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加速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重要选择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加速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重要
选择
劳务经济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新兴经济成份,无论是从现实还是长远来看,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所谓劳务经济,就是通过开发劳动力资源,调整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再利用、再开发,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只有实现广大农村群众的小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小康。也就是说要确保农村和城镇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就是要把大批农民逐步从土地中转移出去,这是发达国家步入现代化社会的基本规律,也是我们实现小康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发展劳务经济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是未来进步的选择。发展劳务经济既符合经济规律,也符合政治规律,还符合社会规律。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条件下,农业中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主体资源,剩余劳动力在支撑和推动劳务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流程中的普及应用和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在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
1、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土地不断减少必然产生剩余劳动力。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由于风蚀水滤、沙化碱化等自然条件破坏,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违法占地等人为破坏及退耕还林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笈笈可危。解放前到现在,我国依赖土地为生的农村劳动力达到了9亿多人,这无疑远远地超出了单位耕地面积承载劳动力的限度,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虽然采取填海造田、治理土地沙碱等综合措施,能在一定程度遏制土地减少,但土地再生数量远远低于人口出生数量,这就迫使一部分劳动力在与土地的竞争中,被逼下岗。绥棱县现有耕地
万亩,农业人口 万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亩。虽然与南方相比,我们的土地面积还不是很少,还能够解决温饱,但是随着生产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县已有 名劳动力产生了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时间。
2、落后生产方式的衰退与先进生产方式的运用必然产生剩余劳动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就是以纯体力劳动来换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基本自给自足。先进生产方式就是生产流程依赖科技较高的生产方式。农业的持续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从农业生产实践过程看,越是科技投入大,产出效率高的地区,所需劳动力数量越少。拿农业机械化来说,每增加1马力就可替换出4个劳动力。上集镇是绥棱县的水稻主产区,过去稻农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亩投入要10个劳动量,如今,机械化、良种化、加工销售市场化,亩投入劳动量仅为 个。
3、传统生活观念的改变与现代文明意识的增强必然产生剩余劳动力。传统农民生活观念往往是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守田园生活和“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有即满生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立,引领着人们的生活步入现代生活的高速路,广大农民也将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通过劳务经济的再创造、再开发、再利用,过上现代生活。绥棱县阁山乡共合村是一个朝鲜族村,村民南韩探亲时,深深地被发达地区的现代文明所震荡,便凭借语言和亲缘优势,走出村门,离开土地,赴南韩打工挣洋钱,几年下来,村民收入都在5万元到20万元不等,一个人的一年打工收入是本地农民收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目前全村到县外省外国外打工农民有300多人。
除此之外,劳动力剩余还表现为七种类型:一是积累型剩余,指就业岗位增加远远慢于人口增长速度产生的剩余;二是结构性剩余,指现有经济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合理产生的剩余;三是替代性剩余,指先进生产方式、生产要素的引进而替换出大量劳动力产生的剩余;四是地域性剩余,指人口密度与耕种土地数量多少产生的剩余;五是季节性剩余,指非生产季节产生的剩余;六是隐蔽性剩余,指农民在耕种土地期间,大量劳动时间剩余;七是周期性剩余,指受就业环境的状况影响产生的剩余。
二、发展劳务经济的现实意义
过去,我们把剩余劳动力当作包袱,没有当作一种资源积极的开发利用。作为农业地区,在资金和技术不占优势的前提下,只有大力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才能变包袱为财富。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由农业国演变成现代工业国,也是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结果,美国1950年农业人口为20.8%,现在为1.8%;法国、德国、英国1950年为30%,现在为2—3%;我国解放前是80%,现在是78%。2002年末,绥棱县农民人均收收入***元中来自劳务经济方面的收入仅占***%。预计到2003年末,劳务经济收入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由此可见,发展劳务经济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对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只有全国8亿农民的小康,才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而发展劳务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从目前看,农民收入已经是一个常数,正常年景,三口之家种1垧地纯收入平均只有2000元左右;如果出去一人务工,纯收入至少也有6000元左右,相当于全家种地收入的三倍。以阁山乡三合村农民朱军为例,过去一家5口人种2垧地,年纯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到温州打工后,每年都有17000多元入帐,生活水平翻了几翻。
2、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的优化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是相互制约的。劳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配置,在更广的领域内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反之,优化了的经济结构,将更有效地吸纳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绥棱是一个半山区农业县份,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而且单一的农村经济结构,使大量劳动力劳动剩余时间浪费。为了有效地利用剩余时间,更多农民开始有选择地从事畜牧业、加工业、小城镇建设等,并且创造了比种植业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村经济结构也正在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方面转变。目前,绥棱县已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乡镇工业、小城镇建设等多业齐上、多业并举的农村经济结构新格局。到2003年底,全县农村规模化养殖基地达 个,乡镇工业 家,投入小城镇建设开发建设资金 万元,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
3、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就是指农业生产的创造和再创造能力。它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生产对象的规模大小有直接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绥棱县上集镇民族村在外打工占全村人口近七成,这些农民手中的土地被合理流转以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达到了
亩。集中连片的种植使机械插秧、联合收割等先进的农业机械被应用到水稻生产实践中。同时,绥棱县因势利导,把更多闲置土地进行了合理流转,建立了科技示范园区 个,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项,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4、有利于促进广大干部群众综合素质的有效增强。实践是提高人们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和农村干部带民致富的能力。劳务经济就是一种最好实践形式,通过对剩余劳动力的内转外输,干部群众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而且在向生产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随着劳务经济组织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将走入更加广阔的领域,干部也由行政领导的主角成为领唱劳务经济的主角,干部为民服务的本领和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综合素质必将大大增强。绥棱县阁山乡永清村党支部书记刘永臣,过去一直扮演着传递员、收税员、调解员的角色,在近几年的劳务实践中,刘永臣帮民致富的本领得到了提高,2000年办起了综合养殖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克音河乡四井村农民2002年去天津打工,学会了青贮养牛技术,回村后,利用打工攥来的钱,养殖黄牛20头,年收入达*****元。目前,绥棱县大部分乡村两级干部都成为了农村经济主战场上的“领头雁”。
