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铁道建筑报简介
中国铁道建筑报简介
中国铁道建筑报1948年10月15日创刊,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主管,《中国铁道建筑报》社主办,目前为周三刊、每周二、四、六出版。
《中国铁道建筑报》-《中国铁道建筑报》报社沿革
1、护路军的《护路报》
1948年3月,这便是铁道兵的前身——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48年3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确保根据地铁路正常向外运输物资,决定成立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这便是铁道兵的前身。加强部队的宣传教育工作,护路军决定创办一份小报——《护路报》。2月份,进行筹备工作。3月份,四开四版《护路报》问世,初为半月刊,后为旬刊、周刊。2《铁军报》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时刻,刚组建起来的铁道纵队投入辽沈战役,为配合作战,1948年10月15日铁道纵队创办纵队党委机关报——《铁军》报。1949年5月6日,中央军委命令铁道纵队改编为铁道兵团,隶属于中央军委建制,同年8月13日,《铁军》报正式定名。
3、《人民铁军报》
1950年2月25日起,《铁军报》改用朱德总司令亲笔写的《人民铁军》报头,直至1953年12月14日。
4、《铁道兵报》铁道兵组建后,毛泽东同志为《铁道兵》报题写报头。
1953年9月9日,志愿军司令部转发了中央军委发布的命令,将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与国内铁道兵团4个师、1个独立团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为纪念“铁道兵”这个新型兵种正式命名,1954年元旦起,将《人民铁军》报更名为《铁道兵》报,作为铁道兵党委的机关报。更名之前报社以铁道兵政治部的名义起草了一份敬请毛泽东主席写报头的报告。同时,将这个设想报告了当时的铁道兵王震司令员。王司令员笑笑说:“好吧,这件事由我来办,明天中央开会,我就带上毛笔、宣纸和墨盒,抓住会议休息的间隙,面请主席题写‘铁道兵’三个字。”
以《铁道兵》报报名出版,是这张报纸出版时期最长的阶段,他从1954年1月1日出版,一直到1983年12月28日,部队脱下军装并入铁道部。四开四版报社由每周一刊逐渐改出二刊、三刊。5《铁道工程报》
1984年元旦,在辞旧迎新的心情中,几十万铁道兵指战员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正式脱下绿色军服,并入铁道部成为铁路职工,《铁道兵》报遂改称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党委的机关报——《铁道工程报》(为四开四版周二刊)。报头由该报美术编辑赵修柱题写。从此,报纸进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关头。一个军兵种的机关报(正师级编制)变为铁路建筑行业的行业报,从此成为行业报的一员,报纸也由部队内部发行,变为国内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0225。
6、《中国铁道建筑报》
1989年铁道部为史所下属施工企业尽快适应市场向经济体制的转变发展,对其所有计划体制、分配机制性质的单位进行了体制性改革,其中我们工程指挥部在同年8月31日,由铁道工程指挥部改制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1992年10月总公司党委报请铁道部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铁道工程报》更名为《中国铁道建筑报》,同时也由原来的四开四版变为对开四版(仍为周二刊。
三、六出版)。2003年1月1日起由周二刊变更为周三刊(二、四、六出版)为对开四版。
《中国铁道建筑报》-《中国铁道建筑报》-市场定位
本报目前的市场定位是,以宣传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等,及时报道国内外及本系统企业的新的科学技术、新经验、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等。《中国铁道建筑报》-《中国铁道建筑报》-报道内容和版面设置
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生产经营,三版为政治思想工作,四版为文艺文学作品。《中国铁道建筑报》-《中国铁道建筑报》-管理人员
现任社长、总编简介及业绩
朱海燕,男,汉族,1957年1月生,安徽利辛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7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任战士、排长、干事,铁道兵报编辑。1984年起任《人民铁道》报记者,首席记者、1998年3月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朱海燕,多次参与中国铁路重大事件报道,其主要业绩和奖励: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此前。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2003年获中宣部和中国记协授予的“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称号。发表作品700多万字,出版个人专著十几部,有多篇作品被收编到人民大学新闻教科书中。有6篇作品《今天,秦岭启开山门》、《青藏铁路全线开工》、《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今天火车登陆海南》、《深秋挥泪送穆青》、《祖国你的儿子回来了》获中国新闻奖。报告文学曾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报告文学奖。70多篇新闻作品获中国产业报协会和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是中央确定的“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是中宣部确定的“四个一批”培养人才。现任副社长简介
韩传荣:男,汉族,1958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东阿县铜城。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1978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0年到铁道兵报社记者通联部,1984年随部队集体转业后在铁道工程报、中国铁道建筑报记者通联部、政工编辑部、办公室工作。历任战士、资料员、政工编辑、办公室主任。2009年4月任中国铁道建筑报社副社长。
由本人采写的文章及摄影作品曾先后发表在工人日报、法制日报、人民铁道报、中国铁道建筑报、陕西建筑杂志、中国铁道杂志等刊物上。
曾获1998—1999年度全国性行业报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多次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现任副总编简介
