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伟,攀枝花学院,四川攀枝花)摘要:现代化学工业的现状主要集中表现在:能源、材料、医药、环境等方面。其中能源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根据现代化学工业在能源和环境两方面可以得知:发展清洁、高效、全球化的能源是必由之路。这些能源我们可以在生物体内提取。比如,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生物体中提炼出生物柴油等一系列的清洁能源。关键词:能源、污染、材料、医药、生物柴油
Abstract: Modern chemistry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 mainly concentrates performance at:Energy, Material, Medicine, Environment Etc.Aspect,among them,the energy is a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Can know in the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both side according to the mordern chemistry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sweeps, effciently, the energy of globalization is necessarily from its road.These energy we can withdraw in the living creature body.For example,we can refine birth thing diesel to wait a series from the different living creature body of sweep energy.Key Words:Energy、Pollution、Material、Medicine、Living Creature Diesel 一.化学工业的现状 从形式上看,现代化学工业正经历了单元操作和传递原理与化学反应工程这两个发展阶段后,正在孕育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过程。从社会现状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进行生产都接触到能源和材料方面的问题,而在制药方面则关乎到人类的健康的问题。而之下所影响最深远的是环境问题。正是这一系列的原因将能源、材料、制药、环境等推到了现代化学工业的前言。
(一)能源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储量(表1—1)可以看出它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国的能源结构和储量 数据 指标 项目
原煤(亿吨)
原油(亿吨)
天然气(亿立方米)
水能(亿千瓦时)
总资源量
50592.20 1000
381400
59221.8
世界总量
1195748.4
51172.8
79330827.1
413095
我国占世界比(%)
4.7 2.0 0.5 14.3
探明量(可开发)
10077 160
20606
19233
(表1-1)
根据EIA预测,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在从2001年到2025年的24年内将增加54%。全球能源消费总量预计将从2001年的404×1015 Btu增加到2025年的623×1015Btu。(Btu:英制热量单位,1Btu=1055.056焦耳。)由此可见解决能源问题是化学工业的首要问题。
(二)材料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机构、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的三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有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这主要因为材料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现代化学工业所关注的是新型材料(正在发展,且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传统材料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提高性能,大幅度增加附加植而成为新型材料。比如,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磁性材料的主要优点有:密度小、耐冲击强度大,制品可以进行切割、切削、钻孔、焊接、层压和压花等加工,且使用进不会发生碎裂,它可采用一般通用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易于加工成尺寸精度高、薄壁、复杂形状的制品,可成型带嵌件制品,对电磁设备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精密化和讥性化的目标起着关键的作用。有了这种材料,将大大有益于我们的生活。所以,新型材料也成为化学工业的目标。
(三)制药
化学药品的生产部门,有原料药生产和药物制剂生产两部分组成。原料药是药品生产的基础,但必须加工成适合于服用的药物制剂,才成为药品。在中国,制药工业还包括传统的中药生产。制药工业既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又是制病、防病、保健、计划生育的社会福利事业。而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变化极大,人们对于健康十分的关心,也将药业推向了前言。
(四)环境
环境问题与资源、人口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影响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而环境与我们最为亲近。现在环境主要面对的是:水、空气、土壤方面的污染。一)水污染
水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的数量达到水体原有功能的程度。现在水污染十分的严重,全世界污染而不能喝的水的地方很多。我国1997年废水排放量达416亿吨,其中工业排放227亿吨,生活排放189亿吨。近几年来,我国的水系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据调查,近年我国的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及近岸海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二)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有两种:人为和自然。而其中人为的为大部分的,大多是因为石化原料的燃烧或废弃物的燃烧等。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为的污染对大气污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起是关于大气污染的。据统计,全世界一年排废气的量为6亿多吨。《中国环境公报》对1997年和1995年的二氧化碳排量比较,排放量增加了114万吨。而大气污染最容易造成的就是酸雨。这个被称为“空中死神”已经造成了全面的污染。而我国的酸雨问题十分的严重。据统计,我国酸雨出现的面积广、酸度大,已经超过了欧美国家。可见,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三)土壤污染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作为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它主要表现在土壤失去活力,土地沙漠化,没法耕种。
据1993年我国的耕地面积的统计减少322700平方公顷,这与整个青海省耕地面积相当。近年来我国土地不断的恶化: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仍然在加剧,致使长江有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
(二)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生物柴油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关注到能源上来。随着矛盾的加剧,能源将推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之上。
在我国这些问题更加的明显,虽然我国很富有,但是能用的不多,人均占有量更加的少。从1992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我国石油消费不断上涨,依赖程度不断加大。而这就不得不是我国对于能源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我国必须开发新型的能源。
根据BP(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现在全球剩余的石油探明储量截至2002年仅有1427亿吨。而世界石油储量仅有40年,而我国仅有15年。(表1-2)能源将制约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世界石化能源储采比(单位:年)国家或地方
储采比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中国 82 46
OECD国家
9.7 2.7
14.1
世界平均
204 60
表来源于BP公司世界石油能源统计,2003年
