粗犷豪放的食风。整个席面由十款凉菜、三款大件、十二款熘炒、汤烩菜、六款面点,共计三十一种菜点组成。因席中主要菜点用“杯碗”、“中碗”、“座碗”盛装,故名为“三套碗”席。满汉全席称雄饮食业,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满族八大碗既是满汉全席之下八珍,菜品有: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这些还没有机会吃到呢)

朝鲜族主要以米饭为主食,以汤、酱、咸菜为副食,具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酱汤是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而狗肉汤则是各种汤菜中的首选食品。将狗宰杀放血煺毛洗净,放到大锅里煮,一直到狗肉可以撕出肉丝为止,煮成的汤为乳白色,加上调料即可食用。把辣椒面、香菜、酱油、食盐、韭菜花、葱、姜,放在一个小锅里,加上肥狗肉,熬成汁酱。狗肉酱既辣且香,调在汤里异常开胃。狗肉汤不仅是香辣可口的诱人汤,而且是滋补身体的营养汤。每当贵客来临或喜庆的日子,朝鲜族都要在家里摆狗肉宴。不论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季,狗肉汤经常摆在朝鲜族家庭的餐桌上。

朝鲜冷面俗称高丽面,按比例将荞麦粉、面粉、淀粉等掺合均匀,和成面团压成细细的面条。煮熟后捞出,用冷水冷却后盛于大碗中。上面浇上用精牛肉或鸡肉熬的汤,再放入香油、胡椒粉、辣椒面、味精,配以泡菜、牛肉片、熟鸡蛋、苹果片或梨片,吃起来格外开胃爽口。朝鲜族自古有在农历正月初四吃冷面的习俗,说是这一天吃上长长的冷面,就会长命百岁,故冷面又被称做长寿面。

吉林的美食太多啦,有机会一定要来品尝一下哦。接下来说一下吉林的节日习俗吧。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吉林的春节讲究也很多,通常是小孩儿高兴大人愁。小孩儿高兴地是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压岁钱;大人愁的是要大扫除,买年货,招待亲朋,还要给出去很多压岁钱。

大年三十之前我们要做的是扫尘(俗称“大扫除”)。“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大年三十那天要做的就比较多了,早上起来得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有些人家还会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到了三十儿晚上,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过去是在十二点钟左右才吃一天中最丰盛的那顿饭,由于大家在那个时间都吃不下多少,于是很多人家现在已经改到下午三点了。到了晚上主要的任务就是吃饺子,我小时候,大人们还会在饺子里放一个硬币,谁吃到了一年都会有好运气,大概后来大家都讲究科学了,认为硬币上有太多细菌不卫生,于是很多年我都没再吃到过带硬币的饺子。(说到饺子,真的不能不提吉林的三鲜馅儿饺子,大虾仁、韭菜和鸡蛋,不蘸醋都超好吃了)吃了饺子,大人会带着小孩出去放鞭炮,冰天雪地里各色花灯爆竹把夜空都照亮了。回来数了新年倒计时,就开始给家人拜年了,然后就有红包收啦。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我小时候还常常和很多哥哥们一起玩通宵守岁,孩子们长大了由于种种原因天各一方了,很少能聚在一起,数过倒计时之后,基本上家人就洗洗睡了。于是,春节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初一一大早就能听到外面持续不断的鞭炮声了。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我小的时候还经常被逼着四处坐着火车去亲戚家拜年,现在初二去姥姥家拜年后便没什么事了)

通过对吉林的传统文化及文化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民族特色并且世代相传。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燕鲍翅李国龙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b126900100ao6c.html

2、各地的春节习俗http://

第五篇:小议错文化现象

小议错文化现象

语言文字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为高中生,熟练地掌握汉语更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近几年高考作文中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错别字越来越多。在这里姑且称它为错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的出现,让人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不过之后却也引人深思。

信息大暴发时代的降临,预示着网络的风靡,而错文化现象出现的罪魁祸首之一,我想非网络这把双刃剑莫属了。网络在全国全世界的逐渐普及,相应它的附属产品也都一一出生。而其中让人不可忽视也是错文化现象的起源之一的网络文字,更是网络的了不得产品。诸如其中的火星文,就是一种以不罕见的文字、缺偏旁少部首的残字、加入拼音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混合字组合成的文体。那么在这种文化潜移默化下的初中生、高中生在中高考作文中写错别字就不足为奇了。还有那些被人们认为引领一个一个时代的网络最红语言所引起的作用,谁又能够忽略呢?那个凭借着一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和妖媚无比的几句“呵„”而红遍演艺圈红遍网络的小沈阳,一句“我只是打酱油的”风靡一时酱油哥,还有说了一句变调的“为什么呢”而在春晚大放异彩的那个人,等等,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网络红人带来的另类网语。难道不会影响学生在高考写作文吗?我相信大家心里是有数的。

而本人认为错文化现象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与爆炸的广告分不开的。那些诸如“咳不容缓”、“默默无蚊”、“天茶地酒”被篡改的成语广告就是最好的明证。如果人人都记住这些错误的成语,而忘记了原来正确的成语的话,那高考学生还能写正确就奇怪了。不过错文化现象的出现,究其本质是与教育有关的,假如有一套更好的教育体制,一批优秀负责的教师。坚持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教育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牢记每一个每一句正确的文字语言。那么那些所谓的不良影响还会有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要你的文化足够强大,它们也定会不攻自破的。

所以,本人认为网络和广告固然影响了学生发展和进步,需要管理和改进。但更重要的是从本质解决问题,从教育的本质入手,从小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错文化现象即高考作文错别字越来越多现象自会烟消云散。

下载文化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徽州文化现象研究报告

    徽州文化现象研究报告 作为一个安徽的学生,首先我有必要来介绍一下徽州以及其文化现象,再者我也有把它发扬光大,让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徽州文化受到广大人民和文化爱好者以及国......

    春节文化现象研究

    春节文化现象研究 过了一年又年,转眼间春节又要来了.每年春节都会是全球华人最盼望的节日.在春节来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年画,还会包饺子做年糕.这样一来,过年......

    中国节日文化现象浅析

    中国节日文化现象浅析 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和谐和整个道德教育,这些都在这个节日体系里得到了体现。现如今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

    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提要 现在的大学校园, 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 在校园文化中所占的比重也 在不断加大,这给广大学生的成长带来重要的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

    剖析上海文化现象有感(合集)

    剖析上海文化现象有感 摘要:第38场人文素养讲座,学校有幸请到了上海文广集团演艺中心总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副总裁吴孝明先生,为我们剖析上海文化现象。吴先生的讲座,让我们对上......

    浅谈诗经中的文化现象[精选合集]

    浅谈《诗经》中的文化现象及文化精神 刘懿慧 摘要:《诗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及其内涵是丰富而广泛的,是从远古社会到周代深厚的文化沉淀。因此......

    《公开课文化现象研究》开题报告

    《公开课文化现象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公开课,应该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很熟悉,特别是在中小学、幼儿园,这几年的公开课活动搞得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随着2000......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现象

    新媒体时代下的“屌丝”文化现象分析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