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钳工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年度质量报告
钳工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年度质量报告
一、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重要意义
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淮南以煤炭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淮南市的机械加工制造业急需高素质钳工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内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自2016年9月起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努力使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范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主要目标
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2.教师深入企业去实践,成为能生产、善教学的教师;学生聆听教师的讲解、拜师工人学技术,最终成为懂理论能上岗的员工;学校和企业组成育人共同体,实现双赢的战略构想。
3.做好教师、学生和工人相互角色的转变,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工人的共同进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员工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为推动职教发展、企业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在试点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培训内容、培训安排,修改完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案,并将学徒实习推广到全校更多的专业,把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之中。
我校钳工技术专业对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实现创新点: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进行大胆的改革,对学徒制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努力实现:
1.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2.以教师培训工人、工人带教师、教师带学生、工人带学生、学生带学生等多方位促进、全面发展的技能培养模式。
三、现代学徒制工作实施过程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6年9月-2019年7月,我们与三家优质企业合作共同开办一个“汽车维修专业(钳工技术工种、30人)、机电技术应用学徒制班”(钳工技术工种、30人),三家企业作为本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分别是陕汽淮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肥安凯汽车有限公司、安徽电建一公司。这都是与我校本专业有深度合作的优质企业,在规模、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均有优势。还计划把2015级1-2个班级的顶岗实习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试点。另外,已经与安徽省五季养生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学徒制《联合办学协议》,2016春季招工招生500人(非全日制)。
1、共同制定《联合招生简章》,校企合作共同招生招工。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预备员工。
2.我们与这三家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制定学徒实习计划,学生顶岗实习先拜师。首先企业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然后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学徒实习计划”。其中,实习内容、指派师傅和学徒过程、考核方式等主要由企业安排。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一边挂职锻炼,一边以“指导师傅”的身份协助学徒管理。学生学徒过程中每天填写包含工作内容、工艺流程、安全生产、师傅指点、学徒体会等内容的学习卡,填写包含设备安全操作、工作质量、工具使用、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指导师傅意见等内容的学徒考核卡。
3.教师轮换下企业参与生产实习,拜工人为师傅
2016年9月到2019年6月,机械类专业(钳工技术)将先后派出4批共8人次专业教师入厂实践,这些教师下到车间,拜工人为师傅,积极投入到生产一线,学习岗位技能,了解企业文化,熟悉生产流程,积极为自己充电。4.学校内实习教师带兴趣小组,教师在校内为师傅。我校建立了生产性实训车间,专业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实习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对外加工服务活动。每个实习教师选择3-5名技能拔尖的优秀学生,参与学校的生产和建设工作。
5.专业教师下企业培训,成为工人的师傅。充分发挥我们的师资优势,在与各企业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深入企业,大力发展企业在职职工专业技能培训。
6.优秀毕业生回校引导,成为在校学生的就业导师;学生之间的沟通远比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容易,许多学生对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既钦佩又羡慕。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可以对在校学生从精神上起到引领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就业之后,往届毕业生在工作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将会大大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认真学习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机械类专业(钳工)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方案中规定了若干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原则和程序。比如“企业参与招生”,即在新生招生期间,企业直接面试,然后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这些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相当于该企业的“预备员工”。学生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合同。还比如“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即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等等。
(三)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
1.扩大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数量,将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分别在机电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推行每个专业1-2个班的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实习,学徒数达到1000人左右,合作企业将扩大至10个。同时加大现代学徒制培养力度,提高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大批优质的毕业生,大大提升学生的一线生产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安徽现代制造业培养更多中、高技能型人才。
2.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不断完善深化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使更多企业成为具有职业教育教学、学徒和技术开发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3.直接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校教师,由于有更多机会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其综合能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部分参与学徒培养的企业师傅们,也将成为了学校最有实践经验的一支兼职教师队伍。
四、条件保障
(一)政策条件
2016年我校安徽省教育厅申请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并把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和实践作为职业教育的创新项目,给与政策和资金支持。我校据此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校企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并签署《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现代学徒实习协议》,以指导和规范学徒实习过程。
(二)企业条件
现代学徒制涉及企业都是多年来与我校紧密合作的单位。这些企业具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齐全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专业技术;明确企业师傅岗位薪金、学生学徒津贴规定等。在现代学徒制推广过程中,我校将于陕汽淮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肥安凯汽车有限公司、安徽电建一公司、合肥京东方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联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家优质企业,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学校条件
