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点类历史题的解答
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
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
1、提炼观点题
(1)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话,让学生从中归纳概括其观点;题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2)解题技巧: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注意不放过任何一则材料,而且每一则材料要先找到关键句子,关键词,然后提炼概括。关键词一般要直接采用,但切忌整段整句照抄,而且还要注意透过现象抓本质,善于用学科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提炼观点。
例1
(2009年海南单科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依据题干材料提炼观点,布拉德肖法官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契约协定”,协定的双方——国民和君主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了契约(“纽带被切断”),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这一观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观点是一致的。
2、论证题
(1)题型特点: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这类试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需要论证的观点和使用论据的范围。有论证正确观点的,有论证错误观点的,提示语有“说明”、“证明”、“解释”、“评论”、“你认为”等。题型多以材料解析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2)解题技巧: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对历史事件的起因、主要过程和影响,或对历史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特征上阐述自己的认识,作出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实事求是的判断。
例2
(1999年全国卷27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菲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郡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比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②资产阶级革命③海外扩张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例3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请你论证这一观点。
(从经济、思想、政治几方面论证,答案略)
3、观点评述题 评述: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1)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①题型特点:第一种是提供一段或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第二种是试题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辨析论证。
②解题技巧:注意三步骤,第一先判断。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第二说明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揭示事物本质;第三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根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例4
(1992高考)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世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而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答案】①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1分)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1分)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1分)②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2分)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的头上是不对的。(1分)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而衰的影响。
例5
(2009江苏)(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3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例6
(2007全国文综二38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1)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3)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
-----(《全球社会学》)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
第5问,材料二的时限是“冷战”结束后,关键是答出材料中观点的背景和错误之处。首先是二战后,民族问题的变化;其次“冷战”结束以后,有人所提出“民族国家时代终结”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继续存在,所以“民族国家时代终结”的结论是不符合现实的。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存在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强权政治,因此要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
例7
(1996年全国卷4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
——摘自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枳和谷物、皮棉产量 年份 开垦荒地(万亩)耕地面积(万亩)谷物产量(万担)皮棉产量(万斤)1941 39.0
1210.5
147
1944 128.8
1467.5
175
300(1)根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2)据材料二,比较1941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三
可以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
——摘自(美)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 回答:(3)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它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简述理由。
(3)【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 第一层:评论正确,符合大生产运动的实际情况。(3分)
第二层:评论正确,材料二提供的数字可以证明,根据地渡过困难的事实更是证明。(5分)第三层:评论正确,他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就极端俭朴的水平而言的。(6分)
(2)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论证。①题型特点:将史学界有关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不同观点列举出来,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并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
07山东文综27题第四问:“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②解题技巧:
1、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勿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选择观点即可得分;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理解、最有根有据的观点回答。
