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F扶低工作先进事迹
扶低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一定会去做。”这是我成为共产党员后最常说的一句话,而我也做到了决不食言。
我是来自前哨农场街道办城管大队的队长,作为一名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名党员,我深刻体会了农场“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场职工群众共同富裕为目标,动员全场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帮困扶低,采取多种帮扶形式,进一步完善帮困救助长效机制,推动农场困难和低收入职工早日脱困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号召,我总是密切配合农场工会等有关部门,积极与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帮扶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2011年,我发现水稻种植户吕红丽一家非常贫困,便主动要求与她家结成帮扶对子。吕红丽一家两口人原本都没有稳定工作,靠打工为生,生活拮据,家庭均收入不足4000元,无奈之下,吕红丽一家在三年前不得不东拼西凑借了一万元,包了一些地,开始进行水稻种植的尝试,由于资金极度紧张困难,无钱购置生产资料等,难于扩大种植规模,因此一直处于低效益的状态,致使张利一家整天愁眉不展、孤立无援、彷徨无助。
我在了解了他家的基本情况以后,用亲切的话语和细致的分析,让他们一家深切感受到农场党委没有忘记他们,派来了领导干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重新树立起了致富的信心。通过推心置腹的交流,对种植业前景的探讨,综合分析市场需求,我与吕红丽达成共识:种水稻是一个有长期发展潜力的项目,应该在此基础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科学种植。针对吕红丽无资金周转及种植技术相对欠缺等难题,我在与他们沟通时都一一记好,再一一帮助解决。首先,我主动掏腰包,为他们一家提供8000
元初期生产资料购买的贷款;其次,我积极联系水稻种植的技术性人员为他解决疑难;最后,我还总是鼓励吕红丽一家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早日步入致富行列。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2011年底,吕红丽一家终于达到人均收入4200元,基本摆脱贫困。在他们一家的连声道谢中,我深深体会了助人为乐的快乐。
2012年,我会继续配合农场,积极参与帮困扶低,为推动农场困难和低收入职工早日脱困致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取农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对未来的帮扶之路,我充满信心。
前哨农场街道办城管大队 李树文 2012年3月1日
第二篇:三支一扶先进事迹
“三支一扶”志愿者个人主要事迹
—XX县XX乡(镇)人民政府“三支一扶”大学生XXX
我叫XXX,男,XX族,中共党员,XX年XX月XX日生于XXXXX,XX年12月9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XX年XX月XX日加入中国共产党,XX年XX月XX日毕业于XXX大学XX专业。在大学学习期间,曾先后担任过系团总支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副书记,系学生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副组长职务,荣获学院 “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及“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考自己的专业工作,而是选择去做一名基层志愿者,因为那里有我的梦想,而且扎根基层可以更好的磨练自己,从而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2011年7月经过学校及省项目办的层层选拔,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于2011年 8月3日我正式来到了自己要为之奉献青春与梦想的地方---XX县XX镇人民政府。
到单位报到后,应XX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我被安排到党政办工作,在此期间,我努力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虚心向那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下,我很快的进入了角色。在此基础上,我还经常深入农村,了解群众,努力用“干一行爱一行,把工作做好、做细、做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到基层工作的
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在领导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积极实践及刻苦努力,我所负责的基本工作都在正常有序的开展。在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及同事和群众好评的同时,也获得了XX镇2011工作考评中的“2011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基层工作中的主要事迹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具体的标准。学习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和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而且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始终认为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是重要的前提。在学习业务理论知识的同时,我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积极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多方面的实用知识。因为我深知,只有认真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2012年国发2号文件精神,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提高经济意识、科技意识、文化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1、党政办的工作多而繁杂,既要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也要接待办事的群众,经常需要放弃休息和节假时间,加班加点才能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必须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