根据美国2004年12月公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世界油的储量及石油产量及其他地区构成表有关我国石油、天然气等的储量相比中东等地区是很少的。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消费增加是很快的。从1996年起,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家,依赖度越来越高。
根据2000年石油能源可能进口依赖度预测(表1-3),可以看出能源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挑战。
1997年
2010年
2020年
OECD 54.3 63.0
70.03
北美洲
44.6
52.4 58.0
欧洲
52.5
67.2 79.0
亚太
88.8
91.5 92.2
中国
22.3 61.0
76.9
印度
57.4 85.2 91.6
南亚国家
87.2
95.1
96.1
东西方国家
53.7
61.0 80.7
(表1-3)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平均增长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保持增长趋势。伴随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将更加的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这能源之下还有危机,那就是环境。根据EIA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量约为215.6亿吨,2001年达到239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增长1.85%。面对以上的挑战,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才能让人类走得更远更长久。
在18世纪以前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首要地位的是薪柴。19世纪下半叶开始,煤取代薪柴,从而加速了近代工业的发展。1965年以后石油取代了煤,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变。虽然石化能源为现代工业的进步做了重要的贡献,而在这种外表迅猛的发展背后是我们在做一个自我灭亡的游戏。
根据2002-2003年我国“两控区”二氧化硫污染现状统计(表1-4),表明2002-2003年酸雨控区106个城市中,降水平均酸度:3-6。出现酸雨的有95个城市,占89.6%。虽然酸雨控区污染基本稳定,但是污染严重的地区还在进一步的加重。而在世界不同的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的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表1-5)。可以看出化石燃料在燃烧中释放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类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而中国在这方面却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二氧化硫的污染调查(单位:%)
二氧化硫浓度的分级
二氧化硫控制区
酸雨控制区
2002年
2003年
2002年
2003年
二级城市比例
40.6
39.1
79.5 95
三级城市比例
31.3
25.0 13.7
14.7
劣三级城市比例
28.1
35.5 6.8
10.3
(表1-4)
不同区域的PM10排放量(单位:百万吨/年)区域
1990年
2004年
区域 1990年
2004年
高线
低线
高线
低线
美国 42.6 22.5 印度
12.5 49.4 22.8
日本
8.2 10.0 5.3
其他地区 68.6 216 129
西欧
23.5 36.7 18
东欧
17.1 33.3 20.5
中国
46.4 261 89.6
注:不含生物质燃烧和二次氮氧有机物。(表1-5)
通过以上的一些文字和数据表明了我国以及世界的能源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高效化、清洁化、全球化等路线。
开发利用高效节清洁能源能很必要。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高效清洁能源的前景十分的大。此种能源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得到,以下就介绍一种十分重要的一种——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迫不及待。西方国家生物柴油产业发展迅速,促使我国的生物柴油的发展。近年来,西方国家加大生物柴油的商业化投资力度,使生物柴油的投资规模增大,开工项目增多。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印度等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这项产业。
我国随着石油进口的依赖度的加大,这使我国的能源安全已面临挑战。与国外相比,我国发展生物柴油方面有一定的距离,但就我国的条件和资源而言发展生物柴油是十分要紧的国家发展大计。
而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如何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背景下,加快高校清洁的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显得更为迫切了。
在我国生物柴油有丰富的源材料:麻风树、绿玉树、续随子、油桐、橡胶、乌桕、花生、大豆、苦参、米糠、东京野茉莉、玉米、向日葵、苍耳、苦苣菜、红花、光皮树、红瑞木、欧李、山杏、椰子、油菜、海甘蓝、微孔草、黄连木、色林戚、亚麻、芝麻、天仙子、桉树、木棉、油茶、沙棘、山桐子„„
在我国生物柴油研究进展前景很大很宽:我国政府为解决能源节约替代和绿色环保问题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早有一些专家学者已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研究,倡导工作。而且,各大院校及科研单位都分别在进行实验室的开发和小型的工业试验,但产业化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实行。正是这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优势之下,我们这一代人更有信心在前辈的肩上将他开发利用。而从环境言环境的优化作用这些更加促使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
(二)现代生物柴油的一些制备方法 一)直接混合法或稀释 主要是为降低其黏度、提高挥发度。通过对其天然油脂类的提取后与柴油的溶剂或醇类按一定比例混合而行成的一种混合油。二)微乳液法
通过对动植物油的高黏度的解决,进行与甲醇、乙醇等溶剂的混合成为一种透明、热力学稳定的胶体分散系。如:Neuma等使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为豆油皂质、十二烷基碳酸钠及脂肪酸乙醇胺)、助表面活性剂(成分为乙基、丙基和异戊基醇)、水、炼制柴油和大豆为原料,开发可替代柴油的新的微乳状液体系,其中组成为柴油:3.1609,大豆:0.7909,水:0.0509,异戊基醇:0.3389, 十二烷基碳酸钠:0.6769。三)高温热裂解法 高温热裂解指在高温(借助催化剂或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将一种物质转化为一种物质的过程。将大分子烃转化为小分子的烃类有机物。如:1933年对植物油裂解,将椰油和棕榈油以二氧化硅或氧化铝为催化剂,在450度的温度下裂解,之后得到的液体与普通柴油的性质非常相近。
四)酯交换法
通过对各种天然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以及食品工业的废油,都可以作为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其中酯交换法的醇基用低成本的甲醇,催化剂主要是酸和碱。五)生物技术生产生物柴油
通过有关生物方面的技术生产生物柴油,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化工生产过程的用量多、能耗大、工艺复杂、污染大等缺点。(注: 其余讨论
有机化工的发展必定影响世界粮食危机的发生,这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的重大问题!)参考文献
【1】李昌珠,蒋丽娟,程树棋.生物柴油——绿色能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 【2】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展望21世纪化学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苏亚欣,毛玉如,赵敬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 【4】祖元刚,付玉杰.生物柴油.科学出版社.2006 【5】王焕校.污染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5