5、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题和基础,没有稳定的良好局面,什么事都将干不成。发展劳务经济就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过去在农村是“两个月过年,四个月种田,六个月干闲”的说法,大量滞留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走东家,串西家,打扑克,看小牌,辛苦一年的收入有的一夜付之一赌。为此,造成夫妻争吵,邻里反睦成仇,社会不稳定因素上升。近年来,绥棱不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开阔视野,改变了生活漏习,而且学到了致富本领。2000年以来,全县的信访量和农村社会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呈现出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
三、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条件要求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前提。劳务经济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从现实情况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可供利用。
1、有资源保障。资源可以说是一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有了资源我们就可以围绕它去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也是一样。我国总人口13.6亿,按照男性从 周岁到 周岁、女性从 周岁到 周岁来划分,劳动力总数达***亿左右。就绥棱县来说,全县总人口32.3万,农村劳动力就达到8.7万,而且 %劳动力都处于闲置状态,可供开发的资源极为丰富。
2、有开发空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门类逐步齐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用工场所和就业岗位不断增加,而且城市内的富余劳动力很难满足需要,这样就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年初以来,绥棱到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加大了内转外输的工作力度,到目前,已输出3.2万人,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劳务收入985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480元。
3、有内部动力。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除从业者自身必须要有积极性外,更重要的还有外部环境、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只有这样,一个产业才可能发展起来。从劳务经济的发展看,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都想富、盼富,都有快速增收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从国家政策、大的环境来看,各级政府对劳务输出工作都十分重视,并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而且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农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都有相应的论述。以上,都为劳务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创设了必备条件。
四、加速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加速劳务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载体来推进,也就是说必须要走好“农村消化、城镇分流、多元输出”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所谓“农村消化”。就是要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农村最具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畜牧业转移,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转。今年,绥棱县通过大搞秋季农业生产,秋冬商品生产,开发城镇基建、林木采伐、粮食储运、通信基础工程等用工项目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人,实现收入 万元。所谓“城市分流”:就是依托大中城市就业岗位多、用工量大的实际,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军城市,谋取一份职业,获得较为丰厚的收入。今年绥棱县通过各种途径,向北京、大连、大庆、哈尔滨等大中城市输出劳务 人,预计到年底可实现收入
万元。所谓“多元输出”:就是通过乡村组织、中介能人和亲朋好友等多种途径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实现增收。
推进的措施主要应围绕“送、引、领、带”四个字作文章。所谓“送”:就是要依靠乡村组织往外送。要充分发挥乡村组织、相关部门的组织功能,多方与外地大企业、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等劳务输出基地进行联系,建立稳固的劳务关系,设立办事处或联络站。通过组织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务工人员的行为。今年,绥棱县通过各乡村和相关部门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次,向省内的哈尔滨、大庆、三江,省外的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地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输出劳务 名。所谓“引”:就是要靠市场信息往外引。要把开发劳务市场信息作为对外输出劳务的重要前提,通过农村信息网、劳动就业信息网、政府信息平台等各种信息网络以及信函、走出去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群众,让广大群众真正通过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增强他们走出去的信心和机会。今年,绥棱县通过各种媒介共搜集各类信息 条,通过信息引出去的务工人员达 名。所谓“领”:就是要靠中介能人往外领。要鼓励部门、乡村、广大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和农村能人大力兴办各级各类劳务输出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的牵线搭桥,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大批量输出。原绥棱县劳动局局长李志、原建设局局长李洪峰退休后,就带头兴办了劳务输出中介公司,一次性就向大庆某建筑企业介绍输出后头乡、双岔河镇受灾群众150多人。所谓“带”:就是要靠亲朋好友往外带。要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到外地闯市场、闯门路,去创业、去创收,动员群众之间互相劝导、引带,发动亲戚朋友之间一家带几家、一人带一伙、一屯带一村,离开土地搞创收。今年秋季绥棱县双岔河镇民主村康彦军就带领家乡19名亲友到内蒙古海拉尔农场当拖拉机手,月收到在 元以上。绥棱县转移出去的3.2万人中有30%多都是靠亲友引带出去的。
为保证劳务输出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还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一号工程,并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推进。除此之个,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广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总结和推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典型、好经验、好作法,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进而积极投身到劳务输出工作中来。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定期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考评,以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二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技能培训体系。对广大农民群众搞好技能培训,可以实现农民体脑的素质转换,也可以为广大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综合开发,广泛利用,重点要活在化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下功夫。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做到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就是县乡统一组织培训与到村屯巡回培训相结合,县内自行培训与县外用工单位开展培训相结合。近一个时期,绥棱县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6次,培训人员4900多人次。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当前与长远结合、体脑结合,也就是既要注重开展现实用得上的技能培训,又要开展长久受益的专业培训;既要开展以体力型、技能型为主的技能培训,又要开展以经营、搞管理为主的智能培训。目前,绥棱县输出人员中从事技术型、智能型、管理型工种的人数已达到10%以上。