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分类
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分类如下: 第一类 履历材料 第二类 自传 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
学历、评聘专业技术情况材料 第五类 政审材料 第六类 加入党团材料 第七类 奖励材料 第八类 处分材料 第九类
任免、工资、待遇审批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材料 第十类
其他供组织上参考材料 第一类 履历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
1、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
2、党员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
3、土改、镇反、三反、肃反、社教运动工作队员登记表
4、公安人员、军人、职员、工人、教师、学生、学员、行政工作人员登记表、简历表
5、主要内容是干部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履历变化补充表
6、干部个人革命活动简历材料
7、申请更改姓名的材料
(二)本类材料说明:
1、本人填写的简历表、登记表、兼有组织鉴定等其他内容的,可按其主要内容、材料性质,确定归入第一类、第三类或其他类。带有自传性质的归二类;
2、部队转业干部档案中,凡《履历书》中履历、自传、鉴定、政历问题审查结论在一起的,需拆开装订,分别归一、二、三、五类等;
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登记目录,要及时做好干部工作单位变化(职务任免应登记在《职务变动登记表》上)的登记工作。第二类 自传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自传性质的材料:
1、自传、干部自传
2、其他带有自传性质的材料
(二)本类材料说明:
1、本人所写的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的自传性质的材料一般应归本类
2、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对干部优缺点的评定材料和考核、考察材料:
1、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1)自我鉴定、个人鉴定(2)干部、职工、学生、学员鉴定
(3)党员鉴定(1970年在整党建党阶段的“党员鉴定表”和非党干部的“干部鉴定表”不存档)、团员鉴定
(4)毕业鉴定、结业鉴定(以此认定学历的放第四类)(5)劳动鉴定、工作调动鉴定(6)出国鉴定
(7)社教工作人员鉴定表(8)专业人员工作鉴定意见
(9)思想工作总结、工作小结、劳动思想小结后面附有自我鉴定、小组意见、支部意见、组织鉴定的,如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思想工作总结报告等
(10)后备干登记表(职务提拔后放入三类,没有提拔的不存入本人档案)
(11)年度考核表、领导干部年终总结报告表(12)学生品德鉴定表(有成绩)以鉴定为主(13)挂职干部鉴定表(14)专家情况鉴定表
(15)学生社会实践表(有鉴定意见)(16)离任审计材料(有鉴定意见)
2、考核、考察材料
(1)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2)干部考核登记表
(3)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二)本类材料说明:
1、归档的考察、考核材料,需经组织上审定盖章,草稿不归档;
2、从本人档案中摘录的优缺点不归档,班组、科室搞的月考核材料不归档;
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四类
学历及评聘专业技术情况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反映干部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
1、报考高、中等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试卷不存档)、学历证明材料、初高中毕业生登记表、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
2、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表 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
聘任、解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 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 专业技术职务任免审批(呈报)表
3、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4、反映干部学历才识,专业技术方面的其他材料
5、学生档案袋(有高考成绩)
6、正式会计证审报表
7、会计师注册表
8、社会科学进步奖审批表
9、教师资格过渡审批表
10、省拔尖人才专家登记表
11、特级教师审批表
12、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登记表
13、体育达标登记表
14、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报名表、资格审查表、成绩表
15、业务自传
(二)本类材料说明: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五类 政审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反映干部有关政治历史等方面问题的材料:
1、参加反党团、会道门、敌伪军、政、警、宪、特和被俘、被捕、叛变、脱党、脱离革命队伍及包庇反革命、有敌特嫌疑等历史问题的审查材料
2、党籍问题的审查材料
3、更改入党入团和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审查材料
4、下乡时间审定表,参加工作时间批注
5、更改民族、年龄、解决国籍的审查材料
6、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的证明材料
7、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证明材料,干部爱人情况登记表
8、有组织审查结论的“调查表”、“审查表”
9、审干、肃反中被限制使用、复查后的决定及原决定材料
10、因隐瞒历史问题、家庭出身等原因受处分的审查材料
11、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平反改正通知、决定
