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时间:2019-05-13 10:5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第一篇:4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编者按: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清正,丰碑永存。焦裕禄虽然离开我们数十年了,他却是兰考乃至全国人民始终难以忘怀的一位好党员、好干部。20世纪90年代初,3位当年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老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重访兰考,看到了兰考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兰考广大干群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昂扬热情,并奋笔写下了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中华大地兴起学雷锋新潮的同时,人们深情地呼唤着另一个名字——焦裕禄。

在这声声呼唤中,我们三个当年采写焦裕禄事迹的老记者重访兰考,专程到焦裕禄墓前敬献花圈。花圈的挽带上写着“焦裕禄精神永存”七个字,表达了我们对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的好儿子的崇敬和思念。

焦裕禄去世已经26年了。兰考人民在明末黄河故堤的一个沙丘上,修建了焦裕禄烈士陵园。陵园里,参天的泡桐绿荫蔽日,蓊郁的松柏密密环绕。白色大理石砌筑的墓地上竖立着一面屏壁,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题字:“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我们默默地站在墓前,望着那高大的墓碑,环顾兰考大地,思前想后,禁不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一)24年前,当我们第一次踏上兰考这块苦难的土地,兰考的“三害”——内涝、风沙、盐碱还在猖獗地为害人民。一年365天,多一半漫天黄沙飞扬。我们住在县委招待所,清晨起床,被褥总是 蒙着一层黄尘。白色的盐碱每年不仅要碱死几万几十万亩禾苗,还浸蚀着千家万户的墙脚和锅台。内涝渍死了大片庄稼,有幸捉住苗的,一亩地打下几十或上百斤粮食就是上好年景。

今天,兰考1800平方公里大地和98万亩耕地,大变样了。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这是传唱在兰考的一首新民歌。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20多年过去,兰考全境的飞沙地、老洼窝、盐碱滩,都已经长起大片大片纵横成网的泡桐林了。1963年焦裕禄栽下的那棵麻秆粗的幼桐,已经长成双人合抱的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全县半数以上的耕地实行了农桐间作,一亩地每年仅桐树就可以增值200元到240元。我们一路所见,不仅在兰考,而且在豫东平原,在中州大地,在千里公路沿线,在雄伟的黄河大堤,到处都是亭亭的泡桐英姿,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

东坝头是黄河下游一个最险要的地段,从三门峡、花园口奔泻而来的黄河激流,在这里按照人们的意志,回旋了一个马蹄形,从巍峨的石坝脚下乖乖地折向东北,奔向大海。滔滔黄河历史上多次泛滥,给这一带留下了271个大大小小的沙堆。每当刮起5级以上大风,黄沙蔽日,天昏地暗,一夜之间沙丘就能搬家。24年前,我们来这里采访,举目黄沙茫茫,不见树木。这次,我们再访东坝头一带,茫茫黄沙已经不见踪影,眼底尽是一望无际的麦海。农民开着汽车、拖拉机,赶着牛车,正忙着收割麦子。微风起处,漾起层层金色的麦浪,一个个旧日的沙堆,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刺槐林,极目望去,宛如飘浮在金色麦海里的一个个绿岛。

我们沿着曲径登上名叫“九米九”的大沙丘。头上绿叶盖顶,脚下青草铺地,林子里阵阵凉风宜人。盛夏的阳光从华盖般的槐叶 缝里流泻下来,像撒下一条条金色丝线。24年前,我们曾吃力地爬上这个沙丘,流沙灌满了我们的鞋袜。那时,沙丘顶上刚刚种上稀疏的刺槐苗,迎着寒风有气无力地摇曳着。

邻近“九米九”的下马台,原是临大路的一个村庄。因为沙丘移动,村舍、水井被淹没,村民弃家外逃,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方圆50亩的大沙丘。焦裕禄从1963年春天开始,组织农民在这里挖泥封沙,栽种刺槐,如今也早已成林了。

72岁的护林老人王心茂告诉我们:“下马台大沙丘今天变成了‘元宝垛’,全靠老焦当年领着大伙儿种树治沙。”王心茂一家人就住在林中小屋里,年年月月守护着这片焦书记留下的林子。他爱树如命,说:“谁要砍死一棵树,就是砍我一条腿;谁要撅折一根树枝,就是断我一个指头,我决不答应!”这句话,表达了老人对党、对他心目中的焦书记多么深沉的感情呵!

当年受到焦裕禄称赞的“四杆旗”之一的韩村,也许是兰考农村今昔变迁的一个缩影。

韩村周围是洼地,常年溃水,土地碱化。24年前我们来这个村访问时,饥寒交迫的农民含着泪告诉我们:1962年全村27户人家,每人只分得老秤12两高粱穗。贫穷像蛇一样缠着这个村庄。在那许多人感到沮丧的年代,他们人穷志不短,硬是不要国家的救济粮和救济款,自力更生,到老洼窝里割草卖草,换来三头毛驴和农具,忍饥挨饿,坚持生产。就在这个时刻,焦裕禄来到韩村,他从韩村人身上看到了千斤重担不弯腰的志气,深深地感动了。他把韩村的代表请上表彰大会的主席台,号召全县学习他们的精神。这次我们又到韩村,看到人们引来的黄河水把洼地淤高了,低洼的荒草窝长出了一坡好麦子、好花生,昔日的盐碱地也 种上了棉花。当年的茅屋都换成了一色的砖瓦房。金村51户,有22户买了拖拉机。

我们怀着急切的心情,来到兰考火车站。20多年前,这里的一切令人触目心酸。那时冬春季节,有多少兰考的灾民在这里啼哭饮泣,有多少家庭在这里骨肉离散。

站台上堆着从全国各地运来的救灾粮,站内站外,货运列车的棚顶上,都坐着衣衫褴褛的灾民。这一切,仿佛是我们昨日所见,依稀历历在目。而眼前,车站的一切完全变了。整洁的站台修了花坛,东来西去的客货列车井然运行。75000平方米新建的货场可以同时装卸100多个车皮。最近5年,兰考火车站每年平均装车外运的粮食、棉花、桐材、油料等有1亿多公斤。焦裕禄深夜到火车站含泪看望农民弟兄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凄苦场景,已经作为历史的一页翻过去了。

焦裕禄临终前曾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多年来,兰考的党和政府抱定“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决心,领导人民改天换地。焦裕禄用生命绘制的那张蓝图,今天已经成为兰考大地的现实。

兰考人深情地说:“咱焦书记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二)曲曲折折的历史没有磨灭刻在人民内心深处对焦裕禄的思念。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呼唤焦裕禄的激越之情,像江河大海的波涛,在共产党员心中,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更加激荡不已。

今年以来,已经有30多万人来到焦裕禄墓前凭吊。

当年那个大雪封门的日子,焦裕禄去梁孙庄推开柴门访问过 的那位老人梁俊才已经去世,双目失明的张晴老大娘还健在,已经89岁了。她还记得,那天她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问:“你是谁?”焦裕禄说:“我是你的儿子!”去年,张晴大娘家里收获1000公斤小麦,750公斤花生。今年清明节,她要人拉着架子车专程送她到焦裕禄坟前,按照农村古老的习俗烧了一堆“纸钱”。她说:“如今俺富了,老焦有钱花吗?”

