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政治 2.2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时间:2019-05-13 11:4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政治 2.2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政治 2.2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第一篇: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政治 2.2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2.2 文化塑造人生

【学习目标】

1.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2.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重点、难点】

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 区分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

【自主学习】

教材助读(在预习导学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p17—p21,勾划并标注好课本重点问题)文化如何塑造人生?(3个方面)

1、优秀文化能够

(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健全人格有何意义?

(2)请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影响?

2、优秀文化能够

(1)如何理解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是怎样增强中国人民精神力量的?

3、优秀文化能够(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辨证关系

(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3)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注意: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能够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合作探究】

【探究1】先进文化为人掌握更多的自由时间创造了条件,也为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拓宽了空间。所谓自由时间,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人们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人们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就越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全面地发展自己。正因如此,自由时间的获得,是以先进文化的发展为重要前提的。因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从而节约劳动时间,而“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5页)。就此而言,先进文化的发展是人们更多地掌握自由时间、从而更多地迈向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请结合材料,说明文化是怎样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

【探究2】某中学以“纪念学校建校80周年”为主题的艺术节隆重开幕。本届艺术节有“纪念建校80周年”校园歌曲大家唱、校徽设计大赛、插花艺术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还有摄影、书画大赛等一系列艺术活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活动全面展现了各班学生的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凸显出该校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意味,展示了该校素质教育的成果。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学生积极参与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的看法。

【课堂检测】 1.笛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之所以应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 D.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2.2011年7月15日,庆祝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郭明义》在全国公映。影片用平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人的奉献和付出,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加深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由此可见

A.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反映

3.“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使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位各族人民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等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而人民素质的提高又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进一步腾飞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主要说明 A.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B.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C.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4.优秀城市的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时期将兴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②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影响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件中,长征是其中之一。韩国媒体评论说,不了解长征,就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不了解中国。《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永远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国内外媒体关注长征精神,是因为 A.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B.优秀文化是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 C.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7.2012年12月17日,罗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首都各界代表等700多人参加报告会,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经历,深情讲述了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报告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感动了现场听众。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人们常用“最美中国人”来表达对时代英雄模范人物的赞誉,罗阳同志就是最美中国人,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上述文化现象主要说明 A.先进文化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8.2011年7月2日,杭州滨江区一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当时从楼下经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孩子,致使手臂粉碎性骨折,被称为“最美妈妈”。吴菊萍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事迹,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增强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可见

A.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全面反映

9.2011年4月21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百年清华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影响着一代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沉长的回声。”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在他身后给我们留下的是1500万字的文学作品。也许,追寻和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优秀作品,因为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那属于他的永恒的青春。巴金的优秀作品能够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④确保我国文化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2012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观点,谈谈中央举办、及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的意义?

第二篇:《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第四课时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学习目标】

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问题探究】

1、丰富精神世界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_________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

_,_______________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③

,成为我国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增强精神力量

①为什么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并请举例说明。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对个人的成长起着怎样的作用?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请简述并理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②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限时训练】试试看,你最棒!

1、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

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4、秦始皇兵马俑被发掘以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观众。美术家来了,他们庆幸秦佣的发现填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将军们来了,他们笑看吴钩,说秦佣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兵器、军阵,提供了真实的资料和场景;冶金家来了,他们手按秦剑,感叹中国古代冶金术的高超。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5、辨析题: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腐朽之分。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而参加落后、腐朽的文化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文化熏陶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反思总结】:

第三篇: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高二政治导学案

序号:

主备人:

使用人:

第二课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温故知新】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体味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 的作用。

2.、赏析优秀文化作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问题导学】

一、探究活动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自传小说。书中叙述了原俄国乌克兰贫民子弟保尔·柯察金参加俄共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的故事。书中这位主人公后来成为布尔什维克,并成为俄共肃反委员会的一员。他参加红军后打仗受伤,后恶化为伤病缠身、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在这种困难条件下,从事写作,终获成功。20世纪50年代,这部苏联经典文学作品在我国成为畅销书。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他的英雄事迹,影响了几代人。(l)《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几代人,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反映了什么道理?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思想相互融合,相互激荡,当前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针对训练1】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产生独特的美感,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这说明()