12、关于个人历史情况的个人交代材料
13、已经查证清楚的有关干部政历问题的检举材料、查证材料,虽无组织意见也可归档
14、选拔学生政审表
(二)本类材料说明:
1、凡审查材料,都是系列材料,一般包括批复、结论、报告、证明、本人交代或申请;
2、同一案件的复查、甄别、平反材料放在原审查、处理材料前面;
3、在审查过程中形成的非正式调查报告,同一证明人多次写的内容重复的证明材料可取出登记销毁;
4、此类按材料的主次,如批复、结论、报告、主要证明材料(证明材料按问题集中排列)、检举材料、本人检查交代或主要申诉材料排列。套与套之间按时序法。第六类 加入党团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反映干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情况的材料:
1、入团志愿、入团申请书、退团报告和上级团组织批复、团员登记表
2、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3、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
4、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
5、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
6、整党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
7、暂缓登记期满后的组织决定及有关材料
8、已被吸收参加民主党派的材料
(二)本类材料说明:
1、入党申请书较多的,可选择1—2份全面系统的归档;
2、未办理转正手续的入党材料暂由干部所在单位的党组织保存。批准入党后的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归六类)及政审材料(归五类)归入本人档案;
3、上级党委没有批准入党的,其入党志愿书不归档;
4、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其入党志愿书、申请书连同上级批示材料归六类;
5、凡被开除团籍、党籍的,其入团、入党材料不撤出,可在志愿书封面上注明何时由何机关开除出团、出党。有关处分材料,按其性质(政历问题或违纪案件)分别归入五类、八类;
6、此类材料按入团、入党、入民主党派材料分别排列,志愿书放在各套材料前面,其他材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入党志愿书、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入民主党派材料等,套与套之间的排列借助于时序法。第七类 奖励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县团或相当县团级以上单位批准授予的党内外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荣誉和先进事迹材料:
1、好学生登记表 优秀班干部登记表 优秀团干部登记表
2、优秀团员登记表 优秀党员登记表
3、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新长征突击手、五讲四美先进个人等各种荣誉称号的审批表和先进事迹材料、从事专业工作三十年人员登记表、审批表
4、立功受勋、嘉奖材料
5、创造发明、业务、技术奖励材料
6、县团以上单位对干部个人的通报表扬材料
7、个人突出贡献奖
8、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登记表(单纯表彰)
9、其他正式的奖励材料
(二)本类材料说明:
1、未正式批准,也未盖公章的各种先进人物事迹材料不归档;
2、班组、科室搞的一般性月奖、季奖材料不归档;
3、此类材料按时间先后排列,但每次的奖励应将组织的审批材料放在前面。第八类 处分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材料:
1、违纪处分材料 处分(免予处分)决定 调查报告 个人检查各个人申诉
2、刑事判决书,劳教审批材料
3、“三反”、“五反”运动中受处分和复议材料
4、“三反”坦白交代贪污百万元以下登记表
5、整风反右派运动中受处分和改正的材料 复查结论 复查报告
复查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 原结论(或决定)
注:复查不彻底,改正结论中留有“尾巴”,又进行复查,在修改后的结论中注明原改正结论的文号、日期,第二次修改结论的日期,并与本人见面后存其档案,原改正结论抽出销毁。
6、在整风反右倾运动中受处分的甄别平反材料 甄别复议结论 甄别结论
7、四清运动中受处分和改正材料 复查结论 复查报告
复查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 原结论或处决定
8、“文革”中受处分的平反材料 党组织最后做出的 复查结论 复查报告
同复查结论有关的主要证明材料 本人交代材料和主要申诉材料
9、“文革”中高等院校记录在案人员,记录在案的综合材料
10、核查中定为“三种人”、“犯严重错误”和“一般错误”的 上级批复 处分决定 审查结论 调查报告 本人检查 对结论的意见 申诉材料
11、通报批评材料
12、确属错误(如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经济等),组织上不予处分的证明材料和本人的检查材料
13、离任审计有问题的各类表
(二)本类材料说明:
1、“文革”以前没有明确处理规定的错案材料或不属于错案材料的处理,主要依据中组部组通字[1979] 51号文件;
2、政治历史问题与违纪错误混同一起给予处分的结论、调查报告、处分决定等材料一律归第八类;凡未给予处分,以政治历史问题为主的,归第五类,以违纪错误为主的归第八类;
3、举报干部工作、思想、经济、作风等违纪问题,经查属一般问题,不归干部档案,存干部部门参考;
4、此类接材料的主次关系排列,凡经复查已对原结论、决定处分撤销改正的,可将撤销改正结论或决定放在本系列材料前,原结论决定放在后;
5、违纪处分的举报材料,证明材料应存处理机关的案件档案。第九类
任免、工资、待遇、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由组织上整理填写、呈报、审批手续已经完备的反映干部录用、任免、聘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1、干部任免呈报(审批)表 录用、聘用干部审批表
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 撤销突击提干材料
2、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 工资升级表 转正定级表 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 补发知青工龄津贴表
3、招工登记表
“以工代干”转干审批材料
4、兵役登记表