三是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扶持服务体系。劳务经济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兴经济,起初可以说还是十分脆弱的,政府必须要在政策、法律、资金及生活上加大扶持服务力度,确保劳务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在政策服务上,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农村的各种政策特别是土地流转政策,另一方面要放宽各项约束条件,减化各项工作手续。在法律服务上,一方面要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外出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大合同化输出劳务力度,使在外务工人员都能与用工单位签订规范的劳务用工合同。同时还要加大维权工作力度,以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今年,绥棱县各职能部门、各乡村已为外出人员开展维权服务76次,索回拖欠的工资10余万元。在资金服务上,一方面,为了保证想外出务工又缺少路费的人员都能走出去,乡村组织要想办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协调信用社等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小额路费贷款。今年,绥棱县各部门、各乡村为外出务工人员垫付路费13.4万元,信用社提供专项贷款22.6万元。在生活服务上,乡村组织要切实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照顾家庭,安排生产,帮助救治病人,安置子女上学等,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走得放心,干得舒心,更加激发他们离土创业的积极性。
第二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XXX县劳务经济发展问题调查
XXX县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196个村、16个居委会,全县6.1万户,1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万,共有劳动力11.5万人(男劳动力6.4万人,女劳动力5.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7万,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5.3万,除在乡镇企业工作和从事二、三产业1.5万人外,可输出劳动力3.8万人,具有较大的劳务经济发展空间。
一、基本情况
XXX县的劳务输出“八十年代刚上路,九十年代迈大步,二十一世纪成气候”,现已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朝阳产业。2003年到2006年四年累计输出劳动力达12.1万人次,创经济收入6.2亿元。2006年全县劳务输出3.7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2027人,创收2.3亿元,全县人均增收126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861元的67.8%,劳务收入撑起农村经济的大半壁江山。2006年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第一批劳务输出示范县。
二、劳务输出取得的成就和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家乡面貌。2003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15元增加到1861元,净增446元,劳务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增加到67.8%,以2006年为例,全县劳务收入2.3亿,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人外出务工,有的甚至全家外出务工。劳务收入直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县有48%的农民从土墙房子搬进砖混结构的新房。池河镇五爱村80%的农民靠外出务工修起砖混结构房,家里购臵了现代家用电器。
(二)缓解了就业压力。通过劳务输出,为城乡劳动力拓宽了就业门路,全县有农村富余劳动力3.8万人,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约3000人需就业安臵。本县就业机会和岗位有限,劳务输出就成为转移就业最有效的途经,2006年全县输出37998人,其中城镇累计外出务工人员达2145人,有效缓解了城镇就业安臵压力。2001年至2006年全县应安排的942名大中专毕业生已有647人外出务工找到就业门路,占应分配人数的68.6%,是近三年已安臵就业人数的2.9倍。通过劳务输出,使我县近年在下岗失业人员集中增长的情况下,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4%以内。
(三)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更新了观念。外出务工创业造就了大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经营管理能力、掌握了大量用工信息,拥有一定资本的劳务输出能人大户和典型。全县有务工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能人357人,其中拥有资产100万元以上的38户,池河的徐小安、成千,迎丰的邬述清、沈兰军等个人资产达千万元以上。涌现出了务工致富不忘家乡,把务工收入用于家乡的教育、公益事业,修小康路,建致富桥,捐赠希望工程,发展公益事业的王传莉、陈文斌、阮明华等。他们以勤劳、吃苦、诚实、守信的精神面貌走南闯北、艰苦创业,又把外面的先进观念、技术、资金带回家乡,从“洗脚”进城到
“洗头”还乡,成为改变家乡面貌、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代新型农民。
(四)拉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劳务经济对县域经济的反哺和拉动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学到了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进程加快,一大批务工人员进城购臵了房产,转入城市生活,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二是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劳务产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一项新产业,本县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创造了2亿多元现金收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带动了技术、信息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县经济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接轨。三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为退耕还林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运用学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积累的资本,回乡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投资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加快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步伐。四是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训并储备了产业工人力量。一大批务工人员在外地企业学习和工作,掌握的先进生产技术可以直接推动本县相关企业技术革新,一些企业也可以直接招收到技术熟练的工人,可以大大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三、劳务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技能素质差,没有形成“劳务品牌”。从文化程度看,我县劳务输出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1%,高中(中专、中技)以上文化程度占15.9%;从技能方面看,全
县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只占外出务工人员的5.5%,持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更少。大多数务工人员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高技能高素质人员少,难以形成“喊得响、规模大”的劳务品牌,整体质量不高。
(二)组织化程度低,成建制输出人员少。据调查统计,我县有组织输出人员占总输出人员的31.6%,自行在固定地方务工的人员占30%,盲目流动输出人员仍占38.4%。农民工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务工能人大户、村组干部传、帮、带,这部分组织输出人员占输出总人数的19.6%,并呈家族地域集中输出的特点。由于农民工组织观念淡薄,品牌意识薄弱,自由散漫,加之公共职业介绍宣传不到位,致使务工人员对公共职介缺乏信任,政府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组织输出人员仅占12%,我县一个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庆达职业介绍服务部也因组织不到人员而倒闭,使全县劳务输出组织工作和品牌战略实施举步维艰。按照省上的要求,有组织输出人数要达到50%以上,我县与这一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农民工维权难,后遗症较多。外出务工人员维护合法权益难度大,工资被拖欠、工伤待遇难落实、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率低、遭遇黑职介、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超时工作等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突出,由于本地人劳、工会、司法部门到外地维权打官司有力不从心、爱莫能助、鞭长莫及的感觉,发生工伤事故后,务工人员一般都采取私了或放弃上诉权,听凭用人单位处臵,留下许多工伤事故后遗症。据调查,务工人员中50%遇到过拖欠工资等劳资
