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调查研究AAA
王者初醒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调查研究
一、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一个不能再熟悉的词语----“非主流”。我们看到,“非主流”文化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他们是“非主流”文化发展壮大的“主力军”。
衣着怪异,发型新潮的青少年走在街头;网上到处都能看到眼睛大大的,色调怪怪的非主流美女图片;专门的非主流文化网站充满消极的资料和讯息。“颓废”“冷漠”“寂寞”“贱男子”“贱女子”等词泛滥成灾„„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是近几年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发展壮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现象。随着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平等,包容等价值观已逐渐深入人心,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而基于对个性、张扬、另类的推崇,非主流青少年群体往往在衣着、言辞、行为、思想及价值观上显得与传统的大众主流格格不入。
文化现象的产生源自于社会发展的土壤。迥异的文化现象都是时代变更发展下,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及价值观的种种体现,深刻着时代的烙印。故而本选题意义在于客观理性地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予以研究探讨:
一方面,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的研究是对国家、民族
未来发展的积极探讨和思考;
另一方面,研究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是对当前社会发展变更的积极
回应,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的碰撞;
并且,探究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探讨研究
这一文化现象的起源发展、存在价值和未来的走向;
最后,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了解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和诉求,有助于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引导其积极健康成长。
国外的对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的(研究)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西奥多·西扎克在(《反主流文化的形成》)中,针对当时席卷美国的非主流文化现象最早提出了“反主流文化”一词。
“在“反主流文化”潮流中,嬉皮士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嬉皮士”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一个文化群体。表现在他们身上的是与主流文化——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对的价值准则和生活方式。听摇滚乐、吸毒品、过集体生活等,成了“嬉皮士文化”的主要特征。“
国外研究针对反主流文化群体及嬉皮士的存在进行了长久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的结论。嬉皮士的出现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嬉
皮士”只不过是用其“特殊”的方式指出了这些问题而已;另一方面,经过60年代“嬉皮士亚文化”的冲击,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鉴于国外对非主流文化研究时间已颇为长久,已具有成熟的认知体系和系统的分析结果,研究已具有完善性,对我国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而就我国而言,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探讨尚且显得不够完备。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兴起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尚未能够引起社会主流足够的重视;即便偶尔加以关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局限于对于处于这文化现象中某些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行为进行古板式的呵斥。大多数人面对非主流现象无法接受,认为当代青少年安逸享乐,不学无术,精神生活荒芜。以至于我们对他们大多抱着的是鄙视,不屑,为感到惋惜的态度。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生活中,对于疯狂的非主流追随者,到处都是骂声一片,更有“中华民族的败类”等过激言论。
在主流社会盲目批判之下,关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显得力不从心。就事实而言,目前我国对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较为匮乏,而且在质量上也较为粗陋,不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因此,对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迫切需要深刻和全面的研究探讨。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能为“非主流”文化课题的研究添砖加瓦亦或是抛砖引玉。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分野不是绝对的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有其原因及合理性;
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发展具有普遍影响;
社会应对非主流文化应当采取理性宽容和积极引导的态度。
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基本思路: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青少年间的新兴文化现象,非主流的存在对青少年的各种影响已经引发社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剖析非主流文化现象:
产生该文化现象深层及本质原因?
非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异同?
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存在范围及影响力有多大?这种影响力对青少年群体的积极、消极影响如何?
如何取精华去糟粕,使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通过对国外类似文化现象的研究,形成对于此类文化的普遍性认识?