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C.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D.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针对训练2】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由于()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二、探究活动

(二)《人民日报》报道,经济上先行一步的广州,明确提出了打造“文化广州”的目标。根据

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广州市委、市政府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中。目前,广州市文化设施建设已经全面铺开。市委书记林树森表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全市文化设施就会逐步完善起来,为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大的舞台,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构建广阔的空间,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先进文化的阳光。”(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针对训练3】在北京市知名的富裕村韩河村,村党委明确提出:虽然富裕起来了,我们村不能出“兜里鼓脑袋瘪”的暴发户,更不要不知荣辱的“不孝子孙”,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农民。这表明()

A.新农村建设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物质财富越多,人越全面发展 C.文化财富越多,物质生活越富足D.优秀文化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针对训练4】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针对训练5】下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 ③人们生活越好,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构建体系】请你写出知识框架!

积极参与

创最优秀的小组;超越自我,做最出彩的个人!

第四篇: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2.2文化塑造人生

【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知识要点】

1.优秀的文化能。

2.优秀的文化能。

3.优秀的文化能。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8月,在上海热播的十五集纪录片《生活万岁》,用五湖四海“新上海人”的平凡生活,解构上海传奇,传达出“奋斗追求、温暖感动”的内涵,悄然打动了众多观众。这表明优秀文化()

A.是由人创造的B.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C.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2.2010年年底杀青的电视剧《爱的交响乐》再次引领观众探讨“追求真爱”这一人生中永恒美好的主题。剧中彭博饰演的马成东为了追求自己的所想所爱,不惜与多年好友反目并酿成无法挽回的遗憾。该作品有利于()

A.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物质基础B.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C.促进经济社会发展D.对人生具有决定作用

3.2010年11月12日,青岛市红色经典采风活动圆满结束,四位艺术家先后分四个阶段重走长征路,艺术家们表示,一路走来在长征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这说明()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只有先进文化才能被大众接受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4.《唐山大地震》上映不足半个月,票房已经超过3亿。优秀的文化产品,就是这个时代的阳光,永远温暖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优秀作品的这种作用来自于()

A.作品本身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B.人的心灵震撼和感知

C.作者的凭空想象D.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

5.2010年10月20日,南京地铁二号线的“诗意•名城诗歌专列”的拉手上、车内海报栏、椅侧的玻璃上都印上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这其中包括经专家评选的37首“公民道德建设”作品。上述优秀作品()

A.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B.对人有决定性的影响

C.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6.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助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2010年11月13日,浙江省在北京举办2010年浙江•北京高层次人才洽谈会。这能够表明()

A.社会发展是人才发展的条件B.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

C.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D.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7.2010年8月9日,第五届中国锦州笔架山海洋音乐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红诗伴我行”优秀作品展演在开发区举行。在活动现场,首首红诗振奋人心,红诗咏诵已经成为巨大的心灵磁场,感染着身在其中的每个人。这说明优秀文化()

①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能够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④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雪莱,作为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8.“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这一名言,激励无数身处逆境的人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前途。对此,我们如何理解()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应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③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物质条件的高度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1.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引发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优秀文化作品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 ②先进文化对人有着激励和鼓舞作用 ③先进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先进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影响了若干代青年的成长,直到今天,书中那些催人奋进的名言仍然在许多人心中扎根。

12.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影响了若干代青年的成长,直到今天„„这体现的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必然会促进人的发展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永恒不变的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能催人奋进,这说明()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二、非选择题

14.2010年8月7日,100位在广东省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受省委书记汪洋之邀,走进省委小礼堂,与省领导一起观看反映珠三角外来工生活的电影《所有梦想都开花》。该影片讲述了几位外来工在广东艰辛创业的故事,她们勇敢战胜了事业挫折、情感困扰和疾病威胁,执着追求并实现了人生梦想。90分钟里,大家心生共鸣,时而掌声热烈,时而哄堂大笑,时而陷入沉思。你认为上述影片会对在广东省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何影响?

