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11:0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劳动部

【发布文号】劳社部发[2000]23号 【发布日期】2000-11-09 【生效日期】2000-11-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意见

(劳社部发〔2000〕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劳动保障宣传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对劳动保障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为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切实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十五”时期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有利于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有利于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把宣传工作摆在劳动保障工作全局中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好说与做、重点与一般、正面引导与舆论监督、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灵活与规范的关系,做到大题大作。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宣传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关心、重视和支持宣传工作,并明确一位领导分工负责。要明确专门机构、指定专门人员承担劳动保障宣传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设立事业单位性质的宣传工作机构。业务工作机构要有兼职宣传人员,配合开展工作。宣传经费要纳入单位预算予以保障,并努力争取财政部门等多方面的支持。

二、二、把握舆论导向,遵守宣传纪律

劳动保障宣传工作肩负着宣传党的劳动保障方针政策,团结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职责,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利于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要加强审核把关,统一宣传口径,把握宣传分寸,对一些社会影响面比较大的报道,注意宣传导向。要建立和完善宣传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的职责、程序和纪律,切实加强管理,使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三、搞好统筹策划,突出宣传重点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搞好统筹策划,制定宣传工作的年度计划,确定宣传的重点内容、开展方式及时间安排,对重大宣传活动的主题、方法和目标作出安排。在全面宣传劳动保障领域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要突出宣传重点,对中心工作和影响全局的问题,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经费进行重点宣传。今后部里将于每年初制定下发当年劳动保障宣传工作要点,确定宣传内容和宣传重点,提出落实年度工作任务的要求。各地要根据部宣传工作要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全年宣传工作进行认真部署。

四、四、贴近改革实际,提高宣传效果

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要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切实掌握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群体职工的思想状况,努力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定不同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对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统一组织开展有声势、有影响、有深度的集中宣传,使宣传工作真正收到入脑入心的实际效果。今后每年部里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开展一次劳动保障宣传活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按照部里确定的主题,精心制定宣传方案,扎实细致地抓好落实。

五、五、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宣传渠道

坚持宣传的多形式、多渠道,是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各地要积极支持新闻媒体的采访活动,努力争取在新闻媒体开设宣传劳动保障工作的专栏、专版,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采访、报道。要采取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使宣传活动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报刊专业性、权威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劳动保障宣传的排头兵。《中国劳动保障报》和《劳动保障通讯》是劳动保障部指导各地做好工作、广泛开展劳动保障宣传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各地要积极组织提供稿件、做好发行工作,不断提高报刊的质量和影响力。部里将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及时宣传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政策。

六、六、加强协调沟通,发挥综合效应

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需要自上而下形成合力、部门之间形成合力、部门内部各机构之间形成合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与党委宣传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要与经贸、财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要将宣传工作与信息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政务信息渠道发现宣传线索、提供宣传素材、开展内部宣传,建立上下沟通、渠道顺畅、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上级对下级部门要定期下发宣传线索和信息报送要点,通报采用情况并进行考核评比。今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保障部门每月要向部里提供一定数量的信息材料和宣传线索,部里将按季度印发需求要点并通报采用情况。各地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落实本意见精神,切实做好劳动保障宣传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保障厅局要于每年1月底前向部里报送上年度的宣传工作总结及本年度宣传工作计划,部里将于每年初对各地上年度劳动保障宣传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2000年11月9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意见

为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执法服务职能,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现就做好2013年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2013年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坚持“一三四三”的工作思路,即打响一个“文明监察”品牌,完善创新“两网化”监管、诚信等级评价和“一书两金”三个机制,突出小微企业监管服务、解决欠薪问题、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查处和书面审查扩面增长四个重点,加强管理、能力和作风三个支撑,实现我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档升级。

二、目标任务

2013年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以维权维稳、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为主线,健全完善诚信等级评价和“一书两金”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运行标准,扩大“两网化”管理覆盖面,用人单位信息录入完整不少于700户;书面审查不少于700户;在按时完成上级部署专项执法检查任务的同时,自行组织开展全区性专项执法检查至少一次;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三、工作措施

(一)转变执法理念,打响“文明监察”品牌

大力倡树“寓服务于执法之中”的执法理念,自觉把服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一种行为准则,贯穿于整个监察执法过程,切实做到服务到位、执法规范、打击有力。

