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粮食仓储及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发展3
粮食仓储及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发展
姓名:李亚奇 班级:09级粮油储检(食工095)学号:090107802 内容摘要:
粮食仓储工作在粮食商品流通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是连接收购、销售、加工的中间环节。粮食仓储分为粮食储备和周转储存两个体系,粮食储备是为了备战、备荒、应付突发事件,以及平抑市场粮价异常波动,周转储存是商品粮离开生产领域即将进入消费领域的临时性储藏。所以粮食储藏是政府宏观调控和粮食流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粮食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仓储业究竟如何形成良性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粮食 问题 现状 销购市场 市场化 思路 对策
一、目前粮食行业普片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仓储布局的根本性变化
前些年,粮食库存量大且点多面广,有相当数量的粮食露天储存,经过这几年的促销压库,粮食库存总量大为下降,且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重组,企业数大为减少,“老粮”已基本处理完毕,商品周转库存下降,而各级储备粮数量将逐年上升,仓储管理工作责任加大。
2、缺乏大型粮食物流中心
缺乏机械化程度高、接受、配送能力强、功能完善的大型粮食物流中心,严重制约了兵团粮食物流的快速发展。随着粮食现代物流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采 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的大型现代化粮食物流 中心已成为发展粮食现代物 流的重要任务之一。
3、现在储备体制有待改善。
现在储备粮规模、结构缺乏论证,储备粮到底缺多少,够用,不能越多越好,当然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但是这么多粮不放十年,要不断轮换。品种结构,存什么?储备粮调控的范围有多大?比如现在关注玉米问题,玉米是不是准备粮重要的品种结构,但玉米已经不是口粮了,玉米更多是满足饲料需要,满足深加工,而加工产品市场在国外,政府的储备粮,战略的储备也是要满足市场的需要,这是需要讨论的。
另外现在轮换机制不合理,卖出去之后4个月再收回来,出现了收购一上市
就要大量轮进,轮进轮出给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现在国家有些部门不太赞成储备,经营相结合,要求储备和经营脱节,轮换必须要上报计划,按期轮入轮出。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轮进轮出,成本很高。
4、仓储管理水平差距拉大
我国在长期的粮食仓储防治中建立了一整套的技术规范,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储粮经验,在大中型储备库得到了充分运用和发展,但在基层购销企业由于受经济、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基本的技术措施难以到位。
5、缺少与粮食物流相关的法规、条例和标准。
随着我国加入WTO,粮食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粮食生产、包装、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上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的运作。如目前粮食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塑料编制袋,并没有制定专门用于粮食包装的统一标准,包装立法远远滞后于包装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二、粮食销购市场对仓储业的影响
1、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到位,新组建的粮食仓储企业将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去掉包袱,轻装上阵,极大地发挥仓储设施和技术优势,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审时度势,自主决定粮食的购、销、存。
2、粮食仓储管理将从过去的单纯对国有粮食企业的管理转向对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随着管理范围的扩大,情况更复杂,管理难度增大。
3、仓储设施可能空置。因为粮食储藏需要成本(主要是贷款利息和保管费用),且要承担市场风险。储存期越长,成本越高,而粮食因品质呈下降趋势售价越低。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商品库存为零时,企业经济效益最好。除非预测粮价上涨,库存粮食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否则粮食企业是不会主动储存粮食的。(排除国家宏观管理因素)
4、仓储设施发生流失。原国有粮食企业经过改制后组成的新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会轻易改变仓储设施用途;有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负债严重,改制重组后已不复存在,这都可能会造成仓储设施流失。
5、企业经营更加灵活,政府调控能力有限。在粮价上涨时,可能会出现粮食企业争相购买,而农民惜售的“买粮难”局面,而当粮价下跌时,可能会出现粮食企业不购、少购或即购即销,而出现农民“卖粮难”的局面,这种情形在一定程
度上会冲击市场秩序。
三、粮食市场化条件下仓储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1、完善仓储设施,提升仓储功能
粮食仓库是储粮的最基础设施,是国家对粮食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载体。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必须注意保持各级政府和粮食局对大中型粮食储备库和骨干购销企业的控制力,注重发挥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重点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的建设、维修和保养。根据目前改革的实际情况,粮油仓储设施作为国有资产,无论采取承包租赁还是股份合作经营,必须落实国有仓储设施维修投入和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统筹搞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对基层购销企业可实行资产有偿使用,以保持仓储设施有较高的完好率,并逐步改善储粮设施条件。同时在有条件的企业大力推广应用机械通风、粮情监测、环流熏蒸等储粮新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生态储粮、远程测控、信息管理等新技术,提升仓储功能和储粮安全性能。
2、加强行业指导,履行社会职能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建立粮食仓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粮食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把原有的国有粮食企业仓储力量较强的优势组织起来,统一规划,指导建立粮食仓储业务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粮食经营者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将本地区本行业的粮食仓储业务骨干和科技尖子协调在一起,共同研究和解决仓储管理和技术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帮助粮食企业解决仓储难题。同时要积极探索仓储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要全面掌握社会粮食仓储企业及其活动情况,主动向他们提供政策服务、企业咨询、信息服务等,要以代农服务为基点,利用企业现有仓储、烘干、加工等设施优势,开展代农储粮、代农烘干、代农加工、品种兑换等服务,通过方便农民售粮、存粮、用粮,增进粮食企业与农民的感情,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
3、加强依法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粮食流通,并实施监督检查。一要引导粮食经营者正确遵守粮食法律法规,履行粮食法律法规对粮食经营者在仓储方面规定的义务,这是一种事前的服务行
为,包括对粮食经营者的宣传、培训和引导等。二要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制裁。当粮食经营者违法行为出现的时候,就要给予必要的制裁,以维护粮食经济秩序。三要认真执行粮食市场准人制度,作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进入粮食市场既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和条件,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享受应有的权利。为防止粮食企业扰乱粮食市场,对粮食经营者必须有丰年最低库存量和歉年最高库存量的规定,从制度上控制粮价暴涨暴跌。
4、构建新型粮食仓储企业
原基层的大部分粮食购销企业虽经改革,但由于受原企业设施、经营渠道局限和市场需要,绝大部分企业还是从事粮食购销存业务。不论是国有的、民营的、股份制或者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关键在于组建好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面对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严格管理,拓展经营思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5、仓储企业尽可能加入粮食产业化队伍
粮食产业化是新时期粮食企业发展的根本取向,它是按照市场机制将粮食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粮食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仓储企业加入,既可在产业链中发挥储存环节的优势,又能使仓储企业改变“买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达到产业化中各组织成员共赢的目的。
6、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业务培训
由于粮食收购主体的多元化,粮食经营者之间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千差万别,因此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储粮技术指导和仓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仓储业务水平;积极推广科学保粮、绿色保粮等储粮技术,降低粮食损失损耗,提高储粮品质;同时随着粮食购销形势的变化,农民售粮的时机也更加理性,产品变为商品的时间段拉长,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自留粮食保管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掌握储粮技术,减少农民自留粮食的损失。通过粮食仓储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7、仓储行业与物流行业相结合