王洋,女,汉族,黑龙江省鹤岗市人,主任编辑,中共党员。1968年5月出生,199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历任报社总编室编辑、总编室主任、新闻部主任、副总编。由本人采写、编辑的稿件以及策划的版面在中国新闻奖、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全国铁路好新闻等省部级以上好新闻的评选中获奖50余项。其中,获中国新闻奖2篇,获中国产业报和全国铁路好新闻一、二等奖15篇。1998年被评为全国企业报第二届优秀新闻工作者;2007年获中国产业报协会首届“天地龙杯”十佳编辑奖。报社历任社长(总编辑)第一任社长 简群 不祥
第二任副主编(主持工作)王学俭 1948年10月-1957年11月
第三任社长 张锐 1958年1月-1970年4月 第四任社长 杨秉钧 1970年4月-1978年12月 第五任社长 姜良翰 1979年1月-1983年12月
第六任副社长(主持工作)陈远谋 1983年12月-1989年10月
第七任总编辑 沈掌荣 1987年9月-1997年7月 第八任社长兼总编辑 孙孝凡 1994年4月-1998年3月 第九任社长吴志义1998年3月-2006年11月
第二篇:铁道学院简介
铁道学院简介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美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为始建于1959年的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2年晋升为高职学院,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与中铁三局集团公司共建,隶
属于世界500强的中铁工程总公司,为总公司所属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是黑龙江省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之一,为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设施人才培训中心”。
学院现占地41.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
8521.99万元,馆藏图书50余万册,学院在山东烟台等地设有固定实训基地。学院设有五个二级学院,25个专业,专任教师316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174人,学院全日制在校生7471人。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教学改革成果突出。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有着近50年办学历史的传统专业。学院现为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轨道交通协会理事单位、黑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工程测量工考核基地、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站,鉴定工种覆盖学院所有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两个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近几年来,学院以创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为奋斗目标,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遵循“立德树人,学做合一,强化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内涵发展之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积极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按照岗位设置课程,突出实践教学,实行考教分离和“双证书”制度,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的“4.1.1”人才培养模式和“4.3.3”人才培养特点,实现了“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生产一线“施工型”、“能力型”、“成品型”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学院领导班子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结构合理,有着先进的办学和管理理念、创新的思维和科学的决策能力,2003年顺利完成了铁道部烟台疗养院与学院本部的资源重组;成功申请到国家开发银行软、硬贷款;助学贷款方面,因起步早、质量好,获省教育厅、财政厅奖励;学院在2005至2008年为中铁三局集团公司承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施工任务12亿元,为深化校企合作做出了杰出贡献;领导班子连续三年职代会民主测评优秀率100%。
第三篇:中国铁道基础知识
中国铁道基础知识
1、我国铁路的作用和特点?
我国铁路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是国家主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有自己的特点。从自然情况看,资源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经济发展看,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从产业布局来说,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这种特有的自然国情和经济现状,决定了我国铁路的运营特征。经济发展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决定了我国铁路的发展需求,可以说我国铁路运输将长期、持续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具有长距离、大运量、稳定增长的优势,这将使我国铁路包括运输组织工作在内,必须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创新之路。
2、我国铁路技术发展的总原则和总目标是什么?
我国铁路技术发展的总原则是:在国家发展战略指导下,加快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运输能力、质量和效率,重视技术的综合集成,发挥整体效能,推动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我国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铁路现代化,建成能力大、质量高、效益好、安全可靠、全面信息化的现代化铁路;实现旅客运输高速化,货物运输重载化,运营管理信息化,安全装备系统化,建设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科学化。
3、铁路由哪几种主要技术设备?
构成铁路的技术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1)铁路路基和轨道、包括车站在内的各种线路、轨道,和为铺设这些轨道而修建的构筑物,如桥梁、涵洞、隧道和各种防护、支撑建筑物等。
(2)铁路的机车、车辆,及为保持这些设备正常运行和处于良好状态而修建的整备和检修设施。
车钩缓冲装置,构成车辆连挂成列车的设备,并用以调节运行中各节车辆之间产生的冲击力。制动装置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设备,用以控制列车运行中的速度,使列车减速或停止。这就是车辆的基本构成。
6、铁路机车的种类和运用?