资料收集的方法:
一、确定调查对象。
对青少年非主流群体进行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二、收集具体资料。
采取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
具体如下:
大面积适用的问卷调查法,把握非主流青少年群体存在的整体性状态。 针对其中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进行重点分析,获取一般规律及其他资
料。
对具有典型性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更有代表性更具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对调查对象的群体及个人进行访谈调查,获取更贴近社会更真实的一手
资料。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国内外非主流文化研究的经验中吸收智慧,进行分
析比较。
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客观理性的研究成果。
(三)预期价值:本课题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加深对“非主流’文化的存在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为社会提供一种认识和评断”非主流“现象的价值参考,避免不必要的排斥和盲目的接纳。
(二)把握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家庭学校社会的青少年教育提供合理建议;
(三)把握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异同,研究现代社会背景下多文化并存的意义及价值。
第二篇: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提要 现在的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在校园文化中所占的比重也 在不断加大,这给广大学生的成长带来重要的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站在一个客观 公正的立场,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非主流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及时 进行引导。关键词: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不断市场化,高校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加上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多种文化交流,西方价值观念不断渗透,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 多,非主流文化在学校文化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正由学校文化的边缘带逐渐向具有重要影 响力的重心圈靠拢和转移,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产生了干扰作用。
一、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定义 大学生文化以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期待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 文化是社会要求和期待的,是广大学生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在 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作为主 流文化共存互补的非主流文化在服从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以一种异端的方式来矫正偏离主流 价值的取向,从而使文化沿着常态发展。大学生非主流文化是由大学生创造的,与学校精神宗旨、学校纪律、校园主流文化相分 离的校园亚文化,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的显性文 化。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在层次上是一种通俗文化,是大学生在文化选择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随意性和非系统性、非正规性的特点。
二、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表现近年来,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在大学校园中越来越普遍,呈现出流行之势,这势必给 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革。
1、短信文化。随着大学生手机普及率的大幅提高,手机短信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一 种新时尚。手机短信因具有发送方便、使用简单、便于沟通,而且廉价、便捷、点对点的特 点,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逐渐在大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短信文化”,成为大学生非主 流文化的一部分。调查显示,有 69.3%的大学生每月发 300~500 条短信,20.9%在 500 条以 上,在 300 条以下的同学只有 9.8%,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及进行信息交流的 重要途径。手机短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繁多,这种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在给广大学 生的生活带来
了新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正日益 受到短信的冲击,校园内人际关系趋淡,垃圾信息泛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影响。同时,伴随着短信文化的流行,不文明短信也成为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象。调 查数据表明,17.1%的人每月收到 10 条以下不文明短信,57.8%的人收到 10~30 条,而 30 条以上的占了 37.1%。短信陷阱、短信黄色笑话、带有诱惑性的欺诈广告比比皆是,令人防 不胜防,由于短信的群发功能使其散播能力特别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学 业前途。
2、网络文化。根据第 2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公布,截至 2007 年 12 月,我国网民数已达到 2.1 亿人,其中 31.8%都属于 18~24 岁的青年,在这个年龄段的网 民中,大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2005 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指出: 就 98.2%的大学生网民来看,他们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为 4.2 次,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为 7.6 小时,差不多每天 1 个多小时。广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查阅资料、休闲娱乐、情感交
