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经验材料)农家书屋效用发挥面临的制约和建议
***县农家书屋效用发挥面临的
制约和建议
农家书屋是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问题,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加大对农家书屋硬件投入的同时,应抓紧探索建立高效的农家书屋运行机制和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农家书屋发挥更大效用。
一、高度重视、做好建设工作
农家书屋建设是由原***省新闻出版局(现***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改善农村地区基础文化设施不足,满足农民群众基本阅读需求为目的的公益性文化建设工程。2009年4月,***市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拉开了序幕,***县启动了第一批8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县农家书屋建设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图书馆,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
二、科学管理、创新方式运行
一是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培训。2009年7月,原县文体局组织了第一批已建成的8个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了图书管理培训工作。重点对图书分类、财产登记、分类登记、书标的粘贴、标示、上架等管理知识进行了培训。2010年8月,原县**局组织了第二
—1— 批新建成的34个农家书屋管理员及农家书屋所在点的6个乡镇分管领导、文化站站长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2011年10月19日,县***局在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举办了第三批新建成的36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及农家书屋所在点的4个乡镇分管领导、文化站站长共计50余人参加的管理工作培训。至此,全县**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工作全面完成,培训率达100%。2014年,为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确保农家书屋管理员发生变动等情况的点能够正常开展工作,9月19日至20日,***县***局在图书馆举办了全县**个乡镇的文化站长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图书馆馆长***就如何尽快做好图书登记、分类、排架、借阅及农家书屋的基本服务与延伸服务等业务工作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指导管理员结合实际进行了现场操作。2016年11月18日,县图书馆馆长***应邀再次到***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了全面培训。
二是保障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行。***县自农家书屋建设以来,农家书屋建设及配套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农家书屋运行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农家书屋借阅活动全部正常有序进行,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认真排查、发现困难不足
(一)借阅率不高。一是由于***县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学生住校,致使当前我县农家书屋借阅量不大,农—2—
家书屋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二是管理不到位。我县当前农家书屋管理人员都是村委会相关人员兼职义务管理,无工作补贴,同时大部份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三是选点不合理。各行政村农家书屋都建在村委会,部分村委会周边居民很少,居民居住不集中,导致农家书屋未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二)管理的约束性不强,缺少懂业务、会管理的专职管理人员。农家书屋要发展,一方面要靠投入,一方面还要靠“文化能人”来组织管理。据初步统计,农家书屋现有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图书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而且专职人员待遇较低,影响工作热情。还有的地方管理的约束性不强,书屋开放时间随意性较大,甚至出现较长时间大门紧闭的情况。
(三)图书更新较慢、配置不尽合理。国家规定,农家书屋的图书每年至少更新10%,目前一些农家书屋还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在图书配置上,尽管图书种类较齐全,数量较充足,但是实用性强、适合农民阅读的农业科技类图书和光盘制品仍显不足。
(四)农家书屋的认知度和利用率有待提高。由于宣传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以及受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和观念等的制约,一些地方的农家书屋利用率不高,成了“漂亮的摆设”。
四、注重实效、提出相应建议
农家书屋是惠民工程,建好更要用好,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使其发挥更大效用。
(一)保障资金来源,加大投入力度。农家书屋如同农
—3—
村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需要通过政府的长期投入来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书屋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投入外,大部分是靠社会捐助,这虽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但由于其具有一次性特点,缺乏长期性、重复性和持续性,因而大量资金需求难以保证。因此,在保证政府投入、鼓励捐建的同时,应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通过社会集资、企业赞助、农民参与、设立基金、与企事业单位联办等途径直接融资,并设立捐建平台,以冠名、通报表彰等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鼓励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参建农家书屋,大力支持农民自己筹建书屋。此外,还可以引入市场化手段,走“公益起步,市场化发展”的路子,推进农家书屋的自我良性发展。积极探索“售、租、借”相结合的路子,比如允许农家书屋在新闻出版部门指导下开展出版物销售、售卖相关文化用品,从事与文化活动相关的服务比如打字、复印、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健康文化活动及其他相关服务等多种经营,实现“以文养文、多业助文”的良性循环,在满足广大读者求知求乐等文化消费的同时,获得自己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经费,不断扩大书屋规模。
(二)健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我县先后出台了《农家书屋财务书籍管理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职责》、《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对保障书屋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确保这些制度的落实还缺乏监督机制,有些制度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现行的对书屋的评估制度有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对书屋的硬件要求很具体,而对管理员素—4—