在经济告诉发展的今天,思变是每个行业能够做得出彩出色的有效途径。仓储行业一直以来都只是做粮食仓储,行业利润低,而且有局限性的弊端。北方粮
食与南方粮食不能够很好的流通。例如,大量的北方玉米不能够消耗掉而在粮库中浪费掉了。为了解决掉这种粮食浪费在粮库中的问题,就有了粮食物流这一新兴行业。他的特点是利用粮库的现有设施,以及库容量大、交通运输方便等特点,做到让粮食能够快速的在粮库中进行中转从而赚取中间的利润,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能让滞留的多余的粮食能够销向国内其他需要这种粮食的位置。但是目前国内所有的普通直属库不具备这种粮食物流所需的设备(浅圆仓、气垫皮带输送机等)。因此这种新的工作模式的真正实施到现实生产工作中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以及足够资金的支持。目前正在实施的这类项目有吉林白城直属库与湖北武汉直属库之间正在进行的“北粮南运”物流项目,期待能够有好的效益展示出来。从而带动这种新兴行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粮食仓储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实施,为粮食仓储工作扩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粮食仓储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探索粮食储藏与管理的新路子,维护粮食市场的正常运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参考文献:
1.李泽铭.构建粮食物流体系 促进雁江粮食经济发展.粮食问题研究,2010(40).2.韩净字 李媛 李志刚 兵团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2010.6 3.分析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谷物网 2009 4.肖永宽、董立勤、耿小玲 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仓储工作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5.王若兰.粮食仓储工艺与设备
第二篇:仓储物流现状
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公道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活动的速度,降低本钱,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实现对资源有效控制和治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仓储到现在的智能仓储,通过各种高新技术对仓储的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进步。本文先容了仓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题目,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关键词 :物流 仓储 自动化高层仓库 仓库治理 ?仓储的发展过程
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这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治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物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产业输送车、机械手、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存储物料,通过人工操纵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行。机械化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实在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自动化仓储阶段
自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VG)、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上世纪7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进了自动控制行列,但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治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可以及时的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计划职员可以方便地作出供货决策,治理职员随时把握货源及需求。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到上世纪70年代末,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自动化孤岛”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的应变能力大大超过各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中物资存储的中心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集成化系统里包括了人、设备和控制系统。
智能化仓储阶段
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即智能化仓储。现在智能化仓储技术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21世纪仓储技术的智能化将具有广阔的应用远景。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1980年,由北京机械产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从此以后,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立体仓库有300座左右,其中全自动的立体仓库有50多座,其中高度在12米以上的大型立体仓库有8座,这些自动化的仓库主要集中在烟草、医药保健品、食品、通讯和信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上风行业。在此基础上我国对仓库的研究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还处于自动化仓储的推广和应用阶段。
第三篇:徐州物流仓储现状
一 总体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当前中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势:
我们应该能够看到,实施中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二是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调整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国内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业竞争。
3.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显著增加,对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西部地区要求改善物流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
二 局部(徐州)
江苏省物流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南京、徐州、苏锡常三大物流区域中心,依靠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组织方式,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徐是京沪和陇海铁路交汇点,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已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
(一)优势分析、优越的区位环境
徐州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靠中原,南襟江淮,北接齐鲁,是新亚欧大陆桥国段和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独特的商贸区位优势,是人流、物流的重要的聚散地,从而也引发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徐州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始终处于承东启西、南北对接的枢纽地位。新亚欧大陆桥贯通后,徐州成为西货东出的咽喉通道。2、良好的交通优势
徐州交通便捷发达,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纵横交会,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在徐州贯通。独特的区位优势、货运站点布局优势、水运港口优势,使徐州成了辐射淮海、沟通全国、连接国际的商贸大都会,发达兴旺的商贸流通业为徐州提供了巨大的物流发展空间。
3、政策优势
为加快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徐州市地理位置的优势,徐州市政府制定了《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保证其顺利实施,徐州市经贸委等11个政府部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4、产业优势
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和开发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有利时机,按照“点线面推进、大项目带动、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大工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商贸流通、大城市建设”四大战略,使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劣势分析、物流业务需求量小,尚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
我国企业长期受“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战略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奉行肥水不留外人田,采取物流自营,现有的主要物流企业的业务量仍不饱满。、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服务单一。