流、展现自己。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成型之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 够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由于网络文化具有 匿名性、虚拟性、无序性等特点,恰好迎合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网络给他们带来 了不少“虚拟快感”。由于长时间地使用计算机,不少学生视力下降,精神恍惚,严重影响 了身心健康;不少学生荒废了学业,留级、休学、退学、不及格重修的不在少数;还有一些 大学生由于光顾了一些不健康甚至反动的网站,而使自己丧失了道德准绳,人生观和价值观 发生了动摇; “网恋”“网络游戏”“网络成瘾”在大学生中频频发生,精神分裂失常,甚、、至自杀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3、广告文化。校园中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五花八门,在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公寓楼 黑板、食堂墙面、教学楼四周、文化橱窗,凡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成了广告文化的地盘。校 园广告有三类:第一类是培训广告。主要是针对四、六级、考研、报关员、公务员考试培训 之类,另外有计算机、驾照等;第二类是招聘广告。这类主要是针对想在外兼职、做家教的 学生; 第三类是推销商品的广告。包括学习及日常用品等。在各类名目繁多的广泛中,海报、通知、寻物、家教等均属正常,但有的高校连代考广告、出售等级考试答案也“浮出水面”,明目张胆地出现在广告栏中,这种特殊“供求关系”的
存在不能不令人担忧,反映了个别大 学生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处世态度,有才而少财的大学生沦为了现行教育体制的 “反叛者” 与“受益者”,给一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侥幸的机会,也导致了一些学生为此而受到 校规校纪处分。校园广告在带给学生方便的同时,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秩序,路边宣传栏上、电线杆上,一块块的“牛皮癣”,让清新的校园变得杂乱,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经商、中介人员在校园中的频繁活动,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4、课桌文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整洁、雅致的教室文化能起到润物无声的 教育作用,而非主流的课桌文化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腐蚀作用。常见的课桌文化主要有 以下内容:情感体验类(这类内容在整个课桌文化中占一半以上)、随感而发类、点评教师 类、人生感悟类、考试小抄类。课桌文化内容复杂,多数格调低下,粗俗不雅,文化含量不 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大学生主流文化格格不入,作用十分消极。其危害主要 有:在公共课桌上胡乱涂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淡薄;上届学生不良行 为对后来新生起了负面的教化作用,以至“课桌文化”届届相传,经久不衰,成为难以根除 的陋习;格调低下的信息传播,形成了大量的精神垃圾,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容易冲抵正面教 育的深度。
5、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 功能场所。学生们在这个自由的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光、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 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宿舍文化中有许多灰色的潜流,一定程度上污染了 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宿舍装饰日趋世俗化,各类球星、歌星,美女、俊男贴画把寝室装扮得花里胡哨;宿舍语言日趋粗俗化、流行化,一些污语秽言甚至 黄色幽默笑话在宿舍频频使用、流传;宿舍环境日趋商业化,走廊、过道、寝室门上到处是 “XX 公司提醒您”“XX 公司宣”、;宿舍卫生脏、乱、差,学生缺乏卫生意识,认为“一屋 不扫何以扫天下”已经过时;宿舍“卧谈风”更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谈天说地,评古品今,几乎无所不谈,当然更少不了情、爱以及性的热门话题,久而久之,便摆脱不了庸俗、下流 和空谈的底子。
6、交友文化。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和成熟,有着强烈的寻 找友谊、渴望朋友的
心理需求,自然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关注。调查显示,有 30.05%的 女生把谈恋爱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体验;15.79%女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恋爱一切随 缘; 11.49%的女生还认为这是在大学中填补空虚的一种方法。大学生交友按性别区分有同性
交友、异性交友;方式上有通过活动、社团、网络、聚会等形式交友。大学生交友的心理类 型主要有:相似型、伙伴型、弥补型、利益型、自我型。现在,大学生的异性友情已逐渐被 “爱情”所替代,不少大学生把大学当成了恋爱的天堂。校园恋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教室里、餐桌边、花园里、草丛中,越来越多的是恋爱中的男男女女,形单影孤已被视为 “异 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当今大学生恋爱观的精辟概括。在他们看来,恋爱本身就是目的,能不能结合,不是恋爱的重要标准,在这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恋爱 观的指引下,引发的恋爱纠纷也就越来越多。
7、兼职文化。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在这种所谓 “时尚”潮流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兼职大军”。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针对大学生兼职问题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的调查显示:北京的大学生兼职 比例为 21%,上海为 26%,天津为 19%,广州可以达到 28%,大学生兼职热情越来越高。有的学生在推销学习、生活用品;有的学生在代理一些旅游公司或通讯公司的销售业务;有 的同学在广告公司、装修公司、婚庆礼仪公司等兼职;有的同学做家教、组织培训、市场调 查……大学生兼职有的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应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 有的为了自食其 力,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有的为了赚钱,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有的为了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这种“兼职热”现象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大学生兼 职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大学生 的实践能力,可以弥补现行大学教育体制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训练大学 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另一方面参加兼职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而且有些同学 由于缺乏经验和社会阅历,遇到困难时不知如何应对,容易上当受骗,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金 钱出卖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8、服饰文化。服饰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文化在不断地流动变迁,服装自然也随 之花样翻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服饰也越来越时尚,人们购买服装的标准也 不再只是漂亮的外形和便宜的
