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通市基本情况
南通市基本情况
一、南通市概况
江苏省南通市,地处我国黄海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南与苏州、上海两市隔江相望,西与泰州市接壤,北与盐城市接壤,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南通除狼山低丘群外,都为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为四米左右。
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被誉为“北上海”;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以后,将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与上海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优势。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
南通有“体育之乡”、“长寿之乡”、“建筑之乡”等美誉。二、人口数量统计与机构
南通是一个人口大市。根据《南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市常住人口为728.28万人。其中家庭户人口为684972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5人。
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43066人,占47.28%;女性人口为3839769人,占52.72%。总人口性别比89.6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774003人,占10.63%;15-64岁人口为5306345人,占72.8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02487人,占16.51%。
三、人均收入情况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25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市区(不含通州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41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市区(不含通州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492元,比上年增长10.6%。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14元,比上年增长14.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240元,比上年增长12.3%。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5平方米。
全年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103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国有单位57035元,增长9.5%;集体单位36607元,增长17.3%;其它单位30451元,增长13.5%。
四、经济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总概
2010年南通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4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财政总收入713.4亿元,增长46.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0.8亿元,增长4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8.4亿元,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8.3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25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14元,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2.75%。
2、产业结构分析 初步核算,第一产业增加值262.4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908.56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89亿元,增长13.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500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7017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8.2:56.0:35.8调整为7.7:55.8:36.5。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9%,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3、企业发展情况
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3.43万家,年末累计达15.31万家;新登记私人企业注册资本780.75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3898.40亿元。全年新登记个体户8.37万户,年末累计达39.21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40.31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42.29亿元。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70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达75.6%;全年民营工业产值43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7.7%。
南通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自1984年以来,南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国家权威机构评估认定,南通进入了中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的城市行列。
五、交通设施 1公路
高速公路主要有:沈海高速(G15)、沪陕高速(G40)、启扬高速(S28)、通锡高速(S19)、通洋高速(在建),南通市区设有6个互通上下道口。