目前,徐州市场上的物流公司提供的物流产品几乎全部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这些基础性服务,机械化程度不高。即使现有的较大物流企业如徐州储运公司,现代物流服务也只是刚刚涉足,处于向现代物流转变的起步阶段,其在人才、管理、技术、经营理念及设备等方面与现代化物流企业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徐州市还没有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得各类物流信息得不到整合,造成物流资源浪
费,效率低下。工商企业无法借助网络信息掌控货物流动过程的实时信息,致使工商企业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推动企业物流业务分离工作开展较慢,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现代物流业缺乏生长的外部环境。、缺乏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徐州科教实力较为雄厚,专业技术人员众多,并且现有高等院校12 所、高中级职业技术院校40余所。近年来,这些高校紧随时代步伐,大力发展物流专业,虽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物流管理人才,但是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原因,许多人才流到苏南和沿海地区,造成物流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
一、徐州现代物流业仓储的发展趋势
《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发挥徐州物流“四大优势”,发展“三大物流”,建设“一个园区和三个中心”。所谓“四大优势”,就是徐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市场优势和信息服务优势;而发展“三大物流”,就是发展与商务高速衔接,并能提升商贸服务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商品配送物流,发展与区域内产业密切结合的生产资料配送物流,以及与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密切配合的多式联运物流;同时重点规划建设淮海综合物流园区和金山桥、九里、新沂三个现代物流中心。
为了发挥徐州物流在新亚欧大陆桥物流链条中的区域优势和推动作用,徐州市每年都安排2至4个大物流项目进行重点推进,并对物流企业在项目建设用地、配载运输车辆规费减免及企业运营用电用水用气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同时,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加强与沿线沿桥地区及中心城市的物流合作,建立与连云港、日照等堡式港口城市的货代、转关和外运关系,构建物流效率通道,还建设起了徐菏铁路、徐—丰—济高速和徐萧高等级公路交通体系。
二、发展徐州现代物流业仓储的作用
现代物流已经被视为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它对工商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交易成本、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仓储在物流中占很大比重,具有重大作用。新亚欧大陆桥自西向东穿越众多城市,但到了徐州由于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兼之京杭大运河和多条高速公路绕城而过,使徐州自然成为链接连云港、青岛、日照、天津和上海等堡式港口的第一接口,及内陆地区物资流通重要的节点城市。为了充分发挥徐州“第一接口”对现代物流的推动作用,徐州市相关企业积极拓展物流市场,开发了香山物流、宏康物流、丸全外运物流、丰裕农资物流及科技木业和苏北建材物流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形成了以运河港口、铁路物流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市场群,使徐州成了新亚欧大陆桥上不可或缺的现代物流衔接点。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大物流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大物流和联运现代物流体系,整合资源,培育市场,打造物流航母。徐州香山物流整合了地方物流资源,与海尔集团、春兰集团、康佳集团、创维集团、中海物流、江苏五星、中石油和中石化、百事可乐、上好佳以及徐工集
团、维维集团等6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物流合作关系,推进了企业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的迈进,建成了具有仓储、运输、配送、分检、包装、加工、信息处理、物流设计和贸易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全新物流园区,形成了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为一体的多式联运体系。到目前为止,徐州有168家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进驻该园区,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0万吨,并有望成为全国性的物流接点企业和区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
三、加快发展徐州现代物流业仓储的建议
徐州作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城市之一,有望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上现代物流中心。因此,徐州应乘势而上,借助徐州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抓好产业布局,形成产品贸易、商贸流通区域中心,增强对外辐射功能,迅速从物流通过地转变为物流发展地,并通过陆桥发展成为连接国内和国际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以此推动徐州的经济发展,提升徐州的对外竞争能力。
(一)切实转变观念,强化物流意识。要积极引导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经营理念,加大宣传力度,确立物流业的重要地位,走出把货物运输等同为物流的误区,强化现代物流意识。要加快建立和发展基于城市间的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构建行之有效的信息网络通道体系,并积极发挥和利用交通优势,加快打造沿桥路段高效直通的快速通道。
(二)政府加强领导,制定发展规划。政府要着力发挥其组织、协调、规划的职能,从宏观上对物流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要在仔细研究当地物流市场需求的同时,大力推动本地物流资源的整合和集成,积极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联大引强,重点引进国内外物流企业入驻,扶持规模性物流企业发展,为沿线地区的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促进大型物流联盟的形成。
(三)构建物流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实施“货畅工程”建设,形成铁路、公路、内河、航空配套设置的流通格局,提高徐州现代物流的集疏能力,精心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发展基地,积极延伸沿新亚欧大陆桥主要城市的产业需求,构造相对适应的区域性物流体系,使徐州真正成为连接新亚欧大陆桥和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物流发展基地。
(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物流业涉及到管理、贸易、运输、包装、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多门类学科。作为一个人才密集型的行业,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信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要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除利用高校资源外,还要加强全市现有物流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徐州市整个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 总结
现代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我市原有的仓储、运输企业开始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
企业转变,徐州淮海医药物流、宏康物流、香山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纷纷崛起。由于在淮海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我市已经逐步成为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扩张的必争之地,众多知名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落户,苏宁电器物流、新长江钢材物流、交广物流、亿吨大港等一批物流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
徐州建设区域物流仓储中心,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因素,充分借鉴和吸收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逐渐建设大型的仓储配送中心,将徐州打造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区域物流中心。
下面是仓库管理流程图
第四篇:浅析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浅析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邮政物流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邮政在发展物流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现今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就我国邮政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邮政物流现状及国家对物流的重视,对中国邮政物流的战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总结中,对我国邮政物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 中国邮政 物流配送 现状
一、中国邮政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流程管理方面