第二篇:特殊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对聋哑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聋哑人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人们通过各种慈善活动和媒体报道知道他们,但与他们亲身、亲密接触的机会却寥寥无几。事实上,盲聋哑人所真正面对的问题远不仅听障这么简单。体现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与普通人的不同和造成这些不同的根源,却是大众所通常没有想到的。本文从聋哑学生的教育现状和发张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聋哑人 特殊教育 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和工作力度,许多地方的特殊教育工作发展得很快。但是,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各个地域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聋教育做为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在现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今天也同样面临着“发展与改革”这一历史使命。要让残疾人“充分参与和平等”,就必须真正的让残疾人享受到和谐、平等的教育。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推动和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就是要开展对特殊教育的研究力度。
聋教育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好多的特殊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我们的特教教师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与教学模式。但是在现代教育形势的影响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正在对一些“成型”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着批判甄别式的荡涤。好多的特教教师在教改的过程中迷茫,不知道怎样教好了;好多的特教教师通过对教育新理论的学习,对自己教学模式产生了怀疑,可又不知道怎样改进提高;好多的特教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普通基础教育的课改表示欢迎,可又不知道怎样与之联系起来,用到聋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可以说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特教人面前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普通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欣喜的看到了,结合新的教材,结合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普通教育的发展改革正如火如荼,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怎样结合和利用好现代教育模式和理论,真正的搞好特殊教育特别是聋校的教育教学,在针对听障学生的的教学当中把态度教育、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三大教育任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特教人面前的课题。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推进聋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聋哑儿童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使聋哑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各级政府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护残疾人的法律法规。
(二)全社会渐渐正视聋哑残疾人生存、发展等社会问题。首先社会各界开始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聋哑残疾人,正视他们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千方百计地为之排忧解难,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融进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履行公民义务,享受公民权利。其次聋哑残疾人要正视自己残疾的现实,不讳言自己的困难,克服过分敏感、过于自尊和自卑的弱点,以平常心观察社会,平视他人;要勇敢地走出封闭状态,迈向社会;要坦然地接受帮助,这也是结交朋友、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聋哑残疾人的教育。虽然我国对残疾人实行9年义务教育,为残疾人进入高等院校制定了特殊政策,但还没有建立起残疾人的教育体系,残疾人的教育很多情况下与正常人相比处于弱势。因此,国家应着手建立一套独立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加快对聋哑学校建设,提高聋哑教育层次,改革聋哑教育现状,为聋哑人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在改善学校环境,改革教育方法,拓宽知识面等方面为聋哑残疾人发展打好基础,进一步提高聋哑残疾人的思想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
(四)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我国虽对残疾人就业提供了一些机会办法,实行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但同世界上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尚有一定差距,还没有建立起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独立体系,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往往混同于健全人的社会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应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性,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五)提倡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环境。残疾人和健全人—样享有公民权利,但是总有一些人歧视、嘲笑甚至虐待残疾人,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伤害残疾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全,还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要在全社会中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提倡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引导人们相互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残疾人问题是个社会问题,社会方方面面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一部分工作,不能光靠政府或某个部门来做,如果各单位都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解决好残疾人的几个问题,使矛盾及时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我国的残联组织一般到区县,但是最基层如街道、乡镇有绝大部分地方是没有残联组织的,有的地方即使有,也因为没有正式编制,形同虚设。而残疾人分布在各个村社中,能经常接触到残疾人的是基层残联,他们最了解残疾人的困难情况和思想动态,可以直接为残疾人服务,做残疾人的思想工作。基层残联工作强化了,不仅可以为残疾人解忧,还可以为党和政府分忧,因此,各级政府要给基层残联更多的关心,在人员编制、办公条件、活动经费方面给于支持,以切实加强基层残联的组织建设,增强其活力。
展望未来,立足特教,让聋哑孩子在特教乐园里学习做人、康复身心、增强本领、塑造品格;让教师在特教百花园里专业成长、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描绘人生;让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成就教师的主动发展,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 王小慧,张福娟.特殊儿童评估的新进展.中国特殊教育,2001,31(3):48-51
第三篇:浅谈企业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定稿]
浅谈企业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江苏省惠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3)
王 珠 摘 要:文化是与民族分不开的,一定的文化 是一定民族的文化。企
是民族文化和 代意 在企 内部的 合反映和表,是民族文化和 代意 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 特点和群体意 以及
种意
生的行 范。
关键词:企 文化;特征;内容; 中 分 号:F270 文献 :A 文章 号:1008-4428(2014)04-09-02
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 成部分,它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及发展目标的总和。