2、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回答时注意史论结合。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
例8.(1999全国文综)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的发展;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既有利又不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维新变法的社会条件加以说明。
分析:你对上述三种观点哪一种最熟悉?选择一个种观点说明。同时还要结合维新变法的前的社会条件来说明。(任选一种观点,但须言之有理)参考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有利说)① 经济条件: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为维新变法提供经济基础。② 阶级条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9世纪晚期登上历史舞台,为变法奠定阶级基础。③ 思想条件:洋务运动促进西学传播,促进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为变法奠定思想基础。同意第二种观点:(不利说)① 经济上:洋务运动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企业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② 政治上: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坚持“中体西式用”,反对维新变法。③ 思想上:洋务派反对维新思想,与维新派展开思想论点,反对维新变法。观点三(既有利又不利)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全面地回答。
例9(04年上海35题)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束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
[答案](1)焦点: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2分)(2)见下列要素与要点。持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说”要点
“世界说”要点
工业革命后
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
加速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 二次工革后
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
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促进了欧洲经济不断繁荣 二战后
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
第三世界兴起与经济差异 两极格局结束后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改革与区
域经济合作
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 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第一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各民族渐进交流、融合的过程,而不是把某一种价值观强加到其他民族头上。
例10
(2009年山东文综27题)(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
材料三
表3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 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
例9
(14分)(07广东卷29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本题引用学术观点,引领考生答题,是创新命题,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比前几题更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民主革命。第一问,摆出两种不同观点,要求考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历史观点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然后回答,题目本身不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角度作评价。近代中国历史一是列强侵华屈辱史,二是中国人民反抗的抗争史,两条线索两个角度的大事件考生并不陌生,关键在于“评价较高”,对众多大事件(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等)的取舍问题,估计考生不好把握。第二问难度较低,要求考生再认再现辛亥革命的作用影响。第三问难度较大,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估计不少考生习惯地把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一一列出,这就与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对不上了,必定会丢分。其实,这一问是近年新的命题方向“对新的研究视角的运用”的一次考查,考查考生 “使用借鉴方式评论历史史实”(考试说明中的高考能力要求)。此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不死记硬背课本或老师的笔记;要关注学术研究,不照本宣科。
(3)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答。
本题创新之处:两种不同观点不同角度,分别运用观点解答以及综合运用观点分析具体历史问题,对观点角度本身不作评介。第三问难度较大,习惯思维影响较大,对新的研究视角的运用是新的命题方向。对应的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使用借鉴方式评论历史史实。
例6
(2007全国文综二38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全球社会学》)
(1)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3)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
(4)强调自求解放,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倡导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因此中国应该联合苏俄。(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存在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强权政治,因此要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
4.使用借鉴方式评论历史史实
5.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一般来说要做到“三性”,即时代性、阶级性、客观性(辩证性或双重性)。
论证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论”。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史实的透彻分析,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其提示语有“说明”、“论证”、“证明”、“试论”、“谈论”、“为什么”之类。
第二篇:高考历史“观点类”试题解答思路与技巧
高考历史观点类题型解题技巧及训练
1、提炼观点题。(1)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话,让学生从中归纳概括其观点;题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2)解题技巧: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注意不放过任何一则材料,而且每一则材料要先找到关键句子,关键词,然后提炼概括。关键词一般要直接采用,但切忌整段整句照抄,而且还要注意透过现象抓本质,善于用学科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提炼观点。
2、论证题。(1)题型特点: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这类试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需要论证的观点和使用论据的范围。有论证正确观点的,有论证错误观点的,提示语有“说明”、“证明”、“解释”、“评论”、“你认为”等。题型多以材料解析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2)解题技巧: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对历史事件的起因、主要过程和影响,或对历史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特征上阐述自己的认识,作出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实事求是的判断。