一个又一个农村妇女,从家里带来新蒸的白面馒头,摆在焦裕禄墓前,哭着喊着,要他们的焦书记走出墓来尝尝味道。他们水远忘不了,焦裕禄和他们一起吃糠咽菜的艰难日子;永远忘不了焦裕禄端起大家凑来的“百家饭”,眼泪簌簌滚下来的情景。如今家家过上了好日子,焦书记却不回来了。

堌阳乡刁楼村70多岁的老农马全修,身患关节炎,走路靠双拐。今年清明节,他披着老羊皮,艰难地走了十几公里路,来到墓前,恭恭敬敬行了三鞠躬礼。他对陵园工作人员说:“老焦是万里挑一的好人呀!我怕活不久了,趁还能走动,赶来看看他。说不定啥时候死了,想来也来不了啦!”

从葡萄架村来的一位60来岁的妇女,在墓前哭得很伤心。工作人员问她。“有什么为难事?”她说:“我只有一个儿子,自从娶了媳妇,再也不肯管我了。我生他时,生活多么艰难啊!焦书记关心我,救济过我,还送我一块喜庆的红布。那时候,吃不上,喝不上。如今吃喝都有了,儿大心变了。一生孩子的气,我便想起老焦,想起那块红布。唉,要是老焦在,这种事他能不管吗?”

陵园工作人员还对我们谈了一件事:清明节前,陵园松林里一位来自民权县的老农踽踽独行。问他来干什么,他说来看看。问他的姓名,他不肯说。工作人员又问:“你心里有什么事?”老农哭 了。他说。“我心里有话,没有地方诉呀,来跟老焦说说……”

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思念焦裕禄;群众有了困难,想起焦裕禄;群众心里感到有了委屈,也要到焦裕禄墓前来哭诉。

兰考人心目中,焦裕禄没有死。在村头、田间,在农舍、牛屋,在农村饭场,在夜半梦乡,他们似乎还在跟焦书记倾诉自己的心里话。

广大群众呼唤焦裕禄,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他们是在呼唤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呼唤党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

(三)焦裕禄去世26年了。其间,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走过洒满阳光的坦途,也经历过阴云满天的坎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伟大的里程碑,开始了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

从北京到河南的千里农村,我们看到处处绿树成荫,一派生机勃勃。昔日低矮的茅屋,很少见人,少数富裕的农民又拆去刚住了几年的砖瓦房,盖起了独家独院的小楼。强大的电流给广大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生产插上了翅膀,乡镇企业有如雨后春笋,家用电器飞进了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固守传统的耕作习惯,发出了向科学技术要产量要效益的呼唤。前几年,他们是从城里“抢财神”下乡;近年来,那些先进的农民在庭院在承包田里试验深层开发,自己开始走向农业科学殿堂了。20多年前连捉苗都很困难的黄河故道农村,现在已有成片农田三种三熟、四种四熟了。

特别令人兴奋的是,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干部,相继走上了县 委书记、县长的领导岗位。他们同千百万农村基层干部一起,常年累月,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默默地工作着。祖国大地山河巨变,无不凝聚着他们的辛劳和汗水。这些80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有从农村基层提拔上来的,更多的是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在党的哺育下,他们有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经过实践的磨练,身上也闪现着60年代县委书记焦裕禄的精神风貌。

他们是新时代大潮中的中流砥柱!

但是,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也有少数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他们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了九霄云外,背离人民,违法乱纪,成为大潮奔泻中的泥沙。

当前,值得严重注意的是,在有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干部作风不正,官僚主义严重,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甚至滋长了腐败现象。

有的人随意侵犯群众利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一切向钱看。群众气愤地把这“三乱”比做新的“三害”。

有的人挥霍公款大吃海喝,群众指着他们的脊梁骨说:“你们把酒杯捏扁了,把筷子吃短了,把椅子坐散了。”

有的人不为群众办事,只顾自己“窝里斗”,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有的人弄虚作假,文过饰非,还向上邀功请赏,争名争利。

有的人贪赃枉法,胡作非为,不只自己侵吞公款公物盖私房,还为亲朋故旧、七姑八姨谋私利、捞便宜……

有一个老贫困县,十年九灾,被称为“洪水招待所”。全县128 万亩耕地,有123万亩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人均收入200元以下,温饱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农民形容自己的苦日子是:“泥巴房子泥巴床,除了泥巴没家当。”这样一个长期贫困的老灾区,那里的干部本该发扬焦裕禄精神,咬紧牙关,艰苦奋斗它几年,领导群众摆脱贫困。但令人痛心的是,1988和1989两年,这个县一面吃着国家救济粮,用着国家救济款,一面竟然作出决定,让下级机关给领导干部“送红包”;而全县得“红包”金额最多的是原县委书记。

这些腐败现象,使广大群众心不平,气不顺,在干群之间、党群之间无形中筑起一道高墙,它隔断了党与群众的联系,玷污了党的形象,造成了许多不安定因素。

60年代初,我国外有压力,内有经济困难。焦裕禄那种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气概,“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情怀,不啻是黑云压顶时一道耀眼的闪电。正是这种气概和情怀,我们的党克服了历史上的一个个危难而一往无前。现在,我们国家也面临着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形势,依然需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神,需要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这就是成千上万人一往情深地怀念焦裕禄、呼唤焦裕禄的真正原因。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的决定郑重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决定谆谆告诫全党:“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共产党员更加需要自觉保持清正廉洁,坚决反对腐败行为。如果听任腐败现象蔓延,党就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危险。”

这历史性的决定,像警钟长鸣!

(四)我们在河南农村访问,同地委、县委的许多干部交谈。他们在学习焦裕禄的活动中,有深切的感受,有各自的经验体会,内心也有些隐忧。

许多干部尖锐地指出,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学习焦裕禄,重点是领导干部学,不能只领导别人学、自己不学。人民怀念焦裕禄,表现了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殷切期望。绝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当“班长”,要事事、处处与焦裕禄相比,在自己身上找差距;要象焦裕禄那样善于团结“一班人”。搞“窝里斗”的,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学不了焦裕禄。

60年代,焦裕禄领导群众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让兰考群众吃饱穿暖。今天,新的任务、新的困难正考验着我们的干部,学习焦裕禄不仅要领导群众同自然作斗争,还要同侵入自己肌体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进行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斗争比起同自然灾害的斗争还要艰苦得多。县委书记们谈到这一点时,强调说,学习焦裕禄,一定要从世界观上学,要付出代价,作出某种牺牲,经历思想上痛苦的磨练。不能摆花架子,不能搞形式主义。

书记们谈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时,都很动情。他们举出许多事例说,只要与群众心连心,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群众就信任你、拥护你,工作就会一呼百应;国家有什么困难,群众也会支持国家度过难关,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如果你心里没有群众,和群众离心离德,违背群众利益,再大的好事,就是干部喊破嗓子,群众也是百呼不应。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

“千金易求,人心难得。”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箴言,也是 关系我们党盛衰兴亡的一个大问题。

从兰考到开封,我们瞻仰了曾任开封府府尹,近千年来一直活在人民心中,为人们敬仰传诵的包拯的塑像。这座新建的包公祠里,有一块古石碑,上面铭刻着开封府历届府尹的名字。人们纪念包拯,崇敬包拯,前来参观的人都要站在石碑前抚摸一下他的名字。年深日久,石碑上“包拯”二字被摸出了一片很深的亮光光的凹痕。