邮政传统的经营观念和第三方物流经营理念之间还有较大差距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以客户为中心,物流的根本目的在于快速响应并满足用户复杂多变的需 求,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提供具有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长期以来,囿于传统的邮政业务的垄断性,邮政企业普遍存在着“官商”作风。这种服务模式显然不具备竞争力。邮政的管理模式与物流的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 客户与邮政的关系是一次性的委托合同关系,运递的结束便是合同的终止。倘若有新的需求发生,则客户与邮政会重新建立新的委托合同关系。
(二)服务方面
长期的垄断地位为邮政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品牌基础,但同时也 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 形成既有观念落后的因素,也有技术落后的因素,如邮政 EMS 缺乏与国外大公司竞争的实力 就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才资源劣势,目前中国邮政员工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邮政发展物流的需要的专业技术。
(三)信息方面
网络运作劣势:“三流合一”是邮政引以为豪的优势,但是只有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 网络运作劣势:资源的整合,才能切实发挥这一优势。目前邮政网络貌似强大,但整体运行效率低下,还有不通畅的地方,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地各行其是,没有形成全国性、全网性的整体合力这是邮政参与现代物流的一大致命弱点。
二、我国邮政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及金融网络虽已初具规模, 但仍未能真正适应现代物流需要, 与竞争对手相比, 仍不足以形成优势。现代物流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完全的供应链体系, 包括智能的指挥调度系统、监督管理体系、全过程的跟踪查询管理以及多渠道的用户信息反馈途径, 虽经几年的努力, 也具备了一定基础, 但未能完全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另外, 当前邮政物流还存在着与其他物流公司同样的问题, 制造商、消费者及物流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不畅通、信息交流肤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 造成物流各个环节的中断和延误, 不利于产业链的整合和联盟, 不利于企业对风险的控制
(二)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体制不顺
长期以来,中国邮政一直是国家垄断的行业,邮电分营后,国家也明确了邮政要政企分开,实行企业化运作的原则。中国邮政它只对全国物流配送业务进行宏观指导,在经济利益和人事财务管理方面与地方速递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也没有独立的财务和人事管理权,而真正能够行使权力、负有责任、享受利益的地方邮政局与当地的邮政物流配送在责权利方面的关系目前也还没有理顺。地方上的邮政在业务上虽然有部分自主经营权,但其创造的利润却要上交当地邮政局,地方速递公司的人事、财务管理权也都控制在当地邮政局手中。这种在政企没有分开、体制没有理顺的状况下建立起来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仍有很大差距,所以当它面临真正的市场竞争时,必然会出现反应慢、适应能力差、缺乏竞争力的现象。
(三)邮政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
目前中国邮政人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邮政发展物流的需要, 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高学历(大学本科以上)人才在员工总数中的比例严重失衡(极低),专业营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而广大邮政职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及管理体制和企业性质的制约,普遍缺乏市场.竞争、经营的意识,开拓创新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形成一支有市场竞争能力、有公关能力的营销队伍。这是传统业务发展停滞、下滑,新业务发展不快,形不成规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当前的这种人才形势和队伍状况,很难适应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将会阻碍邮政物流的未来发展,也会妨碍邮政物流的改革。
(四)邮政物流价格高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国内的基础费用都是20元,续重根据不同分区4、6、10、17元不等,这样就比同类产品邮寄费用高出很多。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价格高成为制约邮政速递物流发展的重要问题。邮政速递物流价格过高的原因是人工成本高、中间环节处理费用高、航空站特殊处理费用高、运输成本高。员工结构不合理,中间环节冗杂,航空站点的高收费,以及不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形成邮政物流高成本的几大原因。
(五)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邮政职工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水平整体较差已成为当前中国邮政快递的最大劣势。很多民营快递企业上班时间不固定,他们只需客户一个电话,就能派服务人员上门取件,并保证按时送达收件人手中。但邮政快递EMS需要去邮局投递,而且全天服务时间固定,再加上投递手续复杂,都导致了邮政快递服务手段落后。中国邮政EMS长期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意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群和客户关系。
三、对中国邮政物流的发展建议
(一)加强品牌优势
邮政具有实物投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两大基础网络和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优势,这是邮政参与物流市场竞争的强大优势,是目前我国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比拟的,也是中国邮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四大快递巨头抗衡的优势之一。
中国邮政是一家“百年老店”,多年来在每一位百姓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树立了诚实可信的品牌形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邮政目前还是一家以政府为信誉担保的“政府型企业”。对客户而言,邮政员工上门服务具有很强的安全感,对于委托商而言,邮政在确保其商品运输安全,商业机密等方面又有着良好的信誉。这在日益注重品牌效应的电子商务时代,无疑会成为中国邮政的又一个核心竞争力。
(二)改革经营体制,政企分开,各得其所
把邮政速递业务从邮政部门中拆分出来,作为一个从事普通邮政的单独市场主体与其他企业进行平等竞争。通过改革,尽快理顺各种关系,使速递从邮政的地方管理中迅速剥离出来,实行专业化经营,并给予速递公司对地方人、财、物方面的管理权力。在企业内部推进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自上而下的完全的企业化管理使EMS作为公司法人独立运作,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全国性的EMS总公司。由于新成立的公司将会按公司模式经营,所以EMS将更具市场活力,并将以灵活的策略、先进的管理水平来和外资巨头争夺市场。只有这样,邮政速递才能焕发出自身的活力,真正面向市场进行自主经营
(三)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制约邮政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物流人才的匮乏。由于现代物流行业涉及的不单纯就是一个简单的运输学科,它还包括各种复杂的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运筹学、系统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根据人员素质重视不够,投入很少,人员素质不高,参差不齐的现状,企业应特别关注行业高级人才的动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从员工的行为、仪表、品德、职业素养到接待客户礼仪、用语等方面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另一方面,重视对人才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手段进入稀缺人才。
(四)调整价格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当某一领域的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灵活、巧妙地实施“价格战”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营销手段。目前国内邮政EMS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缺乏灵活的价格机制,不能根据市场进行相应调整,其资费高于民航快件和中铁快运快件资费,区域和同城EMS资费更是远高于其他速递公司的收费标准。因此,为增强邮政EMS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从邮政EMS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改革现行的资费政策。
(五)尝试新型服务方式
面对邮政腹背受敌的严峻形势,中国提出了投递体制改革、发展社区服务等战略构想,但如何把设想具体化是邮政面临的一个难题。而建立邮政便利连锁店是邮政强化物流配送终端优势,进入新的利润领域的一种可能和可行的途径。
邮政连锁便利店就是由邮政企业通过投资、收购、控股和特许等方式建立的便利店连锁系统,它利用邮政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以邮政物流配送体系、综合计算机网和金融网为依托,把商业经营和传统邮政业务(如报刊零售,信函、包裹揽收,送货上门等)有机的整合为一体。