服务到位。一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制度。对用人单位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不符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情形,但不宜予以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的,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有关整改和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二要推行阳光执法。实行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监察职责、监察事项、执法程序、执法依据和管辖范围;三要强化行政调处工作。坚持宣传教育在先,对有举报投诉的用人单位开展约谈,进行调解处理;四要坚持上门执法服务。利用劳动保障监察平台宣传相关的人力资源法律法规,变单一执法为宣传法律法规、规范用工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过程。

执法规范。一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和执法程序。落实主办监察员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案件调查审核处理“三分离”制度和重大案件专家会审、集体讨论、行政处理处罚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坚决杜绝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切实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案件质量,确保所办案件成为摆得上桌面、经得起推敲、受得住检验的铁案。二要深入推行一体执法。凡涉及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的检查活动,一律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统一组织实施,监察执法事项统一规划,监察执法力量统一调度,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统一处理处罚,坚决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以及相互推诿、拖延办理监察事项等现象的发生。

打击有力。要坚持综合运用书面审查、举报投诉专查、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和社会保险稽查等各种监察执法方式,积极做好维权维稳工作。对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究必有果,彰显法律的尊严。

(二)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和诚信等级评价工作

全面深入推进“两网化”监管,要着力在四个方面做实际事、下细功夫:一是基层网格机构队伍建设实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职能落实、责任落实。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自身建设,充实人员、提升素质;一手抓基层网格机构队伍建设,结合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或直接面向社会聘用等形式,落实基层网格工作人员,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专业能力培训,使基层网格工作人员切实承担起采集信息、宣传、监测、预防预警、调处和配合执法六项职能,真正成为基层网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知情者、宣传者、建议者、预警者、调解者和参与者。二是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入库确保真实完整。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不真实不完整的信息一律不准入库;已经入库的信息,要采取多种方式尽快补充完善,确保准确无误。三是实现信息比对工作的实质性突破。将所采集的用人单位用工信息与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社会保险经办等业务信息进行比对,为分类监管、动态监控和评估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四是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要立足信息采集和评估分析,实施用人单位分类监管和动态监控,及早预防可能发生的重大劳资纠纷;对已经出现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征兆的,要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将重大劳资纠纷解决在萌芽中。

要扎实做好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一要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书面审查作为等级评价的基础手段,初步掌握招用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作时间、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二要及时记录接受举报投诉、立案查处、专项执法检查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查处过程中掌握的情况,不断充实诚信档案的内容;三要及时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掌握的情况与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社会保险经办等业务信息进行比对,提高诚信档案中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四要加大征信力度,定期开展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工作,并通过信息系统实时记录信息新增和变更情况以及劳资矛盾的调处情况,使诚信档案涵盖的单位更多、数据更全、信息更准、利用更便捷。

为确保诚信等级评价工作有力推行、实施到位,要坚持做到:一是严把标准。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切实做好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二是严肃纪律。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要真实反映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实际情况。三是确保实效。对a级诚信示范单位进行抽查复核,并采取区、街道联合方式对c级非诚信单位进行重点检查,真正体现守信受益、失信惩戒原则。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小微企业监管服务。针对小微企业存在的合同签订率和参保缴费率低等突出特点和问题,要积极发挥“两网化”监管的职能作用,定期对网格内小微企业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帮助其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引导小微企业规范用工。对多次检查发现问题拒不整改企业,要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处理处罚。

