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滩镇申报省级群众满意接种门诊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3 11:1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竹根滩镇申报省级群众满意接种门诊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竹根滩镇申报省级群众满意接种门诊工作报告》。

第一篇:竹根滩镇申报省级群众满意接种门诊工作报告

潜江市竹根滩镇卫生院

关于申报省级“群众最满意接种门诊”工作报告

市卫生局:

竹根滩镇地处潜江市东北、北与天门市隔汉江相望,东与仙桃市相接,面积90平方公里,西连潜江市经济开发区,南接园林镇。全镇辖区33个行政村,18438户67857人,全镇人烟稠密,交通方便。卫生院新建于1986年,现有工作人员88人。根据市卫生局潜卫发[2012]47号文件精神,我院特申报省级“群众最满意接种门诊”。

一、基本情况

我院接种门诊位于院“公共卫生部”服务大楼一楼,新建于2009年,使用面积126平方米,现有资质工作人员三人,冷链设备有大小冰箱、冰柜等冷链设施10台。全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2010年通过潜江市卫生局达标验收,被评为“潜江市群众最满意预防接种门诊”。

二、工作情况

全镇适龄儿童建证建卡率达到98%以上。截止2012年1月至9月,第一类疫苗中卡介苗告接种率98.7%;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97%;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96%;百白破疫苗报告接种率96.8%;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96.5%;白破疫苗报告接种率95.9%;甲肝疫苗报告接种率96.5%;流脑疫苗报告接种率96.5%;乙脑疫苗报告接种率96.8%。二类疫苗中开展了狂犬疫苗、23价肺炎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的接种工作,接种前均对儿童家长进行了详细的告知,并要求家长签字确认。有效地保障了辖区内居民及儿童的身体健康。

(1)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教育,平时经常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宣传单、口头教育等方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关于预防接种门诊的各种工作,均按制度上墙进行了公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在接种前明了接种的是什么疫苗,可以预防哪些疾病,有哪些禁忌症,是否收费等各种人们关心的问题。在接种前工作人员也会确认待种者是否有与疫苗相关的禁忌症,接种后留观半小时以上等措施,防止接种副反应的出现,并能及时处理接种副反应,确保安全接种。

(2)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均按照行政区划进行了分工,与社区及村领导、村医配合,负责本辖区的儿童主动搜索访视及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工作。每月定期到社区、村进行儿童主动搜索访视,掌握辖区内每个儿童的居住情况,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

(3)从接种门诊成立以来,到了疾病流行季节,如腮腺炎、乙脑、流脑等,门诊的工作人员都会加大宣传防治知识。让群众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不恐慌。并按上级工作安排,及时开展针对该类传染病进行辖区内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基本做到将传染病控制在散发范围之内,未产生暴发流行。

(4)由于卫生院对各项工作的重视,使得本辖区内儿童个案信息建档率高达99%以上,常住儿童各种计划内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6%,在对群众的调查中,满意度高达95%。高质量地安成了本辖区的儿童管理及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5)加强疫苗管理和冷链运转 接种门诊能按照国家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保障疫苗储存、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冷链运转,保证疫苗质量。指定专人对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接收、分发、供应等记录,妥善处理好报废疫苗。

院内加大监督管理,对接种门诊一类疫苗分发和二类疫苗购买的情况进行督查。接种单位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制订二类疫苗使用计划,实行统一采购,同时,加大对疫苗储存、运输及接种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好储存、运输疫苗记录。

(6)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工作

认真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监测和报告管理。接种门诊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我院预防接种门诊将以这次申报“湖北省群众最满意预防接种门诊”为契机努力做好预防接种各项工作,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力争把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更规范、服务的更好。

竹根滩镇卫生院 二0一二年十月十四日

第二篇:竹根滩镇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竹根滩镇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继续开展以非法行医专项整治、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等为重点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推进卫生综合执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在市卫生局组织下我们学习卫生监督员对《全国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等规定的同时,制定并实施《职工守则》、《职工礼仪准则 》、《卫生监督员守则 》、《卫生监督员着装风纪要求 》、《卫生监督员职业道德规范 》、《卫生监督员“十不准” 》、《会议制度》等17个内部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提高执法办案能力。

二、按照市卫生局有关要求,竹根滩镇制定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工作。2010年组织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3次,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 6人次,取缔无证行行医,进一步规范了我镇医疗市场管理,依法严惩了非法行医等违法犯罪活动,规范了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使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开展医疗机构的校验工作。2010年完成了33个村卫生室《医疗机构机构执业许可证》换证工作;监督村医对33家《医疗机构机构执业许可证》进行了校验。