第三篇:浅析青少年网络非主流文化
浅析青少年网络非主流文化
——王秀冬
摘要:网络非主流文化是当前流行于以90后为主体的青少年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它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在分析网络非主流文化的特征、盛行原因的前提下,分析非主流网络行为折射出90后的心理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网络非主流文化;青少年;自我同一性
随着时代变迁,为数众多的青年表现出与社会主流大相径庭的思想与行为,即“非主流”。面对非主流文化,无数青年热衷地崇拜、模仿以及被同化,并以此为荣。
一、网络非主流文化概念
非主流文化是从美国青年文化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这里所说的非主流文化指的是一种个性,更确切点说是符合青少年个人心理的或者超前,或者滞后的一种行为。结合主流文化来说,主流的就是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非主流当然就不是跟随众潮流的东西,另类些,张扬些,是一种具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特点的文化。
因此,网络非主流文化可以归结为:以90后为代表的青少年一代为主体的利益群体,以网络为媒介,通过在网络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交互”沟通,所形成的以表达这一群体特征的具有颠覆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一种青少年特殊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主要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之中,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城市化的产物。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校园“非主流”文化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又是特定地域氛围下有意无意地流露出青少年的心态,折射着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而“网络非主流”现象更是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逆反性、阶段性等特点。
二、网络非主流文化的表现特征和分析
(一)、“眼球文化--非主流网络图片凸显
非主流图片上一般表现为另类、奇怪的图片,网络上称之为脑残。网络非主流图片的色彩平衡通常都是经过特别处理编排的,常常使用调暗画面的光源,LOMO效果,正片负冲,黑白效果,5像素模糊,10像素模糊,柔光,溶图,笔刷,错落不
一、字体各异的文字以及特殊角度等等来制造画面效果,力求使图片从构图到色彩再到排版都表达某种心情。在图片主题上也力求独特,比如:一般是45度+瞪眼睛+嘟嘴的可爱造型,或是低沉灰暗的背景+抑郁的神态。选取角度时也常常出人意料的镜头。摩天轮、电线杆、气球、铺满落叶的地面、有大片云朵的天空、血迹、公园的长椅等等一般都为非主流图片所喜见的题材,大眼浓妆鼓腮的少女主题更是屡见不鲜。
若从本身的艺术性来看,非主流所流行的一些处理图片的风格确实有其独特的美感,也使一些本来平凡的意象拥有了新的意义。在镜头选取、处理、排版上的创新以及力求使创作者心境融入图像,使图像氛围从客观反映变为主观讲述的理念,也因此使非主流风格的图片脱离出非主流系统之外,独立成为一种图像处理与设计的风格。
然而他们并没有将非主流图片值得推崇学习的摄影手法,PS手段及选景角度等的优点发扬,而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或风格,或是配图文字颓废低俗,图片涉及色情暴力。这些青少年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是彰显 “个性另类”“颓废堕落”“消极厌世”“自我为中心”的做法,以此反映出的他们的一种逆反心理,不走常规路的做法,却忽视了常规非主流图片的初衷。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的危机。如果年轻人不达到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消极同一性发展。艾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极端情形之一是自我同一性过剩即: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这种“过于自我”状态容易导致自我中心,个人崇拜,狂热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青少年的理想主义和他们的绝对倾向(非黑即白)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何超越这种绝对主义倾向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火星文”的盛行
90后的非主流人群发明了一种文字,类似于繁体字,又融入字符,象形字却又看不明白是什么,有人归结为火星文。这种文字以QQ为基点,以劲舞团为中
心,以互联网为平台,迅速扩张,使得汉字从本来非常庞杂的多元文化简化为比如“劳工”、“男盆友”、“粉可爱”、“你素谁”之类的网络语言,使人看的一头雾水,而新生一代的90后群体则成了“火星文”的追捧者和传播者。作为一种青少年非主流的文化,“火星文”是“新新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这种富有创意、令人咂舌的文化现象体现了当代青少年超强的语言创造能力,并具有阶段性、游戏性、叛逆性等特点。
实际上“火星文”现象只是现代青少年社会性不成熟的表现,90后偏爱“火星文”,是因为他们在“6+1”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私密空间太小,只能通过网络来向同龄人倾诉。而当QQ聊天内容也被家长监视时,他们只能用“火星文”作为交流的“暗号”来保护自己的隐私了。这便给予了 “火星文”同青春期一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它终将会随着青少年期的发展而发展,并随青少年期的逝去而消失。
火星文不是纯粹的青少年“求新、叛逆”问题,这隐藏着他们心灵深处对平等、和谐沟通关系的渴求。当代青少年,尤其是“90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情绪情感波动较大,他们极力要求挣脱大人权威的束缚,渴望获得与成人世界平等沟通的权利。此时,他们选择的不是“听话”,而是“说话”,在网络里他们自我意识复苏,自由驰骋的表达,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力”,建立自己的地盘,在网络世界里,家长们所坚守的“长者为上”思想毫无立足之地。
作为一种青少年亚文化,“火星文”现象是当代青少年面对成人世界的话语权威和自我认同危机时的一种集体的解决方式,其中成人世界与青少年世界心灵沟通的不畅不和谐是“火星文”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本质性的一个因素。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是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是错误的或混乱的,势必会影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三、辩证看待非主流网络文化,理性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非主流文化潜伏着危机、带来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文化新困境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所带来的希望和创造,而这关键也在于多方位的引导和教育。笔者就该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解决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关键。