按照现在铁路线上运用的机车原动力来分,机车分蒸汽、内燃和电力三大类。
蒸汽机车以燃料煤为能源,其能源转换利用率较低,而且污染、燥声都比较严重,目前已基本淘汰,不再用于铁路干线。
内燃机车以燃油为能源,按采用的传动方式不同分为电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目前我国采用最广泛的内燃机车,东风型的传动方式即为电传动,是我国现在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牵引动力。
电力机车本身不带发电机,而是从沿铁路上方的接触网获取能源,以接触网供电性质的不同分为直流制和交流制等。现在世界上采用最广泛的制式是工频单相交流制,(我国铁路也采用这种制式),电力机车的功率大,起动速度快,在坡道大的线路上有明显的优势,适于在运量大、隧道多,地形比较复杂的线路上运行。我国采用的主型电力机车为韶山型。
7、参加世贸组织对我国铁路的影响?
铁路是国家主要的经济部门,加入世贸组织必定对铁路的经营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既包括机遇,也包括挑战。从发展机遇来看,它有利于铁路吸取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们行业体制改革,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的竞争意识,增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推动铁路各类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但是也不能忽视我国铁路,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下经营,缺乏竞争力,不能适应世界大市场中各类经济波的冲击和影响;现有的各种制度和法规完全与世界管理体制并轨,尚需一段过渡期;现行的一切经济调控手段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的主要信号都是视觉信号。信号又可依其构造形式,布置和用途分为固定信号、移动信号、机车信号、手信号和信号表示器及信号标志等。信号显示以不同的颜色表示其含义,如红色表示停车;黄色表示注意,按规定减速;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另外在调车信号中还有蓝色、白色等显示。信号又以组合不同颜色的公同显示,表示不同的含义,如进站信号多为四显示,分别表示不同的进站速度和经路,是否停车等。自动闭塞区间信号则显示前方几个区间的空闲状态。
11、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和作用?
铁路运输是一个多专业系统密切配合,协同动作的联动机,列车运行图就是综合各专业部门的设备状态、技术条件、规划出各部门协调动作,有序进行各项作业过程,按约定的时间和位置,准确无误地完成旅客和货物运输任务。可以说列车运行图是行车组织的基础,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
列车运行图规定列车区间的运行时分,车站的到达、会车和发车的间隔时间,追踪列车的间隔,中间站的停留时分,机车在机务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和列车在技术站的技术作业时间等;因此凡与铁路行车有关各部门的工作计划,都要围绕运行图来制订。所以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地作用。
12、车辆的配属和检修?
车辆是铁路运输的主要工具,基本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由车辆段负责铁路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和定期检修。根据目前的各项规定,客车分别配属于各车辆段,按指定的线路运行,运用维修和管理,由配属段负责。货车除机保车和部分特种车外,无固定配属段,其日常检修和固障处理,由分布全路沿线的列检所和站修所按规定程序处理;定期修理由列检所按修程规定的日期,负责扣修到期的车辆,送段(厂)进行检修。
等级在编成后,由上级会同调度指定。
15、什么是列车进路?
列车进路即在接发列车时,列车需要经过和占用的途径;按列车运行需要占用时的条件不同,分为接车进路,发车进路和通过进路。上述三种经路,由列车经过车站的具体线路,和经过的道岔(直向或侧向)组成。为确保列车进路的正确和安全,与进路有关的各项设备和信号,均必须保持在规定位置及状态,并有相应的显示,同时对进路的使用提出相应的条件。如接发列车必须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客运列车必须接入固线路;挂有超限货物的列车,应接入指定线路;通过列车应由正线通过等。为了保持列车进路的畅通,对列车进路经常占用的线路也做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16、溜放调车的条件和限制?
溜放调车是利用车辆运动中的惯性分解车组,并使车辆自行溜走至指定地点,或以安全速度与停留车连挂。由于溜出的车辆多依靠手闸或铁鞋等简易制动工具进行制动,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因此对溜放调车的条件有相应的规定和限制,这些条件主要为以下各方面:
(1)对车辆的限制:凡标有禁止溜放或装有禁溜货物的车辆,以及大部分大型车等,禁止溜放。
(2)对线路的限制:对超过2.5‰的线路(驼峰线路除外)或在线路上停有正在进行技术检查或修理的车辆,进行装卸作业和停留有乘坐人员车辆时,禁止溜放。
(3)“牵引溜放”对参与调车工作人员的配合能力要求较高,为了行车安全,原则上禁止采用。
17、调度监督和调度集中都是什么设备?