1.学校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张景岩校长亲自担任,陶怀军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学校还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办公室)、专家指导小组、实施小组、资金使用及管理小组。学校制订了规范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具备专业授课经验和入企实践经历。另外学校还从职务晋升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政策支持等,这些都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企业冠名班”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基础条件。将开办“陕汽班”、“安凯班”、“京东方班”等,校企共同制定冠名班教学计划,企业提前直接参与教学和实训,教学计划中也有学生阶段性企业实习的环节。因而,企业会视冠名班学生为自己的准员工,学生和企业相互认知度较高。按照现代学徒制方案,只要在冠名班方案基础上加以细化、补充、调整、完善即可。
3.学徒过程的反馈信息可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修改的可靠依据。教学计划因而可被设计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徒项目课程(学徒——实训、实习、顶岗实习)”的结构。由此涉及到的教学和培训运作环节,将会更好地体现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融合。
五、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待完善
主要有三个着力点:一是招生。学生和员工的身份从入校的时候就该统一起来。“招生即招工”或者“招工即招生”。二是学徒。实质上是企业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跟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交替进行。三是就业。不可否认,学徒的就业普适性应该会受到一定局限,但毕业生在其学徒企业就业,就业的工种和岗位应该更具匹配性,就业会真正实现 “零距离”。四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需要陆续制定并逐步修改完善。五是继续争取政策的大力支持。五是继续争取合作企业的积极参与和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六是把现代学徒制逐步推广到学校各个专业,学校全面实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新模式。
第二篇: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化本市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本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科学、规范、高效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等政策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宗旨,以培育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度,形成校企从招生、培养到就业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深化教育链和产业链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主动服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第三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本市辖区内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聘请企业、行业等各界专家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
第五条 市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规划、项目遴选、管理、评估与验收,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定期举行会议,审议试点项目建设的有关重大问题。
第六条 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处。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试点项目日常工作的开展,拟定各类工作草案或建议,组织专题研讨和培训,管理试点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对试点项目进行日常跟踪管理,督促、推动各试点项目全面实施。
办公室实行试点项目事务专员制度,负责试点工作专项任务的督导检查。事务专员实行月检和年检报告制度。
第七条 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的释疑解惑,并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定期举行专题会议,必要时列席领导小组会议。
第八条 各区市应当成立教体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局等部门参加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市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所属单位有关试点工作的重大问题;设立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责任制,对所属单位的试点项目进行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
区市领导小组应当向市领导小组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章 申报遴选
第九条 试点项目遴选实行项目申报制度。市领导小组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库,规范申报登记。
(一)申报主体。本市辖区内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可牵头申报试点项目。
鼓励区市、校企共同组建的职教集团、职教园区联合申报试点项目。
(二)申报材料。试点项目申报单位应填报《20××--20××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申报书》(附件1)、校企合作培养协议等材料。
(三)申报程序。市属、行办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由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区市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由区市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后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
(四)评审程序。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将评审通过符合要求的试点项目报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纳入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库并予以公布。
第十条 试点项目入选学校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本市辖区内依法设臵的学历教育职业院校,具备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近3年未发生学生(含实习期)重大安全事故。
(二)申报专业至少举办3年,专业特色鲜明,并纳入本校专业建设规划进行重点建设,每年招生原则上超过100人;专业实训装备先进,基本对接合作办学企业实际使用的生产设备;拥有教学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团队;本专业社会用工需求量较大。
列入国家、省、市示范性或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的职业院校优先选用。
第十一条 试点项目入选企业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守法、诚信经营,管理规范,产品质量高,业内口碑好。
(二)属于行业领军企业或者政府鼓励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技术先进,实习和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完备;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引领带动自身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潜力;能提供试点项目专业轮训的所有岗位,能够选派足够数量的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学徒(学生)的企业导师。
综合实力较强、行业地位较高、校企合作3年以上、企业培训机制完善、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大中型企业或科技创新型企业园区优先选用。
第四章 过程管理
第十二条 建立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制度。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培养协议,明确各自职责、分工、权利和义务。
试点项目单位法人代表为试点项目建设的主要责任人。试点项目单位在公布遴选入围1个月内编制、报送《20××--20××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任务书》(附件2)《20××--20××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经市领导小组批复后实施。
第十三条 试点项目单位设立试点项目管理办公室,以所申报的专业学制为一个试点周期,具体负责本单位试点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和管理等工作。
(一)按照批复的试点项目建设任务书和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试点项目建设,确保试点项目建设进度和完成预期目标。
(二)校企双方统筹安排各渠道建设资金,合理分担人才培养成本,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及本办法规定,科学、规范、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四条 建立学徒(学生)双身份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工作方案,鼓励采取多元招生与招工方式,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
企业、学校、学徒(学生)、家长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鼓励企业与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学徒(学生)签订劳动合同。
试点项目学徒(学生)实行注册制度。
第十五条 建立双导师聘用制度,实行双向流动管理。校企双方按照双导师的选聘标准,共同遴选现代学徒制实验班的班主任、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并签订聘任协议和工作责任书。