邮政作为一家传统的物流企业,已经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实物传递网,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的整体,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与之比拟。而在网络的局部和某些环节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处于劣势。如邮政的分检封发远比小型私营企业复杂,在城市范围的速递和投递市场时限的灵活性上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城区投递网仍难以实现无缝覆盖,甚至特快专递邮件都不能投送到收件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配送的巨大发展前景,不少公司以城区配送为突破口,进入物流领域并蚕食邮政原有的市场。城市市场是利润最丰厚的市场,也是物流配送的主战场,如果失去了城市就失去了作为物流企业的根基。因此占领城市投递市场并巩固市场地位影响到邮政的长远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立邮政连锁店是强化竞争优势的需要。目前邮政企业一般通过增加投递段道和投递频次来应付包裹投递到户和送奶、送水带来的业务量增加,一方面成本增加大,另一方面投递队伍不稳定带来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且竞争对手容易模仿。便利店靠近居民区,因此可以作为函件、包裹、特快的投递点,承担邮件最后一公里投递到户的任务;营业时间长,因此可以在晚间进行投递,改变目前居民在家邮政下班的现状,且无需额外增加晚上投递人员;更重要的是依靠便利店的商品销售就能补偿人员和场地支出,从事邮政类业务几乎没有额外的投入。以遍布城区(至少主要是居民区)的便利店为基点,把虚拟的投递网(投递段道)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投递市场的进入壁垒,邮政企业可以获得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建立邮政便利店除了强化和完善城区投递网的作用外,还是邮政企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利探索,它通过与传统邮政业务的衔接,实现了传统邮政业务向商品销售领域的自然延伸,也为邮政寻找到新的利润源泉和业务增长点。六.结束语
新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给邮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邮政发展物流前景十分广阔,但邮政发展物流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诸如政策环境,财务核算,标准体系,人才队伍,网络优化及建设改造等等需要研究解决.限于篇幅,本文仅对中国邮政发展物流的主要思路进行了介绍,以期增进国际同行对中国邮政的了解。目前,中国邮政实物网,信息网及电子邮政系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中国邮政将不断完善其功能和性能,将其建设成为中国国内功能全,覆盖广,性能优,全球通的物流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向国内乃至全世界客户提供全新的邮政服务。
海西州邮政局
赵亦峰
第五篇:我国烟草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1.我国烟草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烟草物流(亦称:烟草行业物流)是指烟草及其制品、烟用原辅料,在生产加工到批发零售的过程中,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烟草物流是连接烟草行业中各企业的纽带和桥梁,也是社会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满足人民消费需求,遵循“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原则,烟草物流管理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通畅物流信息、合理物流成本,并实现烟草行业整体协调发展为目标。
多年来,为了提高我国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水平,烟草行业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物流管理现代化和物流技术设施更新改造。目前,烟草行业物流现代化的经验和手段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物流现代化的样板。在此前提下,烟草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及其各企业,为了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烟草物流的管理改革和技术创新,以期整体提高行业物流服务水平及整体降低行业物流成本。
1.1 烟草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有烟民约3.5亿人,占全世界烟民总数的1/3,是烟民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与消费国,烟草及其制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均占到了全世界总量的1/3,其中烤烟种植面积、烤烟产量、烤烟增长速度、卷烟产销量、卷烟增长速度等均居世界第一位。
烤烟产量(单位:万吨)300250200******008
图1-1 2004年至2008年我国烤烟总产量
卷烟产量(单位:亿支)***2000019000******2008
图1-2 2004年至2008年我国卷烟总产量
卷烟零售总额增长比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0%***72008
图1-3 2004年至2008年我国卷烟零售总额增长率
从图1-1至图1-3可以看出,2004年至2008年间,我国的烤烟总产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卷烟总产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卷烟零售总额增长率虽呈曲线波动趋势,但是基本保持在14%以上,高于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2009年我国计划种植烤烟1658万亩,收购226.95万吨;生产销售卷烟22500亿支(合4500万箱),其中低档卷烟5350亿支(合1070万箱)。
长期以来,烟草行业也一直是我国税收的主要贡献业者,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0%,在经济落后地区的烟草税收甚至被称为“烟财政”。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简称:国家局)统计,2003~2008年烟草行业利税年均增长20.77%,2008年实现利税达4499亿元。由此可以预言:提高我国烟草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烟草物流成本,不但可以对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大实际意义,而且还对全面提高世界烟草物流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
为此,本章节拟通过简要回顾烟草物流管理的历史,归纳烟草物流管理现状及其特点,分析现阶段烟草物流管理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烟草物流管理提供分析依据。1.1.1 烟草物流发展追溯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即对烟草及其制品的生产、收购、调拨、销售、储运,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简称:烟草专卖法)的实施为标志,可将我国烟草物流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至烟草专卖法实施前——从计划集中到市场分散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转入“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烟草制品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此时,政府采取多个主管部门同时管理,以烟草生产为中心、努力保障供给、忽视经济效益,但烟草产供销矛盾依然突出。为此,国家对烟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由全国供销合作系统集中统一经营,使我国烟草生产、收购、保管、运输都从属于各地供销合作社管理。
从1963年开始,我国烟草开始实行产供销合一管理体制。烟草托拉斯的成立,烟叶产量大幅提高,两烟生产经营形势较大改观,烟草运输进一步得到改善。其后,烟草相继从各地供销系统单列出来,成立专门机构,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国各直辖市(自治区、省)、市、县的烟草公司,同时也组建起全国多家卷烟厂。
1982年1月1日,随着中国烟草总公司的成立,对烟草行业内的产供销、内外贸实行统一领导,在全国建立并实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和集中管理体制,并按行政区域组建起烟草商业流通企业。中国烟草总公司的成立,使烟草流通市场的监管调控力度得到增强。1984年,各地相继组建至县级烟草公司,与区级供销社彻底分离,单独建帐,核算运输费用,自设卷烟仓库储备货源,按照“下伸”各批发部的定货单运抵批发部门面仓库,各批发部有经营自主权,设立仓库储存卷烟,面对广大卷烟零售客户和消费者互相展开价格竞争,甚至冲货占领市场,力求自成一体。由于受各种原因影响,此时的烟草经营及其物流均忽视管理,机会主义盛行,各自为政,忽视战略,管理粗放。
由于烟草行业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卷烟产量提升较快,烟草制品整体产大于销,导致库存积压、批发市场多头竞销等流通市场混乱。于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再度变化。国家为了加强宏观调控,整治烟草行业发展盲目、产销失调问题,提出了行业生产经营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方针。
二、烟草专卖法实施后——法制化与一体化管理相结合
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正式确立了烟草专卖制度的法律地位,不但指引了我国烟草物流发展方向,还对我国烟草物流的发展起到重要法律保障作用。
多年来,为了提高我国烟草物流的管理水平,烟草行业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物流管理现代化和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目前,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现代化经验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物流现代化的样板。例如,1994年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建设遍布全国城乡、横竖贯通、组织严密、运作规范的卷烟销售物流网络规划。现阶段,该网络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大中城市及3.5万个乡镇,建成烟草配送中心367个,卷烟批发网点1.6万个,可对412万个零售商实行配送到户,直接受益的卷烟消费者愈3亿。近期,为了应对经济环境变化,本着“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烟草行业价值观,各级主管部门及其各类企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烟草物流的管理改革和技术创新,以期整体提高行业物流管理水平及降低行业物流成本。
1997年,我国烟叶生产严重超收超种,总量失控,出现了烟叶产大于销、库存积压严重的问题,对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年的“两烟”生产经营效果造成极大影响,同时烟草物流(运输)秩序混乱,烟贩活动频繁猖獗,卷烟市场打假打私任务繁重。国家局此时在烟草行业开展“限产压库”活动,效果显著。