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群众来镇里办事要以笑脸相迎,热心办理。对来电咨询的群众,要耐心地询问解答,对自己不能立刻回复的事情,须做好详细记录,及时承报给上级领导,以便为群众分忧解难。因为深知办公室是镇机关的窗口,所以无论是接电话还是迎来送往,无论群众态度是好是坏,我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努力做到不因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到整个机关的形象。严守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值班期间更加倍细心,随时保证通讯畅通,及时高效快捷地完成上情下达的工作。接打电话,力求简洁明了,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上级来电要记准通知单位、通知人员、通知事项及接到通知时间等相关内容;对党委政府要求下级单位参加会议的电话通知,事先要做好准备,注明会议类别、参会单位、参会人员、时间、地点及相关要求等内容,避免通知错误或遗漏内容,造成不良影响。从会议横幅的制作和悬挂、上级领导来访检查的接待到各种文件、汇报材料的撰写和上报,再到各项紧急通知的传达,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做到随叫随到,不延误时机,不拖泥带水。工作中,穿衣得体,举止大方。总之,在办公室工作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处用心,在点点滴滴中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细小而繁杂,且工作无定时。这就要求我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意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积极工作,为领导分忧解难。并且工作中要充分发扬团队精
神,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通力协作,互相支持,不分事情大小,不计工作得失,超前准备,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其中,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对我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得以迅速地成长起来。
2、积极参与,热心奉献
自2011年8月3日到达服务岗位以来,我组织和参加过许多公益性活动,具体如下:
2011年下半年,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我镇大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气温大幅升高,全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个别村组旱情特别严重,而且近期仍将无明显强降水天气,灾情还在加剧,不少村组人畜饮水、群众生产、企业经营等面临巨大困难,形势非常严峻。人民生产、生活收到了严重的影响。我积极参加镇团委组织的抗旱救灾突击队,多次陪同镇领导深入田间、农户及贫困党员、困难农民工家中实地考察调研,开展慰问活动,如:2011年9月15日陪同镇党委副书记到我镇的四垭村、木瓜村第地查看旱情,同时为困难群众送去相应的慰问品。
2011年9月26日,我积极响应团县委的号召,组织进行了专门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帮扶活动。认真统计了我镇农民工子女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镇拥有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近300名,根据团省委、省项目办、团县委及县项目办关于志愿者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的相关要求,我到木瓜中学成功结对帮扶了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为他们送去书籍等学习用具,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学
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方面的帮助。
3、协助分管领导,做好基层党建、群团工作
基层党建、群团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党委政府的整体形象和工作质量,而要开展好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抓好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团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团组织的政治方向,加强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带领团组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一是要精心组织,加强学习,努力用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指导团员青年强大精神的支柱;二是要全面开展宗旨、政策和法制教育,帮助团员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三是要注重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把团员青年的热情、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文化系统创先争优的重心上来。我在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的同时,必须协助分管领导、组织干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在工作之中不断的向他们学习经验,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工作能力。
回首过去,经过这七个多月的磨砺仿佛让我又上了一次大学,每一天都受益匪浅。确切的说是比上大学学到的东西还更有用,因为在学校的时候,我学到的仅仅只是局限于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理论性知识,不仅知识面狭窄,而且缺乏实践经验。而在社会这个大学中,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及能力的提升,还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改变了青年学生普遍存在的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
观念,实现了思想上质的飞跃。感谢这七个多月的实践,让我懂得做人不要自负更不要自卑,让我明白了做事不仅需要干劲更需要耐心;感谢这七个多月的历练,让我的身心更加健康,高兴时不得意忘形,失落时不悲观失望。感谢这七个多月的积累,让我在未来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定……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继续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基层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志愿者”这个光荣称号的真谛,在服务群众的浪潮中奋勇前进,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青春!