二是加大力度解决欠薪问题。一要建立健全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并按季通报。通过劳动者举报、企业自报、日常巡查等多种途径获得工资拖欠信息,及时了解企业欠薪情况,有效防范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发生欠薪的企业,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劳动保障监察专兼职监察员或协管员每月至少一次向欠薪企业尤其是重点欠薪企业了解其新欠和偿还情况,指导企业按照计划偿还欠款。二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落实欠薪举报投诉首问责任制,明确责任,及时妥善解决欠薪问题。三要学习寿光经验,积极探索“一书两金”制度,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选择典型企业、行业推行“一书两金”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形成有效解决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加大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一要落实重大事件和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对发生10人以上群体性上访、欠缴社会保险费、拖欠职工工资3个月以上、因改制改组(拆迁、关闭、破产)职工安置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企业,企业裁员20人以上(或20人以上企业关闭破产)、企业主逃逸等重大情况和信息,各基层监察网格要本着“知情信息及时报”的原则,在事件发生(或知情)后2小时内,向区劳动保障监察处报告情况;对因少报漏报或隐瞒不报而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严厉问责。二要建立“日监控、月汇集、季研判”的舆情分析研判制度。要增强工作敏感性,预判重大劳资矛盾出现的前兆,立足“早发现、早处置”。加强日监控,对涉及劳动用工方面的问题进行收集、跟踪、处理,遇有重大事件及时报告;月汇集,区劳动保障监察处每月要向基层网格、重点监控用人单位收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掌握一手资料;季研判,每季度要召集研判分析会,对劳动用工运行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形成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季度分析报告。三要建立重点预防监控制度。把改制企业、发生过工资拖欠、经营困难、裁员人数多、使用劳务派遣人数多、劳资矛盾多、农民工人数多的企业作为重点预防和监控对象,采取重点联系的方法,明确人员责任。重点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时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劳动用工管理等进行帮助指导,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四要健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重大事件的应急准备、协调和处理机制,加强与公安、工会、经信、信访等部门的联系,建立正常信息互通机制;要建立重大事件快速反应预案,确保第一时间介入,并公平、公正进行调处,快速有效处理重大案件。

四是扎实有效开展书面审查工作。继续扩大书面审查的范围和数量,2013年计划书面审查的用人单位数量再增长75%。书面审查的重点内容是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以及劳务派遣用工的情况,重点单位除小微企业外,还包括新开办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和诚信等级评定为c级的单位。

(四)加强管理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

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不断提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水平。2013年评优树先将根据各街道举报投诉结案率、书面审查计划完成情况和用人单位信息完整录入计划完成情况三项指标择优推荐。同时,将对至少三分之一的2011诚信示范单位进行复核,对至少三分之一的非诚信单位采取区街道联合方式进行重点检查;还将根据实际需要,对各街道管辖的用人单位直接进行查处。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执法服务能力。

要切实增强“四种意识”、提高“四种能力”、倡树“六种作风”,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作风建设,即: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服务发展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推进工作的能力;增强团结意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凝心聚力的能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拒腐防变的能力。要倡树刻苦扎实的学习作风,锐意进取的改革作风,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亲民爱民的服务作风,胸怀全局的团结作风,勤政廉洁的清廉作风。通过扎实有效的作风建设,将执法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新发展。

第三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9次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郑斯林

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范劳动保障监察行为,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所属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以下简称劳动保障法律)的情况进行监察,适用本规定;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进行劳动保障监察,依照本规定执行;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情况进行劳动保障监察,根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劳动保障监察遵循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

实施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实行回避制度。

第五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以下统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具体负责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工作。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及其劳动场所的日常巡视检查,应当制定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确定重点检查范围,并按照现场检查的规定进行。

第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有关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情况的书面材料应进行审查,并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查处。

第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针对劳动保障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重点问题集中组织专项检查活动,必要时,可以联合有关部门或组织共同进行。

第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公开举报、投诉电话,依法查处举报和投诉反映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

第三章 受理与立案

第十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举报人反映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十二条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对因同一事由引起的集体投诉,投诉人可推荐代表投诉。

第十三条 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

第十四条 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投诉人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者诉讼程序办理:

(一)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

(二)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的;

(三)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第十六条 下列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对劳动者造成损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一)因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二)因用人单位违反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

(三)因用人单位原因订立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四)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第十七条 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生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按照《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处理。

第十八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立案查处:

(一)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的;

(二)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

(三)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对不符合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投诉人。

对不符合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告知投诉人补正投诉材料。

对不符合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投诉,即对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告诉投诉人;对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但 不属于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投诉,应当告知投诉人向有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过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举报等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查处。立案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审查批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批准之日即为立案之日。

第四章 调查与检查

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检查不得少于2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指定其中1名为主办劳动保障监察员。

第二十一条 劳动保障监察员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情况进行监察时,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一)进入用人单位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并说明身份;

(二)就调查事项制作笔录,应由劳动保障监察员和被调查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名或盖章。被调查人拒不签名、盖章的,应注明拒签情况。

第二十二条 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检查时,承担下列义务:

(一)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

(二)保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知的商业秘密;