我们从包拯又想起了焦裕禄。焦裕禄不是封建社会的“包大人”,他自称是“人民的儿子”。包拯在开封府为官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但这位妇孺皆知的“包青天”,留给后人的是几天也讲不完的清正廉明的传奇故事。焦裕禄在兰考实际上也只是工作了一年零几个月,而他却给人民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和许多无价的精神财富。

“我是你的儿子。”焦裕禄的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伟大的真理。这是一个震撼历史的声音。他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全部忠诚。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位人民的儿子的英名。

(原载1990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二篇:人民呼唤焦裕禄

人民呼唤焦裕禄

大力推进学习焦裕禄精神,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品质,做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央视新闻联播中总书记在兰考的一段讲话)

见到总书记又一次到河南兰考县考察,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即进农家屋,问寒问暖,关注群众生产生活、谆谆教导地方领导发扬焦裕禄精神,时刻不要忘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人感动,让人们感到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又回到了人民群众之中,让我想到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和《人民呼唤焦裕禄》,仿佛又看到焦书记冒着风沙找风口,找治理风沙的源头,栽种梧桐树,大雪封山的时候去乡下看望生病的瞎老人,看到他肝病疼得用棍子顶破了竹椅„„

几十年过去了,为啥人们还怀念他,为啥总书记又发号召,继续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因为他是人民的好公仆,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时刻不忘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天骑着破旧自行车到群众中听民声、解民难,他走的是和百姓相连的群众路线。

焦裕禄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我们看到时下有些干部偏离了群众路线,而走上了鱼肉百姓,贪污腐化的堕落之路。

前不久,新华社及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介绍了一个靠打打杀杀起家的四川广义的社会混混,用了不到20年,依靠以黑护商、以商养黑变成了拥有400亿资产的四川首富黑社会头目刘汉。因为黑白两道的人都怕他,老百姓怕被他伤害,干部怕得罪了他不死也会“丢帽子”。他能让政法机关工作人员有案不查、无案不办、毁灭证据、重罪轻罚,能让不按自己意思办事的县长“下课”。四川省部分金钱意识至上,”给钱就办事“的官员被刘氏兄弟收买了,为他保驾护航,刘汉兄弟敛财罪恶背后是那些地区的司法腐败和权力腐败。2005年被摧毁的福建犯罪团伙陈凯等,牵出各级政府官员113人,其中包括福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和市委秘书长等高官。

官匪勾结、黑白合流沆瀣一气的背后是金钱、美色的利益交换,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再看看那些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官员们,为了捞钱,不惜把国家矿产、土地、修桥修路等资源与项目拱手相让给那些所谓开发商们,国企变成了自己的私企、中石油变成了自家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学生忙着就业,奔波在各路招聘会上,而自家子女早就吃上了“空晌”,早已有了编制,无房户等着摇号住廉租房,他们早已有了几套豪华别墅,各地都有自己的住房„„看看这些官员,再看看焦裕禄生前是怎样工作和生活,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呀!

习总书记号召全党继续向焦裕禄学习,无疑是告诉各级官员们,是该照照镜子的时候了。人们深知,腐败势力和腐朽恶习不会甘心退出社会舞台,共和国的大厦根基不能毁在这些蛀虫手里。只有培养千千万万焦裕禄式的干部,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才能对得起人民的养育,不负人民的重托。改革才会顺利进行,才能夯实执政基础。习总书记号召继续向焦裕禄学习,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限期待,盼千千万万焦裕禄式的干部来到群众之中.我们在河南农村访问,同地委、县委的许多干部交谈。他们在学习焦裕禄的活动中,有深切的感受,有各自的经验体会,内心也有些隐忧。

许多干部尖锐地指出,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学习焦裕禄,重点是领导干部学,不能只领导别人学、自己不学。人民怀念焦裕禄,表现了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殷切期望。绝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当“班长”,要事事、处处与焦裕禄相比,在自己身上找差距;要像焦裕禄那样善于团结“一班人”。搞“窝里斗”的,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学不了焦裕禄。

60年代,焦裕禄是领导群众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让兰考群众吃饱穿暖。今天,新的任务、新的困难正考验着我们的干部,学习焦裕禄不仅要领导群众同自然作斗争,还要同侵入自己肌体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进行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斗争比起同自然灾害的斗争还要艰苦得多。县委书记们谈到这一点时,强调说,学习焦裕禄,一定要从世界观上学,要付出代价,作出某种牺牲,经历思想上痛苦的磨炼。不能摆花架子,不能搞形式主义。

书记们谈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时,都很动情。他们举出许多事例说,只要与群众心连心,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群众就信任你、拥护你,工作就会一呼百应;国家有什么困难,群众也会支持国家渡过难关,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如果你心里没有群众,和群众离心离德,违背群众利益,再大的好事,就是干部喊破嗓子,群众也是百呼不应。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

“千金易求,人心难得。”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箴言,也是关系我们党盛衰兴亡的一个大问题。

从兰考到开封,我们瞻仰了曾任开封府的府尹,近千年来一直活在人民心中,为人们敬仰传颂的包拯的塑像。这座新建的包公祠里,有一块古石碑,上面铭刻着开封府历届府尹的名字。人们纪念包拯,崇敬包拯,前来参观的人都要站在石碑前抚摸一下他的名字。年深日久,石碑上“包拯”二字被摸出了一片很深的亮光光的凹痕。

我们从包拯又想起了焦裕禄。焦裕禄不是封建社会的“包大人”,他自称是“人民的儿子”。包拯在开封府为官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但这位妇孺皆知的“包青天”,留给后人的是几天也讲不完的清正廉明的传奇故事。焦裕禄在兰考实际上也只是工作了一年零几个月,而他却给人民留下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和许多无价的精神财富。

“我是你们的儿子”。焦裕禄的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伟大的真理。这是一个震撼历史的声音,他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全部忠诚。

第三篇: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有感

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有感

一年零三个月,在兰考人民心中,他是永远的书记——焦裕禄,一个将自己的名字与生命刻在了这片土地上,让人们口碑相传,永远铭记。在百姓的泪光中,他得以永存。我们不禁要问,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他都做了什么,让群众永远地记住了他,他有什么丰功伟绩值得人们薪火相传?答案只有一个,他用真情,用真心,用实际行动来做好看似乎很小的一件事,用忠诚,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投入到封沙、治水的战斗中。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吴县长送来的大米他送给了技术员;因为他把钱救济了困难群众儿子没吃上红烧肉;别人送的鱼,他又让孩子送回去,孩子没有好衣服而让同学嘲笑……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无私的崇高革命精神的表现。

今天,交通发达、物质丰富,我们面临的条件不同,环境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困境和问题。在困难面前,我们要不推诿、不扯皮,迎难而上,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客观解决困难和问题。

今天,经济快速发展,与影片中有着天壤之别,工作内容随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在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学习焦裕禄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职权看作是受人民的委托,为革命掌权。在生活上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

第四篇:长篇散文诗《人民万岁》

長篇散文诗 人民万岁

作者廖邦民 笔名崑崙山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毛泽东在天安城楼上 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环视人海如潮 气势如虹的壮观场面 看到黑手高悬扭转乾坤

砸烂旧世界 觉醒了的东方雄狮 崛起了的中国人民 世纪伟人毛泽东用 扭转乾坤的湖南湘音高呼

同志们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如雷鸣般 响彻在天安门的上空 大潮激荡在人民的心中