第十六条 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学徒(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制定试点项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定期调整完善机制。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岗位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岗位群轮岗实训标准、质量监控和考核标准,开发相应课程资源,建设特色课程体系。
第十七条 建立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双方负责组织现代学徒制实验班的教学、岗位轮训和考核评价,并进行日常管理。
(一)学徒(学生)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学徒(学生)的企业实践课程与学校理论课程学分可以相互臵换,中职段学制可缩短1学期或延长1学期,高职段学制可缩短1学年或延长2学年。
(二)学徒(学生)在学校期间实行班级管理为主、小组管理为辅;在企业期间实行小组管理为主、班级管理为辅的合作管理模式。
(三)学徒(学生)实行毕业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第十八条 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试点院校和企业的有关现代学徒制政策、学徒岗位申请、教学管理与考核、课程资源等信息,实现数据采集、日常监测和资源共享。
第十九条 各试点项目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试点项目建设任务书和实施方案。对建设内容、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确需进行较大变更或调整的,应报经市领导小组核准。
第二十条 各试点项目单位应当每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本工作进展报告以及典型案例。
第五章 考核评价
第二十一条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试点项目考核专家组,负责试点项目的考核评价。试点项目考核专家组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公正地对试点项目做出考核结论。试点项目单位应对其提供的考核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二条 试点项目考核按照内审与外审、动态与静态、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制度与标准、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双导师队伍建设、学徒(学生)培养与管理、保障措施、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成果转化和推广情况以及创新点等。
第二十四条 试点项目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次。
对考核优秀的试点项目单位,授予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示范单位称号,在全市宣传推广成功做法及经验。
对考核不合格的试点项目单位,应责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组织重新考核;再次考核仍然不合格的,取消试点项目,并对主要责任人予以追责。
第二十五条 试点项目在建设期内因遇国家重大政策变化等不可抗拒原因导致项目不能正常进行的,本试点项目中止。
第六章 保障监督
第二十六条 政策保障。
(一)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双导师”人才库,对试点项目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定期进行培训。
校企双方建立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向聘用与挂职实践制度。鼓励校企双导师共同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和技术研究。
(二)建立激励制度。将学校导师在企业的实践和服务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将企业导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带徒经历纳入企业员工业绩考评并作为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学徒(学生)给予表彰。
(三)企业应当给予学徒(学生)以准员工待遇,为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根据学徒(学生)的实际工作贡献并参照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生活补贴。
第二十七条 经费保障。
建立政府、企业、学校等多元投入机制。市级财政、区市财政设立校企合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试点项目的奖励津贴、企业的水电、耗材等,保障试点项目顺利实施。试点项目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合理使用。
第二十八条 项目监督。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试点项目建设工作予以监督。
(一)校企双方对试点项目建设规划和立项、招投标、建设进展及资金使用等情况,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
(二)试点项目考核专家组的考核结论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取消试点项目、收回补助资金、列入信用负面清单、取消申报资格等处罚,并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责任:
1.以虚假试点项目套现建设资金的; 2.在试点项目建设中贪污、挤占、挪用、截留、滞留建设资金的;
3.在试点项目建设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建设质量事故的;
4.在试点项目建设中不听从工作安排,不能及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情节严重的;
5.其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等规定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和修订。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亍加快収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事业収展“十三五”规划》,持续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目标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二、试点内容 (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职业院校招生录叏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叏和企业用工程序,签订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仹合同(或学徒、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仹(对亍年满 16 周岁未达到 18 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三)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挄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亍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亍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収基亍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
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导师的职责和待遇,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仸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仸和待遇。院校要将挃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劢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联合技术研収、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政策。
(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基亍工作岗位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学徒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仸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仸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
三、试点形式 现代学徒制试点自愿申报。申报试点的单位应是具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级市、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
(一)地级市牵头开展试点。以地级市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辖区内职业院校和企业,立足辖区内职业院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确定试点专业和学生规模,重点探索地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行业牵头开展试点。以行业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行业内职业院校和企业,选择行业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侧重开収规范和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各类标准。
(三)职业院校牵头开展试点。以职业院校作为试点单位,选择学校主干专业,联合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共同开展试点工作,重点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四)企业牵头开展试点。以具有校企一体化育人经验的规模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展试点工作,重点探索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有效途径、运作方式和激励机制。
四、工作安排 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挄照自愿申报、省级推荐、部级评议、组织实施、验收
推广等程序进行,试点工作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开展。
(一)自愿申报。申报单位须提交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编制并提交仸务书。地级市、职业院校、企业及区域行业组织的申报材料由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报送(企业申报材料由合作院校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全国性行业组织申报材料直接报送教育部(职成司)。