3、观点评述题:(1)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①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观点,判断这个材料或这个人观点的正误;②解题技巧:注意三步骤,第一先判断,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第二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第三分析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本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提示。(2)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论证。①题型特点:一般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观点,择其一进行论证,属于开放型问答题。07山东文综27题第四问:“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②解题技巧:
1、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勿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选择观点即可得分;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理解、最有根有据的观点回答。
2、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回答时注意史论结合。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4、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要做到“三性”,即时代性、阶级性、客观性(辩证性或双重性)。“文字表达”的命题方式,第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摆明观点,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有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2)解题技巧: ①由于小论文式的材料题的设问比较笼统,因此,不可能用设问来提示阅读。所以在审题时,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效信息。②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人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才能形成正确结论。③回答此类解析题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表述成文。它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历史小论文不管是评述题,还是论证题,都应该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第三,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三要素。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第四,对文字的组织要更加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文章中主体要明确,时间、空间要清楚,层次要分明。因为此类题一般都有字数限制,所以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了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打草稿,或列腹稿后,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简练、抓住要害。例1:(2009年海南单科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D.天赋人权的思想[答案]C [解析]本题依据题干材料提炼观点,布拉德肖法官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契约协定”,协定的双方――国民和君主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了契约(“纽带被切断”),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这一观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观点是一致的。例2(04年上海35题)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束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 1 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问题:(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2分)(2)见下列要素与要点。持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要素新航路开辟后 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两极格局结束后 “欧洲说”要点 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 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 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 “世弊说”要点高考历史“观点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邓州一高 刘清杰 邮箱:liu3506@163.com 电话:*** 地址: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组 邮编:474150 两年来,由于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视和对人文素养的要求,高考历史试卷中频频出现“观点类”试题,这类试题要求高,开放性强,往往造成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随意答题,确少针对性和准确度。
历史观点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主观评价,由于历史本身是客观的、过去的、无法再现的,因此研究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而研究历史的人由于时代、阶级、经历等的差异对历史的看法也会多种多样,也就是说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观点也是不同的。教科书的表述是一种观点,老师的教学可能也是一种观点,当然高考试题也可以通过材料展现一种或多种与教科书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做出选择、判断或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依据,这不仅是对教材的补充,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下面以2001年各地最新历史试题为例谈谈这类试题的解答技巧。例一:2011年高考广东文科综合卷第38题第3问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
解析:材料提到的两种分期方法实质是对世界近现代史阶段分期的两种观点,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对其中的一种观点做出说明与解释。显然这两种分期所依据的史观或标准是不一样的,第一种分期方法是以社会形态为标准,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确立,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预示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第二种观点则着眼于世界之间的整体联系,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1900年前后,列强完成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解答技巧:这类题型属于观点解释型,关键是做好对所列观点的说明,在这个题中,重点要对历史分期方法做出历史的解释,既要指出其分期所依据的标准又要用相关史实给予解释说明。
例二: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三22题第3问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 2 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辆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型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天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样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