我们应该站在理解和帮助青少年的角度:在孩子了解非主流网络文化的同时,介绍非主流文化的内涵和先锋人物的成功经验,同时对“非主流”现象中的阴暗面进行疏导和干预,全面展现非主流文化。帮助他们了解自我,寻找定位,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以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以及对美的正确认识。因为:我们认为盲从消极非主流的青少年,正处在解决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危机的时期,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受到一定干扰: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几乎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而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看到别人“非主流”自己也想“非主流”。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并不真正了解到底什么是非主流文化,而仅仅将其作为负性情绪的发泄口。
第二:保护有创新意识的“非主流”现象:呼吁社会对于“非主流”现象的包容。
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气氛。文化是包罗万象的,无论是主流文化,还是非主流现象,都既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充满后现代气息的“非主流”现象,无论在文化形式上多么的幼稚,甚至毫无文化底蕴,但它多少象征着中国的新生力量,他们蓬勃向上,强调自我意识,是创新的一种另类的表现形式。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其中的糟粕就肆意抹杀全部,甚至想方设法的抑制“非主流”的发展。哲学家说认为“存在即合理”,每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有合理的理由,我们需要对每一种新生的事物全面的分析,让青少年对新事物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根本上“以人为本”的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每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形成于所处的时代,时代变化造成每一代人之间的代沟,构建和谐社会,更要加强代与代之间的和谐融入度。
第三:创造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
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与背景,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所在的背景文化。青少年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现在对代表着社会最新时尚的青年人有一种时髦的称呼叫“新新人类”,他们代表着一种追求和一种认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这种追求和认同称为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从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中,我们可以推断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决定了该社会中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
综上所述,非主流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反叛思想,它富有文化内涵和创造力,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从古至今,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群体都会有些成员体现出有别于当前群体的某些特点。每个时代有不同的主题,每个人也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每个不同群体都会影响着下一代群体。因此,针对非主流文化现象,整个社会不应是完全批判和抱怨,而是给予青少年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给予他们内心世界的人文关怀,更多的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正处于解决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危机的时期,自我认同感的形成经常受到一定的干扰:可以利用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观,思想,价值观,尝试着从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艾里克森认为这一段时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意义的,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要以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逼迫他们,给青少年一段时间,一个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有一些看似“荒唐”的行为,给他们选择的可能性,他们仍然需要“游戏”。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心里学专家们乐观地表示,90后带有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他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毫无疑问,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第四篇: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内容提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非主流文化”一词开始在网络中流行,深刻地影响 教师批注: 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作为思想最活跃、最不稳定的群体最易受非主流文 化的影响。本文对非主流文化的概念、存在、特征、变迁进行了阐述,客观辨析非主流文化 对青少年的消极或负面的影响,从而使我们能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和富于创造 力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非主流文化,青少年,价值观。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使用与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青少年开始青睐“鬼脸装”、选秀、中性装扮、饶舌歌曲、颓废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并把这些当成“非主流文化”。可随着“非主流文化”追随者不断增多,倡导者水平参差不齐,“非主流文化”正被误读曲解,导致部分青少年出现病态审美的趋势,长久下去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据了解,非主流文化是一种青年体验型文化,强调原创、反传统、个性独立,诞生于上世纪的西方国家,目前世界上不少成熟的艺术家、文学家、导演和演员,青年时期都曾是非主流文化的忠实拥护者。但时下青少年关注的所谓“非主流文化”是近年来随“哈韩”、“哈日”风流入的,其中的独创成分和深入研究所占比例很少,更多的是从报刊杂志的海报中模仿明星的装扮,以此来标榜自己。
一、什么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也称主流意识形态,或称“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非主流文化,是指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或者可以理解为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易于流行的次文化或亚文化,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即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反主流文化”。本文所述非主流文化,包括这两种成份。
二、非主流文化如何得已存在?