(二)省级推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照教育部要求,结合区域収展和产业布局,统筹考虑省内职业院校、企业、区域行业组织,推荐试点单位。
(三)部级评议。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遴选,优先支持高附加值产业相关专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与“中国制造 2025”联系密切的 10 大领域相关专业开展试点;优先支持目标明确、方案完善、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申报试点。
(四)组织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区域内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检查;教育部组建“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挃导委员会”对试点工作进行挃导、监督和检查,组织推劢各地和试点单位之间经验交流,及时固化和完善成功经验。
(五)验收推广。试点工作自批准起为期二年。试点期满,试点单位须对照仸务书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所属试点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组织省级验收,并将验收结论函报教育部;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审核省级验收结论,视审核情况组织抽查,公布最终验收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试点单位应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广实施现代学徒制,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试点挃导。各地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挃导,落实责仸制,建立跨部门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试点工作重大问题;专人负责,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试点工作;制订试点工作扶持政策,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大投入,通过财政资劣、政府购买等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
(二)科学组织实施。各试点单位要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试点仸务和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政策环境,确保试点工作叏得实效。
(三)注重实务研究。试点单位要坚持边试点边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注重把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上升成为理论和措施,促进理论与实践同步収展。
第四篇:现代学徒制试点协议
现代学徒制试点协议
甲 方(学校): 乙 方(企业):XX公司
丙方(学生、学生家长):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xx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甲乙丙三方应本着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促进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进步,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本着“友好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原则,确定在 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专业现代学徒制XX班,甲乙丙三方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与义务
1.负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行业协会企业等单位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过程。
2.负责提供现代学徒制“XX班”办班及相关研究项目开展所需经费。
3.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管理机构的筹建、学校工作人员的组成,教师队伍与专门管理人员的配备。
4.负责联系合作企业共同做好现代学徒制“XX班”的生源和招生计划数申报、生源资格审查、考核选拔与招录、转专业、学徒协议签订、中途学生(学徒)退出善后安排、补录等招生招工工作。
5.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的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证书发放等。
6.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校内学习日常管理。
7.负责提供现代学徒制“XX班”校内运行所需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实训室、教学器材设备等。
8.负责组织购买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的在校责任险、学生意外伤害险等保险。
9.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相关各类经费的发放。
10.负责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支持和项目申报。11.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二、乙方责任与义务 1.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过程。
2.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管理机构企业方工作人员组成,带徒师傅与专门管理人员的配备。
3.负责协助学校共同做好现代学徒制“XX班”的生源和招生计划数申报、生源资格审查、考核选拔与招录、中途学生(学徒)退出善后安排、补录等招生招工工作。
4.负责制订招工选拔标准、学徒协议、劳动合同等。
5.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在岗工作(学习)的日常管理。
6.负责协助学校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与技能课程及教材、共同做好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共同组织考核评价、共同进行项目研发与技术服务等。
7.负责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岗位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等。
8.负责提供现代学徒制“XX班”企业运行所需的工作场所、工作设备等,保证每学期学生(学徒)在岗工作学习时间平均不少于一个月。
9.负责提供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企业技能培训所需的学习资源等。
10.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企业技能培训的组织与运行。11.负责协助学校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12.负责学生(学徒)在企业岗位培训、实习、工作的人身财产安全。
13.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企业参与人员的津贴、交通费等费用的发放。
14.负责协助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支持及申报。
15.负责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
三、丙方的责任与义务
1.丙方应严格按照甲方和乙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安排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
2.丙方在学校学习期间,如因无法适应现代学徒制项目,提出转专业申请或退学申请,须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后方可转专业或退学。
3.丙方在校学习期间应服从甲乙双方的共同教育和管理,自觉遵守甲方制定的各项校园管理规定及各项教学安排,丙方在乙方公司实践教学期间,须遵守乙方依法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严格保守乙方的商业秘密。
4.根据甲乙双方制定的考核标准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与甲方组织的理论考试拥有同等效力,并归档作为后期选优参考。
5.丙方在规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 发给丙方入学专业的毕业证书。
6.在学习期间,丙方如有以下行为,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共识后有权将丙方劝退,由此产生的后果由丙方自行承担(1)在实践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2)丙方不服从甲乙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安排;(3)严重违反甲方学生管理制度或乙方相关管理规定、劳动纪律。
7.丙方在乙方的实习期间的薪资,另行签订协议。
四、其它事项
1.甲方、乙方、丙方违约,各自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2.对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甲乙双方应当本着相互尊重、互相谅解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
3.甲乙双方有关现代学徒制“XX班”人才培养的详细要求及具体计划,由双方专业人员另建附件。
4.甲乙丙三方有关薪资和录用方面的详细要求,由三方人员另建附件。5.本协议未尽事宜,三方另行协商解决。
6.本协议一式三份,三方各执有一份,三方签(章)后生效。
甲方:
乙方:(授权代表):
(授权代表):
日期:
日期:
丙方(学生):
学生家长:
日期:
第五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遵循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为突破口,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开展试点工作。统筹利用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资源,协调好教育、人社、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坚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合作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坚持系统设计,重点突破。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和重点,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学生教育管理、招生与招工,以及师资配备、保障措施等工作。要着眼于探寻现代学徒制基本规律,对人才培养各环节选择改革重点,力求突破,形成特色。