应征入伍审查表(确认入伍时间)应征入伍批准书 晋级、晋衔报告表 复员军人登记表 军干转业审批表 荣军登记表
5、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工、青、妇代会代表登记表,民主党派代表登记表(出席县团级以上的)
6、调动、退职、辞职、退休、离休审批表、离休干部提高待遇审批表
7、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
8、享受政府特贴表(单独表彰的放七类)
9、专家情况登记表
10、公务员资格审查表
11、公务员免试审查表
12、上山下乡审批表
13、运动员试用期协议书
14、试用期干部任免审批、登记表
15、大学毕业生选调登记表
16、评定法官等级审批表
17、评定检察官等级审批表
18、劳动用工合同
19、选拔领导干部推荐表
(二)本类材料说明:
1、任免通知不归档;
2、此类材料除“工资级别登记表”列九类1号,其他材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十类
其他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以上九类不能包括,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材料:
1、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报到证” 工人参加工作时间的通知书
2、历次政治运动中普遍写的 思想检查 思想总结 学习总结
3、民事判决书、调解书
4、有残疾的体检表、残疾等级材料,因公受伤的证明
5、家属农转非审批表
6、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遗书等
7、省行政处罚听证主持人登记表
8、X X X为第
X届学生会主席(聘书)
9、毕业党性总结
10、随军报告
11、结婚报告
12、农转非报告
13、转正定级总结
14、中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
15、知青留城审批表
16、体育合格证
(二)本类材料说明:
1、党外人士在过去运动中所写的交心检查等材料不归档;
2、工会会员入会申请书、会员登记表不归档;
3、独生子女证、任命(聘任)通知书、奖状、结婚证、毕业证和私人信件材料不归档;
4、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二篇:干部档案正本
干部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其内容分类:
第一类 履历材料:干部履历表、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
第二类 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三类 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第四类 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报考高等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学历证明材料,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第五类 政审材料: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包括党籍问题)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说明情况的材料,主要证明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依据材料;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第六类 党团材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2份全面系统的)和转正申请书,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民主评议党员中为不合格或优秀的材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第七类 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
第八类 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通报批评材料;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法院审判工作形成的判决书等。
第九类 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干部任免呈报表(包括附件),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退(离)休审批表;军衔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有残疾的体检表、残废等级材料;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况的遗书等。
第三篇:干部档案正本
干部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其内容分类:第一类 履历材料:干部履历表、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
第二类 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三类 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第四类 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报考高等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学历证明材料,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第五类 政审材料: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包括党籍问题)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说明情况的材料,主要证明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依据材料;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第六类 党团材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2份全面系统的)和转正申请书,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民主评议党员中为不合格或优秀的材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第七类 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