调度监督和调度集中,都是列车调度员通过信息通道,直接掌握区段内列车运行情况的设备。设有调度监督的区段,通过设在调度所
采用电力牵引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电力牵引是铁路 牵引动力,现代化的主要方向,它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可以提高铁路的输送能力,对同一技术标准的线路来说,电力牵引,可以比蒸汽或内燃牵引提高输送能力30%~一倍,坡度愈陡,提高的比例愈大。
(2)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蒸汽机车热能利用率只有6%~8%;内燃牵引有较大提高,总体上说可以达到25%;电力牵引,根据供电单位,不同的能源供应渠道,可以综合利用能源,如水电、原子能等,使用耗能量大幅下降。
(3)提高机车日产量,机车日产是机车效率利用的重要指标,由于电力机车速度快,牵引力大,交路长,自然把效果反映到机车日产量上来。
(4)降低运营成本,由于机车的产量大,热效率高,完成的运输工作量大,换算成本和投资回收期均低于其他牵引类型。
此外还有减少污染,改善司、乘人员和整备作业的工作条件等。
第四篇:广州铁道车辆厂简介
广州铁道车辆厂简介
广州铁道车辆厂是“七五”期间国家投资兴建的以铁路冷藏保温装备为主产品的大型工业企业,1986年开工奠基,1991年建成投产。2000年8月划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理。
工厂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厂区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4亿元。现有员工近30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近500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工厂已经形成了“以车为本,多元经营”的战略格局。在主营业务方面,年厂修各种类型的货车2000多辆,段修客车1500多辆,检修轮对17000多对。自主开发研制了第二代新型机械冷板冷藏车。成为华南地区一流铁路及轨道车辆检修基地。在多元经营方面,形成了机电产品、物流和商贸三大多元支柱。特别是在机电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工厂拥有广州北部区域最大吨位的压力机,拥有数控加工中心和激光切割设备,在电工机械产品、汽车配件生产、通信集装箱等产品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工厂坚持“精心修造,用户满意;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的质量方针,建成了全路一流的客、货车检修生产工艺线,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实现了产品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成功建立运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H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实现工厂管理信息化。
面向“十一五”,工厂将继续坚持“以车为本,拓展内涵;多元经营,做强做大”的发展战略,弘扬“创新求实,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秉承“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竭诚为广大用户服务。
第五篇:石家庄铁道大学简介
附件1: 石家庄铁道大学简介
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本科一批录取。目前,学校设有土木、交通、机械、经管、材料、信息、电气、力学、数理等17个学院(系、部)以及国防交通、大型结构监测、交通安全工程等25个研究所。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点,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2个专业学位种类,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有10个授权领域。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河北省燕赵学者特聘岗位。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校本部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设备总值1.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全文图书225.79万册。校园网已经实现百兆桌面、千兆主干、全交换的网络结构。目前,拥有教职工1450多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850人,其中,教授164人,副教授400余人,硕士、博士生导师299人。校本部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698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标兵”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5人,国家专业技术专门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1人,河北省院士后备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人。另外还聘请了121位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秉承“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始终坚持“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53项。建有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人民日报》曾以《石家庄铁道学院精品课程培养“精品”学生》为题,专题报道了学校“以一流的教学质量、育一流人才”的做法。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瞄准科技前沿,在最擅长的领域内做精做强,抢占科研制高点,是学校科研发展的核心战略。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以研究工程施工新理论、新技术、施工管理新方法见长的高校,在长大隧道通风、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大型结构健康诊断、TBM掘进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等研究方向上独具特色,2010年参与了国家“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主持完成的“嫦娥二号”三维可视化平台,向全球展现了“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实时精彩仿真,被北京航天中心授予“最佳合作单位”。近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800多项,科研经费达4.8亿元。为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秦岭隧道、芜湖长江大桥、厦门海底隧道、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及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8项。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数量,连续多年跻身全国高校150强。
学校拥有一支常年工作在学生一线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从政治上关心学生,生活上体贴学生,就业上帮助学生,赋予了学生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学生学习风气浓厚,集体荣誉感强,近6年来,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际和国家级赛事中,荣获国际奖10余项,国家级奖260多项。180多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19名学生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10名学生获“詹天佑奖学金”;考研率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部分学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学校注重思想教育,先后涌现出杨之亚、谷学志、王红丽等一批“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河北省五四奖章”和“全国自强之星”典型,4个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2支社会实践先进小分队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小分队”,校团委2003年和2008年两度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学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秉承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走“基层成才、艰苦成才、实践成才”成长之路,塑造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发展快”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来保持在96%以上,多次被评为国家、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2004年,在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电话会上,学校作为四所院校之一介绍就业工作经验。2010年《中国教育报》以《石家庄铁道大学:96%以上高就业率的背后》为题,特别报道了学校的就业工作。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校2010届很多专业的毕业生依然供不应求。近三年来,到京津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多达1500人。
办学6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六万余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据不完全统计,学校1982年以后毕业的学生中已有170多位走上厅局级以上领导岗位。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参加施工的22个局集团公司,有8个局集团公司的指挥长是铁道大学的毕业生。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赞誉我校毕业生为“托起彩虹的年轻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在60多年的艰苦创业、改革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鲜明办学特色,汇集军队、部委和地方院校优势于一身,在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