毛泽东深谙

人民用身躯托起了共和国 人民用鲜血染红了共和国 江山是人民血肉堆积而成

江山归属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人民是大地的灵魂 人民是天下的主人 人民要当家作主 才是中国的本质 才是时代的真理 为了共和国的主人 毛泽东多次操着浑厚沉稳

气吞山河的湖南湘音高呼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湖南湘音响彻云霄

穿越天际 传遍了大江南北 传遍了戈壁沙漠 传遍了天涯海角 传遍了神州大地

毛泽东把中国定调为

人民公社 人民政府 人民共和国

那个年代的领导干部是 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 从工厂走出来的工人 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 从部队走出来的战士 从人民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

人民注解人民万岁的精髓 共和国是人民的共和国

地名 店名 路名 院名 报刊杂志 机关院校 前面都有人民二字

在中国的版图上 人民的称谓历历在目 人民的称谓随处可见

人民公社 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人民公安 人民检察院 人民大会堂

人民影院 人民剧场 人民小学 人民北路 人民南路 人民渠 人民桥 人民商场 人民旅社 人民医院 人民邮政 人民银行 人民币 人民交通 人民公园 人民广场 人民大学 人民政协 人民总理 人民领袖 人民公仆 人民勤务员 人民教师 人民日报 人民空军 人民海军 人民解放军

毛泽东给 人民日报 人民空军 人民海军 人民公安 人民邮电 亲笔题字 亲笔书写 人民万岁

毛泽东 脑子里想的 心里装的 书里写的 诗文中表达的 嘴里说的

人民 人民 人民

毛泽东 把人民当做天 把人民当做地 人民是他的老师 人民是他的教科书

毛泽东 在不同场合

用庄严凝重的湖南湘音高呼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是毛泽东 人品 人格 道德 大度 气度

风度的真实记录

人民万岁

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是奠基石 理论基础 创作源泉 伟大动力

人民万岁 是毛泽东

对人民深厚感情的表现形式

是毛泽东

对人民所做贡献的高度评价

人民万岁 是毛泽东 战略主线 底线 红线

是浓烈的人民情怀生活写照

人民万岁 浓缩了 蕴含了 反映了 毛泽东的心声

人民万岁 是毛泽东的 伟大创举 伟大发明 是千古绝唱

人民万岁 在毛泽东心中重叠 呐喊声气壮山河 永远载入史册

人民万岁 引到人民开拓进取 鼓舞人民积极向上 号召人民继续革命 希望人民再造辉煌 塑造人民光辉形象

有人民万岁 去医院看病 医生像白求恩那样 全心全意精益求精 为患者认真的诊治

不收红包 不卖假药 没有医托 没有医患纠纷 因为这是人民的医院

有人民万岁 到学校上学 没有补习班 没有穷富之分 没有额外收费 没有无赖校霸 老师认真负责 因为这是人民的学校

有了人民万岁 到商场去购物 明码标价 童叟无欺 没有缺斤少两 没有欺行霸市 没有假冒伪劣 没有地沟油 没有腐烂变质的商品 因为这是人民的商场

有了人民万岁 到公安机关报案 执法者会热情接待 认真倾听述说事由 记录案情及时解决问题 没有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因为这是人民的公安

有了人民万岁 到法院起诉讼 他们会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公开公正透明 没有关系案 没有人情案 没有冤假错案 因为这是人民的法院

有了人民万岁 到政府解决问题

门好进 脸好看 话好听 事好办 高兴而来 满意而归

因为这是人民的政府

有了人民万岁 没有官商勾结 没有官员腐败 没有黑帮黑社会 没有色情服务

没有社会暴力 没有民族冲突 没有族群矛盾 没有投机倒把 没有两极分化 没有买官卖官 没有封官许愿 没有下岗失业 没有地下钱庄

有了人民万岁 银行门口无保安 政府大楼无警卫 上学不收费 就业不求人 治病不花钱 食品不带毒 新闻不说谎 教授不白痴 当官不受贿 城管不打人 脱裤不走红 吹牛不出名 百姓不畏权 领导无特权 退休不延迟 保险不坑人

有了人民万岁 消灭了剥削 消灭了压迫 铲除了迷信 改变了政治格局 改变了社会结构 改变了意识形态 主导了前进方向 设计了远大理想 提出了阶级斗争 规划了行为准则 看到了希望之光

有了人民万岁 时间有了厚度 温度有了记忆

月亮有了笑容 太阳有了知觉

人的社会行为 是由社会地位决定的 这千古不变的社会规律 毛泽东跳出了这个规律 始终和人民心连心

五十年代 武汉黄鹤楼上 毛泽东打开窗户

伸头发现一个牵着孩子的妇女

东西丢了

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湘音大声呼喊

“那位女同志 你的东西丢啰 你的东西丢啰” 女同志抬头一望 惊讶地发现是毛主席 大声呼喊“毛主席是毛主席”

临街的有百姓人潮涌动 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毛主席万岁的口号

连成一遍 响彻云霄 震耳欲聋

毛泽东用洪亮的湖南湘音高呼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上世纪七十年代 一介草民上书毛主席 反映当时的生活状态 毛泽东收到信后 泪水潸然而下 亲笔回应 寄上三百元 聊补无米之炊

一九四四年 八路军战士张思德

烧窑时因公牺牲 百忙中的毛泽东 亲笔写下经典悼文 《为人民服务》 亲自到会宣读 多么感人的文章 多么感人的场面 多么感人的领袖 多么感人的圣人 从此《为人民服务》 成了中国的国魂 做事的准则 做人的典范

上下五千年 绝无仅有 一个领袖 一个士兵 如比平等 如此和谐 如此亲密 如此爱民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外国友人白求恩以身殉职 毛泽东为缅怀这位英模 他写的《纪念白求恩》 成了一个时代的教科书 号召民众做一个高崇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以人民的人

这就是毛泽东心中的人民 这就是毛泽东笔下的人民 这就是毛泽东字典中的人民 这就是毛泽东追求的人民 这就是毛泽东歌颂的人民

一九六三年 雷锋同志因公牺牲

毛泽东挥笔疾书 写下了著名的 “向雷锋同志学习” 影响了几代人 彻底改变了社会风气 长达半个多世纪 雷锋的事迹 雷锋的日记 雷锋的歌曲 雷锋的报告会 雷锋的表彰会 在中国铺天盖地 学雷锋见行动 英雄模范层出不穷

欧阳海 王杰 刘英俊 焦裕禄 时传祥 王进喜 一个个普通战士 一位位布衣百姓 在毛主席的心理 就是楷模 就是英雄 就是上帝

这就是毛泽东的 行为标准 工作态度 思维方式 思维逻辑 思想意识 人生观 价值观 思想观 世界观

没有读过一天书 六十岁的泥腿子陈永贵 头裹羊肚子白毛巾 出席四届人大 被任为为国务院副总理

主抓农业生产 夯实农业基础 国家粮仓有了保证

穷苦出身普通纺织女工吴桂贤

身着工装

从工厂走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的位置

为工业建设制定方针政策 工业发展捷报频传

庄稼地里的汉子 纺纱车间的女工 毛泽东视为座上宾 邀请到中央决策层

管理国家 和毛主席 坐一条凳子 围一张桌子 吃一锅饭 喝一壶龙井 抽一盒烟

这样的事情 就发生在中国 发生在毛泽东时代

司空见惯 古往今来 世界各地 有过吗

毛泽东每时每刻心里

装着人民 替人民说话 替人民办事 到人民中间去 和人民促膝谈心 同人民打成一片 给人民谋利益 给人民制定 符合人民的政策 一切也不背离人民 一刻也不脱离人民

毛泽东浓烈的人民情结

与日月同辉

与山河同在 毛泽东的一生 教育人民 团结人民 敬畏人民 敬重人民 崇尚人民 忠于人民 立足人民 依靠人民 相信人民 爱护人民 关心人民 体贴人民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在毛泽东的 脑海里 心坎里 血夜里 骨髓里 灵魂里 著作里 书柜里 字典里 就是 人民 人民 人民