第八类 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通报批评材料;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法院审判工作形成的判决书等。
第九类 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干部任免呈报表(包括附件),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退(离)休审批表;军衔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有残疾的体检表、残废等级材料;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
告及有关情况的遗书等。
第四篇:干部档案材料分类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 干部历次填写的以反映个人经历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都应归入本类。主要包括: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
• 归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带自传的履历表,其内容一般以自传为主的应归入第二类;(2)主要涉及政治问题或记载审查情况的登记表,宜归第五类;(3)有任免职务内容的登记表、履历表归第九类。第二类:自传材料
• 干部所写的有关叙述自己生平经历、思想变化过程、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社会影响等方面情况的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归入本类。主要包括:各类人员历次所写的自传;入党(团)申请书中能分开的自传内容材料,叙述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的自述(传)材料,有自传内容的“历史反省”材料等。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 归入本类的材料主要包括:经组织审定的学生表现鉴定、干部调动鉴定、挂职鉴定、转业鉴定、学习鉴定、出国鉴定等各类鉴定材料。组织审定的考察材料、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民主评议干部的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已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登记表;完成专项工作、重大任务的表现材料;审计工作中有关个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或审计意见等材料,都归入本类。第四类: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
1、学历、学位材料
•(1)高中、中专学籍材料;(2)大学本(专)科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授予学生学位的材料;(3)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登记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等;(4)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5)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课程进修表、国家统考科目统考成绩表,授予学位的材料;(6)在职学历教育成绩表、毕业登记表、毕业论文评审答辩情况表、党校学历证明材料;(7)出国留学或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8)学历、学位认证材料;(9)肄业材料;(10)干部参加培训的考核登记表、学习成绩登记表、培训证明等。
2、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职(执)业资格统考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1)评(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评审表、申报表、审批表等材料;(2)职(执)业资格统考的有关材料及证书;(3)各类人员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译著和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目录。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等材料。第五类: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
• 归入本类的材料主要有:(1)政治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情况说明材料,作为结论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依据材料;(2)入党、入团、参军、入学、出国或从事特殊职业的政审材料;(3)更改姓名、民族、籍贯、出生日期、国籍、入党、入团、参加工作时间等工作中,形成的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上级批复材料;(4)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任职人员的审查材料。第六类: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 归入本类的材料主要包括:(1)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2份全面系统的)和转正申请书,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登记表,民主评议中认定为不合格党员的组织意见及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退党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如无单行材料,可将经党组织批注加盖公章的入党志愿书归档);(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3)加入民主党派的申请表(书)、登记表等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