一座世界级的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和正在建设的崇启长江大桥将为南通与上海和江南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更得于南通的经济腾飞,而通过境内的204和328国道,使得南通的公路网日益成型,趋于成熟。
2、航空
南通兴东机场位于南通城区东北18公里的通州区兴东镇,占地面积1700多亩,于1992年底竣工,次年投入使用。
南通兴东机场候机楼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可满足年24万人次、高峰小时250人次的客流量。候机楼采用前列式、一层式流程的现代建筑手法,同时吸收了南通乡村青瓦坡屋面的特点,颇有地方风格。
南通兴东机场按照国家二级机场标准设计,飞行区净空条件良好,设有先进的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进近仪表着落系统、助航灯光系统、自动气象站。另外,还配有齐全的有线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供水供暖供冷系统和飞机供油系统,可供MD-82及波音737、A320等大部分D类机型飞机起降。
3、铁路
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境内主要的客站有:南通站,如皋站和海安县站。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海安县站为江苏省除徐州外的最大的二级编组站。另外沪通铁路大桥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之后南通站将成为华东地区的枢纽站。南通东站已开通货运。
4、水路
南通港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也是长江水系江河运输直达中转的枢纽。南通与上海每天有两班快艇往返。上海--汉口、上海--重庆的江轮均停靠南通。从市区、长途汽车站到南通港可乘4路车直达。
5、汽渡
沿江有海太汽渡、通常汽渡、通沙汽渡、皋张汽渡与长江南岸相来往,交通十分便捷。
“十一五”期间,交通将坚持以“枢纽南通”为定位,完成基础建设投资210亿元,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紧密的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全面融入长三角。全面形成“内联外射、快速沟通”的路网结构,实现市域30分钟上高速,区域内一小时交通圈,进入上海一小时交通圈,长三角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县城到乡镇30分钟,乡镇间40分钟,行政村节点15分钟上县道。同时,加快过江通道建设,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崇启大桥、全方位构建南通与上海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扬启高速公路,形成全市“一横一纵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与苏南有效衔接。
六、城市规划
南通市在城市规划中采取竞争机制,全面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引来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外知名设计公司的洋专家纷纷前来把脉传经。
南通市新区与苏通大桥的建设,是最近几年内该市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该市对新区核心区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头区进行概念规划,并首次向国际征集概念规划方案。美国UVA建筑事务所、日本的INA、法国PA建筑事务所、中国香港的伟信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纷纷投标。
2006年,南通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7年,南通被国家评为“全国卫生城市”,与此同时,南通还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称号;2008年,南通被国家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南通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海安县基本情况
一、海安县概况
海安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青墩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吴侯会卫侯于郧(今立发桥),建发繇亭以示纪念。汉代开上官运盐河过县境。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始设县,此后,县治几度兴废。唐代淮南节度使李承实沿海筑捍海堰,北宋范仲淹倡导修筑海堤数百里,过境40多里。南宋文天祥为兴兵抗元,路过海安,留下“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门关”的名句。明朝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副将邱升率兵民抗倭,斩敌千余人,保证了百姓的安宁。
海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一度为苏北抗战的指挥中心。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海安留下光辉足迹。解放战争初期,闻名中外的苏中“七战七捷”,即以海安为战略中心展开,其中两战报捷于境内。陈毅诗云:“海陵胜地多人杰”。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海安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闻名全国的“苏中刘胡兰”高凤英、淮海战役中的一等功臣储友富,上海战役中的特等功臣胡正法等均为海安人。近现代史上,曾任江苏民政长、江苏省长兼督军的韩国钧,被誉为中国研究“组合数字”鼻祖的杨冰,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领导编纂《新华字典》(第一版)的魏建功等著名人物,都出生于海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海安人民弘扬尚武保国精神,造就了闻名全国的民兵劲旅——角斜“红旗民兵团”。