质水平尤其是书屋的利用率等方面的要求和考核指标并不明确。这些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要加强书屋的管理,一方面要靠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还要靠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书屋管理员是直接面对村民服务的,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村民的阅读兴趣、情绪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农家书屋建设目标的具体实现和落实。从长远发展来看,书屋管理员不能只会借借还还,他们应既懂图书的采编、分类、外借、保管等业务技能,还要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既要充当窗口阵地宣传员,引导、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进行信息导航,又是成为课堂培训、施教于人的“老师”。此外,随着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农家书屋融入数字信息化大潮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将来的管理员还要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因此,必须要通过培训、辅导、考核等手段打造一支热爱本职工作,懂业务、肯吃苦,稳定的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
(三)抓好出版发行环节,优化图书配置。农家书屋是为农家所开,为农村读者所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类图书才是农村读者所盼、所需。因此,应尽快建立出版发行与农家书屋直接对接的机制,一方面节约出版发行成本;另一方面及时掌握村民对图书的所想、所需、所盼,有针对性地做好出版发行工作。
在出版环节上,要坚持让农民“看得懂”、“喜欢看”、“用得上”的原则,要选择真正贴近农村读者的生活需求、阅读爱好、文化水平,适合农村读者口味的图书。首先,要出版农民“用得上”的书籍。出版社应深入市场调研,细分读者群体,了解农民
—5—
的阅读爱好,了解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的书籍,然后再进行专题策划,增强出版物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用性;其次,要选择农民喜欢的传播方式,出版农民“看得懂”的书籍。要做到“看得懂”,就要强调读物的通俗性,必须从农民的实际阅读水平出发,要符合农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坚持少讲“为什么”,多讲“是什么”,讲透“怎么做”,尽量用农民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经调查,当下农民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是电视,其次是报纸和期刊,最后才是图书。因为看书太慢、太枯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农民劳作一天之后,身心疲惫,更愿意欣赏娱乐性强的电视节目,虽然也有求知的欲望,但是更希望以轻松活泼的形式来获取,所喜欢读的书也倾向于图文搭配、文字解说简明的图书。因此,在图书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大胆创新、多元结合,可以将图片、漫画等形式融入其中,一些农业科技类书籍可尝试图文并茂。
近年来,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不断减少,造成了广大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的局面。因此,在营销发行环节上,出版单位可以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延伸功能,把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出版物发行的一个基点,一方面实现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和完善农村出版发行网络,打造农村出版产业链条,实现文化市场和新农村实际需求相对接,培育农村出版物市场。
(四)加强宣传,提高书屋的认知度和利用率。针对一些农村群众对农家书屋认知度和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应通过宣传和举办活动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农家书屋的宣传力度,发现和培育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使用方面的典—6—
型,从而提高全社会对于农家书屋的认识;还要大力宣传推介读书致富、读书成才的典型,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人,让农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文化活动,激发村民的阅读兴趣。例如,针对学龄儿童可举办故事会、假期儿童电影节等,针对老年人可不定期举办保健知识讲座,针对青少年可开展家庭读书征文、读书演讲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读者的阅读态度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2017年11月8日
—7—
第二篇:农家书屋典型材料
村农家书屋典型材料
村,全村人口2056人,党员58名,人均收入8100多元。先后荣获“省级文明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佳文化大院”等荣誉称号。
该村文化大院始建于2006年,总投资80余万元,包含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共计2000多平方米。其中,农家书屋建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各两间,260平方米。室内配有高标准书桌23套,电脑20台套,电子投影仪、电视机各一台,各种光盘300余套。书屋藏书740余种,4100余册。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农业技术、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
书屋建成后,对图书进行了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台帐。完善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办法》、《农家书屋管理员须知》等多项制度,由两名村“两委”成员进行管理,全天8小时向村民免费开放,提供现场阅览和外借阅读两种方式。村民实行凭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借阅,避免图书流失。农闲时节每天借阅量都在20人次以上,年借阅量在5000人以上。
为增强书屋的社会效益,中二村以此为平台,做好四篇结合文章。一是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开展党员读书会活动。二是与科技推广相结合,开展实用科 1
技培训活动,年培训人次在2000人以上,使每个农民都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三是与创建学习型村庄相结合,开展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四是与计生工作相结合,利用农家书屋平台宣传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科学知识。农家书屋现已成为该村抵御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恶习的前沿阵地,倡树文明新风的窗口,推广科技的平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三篇:农家书屋典型发言材料