纠纷;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至2006年,外出务工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3416人,死亡约460人,平均每年受伤244人,死亡34人,死亡一人祸及三代的悲剧时有发生。部分务工人员患职业病或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经济赔偿,伤残回家,成为新的贫困户。
(四)务工人员家属无人照顾,有后顾之忧。青壮年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短缺,工价飞涨,耕地粗放种植或大量撂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留守农村的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辍学、失学人数增多,这部分孩子可能成为未来农村的低素质劳动者。务工人员的父母老人无人照料,年龄大了还不得不在地里劳动,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成为问题。有的村子因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劳动力少,社会治安不稳定,有的夫妻感情不和谐,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财政投入偏少,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我县2006年劳务输出3.7万人,政府投入的组织、宣传、培训、中介、维权费用、专项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总共不足100万元,但一年的劳务收入却达2.3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230,没有任何一项产业效益能与劳务输出相比。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劳务输出组织服务体系不健全,劳务产业链脱节,维权法律援助不到位,服务手段落后,服务质量低,一些务工人员在外地务工期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孤立无援,就对政府有看法,有意见,甚至是失望和冷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及时改进。
四、发展劳务经济的形势和潜力
(一)外部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向非农产
业转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无论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最终都取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减少农民。中央1号文件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6]70号)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这篇大文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指标和就业比例标准,农业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下,城镇人口应在50%以上,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在25%以下,二、三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应在75%以上。XXX的农业人口占81.3%,农村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84.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劳动力的29.7%(除外出务工人员外),这就足以说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从外部环境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有一定的空间和潜力。同时,我县现有的劳动工资水平和发达地区、矿产主产区之间仍有较大差距,直接吸引了务工人员外出。
(二)内在动力。首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已经将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项产业来做,在15个乡镇建立了社会保障服务站和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落实了专门的工作人员,村组落实了劳务输出信息联络员,县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正在加强,劳务输出按照产业发展模式在运作。其二是已积累了劳务输出四轮驱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宣传发动、能人带动)的成功经验,劳务输出正在稳步发展。其三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的实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劳务输出能人大户和典型的辐射带头作用等都将对XXX的劳务输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为劳务输出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广大农民为快速致富,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外出务工,劳务输出的潜力将被充分发掘。
四、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措施
(一)准确定位,齐抓共管。把劳务输出定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就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高度,稳定数量求质量,提高质量创品牌,擦亮品牌出效益。建立以政府统筹协调,人劳、农业、工会、计划等部门密切配合,扶贫、财政部门筹措资金,司法、公安部门保驾护航,农业、教育、职介部门组织培训,工青妇共同参与,县、乡、村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出以政府指路,政策铺路,市场引路,法制开路,能人带路,达到人人有出路,人人都致富的目标。
(二)加强培训,打造品牌。按照中央一号文件 “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将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并入职教中心,开展联合办学培训,部分专业可委托县域有实力、有资质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二是培训机构直接与省内外大中企业签订培训输出订单,实行订单式培训。三是县级财政每年给培训机构预算拨付培训补贴资金,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减半收取培训费用和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发放职业等级资格证书,免收职业介绍费,所有培训机构享有同等的培训补贴优惠政策,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补贴一人,让每一个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成为我县劳务人员的一面
旗臶。四是职业培训机构根据市场就业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臵专业,促进培训向“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五是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县域内每一所中学从初一开始都设臵职业培训基础课程,并纳入学校考核。六是加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对有培训愿望和要求的农民工,及时纳入培训,提高劳务输出整体质量。七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争取市技术学院在我县设立分院,增强培训能力,方便参培人员;抓紧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扶贫培训、农民培训“温暖工程”等三大培训项目,逐步探索和形成具有XXX特色的培训品牌,从而创出我县的劳务品牌。
(三)建立基地,强势维权。务工增收是劳务输出的最终目的,针对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较严重的实际,经过多年探索、思考和借鉴其他市县的经验做法,建议我县应尽快在劳务人员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和矿区建立民工维权服务基地和组织,专门负责劳务信息收集、发布,安臵本县输出人员,与当地劳动、司法、工会等部门联合为本县务工人员提供强势的法律援助,协助解决劳务纠纷和工伤事故,与务工人员沟通感情,增强交流,找准务工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使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有人管,彻底解决劳务输出后续服务脱节的问题。服务基地和组织人员可由乡镇分流人员、县直机关赋闲的主任副主任科员、法律工作者和机关事业单位志愿者组成,在不影响原来一切工资福利待遇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并允许工作人员在外取得合法收入。只
有加大财政投入,帮农民工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服务到位,务工人员对政府的失望和冷漠才会有根本改变,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会更强,劳务品牌战略才能顺利实施,劳务经济才能得以更快地壮大。