开展食品卫生法规及卫生标准宣传。根据有关文件,我镇分别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传、卫生标准周卫生标准宣传、食品安全法宣传周宣传各120卫生法规宣传,共提供咨询服务16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3余份。

开展卫生保障工作和节庆食品专项整治。2010年在专项监督检查方面,组织了

315、五一、十一国庆等节庆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0余人次。

开展违法食品查处。学校周边儿童食品专项检查、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员工20人次,收缴不合格食品20余公斤。

积极预防食物事件。在防止食物中毒方面,我镇采取了禁止加工四季豆、禁止在集体供餐时加工野生菌、无凉菜专间禁止加工凉拌菜“三禁”措施,确保了不发生食物中毒。

做好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维护职工身体健康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管,在职责范围内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的监督执法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工作。

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公共场所预防传染病防治的能力。

1、开展美容美发场所专项监督检查。2010年开展美容美发场所检查四次,责令整改3家。

2、加强开展旅店业检查,开具卫生监督意见书4份。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力度。

1、加强以防治艾滋病为主的卫生监督工作。2010年开展了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套发放情况检查,共检查各类娱乐场所13家,责令放置安全套及设置安全套设施6家;配合疾控部门组织培训公共娱乐场所业主防治艾滋病知识。

2、开展以结核病归口管理和传染病检查。在开展结核病归口管理检查中,开展全镇医疗单位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并对部分村卫生室提出了整改意见。

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的通知,2010年开展了两次全面学校卫生安全大检查,共提出整改意见4条,检查考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保障了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身体健康。

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2010年,我镇在卫生局安排下,开展了农村饮用水安全检查,与市疾控部门共同对农村饮水监督检查和消毒,确保了农民饮水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10年经过卫生监督员的努力,确保了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其它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但是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上,乡镇卫生监督员在辖区卫生监督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能力不高。

2、卫生监督机构与卫生行政机关、疾控部门的的事权划分、职能划分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3、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缺乏有力的推行措施。

4、在打击非法行医方面,有待于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2011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

(1)提高卫生审查的工作质量。制订核发卫生许可证的标准,通过卫生审查,使执法相对人具备卫生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卫生设施、工作环境和卫生管理制度。突出抓好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及有毒有害企业的卫生审查。把从业人员卫生法规知识的培训作为重点常规工作,将从业人员卫生法规知识培训合格证及健康合格证明列入卫生审查的重要内容、核发卫生许可证的前置条件。

(2)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管。将经常性卫生监管作为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要求所有现场科室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日常性卫生监管上。同时根据工作职责和管理对象的不同,明确各自科室的监管内容,将现场卫生监督的覆盖率、户次率质量作为业务工作和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鼓励现场监督员重视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解决日常监督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3)重视卫生抽检和现场卫生检测。卫生抽检和现场卫生检测是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技术支撑和重要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和实施本镇抽检计划,逐步开展各类现场卫生检测,提高现场卫生监督的技术含量。对婴幼儿食品、熟卤制品、冷饮等高危食品以及米、面、油等群众关心的食品实施重点抽检。(4)继续食品行业的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在学校食堂、餐饮、超市、食品生产厂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推开,通过量化分级,有力促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食品卫生管理上的良性竞争,从其自身的角度促其不断改善食品卫生状况。

(5)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

竹根滩镇卫生组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竹根滩镇突发公卫预案

潜江市竹根滩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认真执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类指导、快速反应;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二、组织领导

成立竹根滩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许志刚

镇长 副 组 长:陈

副书记

张邦炎

武装部长 张

党政办公室主任 聂益海

镇卫生院院长

成员单位:镇卫生院、派出所、财管所、农办、教委、广电站、交管站、民政办、工商所。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卫生院,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全面工作和协调,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制定科学的应急对策。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是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影响因素等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长期观察,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监测与预警系统由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组成。各级监测与预警机构接受同级卫生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

(三)各相关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对交通、建筑工地、农贸市场、流动人口聚集地和各监测点的监测。卫生院与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及时互通预测预报信息。

(四)卫生院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责监测点及监测网络组建的技术方案和相关日常监测工作,制定监测计划,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承担实验室检测任务,诊断致病或中毒原因,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及时预测预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各监测点根据监测方案开展疾病监测和报告;非监测点根据监测预警工作需要适时开展相关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政府卫生院报告;卫生院接到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小时内,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二)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卫生部纳入法定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及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病人,都应当及时向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接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失职行为,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通报与发布

(一)镇人民政府建立和完善镇、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分工,负责收集、周边地区、本行政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和预防、控制情况,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动态报同级卫生部门。

(三)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信息,包括发病和死亡的数据,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等,是分析疫情、查明原因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