大柳镇大柳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典 型 发 言 材 料
大柳村党支部书记
辛 磊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市文化局领导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农家书屋建设的经验,共同分享农家书屋建设的辛酸苦乐,我感到十分荣幸。
大柳镇大柳村位于迎宾大道以北,南临德州学院,共有501户、人口1764人,党员51名。近年来,大柳村村支两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大柳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后被授予“省级绿化示范村”,“五好党支部”、“财务管理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去年全市新农村点评工作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事来办。大柳村农家书屋于2009年____月正式挂牌成立。一年多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化局的精心指导下,开拓创新,克难攻坚,积极作为,使农家书屋成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和倡树新
下,我们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建成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农家书屋。
二、科学管理,以创新的方法建设运行好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包括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四个方面,四者缺一不可。我们认为,建设好是前提,管理好是关键,维护好是重点,使用好是目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村在农家书屋各项工作中,注重细节,力求创新,科学管理,追求实效。
一是在书屋开放时间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按对象灵活设置。自书屋建成以来,我村农家书屋坚持每天对外开放,深受广大村民的喜爱,改变了村里的孩子放了学回家没事干到处乱跑的现象,使孩子们既培养了兴趣又学到了知识,大人也安心更开心了。除此以外,我们针对大众,尤其考虑到农村大都白天下地干活或外出打小工晚饭后才有时间的实际情况,把借阅时间固定为夏季每天20:00-21:00,冬季19:00-20:00,大大方便了群众的读书。
二是在制度操作上,坚持科学化、规范化。我村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经过统一科学化培训,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除了做到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接受、登记、制度上墙、免费借阅、财务管理外,我村还把所有图书信息进行电脑录入
书屋就可以定期交换流通自己没有的书籍,扩大图书流通领域,达到资源共享,发挥出更大作用。
三、注重实效,努力推动“两个文明”双丰收,构建和谐新大柳
我村是一个注重文化的市级文明村,并且拥有自己的民间艺术团,每年村内都会举办自己的文化节,“农家书屋”建设,点燃了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会珍惜这次机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通过报刊杂志及时掌握信息,找到更多致富门路,调动广大农民朋友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把书屋实实在在打造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充电”场所;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第四篇:乡镇村屯农家书屋典型材料
农家书屋典型事迹材料
**村位于A县城西北面,距离县城4公里,东接 村,南接 村,北与 村相邻,西与临近,行政总面积68平方公里。B是一个集壮、汉多民族居住的山区村,全村共426户,2000人,党员人。近年来,该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事来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克难攻坚,积极作为,建设了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书屋藏书册,电脑两台,加强了对干部群众的培训教育,丰富了文化生活,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一、加强组织,加大投入,办好农家书屋。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实际,B在领导、财力、物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切实办好农家书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该村将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来抓,作为服务大局、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事来办。村“两委”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由村总支部书记张三同志任组长,主任李四同志为副组长,成员由其他村支两委成员担任,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位职责。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村里专门筹资在C屯新修建平方米的两间平房作为B村的农家书屋,除镇政府、县文体局配送的书籍外,省出版局捐赠了5000册图书和2台电脑,充实了农家书屋的资源。三是整合资 1
源,提高图书利用率。以方便群众为原则,结合实际,该村农家书屋与党员远程教育室、村民体育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相配套,并在农家书屋前建设了篮球场、兵乓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更加满足农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需求。
二、创新思路,拓展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因地制宜,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协商制定农家书屋对外开放、图书保管等制度,同时将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管理员制度上墙。二是加强培训,建立一支合格的管理员队伍。该农家书屋管理员由村干部兼任,通过参加县、镇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掌握业务知识,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除了做到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接受、登记、免费借阅、财务管理外,把所有图书信息进行存档成册,为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建立起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
三、科学管理,追求实效,提高使用水平。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按对象灵活设置。自书屋建成以来,该村农家书屋坚持每天对外开放,深受广大村民的喜爱。二是强化措施,科学管理。为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该村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定期为村民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同时还注意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