(四)开拓市场,三路进军。按照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目标和输入地经济发展速度对劳动力素质、规模的要求情况,稳定现有劳务市场,开拓新市场,兵分三路,抢占劳务经济制高点。一是稳住东南沿海和长三角、珠三角劳务市场,充分利用其近几年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和较规范的用工制度等有利条件,特别是苏陕交流、常州与XXX建立友好市县的工作基础,抓好定向劳务输出合作;二是放眼华北、东北,锁定山西、河北、河南,建立劳务输出维权服务组织,重点强化对中原地区铁矿、金矿、煤矿、建筑等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合法权益及妇女、未成年工的保障(保护)措施。三是下大力气抢占西北劳动力市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北劳务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应该专门研究针对这块市场的输出策略,使务工人员尽早在此立稳脚跟。四是在对全县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基础上,从劳动力结构按年龄、文化、性别划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转移输出:对18-30岁左右的劳动力,大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在市场就业竞争中最活跃,最适合未来城镇化建设需要,同时也是外地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重点输往跨省发达地区,以借地生财和发展;对30岁以上40岁以下的劳动力,大都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文化水平和技能基本固定,立足本省和邻省各市县区,既季节性打
工挣钱又回家种田,内外兼顾,进退有路;对4050(女40岁、男50岁)人员在本市内就近就地转移,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五)强化服务,放手发展。只有加强劳务输出各个环节的服务工作,才能让外出务工人员放手拼搏,将劳务收入和经济社会效益放大到最大化。一是加快建设以县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骨干,村组(社区)联络员为网络,民营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政策、信息免费服务,培训办证指导服务,电话、信函跟踪服务,亲自组织输送服务,维权保障援助服务,为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输出环境。二是健全信息网络体系,对本地的劳动力资源按年龄、文化、专长和就业意愿逐一登记、造册、建卡、入库、上网,按照规范化管理、合理化布局、网络化运行、信息化传递、社会化就业、一体化服务的要求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劳务信息一天之内到组入户,五天内组织好人员集中输送的信息服务目标。三是实现三个转变:从自发输出向合理、有序、有计划输出转变;从体力型劳务向体力与技术并举型劳务转变;从规模数量制胜型向质量效益并重型劳务转变,最终让政府有形的手将劳务经济推向市场经济无形的手来调节管理。四是要出台“筑巢引凤”优惠政策,让外出务工创业有成的人士回乡投资创业,反哺家乡。要改革户籍制度,让成功人士能优先转入城镇定居,享受外商投资办企业同等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有利于他们
创业,使“借鸡生蛋、孵出小鸡、鸡又生蛋”的劳务经济活起来,严防“杀鸡取卵”。五是要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工作,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务工人员和创业杰出人才,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六是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按照中、省、市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相关要求,做好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清欠、社会保险缴纳和接续、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入托、计划生育服务、卫生疾病控制、户籍迁移、房地产和财产转移、土地流转承包等各项服务工作,让其平等享有和履行民主政治权利义务,不因外出务工而有任何不公和歧视,达到社会公平、和谐。
2007年4月10日
第三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一、长寿区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我区始终按照胡总书记“314”重要部署,紧紧围绕重庆市“一圈两翼”总体发展战略,抓住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主城发展,力争把长寿建设成为重庆的“工业高地、都市农业基地、旅游休闲胜地、区域物流中心”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一流的生态大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2007年,全区完成GDP总量125.3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25.3亿元,同比增长32 %;农业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0.8 %;农民人均纯收入4158元,同比增长19.5%。
近年来,我区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渐显现,逐步形成了柑橘、蛋(肉)鸡、有机水产品、能源甘薯四大优势产业和蔬菜、生猪等潜势产业。目前,我区已发展柑橘面积21万亩,蛋(肉)鸡500万只,10万亩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进程加快,长寿湖生态鱼已获得绿色有机鱼和国家名牌农产品认证,能源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柑橘产业发展规划》、《蛋(肉)鸡产业发展规划》、《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规划》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区以“生态养殖——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为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我区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条件。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大、加快、加强”的总体要求,以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以现代工业的成果武装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发展水平,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化解产业空虚、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首要大事来抓。
(二)构建完善“五大体系”
1.现代农业装备体系——下大气力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的支农力度。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及现状,我区及时调整思路,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即: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土地规模经营相结合。在最近五年内,区财政将以产业扶持为重点,配套建设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总投入约5亿元,其中水利建设投入1.8亿元,交通建设投入1亿元。
二是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采取“集中财力、集中时间、集中投向”的方式,集中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薄弱环节。把各部门、各行业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专项资金适当归并,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或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建立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
根据国际国内、市内市外“农”情形势,通过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格局,并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打造重庆都市农业基地”,到2012年建成全市农业产业“四个第一”,即:最大的无公害柑橘基地,规模达40万亩;最强的无公害蛋(肉)鸡基地,规模达2000万只以上;最大的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规模达10万亩以上;最大的能源甘薯生产加工基地,年加工生产乙醇60万吨。
同时,我区十分注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发展城乡关联产业,打造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产业链。这种关联产业链目的是把千家万户的小市场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以及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连接起来,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市内外大市场连为一体,实现农业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需求、农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我区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我区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对技术队伍的高新技术教育、对企业管理者的现代化管理教育,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一是尝试实行科技研发课题招投标制。二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承包制。三是大力推行校地、企地合作。