毛泽东时代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根本 给人民建了一个 人民的国家 人民的政府 人民的军队 人民的共产党

毛泽东时代 天是人民的天 地是人民的地 时间是人民的时间

空间是人民的空间

毛泽东时代 假酒 假烟 假钱 假种子 假化肥 假农药 假账目 假发票 假案件 假公文 无踪无影

毛泽东时代 天是蓝的 山是青的 水是绿的 空气是洁净的 土壤是没有污染的 粮食蔬菜没有转基因的 政治环境是红色的 经济基础是牢固的

毛泽东时代

人民在挫折中能看到希望 人民在黑暗中能看到曙光 人民在绝望中能看到新生 人民在弱小中能看到力量

毛泽东时代 润之躬身垂范 为人民而活着 为人民而工作 为人民而奋斗 为人民而呐喊

思考 求索 谈论 报告 学说 著作 书法

诗文 字里行间 总离不开 人民 人民 人民

人民的话 毛主席认真听 人民的事 毛主席认真办 人民的痛苦 就是毛主席的痛苦 人民的幸福 就是毛主席的幸福 人民的敌人 就是毛主席的敌人 人民反对的 毛主席坚决要反对 人民拥护的 毛主席坚决要拥护

人民是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人民是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人民是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的心跳 与人民的心跳一起跳动

毛泽东的呼吸 与人民的呼吸共命运 毛泽东的脉博

和人民的脉博在一个频率上

毛泽东的血压

和人民血压波动在一个计量单位上

毛泽东与人民 是相知相识的老表 是性情相投的朋友 是心灵默契的同志 是灵魂附体的兄弟 是心心通融的战友

毛泽东与人民 没有时空阻隔 没有距离障碍 没有高低贵贱 没有地位差别

毛泽东的学说 是人民需要的学说 毛泽东的著作 是人民喜欢的著作 毛泽东的思想 是人民追求的思想 毛泽东的人品 是人民歌颂的人品

毛泽东的学说

著作 思想 人品

集中反映了人民在愿望和诉求

毛泽东

不是一个单纯的名字

是一个符号 是一个象征 是一个标杆 是一面旗帜 是一种依靠 是一种希望 是一缕阳光

是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 是一种高尚的舆论工具

是一种生产力 是一种社会动力

毛泽东

代表人民追求社会公平代表人民的价值取向 代表人民的人生观 代表人民的思想观 代表人民的世界观

毛泽东

高超的战略眼光 高超的指挥艺术 把一个支离破碎

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从水深火热 饥寒交迫中解放出来 雄霸世界东方 雄视世界风云

毛泽东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是鞠躬尽瘁的勤务员 是全天候公仆 是人民的伟大领袖 是人民的伟大统帅 是人民的伟大导师 是人民的伟大舵手

毛泽东

是国家精神的缔造者 是国家精神的捍卫者 是中国历史的丰碑 是中华民族的国魂 是全世界劳苦大众的脊梁 是无产阶级永远的代言人

毛泽东 为人民而祈祷 毛泽东的英灵 毛泽东的思想 永远护佑着中国 护佑着中国人民 护佑着中华民族 护佑着全世界劳苦大众

毛泽东

把粮放在人民的仓库里 把肉食放在人民的胃里 把权力放在人民的手里 把温暖和幸福放在人民的心里 把尊严放在人民的灵魂里

把人民的一切放在政治局的常委会里 把泥腿子穷捧子请到人民大会堂

把人民举过头顶 人民的利益高一切 一切权利归人民 人民是太阳 人民是月亮

这就是毛泽东人民万岁核心内涵 这就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和行动的指南

毛泽东的人民万岁 结束了劳动人民 受压迫受剥削的历史 结束了腐朽的封建社会 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 夯实了社会主义的基础

毛泽东的人民万岁 重塑的人民的光辉形象 翻开了历史的世纪华章 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毛泽东的人民万岁 彰显出人民的力量 人民有了—— 舵把子 印把子 刀把子 枪杆子 笔杆子 人民站在主席台 有了话言权 有了选举权 有了被选举权 有了表决权 有了决定权 有了执行权 人民兴高采烈 人民意气风发 人民是共和国的主人

毛泽东的人民万岁 人民是前进的动力 人民是人类的希望 人民是不落的太阳

毛泽东的人民万岁

人民就是 毛主席的再生父母

古往今来 历朝历代 皇帝老子 谁把人民当爹娘 谁把人民当皇上

没有 没有 没有 永远没有 永远没有 永远没有

人民万岁 让我—— 心潮翻卷 热血沸腾 老泪纵横 我用—— 青春的句子 时间的句子 岁月的句子 时代的句子 历史的句子 社会的句子 男人的句子 女人的句子 中国的句子 世界的句子 太阳的句子 月亮的句子 替他们 想着 写着 喊着 人民万岁

一声人民万岁 农民挺起脊背 工人扬眉吐气 军人龙腾虎威

一声人民万岁 穷人有了地位 当家做了主人 重塑历史丰碑

一声人民万岁 山美水美人美 山欢呼海欢笑 祖国大地添辉

一声人民万岁 人民得到实惠 华夏炎黄子孙 幸福永远伴随

一声人民万岁 人民不在沉睡 齐声振臂高呼 毛主席万万岁

听到人民万岁 人民变得 特别自尊 特别自爱 特别自信 特别自主 特别自强 特别团结 特别进取 特别坚强 特别友爱 特别大度 特别有觉悟 特别有道德 特别有知识 特别有品位 特别有力量 特别有贡献

听到了人民万岁 人民变得 更加可爱 更加高尚 更加伟大

更加光荣 更加幸福 更加有理想 更加有希望 更加扬眉吐气 更加心情舒畅 更加身体健康

人民听到了毛主席的湖南湘音

人民万岁 人民—— 就唱毛主席的歌 就读毛主席的书 就听毛主席的话 就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就当毛主席的好学生 就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我读懂了人民万岁的内涵 我听懂了人民万岁的话外音 我看懂了人民万岁的庄严 我弄懂了人民万岁的动力

毛泽东有一段流芳千古的经典语录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凡是有人民的地方

人民优先 凡是有人民的地方 人民说了算 凡是人民的事 就是最大的事 世间万物 都归人民所有

毛泽东视人民为上帝 人民回报毛泽东的是 把最后一尺土布 把最后一颗纽扣 把最后一把稻谷 把最后一个鸡蛋 把最后一口铁锅 把最后一块门板

把最后一个铜板 把最后一个儿子 把最后一个希望 亲手交给毛泽东同志 完成一项伟大的创举 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高呼人民万岁 农村有了新气象 穷棒子趾高气昂 城里人喜气洋洋 人民看到了希望

高呼人民万岁 国家有强大的国防 各行各业蒸蒸日上 黎民百姓过上小康 党的事业有了新方向

高呼人民万岁 东方华夏国富民强 中国人挺起了脊梁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共和国更加灿烂辉煌