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总要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或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因此,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其一,社会的期待本身与成员的期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或矛盾。其二,社会成员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社会的要求与期待的标准和内容。其三,成员的个性因素,出于好奇,更容易接受新生或相异的信息。其四,非本土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这是任何一个想发展、想进步的国家都不能避免的因素。
三、非主流文化的特性、变迁及影响。
非主流文化具有社会性、伴生性和现实性。非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不平衡、不稳定的,其发展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不相冲突,并被社会所接受或认可,则有可能转变为主流文化;第二,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则被社会所扼制和局限;第三,既不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也不被社会明确认可,继续自发地发展。
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在形式上,非主流文化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内在的、自发的;在性质上,非主流文化对成员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主要取决于非主流文化内容的属性和社会成员的选择。
四、非主流与主流的关系。
非主流是主流的前身。非主流与主流的区别来自于它特有的新鲜感和活力。这个活力是指其对事物创造的能力,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但结局只有两种:
一、灭绝;
二、变成主流。大多时候,非主流早期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这主要是因为非主流毕竟是少数人,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但非主流对事物拥有的创造力往往会改写历史。在外国的历史上,著名的爵士乐与摇滚乐都曾经属于非主流,但随着专业人士与文化学者的不断介入,它们到后来都成了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这也表明,所谓主流文化总是在吸收非主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在世界的范围内,已经出现了研究都市非主流文化热的趋势。
五、当今“非主流文化”的一些特征。
在当今中国,随着《劲舞团》等低龄网游带来的漫画风格的非主流,到了中国后完全变成了青少年的精神寄托。一批批新生代网友开始将非主流文化改变为一种独特的网络现象,并自创了各种中国化的非主流方式。这些“非主流”文化有以下特征:
1:他们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这种“非主流文化“甚至泛滥成了色情、暴力、荒废,完全没有个性可言,具体表现为女生照相的时候装可爱,用PS工具PP图,如果不认识的觉得大家都长的一个样。男生则多为惊悚照。
2:绝对热爱网络,从开始的挂QQ热追逐到踩空间热,QQ名字和QQ空间一定搞得非常花哨。并以QQ为基点,以劲舞团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平台,迅速扩张。并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火星文”;
3:空间里泛滥着伤感与颓废。在任何新鲜的非主流形式出现之后,大量的模仿者没有了现实的营养,他们也就逐渐变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然后在世界各地的橱窗里展览、出售。
4:九十年代后的青少年希望用非主流对“成人权威”挑战,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不希望被打扰。
“非主流文化”在中国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青少年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非主流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低龄化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非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
六、作为身心和品德都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深受如下几种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1、非主流网络文化。互联网中的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冲击令人担忧,多少青少年在游戏、网恋和聊天中着迷、沉沦。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宽带网民数1.63亿人;其中18—24岁年轻人就占37.7%。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了整个网瘾青少年的20.9%。上网成瘾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爱情”和“网络迷信”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非主流音乐文化。音乐本是最具教育作用的艺术门类之一,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幼儿园的儿歌,小学、中学、大学的校园歌曲,都曾起到过很好的引导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然而今天,主流音乐已经逐渐失落,非主流音乐却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大行其道。幼儿园和小学里小朋友们喜欢哼《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流行歌曲;而初中生、高中生则流行《黄蓉》、《喜唰唰》、《双节棍》等一些情感歌曲;大学生则吟唱诸如《不得不爱》以及《不要再来伤害我》之类的流行歌曲,那些积极向上的传统和主流的歌曲却难有市场。校园内外的这些非主流音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负面影响的。
3、非主流影视文化。现在,好莱坞的大片冲击着几乎整个世界,尽管我国党和政府也十分努力地“以好的作品引导人、教育人”,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商业的原因,各种非主流的影视作品、影视文化仍然充盈着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随时侵蚀着青少年,影响着他们身心的成长。
4、非主流商品文化。在我们目前的社会里,主流的商业文化尚在构建当中,非主流的商业文化仍然大有市场。虚假的商业广告,低俗的商业宣传,“性息”满天飞舞等,这些非主流的商业文化正在侵入孩子们的头脑,成了令家长和老师担忧的可怕“病毒”。
5、非主流理想文化。由于当今社会非理性、非主流的东西太多,拜金主义盛行,家庭和社会官本位、商本位、钱本位的潜影响,让青少年变得很现实,连幼儿园里孩子的理想都很非主流了。你问他们长大了要干些什么,许多孩子都会回答,长大要当科长、局长、书记,或者要当经理、老板什么的。
六、非主流生命文化。生命不光是个人的,更是属于家庭的,属于社会的,属于人类的。然而这些理念、观点许多青少年不去记了,他们把生命看得很个性化,“生命属于我自己”,常常成为青少年的“名言”。由此带来的是生命的自私,缺乏为人类为社会为他人的牺牲精神,以至于少数青少年视生命为儿戏,动不动就自虐和轻生,受不起挫折,受不了困难。媒体报道的一件件青少年自杀事件,都说明了非主流生命文化确实值得社会和教育者警醒和反思了。
