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提高高中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
怎样提高高中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后高考的主要方向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历史材料题是最能考查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题型,历史材料题自然也将成为今后历史高考试卷的主要题型。可是,现在的高中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普遍不强,在材料题上得分率并不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中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和成绩呢?针对此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探索。
一、指导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
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是提高解决历史材料题能力的基石。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过程和解数学应用题的过程都是对课本知识的应用,历史课本的知识就好比解数学应用题的数学公式。那么应当怎样指导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呢?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感。历史感就像一个人学打篮球、学游泳时的球性与水性。球性、水性好的人学打篮球、学游泳要提高水平是不难的。要想学好历史、提高解决材料题的能力必须有良好的历史感。我的最主要的方法是指导学生经常去关注身边的历史故事、新闻、小说、电影、电视、历史古迹,比如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了解连州中学的人文历史,写一篇关于连州中学历史人文遗产的小论文等。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历史感,也就为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历史知识。学会理解、学会分析是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事实上,你知道了一个事物,并不等于你就理解了这个事物,在高考这个环节上,我们无法考查学生的行动,因此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能力也就成为考查的重中之重,可见理解的重要性。简单地说,理解就是在记住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比如学生要记忆必修三中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时,我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要求学生从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去理解:因为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君主专制的腐败、专制思想和资本主义萌芽。理解史实出现的原因后再记忆史实有利于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
三是帮助学生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和主要历史阶段性特征。这样有利于学生用大局观去掌握历史知识,保持历史思路的清晰度。比如学生在学习必修三第五单元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整理粗线条的时间线索:1840年至1919年期间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过程。之后再引导学生掌握这个时期的历史阶段性特征是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为提高解决历史材料题能力奠定基础。
二、指导学生掌握解答材料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解题的信心
俗话说:人有信心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信心一定不会成功。在任教高二年级时,我对所任教的五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每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在解答材料题时有一种恐惧的感觉,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提高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信心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怎样提高呢?我最主要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了一套解题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题中的每一个问题,知道题目问什么,重点理解题目的关键词语。然后指导学生读懂材料,找到材料的关键词,细读材料,从而获得有效的信息。最后指导学生在获得信息后联系课本的内容,运用课本的概念、结论、事实及专业术语进行回答。在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后,再引导学生多做材料题、多思考、多总结。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印发了五十题较为简单的材料题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学过当节课或当个单元后限时完成。由于这类题目较为简单,学生完成得很好,得分很高,从而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增强了信心。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找到了自信,在以后的考试中材料题的得分率有较大的提高。可见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训练来增强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现在高考评卷改革是让过去的采点评分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评分标准的不断完善,对考生的遣词造句、行文逻辑的要求也较高。可见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对提高高考成绩有多么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和课后作业上:在课堂提问时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后布置语言组织类的题目,同时辅以方法的指导和鼓励。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为答好材料题奠定了基础。
当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后,再辅之以正确合理的解答材料题方法,以及自信和良好的写作能力,他们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当然高中学生提高解答历史材料题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教师耐心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更需要学生去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第二篇:高中生应怎样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1
高中生应怎样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二中学 林泽纯
摘要:部分高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存在着提取有效信息不全面和不准确等缺陷。为..............此,我建议从重视审题训练、忠实于材料、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等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关键词:高考;材料解析题;有效信息;缺陷;提取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 .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如: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6题就是典型的一例。该题第二则材料引用了4幅《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该题第2问直接提出了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一、缺陷剖析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频繁出现,但如何提高此种能力却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且在学习和复习时此种能力要求往往被纳入审题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1.提取信息不全面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2.提取信息不准确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作用。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前述6省为主,而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此结论已经可以得出。另一组图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同样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该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二、解决方法
/ 8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上文已经就学生在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作了剖析,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参加全国高考的文科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以下题为例: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语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概述其基本思想。
(2)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
(3)材料三所说“商务”指什么? “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4)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 1.重视审题训练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审问题
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比如我们做上面的题目时,先阅读题后的每一个问题,再分别到材料的对应位置寻找答案。像第(1)题问的是政治派别和基本思想,那我们就从材料与出处思考这两个问题,不用去花时
/ 8
间想这些派别、思想的背景、影响与表现等。第(2)题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异同点,我们就直接到材料一、二寻找答案。
②审关键词句
即学会抓住关键词句。阅读材料有一个技巧,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这样看问题又准又快。像这个题目中的材料三,抓住关键词句“商战”、“君民共主”、“设议院”,就掌握了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四的关键词句是“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这是阅读材料的一条捷径
③审材料来源
即注意引文出处。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材料内容固然重要,材料出处也不可小视,更不能忽视。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这方面的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比如上面的材料告诉我们分别出自《海国图志》、《曾文正公全集》、“郑观应语”和《变法通议》,《海国图志》与《变法通议》在书本上有所交待,我们结合教材能更清楚地理解有关材料。《曾文正公全集》与“郑观应语”告诉我们作者是谁,我们不用看材料,只回顾所学知识也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派别与思想。