高呼人民万岁 全世界充满了阳光 人民决定国家意志 人民推动历史潮流 人民引导社会走向

高呼人民万岁 是时代的选择 是历史的选择 是毛泽东的选择

高呼人民万岁 印证了一个真理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人民是历史的救世主

高呼人民万岁 完成了一个历史证明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能创造人间奇迹

高呼人民万岁 实践了一个哲学 毛泽东思想永恒 永远辉煌 永放光芒

高呼人民万岁 是一个时代的总结 将载入历史的史册

高呼人民万岁

是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

高呼人民万岁 指出了一条新路 跳出了一个周期率

高呼人民万岁 改变了中国 震撼了世界

我的青春容颜 已走向苍老的边缘 丰满的记忆 被岁月吞噬殆尽

镌刻在我灵魂深处的人民万岁

昨天撵不走 今天撵不走 明天撵不走 后天撵不走 永远撵不走

我刚踏到人生地平线 就听到了人民万岁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 我也跨入暮年的门坎

人民万岁

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习惯

多么想听 非常想听 真的想听 想听

想听 想听

毛泽东洪亮浑厚的湖南湘音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我一听到毛泽东 人民万岁的湖南湘音 对毛主席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 跳跃的思维蠢蠢欲动 彩笔在手中起起落落

一笔 一画 一横 一竖 一撇 一捺 一个逗号 一个句号 一个感叹号 一个省略号 一句话 一个自然段 一个章节 一个中心思想 一重天 妙笔生辉 词组文字如喷泉 一泻千万里 留下阳光灿烂

毛泽东 大地赐予您神明 太阳赐予您神韵 大海赐予您胸怀 文化赐予您风采 万物赐予您智慧 人民赐予您江山 人民赐于您导师 人民赐予您领袖 人民赐予您统帅 人民赐予您舵手

二O一三年十月 我和爱人一起 专程去北京 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诺大的天安门广场

人山人海 长安街两边的人流 望不到尽头 各种民族 各种语言 各种肤色 混杂在一起

来到毛主席的纪念堂 我目视毛主席的遗容

思绪万千 老泪横流 如河水奔流

毛泽东

有最伟大的奉献精神 有最伟大的儿女情长 有最伟大的国家情怀 有最伟大的民族感情

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远远超越了人类历史的极限 毛泽东对历史的影响 远远超越了中国 覆盖了全世界 几千年才产生这么一位

历史巨人 世界奇人 人类圣人

是一位崇高的世界领袖

无人可以比拟 无人可以代替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 足足站立等候六小时 没有疲倦的意思 是什么让我这么执着

是人民万岁

还是人民万岁 就是人民万岁

我仿佛清楚地听到

毛泽东梦幻般震撼乾坤的湖南湘音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从纪念堂飘向天安门广场上空

飘向海岛 飘向边疆 飘向五角大楼 飘向克林姆林宫 漂向联合国总部 飘向五洲四海 飘向太空宇宙 飘向遥远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 今天 明天 未来

毛泽东的湖南湘音

人民万岁 永远在我心中回荡 伴我走向生命的远方 迎接我丧钟的尾声 坠落在山野的东岗 梦中的极地天堂……

世界人们听到毛泽东的湖南湘音

人民万岁

从心底发出一个时代最强音

回应毛泽东 伟大的领袖 伟大的导师 伟大的统帅 伟大的舵手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万岁 这是人民的心声 这是人民的呼唤 这是民族的需要

这是民族的呐喊

敬爱的毛主席 您听到了吗 人民齐声回答 大地齐声回答 江河齐声回答 听到了 听到了 听到了

这时

全世界的劳苦大众 又一次发出了 震撼地球的世纪呐喊 战无不胜攻的毛泽东思想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放下了手中的彩笔 没有了记忆的指点 结束了文章的彩排 听见了人民万岁的口号 左手捂住超频的心跳 右手托起滚烫的文稿 鲜红的热血在燃烧

人民万岁 留在我的心中 留在我的生命里 此时此刻

我荣幸的代表毛主席 模仿地道的湖南相音 向大江大海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高山原野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戈壁沙漠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春秋冬夏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万花丛中喊一声人民万岁 就万物生灵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中国人民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世界人民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太阳月亮喊一声人员万岁 向浩瀚宇宙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昨天前天喊一声人民万岁

向明天未来喊一声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心灵寄语;我想拽长生命的长度,我还想拓展生命的宽度,我更想提升生命的高度。但是;岁月的真谛,岁月的年轮,岁月的哲学明白告诉我,人的生命不能彩排,人的生命不能重复。夕阳里我将留下一串串灿烂的笑容,天空中我将留下一声声滚动的呐喊,小河里我将留下一排排跳动的倒影,小路中我将留下一个个超大的脚印,山野中将留下我一片片红色的记忆,书库里我将留下一句句社会的真谛,灵柩中我将留下一框框闪光的灵魂。我再也回不到阳光灿灿的昨天。赶紧趴在夕阳西下的地平线上,撰写了《军礼军歌万岁》《解放军万岁》《农夫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人民万岁》《喀喇昆仑精神万岁》是中国万岁系列第一人。汇编《血鑄軍魂西部放歌》也破土而出。对人民是真挚的热爱之情,对领袖是崇高的敬畏之心,对部队是凝固的军人之魂,对己是件超越自我之幸事。注定会被岁月收藏,注定会被历史铭记。我把家国情怀,用心记录下来,给后人一个纪念,给历史一个见证,这就是我人生的最后坐标,心灵摆渡的旧木船,灵魂摆渡的新归宿。

天山夜话;我带着《毛泽东思想万岁》《人民万岁》的课题,用我年迈的老腿,步履蹒跚走完了韶山、延安、井冈山鲜血染红的蜿蜒曲折山路。用脚步丈量了井冈山的高度,延河水的宽度,韶山冲的长度。站在耸入云霄的巍巍井冈山上,听到了黄洋界隆隆的炮声,会师广场嘹亮的军号声,八角楼、龙江书院曾经的故事,看到了毛泽东枣园窑洞传世的著作,王家坪大礼堂的经典报告。滚滚延河水的波涛,宝塔山下的晚霞。笑迎韶山的红日,漫步在橘子洲头。我看到了毛主席的理想与抱负,我听到了毛主席的呐喊心跳,我知道了毛主席的生平与传奇,我读懂了毛主席的谆谆教导,我唱响了毛泽东思想的交响曲,夜话在天山脚下…………

2018年腊月二十七落笔于韶山.延安.井冈山红色基因探索途中★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疆字902部队★36923部队(边防13团)昆仑卫士廖邦民笔名崑崙山

鸣谢:文稿校对东风再起

第五篇:齐庆三长篇通讯

书写在大地上的生命之歌

——追记平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齐庆三

2013年11月11日,中共平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齐庆三因心脏病突发倒在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他坚守17年的宣传阵地,时年44岁。

‚平山人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平山县委书记这样悼念他。

‚平山人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平山县委书记这样悼念他。

‚老齐,是个好人。‛采访联系点的基层群众这样缅怀他。

齐庆三把一腔赤诚都扑在了老区平山的新闻宣传事业上,以每况愈下的病弱之躯,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了13个年头,即使在他生命最后的两天多时间里,他依然在为宣传平山、推介平山奔波着、奋斗着。