4.现代农业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狠抓源头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区要重点围绕柑橘、蛋(肉)鸡、水产、生猪、蔬菜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以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过程监测、市场准入等手段为突破口,强化农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打造渝东物流中心,促进农产口市场流通,逐步建设起完善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按照我区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统筹规划发展农产品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批发市场与中转市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建设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个市场流通主体,有效地解决了农资产品、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
(三)培育造就“一个主体”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之计。
1.培养新型留守农民
一是通过开办农民夜校或农民学校,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中青年农民开展大规模培训,或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手把手”式的现场上课,不断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未升入大中专院校在家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三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规模经营大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一些技术性较强岗位的骨干农民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一大批种植、养殖技术能手。
2.加强外出务工农民培训
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我区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管理,创新培训制度,实行高、中等职业培训与企业岗位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实用职业技能,促进农民广泛就业和稳定就业。
第四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蔡学瑾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和农民,我们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一是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二是农业发展面对入世的挑战;三是农业发展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四是农业面临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迈进的新要求;五是农业发展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迈进的新要求。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新时期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为保障,以做强做大“一特两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升级、强化农业产品市场开拓、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业发展要力争实现“七个形成”。即: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强势的优势主导产业;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产业优势;形成“龙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形成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完善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新体制框架;形成城乡经济互动协调发展新局面。
今后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主导产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种多种少,种什么不种什么,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就是要跳出传统农业的模式,突出发展市场农业、外向型农业、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和农业比较效益;跳出“农”字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突出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跳出传统的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提高价格和外延扩张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通过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村富裕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来增加农民收入。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是突出发展节水型特色农业,打特色农业的牌子,走特色之路,集中抓特色产业、主导品种、优势区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形成各具区域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产业优势,实现品种调新,品质调优,规模调大,农民调富的工作目标。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培育和发展养殖、牧草、蔬菜、啤酒原料、林果“五大特色”产业,加快高标准农产品基地建设,选用名特优新良种和先进技术,努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资金、土地承包权、劳力、技术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开发,鼓励工商企业、龙头企业投资基地建设,建立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内在机制,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打好基础。
二、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
质量是生命、是效益,也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不解决质量问题,农产品不仅进入不了市场,而且已有的市场也可能丧失。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急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形成主要农作物和“菜篮子”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生产经营者全面了解和掌握产品质量标准,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力争用3—5年的时间,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达到或基本达到国际标准。继续做好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打造绿色品牌。二是加强产地环境监测管理,启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程,在3年内基本完成全市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检测和评价。同时加强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农药的使用严格执行已公布的停产、禁用、限用品种目录和范围的规定。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在完善市级质检中心的基础上,在主要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启动县级农业质量检测站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快速检测点,配置农药检测速测仪。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根据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实行标识统一归口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准入制度,保护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食品安全,进一步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况。五是搞好农业标准化典型示范。农民是实施标准化的主体,要抓好培训,强化意识,全面普及标准化知识,增强农民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自觉性,把种养大户培养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带头人。在“五大特色”产业和产、加、销各环节培养农业标准化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群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科教兴农