海安县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名播遐迩,处于全省全国前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安人走出一条“种养加出”、综合经营的新路子,被国内众多媒体誉为“海安之路”。海安是全国著名的“茧丝绸之乡”,拥有中国最大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茧产量连续24年居江苏省之冠,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县级之首,“鑫缘”牌真丝绸成为南通市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海安家禽饲养业兴旺发达,是中国“禽蛋之乡”,2004年成功克服外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负面影响,家禽饲养量有所增加,禽蛋总产突破22万吨,比上年增加11482吨。该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省少有、全市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弱筋小麦产业化开发获农业部成果展示奖。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73家“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我县喜获“中国湖桑之乡”称号,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中洋河豚无公害养殖被列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禽蛋无公害标准综合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区。全县农产品超市销售额比上年增长88%。
海安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上海辐射地带。海安县上世纪80年代即被列为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和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县。机械行业生产规模、加工能力在江苏省县级建制中名列前茅;纺织、丝绸形成织造、印染、成衣一条龙生产线,勾针衣闻名世界,曾被外商誉为“东方珍品”;素质优良,装备先进的建筑队伍遍及全国,走向世界,被誉为“建筑之乡”。全县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中国名牌。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64.6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6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双“百强县”行列,再度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海安花鼓、龙舞闻名全国,多次进京演出,并走出国门。2008年海安花鼓入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海安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大公(北凌)农民体育名播四方,海安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先进县、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广播电视先进县、双拥模范先进县、计划生育先进县、科技百强县、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海安县区位图
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连续七年出现负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2009年出生人口5111人,死亡人口6972人,人口出生率为5.46‰,人口死亡率为7.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8‰。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93.68万人,比上年减少1267人。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收入明显增加,全县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406元,比上年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1 元,同比增长1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10元,比上年增长10.7%。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7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072.4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2%、6.01%。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施、衣着、食品消费依次增长11.96%、13.72%、3.55%。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文教娱乐、食品消费依次增长6.58%、12.42%、5.49%。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1.7万人、15.2万人、8.1万人,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1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4万人,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已达98%。
四、经济状况
201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超三百亿元大关,达到30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70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00亿元,增长16.3%;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05亿元,增长1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32104元(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4.0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8.5%,全面小康有望通过省级验收。