——2013年11月9日,星期六。上午,与到访的石家庄日报记者探讨关于平山旅游的报道;下午,在单位审定即将在《平山通讯》刊发的稿件;晚上,在单位值班。

——2013年11月10日,星期日。上午,在单位组织撰写稿件,与县政府办公室有关人员沟通稿件内容;下午至晚上十二点,在单位对稿件进行修改、审定。

——2013年11月11日,星期一。早7时,赶到单位对前一天修改的旅游稿件再次进行了修改、润色;8时,在前往县政府的途中突然发病晕倒,被送往县医院抢救;9时29分,经县医院全力抢救无效,齐庆三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2013年11月15日,齐庆三去世后的第四天上午,他的妻子来到平山县委宣传部,拿出200元钱,替他交上了2013年的最后一次党费……

齐庆三走了,走的是那样匆忙,未来得及与领导和同事们打声招呼,似乎他只是又一次去下乡采访……

在我们采写齐庆三事迹的日子里,巨大的悲痛笼罩着整个平山县委宣传部,但是每当领导和同事们提到他的名字时,依然显得那么亲切,那么自然,似乎他——‚庆三‛、‚齐部长‛还在和他们一起工作,只是当时没在跟前而已……

挑战平凡 以平凡诠释卓越

什么是平凡?什么又是卓越?可以说一百个人回答,就可能有一百种答案。

但在齐庆三看来,世界上没有卓越的岗位,只有卓越的业绩,基层宣传工作虽然是‚务虚‛的行当,很平凡,没有人们常说的硝烟战火,也远离了金钱、权力,平凡到让许多人几乎想不起它的存在;可是,只要能把这平凡的工作干好、干到极致,能迎着群众的方向走,准确的反映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务虚的工作就是务实,这平凡的工作就是卓越。

1998年8月,平山县西部山区突遭特大暴雨袭击。齐庆三主动请缨到重灾区北冶乡采访。乡里的同志说‚路都不通,你就在乡政府附近看看算了‛,但齐庆三坚持到受灾最重的村去采访。不通机动车,他就骑自行车,连自行车也走不了的地方,他就步行前往,有时甚至一天数次趟过水流湍急的险隘河。连续奔波了三天两夜,他走遍了该乡所有的重灾村。因电力中断,他就点起蜡烛连夜赶写稿件;实在顶不住蚊虫叮咬,他只得点起了火绳。等稿子写好已是凌晨5点,齐庆三马不停蹄地赶早班车把稿子送往石家庄日报社。次日,一篇满含深情、反映灾区干部群众抗灾自救的通讯《冲不垮的堤坝》在一版显要位臵刊发出来。这篇来自重灾区一线的鲜活报道,极大地提振了灾区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士气和斗志,一批批社会各界捐助的救灾款物,也循着这篇报道提供的线索,送到了灾民手中。

出生农家的齐庆三,时刻以犀利的目光和前瞻的思维,关注着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不断用鲜活的典型经验,引导家乡发展,发挥着一个基层宣传干部的独特作用。

在平山葫芦峪,在外经商多年的刘海涛回乡开发荒山,立志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历经几年的艰苦探索,他根据平山山区农业开发的实际,终于摸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全新经营模式。齐庆三及时捕捉到这个典型,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模式对山区开发建设的重大导向性意义。2012年5月,他采写的《荒山开发的葫芦峪模式》在《石家庄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后来,他又邀请河北日报3名记者一同到葫芦峪蹲点采访两天两夜,相继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和一版显要位臵刊发了《荒山上的现代农业之路》、《科技支撑下的活力样本》、《利益共赢的长久之道》3篇通讯,全面宣传和介绍了葫芦峪先进的开发模式。如今,葫芦峪已经成为全省开发荒山、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面旗臶。

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宣传干部,齐庆三常对同事们说:‚我们搞新闻报道,不能图红火、凑热闹,一定要眼睛向下,把更多的笔墨留给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留给‘小人物’,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用我们新闻宣传的特有方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全县的发展大局服务。‛

17年来,老区平山一批扎根基层、事迹突出,却一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通过齐庆三的笔触和报道,成了当地的名人,成了先进模范,成了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标杆。

——5年如一日义务看护15万亩山林的史岁忠,被评为石家庄市2007‚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和当年的‚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

——14年免费接送山里孩子上学的客车司机刘文武的事迹,登上了《人民日报》的版面,新华网还为他发了专稿,被评为平山县首届道德模范;

——私企老板缑文录为驻平部队修车18载、分文不取的故事见报后,当年就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在平山县委宣传部,人们都知道齐庆三在农村有不少联系点,这些联系点是他新闻线索层出不穷的源头活水,更是他能时时接通地气和汲取营养的‚管道‛。2013年9月12日,齐庆三到北滚龙沟村采访‚村支书带领村民10年栽植板栗8万棵‛的事迹。采访结束时,平时很少照相的齐庆三特意让同事给他在板栗树前拍了一张照片。没想到,这张拍摄于北滚龙沟村西山坡上的照片,竟成了他留给同事们的最后的工作照。

选择坚守 让坚守在清贫中升华

齐庆三在宣传部工作的17年里,牢牢守卫着老区平山的新闻宣传阵地,无怨无悔地担当着一个基层宣传干部的责任。他常说:‚基层宣传工作直接面对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矛盾和挑战不容回避,‘好汉子不愿意干,赖汉子干不了’,要守好这块阵地,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齐庆三的清贫在平山县委宣传部内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发现,他清贫的程度大大出人意料。

——在县城工作,却买不起县城的房子,回离县城12华里的老家住,上班路又太远,容易耽误工作。于是结婚后,齐庆三便借住到县城的岳父家里,谁知这一住就是22年,直到他离开人世。在这个‚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时尚用品,老式电视机、生锈的老吊扇、靠墙摆放的几件老式桌椅、小板凳、小马扎,这几乎就是他‚家‛客厅里的全部摆设。十多年前,单位曾集资建房,他也报了名,当时房价低,只需8万元左右,但最终他还是因无力承担而放弃。2009年,他通过按揭贷款的方式,在县城买了一套住房,但直到他离世也没有正式入住,贷款也没能还清;

——一辆老式28型‚飞鸽‛牌自行车,黑漆斑驳,破旧不堪,寂寞地停放在齐庆三居住了22年的老院里,这就是一直陪伴齐庆三上下班20多年的‚老伙计‛,至于它是哪年买的,就连它的老主人——齐庆三的岳父也早已记不清了;

——齐庆三一生用过三部手机。第一部手机用了六年多,键盘上的标识全部被磨掉了,同事们经常开玩笑说:‚齐部长,你的手机可是‘保密手机’,扔到大街上估计都没人拾,因为拾起来也不会用啊。‛第二部手机是他借了同事800元钱买的国产金立牌手机,特点是‚便宜、耐用、待机时间长‛,但样式老套,连他的妻子也认为这部手机太寒酸了,撑不起台面,不符合他‚好歹是个副部长‛、‚经常抛头露面‛的身份。2013年10月下旬,妻子咬牙给他买了一部1200元的国产oppo手机,不曾想,这部手机齐庆三用了还不到20天,就撒手人寰,手机也作为随葬品,成了妻子送给他的‚最后的礼物‛……