• 归入本类的材料主要包括:正式命名和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的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审批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等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
• 归入本类的材料主要包括:(1)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调查)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代材料;(2)甄别、复查报告、决定、结论、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3)解除、撤销处分的决定、意见、通知;(4)通报批评材料;(5)公安机关对个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法院刑事判决书。涉及个人的处罚性民事判决书。
第九类: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 归入本类的材料主要包括:(1)录(聘)用审批表,职务聘任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辞职申请、解聘辞退材料;(2)干部任免审批表及任职过程中形成的考察材料、公务员过渡登记(审批)表;(3)应征入伍登记表、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审批表;(4)授予(评定)、变动军(警)衔、海关关衔、法官和检察官等级审批表;(5)退(离)休审批表、个人提前退休申请及审批材料;(6)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备案表;(7)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解决各种待遇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呈报、审批材料;(8)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等代表登记表。
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 归入本类的材料主要有:(1)有残疾的体检表、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体检表、伤残等级材料;(2)毕业就业报到证、合同(协议)书、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3)死亡通知书、悼词、讣告、非正常死亡调查报告及有保存价值的遗书等材料。
• 归入第十类的材料要有查考利用价值,以确保材料精练。
第五篇:干部档案材料分类细则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细则
为了更好地执行中央组织部制订的《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规范干部档案材料的归类,特制订《干部档案材料分类细则》。
第一类 履历材料
1.凡是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个人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均应归入此类。主要包括:
(1)干部、工人、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的履历表(书)、登记表、简历表;
(2)更改姓名的报告及批件;
(3)以履历为主,兼有鉴定等其它内容的履历表、简历表及登记表;(4)其它由本人填写反映个人简历方面情况的各种表格材料。2.在鉴别此类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个人填写的履历表应对照档案中原始记载进行审查,并加盖主管干部单位的公章。经审查凡填写内容不真实,不准确的,应要求干部本人更正或重新填写;
(2)为使干部档案不断补充新材料,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后和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应立即填写中组部新制发的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
3.属于人事保卫部门管理工作的卡片、组织上摘抄本人档案内的表格材料等是承办人作为工作参考使用的材料,不属于干部档案归档内容,不应归入干部档案。
4.本类材料按材料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第二类 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1.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参加重大政治历史活动、思想变化过程、家庭和社会关系等情况的材料归入本类。主要包括干部历史自传、干部自传、思想自传、反省自传、小史、小传及有自传内容的“历史反省”等材料。
2.有的同志在申请入团、入党时写了具有自传内容的申请书,如该人档案中没有自传材料,可将此材料归入第二类。3.组织上对干部本人交待的有关本人经历、家庭情况或社会关系等材料,凡有专题调查报告、调查材料或结论性意见的材料,应合并一起归入第五类。4.本类材料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类 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1.凡各、阶段、时期或参加临时性工作、学习、劳动以及工作调动对干部个人的优缺点和德能勤绩表现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形成的评价性材料,均应归入第三类。
第三类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鉴定材料(包括自我鉴定);
(2)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3)考核登记表,考核、考察材料;(4)民主评议干部的综合材料;
(5)作为干部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
(6)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如反映干部“文革”中的表现材料,**和**期间的考察材料及写实表等;