五、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334.3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670.14亿元,同比增长14.4%。亿元企业规模壮大。全县现有亿元企业145家,实现销售收入494.88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利税56.58亿元,同比增长35.1%。20家龙头骨干企业累计完成现价产值255亿元,平均单体规模达12.75亿元。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建设管理全面领先。204国道海安段改建工程全长33.65公里,投资约8.9亿元,完成路面二灰土底基层施工和大桥、特大桥主体工程建设;江海高速公路、328国道改线,均完成拆迁安置等工作。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加快,2条县镇公路29.6公里、2条镇镇公路31.46公里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投资总额4000万元。完成县镇公路桥梁主体5座、镇镇公路桥梁8座、镇村道路桥梁50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全省领先,并在全省推广,央视七套《聚焦三农》栏目组、《中国农民报》、《中国交通报》、《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省内外40多批次的同行来海安参观考察。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共完成货物运输量1610万吨,货物周转量128002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90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 79866万人公里;完成港口吞吐量612万吨。农村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
邮电通信能力稳步增强。年末全县电话用户34.5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53万户(不含小灵通用户),农村电话用户21.02万户,年末全县国际互联网用户7.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28万户(不含小灵通用户)。
七、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再创佳绩。完成了县城215平方公里航拍现状图,西南新城控制性详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等已经县规划委员会讨论。完成了县职教中心、广电中心等公共设施的选址、规划。实施县城重点工程44项,长江路改造工程、永安南路跨栟茶河桥及两端连接道路建设工程于12月底全面完成绿化、交通信号灯工程并全县贯通。安港路、高庄路、万星路等工程已基本结束,紫石路、龙江河等工程正在实施中。建城区道路面积达314万平方米,人均13.73平方米,超过了全面小康的标准,长江引水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新增城镇绿地面积53公顷。全年处理污水494万吨,加强对翻身河、洋港河、焦港河的及时维护,既净化了水质,也确保了汛期安全。
海安县项目一览
一、长宏水岸名称
1、项目介绍
长宏水岸名城位于人民西路西段新通扬运河旁,楼盘距离海安繁华的人民路核心商圈仅5分钟车程,海安职校、明道小学、实验中学等、城西农贸市场、农工商超市、县人民医院、中国银行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
长宏水岸名城为一个占地面积约176亩、总的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高品质住宅社区,可容纳1613户住户,共由47栋楼房组成,其中八栋为小高层电梯住宅,新古典主义的楼体建筑风格,与周边生态环境完美结合,使得楼盘彰显典雅、浪漫的气质,在景观处理上,结合组团庭院的绿化、局部中央景观、自然水景与人工水景共同组成层次分明,动静结合的景观体系。小区内有全封闭管理的地下停车场,位于会所下方,车位共有700多个,加上200多个露天临时停车位,整个小区合计停车位数量为926个。另外错层住宅首层均做成半架空处理,在合理解决停车位的同时,实现小区的局部人车分流。
该项目住宅产品主力户型为96~145㎡的两房、三房单位,所有户型均座北朝南,不仅南北通透,而且采光充足的,户型设计方正实用,结构合理、明厨明卫,面积使用率高。整个小区实行全封闭的管理,聘请国内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周遭都配有红外线监控,保安24小时值班巡逻。
2、基本信息 物业类别 住宅 项目特色 宜居生态地产 建筑类别 板楼 小高层
装修状况 毛坯 环线位置 暂无资料
所属商圈 海安
物业地址 海安人民西路43号 交通状况 南通-海安的长途汽车(人民西路下车)开盘时间 2010-11-28 入住时间 2011-04 ] 容 积 率 1.80 绿 化 率 45% 户 数 总共 1613 户 当期 140 户 预售许可证 暂无资料
物 业 费 暂无资料 物业公司 暂无资料 开 发 商 南通长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售楼地址 海安人民西路43号
长宏水岸名城房价 均价4500元/平方米
长宏水岸名城二期剩余少量房源,户型面积为140平米-150平米不等。
3、相关信息
占地面积:117779平方米
建筑面积:212000平方米
开工时间:2008-01-01 竣工时间:2012-12-01 开发商:南通长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投资商:南通长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单位:浙江余姚万厦建设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单位: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单位: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按揭银行:中国银行 工程进度:地上 层
二、中洋高尔夫公寓
1、项目介绍
中洋高尔夫公寓位于县城中坝南路和黄海大道交汇处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人民广场西侧,占地约108.66亩。
该项目定位为超五星级大酒店及高端的高尔夫住宅,项目规划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中洋高尔夫公寓项目超五星级酒店主楼40层总高200米,主要用于五星级酒店客房、高档写字楼和精英俱乐部,酒店裙楼4层为配套设施;两排九幢32层总高100米高尔夫公寓住宅,可容纳高端住户1068户,会所及高档单身公寓楼6层,一、二层为会所,三至六层为高档单身公寓。超五星级大酒店按照绿色旅游饭店的标准设计,酒店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主楼大堂1000多平方米,宽敞豪华;300多套标准客房,包括总统套房和行政套房等;顶层为西餐、咖啡吧和精英俱乐部。酒店的配套功能,包括可以同时容纳800人的大型中西餐饮中心;大型会务接待中心;全功能体育健身中心,拥有室内游泳池、室内网球场、室内羽毛球场、乒乓球馆、台球馆、室内高尔夫球场等功能;高端的娱乐休闲中心,具备酒吧、咖啡、洗浴、歌厅、美容、养身等功能,以及满足高端需求的精品购物中心等。酒店聘请美国豪生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经营管理。
中洋高尔夫公寓项目住宅部分由两排高端住宅楼组成,125米的超大楼宇间距,舒畅的3.1米层高,外墙全部使用优质天然干挂石材。项目设计了近千套套涵盖了155平方米-310平方米等不同风格的七种房型;10多套带室外花园和室内游泳池的底层别墅;30多套带有屋顶花园和露台的顶层空中别墅;40多套高档单身公寓,全部绿色精装修。
2、基本信息
物业类别 住宅、公寓、酒店 项目特色 豪华居住区,宜居生态地产 建筑类别 板楼 高层 装修状况 精装修 环线位置 暂无资料 所属商圈 海安 物业地址 海安江海西路52-02(中洋现代城南大门西侧)交通状况 南通-海安的车(在人民路口下)开盘时间 2010-12-22 入住时间 2011-12 容 积 率 3.00 [关于容积率] 绿 化 率 42% 户