答案: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电影《所有梦想都开花》作为优秀文化作品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外来务工人员心灵的火炬,引领外来务工人员前进的旗帜。

15.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宁夏银川一中第三届校园文化节拉开帷幕。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做法。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文化还塑造人生,不同文化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因此中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第五篇: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2014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2014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新人教

版必修

1课标分析:

1.新课标整体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经历探究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新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要了解几种消费心理,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别提出:要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要重视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3.分析新课标: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人性养育。新课标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这些变化与要求。既要针对学生与教材特点,设计丰富的有时代感的学生活动,又要不流于形式,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人性养育。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多样的消费观及正确的消费原则。(2)能力目标: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3)情感态度目标: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憎恶奢侈浪费,崇尚理性消费,崇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培养合作精神。其中第三个目标是主导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三维目标相结合,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导,使课堂既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2.地位:

(1)本课是全书的切入点

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旧教材把它放到最后来讲),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单元来讲,正是要把“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作为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蕴涵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本课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重点、落脚点

因为:中学生作为消费者,学习消费的有关知识,其目的就在于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科学、合理地消费。

3.结构:

本课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第二部分“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

两者之间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后者是前者的落脚点,也是重点。(正因为多样化的消费心理中存在错误观点,因此要强调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教学设计: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自学、讨论等形式,主要让学生自己完成;第二部分首先让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的感性材料;在这之后引导学生从分析身边材料入手,引出主题、并认识其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最后,由教师补充、归纳,进一步加深、提高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即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在这一过程中,对一些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深入与拓展。

4.本课重点:

(1)本课重点:理性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四个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因为:只有践行了正确的消费原则,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才能落到实处。

(2)重点突出:

时间上的突出:计划用近3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此内容的教学。

教学手段、过程上的突出:首先让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的感性材料;在这之后引导学生从分析身边材料入手,引出主题、并认识其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最后,由教师补充、归纳,进一步加深、提高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即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在这一过程中,对一些内容要进行适当的深入与拓展。总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5.本课难点:

(1)本课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因为:难,不在于知识有多深奥,而在于:深圳物质条件优越,再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全情付出”“有求必应”,浪费之风在学生中大有市场,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为中学生陌生的名词。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成为空洞说教,落不到实处。因此是教学中的难点。

(2)难点解决:

首先,让学生课前实地拍摄中学生浪费纪实片,引出主题,并通过直观材料,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然后组织学生辩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过不过时?”,进一步澄清认识;之后,由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故事谚语(课前收集准备),加深理解;最后,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有说服力的故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与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认识,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这一原则。学生分析:

要做到“以学生学为主”,而非教师的教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就要了解学生特点.高一学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

1.学习需求:(1)不喜空洞说教,喜欢形象生动;(2)不喜抽象遥远,喜欢关注身边世事;(3)不喜被动灌输,喜欢主动参与;(4)在多元的经济生活中,传统消费观被打破,新的消费观纷繁芜杂,充塞着中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无所适从。学生急需有人帮助他们澄清认识,树立正确消费观。

2.优点:(1).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可塑性强。(2).性格活泼,容易激活。(3).电脑操作水平较高,而且不泛高手。(4).乐于实践。

3.不足:(1).是非不明,价值观需要修正。(2).在学习上习惯于“被动接受“,探究精神较差。(3).追求个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不强。(4).注重书本,实践能力较弱。(5).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奔波,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经验不足。(6).生活条件优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缺失。

针对此,在教学中,我力求进一步发挥学生优势,修正劣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针对“电脑操作水平较高、乐于实践”,但“合作精神不强、实践能力较弱、与社会接触较少”的特点,设计了探究式学习。)