第三篇:低碳达人先进事迹
忠诚的环保卫士
杨金花是灵新煤矿物业公司的一名机电技术人员。自从事锅炉管理工作以来,该同志热爱本职岗位,全身心投入节能减排这项工作中。坚持依靠科技管理,推广技术创新,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效果。在该同志的不断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一、抓住耗能关键点,细化定额管理与考核
在节能减排管理上坚持“找重点、挖潜力、细化定额管理”的方针,抓住耗能关键点,不断细化定额管理和考核。制订了公司的《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将水、电、煤等能源的消耗指标下达给各班组,并与奖金考核制度相挂钩,通过抓住能耗关键点,细化定额管理与考核,不仅大大调动了职工的节能积极性,而且使各主要能源的消耗逐月下降,为工序能耗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举行丰富多彩的节能减排活动
该同志在工作中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学习及业余等时间,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宣传上级各部门有关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加大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并开展以“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为主题教育,推广普及节能环保知识与技能、倡导节能环保文化。号召全员行动,将节能减排理念更深入人心,激发人人都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倡导者、实践者、志愿者,发挥一个个小家的力量,动员每一位员工及居民都做好“家庭节能八件事”,为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加强了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
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该同志充分利用周二、周五及班前会时间对司炉工、水质化验工、电焊工、电工、钳工、出渣工等6个工种进行了培训学习,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减少了易损件的投入,节约了资金的开销。
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工作突出
首先将矿区公用设施250W的白质灯泡更换为100W的节能灯,推广使用节能灯后,年节约用电资金约55000元,从而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其次建议更新了工业区锅炉房除尘设备2台,原除尘器型号为XD型多管除尘器,除尘效率低,且无脱硫功能,由于使用年限较久,除尘设备部分管路破损,耐火材料脱落,漏风及破损严重;除尘效果较差。为了使其更好地发挥除尘、排烟作用,达到环保效果,有效控制烟尘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原除尘器更换为SXC-20型水幕式脱硫除尘器,改造后的除尘设备处理烟气量为5600—120000m3/h,除尘效率可达96%—98%,林格曼黑度<1级,经监测其脱硫率为65%以上,并大大减轻了出渣人员的工作量。
三是针对锅炉结焦严重,经过现场实地观察,了解掌握燃烧工况,投入了除焦剂,解决了锅炉严重结焦问题,为了排除再次结焦的弊端,该同志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跟踪服务,不顾炎热,不怕严寒,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出现在锅炉旁检查和在操作台上指挥调试。
四是在工业区锅炉房我们建立了三级沉淀池,修复投入一个旧水箱和水泵,实现了污水再利用,每年节水7500立方左右,同时该同志还重视节煤工作,在煤的运输过程及日常管理工作中,严格管理,狠抓煤的燃尽工作;在操作上,要求司炉人员根据外网负荷情况,及时调整炉排转速、煤层厚度及鼓、引风机风量,使煤的燃尽率大幅度提高,由以前的70%提高到96%,和去年相比节煤1680吨。在锅炉夏检工作中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将废旧阀门、炉排销子等通过购买配件、修复、平直等手段后再次利用,及时更换、清理是内外采暖及供水管网,减少了水资源的流失,提高了供热效率。
除上述之外还参与了矿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工程,节约了绿化用清水,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节约水63000方,节约资金138600元。参与了皮带吸铁装置的制作和应用,将原煤中含有铁金属类的杂物吸取并收集,杜绝铁金属类杂物进入磨煤系统和炉排内,从而降低磨煤系统和炉排的损坏,提高锅炉安全、经济利用率。
第四篇:三支一扶个人先进事迹
康县平洛小学 刘彩虹
我叫刘彩虹,来自甘肃省康县,毕业于甘肃联合大学,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于2012年7月参加“三支一扶”招募计划,成为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中的一份子,服务于康县平洛小学,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师。
来到平洛小学,做了一名光荣的支教老师,在两年支教生活里,使我品尝到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一名教师所肩负的神圣责任。在这里,我将所学的知识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把自己的所学所识全部传授给我的学生,在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所交代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了从一个大学生到志愿者的角色转变。