(三)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三条 劳动保障监察员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本人是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承办查处的案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因其他原因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认为劳动保障监察员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应当回避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要求其回避。当事人申请劳动保障监察员回避,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十五条 回避决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作出回避决定前,承办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处理。对回避申请的决定,应当告知申请人。

承办人员的回避,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决定;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二)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

(四)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像和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五)对事实确凿、可以当场处理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当场予以纠正;

(六)可以委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七)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采取的其他调查、检查措施。

第二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检查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措施:

(一)当事人可能对证据采取伪造、变造、毁灭行为的;

(二)当事人采取措施不当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

(三)不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措施以后难以取得的;

(四)其他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情形的。

第二十八条 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措施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根据本规定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证据登记保存申请,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

(二)劳动保障监察员将证据登记保存通知书及证据登记清单交付当事人,由当事人签收。当事人拒不签名或者盖章的,由劳动保障监察员注明情况;

(三)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措施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期限届满后应当解除证据登记保存措施。

在证据登记保存期内,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劳动保障监察员可以随时调取证据。

第二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中涉及异地调查取证的,可以委托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协助调查。受委托方的协助调查应在双方商定的时间内完成。

第三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第五章 案件处理

第三十一条 对用人单位存在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事实确凿并有法定处罚(处理)依据的,可以当场作出限期整改指令或依法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当场作出限期整改指令或行政处罚决定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限期整改指令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 当场处以警告或罚款处罚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口头告知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拟作出的行政处罚、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三)填写预定格式的处罚决定书;

(四)当场处罚决定书应当由劳动保障监察员签名或者盖章;

(五)将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由当事人签收。

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在2日内将当场限期整改指令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存档联交所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存档。

第三十三条 对不能当场作出处理的违法案件,劳动保障监察员经调查取证,应当提出初步处理建议,并填写案件处理报批表。

案件处理报批表应写明被处理单位名称、案由、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事实、被处理单位的陈述、处理依据、建议处理意见。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告知用人单位,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法听证的,应当告知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要求举行听证;用人单位要求听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第三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三)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经调查、检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也应当撤销立案。

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三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被处罚(处理)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地址;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违法事实和主要证据;

(三)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处理)的种类和依据;

(四)处罚(处理)决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处罚(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处罚(处理)决定的日期。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应当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印章。

第三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立案调查完成,应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立案决定;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第三十八条 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7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九条 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决定不适当的,应当予以纠正并及时告知当事人。

第四十条 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后应建立档案。档案资料应当至少保存三年。

第四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处理或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赔偿金或者征缴社会保险费等行政处理决定逾期不履行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四十五条 除依法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罚款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

第四十六条 地方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劳动保障部有关规定对承办的案件进行统计并填表上报。

地方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报送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对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有劳动用工行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规定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原《劳动监察规定》(劳部发〔1993〕167号)、《劳动监察程序规定》(劳部发〔1995〕457号)、《处理举报劳动违法行为规定》(劳动部令第5号,1996年12月17日)同时废止。

第四篇:劳动保障政策宣传

劳动保障政策.《就业与失业登记证》的办理:

申报条件: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本省城镇户籍人员.由劳动者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出具的目前尚未就业的证明,本人免冠2寸彩照4张及以下规定的资料:

1、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须提供毕业证(肄业证)

2、从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须提供原单位(或有关部门)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判决书或仲裁书)等有关资料.3、个体工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业主停业,破产停止经营的须提供工商出具的停业或注销执照的证明.4、承包土地被征用并符合规定条件的须出具有关部门的失地证明等有关资料.5、军队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须提供复员转业军人证书.6、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须提供解除劳动教养、刑满释放等有关证明.7、其他符合失业登记条件的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

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但因大龄、身体状况、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登记失业人员。(除失地农民

外其他均要是城镇户口)。包括以下登记失业人员:

1、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人员;

2、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

3、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凭低保证)

4、残疾人;(凭残疾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5、失地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少于0.1亩)

6、军队退役人员;(退伍证)

7、市州级以上劳动模范;(奖励证书)

8、烈士家属;(凭烈士证,民政部门的抚恤证)

9、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成员;

10、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项目政策:

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援助。

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援助。

公益性岗位补贴援助。

社会保险补贴援助。

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援助。

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援助。

基本生活保险保障援助。

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对象:

一是吸纳了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单位);

二是按灵活方式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

补贴的险种和范围:

一是企业(单位)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一定比例,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单位)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二是按灵活方式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以个人身份加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一定比例,但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再另外享受医疗保险补贴。补贴期限:除对从审批具备享受资格之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享受过社会保险补贴的持有《下岗优惠证》人员应连续计算补贴期限,除上述特殊情况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城镇居民医保政策

(一)参保范围

湘乡市范围内,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均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城农民工子女,可随同学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放开户籍限制。户籍不在湘乡,但在湘乡居住且有固定住所的居民以及在湘乡务工的农民工,凭公安部门或社区出具的居住证明(农民工凭务工单位证明)可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企业职工经批准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办理程序

1、新参保人员:除学生外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于每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以家庭为单位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特殊人群还须持《低保证》、《残疾人证》)等有效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一份,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两张到居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办理来年的参保登记、资格审核和缴费手续。

2、续保人员在每年10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凭身份证或户口本直接到社区办理缴费。

3、学生于每年9月份办理新参保(缴保)和缴费手续,从参保之日起享受待遇,除学生外其他居民,每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缴纳下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从次年的1月1日开始享受待遇;元月1日至3月31日参保(续保)缴费的从下月起开始享受待遇;3月31日以后不再办理当的参保手续。

养老保险政策

一、参保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都应当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退休人员管理

1.退休手续输时间每月23日至27日办理退休金的下月起领取基本养老金。

2.享受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因高龄等原因不能亲领取养老院金时,可由委代领。《代领养老金有效证明书》由乡、镇、办事处劳动保障服务站办理。

3.每年4月1日至7月15日为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年审时间。逾期未办理年审的退休金人员,社保局将暂予停发其基本养老金。

第五篇:劳动保障宣传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三届四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维护民生重点,围绕劳动保障改革与发展大局,突出抓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典型宣传和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劳动保障新闻宣传的整体效应,为促进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重点内容

1、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的宣传。

以《纲要》为依据,深入宣传劳动保障工作“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着重宣传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2、深入扎实做好三部法律宣传。

《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已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将从5月1日起实施,全面到位地宣传贯彻落实好三部法律无疑是我们劳动保障部门今年工作的“重头戏”。随着三部法律对劳动者特别是弱势群体劳动保障权益保护的强化,必将使用人单位在用工方面更加审慎,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也将进一步强化,劳动关系协调方面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有可能因此集中凸现。市和各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必须加大 “三法”学习力度,集中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三法”,并要求各处室(单位)结合实际搞好讨论交流,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对“三法”的新规定、新内涵等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法制意识,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深入扎实地搞好三部法律的宣传。与电视台联合录制一期领导访谈节目;在电视台连续播放“三法”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与司法局、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举办大型“三法”广场咨询活动;在报刊开辟“三法”知识宣传专栏,并向社会公布“三法”咨询热线“12333”,及时做好回复工作。全系统要以更加明确严格的要求,采取更加得力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落实三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切实做到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准确用法、自觉守法。

3、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制度宣传。

认真宣传新出台的《XX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即将出台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等社会保险政策规定,对重大社会保险政策的调整进行及时发布。围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深入企业、社区宣传社会保险政策。

4、加强涉及改善民生相关工作的宣传。

及时准确地对事关民生的重大政策进行政策解读和宣讲,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加强舆情分析,对突发群X事件的事态全面客观地进行宣传报道,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主动向公众媒体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着力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

5、加强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和工作推进的宣传。

及时向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发布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状况,尤其要围绕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关系民生的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重点宣传,增进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公众对劳动保障工作推进情况的了解。

6、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新闻发布制度。

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宣传采访管理制度、政务信息报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全面、准确地向新闻媒体介绍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情况和重大决策,回答记者有关劳动保障方面的提问,履行发布消息、宣传政策、释疑解惑、澄清事实等职能。

三、活动安排(见附件一)

四、工作措施

1、构建宣传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一是局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工作。二是明确新闻发言人和宣传工作专职人员。新闻发言人由一名局领导担任,负责扎口对外发布重要信息。三是落实劳动保障专项工作宣传信息责任人。局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宣传信息负责人,同时明确一位联络员具体负责本处室(单位)的宣传联络工作。各市(区)劳动保障局要参照市局做法,明确本地区宣传工作的领导组织体系,按时保质完成市局下达的宣传任务,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本部门工作要求。