教法分析:

针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我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现大量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

2.讨论教学法。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开展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丰富课堂教学,多种讨论法穿插)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为丰富课堂教学,多种提问方式穿插)

4.时事教学法。结合时事:“胡锦涛讲话、中国国情等”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联系实际。

学法分析:

针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主要采用如下几种学习方法:

1.问卷调查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亲自接触事物本身,了解现实,引发思考。

2.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原学、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3.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

1.“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和状况为主进行教学设计。(1)教学中所采用材料均选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新教材本身也是图文并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2)教学过程也从学生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自学、讨论等形式,主要让学生自己完成;第二部分首先让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的感性材料;在这之后引导学生从分析身边材料入手,引出主题、并认识其重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最后,由教师补充、归纳,进一步加深、提高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即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想、多说、多做,在想、说、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培养能力。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因课堂开展了大量学生活动,时间较紧,适当地将一些有拓展空间和拓展必要的内容,如“绿色消费”,交给学生课后进行探究性学习:分组活动,上网查询、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以达到一节约课堂时间,二延伸课堂教学,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维目标。

4.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和谐发展。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性养育。

5.回归生活:(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教学中所采用材料均选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新教材本身也是图文并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生活);(2)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重视人性养育。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课堂时间共40分钟。教师用18分钟,学生用22分钟)

(一)课前探究: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进行探究。

1.布置学生设计问卷,分组深入学校与社区,调查中学生消费观现状,并撰写调查小报告。

2.布置学生收集、准备资料。(有些资料可在调查时收集)

(1)方法:上网收集、实地拍摄、演绎小品、自绘漫画等

(2)主题:中学生奢侈浪费纪实片(建议:实地拍摄)

中学生盲目从众实例(建议:演绎并拍摄小品)

中学生消费破坏环境实例(建议:实地拍摄)

古今中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故事谚语等(建议:上网收集)

(注:学生根据自己特长、爱好,选择主题与小组以及准备资料的方式)

(设计意图:A以学生为本。活动内容均选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相关的主题,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开展。调动积极性,增强针对性,增强说服力,提高实效性。B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C全面塑造人才,培养综合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表达表演等能力。D回归生活。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剖析生活事例,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政治教学回归生活。)

(二)导入新课:2分钟

学生代表用多媒体展示: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表格、文字)

教师点评:略

教师导入新课:调查表明:中学生消费存在许多误区,树立正

确的消费观十分必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这一主题。

板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新课教学35分钟

回放:问卷调查结果(表格、文字)

提问:中学生的多彩的消费方式是由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引发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由四种消费心理引发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

1.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详细内容,并思考相关提问:

提问:这四种消费方式有何正(负)面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正、负面影响)(强调适度)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正、负面影响)(强调适度)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负面影响)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正面影响)

(设计意图:本块内容简单,交给学生自学,简单提问、归纳即可)

教师转承:综上可知,消费是否正确影响自己、他人、社会。

因此,我们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板书:2.正确的消费原则(重点)

学生代表展示:中学生奢侈浪费纪实片(实地拍摄)

提问:上述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略

教师转承:启示:我们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板书:(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拓展提问:适度消费是否是要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不是。适度消费不是不适当地抑制消费

深度讨论:如何把握消费的度?(引导:不浪费、不抑制)

学生回答:略

教师展示:过度消费、抑制消费、适度消费(图片、漫画)

教师归纳:适度消费要与家情、国情相适应,不浪费、不抑制。

拓展提问:适度消费与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矛盾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不矛盾。国家鼓励适度消费,而不是过度消费。

(设计“深度讨论”、“拓展提问”意图:适度挖掘教材,加深

理解;适度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拓宽知识面)

学生代表展示:学生自导、自演、自拍小品:从众消费

(注:若时间不够,可随堂改为由教师展示有关内容)