—————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解析: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涉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而陈旭麓又强调了其积极作用的主导性。学生答题的一个关键是提炼观点,列举史实即论据,而史实的来源可以是材料也可以是教材,积极的如材料涉及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提供就业机会,教材体现的推动经济近代化、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机器工业提供市场、劳力等;消极的如材料涉及的农民收入减少,百姓失业、百无聊赖、风俗坠落、外商掠夺、倾销商品,教材体现的卷入世界市场、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等;学生答题的另一个关键是将论证的过程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表述出来,这可以采用:概括观点——分层列举史实——归纳结论的三段式论证方式。
解题技巧:本题属于论证题,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这类试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需要论证的观点和使用论据的范围。有论证正确观点的,有论证错误观点的,提示语有“说明”、“证明”、“解释”、“评论”、“你认为”等。题型多以材料解析题 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一是对观点的提炼要完整准确,二是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多角度论证,即从不同角度列举史实。例三:2011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卷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设 问实际上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两段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两段材料在西方崛起时间、发展阶段和崛起原因上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史实证据,因此学生可以从很多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观点,所以命题者也作出了相应的提示:“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如单说: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就有三种:认同、反对、兼而有之。如果认同则可用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等相关内容予以说明;如不认同则可用 “四大发明” “科举制”“中央集权”等内容的积极影响予以论证。至于论证过程则可用:提取观点——说明态度——多角度史实论证——归纳评说四个逻辑顺序予以解答。
解题技巧:此类题型属于观点评述题:即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要么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观点,让做题者进行对与错或同意与反对的判断,要么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观点,让做题者择其一进行论证,无论怎样都属于开放型问答题。做这类试题要 注意三步:第一进行选择或判断,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第二进行论证,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则要先批驳材料观点,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第三分析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本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提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做哪种类型的观点类历史题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观点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明确。第二多角度有逻辑论证,这是答题者历史思维的体现,可以按对内、对外、主要、次要、材料、教材等顺序;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也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无论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思维的过程。第三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具体的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第四语言表达通顺准确、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致。
第三篇:高三历史观点评述题(最终版)
高考历史:观点评述类大题做题方法总结
【考题示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 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一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题指导】
1.命题立意:本题以西方史学家的著作原文为栽体,借助对西方崛起的不同观点和评论,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挖掘题目信息,解答问题:
(1)步骤:阅读材料信息,总结材料所涵盖的几种观点,选定要答题的观点 →(在自己所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选定)→ 史论结合组织答案
(2)有效信息及推断
(信息l)设问: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
(推论)①要选择的观点一定来自材料,而不是材料以外的其他观点。②围绕的主题是“西方崛起”。
(信息2)“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
(推论)本段材料描述的观点是欧洲中心论。组织答案时要找欧洲领先世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
(信息3)“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l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
(推论)本段材料描述的观点是l6—18世纪的亚洲和中东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组织答案时要找16-18世纪期间亚洲及中东地区领先世界的史实。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崛起问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归纳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后选定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评论,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
【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题型特点】
1.该类题常见的三种设问类型:
(1)多个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论述型。例如:
①(2013•北京•T37)(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②(2013•江苏•T23)(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③(2012•新课标全国•T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依据所给材料提取l~2个信息并进行论证型。例如:
①(2013•课标全国l•T41)比较图
9、图l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②(2012•江苏-T22)(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③(2011.新课标全国•T41)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④(201l-江苏•T22)(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⑤(2010•新课标全国•T40)(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写一篇短文型。例如:
①(2012•山东•T37)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②(2010•山东•T27)(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题型特点:此类题型是高考能力考查的最高层次,往往独立设计题目或者是材料题中设问的最后一问。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考查主要有两个方向:(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本类型综合了这两个考查方向,即选定多个观点中的一个观点或者只围绕一个观点,组织史实来论证所选定的或者给定的这个观点。
3.解题技巧:本类型试题给定的信息不一定丰富,需要借助所学知识。观点选定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另外史实组织要充分。
4.命题趋势:观点评述类试题的高考新动向:2012年前的该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对材料观点进行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能力。2012年后坚持开放性命题的同时,更加关注历史事实本身,避免了只强化历史理论、史观,而忽略了对历史最基本元素——基本史实的掌握。
【考场破题】
1.归纳观点:阅读所给材料,概括归纳材料中包含几种观点。
2.选定观点:如果是两个以上观点的,要选择其中一个。如果仅有一个观点,就以此观点展开论述。选定观点时要直接明了并要指出观点,不能出现不选定观点而直接论证的现象。
3.论证观点:在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从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现象、历史观点,以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4.组织答案:“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格式:观点----论证----结论(观点)
【巩固练习】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认为,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评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参与立宪的利益(或利益集团)是多元的,立宪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协商和妥协的过程,由此产生的宪法也必然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在康氏“以皇上之圣武行之,中国之强,可计日可待也”等取快一时的言词鼓动下,光绪皇帝在条件不成熟之时,匆忙裁减和严厉处理官员,四面树敌。热衷于军事政治投机,没有切实做好基础工作。最足以体现康氏军事活动性质的是他们对待军事将领的态度。在改革迟滞不前之际,康有为等人不是冷静地分析全局,而是把阻力完全归结为慈禧一人。于是,一个铤而走险的密谋付诸实施:勾结武将,兵围颐和园,捉拿慈禧。慈禧接到密报,发动政变,悲剧结束。
——黄广明等《悖论康有为》
材料三
改革恰恰需要妥协,利益相关方要互相让步。这种妥协是一种智慧,是长远眼光,同时也是大局意识。——马立诚、雷颐《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大多失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制宪会议上产生了哪些矛盾,最终这些矛盾又是如何解决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的观点。
巩固练习答案:
2、(1)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大州主张按人口比例产生议会,小州主张各州在议会有平等权利);南方与北方的矛盾(南部蓄奴州主张将奴隶人口计算在州人口总数内,北部自由州则反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保护人民权利与加强中央政府权利之间的矛盾。
解决: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议员,众议院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黑人奴隶人口按3/5折算;采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又采用三权分立、任期制、选举制等对中央政府及政府官员进行
限制。
(2)措施激进,四面树敌;热衷于军事政治投机,没有切实做好基础工作。
(3)答案一:同意。如美国l787年宪法的制定,正是美国各利益集团妥协的结果,这为美国由独立之初的混乱,演变为后来的强大和繁荣提供了政治和法律保障;中国的戊戌变法,正是由于变法措施太激进,缺乏妥协,才使变法最终失败。
答案二:不同意。如德意志帝国的资产阶级改革,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与封建势力太过妥协,故改革非常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不利于德国的长期发展;再如中国的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软弱、妥协,致使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民主共和国名存实亡。
第四篇:历史观点论证评价题应考策略
了解题型特点 把握答题对策
——历史观点论证评价题应考策略
成都 郭子其
人物简介:郭子其,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四川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主讲教师。“国培计划”国家级培训主讲教师,四川省教育厅推荐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库历史学科审查专家,四川省历史教学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教育管理学会会员,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标准”审读专家(历史学科审读组组长),四川省教学名师培训导师。现为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师。
所谓观点论证评价题,就是试题注重考生对所给现象与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认识与评价(或评述),注重史论结合与连贯表述成文的试题。观点论证评价题注重考生开放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注重考查考生深广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这种题型将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本文试对这一高考题型的特点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反思复习策略,以助于高考备考。
一、试题特点 1.注重开放性与人文性
观点论证评价题一般来说,需要考生对所给内容或观点进行自由选择,然后围绕所选观点或角度进行论证评价,试题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由于试题所给内容主要是一些观点或角度,考生如何调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考生选择怎样的思维模式组织内容,都由考生自己选择,给各位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自由空间,这种形式由于限定较少,问题暗示(或控制)较少,内容开放度高,利于考查不同层次考生的能力。
常见的高考试题答题角度明确,答案具有确定性,这种试题过于注重牵制学生的理解与思想答题。观点论证评价题却可以兼顾不同考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考生可以依据自我选择自由作答,还可以依据自己的思想见解答题,有效彰显考生的个性化理解。因此,观点论证评价题从形式与内容都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
2.注重探究性与思维深广性
观点论证评价题由于只有总的答题观点,有利于考生依据自我的理解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有利于考生见仁见智,进行历史探究,试题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层次考生的探究水平,包括如何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如何依据情境性问题自觉迁移运用所学思维模式形成论证评价的角度,综合构成论证评价的要素,形成丰富的答案。
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考生答题将会出现思维模式是否完整恰当,认识问题是否具有深度等问题,考生因受知识面与视野的影响,还会出现思维广度的问题,除去这些情况考生还会因答题丰富性差异,出现能否比较完整地解答较为复杂的认识观点的问题。事实上,优秀的考生回答观点论证评价题思维灵活,能够有效地调动所学知识,很好地利用历史思维模式组织答案,认识问题很有深度,常常还会出现鲜明的独到见解,很好地考查出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反之,思维素养较差的考生思维狭窄,运用的知识较少,证据与观点缺乏联系,不能合理推理,缺乏足够的论证评价能力,一些考生论证评价角度单一,几乎答不出什么内容来。总之,观点论证评价题有利于考查考生思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较好反映考生历史认识的不确定性,促进考生进行灵活思维,避免考试的模式化与程序化。3.注重学科的史证素养和语言素养