(四)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试点工作按照区域试点和学校试点同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区域试点以市州为单位,重点是协调市直各部门和政校行企各方关系,研究制定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学校试点重点在选择好适合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专业,积极探索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三、主要任务
(一)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通过建设职教集团,吸收行业、企业参与,搭建平台,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探索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特点,利用中职学校注册入学政策和高职学校单独招生政策,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采取“先招生后招工、先招工后招生、招工与招生同步”等方式,探索校企联合招生途径。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明确学徒的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签订好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协议。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学徒,需签有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协议。
(三)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重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学完第一学年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掌握专业所需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第2-3学年可以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形式学习。
(四)积极探索“双导师”教学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要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要打破现有教师编制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和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力度。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资源共建共享。试点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搭建贴近生产实际的学习的平台,把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等功能集于一体。要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校企共同研发、应用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要互通互融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探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融合的多种形式,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校园文化引入企业生产和职工培养培训活动中。
(六)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一体化。试点院校要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合作企业要制定学徒管理办法,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生安全。
(七)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四、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条件
试点专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专业实训条件较好,基本对接合作企业目前使用的生产设备;拥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团队;专业特色鲜明、社会需求量大。优先选择技术含量高,近三年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专业,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
合作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用工需求;合法经营、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实习设备和安全防护完备,工作环境较好;能提供试点专业实习实训的所有岗位,能选派足够数量的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师傅;未发生过环保、生产安全或其他违法事件。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6月前)
1.省教育厅印发《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单位和职业院校(根据各地各校2015年的申报材料确定)。其它有意愿的单位和学校可自行开展试点,根据工作情况,吸收为第二批试点。
2.试点单位和学校根据省实施方案拟定本地区、本校具体试点工作方案,内容包括试点专业、合作企业、招生人数、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学徒制管理办法、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校内外实习实训计划等。每所学校的试点专业不超过两个,每专业试点人数不超过100人。试点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试点单位和中高职学校的试点工作方案请于2016年6月15日前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或签订学徒、监护人、学校、企业四方协议,落实学徒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2.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制定企业师傅标准,编写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实训教材,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3.聘请合作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授课,邀请企业高管进行专题讲座或宣讲企业文化。
4.建立报告制度。由试点院校总结试点专业第一学年工作开展情况,经市州审核后于2017年9月前集中报省教育厅。
(三)推进阶段(2017年9月-2019年8月)
1.合作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学校和企业协商解决师傅的带徒津贴。
2.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考核标准,科学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等表格,开展学生技能达标考核,组织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等。
3.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4.落实合作企业税收政策,探索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5.建立试点院校定期检查、合作企业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2月)
1.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2.交流推广试点工作的经验和作法,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3.加强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试点工作组织保障。各试点单位和学校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试点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各试点院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在制度建设、条件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大试点工作政策支持。落实财政资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学生安全。大力推进“双证融通”,对经过考核达到要求的毕业生,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省教育厅将根据试点工作情况,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三)加强试点工作督促检查。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项督导制度,定期开展试点专项督查和成效评估。建立试点工作年报年检制度,各试点单位和学校每年开展一次自查,撰写报告,并于每年9月前报省教育厅。
附件2:
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
一、区域试点单位(4个)
武汉市 襄阳市 宜昌市 荆州市
区域试点单位参与试点的职业院校由市州确定。
二、试点学校(36所)
高职(22所):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水利水电职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仙桃职业学院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中职:
东汽公司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十堰市郧阳科技学校
十堰市科技学校
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孝感工业学校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随州市第一职业中学
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
三、行业协会(1个)
湖北省空调制冷行业协会
武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