教师提问:从众消费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启示:我们要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板书:(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布置学生观看课本上的漫画:精神、物质消费不协调

提问:重视这一问题有何现实意义?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略)

(注:此提问为深化拓展内容,若时间不够,可改课堂回答为课后探究。)

(设计意图:因课堂安排了较多的学生活动,而活动时间无法精确控制,因此,课堂设计一定要有机动性。做到“活而不乱”。教师不能被学生的活动牵着鼻子走。)

教师展示:中学生消费破坏环境实例(学生实地拍摄)

提问: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启示: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板书:(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提问:什么是绿色消费?

学生阅读教材:绿色消费的含义;内容(5R)

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分组活动,利用电脑,就绿色消费进行探究学习,撰写论文.(设计意图:绿色消费为课本新加内容,可拓展空间很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把它设计为课后拓展内容。一可节约课堂时间,二可延伸课堂教学,三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四可督促学生更好地践行这一原则,使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回放:深圳中学生奢侈浪费纪实片(实地拍摄)

教师提问: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启示:我们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板书:(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深度辩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过不过时?5分钟?

(注:引导学生比较中外国情,从正反方展开辩论,加深理解)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永不过时

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故事谚语

教师展示:外国亿万富翁、我国清华学子、我市中学生节约艰苦奋斗故事

教师展示:毛泽东、胡锦涛(节约艰苦奋斗的共识)

教师归纳:加深、提高认识,强化人性养育

(设计意图:此内容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成为空洞说教,落不到实处。为解决此难点,首先,回放学生课前实的拍摄中学生浪费纪实片,引出主题,并通过直观材料,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然后组织学生辩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过不过时?”,进一步澄清认识;之后,由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故事谚语(课前收集准备),加深理解;最后,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有说服力的故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与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认识,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这一原则。

(四)课堂总结:

1.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基本内容,强调重点。本节课探讨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各自的具体内容?

2.教师展示知识结构图表,直观、系统。

3.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升华认识,落实人性养育。本节课重点是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认识、谈转变)

(五)课堂练习:

1.知识检测:(选择题)

2.情景检测:德育考核

(六)课后作业:综合探究

1.分组活动,就绿色消费进行探究学习,撰写小论文

2.在问卷调查深圳中学生消费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可行性调整方案,撰写成文。

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轻松、有序,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出。特别是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震撼极大染,人性养育非常成功。

2.教学不足:

(1)语速较快

(2)学生辩论时,还可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3)学生活动时,有些地方衔接不够紧密,浪费了一些时间。

3.教学心得:

在本堂课中,我力求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结合,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性养育,收到了好的效果。教学过程师生轻松愉快,互动良好,效果不错。

下载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政治 2.2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政治 2.2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庖丁解牛学案(无答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解析

    《庖丁解牛》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探讨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

    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塑造人生 (一)、丰富精神世界----文化塑造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堂探究:(1)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2)你怎样看待这次评选的结果?你读过其中的作品吗?可谈谈......

    文化塑造人生

    2.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原创] 《文化生活》精彩教案2007-08-29 14:14:21| 分类: 文化生活教案 | 标签:必修3 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举报|字号 订阅下载LOFTER客户端 作者:林锦......

    2018高中政治小题狂刷04文化塑造人生3[推荐]

    04 文化塑造人生 1.理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因为,在“理解”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占有了我们,我们也创造了新的历史文化。这说明了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

    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主备人:苏永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理解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能力目标: 能赏析优秀......

    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知识目标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 提高对文化的感悟能力......

    2.2文化塑造人生[范文模版]

    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优秀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的三个作用;知道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知道优秀文化......

    文化生活 2.2文化塑造人生练习《金牌学案》范文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课时 文化塑造人生 1.在北京市知名的富裕村韩河村,村党委明确提出:虽然富裕起来了,我们村不能出“兜里鼓脑袋瘪”的暴发户,更不要不知荣辱的“不孝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