历史学科最为重要的素养就是进行史论结合诠释历史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观点论证评价题一是直接考查考生的论证能力。考生要有效答题,就需要理解观点含义,围绕观点寻找有效证据,思考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意义联系,如何进行“自圆其说”。二是考生还需要怎样利用语言进行表达,形成表达清晰、层次清楚的答案,有利于克服高考试题评卷注重采点给分而忽视意义联系与语言表达的弊病。三是试题在给予考生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也考验考生怎样调动知识组织内容,怎样进行深度思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素养。而且,试题提供了新的观点,这本身就为考生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考生选择史学观点为我所用的素养。这些都取决于考生的素养,也是考生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的文科素养与历史专业素养。总之,观点论证评价题体现了考查历史学科素养的趋势,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的选择性与深广性,试题有利于反映考生是否具有高阶思维的潜在素质。
4.注重课程观与新情境
观点论证评价题常常选择史学新观点,试题及时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体现了课程观的命题思想;选择多样化的新观点,试题形成了新情境与新问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考生展现思维过程;试题促进考生利用多角度观点理解历史,促进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且史学观点多种多样,也为命题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答题对策
观点论证评价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历史思维素养,需要考生关注史观、史法、史证与史识等历史学科素养,注重考查生成思维与深层思维。
1.注重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培养问题解决素养,提升思维水平
学生问题解决素养就是注重“形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问题”能力。考生应注重利用新视角与新信息开阔视野,围绕新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应利用信息与新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相互讨论,通过质疑解难,达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做到在面对观点评价论证题时有据可说,有“法”能说,有“思想”深说,避免泛泛而论,甚至是不着边际地游离答题。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历史的内在因素。例如学习《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在原因上,就应注重西欧文明的开放性,意识上的世界性,因素上的复杂性,包括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资本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对货币的需求,由于亚洲传统手工业产品的优势,导致欧洲货币短缺,加之对亚洲香料的需求,欧洲开辟新航路具有经济动因。例如,1476年哥伦布因海难来到葡萄牙,与葡萄牙前圣港岛总督的女儿结婚,又得到在里斯本的许多热那亚人的帮助,在大洋上广泛航行。他利用他的岳父留下的资料与自己的航海实践,掌握了大西洋上的航海技术,他是西欧特别是里斯本航海文化的产儿。从中可以看出其文化性与复杂性。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注重复杂性与艰辛性。包括哥伦布计算出从非洲西海岸边的加那利群岛往西航行2400海里,就可以到达日本,到杭州只有3550海里,实际上,空间直线距离到日本是10600海里,到杭州是11766海里。这一美丽的错误促成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以及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圣菲协议书》,哥伦布的航海理想,25岁来到当时全欧最先进的航海中心里斯本,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磁力现象”,与他的弟弟一起精心绘制了马可·波罗想描绘而未能绘出的到中国与日本的地图等等。
在意义分析上,应注重资本主义文明的开放性与掠夺性,注重海洋文明的外向性,将认识提升到海洋民族国家的崛起高度,这样才会看到其文化内核,当然,需要注重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初具规模。在具体分析意义时,应依据原因关注经济根源与社会根源对价格革命的影响,商业危机对商业革命的影响,以及宗教因素与人文精神对文化科学的影响等,注重史论结合与意义联系。因此,历史学习必须注重内在的文化因素与社会因素,利用复杂的信息与史实进行史论结合的分析,这样才会有效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学生如果一味运用该种试题的解题技巧,而考试结果还是反复出错,说明学生没有利用历史的内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形成评价能力。
2.注重学科的史证思维与生成思维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选择那些与主干知识有关的史学新观点和新信息的材料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加以论证评价,培养史论结合的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言简意赅,清晰通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上例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的案例就有利于学生评价新航路开辟。丰富的角度与信息,深层次的历史内在因素,有利于提高史论结合论证问题,形成开放性思维水平。考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才会形成史证意识,不断丰富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历史。
3.注重历史方法思维模式与问题中心思维模式
复习时应注重形成历史思维方法模式以分析与认识历史(见下图),学生有效利用这一思维方法模式,形成整体性认识,也就是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历史因素说到现实因素,再说到未来影响;现实因素还要注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社会方面展开分析;在分析未来影响时坚持“双重性”,既要注重积极性,还要注重消极性;整个分析要注意世界因素,关注时代背景与阶段特征;在叙述时要注意史论结合,避免说空话与大话,缺乏史实依托。而且,在分析每一个因素时要注意大的角度下的具体史实要点。
例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第14题第(2)问分析教材特色的原因,就需要考生依据内容分析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后一答案需要考生依据教材的内在因素,从所学教材找到有效答案,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内容的内涵分析,如果考生回答出世界因素:冷战的影响等,这些因素与内容的关联度较弱,还不是理想答案,由此提醒考生要注重依据内容进行内涵分析,注重内在的因果关系,避免泛泛作答。
又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参考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解析】解答本题第(1)问需要考生始终围绕关于“科学”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思考,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历史原因;利用材料信息“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从科学方法角度得出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这一理论本身的影响而分析出“相对论引发了一场科学领域的思想革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代突出背景以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就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解答本问需要考生内在思考与科学传播的重大事件的关联性因素,需要利用从背景到政治、经济与科学角度的思维模式灵活分析原因。