充分依托院地、校地合作和科研部门,重点搞好五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一是科技引进工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加强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力争在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农业标准化生产、日光温室监控、节水农业技术、肉羊生产最佳杂交模式、农产品精兴加工、新型农业机具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重点引进啤酒大麦、优质肉羊、优质牧草、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专业化制种等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农业科技体系创新工程。以改革为动力,充分考虑农业科技自身的特点和我市农村的实际,加强政策引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速建立高水平的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专业队伍与农民科技组织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和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保障体系。大力调动农民、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切实解决部分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和农业生产一线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实现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二是科技攻关工程。加强种子、种苗、种球、种薯等育种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攻关,立足科技创新,抢占科技前沿;三是科技推广工程。重点推广规范化栽培、无公害仪器安全控害、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要加大对农村能源生态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四位一体”、秸秆气化、太阳能热水器等新技术;四是科技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推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市级科技示范园区,农村能源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生态示范村等,不断为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储备新产业。五是科技培训工程。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启动实施一户一个明白人培训计划,开展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妇女培训,培训一批科技骨干和农民科技带头人。
四、加强网络技术应用,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导,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在农业工作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对传统农业实施技术改造,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一是广泛宣传网络知识。各级政府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开展对网络知识的宣传,总结推广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搞活农产品流通并获得较好效益的典型,要以“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龙头,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项目,增加网络课程,在广大农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市农业信息主要是发展农村网络,扩大信息到户和网络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要加快网络硬件基础建设,改变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无网络、主产区无网络的状况,发展和普及网络业务,并不断推动网络延伸,接通乡村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解决终端入户难的问题,发展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打破农产品流通信息来源有限、存储不够,信息流通不畅的局面。三是推进信息主体上网工程。要将有关农产品信息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进农产品经纪人,信息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信息主体上网工程。不断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积极推动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制定优惠政策和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同时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促进知识及其结构更新,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五、开拓农产品国内外市场,推进农业国际化进程
(一)拓宽思路,搞活机制,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的综合功能,担负着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按照“农业增效、财政增收、富民强市”的发展目标,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优势,围绕“五大特色产业”,突出扶持壮大以面粉、啤酒原料、食品、饲草加工业为主的特色主导加工业,把面粉加工业建设成为省内外闻名的优势龙头加工企业;把啤酒原料加工业建成河西乃至甘肃最大的啤酒原料生产加工基地;把食品加工业发展成以畜产品、洋芋淀粉和精炼食用油加工为主的重点行业,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肉羊冻精改良中心和全省一流的肉羊加工基地;把饲草加工业提升改造成具有全省一流草加工技术水平的重要基地。并抓好农产品储运保鲜和流通服务业,真正把我市建成全省的绿色工业城。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签订产销合同、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利润,包括以产权为纽带,吸收农民入股等方式,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中央、省驻金企业围绕农业办企业,发挥其资金、技术优势,以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占领市场,带动农民,服务农民,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工业强市”、“农民得实惠”。
(二)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现代化商品农业的前提条件。要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在大宗重要农产品的产地或集散地,建设一批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初级市场为基础,共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大型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特别是要帮助广大农民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参与大宗农产品的购销、贮藏、运输,大力发展农民协会和中介组织,培育壮大农民专业运销队伍,规范购销合同管理,努力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关部门要在注册登记、提供集贸场地和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三)巩固和开辟对外交流渠道。重点加强同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交往和交流,邀请国内外客商来金昌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考察和洽谈。同时要开展赴发达省市和境外技术及市场考察、经贸洽谈和人员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和参与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展销和经贸洽谈活动以及全国农业博览会、全省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等。
(作者系市农牧局局长)
第五篇: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以科技为支撑,加速创新型社会进程
长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集“老、少、边、穷、库”于一身,但同时也是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如何立足现实,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党政及科技部门必须研究的课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和谐创新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遵照科学发展观,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产业富县、科技兴县”的发展思路,在科技工作中不断研究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大力发展科技事业,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结合长阳实际谈一谈科技支撑点问题。
一、以加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支撑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更新传统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县县域经济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步伐稳步加快、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发展格局,其主导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仍将对长阳的工业乃至整个经济起基石作用。近期农业科技攻关重点在于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创新、配套开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开发名优特产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