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建立监督奖励等一系列创新机制,为保证图书不被损毁和丢失,该村农家书屋每季度进行“爱书之星”评比活动,激发村民爱书护书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四、学用结合,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该村在2011年春节期间,依托农家书屋及门前的活动广场,开展知识竞赛、书谜竞猜、拔河、投篮等一系列文化、文体活动,将读书与娱乐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同时,以“农家书屋”为载体,邀请县、镇科技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能力,掌握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
三、务求实效,推进发展。通过兴办农家书屋,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凝聚了合力,加快推进发展。建设文体活动广场,修建村委办公场所,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度,改变了过去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促进了家庭和睦,树立了文明和谐的村风。
四、农家书屋的作用
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为农民办的实实在在的好事,农家书屋
建成以后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农民朋友称赞是,“科技知识的充电站”、“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第五篇:三沟村农家书屋典型材料
墨舞飘香农家院
书屋添彩新农村
——记永昌县朱王堡镇三沟村农家书屋
三沟村位于永昌县朱王堡镇西端,西接水源镇,东靠梅南村,南邻头沟村,北接汤宁村永清公路,金武公路横穿而过。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452户,共1773人,耕地面积3741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0元。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先后荣获了“全省先进基层党支部”、“金昌市文明村标兵”、“金昌市科技示范村”、“金昌市以德治村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风貌。
近年来,三沟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动特色文化建设,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事实来办。
一、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办好农家书屋
三沟村农家书屋前身是一个“农民图书室”,始建于1996年10月,房屋为30平方米的平房,村“两委”为满足群众求知、致富的要求,筹资5000余元购买了实用技术类图书600多册;2006年12月结合村级组织场所新建工程,三沟村建成了3层砖混结构村级组织场所,同时使图书室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图书室”正式挂牌为“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占地面积40平方米,现有文学艺术、文化教育、政治法律、医药保健、农村实用技术
等22类3052册图书,配有书柜7组,阅览桌2个,办公桌1个,光碟音像制品200余张,民间乐器二胡、板胡等四件,各类报刊、杂志9份。为规范管理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岗位职责》、《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规章制度。由村妇女主任兼任“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并定于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1:30,下午14:30——18:00,双休日全天为农家书屋开放时间,村民可凭身份证、户口本免费借阅图书。
二、创新思路,追求实效,提高使用水平
三沟村农家书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建立监督奖励等一系列创新机制,为保证图书不被损毁和丢失,该村农家书屋每季度进行“爱书之星”评比活动,激发了村民爱书护书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并针对三沟村种植大棚蔬菜比较多的特点,与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协调沟通,开办大棚蔬菜种植课堂,对农作物的特点、性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并聘请相关知识的专家鼓励村民向技术挑战,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如今的十几个甚至几百个村民都可以说是种植养殖技术员、致富能手,种植户光日光温室户均纯收入净增2万元。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村委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除了打门球、下象棋等活动,在农家书屋读书也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村老年协会会长常号召老年人多看书,他提倡“没事看看养生的书,多了解生活常识,对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
康就多了一份关怀和帮助。”
假期里,这里就更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村里的小学就在村委会隔壁,一到放假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孩子们高兴地来到书屋,品读属于他们的课外书。各种世界名著、童话故事、科普书籍等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认知力。
三、学用结合,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 文化阵地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是服务农村的载体。每逢春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庆时,三沟村就依托农家书屋及门前的活动广场,开展书法比赛、讲演比赛、知识竞赛、书谜竞猜、文艺汇演、篮球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将读书与娱乐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同时,以“农家书屋”为载体,结合农村党员教育,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并通过农家书屋,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促进了家庭和睦,树立了文明和谐的村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使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相信科学、崇尚文明、掌握技能的村民多了,封建迷信、不思进取的村民少了,农村新的文明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墨舞飘香农家院,书屋添彩新农村。点燃了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活跃
和丰富了农村文化活动,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起了到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