随着WTO的加入,我国烟草制品关税减让、配额和许可证管制放松乃至取消,国外卷烟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将不可避免。虽然我国烟草行业加快改革步伐,但由于各地封锁严重,商业环节过多,各区域市场开放度低,流通体制、运行机制建设仍然滞后。为此,国家局因势利导,积极应对即将开放的烟草生产经营市场,决定把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建设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围绕“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的主要任务,行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历经十年努力,一个现代化的全国统一、分级管理的卷烟销售网络已具雏形。“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经济实用、规范有序、以我为主、归我管理、由我调控”正在成为我国烟草销售与物流网络的显著特色。
回顾我国烟草行业及其物流管理发展历史,可以了解到:
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烟草行业产供销及其物流,贯彻执行国家乃至地方的集中管理体制,对保证烟草生产、供应和销售,实行烟草企业人、财、物的行业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偷税漏税等违法乱纪活动十分有效,但是忽视行业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烟草行业经济效益、发展生产,曾在一段时期内,烟草行业采取相对分散的经营管理体制,效果明显,但烟草生产和流通市场呈现混乱现象,最终导致企业恶性竞争、产品库存积压严重等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问题。
1.1.2 烟草物流管理现状
国家局对烟草物流现代化工作一直非常重视。早在2004年5月,国家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现代物流建设领导小组,各地烟草工业、商业公司也不断加强对物流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和投入。特别是烟草行业“一号工程”的实施,为烟草物流跨入现代化奠定雄厚的技术基础,使得我国烟草物流成为全国各行业物流现代化的榜样。现阶段,我国烟草物流管理现状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一、物流设施建设改造投资大
通过烟草行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投入,烟草物流技术设施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烟草物流设施研制企业,如烟草机械制造企业、软硬件技术服务企业、物流技术与管理咨询企业等,与烟草行业长期合作,对与烟草物流相关技术进行长期的攻关,解决了许多烟草物流技术以及流程管理方面的难题,使烟草物流现代化进程走在国民经济全行业的前列。
本项目组现场调查的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致力于烟草生产和物流设备的研制开发,旗下的“昆船烟机经营公司”和“昆明昆船物流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为烟草行业专门研发了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设施设备。在烟草行业工业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成品、辅料自动化物流系统,红河卷烟厂辅料、成品、烟叶配方、备件自动化物流系统,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上海卷烟厂产品、辅料自动化物流系统,张家口卷烟厂烟叶配方自动化物流系统;在烟草行业商业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湖南白沙卷烟仓储配货自动化物流系统,北京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卷烟自动化仓储系统等。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各类烟草物流设备基本处于国际同时期同类先进产品水平,其中自动控制设备性能优于国外引进设备水平,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云南省优秀新产品奖”等荣誉,为提升烟草行业的物流技术水平及实现烟草物流设施设备国产化作出卓越的贡献。
作为“现代物流设施”的起源——托盘在烟草物流中的广泛采用,也是现代烟草物流与传统烟草物流的一个主要区别。项目组的调查得知,杭州卷烟厂在完成“九五”技改后,从生产车间到成品中心库之间,采取了运输托盘化操作。2003年6月起,杭州卷烟厂将托盘化方式向省内卷烟销售的配送环节延伸,率先实现同省烟草工商企业间的卷烟配送托盘化方式。2006年3月,宁波卷烟厂也采用了这种方式。为此,浙江中烟在省内烟草工商企业间,全面实现了卷烟配送的托盘化方式。该方式不但大大提高了卷烟的装卸速度,还减少了卷烟装卸过程中造成的破损,降低了卷烟收发货的差错率,为烟草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行业物流信息化起步早
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信息流控制物流”。我国烟草物流的现代化历程不但证明了这一经典论断,而且属于我国国民经济全行业中起步最早的。
例如1999年,山东局开始建设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网上交易系统;2000年,红塔集团开始实施SAP公司的ERP系统,杭州卷烟厂在工业自动化方面也实施了CIMS系统,实现了烟草工业企业原始数据自动采集;2001年,国家局物资公司和烟机公司建立了非卖品网上交易系统;2002年9月,国家局卷烟网上交易系统试运行,实现省级间的日常卷烟网上交易。为实现配送调度和安全监控的高度信息化,确保到货及时及运输车辆和商品的安全,宁波卷烟厂(2001年)和杭州卷烟厂(2003年)还专门引进先进定位技术,通过应用GPS全球定位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真实、准确、实时地反映全部烟草运输车辆的运行动态。自2004年开始,我国烟草行业围绕四条主线进行信息化建设:即工业(卷烟厂)、商业(专卖局)和农业(烟草的种植、采购)三大信息系统,及各级烟草专卖局的OA系统,投资增长率高达20%。
根据烟草行业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国家局于2003年初,启动了涉及卷烟生产和经营环节的“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亦称:“一号工程”),是烟草行业有史以来第一个贯穿整个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项目由国家局局长亲自主抓,副局长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各单位负责人是领导小组成员,还专门成立了项目实施办公室。实践证明:“一号工程”建设和实施为有效整合烟草行业信息资源,建立行业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行业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烟草行业总体竞争实力起到重大作用。它不仅为全烟草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而且为紧密结合烟草行业内部各工商企业,建立新型烟草供应链,提供了信息支撑,还为与烟草行业加强监管提供了科学手段。
“一号工程”的建设与实施,也为烟草物流信息化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采用提供了基础。经过反复论证和实验,杭州卷烟厂在“一号工程”基础上,成功实施了RFID技术应用于托盘,实现了“一库制”配送运转模式。在大规模多批次的烟草物流配送过程中,确保了烟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快速、高质量的数据交流。同时,通过采用RFID技术,杭州卷烟厂也成功地实施了“源头”追踪解决方案,在烟草供应链中提升物流运作的透明度,有效地遏制甚至杜绝烟草生产与销售的“体外循环”,在烟草专卖管理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为此,杭州卷烟厂的经验受到行业内各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许多企业得到推广与普及。
现阶段,国家科技部已将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纳入“863计划”,即包括烟草物流的行业信息化建设,将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再有,烟草行业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一直努力实现着包括烟草物流管理的系统集成、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目前,正在逐步付诸实施的三大信息系统,被称为烟草行业三大工程:一是正在组织实施的“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也就是“一号工程”,主要用于管理卷烟的产、供、销环节;二是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电子公文的网上报送及内部流转办理;三是建设“电子商务系统”,目的是实现烟草行业的网上交易。并在烟草行业的“三大工程”实施过程中,试行了RFID等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烟草行业应用RFID技术,可基本满足“现代物流”的“一库制”配送运转模式要求,保证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适用于大规模频繁烟草物流配送,为卷烟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达到烟草行业信息化一号工程的要求。同时,通过应用RFID技术,实施“源头”追踪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可有效地遏制甚至杜绝烟草销售的“体外循环”,能在烟草专卖管理上发挥出巨大作用,已得到各类烟草企业的普遍重视。
三、行业物流管理推行标准化
为了规范烟草行业的生产与流通,国家局制定了一系列的烟草物流管理标准和规范,最具代表性的是2008年4月14日颁布的《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基于我国烟草行业物流管理现状,注意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相结合,选择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为我国烟草物流迅速与国际接轨,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烟草行业实施大物流提供基础性技术保证。
根据烟草行业发展,国家局还出台了许多烟草物流管理规范,包括作业管理规范、现场管理规范、质量保障规范、应急管理规范、服务管理规范、财务与成本管理规范、安全管理规范、文档管理规范、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培训规范、绩效考核管理规范等。具有代表性的是:《烟草行业物流单证》(YC/T 262-2008)和《烟草行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规范》(YC/T 261-2008)。