2.忠实于材料
材料解析题所选材料有的出自教材内容,更多的出自我们没学过的文章,其对有关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不一定与教材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做题时,在所给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矛盾时,首先要忠实于材料。特别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寻找依据、概括思想、比较异同、分析现象等,就要老老实实地从材料中找答案,不能因为与教材一致就脱离材料。比如本题中的第(4)题: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我们就要到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找答案: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早期维新派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就不要因为书本上介绍早期维新派时交待了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张,就一股脑地搬上去。
3.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一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一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本题就能落实到教材上像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章节,这样很容易解答政治派别与基本思想,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因为教材上有对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基本思想的介绍与评价。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4.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做材料解析题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比如以上题目就要我们从有关观点判断政治派别,说到“商务”,就要知道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这一般要求我们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看到问题、现象的本质。有时候,材料提供的是一些与
/ 8
事实不符合的言论,或反动的观点,我们就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分析其本来面目。当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谈自己的认识或启发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获得认识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
5.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的方式,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此举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但是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无法标注,这往往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6.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称“插图”而改称“图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全国高考卷的历史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各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将其它学科的一些科学方法用之于历史学,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是高三文科师生的当务之急。.......
高中生应怎样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二中学 林泽纯
摘要:部分高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存在着提取有效信息不全面和不准确等缺陷。为此,我建议从重视审题训练、忠实于材料、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等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关键词:高考;材料解析题;有效信息;缺陷;提取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如: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6题就是典型的一例。该题第二则材料引用了4幅《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该题第2问直接提出了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一、缺陷剖析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频繁出现,但如何提高此种能力却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且在学习和复习时此种能力要求往往被纳入审题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
/ 8
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1.提取信息不全面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2.提取信息不准确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作用。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前述6省为主,而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此结论已经可以得出。另一组图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同样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该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二、解决方法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上文已经就学生在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作了剖析,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参加全国高考的文科考生提供一些帮助。以下题为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语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概述其基本思想。(2)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
(3)材料三所说“商务”指什么? “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4)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 1.重视审题训练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
/ 8
练,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审问题
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比如我们做上面的题目时,先阅读题后的每一个问题,再分别到材料的对应位置寻找答案。像第(1)题问的是政治派别和基本思想,那我们就从材料与出处思考这两个问题,不用去花时间想这些派别、思想的背景、影响与表现等。第(2)题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异同点,我们就直接到材料一、二寻找答案。②审关键词句
即学会抓住关键词句。阅读材料有一个技巧,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这样看问题又准又快。像这个题目中的材料三,抓住关键词句“商战”、“君民共主”、“设议院”,就掌握了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四的关键词句是“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这是阅读材料的一条捷径 ③审材料来源
即注意引文出处。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材料内容固然重要,材料出处也不可小视,更不能忽视。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这方面的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比如上面的材料告诉我们分别出自《海国图志》、《曾文正公全集》、“郑观应语”和《变法通议》,《海国图志》与《变法通议》在书本上有所交待,我们结合教材能更清楚地理解有关材料。《曾文正公全集》与“郑观应语”告诉我们作者是谁,我们不用看材料,只回顾所学知识也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派别与思想。2.忠实于材料
材料解析题所选材料有的出自教材内容,更多的出自我们没学过的文章,其对有关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不一定与教材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做题时,在所给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矛盾时,首先要忠实于材料。特别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寻找依据、概括思想、比较异同、分析现象等,就要老老实实地从材料中找答案,不能因为与教材一致就脱离材料。比如本题中的第(4)题: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我们就要到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找答案: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早期维新派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就不要因为书本上介绍早期维新派时交待了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张,就一股脑地搬上去。3.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一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一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本题就能落实到教材上像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章节,这样很容易解答政治派别与基本思想,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因为教材上有对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基本思想的介绍与评价。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4.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做材料解析题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比如以上题目就要我们从有关观点判断政治派别,说到“商务”,就要知道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这一般要求我们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看到问题、现象的本质。有时候,材料提供的是一些与事实不
/ 8