一、企业文化存在的意义
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四)人本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
(五)创新性: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引着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
求创新。
(一)企业本身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
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而言,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三、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
(二)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没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
有企业的经营特色、价值观,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经营哲学、企业道德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的总和,它是企业意识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等的复合体,是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
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果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人才竞争的需要
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留住人才。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 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八
(四)市场竞争的需要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
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为市场中影响竞争产品定价的因素除通用的生产成本等有形价值外,还包括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即包括受企业文化影响的公司员工形象。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积淀,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环境不同所决定的。
(二)继承性: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三是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三)相融性:企业文化反应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
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
第四篇: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
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关键词: 中国红色旅游 旅游 旅游文化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三、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
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但是由于形式单
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 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交通和通讯的畅通和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突飞猛进发展的这一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因此,加快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4.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在全国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各地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又要使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落实,这样其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就会具有大局和长远的战略,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5.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娱乐、疗养等功能不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两三天,影响了景区的收益。
四、如何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掀起红色旅游浪潮的今天,如何针对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各地区应将本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置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注重统筹互补,形成气候。
2.构建红色旅游产业格局。
目前,国内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多采取展板、实物展示等单一的形式,形式简单,内容缺乏吸引力。不少旅游专家表示,只有将红色旅游内容丰富了才能吸引游客,如果红色旅游线路做不到精耕细作,没有众多游客的参与和整个社会的认同,红色旅游就成了一个空泛的概念,爱国主义教育也相应削弱了效果。3.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国内有许多红色旅游点“孤立”存在,没有与其它旅游项目或景区形成集群效应,再加上红色旅游景区展示形式单
一、乏味等原因,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改变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让“孤景”成“群景”,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公务员之家 4.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
[2]红色旅游:怎样保持长久生命力。
第五篇:浅谈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教育乃国家发展之命脉,而小学教育更是教育之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在这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日益暴露出其各方面所存在的隐患和矛盾,对其现状的探讨与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各界学者的关注。
[关键词]:法制改革 小学教育 现状思考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在国家对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定位于可持续发展之时,在对各种绿色、健康、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讨论中,都谈到了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用。教育事业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而小学教育又是这教育事业之根基,其重要性可见一般,我国现行的小学教育在目前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知识膨胀的社会中,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暴露出了种种矛盾。一.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模式机械僵化,观念更新停滞不前。
我国目前的小学生在校教育都差不多是一种教学模式:即填鸭式教育,偏重于对教材的学习,考试成绩决定考生的一切,当然,我们不否认这种教育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计划经济时代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对当时社会发展的贡献,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强调竞争,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是强调结论的唯一性和权威性,而对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置若渺茫,不利于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二是该模式过分强调共性和纪律性,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爱好的培养;三是由于偏重知识型教学,而轻视了对学生其它各方面,比如心理、美学、价值观念的培养,这不利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因为它即使成绩优异,用客观的眼光来看,也是一个畸形的次品。