其中,《烟草行业物流单证》统一了烟草行业物流的相关企业发货单样式及相应电子信息标准,有利于提高烟草物流出入库作业效率及工商企业的衔接,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码率,为实现卷烟成品的高效低成本规范流通奠定了技术基础,有利于实现烟草物流与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和业务同步。
随着烟草配送方式由“多库制一站式”向“一库制接力式”的转变,全国各地掀起了兴建烟草物流中心的高潮,北京、深圳、上海、长春、济南、株洲等地纷纷建设烟草物流中心。例如2008年,全国最大的烟草物流中心在成都龙潭工业区奠基设计储存量为5.5万箱,投资2.6亿元,占地4万平方米,拣选采用电子标签辅助人工分拣设备。国家局及时颁布了《烟草行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规范》,不但规定了与卷烟配送中心相关的作业流程,科学指导行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建立作业规范体系,确保配送中心的规范和高效运行;还可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实现作业流程优化,提高烟草物流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行业卷烟物流管理的整体水平。《烟草行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规范》中规定的作业总流程如图1-4所示。
物流配送中心综合业务流程图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工业企业 储配部 送货部 仓储 分拣 送货营销中心零售客户发货信息收货准备卷烟采购信息采购、调运信息收货到货信息收货电话订单信息入库入库销售审核储存仓储根据订单信息生成备货、分拣、收款策略电子结算出库出库N分拣、暂存分拣包装暂存Y出货出货转送直送送货中转交接签收Y收取货款N退货送货销售确认退货处理客户退货
图1-4烟草行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总流程图
四、烟草供应链管理思路形成
本项目组经过现场调查和文献研究得出,我国烟草物流现已逐步形成了由烟叶物流、卷烟生产物流、卷烟销售物流组成的烟草供应链管理系统,如图1-5所示。其中,烟叶物流是指从烟叶种植商(烟农)、烟叶收购站到烟叶采购商(也称烟草供应商,商业企业),然后供给烟叶加工商(烟叶复烤企业),最终送至卷烟生产商(工业企业)的烟草原料物流过程,主要包括农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
卷烟生产物流是指烟草供应商以及辅料供应商将卷烟生产原辅料提供至卷烟生产商(工业企业),由卷烟生产商进行卷烟生产,并向烟草销售商(商业企业)提供卷烟成品的物流过程,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制造业。
卷烟销售物流是指卷烟生产商(工业企业)将卷烟成品发运到烟草销售商(商业企业)指定的配送中心,然后由该配送中心完成卷烟的储存、分拣,直至配送到卷烟零售商的物流过程,主要包括制造业、批发零售业。
在此,项目组对烟草供应链定义如下:
烟草供应链是指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以烟草制品为核心,通过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整合,将烟草原材料/辅料供应商、烟草工业企业、烟草物流专业企业和烟草商业企业等连成整体的复杂网络型组织。烟草供应链物流管理目标是:有效整合烟草供应链中各类物流资源,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规模化烟草物流优势,促进烟草供应链整体及其各企业的协调发展。
目前,烟草行业实施物流现代化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过程中,基本上按照烟草供应链管理的思路,采取相关分析手段和方法,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图1-5 烟草供应链管理系统示意图
1.2 烟草物流管理特点
从烟草及其物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分,可以得知我国烟草物流基本呈现以下管理特点:
一、烟草物流供应链整体特征
我国烟草供应链跨越农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几大行业,整体呈现“复杂供应链特征”的特点。
二、烟草供应链的物流时间特性
从烟草的生产与消费时间分布来看,我国烟草物流呈现出“全年种植—集中采购—长期储存—全年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特点。
三、烟草供应链的物流空间特性
从烟草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烟草物流呈现出“云南集中种植与大量生产—全国分散储存原辅料、卷烟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特点。
四、烟草消费物流的时间特性
从烟草消费者偏好(烟民)的时间分布来看,我国烟草物流呈现出“节假日消费量凸高且单品金额高——平日消费量均衡且单品金额低”的不均衡特点。
五、烟草消费物流的空间特性
从烟草消费者偏好(烟民)的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烟草物流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消费量大且单价高——经济欠发达地区消费量小且单价低”的不均衡特点。
六、烟草生产企业与分销企业的物流特性
从烟草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物流管理占企业经营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烟草物流呈现出“物流活动时间密集型、物流资金密集型、物流技术设施密集型、物流人员密集型”的密集特点。
综上所述,我国烟草物流管理,呈现着“复杂物流系统”的管理特征,因此烟草供应链也属于复杂供应链管理的范畴。在烟草行业实施“大物流”和现代化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据上述烟草物流不均衡和密集型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和系统研究。
1.3 烟草物流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烟草行业虽然受到国家专卖的法律保护,但是烟草物流现代化却身处内外双重压力之中:一方面我国烟草经济已由过去的资源短缺转化为商品过剩,烟草生产和销售的竞争均趋于白热化,要求烟草物流向快速、可视、适时、适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烟草市场的对外开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国内的烟草物流发展不仅面临来自行业外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压力,还面临着来自于大型国际物流企业的竞争。同时,烟草物流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物流规模过小、物流服务水平发展不均衡、物流成本难控制、供应链物流信息不通畅、行业物流标准尚待贯彻执行等几个方面,影响了烟草行业整体物流服务水平和管理提升,亟需解决。
1.3.1 烟草物流资源分散规模过小
根据国家局党校2007年秋季学期进修班的研究成果,当前,我国烟草流通体制基本理顺,确立了总公司、省公司两级管理,地市级公司主体营销的卷烟流通体制。这种流通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多方采购、多头批发”的状况,初步实现了资产清晰、流通快捷、运行顺畅的卷烟流通格局。同时,我国以地市级烟草公司为营销主体的现代营销网络基本形成,行业内部营销渠道基本贯通,销售和物流节点已经由零售客户逐步向消费者环节渗透、向真正把握市场靠拢、向工商协同培育品牌发展。为此,烟草商业企业营销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各地烟草物流体系建设快速发展。
但是传统的条块分割烟草物流管理体制,致使我国烟草物流至今还处于被割裂状态,分属于各类不同企业。1994年8月国家局提出建设“遍布全国城乡、横竖贯通、组织严密、运作规范”的卷烟销售物流网络规划。2003年,全国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形成了全面访销、集中配送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逐步向“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其中建立访销中心2794个、配送中心2452个、客户服务中心1143个,入网销售的卷烟零售客户达到475万户,其中实行电话订货的达到158万户。目前,该网络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大中城市及3.5万个乡镇,烟草配送中心合并建成367个,卷烟批发网点1.6万个,可对412万个零售商实行配送到户,直接受益的卷烟消费者愈3亿。
如果按照2009年全国卷烟生产销售计划安排 22500 亿支(换算为2.25亿件,每件约重20公斤)计算,2009年全国卷烟产品物流量为450万吨。按照全国烟草配送中心367个计算,每个物流中心的年物流量约为1.2万吨,每日物流量仅有33.6万吨/日、吞吐量为67.2万吨/日。
如果按照每件卷烟约重20公斤计算,那么,一个运送2000件卷烟的干线车辆的承载量为:
20公斤/件×2000件/车 =40,000公斤/车=40吨/车
即2009年全国平均每个烟草物流中心的日均作业量不到2辆干线运输车的装载量。
由于烟草物流中心过于分散、物流规模过小,势必带来高新物流技术无法投入建设和使用,高级、复合型物流管理人员缺乏,从根本上无法降低物流成本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由于烟草物流中心过于分散,全国烟草行业的物流发展必然存在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行业内各类企业对烟草物流建设的认识不统一,工商各自建物流,缺乏整体规划和必要沟通。例如烟草商业企业认为,物流是控制市场的主要手段,物流建设应以我为主,所有物流业务要自主完成;工业企业则认为,应从生产原料的采购、生产、存储、配送需要出发建设物流系统。谁也没有从提高中国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高度来认识现代烟草物流建设工作,致使烟草物流资源分散和浪费。
现阶段,我国烟草行业的垂直管理与专卖专营体制将有助于塑造“跨行政区域的烟草配送模式”。借鉴在全国实行卷烟批发价区域统一,通过在更大范围内的运输配送资源优化整合,在全国形成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和华南五个区域,并最终形成北方、南方和西部3大卷烟统一价格区域的成功经验,可以尝试组建跨省市的“全国性烟草物流配送中心”,规范经营行为,稳定卷烟市场,实现“两烟”生产经营过程的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流程化,籍以推动我国卷烟物流的长远发展,在加快培育烟草的“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的同时,打造大型烟草物流企业,提高烟草行业物流的整体竞争实力。
1.3.2 烟草物流成本不清居高不下
根据现场调查得知,我国烟草行业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尚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迄今为止,烟草行业的物流成本占烟草行业的总成本中比率尚缺乏权威性的解释,就说明了烟草物流的成本控制问题。此外,对某烟草配送中心的现场调查发现,该中心仅配送卷烟用的塑料薄膜包装一项,成本就高达0.46元/次。再如文献称,贵州省毕节市烟草公司赫章物流配送分库,年配送卷烟1.6万箱,共11台配送车辆,单车年费用3.8万元,单车日均配送量仅4箱,车辆空载率极高,资源配置不合理,可挖掘物流成本空间巨大。为此,在创新烟草物流管理、提高烟草物流服务效率和效益的过程中,确实值得认真思考烟草物流成本的控制问题。