符合的言论,或反动的观点,我们就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分析其本来面目。当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谈自己的认识或启发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获得认识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5.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的方式,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此举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但是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无法标注,这往往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6.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称“插图”而改称“图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全国高考卷的历史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各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将其它学科的一些科学方法用之于历史学,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是高三文科师生的当务之急。浙江 陈美芳
第一,提高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性。
1.善于记忆。通过听课、看书,首先解决基础知识的记忆问题。例如20世纪初“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曾朴的《孽海花》。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用李官场、曾孽花、吴二十记字头的办法加以区别。但记住并不等于掌握了基础知识。
2.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从史实现象中抽出共同点,抽出本质的、必然的东西,从具体到抽象,从而形成基本概念。例如戊戌变法,先找出它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活动。接着从变法的内容分析其作用。最后,结论是变法在保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实行一些自上而下的改革,失败是必然的;但变法要求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是爱国的和进步的。3.要正确区分历史概念。例如秦国和秦朝,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沙俄、苏俄、苏联,西安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等。第二,深化现有的知识结构。
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英、法、俄、日等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从而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例如分析美国经济的发展,要考察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是强大的推动力,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成为和保持世界工业大国地位的重要原因。
3.注意知识的广度。关于国共两党合作,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第二次合作是党外合作。关于中法战争,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4.注意知识的深度。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
/ 8
历史知识的记数记忆法举例 江苏 蒋玉平
记数记忆法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 “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邮政局。“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例2】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
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例3】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情况: 两个不同的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
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两条不同的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两种不同的结果:国民党溃败,丢失大片国土;共产党开辟大片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例4】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可以这样记忆: 五个年头:1789~1794年。
四个资产阶级派别: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三个阶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第三,升华所学的知识。主要体现在: 1.从迁移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分析问题的立场、角度和出发点,使之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而以此为指导去解决其他同类问题。例如学了世界史“50年代至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后,要联想到当今中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也需要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
2.不仅将历史知识体现的理论观点挖掘出来,而且能运用理论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从而达到从理论高度去驾驭知识。例如从中国古代史上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过程中挖掘出:生产力的发展起最根本的决定作用。
3.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历史精髓。例如学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情况后,要把握: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 8
第三篇:高中生应怎样回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如: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6题就是典型的一例。该题第二则材料引用了4幅《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该题第2问直接提出了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一、缺陷剖析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频繁出现,但如何提高此种能力却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且在学习和复习时此种能力要求往往被纳入审题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
1.提取信息不全面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2.提取信息不准确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作用。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前述6省为主,而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此结论已经可以得出。另一组图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同样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该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二、解决方法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上文已经就学生在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作了剖析,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参加全国高考的文科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以下题为例: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语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概述其基本思想。
(2)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
(3)材料三所说“商务”指什么? “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
(4)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
1.重视审题训练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审问题
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比如我们做上面的题目时,先阅读题后的每一个问题,再分别到材料的对应位置寻找答案。像第(1)题问的是政治派别和基本思想,那我们就从材料与出处思考这两个问题,不用去花时间想这些派别、思想的背景、影响与表现等。第(2)题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异同点,我们就直接到材料一、二寻找答案。
②审关键词句 即学会抓住关键词句。阅读材料有一个技巧,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这样看问题又准又快。像这个题目中的材料三,抓住关键词句“商战”、“君民共主”、“设议院”,就掌握了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四的关键词句是“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这是阅读材料的一条捷径
③审材料来源
即注意引文出处。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材料内容固然重要,材料出处也不可小视,更不能忽视。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这方面的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比如上面的材料告诉我们分别出自《海国图志》、《曾文正公全集》、“郑观应语”和《变法通议》,《海国图志》与《变法通议》在书本上有所交待,我们结合教材能更清楚地理解有关材料。《曾文正公全集》与“郑观应语”告诉我们作者是谁,我们不用看材料,只回顾所学知识也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派别与思想。
2.忠实于材料
材料解析题所选材料有的出自教材内容,更多的出自我们没学过的文章,其对有关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不一定与教材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做题时,在所给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矛盾时,首先要忠实于材料。特别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寻找依据、概括思想、比较异同、分析现象等,就要老老实实地从材料中找答案,不能因为与教材一致就脱离材料。比如本题中的第(4)题: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我们就要到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找答案: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早期维新派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就不要因为书本上介绍早期维新派时交待了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张,就一股脑地搬上去。