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授权有关专业机构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时,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予以配合、支持,不得拒绝或阻碍。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指挥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启动应急预案为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由指挥部宣布,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分为四级响应。

(一)预备级响应期间,卫生和相关部门应开展下列工作:

1、预备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级卫生部门和监测点加强监测、分析、研究和评估,定期向指挥部报告事件动态。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人员、物资、设备等准备。

3、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普及可能发生事件的防治知识,增强社区、农村、家庭、个人防病能力。

4、可能发生饮用水源污染时,卫生和水务部门共同加强水源监测,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相应准备。

5、必要时对易受感染或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停工、停产等措施。

(二)一级响应期间,指挥系统及相关单位在预备级响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内容初步核实诊断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逐级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即派员赶赴现场,针对突发事件性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疫(病)情、毒情扩散;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样检测,必要时将采集样品送上级疾控机构检测;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事件动态。

3、医疗机构要严格做好病人的诊治,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实行指定医院收治,同时做好病房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4、卫生部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形和发生地区卫生部门的请求,合理调配技术、人员、物资、资金的紧急支持,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确认首发病例。

5、可能发生水源污染时,采取储备水源等措施。

6、对于投毒、人为破坏及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门在向本级政府报告收治人员健康状况时,及时向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以便查明事件真相。

(三)二级响应期间,指导系统及相关单位在一级响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医疗求治的需要,组织力量救治病人,动员本地所有医疗机构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控制事件对人群健康的不利影响;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卫生部门应向同级政府提出划定疫点疫区和实施管制的建议;各村组织开展卫生宣教工作。

2、可能发生水源污染时,启动应急水体,实行按计划供水。

(四)三级响应期间,全市各部门和相关单位,在二级晌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了解事件的主要情况,自觉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筹集应急处理所需资金、物资。

3、对传染性疾病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对其区域实行管制。

4、可能或已经发生水源污染时,采取紧急关闭本镇水源,禁止在可能受污染的水域作业、游玩等措施。

末例病例治愈出院一定期限内无新发病例出现,指挥部可以宣布本次响应结束。响应结束后,指挥部各组成部门和相关单位做好总结工作,并于7日内报上级政府有关部门。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启动

(一)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卫生院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报告内容,初步判断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和可疑原因,同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

(二)应急预案启动前,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有权:

1、调集各单位、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及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2、对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某种传染病的可疑食物、水源及其他物质、场所采取控制措施。

3、开展对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并及时对易感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4、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检验等工作,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分别采取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相对人必须予以密切配合。

(五)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采取群防群治策略,防止疾病蔓延。

(六)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的流动人员的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措施以防疾病扩散。

(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第四篇:竹根滩镇卫生院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模版)

竹根滩镇卫生院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重点传染病在本辖区的发生和蔓延,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辖区的社会稳定,按照2012年7月19日湖北省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的要求,根据我院的人员、技术、设备等条件,重点工作要放在加强群防群治和组织宣传以及做好疫情报告等方面。现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制定竹根滩卫生院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竹根滩卫生院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聂益海

院长

副组长:王启明

书记、副院长

郭显峰

副院长

段玉荣

副院长

副院长 成员:何

院办主任

刘升龙

公共卫生科科长

周勇刚

住院部主任

王前勇

住院部副主任

饶社宁

门诊部主任

晏俊峰

门诊部副主任

梅前卫

后勤部主任

住院部护士长

孙红琴

门诊部护士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升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职责:负责本辖区重点传染病防控组织,协调督查等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救治制度,成立医疗救治小组,郭显峰同志任组长,成员主要由临床医护人员组成。

小组职责:

1、迅速对疫情及预防控制效果作出评估;负责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会诊,制定对病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以及讨论救治人员的工作指导。

2、门诊部负责对疑似病人的初步临床诊断,紧急处理、隔离观察及转送。

3、对隔离、观察人员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治和医疗观察,做好病房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同时,对可能污染的场所、物品、排池物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

4、建立病人及疑似病人转送制度,必要时请上级医院的专家小组进行会诊。

5、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收集、整理收治病例资料,及时向潜江市疾控中心报告。

6、药品、消毒物品、应急器械及物资的准备。

7、指导辖区做好预防控制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三、疫情处理,成立疫情处理应急小组。

何勇同志任疫情处理小组组长,成员主要由公共卫生部人员组成。

1、建立健全重点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发现疫情时立即向市疾控中心、镇政府报告。

2、根据突发事件情形,启动应急系统。合理调拔人员,做好后勤保障,监督检查,疫情报告,现场处理等工作。

3、及时报请市防控中心派人赶赴现场,针对疫情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加强监测,防止疫情扩散,同时进行流行病等调查,及时采取监测,密切观察疫情动态。