本项目组认为,烟草物流过于分散、单个企业烟草物流规模过小,是造成烟草物流服务成本过高的根本性因素。此外,造成烟草物流成本过高的要素,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根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的《2007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信息发布报告》得知,500强企业中钢铁行业利润最大,达1757亿元;烟草制造业利润率最高,达17.3%;饮料制造业为15.03%。
我国烟草经销的行业垄断和极高的利润率,使其不必像钢铁业和饮料制造业等其他行业一样,面对来自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长期生长在安逸的经营环境中,也导致我国大部分烟草企业缺乏物流成本控制意识。再加之传统的行政管理和计划经济式的绩效考核,难以有效调动烟草物流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以致烟草行业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尚存在偏重物流管理形式、过分强调高新技术设施应用等问题。
二、缺少行之有效的降低烟草物流成本的方法
良好的烟草物流服务,是树立烟草工业和商业企业形象的关键。但是,在提供优质的烟草物流服务同时,也还要相应地控制融在服务过程中的物流成本。例如采取“快速分拣、配送卷烟到户”的烟草销售物流服务方式,确实体现了烟草物流服务意识,物流管理措施也比较到位。可是,在广大的农村与小城镇,卷烟零售商比较分散,道路交通状况比较差,卷烟配送量比较少,高昂的烟草物流费用不但增加零售商的经营成本,而且制约了烟草销售企业进一步有效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为此,需要烟草企业树立强烈的物流成本控制意识,采取有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和手段。例如,打破行政区划,建立经济区划的烟草物流配送中心,有效整合烟草物流资源,用扩大烟草物流服务规模来降低物流服务成本。再如,通过认真研究烟草企业经营中的物流成本比例和趋势,运用ABC分析方法,科学寻求降低烟草物流成本的控制重点,制定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措施。
三、缺少烟草物流全过程的成本监督机制
一般来说,企业物流的运营成本过高,会导致该企业的利润下降。如果我国烟草行业的物流服务成本过高,不但导致烟草行业中各类企业的利润受损,还最终导致国家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我国烟草行业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消费者利益至上”为原则,但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只想到坚持完善的烟草物流服务、降低烟草物流成本,主要维护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却没有清楚地意识到降低烟草物流成本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需要。
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烟草物流全过程成本监督机制,烟草企业对于物流成本核算以及审计监督物流全过程的力度还不够,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的现象出现并无人追究。此外,一部分烟草企业由于物流监管责任不明确,即使产生浪费也不必负责任,导致物流成本管理相对混乱。
1.2.3 烟草物流整体服务水平不均衡
通过本项目组的现场调查,虽然我国烟草物流现代化水平位于全国各行业的前列,但是烟草物流服务水平尚存在行业整体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烟草物流服务水平地域不均衡
我国烟草物流现代化进程表现为云南、江浙等地区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渐次发展趋势。我国烟草物流发展的地域不均衡特点与我国烟草生产与销售规模、发展水平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
由于云南、湖南、江浙等地的烟草物流需求旺盛,烟草物流技术设施改造投入较大,烟草物流服务水平相对较高,烟草物流成本也相对较低;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烟草物流技术设施与服务水平则相对落后,物流成本也相对较高。即使在同一地区,中心城市又与小型地级市的烟草物流技术设施、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有所差别。一般来说,中心城市是烟草物流需求的重要聚集区和大型配送节点,小城市则相对落后。
再有,我国烟草物流发展和设施布局存在地区分割、行业内部部门分割问题。尽管国家局不断加大推动跨区域发展烟草物流的力度,但还没有形成合力。一些烟草物流需求相对较低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盲目兴建大型高新烟草物流技术设施,造成烟草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烟草物流服务水平“点线”不均衡
我国烟草物流服务水平较高的主体多集中于大型烟草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烟草物流技术设施更新改造需求旺盛的环节集中于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商业企业的分拣、包装等。而烟草农业物流、某些地区的卷烟干线运输和商业配送的技术设施和服务水平则相对落后,甚至出现违反烟草物流操作规程等问题,行业物流整体发展呈现点(如企业)线(运输)不均衡状态。
调查表明,近年我国烟草物流现代化改造多集中于烟草生产阶段、商业配送中心蓬勃开展,但烟叶生产、卷烟运输等阶段的物流技术设施改造比重小且相对滞后,使得烟草行业许多技术更新获得的物流资源优势和物流技术优势,难以转化为行业整体的物流服务优势与物流成本优势。即使是在同一烟草制造企业,由于某些物流组织管理或业务流程不合理,致使信息技术等不能有效地被引入烟草生产和经营中,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也受到抑制。
现阶段,特别是烟草产品运销数量、品种的不均衡,造成行业各环节的烟草物流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烟草物流市场不够规范有序成熟,烟草物流发展的“数量扩张型高速增长”特征明显,烟草物流企业“多、小、散”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一些烟草企业缺乏规范的物流运作管理、明晰的物流发展战略、合理的物流资源组合、必要的物流市场竞争能力。
1.3.4 烟草物流信息系统间存在孤岛
长期以来,烟草行业一直致力于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均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使我国烟草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较之从前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改善与提高,不但成为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的技术基础,而且对提高行业整体物流水平起到巨大支撑作用。
但是2003年以来,国家局提出的“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总体思路,在信息资源上进行的重新整合部署,即“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至今尚未全面实现。烟草行业中,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间还存在“孤岛现象”,影响了烟草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本项目组在调查中发现,国家局组织开发和推广的“一号工程”,虽是从烟草行业物流管理中消除“信息孤岛现象”的重要的、基础的、带有战略性的成果,但是许多企业对此认识不足,没有进行充分的“二次开发”,并应用于本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中。
1.3.5 烟草物流标准有待强力推行
尽管烟草行业已经建立了许多物流设施设备标准、物流管理标准以及物流标准体系,但由于各类烟草企业的技术设施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一,这些标准在行业中的应用推广存在着不小阻力,特别是有利于物流标准推行的政策法规环境尚未形成。
项目组在调查中发现,卷烟干线运输和区域配送中,有关厢式货车的规格尺寸、托盘的尺寸和材质等,与卷烟运输相关的设施设备,虽有行业统一标准,但是各企业并没有贯彻执行。同时,各烟草工业企业的仓库货架和托盘尺寸不统一,无法与干线运输或区域配送车辆配套使用,势必影响烟草行业物流管理全过程的效率与效益。
此外,烟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已经建立了本企业用的物流信息系统,但由于各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如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结果形成了一个个烟草物流信息管理的“孤岛”,不但无法实现各企业或全行业间的物流信息交换和共享,而且影响行业内部的烟草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衔接,还影响了各类烟草企业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为此,我国烟草行业有必要应用先进物流管理思想和技术进一步加快物流现代化进程,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烟草物流管理问题的途径,寻求降低烟草企业物流成本乃至烟草企业总成本的主要途径。具体方面,应立足于烟草行业整体角度,全面考察烟草产业链实施RFID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测算烟草产业链应用RFID技术对烟草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影响,为烟草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现代物流管理的政策提供决策支撑,力求保持烟草行业引领国内其他行业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现代化方面的先锋地位,促使烟草行业力争进入世界烟草物流的先进行列。
多年来,为了提高我国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水平,烟草行业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物流管理现代化和物流技术设施更新改造。目前,烟草行业物流现代化的经验和手段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物流现代化的样板。在此前提下,烟草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及其各企业,为了应对经济环境变化,本着“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烟草物流的管理改革和技术创新,以期整体提高行业物流服务水平及整体降低行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