在解答第(2)问时,从材料一中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和材料二中的“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进行判断,联系时间“从1917年到1923年”“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判断与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旗帜有关。从材料中的“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来判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材料中隐含了两种观点,需要考生依据材料分析为“欢迎”与“质疑”两种类型,试题考查了考生综合思维与深刻性思维。因此,解答本问需要从合理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辩证作答。在评析国人欢迎“科学”时,应采用“原因+积极意义”分析模式;评析国人质疑科学时,应采用“原因+积极意义+消极影响”分析模式。解答本问需要围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身的背景以及发现本质问题,从横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纵向(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发展进程或历史与现实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试题考查评价能力,需要考生注意评价中的辩证思维,否则就会丢失消极影响这一角度。
总之,考生应始终利用这样的思维方法模式分析问题,达到熟练自如分析问题的程度,避免方法的支离破碎,利用整体的方法形成新认识。
以上的思维方法模式有助于学生通过系统探究认识历史与评价论证历史,但也容易出现机械化利用方法认识历史,因此还需要问题中心思维模式,注重对问题的多样化解释,如,个性+共性、分述+总述、现象+本质、材料+教材+社会经验、旧知+新知、史实+结论+论证、中国+世界、隐性+显性等,不断把新方法与新信息整合起来,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丰富的历史认识和内在的历史史证思维。
4.形成两种答题技巧 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或判断观点。接着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而在论证过程中,不要只选用一个史实,最好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最后加以总结提炼加以升华。在回答评价题(或评述,或评析)时,应注重背景、过程或内容、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例如,材料一 “在经济发展全面加速的18世纪,交易的一切工具都合乎逻辑地使用起来了。”在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的基础上,欧洲国家的市场进入了更高层次,证券交易、信贷已很活跃,证券交易所拓展了他们的活动,—— 形形色色的信贷证券,大大便利了商品批发和国际支付业务,整个市场被活跃的信贷和贴现所推动。
纺织工序的逐步机械化、焦炭炼钢、蒸汽机的应用、工厂制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农村购买力的增加,市场的兴旺、商人的活跃,航海的进展、殖民地的开拓、交通运输的改革等等,——推动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跨进了“近代社会”。(《学习时报》编辑部《落日的辉煌——
十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欧洲在十七、十八世纪近代经济发展现象。(8分)【参考答案】评价:欧洲近代经济发展建立在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的基础上;思想解放与新航路开辟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欧洲证券交易、信贷已很活跃,市场化程度高而且活跃;经过了工业革命,使用蒸汽机,出现了工厂制与交通运输的变革,极大地发展了近代经济;欧洲近代经济的发展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8分,答对4点给满分,但至少有背景、过程与影响的角度)
总之,考生应注重内化方法,不断生成知识结构并完善思维模式,形成历史学科的史证素养与语言思维素养,才能有效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
第五篇:票证类高考历史题解题技巧
票证类高考历史题解题技巧
一、土地证券类
“土地证”是指土地使用权属的凭证。在农耕文明社会里,土地是土地主人(简称“地主”和农民)的命根子。我国古代崇奉 “以农立国”的正统思想,历来高度重视对土地的开拓、争夺、管理和使用。夏商周时期,土地名义上属于奴隶制国家所有,实质上是属于奴隶主贵族国王所有;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进入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经过李悝、商鞅等变法运动,封建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在战国时期得以确立并继续发展;此后,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加强对土地的开发和管理,但是,人们公认至今没有见到宋朝以前的“土地证”;宋朝时,土地证雏形出现,当时名称叫“地符”,它明确了代表国家管理土地和进行权属的认定,是我国最早的土地证。宋朝以后的历代“土地证”虽然名称各异,例如明代的叫做“清丈归户单”、“归户由帖”等,但都符合几个必要条件,即官府公章、统一编号、发证时间、签证人,不仅有宏观的地理位置,一般还标注该田亩东南西北具体的毗邻关系。明代时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清丈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明清两朝的土地证正式成为一种法律保障形式。
太平天国时期,由于地主被镇压、逃亡远徙,征收田产地丁漕粮时,找不到业主,便自然而然创造性地采取了“着佃交粮”政策,给佃农耕种的土地发放“田凭”,即土地所有权证书,把土地所有权转移给了实际耕种田地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一美好的政治主张,但由于战事频繁和很快失败,它只是局部地区短期的施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翻身当家作主人,多次颁发过土地证。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28日公布了《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目标,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为了保护土改成果,人民政府根据新的土地制度向农民颁发了土地证,用法律的形式确认新分土地的所有权。
“土地证”和“地契”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地契”是指典押、买卖土地的双方所立的契约,是转让土地所有权的证明文件(法律文据)。其中载明土地数量(面积)、坐落地点、四至边界、价钱以及典、买卖条件等,由当事人双方、亲属、四邻、中人及官府等见证人签字盖章。地契由卖方书立。未向官府纳税前的地契称为“白契”,经官府验契并纳税后称为“红契”。只有“红契”具有法律效力。地契由买方保存,作为土地所有权凭证(买方保存的“红契”可等同于“土地证”),可以凭它作抵押贷款等。
土地证契能够反映一段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的变迁。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证从纸的质地、规格、式样、图案设计、内容设置、颁证机关印章的形状,到颁发此证领导人的名章、毛笔填写的字体等,都有较高的研究观赏价值。
明代万历8年的归户由帖(土地证)
民国地契
江西兴国县1934年土地税收证
陕甘宁边区现存的土地证
解放区的土地证
土地所有权证
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土地改革和地税改革,全国丈量土地、划价,颁发地券。1872年大藏省颁布东京府地券发行章程,解除《永远禁止土地买卖令》。四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否定了过去的领主权,使自耕农从土地封建束缚下解放,成为自由的土地所有者。“1880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这是一种土地私有的近代土地所有制,比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是一个进步。”
教材中有关解决土地问题的国家还有美国、法国、俄国、埃及等,但都没有介绍出现土地证券。学习和复习时,注意其土地政策和特点及意义。
【真题跟踪】
(2009·天津卷)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答案:D。
【模拟训练】
土地,历来是人们争相控制的重要生产资料。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变更留下的凭证是宝贵的历史资料。它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革命史观来看,哪些时期的土地证赋予农民的权利是一样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从近代化史观来看,哪一时期的土地证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为什么?