(二)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隐患。
现代社会,家长们正面临着空前的、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老祖宗没有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以前,都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占统治地位。例如:过去的社会,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经常为一件事争抢。孩子们之间抢着吃饭,已司空见惯。这样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而且,年龄相当的他们也更容易相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而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事事让着孩子,连孩子吃饭都是家长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与孩子抢东西玩的伙伴,也就没有了成长道路上的竞争对手。
1、很多孩子过于依赖家长。独生子女蹒跚学步摔倒后,做家长的恨不得8个人一起去扶他,但这样做反而让孩子哭闹的更加厉害.这不是因为孩子摔疼而哭的,是孩子用哭声向爸爸妈妈传递一种信号——你们快过来把我抱起来!结果是:你不扶他,他就不起来。时间长了,这样的孩子就会养成娇气。这种现象很普遍。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摔倒了,父母不一定会顾得上过去扶他,他就不会依赖别人,自己就会站起来。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什么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好习惯。
2、很多孩子缺乏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做家长的总会千方百计的哄孩子开心,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送到身边。不喜欢的东西,家长就不让它出现在孩子面前等等。这些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是第一、不能吃亏的思想。独生子女长大后到学校或走上社会就很有可能碰壁。因为离开了家庭后,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让着他们。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甚至产生厌学或讨厌社会的不良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在适当时候应该跟孩
子一般见识,在生活中扮演兄弟姐妹的角色,故意跟孩子抢东西玩。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让孩子从小认识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否则孩子成长不起来。
3、很多孩子缺乏责任感。这是由于家长从来没有养成让孩子对一件事负责任的习惯,责任都让家长承担了。没有对事物负过责任的孩子,他的责任感又如何产生呢?所以这样的孩子走进学校后,当老师要求他们承担很重的学习任务时,他很可能会不习惯,于是千方百计地逃避,就会出现上课不安心听讲,做作业磨磨蹭蹭甚至不能完成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培养和锻炼。
如今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孩子幼儿阶段没教育好,到小学阶段再来补救的话,效果就差远了。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在我国现实的国情中,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思想也紧跟着传播开来.如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教会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1、教孩子学会做人是根本。
家长要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比如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知恩图报等。无论哪个年代,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年轻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最好能坚持自己带孩子,以便与孩子建立感情,加强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2、教会孩子怎样独立,只有在教孩子学会独立的基础上才能让他学会创新。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须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走,或者骑着小自行车跟着,孩子摔倒了也从来不扶;孩子都有单独的房间,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语言交流上,他们也总是以征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由决定。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也使孩子更加乐意主动地去学习,去进一步创新。而非独立性的教育则使孩子经常处于等待、顺从、依附的状态,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学会主动学习。现代人才观不是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以一个人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大小作为人才衡量标准的。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适应,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创新。但现行的学校教育往往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恰恰束缚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对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畏惧心理。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支持他鼓励他大胆尝试新事物,让他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此外,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都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与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要着重对孩子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独生子女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凡事都让父母代劳,如果要让他自己做,我不行三个字就脱口而出。这种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能担负起新世纪的重任?孩子行与不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改变我不行的不良心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孩子逐渐形成我一定能行的良好心态,同时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2、学会合作。要学会合作,首先就要学会与人交往。父母不仅要平等的对待孩子,使孩子与成人友好共处。同时,还要大胆的把孩子放出去,或者热心的把小伙伴请进来,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交往、游戏,帮助孩子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从而逐渐形成接纳、合作的意
识和能力。
3、学会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父母应提供给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社会是在竞争中求得进步和发展的,用物质或地位撑起的保护伞保护不了孩子的一生。
4、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