(7)主审机关做出的主要涉及干部个人的审计结论(报告)或审计意见材料,离任审计考核材料。
2.在鉴别此类材料时应注意:
(1)经组织上研究形成的对全面地历史地考察了解干部有使用价值的正式考核材料(加盖公章的),应归入本人档案,没经组织正式研究的一般考核材料,可作为干部、人事部门使用干部参考材料,不归入档案。考核中的记录、索取的证明材料也不归入干部档案;(2)经过组织研究的正式考核材料、鉴定意见没盖公章的应补盖公章后再归档;
(3)鉴定会发言记录、谈话记录、头尾不清、无落款单位、文字杂乱的材料不得归档,已归入的应剔出归入文书档案或登记销毁;
(4)“文革”中“五七”战土插队时做的鉴定,有不实之词的要剔出销毁,在“清队“和“文革”期间的整党中写的鉴定,因受派性、极左思潮影响,不能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应清除销毁;
(5)从干部本人档案中摘录的反映干部表现和优缺点的材料不应归档。3.跨类材料的处理:
(1)干部评级鉴定,转正定级鉴定表、军衔鉴定表等有审批手续的材料应归第九类;
(2)作为《干部任免呈报表》的附件,反映干部德才表现的考察材料应与《干部任免呈报表》一起归入第九类;
(3)学生鉴定中包括学习成绩在内的登记表归第四类。4.本类材料应按材料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第四类 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
1.此类材料主要是指反映干部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的材料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考核、审批材料。
归入本类的材料主要有:
(1)报考高、中等学校考生登记表、审查表;(2)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统一分配登记表;
(3)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相关材料。(4)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记分册;
(5)学历证明材料,认定干部文化程度呈报表、审批表;(6)授予学位的决定;
(7)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
(8)评聘(套改、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9)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登记表;
(10)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省、地(市)以上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该材料应由有关部门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分别摘录,并注明原件出处和形成日期,加盖组织公章后归入本类);
(11)优秀论文、科研成果获奖通知书。2.以下材料不得归入本人干部档案:
(1)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时干部本人写的业务论述、论文、技术报告、技术总结、情报、技术动态、技术设计与图纸、教学改革论述、工、农业生产管理论述、实习报告、答辩记录等材料;
(2)报考和毕业的各科试卷、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作业、答辩记录、准考证、入学通知书等;
以上材料可按有关规定归入科技、专业人员的业务考绩档案。
(3)成人自学考试和政治理论学习的单科成绩单、结业证等暂不归档,待学习全部结业或毕业时发给毕业证明、学历证明或成绩表再归档;
(4)未经国家、省和计划单列市以上教委正式承认和验印的各种函授大学等发给的学历证明及毕业证明等不得归档;
(5)班组、科室搞的月、季考绩材料不归档。如无考核材料,而该材料又能反映干部本人技术业务水平或工作能力的可归档。
3.应注意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调到党政机关或人民团体工作后,其业务考绩档案应单独立卷,随干部档案一起转有关部门与干部档案一起保管。
4.本类材料也应按材料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相对集中排列。第五类 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
1.凡是组织上对干部本人政治历史和经历、出身、成分、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包括党籍、参加工作时间)等问题的审查形成的材料都应归入此类。主要包括:
(1)政治历史(被捕、被俘、参加反动党团、会道门、社会团体,在敌伪党政军中任职等)问题的审查结论(批注)、调查报告、主要证明材料、检举材料、本人交待及对结论的意见;(2)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及有关的依据材料;(3)审干中形成的审干登记表、干部审查表、肃反审查表、党员审查表和交待关系登记表;
(4)一般历史问题结论材料和主要证明材料;
(5)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原档案中已有的可不再归档);(6)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平反决定、通知或复查意见等;(7)“文革”前和“文革”期间,对干部一个问题多次审查的结论(批注)、调查报告及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
(8)确定和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结论以及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和个人申请等;
(9)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主要证实材料。
2.政治历史问题复查材料的归档,要注意以下问题:
(1)“文革”前的冤、假、错案材料,归原结论、复查结论、调查报告、主要证明材料和本人申诉材料;
(2)“文革”中形成的政审材料,复查后,凡定性准确的,归复查结论(批注)、调查报告、主要证明材料及本人交待材料(原定性时形成的材料,按规定归入干部档案的不撤出),凡主要情节失实的和冤、假、错案甄别平反后,档案中只归重新做的结论;部分事实搞错或原定性不准确,需要改变原结论的,应将复查结论、复查报告、主要证明材料及原结论材料一并归档;
(3)在审干肃反中,因政治历史问题被限制使用的干部,经复查,凡由主管部门做出“撤销”限制使用决定的,应把复查决定同原决定一并归档;
(4)直系亲属和同学、同事等的平反通知书在其档案中无情况反映的一般不归档,在本人档案中有历史记载的亦可归档;