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大宗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为重点,推进农业优质品种选育及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农产品贮运、保鲜、加工、包装技术创新和推广;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检测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和应用。
2、抓好科技扶贫、科技下乡和基地示范工作,重点扶持高山蔬菜、水果、清江鱼、肉羊、中药材、茶叶六大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围绕六大农业优势产业,抓好高效种植园区、高效牧业园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育苗示范基地等的建设,推进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各类农业技术的集成和示范,促进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重点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选育、优质高产高效种植和养殖模式研究、农副产品加工等技术领域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农业科研单位和技术推广服务部门要作好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智囊团”。
4、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技术支持力度,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农科企、产学研联合,把生物提取、保健品研发等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全县正处于解决温饱后稳定解决贫困问题的建设阶段,也就是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蓄力量的阶段。县域企业间的技术关联十分薄弱,中间技术和租借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尚未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上形成共识,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高新技术的转化和利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不高。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借鉴国内外企业推进科技创新的做法和经验,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和增加研发经费,促进企业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我县水电、矿产、高山气候、生物资源优势,引进消化资源深加工技术,大力发展水电产业、锰铁矿产业和蔬菜、木瓜、栀果、清江鱼、“两薯”、肉羊等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工业化水平。
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企业脱困和发展的关键措施,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真正把提高经济效益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上来。促进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技术改造项目,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投融资的体制,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
(三)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继续做大做强我县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时,推动电子商务、电子媒体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在通讯、金融、咨询、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快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断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鼓励兴办新服务、新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技术创新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农业大户和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提供管理、技术、信息、人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产品。大力发展环保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研究开发与技术引进创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以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支撑点,营造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推进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创新,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体制上对过度的行政权力实行约束和监督。促进科技部门和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搞活内部运行机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科技投入机制,坚持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的原则,建立以政府拨款为引导,以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以金融贷款为支撑,以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促使企业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主导原则,应该
由市场来做、企业来做、中介组织来做的,政府切忌大包大揽。
(二)创新人才管理方式。破除陈旧狭隘的用人观念,用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科学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引、培养和集聚各种层次的人才。深挖现有教育资源,加大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制定完备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措施,广招贤良。盘活人才存量,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对高层次人才要采取“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允许流动”的灵活政策,构筑“人才高地”,营造人尽其才的宽松氛围,实现人才谋划创新,带动科技发展。
(三)创新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要内容的法治建设。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仅是对科技人员劳动成果的认可与尊重,更是对科技创新的有效激励。要在全社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力倡导并贯彻实施专利战略,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中的导向作用。要把知识产权作为科技竞争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严惩专利侵权行为,维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
(四)创新对科技发展的服务方式。加强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建设,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经济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把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服务型机关。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立科技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要强化对科技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信贷服务,规范信用中介
机构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运用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实现服务创新。经济和科技主管部门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牵线搭桥,广泛征集企业技术力量难以解决的工艺、技术以及装备上的难题,有的放矢地向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招标,尽快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带动作用的技术合作项目。把引导扶持科技型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基于我县丰富的农业资源形成的优势传统产业,选择对口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县院合作,加速适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为企业寻求更加宽广的合作空间,尽快突破传统产业提升的“瓶颈”,这是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