(3)从文明史观和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学说来看,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三追求的文明形态演变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土地证赋予农民的权利是一样的。主要目的:鼓舞农民革命,激励他们参加反封、反侵略的斗争;解决农民缺少或没有土地耕种(生活)的问题。(2)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明治维新实行土地改革和地税改革,经过全国土地丈量、划价,颁发地券(土地证)。四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否定了过去的领主权,使自耕农从土地封建束缚下解放,成为自由的土地所有者,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3)材料一到材料二:农耕文明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材料一到材料三:农耕文明到社会主义主义工业文明;材料二到材料三: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到社会主义主义工业文明。
二、粮票、油票、肉票、糖票、煤票、布票等类
中国在春秋时期就诞生了世界最早纸前粮票──“粮签”,一直到汉代的“食者籍”、宋朝的“要券”、“熟食”,明、清以来的各种粮食证券及民国时期的天赋票。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我国开始(北京市)对粮、油、棉、布等基本生活用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各类商品票证逐步作为计划供应的调节手段应运而生,有关民众生活的粮票、油票、豆腐票、肉票、鱼票、布票、煤票、肥皂票、煤油票等达数十种之多,到1993年,主宰百姓生计40年的商品票证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些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承记着百姓的辛酸与无奈。如今,那些穿过岁月风尘存留下来的票证,正成为收藏品,它是中国百姓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见证,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艰难历程的见证。
清代票证 明代票证
民国时期的粮食票证 革命历史时期粮食票证
中国早期军用粮食票证
中国通用粮食票证
俄国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苏俄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
美国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过各种商品票证,其中有粮票性质的票证。现在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国家。
【真题跟踪】
(2009·辽宁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到取消,呈现出阶段性。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遏止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略拉了拉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模拟训练】
下列两张票证(或图片)既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
图一
请回答:
(1)上述票证反映了新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怎样变迁?
(2)图一票证是怎样确立的?有什么历史作用?
(3)图二票证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图二
(1)由计划经济体制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新中国政权诞生,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确立了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大公有制经济;作用:它为新中国奠定工业化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这一体制背离经济规律,是不可持续发展的。(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由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进而发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金融体制改革和贸易体制改革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
三、邮票类
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是邮件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据考证,1653年法国巴黎出现的邮资付讫证标签,是最早的邮票雏形。1840年3~5月,英国用黑色油墨印刷、发行的面值1便士的邮票(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中国的第一组(张)邮票是大清邮政在1878年1月发行的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邮票发展数百年来,逐渐体现出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史料性、艺术性、趣味性等,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还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审美价值、收藏价值等。小小邮票,见微知著。它是国家名片,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秀丽风景;它是小百科全书,重大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风土民俗、科技发明、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往往都是邮票的重要题材;它是人们解读社会和人生一面镜子;每张邮票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和一段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们人类、民族的艰难奋斗历程,从中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的剪影。
【真题跟踪】
1.(2007·海南卷)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答案:A。
【模拟训练】
1.下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
A.发现了美洲 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系的整体
C.为西班牙王室带来巨大财富 D.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解析: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正确答案为D。
2.下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其中采用了孙中山的照片,这透露出它追求的国家理想是
A.自由民主独立 B.人民民主专政
C.君主立宪政体 D.三权分立体制
解析:仔细审读题意,“它”应指的是整枚邮票,因此,要综合思考邮票整体信息和核心主题。邮票上的信息有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关键词“民族、民权、民生”,还有“1937、7、7抗战建国1942、7、7”等字样,还有美国总统林肯,林肯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二人都主张“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所反映的国家理想是自由民主独立,所以,正确答案为A。
3.下图是纪念辛亥革命发行的邮票,票面中的孙中山像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左侧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关于孙中山奋斗业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推翻腐朽清王朝,领导、发动了武昌起义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提出新三民主义
D.为完成反帝反封革命任务,发动并指挥了北伐战争
解析:A项,武昌起义是湖北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和进步士兵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发动的辛亥革命高潮事件,孙中山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组织、指挥,但他建立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积极发动革命,威望高、影响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公认的领袖人物。孙中山是1925年3月12日逝世的,北伐战争是1926年6月兴起,故孙中山指挥了北伐战争说法错误,正确答案为D。
四、股票类 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资本短缺问题,并制约着资本主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602年,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该公司是以股份形式筹集资金并分配利润的。它标志着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了。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洋人发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商开始在中国兴办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银行的是英国汇丰银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设立总行,4月在上海设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买卖外商股票的经纪人。
与此同时,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股票。1872年李鸿章、盛宣怀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发行了股票。1882年上海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华商组织了上海“平准股票公司”,这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专门从事股票交易的机构。
1949年1月天津解放,解放军管委会接收和清理了原国民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6月正式营业,该所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真题跟踪】
(2010·安徽卷)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模拟训练】
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抓住图片中“北京公私合营企业”和“1956年9月20日”等关键语句,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正处于三大改造中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时期,就可以得出答案。正确答案为D。
票证类历史题既题目美观,又有情趣,又能较好的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知识迁移等方面的能力。解答票证类历史题,要求考生: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仔细审读材料(票证)。
第二,要结合时代背景把握票证所反映的主题和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当时生活等层面的信息。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根据票证综合分析提取信息;作答时注意发散思维,多角度回答问题。
第四,平时要扩大阅读范围,多收集一些关于“票证”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