在这两年中我所带的班级获得“优秀模范班”称号,并且个人在2013年学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被授予“优秀教师”的称号,在2014年参加县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在2015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并且在两年里参加的五次国家级和省级的培训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被两次评为“优秀学员”,同时由于工作扎实认真,任务完成出色,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回想起这两年的支教生活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情上的收获,还有能力的提升、视野的开拓,更为今后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方向,为胜任教师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社会认识也更加全面理性和客观。在此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在这两年支教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一、勤奋钻研,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水平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两年来,我以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尽快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我虚心诚恳的向老教师学习请教,认真研究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坚持每天都深入班级中听课,让自己成为最勤奋的教师。为了上好课,我除了整理自己教学中摸索出的点点滴滴,还主动向学校教师“取经”,与教师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交流各自的心得,时不时的更不择时不择地的“即时研讨”教学上的困惑。二,团结同事,关爱学生,树立榜样
工作两年来,我始终严于律己,自强不息,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关爱他人,团结同事,同事间相处的非常融洽,寄宿在学校,一旦想家的时候就到办公室里面去看书,备课,批改作业,写教案让自己没时间去顾虑别的事情,两年来没有因事因病等情况缺席过,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榜样。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就应该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事业心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做到干
一行,爱一行,在实践中铸就人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报效社会的历练中不断成长。
两年的支教历程,使我成长进步,思想情感得以升华。在这里通过工作和生活,和这里的师生已建立了深厚感情,并深深得热爱上了农村教育事业。我感到农村的教育需要我们,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之路更长,任务更重,我决心在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进取,勇于创新,为农村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奉献我的青春和智慧。
第五篇:三支一扶个人先进事迹
勐统中学“三支一扶”个人先进典型事迹
——记 ‚三支一扶‛大学生余艳梅
余艳梅,一位来自腾冲滇滩的年仅二十一岁的姑娘,她毕业于保山学院地理专业,她原本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父母的身边,可是在 “三支一扶”的号召下,她毅然决定参加2009年8月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招募考试。被录用后她原本可以被分到条件稍好一点的地方支教,但由于勐统中学地理教师极为紧缺,她按照组织的安排来到了离县城有60多公里的勐统中学,开始了她为期两年的志愿者生涯。虽然这里位置偏僻、条件艰苦,但是她把美好的憧憬和满腔的热忱全部奉献给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农家孩子。余老师是一位活泼开朗、积极进取、踏实肯干、青春朝气且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老师。她虽然是学校里唯一一个地理专业毕业的老师,但是她从不骄傲。到校后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教学能力,克服经验不足,她除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认真和学生交流谈心、外,还经常去听其他教师的课,也常请老教师和领导听她的课。每次听完课她都会主动与其他老师交流看法。教研活动时总能积极发言,学校的图书室借书记录上她的名字最多。现在她上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大胆发言,充分讨论,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的地理成绩从全县25名提到11名。-1-
成绩虽令人羡慕,但她的付出也令人心疼。学校没有教师伙食堂,虽然上级部门给她发了一套电磁炉,但学校输电线路较远电压较低,做饭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大难题。很多时候她都是和学生一起到学生伙食团打饭吃,有时去晚了就用泡面充饥。有的教师请她到家里吃饭,她总是笑着婉言拒绝。
余老师从家到学校需要转好多次车,一般情况也就两个假期能回家看望我的父母。但是,从接到“三支一扶”志愿者上岗通知的那天起。她就告诉自己:到哪里就爱那里。我要把我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的还给需要我的孩子们。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最难熬的还是节假日,为了排遣对远方的父母亲人的想念,她经常一个人躲在宿舍里,拼命地看书、备课、批改作业。但是她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用她的话说就是:“我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年轻人吃点苦是好事。”她没有豪言壮语,却有很多现代人没有的坚强和乐观。
余老师在她的QQ日志中写道:‚我到昌宁参加‘三支一扶’工作才一年多,但我已经喜欢并慢慢地融入到这片热土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的奉献给这里的人民,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作出表率。‛这就是‚三支一扶‛大学生余艳梅,为了勐统的教育事业,她服从安排、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扎实苦干。在平凡的工作中两年如一日,她把这平凡的工作抓实抓好,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我们以能有这样的好青年来这里进行“三支一扶”工作而骄傲。
昌宁县勐统中学
二○一一年三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