当我们面对来自全县农村、厂矿企业及其它行业的吊唁人群,捧起他在中央、省、市级报纸刊发的1360多篇新闻稿件时,不由地深深感到:齐庆三不是清贫,而是富有,他是物质上的穷人,却是精神上的富翁。他这种在清贫中的坚守,不是时尚,不是做作,而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他就像一棵生长于贫瘠土地上的小草,只要有一滴雨露滋润,只要有一缕阳光照耀,他就永远忠于脚下的土地,用生命歌唱春天。

2005年4月4日,平山县西部山区突发山林大火。身为新闻科长的齐庆三立即组织新闻科的同事们,分头深入扑火现场采访。大火扑灭后,他又组织大家突击撰写扑火新闻稿件,连续奋战三天三夜,《与火魔激战的42小时——5000军民扑救平山‚4〃4‛特大山火纪实》长篇通讯终于出笼。在等待石家庄日报审定稿件的过程中,坐在椅子上的齐庆三由于劳累过度,突然摔倒,左眼重重地碰在桌角上,顷刻间肿得黑紫。大家想陪他到县医院看急诊,他却只让同事买来一瓶紫药水敷在伤口上,一直等到报社传来稿件通过审定的消息才去休息。

齐庆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家里排行最小,一直是父母最大的牵挂。2002年,他的母亲得了脑梗,从此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平山县由于是革命老区,新闻宣传任务历来很重,节假日加班加点和熬夜赶写稿件就成了工作的常态。再加上齐庆三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由此,他就成了兄妹中尽孝道最少的一个。2011年,齐庆三母亲的生日恰好碰在了星期日,大哥齐庆吉提前一天给他打来电话,要他第二天一定回家,兄妹4个一起给母亲过个‚人全‛的生日,齐庆三答应‚准来‛。可第二天等来的又是他‚告假‛的电话。谁知没过多久,齐庆三的母亲就病重去世,他再也没有机会给母亲过生日了,这成了齐庆三终生的遗憾。

恪守信念 用赤诚抒写壮丽的青春

2013年11月13日,齐庆三的遗体入殓时,因悲痛几度昏厥的妻子双手颤抖着,把一个空白笔记本和一支崭新的钢笔放入丈夫的棺椁。同族的一位大爷哭道:‚写了一辈子,命都搭上了,不能再放这个。‛她却低声而坚定地说:‚放进去,放进去……‛

齐庆三从27岁调入宣传部,到44岁被病魔夺去宝贵的生命,他在老区平山的新闻战线上整整拼搏了17个年头,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基层宣传事业。

17年里,齐庆三从最初‚宣传部虽然是清水衙门,无权无势,也不管钱、不管物,毕竟是县委部门‛的直感,到逐步爱上这项工作,并立志要把它干好,一步一个台阶地逐步成长为平山县委宣传部的‚笔杆子‛、‚台柱子‛,担负起主管全县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任,被誉为‚才子‛。他亲笔撰写的1360多篇发表于党的各级媒体的新闻稿件,就是他对新闻宣传事业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和坚定信念的最好见证。从2003年担任新闻科长开始,一直到他去世,齐庆三带领和组织新闻科的同事们,主动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新闻宣传攻势,为提高老区平山在外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抢占发展先机,做出了不可替代、难于磨灭的成绩和贡献,赢得了县领导和全县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2002年12月5日至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要求革命老区平山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齐庆三紧紧抓住这一对平山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连续在总书记到西柏坡学习考察1周年、3周年、5周年、7周年之际,组织协调新闻科的同事们,邀请编辑、记者赴平山实地采访,在中央、省、市级党报刊发了一大批反映平山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新闻稿件,其中2005年12月8日和2007年9月24日分别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臵刊发了题为《平山老区奋斗3年换新颜》和《革命老区平山县成‚太行明珠‛》的新闻专稿,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平山县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臵刊发新闻稿件的历史先河。

与此同时,伴随着齐庆三工作能力的一步步增强、干好新闻宣传工作信念的一步步强化,以严重透支自身体能为代价的无私付出,也造成了他身体健康状况的一步步恶化,由一个体格健壮的小伙子一步步变成了身体羸弱的病人,最终倒在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上。

2000年隆冬时节的一天,和同事到林业局采访的齐庆三,突然胸闷气短、脸色煞白、浑身冷汗淋漓,被紧急送往县医院。途中症状消失,他不顾大家的劝阻,愣是没去医院,又坚持和同事一道完成了采访任务。这时,要强的齐庆三并不知道,这是病魔对他生命发出的第一次‚黄牌警告‛。此后,类似的症状又出现过好几次,但齐庆三始终没有放在心上。

齐庆三身体状况的‚异动‛引起了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他被勒令去县医院检查,可齐庆三不仅臵医生要他‚住院观察‛的建议于不顾,连最基本的心电图、彩超都没有做,就又返回了单位。但此后,细心的同事发现,本来喝酒的齐庆三不只滴酒不沾了,烟也戒了,还在随身的口袋里悄悄藏上了一个小药瓶。

2012年12月9日凌晨2点,在单位值班的齐庆三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便喊来也在单位值班的司机给他捶背,想坚持到天亮再说。凌晨5点,司机看他的病情不见好转,非常难受,就硬把他拉到了县医院。急诊检查后,在医生的要求下,他被立即转送省会医院治疗。没想到这一去就是28天,等他走出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时,心脏里已放进了三个支架。这以后,他的精神状态似乎变得非常好,就连医嘱三个月和半年一次的例行复查也不做了。每当有人问起他的病情,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我的心脏放上支架了,有了‘主心骨儿’,这回可没事儿了。‛于是,他循着以往的人生轨迹,加班比以前更多了,熬夜比以前更长了,也比以前更像个‚好人儿‛一样活跃在平山县大大小小的工作场合……

平凡、清贫、坚守、卓越,生命的旋律如此简约而铿锵。寒来暑往17载,齐庆三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满腔赤诚,牢牢地守卫着基层的新闻宣传阵地,全身心投入,忘我地工作,书写了自己无怨无悔的壮丽青春,把一个基层宣传干部的感人形象牢牢地矗立在这片他曾为之奉献心血、才智的热土中,用生命阐释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真谛和价值,他的生命必将在对新闻事业的崇高追求中得到永恒。

下载4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word格式文档
下载4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

    新华社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 65年前的今天——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 土坯房前,老槐树下,握别依依不舍的父老乡亲,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动身前往北......

    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

    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 焦裕禄,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名字,他就是人民的好公仆、中国人民的道德楷模,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近期我校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观看了连续剧《焦裕禄》,......

    新华社长篇通讯《习近平——新时代的引路人》

    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 新华社记者 201......

    关于组织阅读长篇通讯《信念的丰碑》的通知

    关于组织阅读长篇通讯《信念的丰碑》的通知 各镇街区教育办、市直各学校、局机关各科室: 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安排,山东教育报对德州市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刘志祥的先......

    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5篇模版)

    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5月14日,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生命的祭日。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墓园,汇聚了潮水般前来祭奠的人们。......

    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合集五篇]

    5月14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 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墓园,汇聚了潮水般前来祭奠的人们。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即病逝在岗位上。然而,这一年......

    工作通讯:让人民群众满意(党建工作)

    人民网潍坊视窗编者按: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寿光市被确定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的联系点。2005年4月7日至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寿......

    我们华龙区检察院组织全体干警学习了长篇通讯

    我们华龙区检察院组织全体干警学习了长篇通讯《英雄不老》,大家都很感动。李文祥是践行“三平精神”的时代典型,是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优秀代表,是检察干警应该尊重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