2、加强劳动保障宣传阵地建设。

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强化阵地意识,提高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各类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市局重点以一个门户网站、一个服务特号为载体,加强劳动保障宣传工作阵地建设。一是办好劳动保障系统门户网站。逐步完善网上信息公开目录,及时在网上公开相关政务信息。加强政策法规库的动态维护,保证政策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进一步拓展网站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安排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报道,开展政策咨询在线直播、新闻发布会直播等内容的网上直播活动。二是打造好12333公共服务品牌。各市(区)劳动保障局和本局各处室(单位)要加强政策和业务信息的沟通,认真整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办事内容、办事程序,保证12333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政策文件和工作信息。对12333咨询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认真处理、及时解答的同时,注意意见及建议的反馈搜集,为政策制定及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3、创新宣传工作形式和手段。

一是及时向新闻媒体、信息部门通报劳动保障工作安排和最新政策文件精神,推荐先进典型,扩大社会舆论效应。在继续办好“劳动保障之声”专题和“泰州晚报用工信息”专版的同时,积极向中央和部、省、市级新闻报刊特别是劳动保障系统报刊投稿;二是按规定向省厅、市两办、市局报送信息,要围绕中心工作,介绍工作动态和劳动保障法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扩大社会影响;三是办好宣传栏、多媒体查询等宣传窗口,宣传橱窗每月不少于1期,每期围绕1个主题展开宣传,由1—2个处室(单位)主办,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评比;XX区负责将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宣传栏办好,平时张贴《中国劳动保障报》和相关宣传材料,各街道劳动保障所每季安排1/4社区自办宣传栏;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好集中宣传工作,对部、省和市统一部署的劳动保障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至少组织5次较大规模的集中专题宣传活动,全市接受宣传面达60万人次。

3、强化宣传工作考核体系。

各市(区)宣传信息实行百分制考核,内容包括:劳动保障网站、组织宣传活动、稿件得分和信息得分,各项所占比重分别为20%、20%、30%和30%。劳动保障网站建设,版面新颖、内容充实,并与受众形成互动;各市(区)按市局要求开展宣传活动,使之有计划、有成效、有总结;按规定完成稿件和信息考核得分,稿件、信息得分按《稿件信息计分办法》(见附件二)计分,超过任务按比例计分,但最高不超过标准分值的50%。本局各处室(单位)宣传信息工作主要考核开展宣传活动稿件和信息得分。市局和XX区局每季对各街道社区自办宣传栏进行考评,列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考核内容。

4、建立信息工作奖惩制度。

(1)宣传信息工作列入市局处室(单位)、各市(区)考核内容;(2)按累积总分在全市评选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3)市局录用稿件按局原规定给予奖励,省厅和市“两办”信息得分每1分奖励10元,按季由办公室负责兑现。各市(区)奖励办法自行制定。(4)年终评选劳动保障好新闻和优秀作者。

下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劳动保障宣传工作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工作意见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工作意见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开展好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加快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险步伐,特提出以下意见......

    劳保局劳动保障就业扶持工作意见(模版)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形势的影响,维护全市就业局势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立了“强化服务解民难、科学发......

    劳动保障知识宣传标语(汇编)

    篇一:人社工作宣传标语 1、选人要正,用人要公,育人要勤,管人要严; 2、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吸引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4、强化竞争意识,......

    劳动保障宣传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劳动保障宣传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感谢市局给了我们这次同大家交流工作的机会。去年以来我县劳动保障宣传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局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通知(5篇)

    【发布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文号】劳社厅函〔2003〕289号 【发布日期】2003-06-12 【生效日期】2003-06-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

    燃气保障工作意见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燃气保障工作意见 公文 区于年在郊县率先实现全气化。目前全区共有燃气用户近51万户,其中管道人工煤气23万户、天然气7万户、液化石油气21万户(主......

    劳动保障宣传月活动简报(推荐5篇)

    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海港人社局广泛开展劳动保障宣传月活动5月份以来,为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开展2010年农民工劳动合同春暖行动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学......

    劳动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一些矛盾也越发尖锐。诸如频频见报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劳动者工伤无处索要费用问题等等,这些都昭示着我国企业目前劳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