数 总共 1068 户 预售许可证 暂无资料 物 业 费 暂无资料 物业公司 江苏中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开 发 商 江苏中洲置业有限公司
售楼地址 海安江海西路52-02(中洋现代城南大门西侧)中洋高尔夫公寓房价 均价5680元/平方米
中洋高尔夫公寓32层住宅在售,均价5680元/平方米起,一房一价。
3、相关信息
占地面积:11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350000平方米
开工时间:2008-01-01 竣工时间:2011-01-01 开发商:江苏中洲置业有限公司 投资商:江苏中洋集团
物业管理公司:江苏中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物业顾问公司:江苏中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商:江苏中洲置业有限公司 按揭银行:中国银行
工程进度:地上 层(2011-06-28)产权年限:70年
户 数:总户数1068户 当期户数1068户
三、恒天新世界
1、项目介绍
恒天新世界座落于海安市中心、城市主干道宁海路与曙光路的交汇处,南临海安县中医院,北靠五星电器,与省重点高中—海安中学百米之遥。
恒天新世界项目用地面积342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8000平方米,商业面积约53000平方米,住宅约75000平方米,商业整体四层,局部五层,业态分布合理,内部设有2条风格不同的南北商业街,南街代表了流行与速度,是现代国际精品一条街。北街代表了人文与风情,是于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驿站。同时引进了知名的大型华润苏果购物中心,未来这里将是海安首个广场式商业步行街区,住宅主力由两房两厅、三房两厅、小户型公寓组成,面积范围从30多平米的单身公寓到300多平米的高档豪宅,合理的面积配比,多层与高层的完美组合,满足了市场不同客户群的购买需求。
2、基本信息
物业类别 住宅、商铺 项目特色 国际化社区 建筑类别 板楼 多层 高层
装修状况 毛坯 环线位置 暂无资料
所属商圈 海安
物业地址 海安宁海中路19号(海安中学南约100米)交通状况 6路、5路、4路、1路公交(海安中学下)开盘时间 2008-09-28 入住时间 2009-12 容 积 率 3.60 绿 化 率 20% 户 数 总共 307 户
预售许可证 暂无资料
物 业 费 0.60元/平方米·月 物业公司 恒天新世界物业公司 开 发 商 南通恒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售楼地址 海安宁海中路19号(海安中学南100米)恒天新世界房价 均价5000元/平方米
恒天新世界剩余少量住宅房源在售,均价5000元/平左右,20-200平米不等的商铺在售,一铺一价。
3、相关信息
占地面积:26737平方米
建筑面积:96255平方米
开工时间:2007-09-01 竣工时间:2010-12-01 开发商:南通恒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投资商:南通恒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公司:恒天新世界物业公司 物业顾问公司:恒天新世界物业公司 代理商:上海奇正咨询公司
景观设计单位:北京中铁工建筑工程设计院 整合推广公司:上海宝名策划 按揭银行:中国银行
工程进度:结构封顶(2011-06-28)产权年限:70年
户 数:总户数307户 当期户数307户 四、七星国际城
1、项目介绍
七星国际城由南通嘉中置业公司投资建设,占地约333亩,总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采用欧美建筑风格。
七星国际城项目沿景观商业街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多层、花园洋房、TOWNHOUSE联排别墅、小高层以及中高层多种建筑形态。准三星级智能化保安系统、星级物业管理服务、周边景观式商业街生活、公园式生态环境、休闲式旅游度假等配套,是海安唯一一家特色配套房地产项目。
七星国际城的户型设计新疑独特,平层、错层、跃层、挑高采光餐厅、漏空中庭花园等,布局合理,人性化体现,海安楼市的一个新亮点,选择七星国际城,让您成为公园生活的主人。七星湖生态园板块,东依通扬运河、南接四环、北临黄海大道、西靠湖滨新路;项目占地1900亩,被列入南通06年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海安政府将其定位为海安名片、城市客厅、生态社区,其中含900亩七星湖公园和1000亩房地产开发用地,七星国际城项目为首期房地产开发项目。
2、基本信息
物业类别 住宅、别墅 项目特色 宜居生态地产,旅游地产 建筑类别 板楼 多层 小高层 高层
装修状况 毛坯 环线位置 暂无资料
所属商圈 海安
物业地址 海安黄海大道七星湖公园入口(海安汽车站旁约500米)
交通状况 南通-海安的车(在七星湖公园下)开盘时间 2010-11-1 入住时间 2011-10 容 积 率 1.60 绿 化 率 40% 户 数 总共 300 户
预售许可证 海建房销售字【2010】20 物 业 费 1.00元/平方米·月 物业公司 浙江国际嘉杭物业有限公司 开 发 商 南通嘉中置业有限公司
售楼地址 海安黄海大道七星湖公园入口(海安汽车站旁约500米)七星国际城房价 均价5300元/平方米
七星国际城小高层、别墅房源均已售罄,目前只剩余少量高层房源在售,面积130平米-170平米不等,均价5300元/平米。
3、相关信息
占地面积:222011平方米
建筑面积:400000平方米
开工时间:2008-01-01 竣工时间:2011-10-01 物业管理附加信息:别墅、小高层物业费均为1元/平每月 开发商:南通嘉中置业有限公司 投资商:南通嘉中置业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公司:浙江国际嘉杭物业有限公司 物业顾问公司:浙江国际嘉杭物业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单位:威廉杰米顾问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单位:伊斯特景观建筑事务所 按揭银行:中国银行
工程进度:结构封顶(2011-06-28)产权年限:70年
户 数:总户数300户 当期户数300户
第二篇:南通市教育局
南通市教育局 南通市教育工会
通教工〔2008〕23号
关于开展评选南通市“青蓝工程”
优秀师徒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工会,大中专院校、局直学校及工会:我市“青蓝工程”实施以来,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 “青蓝工程”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经研究,今年拟评选50对 “青蓝工程”优秀师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2003年8月以后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签订、履行“青蓝合同”且期满,成绩突出的师徒。2006年受到表彰的优秀师徒不在此次评选之列。
二、评选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进取,乐于奉献,为人师表。
2.能认真履行青蓝合同,并已期满,在各阶段考核中均为优秀等次。