(三)国家体制转轨冲击着教育的发展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到各行各业,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无所不包,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市场经济的竞争冲击着小学教育这一领域,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是认学生还是认学费,曾经一时让基层的小学教育领导者们一筹莫展,诚然,理性看的话,这些问题都是体制的必然产物,但在发展的同时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让人们费尽心血,毕竟这些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解决这些问题时为了不引发矛盾的聚结和秩序的稳定,必然需要瞻前顾后,否则的话,事与愿违的后果是令人不能接受的。
(四)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客观地刺激了不良作风和习惯,对孩子们影响极坏。
由于社会越来越开放,经济的全球化同时,文化市场也日益国际化,传统的生活习惯受到严竣的挑战,但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找到了市场,由于小学生年龄低,对社会发展中的存在的价值观念和美学观念缺乏辨别能力,而家长和教师不加以引导的话,那和学生中所谓的攀比风,流行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一世。
(五)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的秩序是先沿海再内地,先富帮后富,致使中国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而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滞后,加之民族复杂,所以经济落后,在中国的贫困人口总额2500万人中,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而现在正是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因此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势在必行。二.对当前现状的一点思考
其实早在八十年代,我国的小学教育已在谋求理论上的成功模式。八十年代初期,中美两国曾经互派调查团,研究对方基础教育的长处,中方调查团在美国的多个州进行了实地调研,跟国内的小学教育现状相比,发现美国的小学生不如中国学生勤奋用功,课堂纪律散漫,教材内容松弛而不紧凑,回国后出具的报告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出二十年,即可超越美国;而美国的调查团对中国沿海的许多城市的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后看到:中国的小学生勤奋用功,连早餐都是上学边走边吃以节约时间,且中国学校的纪律性很好,统一着装,统一坐姿,还有一种叫家庭作业的学习方式,回国后出具报告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突出雄厚,不出二十年将全面超越美国。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两国的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对当时所出具的报告的认识都失败了。对于中国小学教育的现状,笔者不敢究其二十年前其报告的原因,但对当前的特点,倒有几点愚见。
(一)积极探讨小学教育未来的出路,加强理论创新。
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领域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产业的前瞻,其发展态势也应当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武装下,开创小学教育新的实践。
(二)乘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加大对教育产为的投入。
由于中国东西部现状的发展平衡,西部地区贫困落后,在国家当前的政策扶持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因为西部的许多地区,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还是一个梦想,许多孩子上学要走上几会里山路,早出晚归,走到所谓的学校里,会发现许多双渴望获得知识的眼睛盯着那里唯一的一位教师上课,课桌椅是从自家带的小板凳和长木板架在砖头
上,如此简陋的学习条件让人们想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光景。要改变这种状态,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二是希望工程筹措;三是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援助项目,包括国际援助,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引进教师,加强师资力量。
(三)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加之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各地都存在差异,具发展不平衡,如果全国各地的基层教育都在同一个条框内活动,执行同一个标准,那么对有些地方的教育活动来说岂不是“捆着绳子跳舞”,而对有些地方的教育活动来说则是痴人说梦,天方夜潭。这是现实,现在许多经济较发达的省份,英语、计算机已经从小学开始学习了,而这些东西对西部地区的许许多多的学生来说,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各地区要制订适用本地区发展的教学目标和纲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样才能达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和谐发展。
(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再教育。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各个领域无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上一代人的梦想在下一代中得到了证实,社会上各种新鲜项目一年比一年增多,在这种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能力和观念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包括基层教育领导工作者。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五)加大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密切掌握每个学生的状态和具体情况。
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模式之时,同时也应当得到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现在的小学生入学较早,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的小学都有早熟的现象,再者由于现在社会的复杂多样,致使城市中的许多小学生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了时代发展的受害者。当前在许多城市中,进城务工的子弟,下岗职工子弟,城乡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子弟,在接受教育时存在许多客观方面的差异而影响着教学质量,另外还有现代高节奏的城市生活规律,使很多小孩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心,以致于沉溺于网络游戏,痴迷于街头地摊上的低级粗俗的知识,如各类暴力,色情的小说和卡通动画等。许多小学生还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等各种心理疾病。这使孩子日后步入社会埋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学校应当和家庭联动起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正确对得国家、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将小学教育引向一条正确、健康的路。
现在国家之所以三令五申地声明禁止学校乱改费,这正也说明当前的教育系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逐一地解决,我们应当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而不应当讳忌它,在国家、社会舆论的监督下,逐一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其走向透明和公开,这是一件好事,是走向民主进程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我国的小学教育的确存在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解决,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说到就能够做好的,它需要我们全民族,会社会来共同关注,用包容和积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使之这一关系着国家未来命运和民族高兴使命的伟大工程能够顺利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