(5)因所谓“海外关系”而形成的违反党的统战政策的各种歧视性的材料、表格,如“海外关系调查表”以及与国外亲友通讯、通汇、通邮的材料都应作销毁处理。
3.错归类材料的纠正:
(1)“机要人员审查表”放在第一类的,应改归第五类;
(2)“交待资产阶级社会关系表”放在第一类的,应改归第五类。4.下列材料不得归档:
(1)信封、函调信索要卡片、外调提纲、调查线索、外调介绍信、审查结论和调查报告草稿;
(2)审查结论打印件底稿(应归文书档案);
(3)未经查证核实的有关干部政历问题的检举材料。
5.本类材料按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上级批复,结论,本人对结论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查或交待材料等,其证明材料 应根据每份材料所证明的主要问题相对集中排列。如分为历史问题的证实、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的证实、党籍问题的证实等若干部分。在每一部分中再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社会关系的证实材料,如果材料较多,应按关系的远近来排列,如直系亲属、旁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同志朋友等。对非同一问题多次审查材料和同一问题多次审查材料,在排序上应有所区别,应分别将每次审查的材料按上述的排序要求进行排列,才能使材料条理,眉目清楚、方便查阅利用。
第六类 加入党团的材料
1.凡已经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共青团员及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归入本类,主要有:
(1)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凡有多份的,可归入l—2份全面系统的)和转正申请书(一般只放一份,可选择内容比较完整,离转正时间较近的一份);
(2)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
(3)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或党员登记表、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
(4)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的决定,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记载组织意见的入党志愿书可收集归档),退党材料;
(5)“文革”中突击发展党员被取消党籍的处理报告、上级组织意见、决定;
(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7)团员登记表、超龄离团审批表;
(8)加入民主党派的申请书(登记表)或被批准吸收为该党派人员的通知材料等。
2.在鉴别此类材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入党申请书较多的,应选取最早或接近入党时间的一至二份较系统的归档,对于祥细交待本人历史、社会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有重要领导批示的申请书应归档,基余多余的可以剔出。
(2)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资格的,如已形成关于取消预备党员的处理意见或处分决定等材料的,应将其处理意见、处分决定归档,其《入党志愿书》不再收集归档;如未形成处理意见等单行材料的,应在《入党志愿书》中注明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经有关党委批准盖章后,归入干部本人档案,并在目录上注明“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标记;
(3)干部被开除党籍、团籍后,应在其入党、入团志愿书的封面上注明被开除党、团籍的时间,并在干部档案目录上注明已被开除党团籍。(4)“文革”中入党,其《入党志愿书》中有不实之词的,如果是组织上填写的意见,应在备考表上加以说明,干部本人写的不需涂抹、勾划或删改,也不需要更改或说明;
(5)预备党员在预备期中的入党志愿书等材料,应由党委或支部暂存,待转正办完组织手续后再将材料归档;
(6)已填写了入党志愿书,经支部大会、党委会讨论没批准入党,这样的材料没生效,不归档。
3.下列材料不应归入干部档案:
入党时党组织找干部本人的谈话记录、召开群众座谈会的个人发言记录,支部大会讨论入党时每个党员的发言记录,多份重复的申请书、思想汇报材料,入党和转正时发给党员的通知书,培养发展对象的“积极分子登记表”、小组鉴定等。
4.第六类材料的排序应将入团、入党和加入民主党派的材料分别排列。志愿书放在各自材料的前面,然后排列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党员(团员)登记表等。党(团)员登记表等可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
第七类 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材料
1.凡各级组织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等称号和本单位性奖励、授奖决定、审批表、先进事迹、荣誉称号及通报表扬等材料均应归入第七类。主要有:
(1)创造发明奖励材料;
(2)各种业务、技术奖励材料;
(3)从事专业工作二十年以上人员审批表、登记表;(4)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审批表;(5)拔尖人才审批表;
(6)正式命名的英雄、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及立功受勋、嘉奖材料;(7)优秀党务工作者审批(呈报)表;(8)优秀党、团员学生登记表;(9)通报表扬材料;
(10)授予其他荣誉称号的正式审批材料。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头尾不清、文字杂乱的奖励材料不归档,已归档的可清出登记销毁;(2)未批准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积极分子等,原整理的事迹材料不归档。
3.本类材料亦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每次的奖励材料应将组织的审批材料放在前面。
第八类 处分材料 1.凡因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所受的党内外处分,取消处分和甄别复查、平反材料均应归入本类。主要是:
(1)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所受的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错误事实调查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
(2)通报批评材料;
(3)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4)撤销处分材料;
(5)法院审判工作中形成的刑事判决书;(6)劳动教养审批材料;
(7)确属错误,组织上未给予处分的,本人对错误的认识交待或检查材料;
(8)“三反五反”运动中问题比较严重,有组织意见的坦白交待登记表、检查登记表、坦白书、保证书、检讨书;
(9)反右斗争中错定右派的决定(结论),平反改正结论(报告)及所依据材料;
(10)反右倾运动中受处分的甄别平反材料;
(11)揭批“四人帮”斗争中,清查对象的审查结论(决 定),审查报告、本人检查交待材料(结论为说错话办错事的有关材料不归本人档案,应归文书档案);
(12)“文革”中高等院校记录在案人员的综合材料和用人单位的复查材料;
(13)核查中定的“文革中犯严重错误”和“三种人”错误的上级批复文件、处分决定、处理意见、调查报告、本人检查及对结论的意见,组织对本人意见的说明和申诉材料;
(14)核查中列为核查对象、经查认定为“文革中犯一般性错误”的调查报告、证明材料、审查意见、同本人见面的材料(即考察材料);
(15)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和本人检查材料。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按照中监委、中组部1958年规定,干部档案中不存违纪问题的调查证明材料。对这部分材料,如果是最近几年形成的,应清出退原单位归文书(案件)档案,如属于“文革”前存入档案现在又不便退回的,可经过鉴别清理,将有价值的作为定案依据的材料存档。如只有揭发检举材料,一般性问题的抽出登记销毁,问题较大的抽出转有关单位处理。
(2)政治历史问题与违纪错误混同一起给予处分的结论、调查报告、处分决定等材料,一律归第八类;凡未给予处分,以政治历史问题为主的归第五类,以违纪错误为主的应归第八类。(3)处分材料中不允许缺少个人的检查交待材料,如材料只有一份,原件需要存文书档案或案件档案时,可将复印件归档.并在材料上注明原件存入何档案,以备查考。
(4)未经组织调查处理的检举揭发交待材料,应抽出交主管干部的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处理。但有的检举揭发材料,虽未经组织处理,只要本人承认事实存在,并写有检查材料,这样的检举揭发材料不能抽出,应将检举揭发与本人检查材料一并存入本人档案。
3.第八类材料应按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本人检讨或交待材料。凡复查后对原结论、决定处分撤销改正的,应将改正结论或决定报告排在前,原结论处分决定排在后。
第九类 干部工资、任免、待遇(出国)、公务员登记表,各种代表会的审批表、呈报表、登记表等材料
1.凡由组织上填写呈报审批干部任免、选举,授衔晋级、军队转业、退(离)休、出国审查等事项,形成的手续完备的表格材料归入此类。主要有:
(1)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
(2)调整工资、工资改革,提职、兑现工资、转正定级人员审批表、奖励工资、津贴审批表;
(3)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
(4)军衔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审批表;(5)干部任免呈报表(包括附件);
(6)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及公务员过渡登记表;
(7)招工、入伍(兵役)审批表、登记表;(8)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9)干部调动审批表;
(10)退职、退(离)休审批表,享受司局级或处级待遇审批表;(11)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
(12)当选为县团级以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议及民主党派代表会议代表登记表、委员简历、政绩材料等。、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调干介绍信、工资关系介绍信,组织关系介绍信等不属于干部档案材料,不要归入干部档案,应归文书或会计档案。
(2)干部任免通知不归本类,但需将其任职情况填入《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中。
(3)“文革“期间填写的干部任免呈报表等,个别地方有不实之词的,不 能剔出,应按中组部规定在“备考表”中加以说明。
要说明的主要是指组织上给写的鉴定、意见或评语中有定性戴帽一类的问题,如“叛徒”、“特务”、“反革命”、“走资派”、“执行修正主义路线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等帽子,或不适当地认定为“丧失立场、重用坏人”、“恶毒攻击”等影响对干部的使用和需要澄清是非的问题。
(4)在清档中,对不实之词已做了勾抹、剪裁等技术处理的,也要在“备考表”中加以说明。如在组织意见中写有“站错队”、“老保”之类话的,由于“文革”中一些重大是非问题已经清楚,可不再加备注意见。
(5)需备注的材料应由负责复查或清理材料的单位填写“备考表”。在“备考表”中应注明是第几类第几份材料中的某段话是不实之词,并加盖公章,存入干部档案卷尾。
3.本类材料应根据材料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1.凡以上九类材料未包括的,对组织上了解干部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材料归入本类,主要有:
(1)有残疾的体检表,残废等级材料;(2)民事纠纷判决书、调解书;
(3)工伤、职业病、可做享受劳保待遇或提前退(离)休依据的体检证明材料;
(4)新录用干部体检表和毕业生分配工作体检表等;(5)本人历次所写的思想小结、总结等材料;(6)干部逝世后的讣告、悼词、生平;
(7)非正常死亡的调查处理材料,善后处理意见、死亡通知书(报告单)、遗书等;
(8)工会会员及各种协会会员、理事登记表;(9)未被批准的知名人士所写的入党申请书等;(10)自愿生育一个孩的审批表等。2.不应归档的材料:
(1)党外人士在过去运动中所写的交心材料;
(2)应由本人保存的独生子女证、任命通知书、奖状、结婚证书、私人日记信件等。
3.本类材料应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总之,分类时不能一律简单地按材料的名头(称)归类,应按材料的内容和用途归类;对于混类材料,以哪类内容为主,就归到哪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