3.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较快,2003年以来在县(区)级以上公开课或优课评比中获奖。
4.2001年以来,师、徒分别有2 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的报刊杂志上独立发表(其中可以有1篇是市级及其以上专业学会委员会获奖论文)。
三、评选办法
1.各单位对照条件,按照分配的名额进行自下而上的推荐,亦可自荐与选拔相结合,推荐结果须在本单位公示三天;
2.县(市)区将推荐材料汇总后报市教育工会;
3.大中专院校、局直学校将单位推荐候选人材料直接报市教育工会,再由市直评审小组评审确定推荐名单;
4.所有推荐材料由市级评审小组评审,确定表彰名单。
四、材料要求
1.学校推荐意见书1份;
2.《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申报表》一式一份;
3.师徒发表的论文或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论文发表的时间、刊物名称要清楚;
4.徒弟上公开课的证明材料或优课获奖证书复印件;
5.“青蓝合同”复印件一份,合同期内每学期学校填写的考核表1份;
6.《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推荐名册》一式三份,由县(市)区汇总上报;
7.以上个人申报材料中的复印件须由专人复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8.推荐材料报送时间:12月30日前,逾期不予补报。
五、推荐名额分配:
海安 5通州 6崇川4大中专5
如皋 6海门 5港闸2局直学校6
如东 5启东 5开发区
1附件一: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推荐表
附件二: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推荐名册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评选优秀师徒通知
抄送:省教育厅、省教科工会,市总工会、市人大教科文卫
委、市政协文教卫体委。
南通市教育局办公室2008年11月10日印发
(印数:90份)
第三篇:南通市教育局
南通
市教育局 南通市教育工会
通教工„2004‟8号
关于评选南通市“教坛新秀”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工会、各大中专院校、局直学校及工会:
为加强我市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我市实施“青蓝工程”、评选“教坛新秀”的工作已开展多年,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激发了广大青年教师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经研究,从2004年起,评选“教坛新秀”的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现将今年开展“教坛新秀”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市“教坛新秀”评选人数为200名,按1:1.1的比例下达推荐数(详见附件一)。“教坛新秀”的评选范围及对象是:大中专院校、普通中小学(含职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年
龄35周岁以下(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专任教师。已获得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以上荣誉称号的不在此次推荐之列。
二、评选条件
(一)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二)具有国民教育合格学历,在教学一线工作5年以上且是所在院校公认的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教师;或是县(市)区、局直学校“教坛新秀”;或在县级以上教学、教科研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的优秀青年教师。
(三)近三年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上独立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四)普通中小学、职业高中、幼儿园推荐人选近5年接受继续教育累计不低于240学时。
三、评选要求
(一)要以此次评选作为促进本地区、本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推荐工作。
(二)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坚持评选条件,自下而上做好推荐工作。在个人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由学校根据下达的名额推荐并在本单位公示3天,无异议后上报。
(三)材料上报要求:
1、填写南通市教坛新秀申报表(详见附件二)和南通市教坛新秀申报名册各一份(详见附件三)。
2、附上学历证书、获奖证书、继续教育证书(大中专院校
教师除外),论文复印件。
上述第2项材料要装订成册;所有复印件均须本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审核无误后签字加盖公章;凡涉及任教、继续教育、论文发表、获奖时间的计算均以发文之日为截止时间。
3、县(市)区推荐人选的材料由县(市)区教育人事部门报市教育局师资处;局直学校推荐人选的材料报市教育局师资处;大中专院校推荐人选的材料报市教育工会。
4、材料报送时间:2004年4月5日前,逾期不予补报。
附件:
1、南通市教坛新秀推荐名额分配表
2、南通市教坛新秀申报表
3、南通市教坛新秀申报名册
二○○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教坛新秀评选通知
南通市教育局办公室2004年3月9日印发(印数:100份)
第四篇:2013南通市中考日期
2013南通市中考日期
2013南通中考考试时间
江苏南通2013年中考时间6月13-15日
2013南通中考体育考试时间
南通中考体育考试时间为5月20日前。总成绩共计50分,计入中考总分。
中考体育免试对象:完全丧失运动能力的残疾学生(须出具民政部门的残疾证明材料),可申请免试,并按50分计入中考总分;其它因先天或后天造成身体丧失部分运动能力的考生(须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可申请免试,并以40分计入中考总分。减试对象:因先天或后天造成身体丧失部分运动能力的学生(须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可申请减试。减试一项得该项分值80%的成绩。缓试对象:因近期或临场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体育统考的(须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经批准后可缓试。对缓考者给予一次集中补考机会。
第五篇:南通市教育局文件(模版)
南通市教育局文件
通教人〔2010〕14号
———————————————————
关于做好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