4、指导有关科室对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同时做好病房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村医疗机构所有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重点传染病防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免疫规划工作的能力和认识。

2、加强免疫规划管理。

3、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后勤保障。

4、规范疫情管理,设立专人管理疫情报告,并有专用电脑,保证疫情网络24小时畅通,及时准确上报。

5、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6、加强支源病防治工作。

竹根滩卫生院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第五篇:竹根滩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工作实施方案

潜江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 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目标,根据《湖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范围

全镇33个村。

二、工作策略

(一)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镇村两级政府及医疗卫生单位应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同时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安排资金,落实各项措施。各地应建立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二)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积极协调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教、家庭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要关注疫情相对严重地区人群、流动人口及青少年。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

(三)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科学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资源,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健全防治物品、药品及时供应和合理应用制度,提高干预效果。

(四)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不断扩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覆盖面,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卫生院应建立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镇村二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常规化和持续性开展。

三、工作措施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服务。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栏、张贴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讲座以及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专栏、报刊/学校课程、节假日专题宣传、咨询等活动,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家庭发放宣传册、小折页等宣传材料,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目标人群的知晓率和相关知识水平。

2、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妇产科、婚前保健门诊、村卫生室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婴传播服务工作的认识。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其制定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指导其正确避孕、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和使用安全套,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建议梅毒感染妇女在梅毒治愈后计划怀孕。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早明确感染状况,尽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要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

1、检测前信息提供。

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艾滋病确认试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两类。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为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三)加强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加强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

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四)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方案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 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 淋巴细胞计数>350/mm3 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 淋巴细胞计数≤350/mm3 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在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和用药过程中,应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持续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孕期每三个月和产后4-6 周对孕产妇各进行一次CD4+T 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同时在发现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时和孕晚期各进行一次病毒载量的检测,观察并评价孕产妇的病情,提供必要的处理或转介服务。

2、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

应告知艾滋病感染母亲,其所生儿童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医务人员应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就人工喂养的接受性、知识和技能、负担的费用、是否能持续获得足量营养和安全的代乳品、及时获得医务人员综合指导和支持等条件进行评估。对于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对于因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与指导,告知其坚持纯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 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3、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随访与艾滋病检测。应在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满1、3、6、9、12和18 月龄时分别对其进行随访,提供常规保健、生长发育监测、感染状况监测、预防营养不良的指导、免疫接种等服务,并详细记录儿童随访的相关信息。

4、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

对CD4+T 淋巴细胞计数≤350 个细胞/mm3 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应用复方新诺明,以预防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儿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1)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阳性;(2)CD4+T 淋巴细胞百分比<25%;(3)反复出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临床症状;(4)母亲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间不足4 周。复方新诺明用药方法、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等详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五)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1、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治疗。

根据孕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 孕妇是否感染梅毒进行诊断,并对感染孕妇给予相应的规范治疗。对于孕早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妇,应在孕早期与孕晚期各提供1 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对于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刻给予2 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 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 4 周以上(最少间隔2 周),第2 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也应立即给予治疗。在孕妇治疗梅毒期间应进行随访,若发现其再次感染或复发,应立即再开始一个疗程的梅毒治疗。所有梅毒感染孕妇的性伴侣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梅毒治疗。

2、为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提供随访和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定期随访,提供梅毒相关检测直至明确其梅毒感染状态,记录相关 信息。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且滴度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 倍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IgM 抗体检测阳性的儿童诊断为先天梅毒;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阴性或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 倍的儿童进行随访,对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的儿童,或者随访至18 个月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仍持续阳性的儿童亦诊断为先天梅毒。对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给予规范的治疗,并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对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 倍但有先天梅毒临床症状的儿童,应先给予规范的治疗并随访,18 个月时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者诊断为先天梅毒,上报先天梅毒感染的信息。

(六)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其肝炎病 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国际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 小时内及1 月龄和6 月龄儿童的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七)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根据本机构服务的特点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或渠道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避孕咨询指导、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医疗保健综合服务,营造减少歧视的社会氛围,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及家庭的影响。

四、信息管理

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及管理能力。

对所发现的孕产妇及婚检妇女中艾滋病、梅毒感染者和乙肝患者,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

五、质量控制

在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应认真核对各类原始登记与记录,确保相关报表信息符合逻辑、完整、准确;及时对报告的数据信息进行逐级审核与汇总,确保数据信息管理、利用与分析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应对本地区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核查,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漏报、重报等情况的专题调查,对相关报表中的错误信息进行修订,减少错报、重报及漏报,提高数据信息质量。

二0一一年六月八日

下载竹根滩镇申报省级群众满意接种门诊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竹根滩镇申报省级群众满意接种门诊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