3.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一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一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本题就能落实到教材上像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章节,这样很容易解答政治派别与基本思想,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因为教材上有对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基本思想的介绍与评价。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4.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做材料解析题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比如以上题目就要我们从有关观点判断政治派别,说到“商务”,就要知道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这一般要求我们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看到问题、现象的本质。有时候,材料提供的是一些与事实不符合的言论,或反动的观点,我们就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分析其本来面目。当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谈自己的认识或启发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获得认识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
5.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的方式,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此举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但是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无法标注,这往往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6.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称“插图”而改称“图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全国高考卷的历史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各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将其它学科的一些科学方法用之于历史学,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是高三文科师生的当务之急。
第四篇:如何提高解答论述题的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答论述题的能力
高考政治试卷中论述题是重轴戏,直接关乎到学生的高考成绩,但对学来说,回答好这类题目难度较大,因此这部分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答论述题的技巧?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许多学生拿到论述题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思路不明确。其实答论述题犹如写作文一样,首先要审好题,题目究竟要求我们回答什么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论述题基本上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有时题目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回答什么问题,但通过读题目和材料可以把隐含的问题转化为上述问题,找中心论点很重要,这是关键的一步。具体来说,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启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则是要求回答是什么,说明、体现、表明都属于这一类。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是什么联系。是因为、基于、反映等属于这一类。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在解论述题时,弄清解题方向,学会审设问是第一重要环节。
其次要认真审材料,一般题目所给的材料都和所要回答的问题有联系,审材料时先是把材料读一篇,然后把材料根据不同的意思划分为几个层次,再从中找出关键的信息点,与所要回答的问题结合起来,并与课本中所学的知识点及时对应起来。通过以上审题过程,基本上明确了答题的方向、要点,然后再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角度,紧密结合材料和时事热点分层深入回答,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对知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要加强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组织答案,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解题思维,特别是高三备考复习中,要从总结考纲要点、解读命题形势、分析高考典题,多角度、多方位切入,步步为营,各个击破,掌握正确方法。在习题训练中放手让学生去做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再列出解题要点,最后组织答案。经过反复训练,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要提高学生解答论述题的能力,还要做好一项基础性工作,那就是让学生熟知课本知识点,对所有的考点无论从专题、模块都要能做到融会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记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要务实基础,每册书的知识点最好都要让学生能构建网络结构,分层理解,注意横向、纵向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准确的结构图,在高三复习中,这是首要的任务,这项工作做不好,答好论述题只是空想,可采取让学生自己构建网络结构与教师构建相结合的方法,在熟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较好的运用。
我想所有一线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当然也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分享,由于自身水平有限,获得的一点认识也存在着不足,望同仁们指教,谢谢!
第五篇:高考历史材料题解答方法及万能
高考历史材料题解答方法及万能模板
一、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
1、三读材料,获取信息。
材料一般应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看),明白大体内容,不要在个别字、词上纠缠;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会议、人物等),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弄清楚考查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知识,分清材料中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还是相互补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井用笔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句子,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评论)分点或分层,有些材料较浅显的,可以先看提问,再带着提问看材料并确定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材料的开头、结尾、出处、注悉。
2、分析提问,明确要求。
从提问情况看,一般有四种方式:结合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提问时,应注意某一提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提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有的提问实际上包含着几个要求回答的问题;有的提问是以上一问的回答为基础的;有的提问要求根据几则材料回答,在审题时要注意,在审题时最好把要求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和限制性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遗翻和疏忽。
3、紧扣提问,认真作答。
第一,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并且按要求回答,即注意答题依据和限制性条件,如提问为“根据材料„„”,那么,答案主要来自相关材料;如提问为“根据所学知回答”,那么,答案主要为所学课本知识;如果没有规定答题的依据,则要视材料和问题来定,第二,如果某一问有几个要求回答的中心词,那么在作答时最好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答案前面。
第三,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一般一问为一段,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
第四,根据具体问题和提问赋分确定答案的多少,如“内容”“措施”“原因”“意义”“异同”等应多答;赋分多的要多答,赋分少的要简答。
第五,对于“启示”“说明”“经验教训”类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和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展开叙述或分析。
第六,对于认为很难的问题,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题,因为高考评卷时,对错答的不负分,另外,对于那些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评分标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际上给每位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第七、语言准确、规范,逻辑紧密、史论结合。
第八、要使用正确的历史名词、历史术语。从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来看,其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或者不给分。历史学科中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例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土地所有制、君主立宪制、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格局、全球化等,必须准确表达,不能张冠李戴
第九、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广度第一,深度第二),层次性(分时间、空间、分类别)
二、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
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2、历史特点类
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3、历史原因类:
(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政治+经济+思想)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根本原因 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主要原因 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直接原因 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
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
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10、历史评价类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12.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13.、经过 内容
经过 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13、开放性问答题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