七、要想最低限度减少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除了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及优化环境外,关键因素在于提高非主流文化的人文精神。这种现代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人文理想,它不全属于知识的领域,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信念的范畴。它在信念、信仰上引起的引领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使之呈现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势。可能有人觉得在当今中国提倡人文理想是否太奢侈了,可是过多对物质的追求,缺乏的恰恰是精神。要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正视流行文化现象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
第一,应当建立与市场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社会倡导的理想必须符合现实的人的发展水平,价值导向必须与现实的价值取向一致。价值方向和理想具有指导人们合理变革价值观念的作用,具有提升和塑造人的作用。自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很难取得效果。
第二,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非主流文化。文化改造与重建的目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导民众适时地由传统文化教化出的“传统人”向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人”的过渡,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培养出具有现代价值的建设者,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对非主流文化的引导应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当代青少年竞争意识、开放意识、进取意识等文化价值观念。第三,重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既要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吸取世界各民族的进步的科学文化成果。继承传统文化,要以站在现代化的高度对之进行重新阐释和转化为前提。吸取西方文化,分析批判当然是重要的,但必须有世界历史的视野和胸襟。
第四,规范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充分调动非主流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使非主流文化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弘扬非主流文化的积极因素,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加强非主流文化的立法与执法,严厉打击各种黄色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
第五,价值观教育走进生活,意味着对青少年主体需要的尊重,意味着对青少年主体精神的弘扬。教育者不能再把他们当作成为受教育的对象,而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主体作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体将其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参与到学习过程的一个内化和建构的过程。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促使学生内在需要与社会规范对话的过程。只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任何时候价值观价值都不是目的,而应当看作通往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无论对我们自己还是对他人而言都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1)殷晓蓉:《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钟瑛:《网络传播伦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3)[加]克利夫贝克著,詹万生等译:《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第五篇:分析青少年“非主流”现象的心理形成机制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
分析青少年“非主流”现象的心理形成机制
【摘要】时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非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现象凸显了现代青少年另类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以“伤感颓废”为主流思想,这种现象无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行为与态度、暗示这四个层面对“非主流”心理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
“非主流”心理
从众心理
逆反心理
行为与态度
暗示
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青少年的“非主流” 指部分90后出生的未成年群体,他们喜欢张扬个性,追求另类,挑战权威,极力的凸现自我。他们的标志性特点是使用“火星体”网络文字,自拍一些角度怪异表情夸张的照片,展示颓废美,伤感美和病态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一股“非主流”的力量瞬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新一代青年人有着更宽的知识面和更广泛的视野,他们不甘心拘泥于简单而传统的行为模式,提倡张扬个性,注重实现自我。如果这些另类的行为图式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团体,只是一种宣扬个性的符号,无可厚非,但在社会标签化的注释之下,基于社会关注的强化,使得“非主流”愈演愈烈。造成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将着重来分析青少年“非主流”现象的心理形成机制。
一、从众心理
1.从众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是外部社会对人的一种心理影响与行为影响,在个体与群体不一致是,是个体试图缓解不一致的冲突,增加安全感,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外冲突的手段。其特点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认同意见为标准,做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表现出盲目性。青少年越演越烈的“非主流”现象就是典型的受从众心理影响的从众行为。社会上出现一部分的“非主流”的新鲜形态时,很多青少年为了显示自己的“入流”和“时尚”,以求得心理平衡,就会不自觉地纷纷跟从这种新事物,加之网络的巨大影响,是这种盲目从众之风越演越烈。
2.导致从众的因素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