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局直属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终身从教,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苏教人〔2010〕12号)精神,以《江苏省特级教师评选暂行办法(修订)》为依据,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评选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中小学教学研究机构的在职在岗教师。
已办理退休手续,或至2009年12月31日前已到法定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教师,均不列入评选范围。
二、评选条件
1.师德高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教师职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奉献,勤恳踏实,团结协作,德高望重。曾获得过市级以上或两次县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或德育先进工作 者等综合性荣誉称号。近5年考核结果均在合格以上,且至少一次为优秀。
2.倾心育人。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联系社会与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在减轻学生负担、指导优秀生以及转化后进生等方面成效显著。
3.教学水平高。能及时把握现代知识更新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前沿,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学内容。精通业务,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学生每学年课堂满意度在80%以上。多次在县(市、区)以上开设过高水平的公开课和示范课,被评为县(市、区)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
4.研究能力强。注重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性教学,在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近五年来第一作者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过3篇以上本学科专业研究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本学科专著(10万字以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推广价值,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有积极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实绩特别优异者,公开发表的论文篇数可适当放宽要求。
5.具有指导中小学高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工作的能力,积极承担指导青年教师任务,在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6.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5年,具有中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且受聘满3年以上。教育教学和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年限可放宽到12年。小学教师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学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已获得教育硕士学位或其他教育类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视同满足以上学历条件要求。
7.中小学教学研究机构教研员申报特级教师除具备上述1、2、3、5、6项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任教研员前,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任教10年以上,是所教学科优秀教师。任教研员后,经常参加中小学教学、上示范课和公开课等教学活动。(2)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清晰,教育教学成果丰硕,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富有新意。(3)近五年来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有较高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的本学科专业学术论文5篇以上。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并已结题。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有积极指导作用。
8.中小学校校级领导申报特级教师除具备上述1至6项要求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任领导职务前,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任教5年以上,是所教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并为大市同行公认。(2)任领导职务后,仍从事本学科教学工作,每周任课时数不少于本学科专任教师周课时数的1/3,在所教学科仍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及时了解本校一线教学状况,每年听课在40节以上。副校长从事本学科教学工作,平均周课时不低于专任教师周课时数3/5的,可按普通教师推荐。(3)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加强规范科学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业绩突出。
三、名额分配
省教育厅分配给南通市第十一批特级教师的推荐名额为35名。各县(市)区要严格按市教育局分配的推荐名额(见附件1)认真对照评选条件、评选程序,按照高中40%、初中25%、小学25%、幼儿园10%,乡镇及以下初中、小学教师占同学段推荐总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0%。推荐人选中,校级领导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推荐总数不得超过总推荐名额的20%。
四、评选程序
各地要按照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区推荐工作,准确把握条件标准,严格规范推荐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评选工作质量。评选工作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特级教师评选推荐小组,负责本区域内特级教师的评选推荐工作。
2.各学校(单位)要组织教师学习特级教师评选条件,通过自荐、集体推荐等方式,由校领导集体研究决定推荐人选,上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
3.县(市、区)教育局要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民意测验、组织专家听课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聘请两名以上相同或相近学科的特级教师提出推荐意见。符合条件人选经县(市、区)教育局同意并在当地媒体以及被推荐人所在学校(单位)公示一周无异议后,上报南通市教育局政治处。
4.市特级教师评选推荐小组将根据评选条件,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听课、查看备课记录、个别谈话、调查访问、民意测验、专家评选等形式,对推荐人选进行全面考核,遴选出市级推荐人选。
5.市教育局研究并将确定的推荐人选在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送省教育厅。
五、有关政策
1.坚持条件,择优遴选。特级教师推荐工作,应向长期在中小学第一线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倾斜。同等条件下,积极参加教师交流、具有1年以上乡镇以下学校支教或工作经历的优秀教师优先。注重推荐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发扬民主,群众公认。各地要认真组织特级教师推荐人选民意测验。在对候选人进行民意测验时,应根据候选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对象进行民意测验。推荐人选为专任教师的,需本校教师(教师总数80%以上)、学生代表(任教班级随机抽20人以上)和本县(市、区)同行教师代表(10人以上)参加;中小学教研员需本教研室全体人员、下一级教研室教研员代表和本学科教师代表(10人以上)参加;校级领导需本校教师(教师总数80%以上)、同类学校校级领导(5人以上)。参加民意测验人员需在30人以上。推荐人选需在民意测验会上公开述职、展示申报材料。民意测验同意人数须在三分之二以上。
3.评选过程中,凡涉及到聘期、论文发表、获奖等时间计算,均以评选2009年12月31日为截止时间。
4.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的中小学特级教师,如需取得“江苏省特级教师”称号,应当按评选条件、要求重新申报,不占用各地推荐指标。如评选没有通过,则不享受我省特级教师有关待遇。
六、组织领导
1.各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特级教师评选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此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机制。要按照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区推荐工作,准确把握条件标准,严格规范推荐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评选工作质量。
2.特级教师推荐小组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等有关方面人员组成,其中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须在总人数的80%以上。市特级教师推荐小组不少于17人,县级推荐小组不少于11人。
3.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行“一票否决”。对违背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规定,所在学校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批评的,学校校级领导2年内不得申报。
4.凡在申报特级教师工作中,弄虚作假,提供假学历、假证明、假材料的,一经发现,应取消其评审推荐资格,终身不得申报,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及有关责任人相应的处分。
七、上报材料及时间要求
(一)各县(市、区)教育局需向市教育局提交以下材料:
1.推荐特级教师的工作总结以及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的报告(一式一份,另报电子版文档);
2.《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评选推荐人选汇总名册》(一式两份,并另报Excel格式电子版名册)。
(二)每位推荐人选需提交以下材料:
(1)《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评选申报表》(一式四份,16k纸正反面打印);
(2)县(市、区)教育局全面考核材料(一式一份,并另报电子版文档);
(3)同学科特级教师推荐意见;
(4)开设公开课、示范课证明材料;
(5)指导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6)民意测验统计表及听课记录等原始材料;
(7)学历、学位证书、获奖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及聘书的复印件;承担教改课题的立项与结题报告及反映应用推广价值的证明材料;
(8)近五年正式出版的本人代表性论著或论文3篇(教研人员5篇),均须提供原件。
(9)除呈报表所贴照片外,每位推荐人选需另交一张同底版照片,照片背后标注学校、姓名;
(10)申报材料中,凡复印件、原始记录等均需各县(市、区)教育局人事部门审核确认,并加盖公章。
(三)材料装订要求
1.每位推荐人选材料中的第⑶、⑷、⑸、⑹、⑺项材料,需编印目录,按序装订成一册;
2.第⑻项材料单独装袋,按序编印目录贴至材料袋封面。
3.除部分原始材料和呈报表以外,其它上报材料请统一用A4纸打印、复印。
(四)材料上报时间
各县(市、区)、直属学校(单位)于2010年5月16日前将上述各项材料报市教育局政治处。联系人:张卫娟、陈新荣,联系电话:85098822, 电子信箱:zzc@mail.ntjy.net。
附件一: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推荐名额分配表
附件二: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推荐人选汇总名册
附件三: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推荐人选材料目录
附件四: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评选申报表
附件五:民意测评统计表
附件六:听课记录表
(点击下载附件)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主题词:特级教师 推荐 通知 抄 送:省教育厅、市政府办公室
南通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0年4月21日印发
(印数: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