(1)个人因素: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人格特征及性别,年龄、文化等社会特征。个人的智力、信心、自尊心以及社会赞誉需要等个人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很多青少年智力发展并不完全,没有较强的独立判断能力,容易趋于盲从;或者对于自身价值观方面没有自信心,需要通过显示自己跟上“潮流”来满足虚荣心等等都是这种从众现象的个人因素。
(2)群体因素: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动的人数越多,则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人就越容易采取从众态度。当“非主流”文化越来越盛行,追崇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自控能力不好的青少年就极容易受身边同伴的影响,纷纷追随。
(3)情景因素:情境因素主要是信息的模糊性,从众行为的公开性和权威人士的影响力等。若外来的信息本身十分模糊,则对认知个体的判断和认知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增加了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非主流”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伤感颓废”的观念,青少年只是一味追求通过拍夸张另类图片或奇怪的穿着打扮等来追求所谓的“美”,从没踏出过社会的他们根本没经历过真正的沦落和颓废,只是盲目地追求这种模糊的思想。
二、逆反心理
1.逆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逆反心理是指具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对一定的社会现象与正常条件下应该具有的认识及其行为倾向持相反态度的心理。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满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又无能为力改变现实的人,容易将这种无奈与怨气转化为逆反与偏见,盲目地进行发泄,以求得心理的暂时平衡。逆反心理中的青少年对正统的思想往往会蔑视或抵制,而对一些不良倾向却持认同情感,正如这种“非主流”的“颓废”观念,大喝其彩,甚至模仿和追捧。原本只有成年人才能深刻体验到的一些消极情绪,深沉的感悟,却被他们用各种颜色,画面或造型描绘出来来进行自我标榜,便形成了今天的“非主流”文化。2.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家庭的严格管制和过高期望值,学习攀比,升学压力还有周边不良环境等因素都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青少年正是处于“过度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比如很多青少年吸烟,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人化”。
三、行为与态度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
1.行为与态度的关系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所以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样,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人的活动当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依性。态度的强度不仅直接与行为相关联,同时也可以作为态度的方向性和行为之间的中介,态度越强烈,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2.行为与态度的相互作用与“非主流”现象
(1)非主流思想对行为的作用。行为是态度的外在表达,“非主流”的行为模式毋庸置疑首先源于“非主流”的生活态度。在“非主流”群体的意识形态中,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是值得推崇和歌颂的,相反,落于俗套就会被人看不起,形成了这种认识之后,非主流的行为模式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2)非主流行为对态度的作用。在人们对一项行为的初始动机模糊不清的情况下,有时对于行为本身的涉入越深,就会自然变得越有动力去采取进一步行动。非主流形成之初,行为本身可能不具有任何意义,但随着非主流在青少年中的广为流行,身在“非主流”中的同学们便开始在内心进行合理化解释,绞尽脑汁地想出“非主流”的种种好处——张扬个性、挥洒青春等等,让本无所谓好坏的一些雕虫小技顿时变成了一种“文化”,并将这些牵强的理由不断深化,甚至产生出某种成就感。
四、心理暗示
1.心理暗示是指通过人体的语言、行为、心理或者是环境的特殊语言,对人们的心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它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心理暗示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某些特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由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心理暗示的能量往往作用于潜意识里,在不觉间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正是因为它深藏于意识之下,使得我们难以防备,受其影响而不自知。2.心理暗示与“非主流”现象
(1)他人暗示。他人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社会上“非主流”之风盛行,身边受到感染的人越来越多,而自己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受到他人的暗示和鼓舞,不断被灌输“非主流”思想。由于青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
少年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弱等因素,就会抵挡不住这种他人暗示的强大作用,使自身也陷进“非主流”的漩涡之中。
(2)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即依靠思想、语言想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和一只,或加深对某一观念的认知,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自我暗示使自己对于自己价值、能力的评估和认识影响到实际的行为,即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做什么,实际上就能胜任什么。社会的关注点燃了“非主流”的星星之火,随着自我实现的预言不断深入骨髓,也在渐渐改变着非主流群体对于自身的认知和价值评估,他们眼中的自己越强大,现实中的自己也随之变得威武起来,甚至显示出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趋势。相对地,队伍和声势的不断壮大也进一步促使非主流实现了对自身的认可,鼓舞了非主流继续壮大。
(3)自我实现的预言。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即人们对其他人怎么样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也就是说,一个人往往会重复另一个人的期待,不管这种期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当小团体的“另类搞怪”受到以网络为主力军的媒体的大肆渲染,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产生了连他们自己都未曾料到的轰动影响,此时“自我实现的预言”便在其中蠢蠢欲动,增强了他们主流化的信心和希望被更多人认可的动机,预言影响了他们对于主流文化的态度以及当前文化大坏境的认识,导致原本支离破碎的一个个小团体竟然不但壮大,并最终形成了对社会确有影响的“非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应用社会心理学》
肖汉仕 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